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幼儿园管理专业普通心理学教学研究论文大全(20篇)

幼儿园管理专业普通心理学教学研究论文大全(20篇)

时间:2023-12-07 09:22:15 作者:薇儿

范文范本的使用需要注重学习与创新的结合,避免简单的模仿和复制。下面是一些精选的范文范本,它们兼具思想性、观点性和表达性,相信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灵感。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机制研究论文

目前,会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采用传统的以讲述为主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会计专业教学应当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满足用人单位对于高素质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以及防范风险的能力,增强会计人才对复杂多变企业经营状况的适应能力,提升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实力。

一、会计理论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风险防范的意识淡薄。

现阶段,部分的在校会计专业学生片面的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如:第一,填写相关单据的方式;第二,填制会计凭证的方式;第三,填写会计报表的方式。然而,受到学生实际工作经验方面的限制,导致其难以处理好类似于预算管理体系方面的问题,更不知道如何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二)判断税务风险能力缺乏。

无论是企业投资人,还是股东都非常的关心税收成本方面问题,然而部分的学生在实际工作经验方面有所欠缺,缺乏对企业税收问题的深入认识,仅仅是局限于税收法规与政策方面的理论知识层面上,不能够采取恰当的措施处理好企业实际所面临的纳税风险问题。

(三)缺乏协调与沟通能力。

作为一名合格的财务工作人员,协调能力是必备的基本能力,然而由于一部分财务新人在协调能力方面非常的欠缺,在实际开展日常的财务工作过程中,由于工作经验的缺乏,导致企业内部间上、下级间缺乏有效的协调,阻碍着工作的顺利进行。会计工作人员需要经常与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保持良好的联系与沟通,如:第一,税务机关;第二,财政机关;第三,审计机关等。然而,部分的学生由于长时期埋头于专业知识的学习,缺乏与以上单位的接触,也就是说在对外接洽方面,在校学生的能力是有所缺乏的,导致其不能够正确的掌握与了解关于相关部门的法律政策等内容,无形中将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的损失。

(一)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从表面上看会计工作貌似简单,让人不免有觉得会计门槛低的感觉,然而实际情况则不然,要想成为一名真正有实力的优秀会计从业人员,还需要经历长时间的磨练。因此,在校的会计专业学生应当充分的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积极的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所学的'课堂知识灵活的应用于会计实践中,从而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实战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风险防范意识。

学生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在实践企业中学习关于防范财务风险方面知识,主要学习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如第一,预算管理制度;第二,风险防范的知识;第三,存货管理的风险意识;第四,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等等。在经过阶段性会计实践方面的学习之后,促使学生能够具体的认识财务风险,增强学生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提升税务风险理念。

毋庸置疑,会计专业毕业生今后所要从事的工作是会计方面工作,经常需要考虑与规避如税收成本、税务风险等方面内容。在会计实践的过程中,会计专业学生将会深入的认识税务风险与税收成本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点内容,如:第一,原始单据的入账问题;第二,涉税问题;第三,固定资产方面的税收问题等。上述的各种问题,将会成为税务机关检查日常税务的重点问题。对于会计“新手”而言,也是最容易出现失误的地方。所以,会计专业学生除了要认识关于税收成本与税务风险等方面知识,还需要具备初步的合理筹划税收的认识,奠定今后从事筹划税收工作的基础。

(四)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与其他工作性质不同,会计工作兼具监督与服务的双重特性,对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较高要求,既需要过硬的专业技能,又需要良好的职业素养。除此之外,会计从业人员还应当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因此,在会计实践工作过程中,学生应当慢慢的熟悉会计工作的性质,促进自身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沟通与协调能力,从而增强会计从业人员的会计工作能力。作为一名会计从业人员,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应加强学习,不断的丰富与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其中,校企合作模式的出现,为开展会计实践工作创造出良好的氛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校的会计专业学生除了要加强对财务方面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重视提升自身的实践工作能力,能够应用所学的课堂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其中,会计专业学习中应用校企合作方式,为学生今后的就业与晋升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促使其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出自身的力量。

参考文献:。

工商管理专业全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工商管理专业由于本身具有极强的学科交叉性,使得实践教学的设计比其他学科更为复杂。因此,有必要对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以更好地促进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进行实践教学。

从目前工商管理专业分类来看,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主要涵盖会计学、企业管理、旅游管理和技术经济及管理四个二级学科。虽然以上几个专业方向有所不同,培养的目标也各不相同,但其实践教学却有相似之处。就目前各个高校所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而言,实践教学模式比较相近,而实践教学的内容则因各个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目前,我国许多高等院校都开设有工商管理这一专业,其实践教学的形式也相对比较多样化,而其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实习基地。这种形式的实习主要是为了增加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经验,增强其对管理工作的感性认识,并促使其进一步升华为理性认识。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许多院校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往往选择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同建立供学生实习的实习基地。以各地商学院为例,其在诸多企业公司创建了规模大小不等的实习基地,根据不同的规模,这些实习基地所容纳的学生人数也各有不同,实习的时间长短也各有不同。

第二,实验室模拟实习。这种形式的实习主要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借助相关信息技术开展模拟实习。通过实验室模拟实习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性认识,并且有助于其快速进人管理状态,参与管理工作。

第三,研究项目型实践与实习。这种形式的实习也能够锻炼和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以及其发现问题的能力,继而,促进其创新能力的提升。此外,还有利于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写作能力。

2.1实践教学系统性较为缺乏。

目前,许多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对相关环节缺乏系统性设计,不够科学和完善。此外,其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也缺乏系统性,对学生综合性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课程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联系不够密切,比较散乱。举例来说,电子商务模拟交易软件的应用范围就比较狭窄,仅用以理解电子商务的交易环节及流程。总而言之,由于不同的课程与实际的实践教学联系不够紧密,而且缺乏长期性、系统性,所以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决策管理能力、协调管理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等。

2.2实践教学方面师资力置不强。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知识也随之更新,工商管理类专业相应课程的理论知识也随之产生丰富的内涵与外延,实践技能发生较大的变化。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任课教师,多半从事的是理论教学工作,缺乏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尽管有一部分任课教师具有一定的工商企业管理经验,但是实践教学中,难以将理论与实践较好的结合,因而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佳。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工商管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2.3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理想。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本应以职业能力为起点,创建实践教学环境和实际工作情景,但由于工商管理类专业中“管理”的特殊性,一般院校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基本以机房和模拟环境为主,无法实现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职业性和开放性,而有些校外实践基地也仅仅是为接待学生参观使用。这种以参观代替实习,或者听企业专家现场报告而不是动手实践操作的方式无法真正纳人实践教学模式中。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机制研究论文

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下对高等院校的教育活动提出新的要求,一方面是要求教育活动能够更加贴近市场需求,为市场提供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是要求加强对各个专业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已达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因而本文展开对教育活动的探讨,对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而言,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各大零售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拥有市场销售管理理论并能够充分调动不同地区的不同资源,实现高职院校和服务业的双赢。因而急需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能够抓住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趋势,基于当前高职院系教育体制改革,从专业发展特点入手,培养出较高就业能力的学生。

连锁经营管理是上世纪末正式添加的经营管理专业,同其他的经济专业相比,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更加注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各个商品、品牌、各区域卖场等各项资源的有机融合管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对产品的营销,因而在经济新常态的趋势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成为市场发展主模式,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中开展校企合作要求教学内容能够同当前连锁经营企业相联系,以具体的市场活动作为教材,同时带动学生参与到企业活动中,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并丰富理论知识。具体而言,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人才经营管理综合素质较高,营销专业知识扎实,能够很好的适应不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各类资源的配置情况,并能够很快的掌握该地区的营销优势,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强等特点。

(一)缺少重视。

目前,高校专业已经初步执行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但由于发展起步较慢、理论不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当前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出现较多的问题。首先是在思想观念上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对于校企合作模式的认知不清,觉得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校,企业主要是展开经营活动,因而主动成为学校合作方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学校在寻找合作企业进行校外实训时,所在的企业发展模式不足。如本文所提到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需要进入到具有完整的连锁经营体系的企业来进行学习;另一方面是学校对于校企合作模式重视不足,导致在寻找合作企业的时候不够尽心,如对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而言,能够在不同地区、不同发展规模的连锁企业中展开校外实训无疑是最科学、全面的合作方式。但事实上,学校方面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即便参与到校企合作模式中展开教学实践,也不能提高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缺少制度。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属于新起步的专业,当前仍有众多高校未将这一专业独立出来形成一个新的学科,并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展开教学培养目标的`确定等。所以具有先天不足的特点。与此同时,要想扩大该专业的发展规模、发展的专业性,同时展开新的教育模式,提供市场导向型的人才必须要有制度支持。事实上,当前拥有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高校未能制定独属于该专业的发展策略和相关制度,同时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的执行同其他专业相一致。如某高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前往同一个企业展开校外实训,致使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不能很好的对连锁企业发展情况进行有效掌握。

(三)缺少专业性。

一切教育活动都是在教育体制安排下展开的,对于高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同样如此。通常情况下,只有制定完整的合作机制、如企业掌握学校的教学活动安排情况、学校了解企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情况才能推动合作的专业性、科学性发展。当前我国高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缺少专业性。一方面是双方信息未能及时全面共享导致;另一方面是由于当前我国尚未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学发展提供有效的文书、正常等方面的支持。从而导致校企活动仅仅是表面上的合作,而非本质上的具有实际效力的合作。

(一)对校企合作模式树立正确的认知。

为提高高校和企业对于校企合作模式的正确认知,一方面要求高校能够利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管理学校的教学活动,这将使学校正确认识到关于企业经营管理的若干本质,从而在选择合作企业的时候能够更加注定该企业的专业性、可持续发展性;另一方面是要求相关部门能够提供校企合作模式的文件等支持,如支持校企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项目建设,提高给校企平台、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从而使高校和企业都能够支持这一模式的开展。

(二)建立健全双方的合作机制。

加强校企合作模式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中的合作机制,要求双方多能够根据对方发展现状,从而规范双方的合作,使合作达到应有的效果。建立健全合作机制一方面要求学校能够在尊重当地连锁经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并展开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是要求企业能够按照高校的发展状况,提供专业的、具体的职位帮助,如某南方高校中,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偏向于对食品连锁店的管理,因而要求食品连锁企业能够主动同高校合作,使双方的合作关系更具体科学。

(三)以双方共赢作为合作目标。

当前校企合作出现的专业性不足问题,在于学校所培养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未能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也表现在企业所提供的职位未能满足学生实践理论知识的需求,因而要求能够基于双方互赢的目标展开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是要求企业员工能够进入到高校进行学习和展开教育活动,另一方面是要求教师和学生进入到企业进行参观并共同完成一个项目。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建设具有特殊性和普遍性,在发展中遇到较多的挑战。因而要求发挥政策、企业管理等的作用,推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发展,提高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

参考文献:

[2]高光照,黄瑛,曹露露,潘伟琪,王晓凌.基于企业动力前提下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建设模式研究――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5,08:49-51.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机制研究论文

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工作室制包含三个梯度、四个层级、六个子功能工作室,是一种架构更加合理、企业参与度更高、集延续性、独立性、交叉性和协同性于一体的创新型教学模式。重视生产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拓展合作办学途径;与行业接轨,加快双师队伍建设;平衡教学规律和项目规律的冲突;强化子工作室的功能性和协同性是工作室制运行的保障。

一、引言。

广告专业教学工作室衍生于传统的功能性专业实训室,介乎于常规课程教学与校企合作项目教学之间,比传统实训室更具职业针对性和新生态。它既服务于教学,又对接社会与行业需求,相对传统课堂更弹性,实践更具专业性和创新性。从根本上而言,工作室教育模式服务于实践教学活动,校企合作背景下的工作室制搭建了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是学生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渠道。

广告学工作室通常有三种形式:一是由学校或学科负责人对工作室进行整体规划和管理,由相应课程的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将工作室作为实践教学场所。二是由双师型骨干教师牵头,结合个人承担的课程内容进行实践教学。三是以学生社团为主成立的工作室,通常由专业技能熟练的高年级同学组成,以完成课程实践内容,参加学科竞赛为主。这三种工作室各有短板,以管理者为主导的工作室无法对实践教学的实施细节进行管理,以教师为主导的工作室存在实践教学效果辐射面小的问题,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室存在人员流动性大和专业水平有限的问题。因此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探索一种企业参与度更高,功能架构更合理的实践教学工作室制是广告学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广告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广告学属于应用型学科,广告行业具有技术更新快,广告项目时效性强等特点。这对广告学实践教学内容提出“准行业化”的要求,即实践教学内容与行业接轨、实践技能水平紧随行业发展、实践教学方法多样化,实践教学评价行业化的要求。

受制于教师实操经验的匮乏与实践内容来源的单一,仅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实施的实践教学活动,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学环节缺乏梯度性和关联性、教学方法单一和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

(一)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梯度性、关联性。

广告学属于应用型学科,广告学的大部分课程都有对应的实践教学部分,然而各课程的实践环节之间缺乏梯度性和关联性,缺少综合性实操项目将各个教学环节串联,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并没有掌握真正的“硬功夫”。

(二)实践教学内容缺乏行业性。

广告学学科知识具有更新迅速的特点。近十年来新媒体技术的革新,使国内广告市场格局发生很大变化,然而大部分高校的广告学专业存在实践教学内容陈旧的问题,很多课程还停留在对多年前的作品分析层面,不能适应广告行业新的发展需求。

(三)实践教学方法单一,教与学缺少互动。

教学活动包括教师、学生、教学环境三大主体。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动机被忽视,实践教学环节设置机械化,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师生之间的教学反馈渠道没有打通,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四)实践教学资源及平台的短缺。

实践教学效果受到实践教学设备、环境、实践教师水平等方面的限制。目前,国内高校广告学的实践教学资源多依赖学校单方面的资金投入,缺少与社会及行业一线企业间的互动和联系,高校的社会服务意识较薄弱。在师资方面,很多实践教学一线的教师缺乏承接广告实操课题的技能与经验,校企合作停留在参观学习的层面,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一)广告学实践教学工作室制构建的基础。

基于校企合作的广告专业实践教学工作室制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托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以工作室为载体,以课程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术应用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由专业教师和企业精英共同主导,引入实操项目和行业前沿知识,将专业实践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它弥补了教师实操经验的不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职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是一种较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实施方式。

构建实践教学工作室归根结底是为了提升实践教学效果,因此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工作室制构建的基础,工作室的建设需紧扣实践教学内容和环节。仰恩大学广告学专业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围绕“品牌管理”这一培养海西经济区广告学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依托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泉州市源和1916文化创意产业园、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区泉州领show天地、广告传媒福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提出“亲产业、重融合”、“基础实验与进阶实验结合、学校教育与业界训练接轨”的理念;在实践教学内容上构建了“以课程案例教学、课程实验教学为基础,以学科竞赛、课题科研训练、暑期专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为提升,以毕业设计、毕业实习为整合”的多层次、全方位实践育人环节。

结合仰恩大学广告学实践教学内容特色,建立以实践教学内容为基础的校企合作工作室制是凸显仰恩大学广告学“实践育人”的办学特色,解决实践教学内容匮乏、实践平台短缺,主动与产业对接,促进广告教育与海西发展深度融合的发展途径。

(二)“436”功能架构提高实践教学环节梯度性、关联性。

面对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广告活动内容的复杂性、广告实践教学内容的层级性,单一功能的工作室存在覆盖面、延续性、功能性等方面的不足。因此,应立足于仰恩大学广告学实践教学内容的层级化,结合广告公司业务流程,基于校企合作的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工作室制由涵盖四个层级、三个梯度、功能独立又协同运作的六个功能子工作室群组成。

根据学生知识技能水平可以分为四个层级,覆盖大一至大四的学生,以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教学需求和个性需求。根据广告活动流程和广告学学科体系,建立六个功能子工作室:专业基础工作室、策划与创意工作室、媒介与推广工作室、广告设计与制作工作室、品牌管理工作室、以赛促学工作室,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梯度,对应教学内容的专业基础实践、专业提升实践、专业综合实践三个模块。其中专业基础工作室为初级工作室,对接专业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内容;策划与创意工作室、媒介与推广工作室、广告设计与制作工作室为中级工作室,对接广告学学科各项专业课的实践教学内容;品牌管理工作室、以赛促学工作室为高级工作室,对接广告学科综合实训、专业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内容。

六个功能子工作室的运作贯穿广告学专业本科实践教育的全过程,实现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教学过程的延续性,工作室功能的独立性、交叉性与协同性,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通用能力、核心能力和岗位能力,实现应用技术型广告人才的培养目标。

(三)项目驱动教学,凸显实践教学内容行业特色。

紧扣市场需求和行业标准而开展的项目实操,为实践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使学生在工作上有良好的行业适应性。“463”的工作室群架构,以及学生个性需求、专业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实践项目须多样化、多级别、兼顾一般项目和综合项目,才能保证项目与实践环节的对接,实现以项目驱动教学。

仰恩大学广告学的实践教学内容按照项目来源类型可分为仿真项目,企业真实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广告大赛项目,毕业设计项目。按照项目时间跨度和难易程度分为:(1)要求时效性的短训项目:如某品牌标志设计、某品牌包装设计等;结合暑期专业实践和实习单位开展的短训项目;综合项目:如围绕活动主题的策划案、某品牌年度(地区)营销策划案、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

仰恩大学广告学的学生在大学阶段需进行不同梯度的实践项目训练。低年级同学所在的初级实验室实践项目主要为仿真项目,短期项目;中高年级同学根据自身特长和专业实践要求主要选择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广告大赛项目、短训项目;一些综合性强,难度较大,有一定时间跨度的综合项目,由功能工作室及实践导师协同运作。近年来,仰恩学子在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学院奖、台湾时报金犊奖等赛事上均有所收获。广告学毕业设计项目小组服务的企事业单位已累计达到100家,服务的行业涉及纺织鞋服、建筑建材、食品饮料、生活用纸、机械装备、旅游、文化产业等海西经济区重点行业,大多数项目小组的毕业设计成果获得了企业的认可或采纳。

(四)改革教学方法拓展教学空间,建立互动式平台。

工作室模式运行的核心是将项目实操融于教学过程,运行过程中需要企业、教师、学生等多方参与。这种基于项目的实践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并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和改革,突破单向的知识传递型教学,采用参与式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将理论知识和广告实务紧密对接,提高“知识—能力”传化率;另一方面需要学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企业、教师、学生之间打破传统信息沟通周期长和反馈形式单一的局限,利用新媒体搭建互动式教学信息交流平台。例如,利用社交媒体和网络传播的时效性,互动性,推出仰恩大学广告学实践教学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公众账号,学校、企业、校外实践基地管委会三方都可在平台上发布供求信息,教师和学生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时承接项目,发布广告设计作品,能随时与多方进行沟通和交流。

(五)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丰富实践教学资源。

实践教学基地是校外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也是校企双方教学资源、项目资源的供需平台。积极引入企业资源和社会资源,提高企业在广告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有助于解决实践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

践行“亲产业,重融合”理念,仰恩大学积极拓展校企合作办学途径。依托泉州领show天地、泉州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两大实践基地,设立校企合作联络点,派驻师生长期深入园区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和前沿动态,探索多样化的合作办学途径。例如,安排学生参加企业委托的科研课题、推行顶岗实习;邀请企业精英作为我校的客座教授进行课程共建,或作为实践导师指导学生课题实践;与园区内企业共同举办泉州市创意文化节、世界环保日、橱窗设计大赛等活动,社会反响良好。

实践教学工作室制的有效运营需要综合考量多方面的因素:(1)校企双方生产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工作室制能长期运行的保障;(2)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以及对积极参与工作室制实践教学改革教师的激励措施是工作室制建立的前提;(3)另外项目运作规律与教学规律间的差异是实践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矛盾;(4)各个功能子工作室间的协同运作是工作室制效能发挥最大化的关键。

(一)重视生产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拓展合作办学途径。

实践教学工作室兼具教学与生产双重功能,校方教学目标和企业方经济目标的实现是工作室运营的保障。工作室制首先是为教学服务,教学效果的提升是它设立的宗旨,然而要让企业积极地参与其运作过程,实现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应当重视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这需要双方拓展合作办学的途径和方式,例如,企业可在高校设立项目基金,签订合作协议,由双方共同提供设备资源和技术支持,约定利益分成,必要时需要地方政府的牵头和支持,对校企合作运营项目提供战略支持和政策优惠。

(二)与行业接轨,加快双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是教学质量的直接影响因素。一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广告实践教学工作室运行的前提。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需要来自企业的支持和学校的激励。一方面,依托校外实习基地,与园区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引导教师深入广告企业挂职锻炼,通过实操项目的指导和实践,提升业务能力和综合能力;另一方面,整合企业资源和社会资源,从学校层面加大教师技能培训力度和覆盖面,对双师型教师在职称评聘和岗位晋升上给予一定的激励措施。

(三)平衡教学规律和项目规律冲突,实现项目与课程对接。

工作室承接的课题和项目来源于企业,具有时效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很多项目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而教学大纲中的课程设置则具有固定性和规律性,专业技能的获得也需要阶段性的累积。如何平衡项目动态性、教学静态性和持续性,实现项目资源到教学资源的转化,是工作室制运行的难点。

教学规律和项目规律都存在相对的动态性和静态性。教学模式的静态性表现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静态预设,而动态性则可以理解成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的动态。项目的动态性指项目时效性和流动性,而实操项目运作过程中又可划分为若干相对静态的环节。这种动静态并存的特质使项目和教学的对接成为可能。可以将实操项目划分为若干静态环节,教学内容和过程分成若干可量化的部分,将二者对接,实现项目资源到教学资源的转换。

(四)强化子工作室的功能性和协同性。

处理并行工作室、不同层级间工作室之间的关系,保障各个工作室协同运作的流畅性,是整个实践教学工作室体系效能最大化的关键。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以广告业务流程和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为依据,依托分级项目资源,兼顾子工作室的功能性和协同性。例如:专业基础工作室、策划与创意工作室、媒介与推广工作室、广告设计与制作工作室、在进行虚拟项目、短期项目实践时,应强调独立的功能性;在进行综合项目实践时应明确分工,强化各初、中级工作室与高级工作室之间的协同性,以高年级同学带动低年级同学,专业水平强的同学帮扶专业水平弱的同学,共同完成难度较大的综合项目。

五、结论。

以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为目的,根据广告学学科体系和广告活动流程,提高企业参与度,引入项目资源构建的工作室制是解决广告学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实践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平台匮乏的创新型教学方式。广告行业的特性和新的发展诉求,决定了高校广告人才培养必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获得。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工作室制的构建旨在整合学校、企业和社会资源,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让师生走出去,将广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提高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素质;让企业走进来,将行业的需求、标准、工作模式引入人才培养的过程,达到“实践育人”目的。

幼儿园管理专业普通心理学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分析了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探索,指出“融入工作场景的pbl教学模式”在吸收传统pbl教学模式优点的基础上,融入了“工作场景”式教学,能够显著提高酒店管理本科生培养质量,更好地实现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工作场景;pbl;教学模式。

酒店管理本科专业作为一个兼具实践操作性与知识探索性的应用型专业,对专业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般为“培养能够从事酒店一线工作,并且具有发展潜质和创新能力的酒店中、高级管理人才”。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师在专业课程的讲授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服务与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从全国范围来看,多家已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虽然在教育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革,但是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仍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和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需要大胆吸收和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与模式,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更好地实现酒店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1]。

目前,在实际的酒店管理本科教学过程中,国内对学生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基本表现为三种不同的模式。大量借鉴酒店管理高职教学,非常重视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教师在课堂上着重讲授酒店的对客服务技能,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技能的学习与操作,将本科生等同于高职生一样,轻视了对专业理论的学习和新知识的探索,忽视了对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新知识等能力的培养。尽管酒店管理本科生在进入酒店后,刚开始要从基层的实践操作岗位做起,但是其培养定位于酒店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有更高要求,这种混同于高职学生的教学模式显然不能满足本科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第二种模式表现为: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重点借鉴普通经管类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方式。在课程讲授中,以专业知识的传授为主,忽视或轻视对学生服务技能的培养。这种倾向认为对客服务技能很简单,没有必要放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在酒店对客的实践中能够轻易掌握。由此,造成的结果是酒店管理本科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足,进入工作岗位后,因为缺少必要的服务技能和应对顾客需求的能力而很难较快进入角色。第三种模式表现为:上述两种模式的问题显而易见,在此基础上,不少院校也有意识地进行一些教学改革,希望能够在本科教学中兼顾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但实际情况是,受制于教学计划和实际操作的难度,大多数酒店管理本科教学实际的改变不大,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比例仍旧很大。此种教学方式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往往是在机械地模仿教师向他们传授的技能,忽略了对知识的理解、探索与创新,并且强调统一的教学与考核评价模式,严重限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且,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通常在普通教室进行,学生很难将所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与未来的工作场景联系起来,严重缺乏将所学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能动地应用于实际酒店服务与管理工作中的能力。酒店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面对不同的客人需要提供标准化加个性化的服务。影响客人对酒店评价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受客人自身的素质、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因素影响外,工作人员对日常服务和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是影响客人印象的关键之处。这就要求酒店员工必须具有较强的应对和应变能力,而这些在上述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是无法完成的。

二、传统pbl教学模式优点与局限性。

pbl(problem-basedlearning)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可供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课程选择的现代化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起源于美国20世纪50年代。当时,美国霍华德?巴罗斯教授(howardbarrows)针对传统医学教学方法单纯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技能培养的弊端,探索并设计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是把所有知识简单地灌输给学生,而是要求学生以具体病例为研究对象,自己提出恰当的问题,并自己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1969年,霍华德?巴罗斯开始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医学院实行这种新的教学模式[2]。pbl不仅在世界范围内的医学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渐被其他教育教学领域采用,目前已成为国际上一种流行的、先进的教学方法。相对于其他的教学法,pbl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主要优点[34]。(1)以问题为学习起点。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习不再是简单地接受教师的知识讲授。学生的学习是围绕教师设计的、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或者是经老师提示、学生感兴趣并自行设计的问题展开学习。(2)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在pbl教学模式中,学生要解决所设计的问题,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团队小组讨论、师生沟通等多种方式,通过系统的思考与努力活动才能实现,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以学生为中心。在pbl教学模式中,教师不再是课程学习的主角,学生成为知识学习的主角,教师转变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指导者和评价者,充分体现和保证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尽管这种传统的pbl教学模式存在以上诸多优点,但是在应用方面存在一些局限性。传统pbl教学模式的局限性集中表现为主要适用具有研究性、探索性的专业课程。在这种研究性、探索性的课程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与能力,基本上不涉及服务态度、专业技能等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但是,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既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与能力,还要培养学生适应于未来酒店工作场景的专业素质与技能。因此,需要对传统的pbl教学模式加以创新,以适应酒店管理本科专业的`教学要求,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融入“工作场景”的pbl教学模式理论基础与场景类型。

在pbl教学模式中融入“工作场景”的思路与理论是情景学习理论与情景式教学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browncollin和duguid在他们的论文《情境认知和学习的文化》中首次详细叙述了情境认知和情境学习,从此,情境学习作为一种获得知识的一般理论和正在形成中的教学模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5]。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学习具有情境性。知识是一种学习者在某一情境中通过与他人及其他事物相互作用中而获得的。情境学习理论强调知识必须在一定的背景中学习,这种背景可以是真实情境,也可以是虚拟情景。情景式教学理论是苏联教育家达尼洛夫提出的。该理论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某种问题情境,调动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并且设计了“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积极独立活动教师把学生引入下一个新问题”的教学模式。酒店管理专业课程学习的最恰当的情境是学生未来将要面对的“工作场景”。如果能够让学生在工作场景中进行学习,既克服了传统课堂学习环境的单调性,使学生能够获得更佳的环境氛围体验,增大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还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接受式向主要探索式学习转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显著提升教学效果。而且,当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工作场景学习中时,对于自身所经历的事件会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还可以促进其进行学习与反思,进而形成有关的感觉、技能、知识及思想,便于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未来相似的工作场景之中,提升显著教学效果[6]。在酒店管理本科教学中,融入教学模式中的“工场场景”主要有两种类型。

(1)现实工作场景。现实工作场景就是实际中经营的酒店的工作场景。现实工作场景最突出的优点就是真实性,长处是能够充分考验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即时应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实际工作场景中教学也有特定的要求,需要学生在掌握基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后,才能适应现实工作场景的要求,这对于刚接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本科生很难达到。同时,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实践学习时,不允许出现较大的失误,而且学习特定知识与技能的场景很难进行重复式教学。因此,为完成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同时还要配置虚拟工作场景。

(2)虚拟工作场景。虚拟工作场景实际上是一个虚构的工作场景。传统虚拟场景主要对借助实物工作道具实现。目前,作为建立虚拟场景的虚拟现实技术,包括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物联网等多种现代技术,利用这些技术可以生成一个逼真的多维虚拟世界。在这样虚拟工作场景环境,学生能够获得更接近于真实工作场景的氛围和体验,获得更好的技能学习效果与职业认知思考。并且,专业教师对于虚拟工作场景具有很强的掌控能力,可以进行重复式教学,使学生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四、融入“工作场景”的pbl教学模式的设计与组织。

融入“工作场景”的pbl教学模式是pbl教学与“工作场景”式教学的有机结构,基本的教学流程环节、主要内容与组织工作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专业课程模块开发。专业课程开发以满足酒店对中高级管理人才需要与酒店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出融入“工作场景”pbl教学模式的专业课程模块。课程的出发点是岗位工作环境,基本步骤包括任务分析、工作分析与课程设计。在课程模块开发课程的时候,逐级细分成若干子模块,每个细分的子模块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各子模块有清楚的起点与终点。例如,针对酒店服务与经营工作岗位,可开设前厅服务与模块、客房服务与管理模块、餐饮服务与管理模块。针对酒店管理工作岗位,可以开设酒店营销管理、酒店人力管理和酒店财务管理等课程模式。客房服务与管理模块可以细分成客房清洁服务与管理、公共区域保洁服务与管理、客房设备操作保养与管理、洗衣服务与管理子模块,构成独立教学单元。

(2)确定专业课程学习目标。确定课程学习目标是pbl教学活动的准备环节。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然后组织学生以此目标为起点开展自主性学习活动。课程学习目标从内容上来说,应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场景目标;从呈现上来说,应能反映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课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符合学生的未来发展的要求。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知道自己需要学什么,学习应达到什么标准,以及如何达到这些标准。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同时,由于学习目标的确定是学生的参与下完成的,学生对学习目标有认同感,有助于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专业课程基本知识与技能讲授。专业课程基本知识与技能讲授是学生开展场景式自主探索式学习的基础。对于酒店管理本科生来说,由于对于专业知识与技能没有基本的了解,让其完全进行自主式学习,很难实现课程学习目标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初始阶段还需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当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有了一定了解的时候,再进行以问题为目标,以场景为手段的自主式、探索式学习。

(4)创设工作场景与问题。创设工作场景与问题实际上就是教师依据学习目标,在学生掌握课程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创设一定的工场情境,让学生在分析场景的基础上,确定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另外,工作场景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针对某种现象或某种任务,设计并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对问题的界定,进而按照界定的问题创设工作场景,最后展开相应的学习与研究活动。例如,在酒店前厅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如何接待醉酒客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工作场景细化设计,并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注意事项。

(5)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是pbl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和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自主地、创造性地开展探究学习活动。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与问题相关的新信息,并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评价,把整理后的新信息与原有信息进行整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习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之间进行讨论、研究、交流、质疑、辩论,教师进行辅助式的指导。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形成针对工作场景中的相应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且获得对知识的理解、整合与内化。这一过程,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式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非常重要。

(6)虚拟工作场景展示研究成果。在问题得以解决之后,每个小组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首先,需要进行工作场景的布置,然后以合理方式,利用不同的工具和技能,展示他们对所研究问题的理解与解决方案。例如,在虚拟出前厅工作场景的基础上,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方式,通过现场表演,展示出“如何接待醉酒客人”。每小组在一段时间内进行技能训练,其他年级的学生在旁边观看,这样既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实际操作时的不足,而且可以参与评价,相互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学习与提高。这样的成果展示活动既可以被教师用来评价学生对有关内容和技能的掌握水平,也可以增强学生对特定问题的理解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7)现实工作场景体验式学习。由于学生未来的工作场景是在顾客的参与下进行的,顾客需求具有多样性和易变性,使现实工作场景变得难以预测与完全虚拟。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与应用,还需要学生在酒店现实工作场景中,在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这时,学生将面对现实的顾客多样化的需求与问题,即时构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对于培养学生未来酒店工作中所需要临场应变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关键。另外,学生在现实工作场景的体验式学习,还可以发现自身在学习方面的不足与问题,使未来的学习更有动力与针对性,实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目的。此外,可给学生配备专业课程教师或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突出的酒店工作人员作为指导老师,帮助解决课程实践遇到的困难与疑惑,显著提高课程学习效果。

(8)课程学习评价与反思。每次专业课的场景体验式、问题探索式的学习活动结束后,要对学习活动的结果进行评价和反思。评价与反思的内容主要有:探索方法的科学性、探索过程中的参与度、学生合作意识与态度、学生自身的体验感受、问题的解决情况、学生的发展与提高情况等。学习活动评价方式既可以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包括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通过全方位、多样化的评价与反思,既能够使学生发现通过自身努力学习所取得的成果,还能使学生发现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进一步学习的方向与途径。

五、结语。

综上所述,融入“工作场景”的pbl教学模式在吸收pbl教学模式优点的基础上,融入了“工作场景”式教学,能够显著提高酒店管理本科生培养质量,切实完成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目标,是对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有益探索。

作者:裴正兵俞继凤单位:北京联合大学。

参考文献:。

[1]程兴中.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3):384386.

[2]周忠信,陈庆,林艺雄,教学模式的研究进展和现实意义[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8):7274.

[3]赵君英.基于问题式学习模式:内涵、特征、优势[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5):9192.

[4]刘伟超,吴立朋,袁维,等.基于问题式学习初探[j].时代教育,2015(4):27.

[5]庄西真.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技能课“工作场景教学模式”初探[j].职教论坛,2008(4):3134.

文档为doc格式。

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研究论文

现在是学生党的下学期,大四生都在准备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下面为大家带来旅游管理毕业论文一篇,仅供阅读!更多资讯尽在应届毕业生网!

摘要: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是旅游管理专业为培养适应旅游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专业实训课可以训练学生专业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就业打下良好基础。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专业实训的学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专业实训,努力掌握和提高专业实践技能,实现毕业与就业零距离的目标,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改革势在必行。

专业实训课是目前我国大专院校以培养适合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的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也是旅游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最有效的、最基本的途径。通过短期的实训,学生将进一步了解社会对旅游专业的需求状况,加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并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校内外实训,学生将会进一步加深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了解旅行社和景点,主题公园及各大宾馆酒店的一般面貌和常规工作运行过程,积累专业感性认识;可以训练学生专业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旅游业也必将加快其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与国际水准接轨的步伐,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为了获得毕业实习和将来从事专业工作所必备的“实战”技能;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专业实训的学习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专业实训.努力掌握和提高专业实践技能,实现毕业与就业零距离的目标,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改革势在必行。

专业实训课的教学目标应该适应旅游人才市场需求。专业实训课的教学内容,首先要比较全面地覆盖旅游业的有关各个岗位。其次要突出各岗位所要求毕业生具备的基本劳动技能。目前,专业实训课教学中存在下列情况:重客房铺床、餐厅摆台、烹调基本功,轻服务模拟接待、设备保洁训练、模拟厨房管理;重操作训练,轻素质培养;考核内容不合理,考核项目不完整,教学重点不适应旅游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也待进行改革。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l、理论与实践脱节。在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中,由于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不仅应该能够模拟餐厅服务、模拟客房服务、模拟导游服务等相关的服务知识,而且在校练就的服务技能还应高于旅游业现行的服务水准。但是,与此紧密相关的旅游教育部门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却基本未变,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特别是实训课教学,缺乏科学理论指导,不能适应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

2、重操作训练,轻素质培养。我国旅游业进军国际旅游市场,首先要有一支具备国际服务素养的员工队伍,旅游教育行业责无旁贷首先要为此做出自己的贡献。其实,国际旅游市场并不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具备一流的操作技术,但却要求他们从观念上接受国际旅游业的服务规范和管理思想,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专业理论素养和职业道德,具备无量的培养前途。但是,目前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课“重操作训练,轻素质培养”的倾向却不是个别的现象,是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3、实训课教学目标跟不上新形势。旅游专业在新形势下应有培养学生的新型目标。举例来说:如果专业实训课中缺少使用外语服务用语进行模拟接待训练这一环节,就是一个“培养目标”与人才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国际旅游从业人员使用规范的服务用语是最基本的职业技能之一,因而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必须突出这项教学训练。学生通过模拟接待服务训练可以解决两个问题:(1)体会到语言服务技巧的重要性;(2)体会到员工心理与顾客心理可能存在差异。这样,学生就会明确他们为什么要掌握规范的服务用语;为什么要体谅顾客消费心理,提供包括职业微笑、主动、热情、周到为内容的规范服务,并配合教师完成训练计划,达到教学目标。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机制研究论文

针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对校企合作中出现问题进行研究和总结,有针对性的提高相应的优化策略,进一步推动校企业合作向纵深处发展,也为学生提高其职业技能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2.1优化合作方式,实现合作共赢。

合作讲究的是优势互补,对于企业来说高职院校能够为企业带来很多的帮助,企业要充分的抓住校企合作的机会,完善企业自身的问题,在合作中企业可以利用高职院校的专业的教师团队给物流企业的基础员工进行专业的理论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专业的教师团队就是物流企业运行中的专业顾问,企业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可以让专业的物流管理教师们出谋划策提供建议,物流企业完全可以将物流管理的学生带入企业的工作岗位为企业创造经济的价值,通过以上互惠互利合作的方式,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的学生和教师的实践水平有了提高,企业基层员工的能力有了提升,企业也有了短期的劳动力。

2.2校企双方合理的分配资源,共同建立实训的平台。

校企双方在实训基地的建立上,可以让企业出资建立,相对的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也可通过企业建立的实训基地为企业带来经济的收益,校企双方的合作可以在高职院校的校园里大规模的宣传,使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的学生们了解到与校方合作的企业,等于为企业进行了一次良好的企业宣传,学生在毕业之后寻找工作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便是与校方合作的企业,等于免费的为企业打了一次招聘的广告,而且在企业建立的实训基地内进行过实训的物流管理的学生们对于企业文化和企业的工作内容了如指掌,他们毕业之后进入企业工作,就不用经历新人这个过程,直接就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

2.3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转变为可持续的发展。

校企双方合作不应该是一次性的,长期的合作可以为双方带来好处,高职院校通过长期合作的方式,在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培养方面,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做到了知行合一,推进了课程的改革,优化了人才的培养方式,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的发展,对于企业来说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双方在合作中找到了共赢点,这样就可以推进校企合作的可持续的发展,为社会中的就业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案。

2.4推行有利于校企合作的政策,建立法律的监督和保护。

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的合作不仅仅只是学校和企业两方面都获益,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校企合作,可以拉动地方经济的增长,解决就业问题,从而使许多的社会问题从根源上得到了解决,政府应当大力的支持,在政策上给予优待,例如给企业进行补贴,给学校的招生宣传等等,在校企合作上地方政府应当出台法律进行监督和保护,维护校企合作的进行,保障校企合作不被破坏,也要对校企合作进行监督,是它不会成为有心人的敛财方式。

3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和企业合作虽然存在着种种的问题,但通过相关的优化与解决后,可以使从校企合作关系更加紧密,从而实现对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校企合作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于企业,对于高职院校,甚至对于地方政府都有莫大的好处,因此校企之间的合作应该大力推行,通过寻找双方的共赢点,可以真正的将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送进企业中学习成长。

参考文献。

[1]沈建明,李廷,朱玉良.“厂中校”课程电子电气实训的教学实践探索[j].职业,,(11).

[2]李海燕,何晓东,林勇.校企合作促进高校学科专业的发展[j].电脑知识与技术,,(30).

[3]郭瑞伟.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汽车物流》课程设计与探索[j].中国市场,2015,(45).

[4]刘利猛.物流管理专i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研究――以地方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物流技术,2015,(17).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机制研究论文

据我国教育部门关于高校校外生职业的有关条文指出,高校必须重视校外生们的校外实践教学工作。在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进行校外实践教学的时候,有太多的因素容易导致校外学生实践教学水平效果不佳。对于工商管理专业来讲,由于工商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践教学是需要涉及企业实际的管理经营,所以,现实中的工商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践教学结果并没有像预期那样的理想。工商管理专业校外实践教学效果不佳的另一种原因是由于一些校外的实践教学企业顾忌工商管理专业校外生的知识水平不够。

(一)校外实践教学专业的经济效益。

作为一个企业,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获得经济效益,企业的组织形式以盈利为目的,企业在聘用一些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生,那么其出发点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然而,在校企合作教学中,高校要想开展校外实践教学,那么必然就会对于企业的设备部分资源产生一定的需求量:在古老的校企合作当中,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这种经济负担一般来讲都是有高校一方面负责的',然而,从根本上来讲,这样的一笔金额不是一笔小数目,因此高校在向学校支付实践教学费用的时候,大多数都没有按照原本的金额去支付,这个时候,如果实践教学企业在支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时候,没有获得足够的利益,甚至最基本的利益要求都没有达到,然而,就目前我国诸多高校中的实际情况,支付这样的费用又有着一定的负担,这样的情况最直接的就是导致高校的校外实践教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不佳,甚至只是走马观花的实践教学方式,因为校外实践教学企业得不到相应的利益需求,那么在为高校中的工商管理专业学校安排校企合作教学的时候,是不可能出全力的。

(二)校外实践教学专业的情感效益。

所谓情感效益,大多数都是源自于企业的领导者,企业的曰常经营因为受到领导人员的影响,因此在校企的合作当中,领导者自身的情感关键以及价值观念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到校企的基本合作关系,甚至都会有因为高校中的校企合作管理人员与企业的领导者交情甚密,为高校这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做出相对的实践教育的支持,积极的配合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从而校外实习企业对身在企业的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的学生进行格外的照顾。如上所说,这仅仅是诸多情况中的一种,譬如说,有些企业的领导者因为缺乏责任心,万事都只会为自身你的企业着想,一切以利益为主,对于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并不是非常的中意,这样的情况可能导致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学生们得不到良好的教学环境,而导致的校企合作中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实践学校的效果不良。

作为一名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要想成为高校的校企合作中实践教学的学生。那么首先应该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其次,要努力的学习在校期间的专业只是,充分的掌握所需要实践的专业以及理论辩论方法,然而,由于收到学校教学资源的限制。高校在对工商管理专业进行管理教学的时候,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譬如说,工商管理专业需要一些管理模拟教学,然而很有可能受到学校的限制,导致高校中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水平的低下,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到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只是水平的提升。就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来讲,太多的高校中关于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设备不是非常齐全,这就自然而然地导致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没有得到充分的管理联系,此外,工商管理专业如果没有参与过真实的经营管理决策,那么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也没有明确的定位。

(二)提升工商管理专业的就业几率。

就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情况来讲,高校毕业后的学生就业起来还是非常的困难,因此高校的毕业生在面临着一些就业机会都是非常珍惜的,所以说,在开展校企合作校外实践教学的同时,还应该努力的提升自身在曰后就业市场中竞争力。譬如,在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中,应该通过这一机会,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职能,遇到一些竞争力的东西,应该努力争取,培养出良好的上进心,然而,这只是一方面,在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中,还要在企业好好表现,尽可能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认可,从而获得了企业管理人员的良好印象。为曰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可以在日后毕业的时候帮助自己更早一步获得就业机会。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中,首先要考虑的是企业自身的利益,另外就是市场的就业动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努力强化自身的专业水平,也就是说,工商管理专业日后就业的重点在于自身对于专业只是水平的掌握能力,如果专业水平不达标,那么其他也都是徒劳。

工商管理专业全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自我国实行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以后,市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市场主体多样化发展,市场秩序复杂化,但是在服务方面还有欠缺。本文将从改革工商管理服务模式入手,正视工商管理服务部门发展现状,分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将020管理理念引入到工商管理服务中,改善工商管理服务质量。

关键字:工商巧理;o2o;服务模式。

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中起着维护市场秩序的作用,目前工商管理的服务模式逐渐完善,市场经济向着平等、自由和有序的方向发展,并且,近年来互联网对社会政治、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将民生问题放在首位,深入人们生活。尤其是一种电子商务模式———o2o模式促进线下交易安全完成,深受人们的喜欢,越来越多的网络运营平台将o2o的理念融入其商业发展中,增加监管力度。此外,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政府的支持为新兴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面向市场主体的工商管理服务存在的现状。

(一)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对市场主体发展的影响。

从表1-1中可以发现,中国营商环境在不断改善,中国的商业资源不断被开发出来,为个体商户提供较好的发展空间,从表1-2中改革开放以后可以看出,企业注册登记用时下降,节省了设立企业的时间成本。

(二)工商部门信息化建设服务时长主体发展。

近年来,我国工商管理部门引进信息技术,加快信息整合速度,提高商事制度改革速度,网络页面访问量破亿,并且工商部门采集到的数据质量也有明显的提高,一体化应用建设成效明显,网上办事能力加强,政府部门提供资源,支持工商部门信息化建设,使得全国工商管理业务覆盖率达到100%。

二、面向市场主体的工商管理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巧进严管”环境下,工作化制度有待改进。

现在市场经济正处在转型阶段,中国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场主题数量激增,为工商管理服务部门增加更多的挑战。具体表现有:一是职能部门信息互通不畅,“证照联动”能力薄弱,先前工商部门实行“先证后照”审批政策,为突出工商部门的登记注册作用,现在工商部门实行“先照后证”审批政策,但是从其实施的情况发现其办事效率大打折扣,并且形成了只要有营业执照就可以进行商业活动的不良现状;二是网络监管水平不足,市场主体“线上”交易频现新问题,现在电商中假冒和伪劣产品层出不穷,其中有些是知名的大品牌,阻碍市场主体发展,出现此种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包括监管模式落后,主体审査难,监管时空宽泛,市场巡查难,交易即时无痕,调查取证难等主要原因。

(二)窗口服务水平不齐,对市场主体商务效率偏低。

从实际情况来看,现在窗口服务水平不齐的原因有多个,首先是窗口服务效能低下,从下面图2-1中可以看出,对工商窗口服务进行调查,仅仅只有17.5%的用户对窗口服务持满意态度,其余的人对其持不满意态度,由此可以看出工商服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其次是宣传力度不够,改革进程缓慢,政府部门实行“先照后证”等一系列政策,在推行过程中因为环境、系统更新和相关人员认识不足等因素,使得推行效率整体偏低,影响市场主体商务效率。

(三)市场主体线上服务平台建设尚需要完善。

从现在的工商管理部门发展情况来看,市场主体线上服务平台有多个地方需要完善,笔者对工商网上服务的操作性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调查情况总结如下,只有23.74%的人认为服务平台便捷、人性化,由此可见服务平台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总结被调查者反馈的问题,其中33.83%的人反映信息发布速度慢,45.1%的人反映信息更新迟缓,34.42%的人反映操作过程繁琐,总体来说,工商网上服务平台需要重视顶层设计,提高统一建设力度和信息共享范围等。

三、面向市场主体的工商管理o2o服务实施方案。

(一)、线下创新服务理念,为市场主体提供链条式服务。

1)延长企业服务线,帮助市场主体顺利进门在企业服务线上,首先了解投资者的投资想法,增加投资者对投资项目的`信心,并且在投资者登记的前期,帮助投资者投资的方向给予一定的建议,此外,在投资准备阶段对被登记企业的文化和商业特点信息进行标记,提前为企业进行后续的登记注册工作,尽可能远程操作,降低企业投入成本,并且提供专人服务,提前预审登记材料,将审批过程进行最大程度的简化,缩小限制范围,相关人员对企业申报的材料进行严格审查,将企业发展方向进行确定,修订企业章程,保证企业能稳定发展。2)搭建惠企平台,帮助市场主体快速成长搭建惠企平台主要搭建两大平台:工商内部上下联动的服务平台和工商-企业双向互动的服务平台。搭建内部上下联动服务平台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工商服务链上各个部门,例如机关科室等,重点为了保证市场资金充足顺畅,拓宽商业渠道。搭建工商-企业双向互动的服务平台是为了加强企业与工商部门之间的联系,保证工商部门能够及时了解企业发展状况,并及时给予建议和帮助,一般是通过电话回访的方式了解企业运营近况,相关人员根据回访的信息进行研究,以开座谈会的方式给予企业帮助,并且建立联络员制度,加强企业与工商部门之间的联系。3)做好后续商务发展,帮助市场主体化做大做强经过详细的研究发现,做好后续商务发展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鼓励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争创名牌,结合联络员制度,工商部门与企业合作创立个性商标,提高企业产品的品质和知名度,二是鼓励和支持市场主体提高信誉,加强工商部门对企业监管力度,严厉惩罚伪劣商品制造商,将伪劣商品从源头上进行遏制,并且企业自身要加强法律法规意识,做好商品质量,提高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信任,此外政府部门加强信用宣传力度,将信用的重要性深深刻入企业文化中,对信用良好的企业给予更多的资源和便利。三是支持并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工商部门及时获取消费者反馈信息,了解企业发展动向,深入理解改革政策,促进个体商户转变成有规模的各种企业。

(二)、推进工商管理o2o服务的社会化和多元化。

1)、建立“维权+联动+信用”三项机制提升化管效能在维权方面,要建立线上线下维权机制,完善网上监督机制,促使网络经营者能够按照新《消法》和《网络交易管理办法》开展商业活动,及时将消费展反馈的信息进行整理并作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加强经营者与消费者的沟通。在联动方面,要建立线上线下联动机制,将公安、通信等部门联系在一起,工商部门在发现有违法者能够及时交到公安局,对其进行严厉的惩罚,公安部门在巡查过程中发现虚假宣传的活动能及时反馈给工商管理部门,工商管理部门能在第一时间将其进行处理,两者结合做到资源共享,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消费环境。在信用方面,建立信用监管机制,工商部门对企业进行分类,将其生产的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对企业各种不合法现象进行整理和记录,为企业信用评分提供有力的资料,此外,完善违法企业进行曝光处理,构建“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网络交易监管格局。

2)、发挥行业协会巧市场主体发展的巧极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协会是行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政府和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其发展主要是提高企业服务水平进行的,服务对象为企业,如果协会不能再市场经济发展中起到作用,协会将会被淘汰。协会的工作主要是了解企业发展动向和资源供需情况,为企业未来发展提供资料,尤其是企业转型方面的资料,其次是对企业的文化和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为企业的塑造出优秀的品牌,再次是建立健全与政府、企业、社会的沟通交流机制,积极打造协会公共关系与公共服务平台最后是提高企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组建一支具有创造性的人才队伍。

3)、探索工商管理线下报务的化会化途径工商管理部门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致力于建立“多元参与、互动合作、共同治理”的社会化服务模式。在此过程中,首先要在人群中宣传工商管理部门的优点,加强工商管理部门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其次是让消费者和经营者了解到工商部门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使企业认识到工商管理部门对企业商标的保护能力,消费者认识到工商管理部门对产品的监管力度之大,最后是提升工商部口运用社会化手段工作的能力,拓展工商管理工作的范围。

四、结束语。

从上述分析可知,本文提出的工商营理o2o服务模式,是在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迅速幅起的背景下,根据工商部口职能转变和体制改革的工作试点基础上提出的,对于工商部口完善市场主体服务登记注册、信用信息公示、市场监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动意义,并在为企业转型提供很大的便利。工商部门对市场主体的管理服务模式可以槪括为“网管网”和“信用营网”两大类,为工商管理提供平台,尤其是在监管力度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乔瑞中,刘敏.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政策执行思路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09).

[2]居欣,宋佳怡,楼崇.工商行政管理与市场生态思想的关系研究[j],商业时代.,,(09).

[3]吴煌开.工商行政管理监管模式转型的改革取向[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06).

[4]陈瑛霞.当前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及思考[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2).

[5]曲德森,张国山.工商行政管理应成为规范市场秩序的工程师[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12).

工商管理专业全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1.1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现行高职工商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不足、力量薄弱。很多的高职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在招聘教师时看中的是学历和职称,对他们而言,实践教学全凭自己的书本学习和想象。不能更好地根据企业中真实的岗位的要求来设计实践活动,也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1.2实践教学的基地建设不足目前,工商管理专业的社会需求量大,岗位多且要求多种多样,学校要建设模拟实训室本身就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因此,很多高职工商专业的校内模拟实验室常采用的“空对空”的讲座“,挂实训之名,行讲课之实”,使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落空。

2.1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基于“任务驱动”下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制定实践实训模块,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其主要的内容如下:一是专业认知模块:大一新生入学,对他们进行专业的认知学习,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学业要求、能力要求、就业岗位、就业形势以及本专业和个人的发展趋势。二是企业认知模块:大一的上学期,组织学生到企业去参观学习,了解企业规模、效益,运行机制,感受企业的文化,熟悉企业中的岗位的职责和岗位要求,了解各岗位的提升空间和发展方向。三是专业实习模块:大一的下学期针对所学的专业课程,进行跟岗见习,了解企业中的岗位职责,熟悉岗位的工作流程,掌握岗位的`工作规范,掌握相对应的职业技能,体验工作的乐趣。四是综合实习模块:大二开始进行各种综合实习,如进行创业设计大赛、营销策划大赛、erp大赛,进行商务谈判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熟练掌握各项工作的流程和要求,掌握管理技能。五是毕业实习模块,在大三的最后学期,进行创业设计,通过方案的设计,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去创办一个企业,如何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有效的营销技巧去运作自己的企业,如何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总之,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以上述的五大模块为主线,构建每个学期都有实践环节,形成了“专业认知、企业认知、专业实习、综合实习、毕业实习”逐步提高的应用型人才实践培养体系。

2.2丰富实践教学的形式为了更好地落实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任务,提高高职工商管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采用灵活多变的实践教学形式:一是采用多样化的校内实训形式校内实训是一种根据企业的岗位职责的要求,设置情景而进行的模拟化的实践活动。如erp实验室、商务谈判等模拟训练,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掌握各个角色工作规范、工作职责,掌握企业岗位必需的技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二是采用灵活多变的校外实训形式校外实训是一种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融合,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活动。如到企业进行跟岗见习、顶岗实习、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让学生进行真实的岗位体验,感知企业文化,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共同提高共同发展。每种实训形式都需要写出详细的实施脚本,反复排练、演习,采用角色扮演、方案设计、跟岗定岗等多种形式,感受真实的职业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促进人才与社会的接轨。

2.3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的能力为了保证高职工商专业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必须增强教师的实践教学的能力,实践中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双师型”的队伍建设。对于高职工商管理专业的老师除了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外,还必须拥有一定的职业资格证书,即具有理论课教学能力,又具备专业实践教学能力。二是要求教师每学期到企业进行不少于一个月顶岗实践锻炼。通过定岗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了解企业对岗位能力的要求,了解企业文化,更好地组织实践教学工作。三是支持有条件、有能力的教师到企业任职,全面深入企业管理、企业运营的各个领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四是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科研工作,从研究的角度对企业进行全面地调研,进行企业策划,开展产品分析等,提高教师服务社会产业能力。

2.4完善实践教学的配套设施建设为了更好地保证高职工商专业的实践教学的完成,必须加大校内实训室的建设力度,同时要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和深度,建立“共栖型”的实训基地,实行资源共享,达到共同提高。如我院工商管理专业与威海家家悦集团公司联合办学,成立威海家家悦工商管理学院,建立了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学习基地,学生进行轮流实践学习,学生在真实的工作中,完成真实的工作任务,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完成了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总之,通过构建“任务驱动”下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加强教师的实践教学力量,完善实践教学设施建设,促进了实践教学任务的完成,提高了学生的岗位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工商管理专业全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实践教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促进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更好地开展,首先,必须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第一,正确处理好工商管理专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不仅要重视工商管理专业理论教学,还要重视实践教学。在重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结合独立学院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调整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结构。第二,注重将工商管理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并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包括实践教学的具体环节以及课时时间等。其次,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新型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等为目标。从上述几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此外,还要制定与实践教学体系相适应的考核标准,切实贯彻执行该标准,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及能力,有助于全面提升其创新能力、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3.2重视和强化实践教学师资力量的培养。

对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而言,师资力量是促进其有效教学活动开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师资力量的强弱决定着实践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必须重视和进一步强化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师资力量的培养。首先,独立学院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训,还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积极探索和研究本学科本专业。此外,还要支持其参加各种工商企业经营管理培训及实习。其次,要从外部引进高素质、高学历、工商管理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及人才,以壮大本校师资队伍,增强本校师资力量。

3.3加大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力度,拓展实习空间。

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习基地。独立学院应不断加大实践教学实习基地建设的力度,拓展实习空间,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建立多种类型的实践教学基地,以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举例来说,独立学院可与各类企业,比如酒店、生产企业或者政府等合作,共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拓展实习空间。

4结论。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在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以改革和创新为导向,全面探索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的科学路径和前进方向。为了解决教育观念和教学体制中的弊端和问题,适时加强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内容的创新,本文提出的对工商管理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模式的对策,希望能抛砖引玉,对我国高等院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发展有所禆益。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校企合作机制研究论文

伴随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大学毕业生规模越来越大,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来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呈上升增长趋势,社会尤其对拥有工商管理专业技能的高层次人才需求迫切。但与之相矛盾的是,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本科层次人才的培养现状、培养质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突出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不够完整。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上未突出工商管理本科层次复合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特点,学生专业特长分散,对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知识仅泛泛了解,深度不够;二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专业课学习基本上仅在课堂进行,偏重理论,工商管理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应与管理实践相结合,且采用教材创新不多,人才培养仍然采用理论学习、集中实践、毕业实习三步走的传统模式,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偏弱;三是实践教学经验与设施不足。实验室建设与实践基地建设滞后,虽然部分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建设中加大了实践性教学比重,但受限于课时和教师实践经验,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四是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工商管理实务要求经验性强,而本科层次教学常常偏重理论知识传授,学生头脑里缺乏系统思维模式,不知如何将所学课程总结归纳为整体的知识系统。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探索工商管理全程实践教学模式,根据社会需求,强调结合工商管理专业特点、学生自身能力、兴趣等因素,寻找、确定、规划实践,围绕人才培养核心内涵,探索工商管理课程体系、教学改革、就业指导等实践,更多地与市场衔接。教学内容上,根据学生就业岗位对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实践课程的开设比例;教学计划上,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增强计划的实践性,使教学计划与市场人才需求及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相结合,体现教学计划服务市场需求;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参与,采用兴趣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增加专业实践的课程比重,并设置创新性、应用性和实战性实训项目,使学生在实践训练中把握专业特点,动手操作能力得到循序渐进的锻炼和提高。

2.1指导性实践教学模式。

以创新实践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指导明确从知识水平到专业能力的详细要求,突出管理知识实践与应用的理念,这一模式内容包括:专业平台建设、课程体系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进等,指导性实践教学模式突出理论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相互衔接。

2.1.1专业平台建设。

专业平台是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形成专业素养的基础平台,依据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坚持理论适度超前、能力与市场同步的课程设置原则,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构建满足市场需求、实训突出的工商管理专业体系,包括专业设置、教学计划、大纲制定、理论与实践课程改革、师资与设施条件保障等。在管理专业教学环节中,更新课堂教学方法、加大实践课程比重、设立企业研发中心、erp实验室、会计模拟实验室等措施,通过科学的课程设置和学院提供的综合实验室平台,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融会其中,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

2.1.2专业认知指导。

专业认知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加强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的感性认识。通过入学专业讲解、生产管理场地参观、专业座谈等,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特点、专业内容及能力要求,明确工商管理专业须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形成对专业的综合感性认识,引导学生了解与感受本专业的职业特点、工作内容及能力要求,帮助学生对自己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岗位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有清楚的整体的认识。

2.1.3职业适应能力培养。

职业适应能力培养以工商管理专业职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目标,帮助学生早接触社会、早接触专业实践、早进入岗位工作角色,使他们适应社会需求、适应社会环境、适应工作要求。职业能力培养包括职业生涯教育、职业资格培训、职业指导机构建立等。通过接受职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培训,促进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形成,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的职业适应能力,缩短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适应期,为学生零距离就业提供保障。

2.1.4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切实体现市场的核心地位和就业的导向性作用,改变传统的就业指导只在毕业年级开展,作为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实现就业指导全程化,即学生一入学,就业指导工作就开始跟进并贯穿整个大学。

2.2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

在实践教学实施中,根据工商管理专业特点,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集中实践教学与各课程分散实践教学、单元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内容包括课程实训、岗位实践、毕业实习三环节体验,均突出工商管理专业实践课的应用性,突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化。通过体验式实践教学,学生的工商管理技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并在实践和毕业实习中受到检验。

2.2.1课程实训。

在进行专业基本理论传授的同时,将实训放在课程教学中,学生边学习边进行专业实践。实训主要包括课内实训和课外实训。学生在第二学年结束或提前一个月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后,集中一到三个月的时间到行业一线进行真实环境的岗位实践,加强对专业岗位的认知。这一阶段的实训,既可以使学生检验过去两年的学习情况,又可以使其对照实际,发现差距,有针对性地完成第三学年的学习任务,有助于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步提升。

2.2.2岗位实践。

结合工商管理专业特点进行岗位实践。岗位实践又称专业生产实习,是实践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环节,是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理论教学的补充与完善。通过岗位实践,学生获得组织和管理生产的初步知识,加深对已经学过的工商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提高在生产实践中调查研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毕业设计及单位工作实际打下基础。要求:认真对待,服从领导,遵守纪律;遵守生产实习单位的工作、生活作息制度;独立完成实践内容。

2.2.3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的重要环节。通过毕业实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2.3实战性实践教学模式。

2.3.1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践。

以校内实训基地为基础,以校外实训基地为补充,建立能满足各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职业能力要求的实践教学设施。校内实训基地包括erp实验室、会计模拟实验室等,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强调实训项目的应用性和操作的规范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在保证学生实践的基础上,为行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确保校外实训基地的稳定发展。教学效果以企业实训要求为考核标准,模拟企业经营环境与现实市场行为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进行全方位考核。

2.3.2产学结合。

“产学研”是指产业界、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的科研联合体,这种一体化的模式体现了强强联合的优势。产业内的大企业和具有技术优势的科研院所、高校实施强强联合,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市场化的联合体是其核心内涵。发挥学校先进的设施设备和专业师资优势,校企合作,因循利用专业优势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思路,使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紧密结合,将企业的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内,在校内实行的理论学习和顶岗实训结合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能弥补企业技术的不足,也解决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使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也使专业人才培养在“产学研”结合中获得多赢。

2.3.3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联合的教育培训模式,包括订单式和校企联办式培养,订单式是学生入学就签订入学协议,毕业就是就业。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学生由学校选拔的学生和企业招收的员工组成,教育的实施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培训和考试内容来源于企业的'需要,开设为企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实习课程,企业在职业培训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校企联办式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订,并指派专业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它吸取学校模式和企业模式的优点,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培养,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

保障措施是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顺利实施的通道,包括课程体系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实践教学条件完善等。

3.1课程体系调整。

课程体系调整是指打破学科式的体系架构,面对社会对工商管理综合性高素质人才需求的现实。调整侧重点是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加强实践课程比重,培养学生对所经历的事件归纳、总结的习惯,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与能力锻炼过程中所遇到的涉及企业整体营销战略、产品研发、价格制定、生产安排、广告策略、资金需求规划、市场与销售、财务经济指标分析、团队沟通与建设等问题均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解决。

3.2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工商管理专业应该采用启发式讲授、分组讨论、实战模拟、角色扮演、专题讲座等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将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老师点评融于一体,营造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的能力培养氛围。教学手段上更多采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教学的时间效率,在虚拟环境中模拟企业运作过程,将经营过程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模拟并让学生亲自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以实践教学条件为保障,必需像专业教学的其他环节一样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完整的教学大纲、可供操作的实施计划、详实的经费安排、可供教学的实训基地、便于监控的考评措施等。因此,需要建立健全实践教学管理办法、实习管理办法、实训基地建设办法、“双师型”教师培养与认定办法等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实践教学活动,并要有相应的评价办法,教学效果评估侧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以效果评估作为实践教学模式改进的依据。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各校也纷纷寻求和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应用型院校在这种转型背景中逐渐发展起来,并且与社会、市场相适应,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实践证明,在实践与训练教学工作的普及与发展中,应用型院校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遇到自身的发展瓶颈。针对以上原因,文章以应用型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学为研究对象,利用旅游管理专业的个案进行分析与研究,从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根据相关问题提出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的有效策略,从而有效地促进我国应用型院校的发展。

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研究论文

高职专业设置和市场关系紧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是为了满足我国不断发展的旅游市场。而旅游市场对人才的专业能力、经验要求比较高,有效的校内实训是十分重要的。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当前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一)理论实践脱节。

实训教学是为了转化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部分高职在校内实训的过程中,却只将理论教学作为重点,学生对服务技能为能熟练掌握、理论知识的转化不到位。虽然学生了解餐厅服务、导游服务等理论知识,但是在具体问题的处理和解决上却显得十分生涩,无法满足旅游市场的要求。

(二)实训流于表面。

部分高职校园虽然也开展实训,但是流于形式,以短期、粗糙、片面的实训为主,主要是为了应付评估,实训效果堪忧。

(三)素质培养欠缺。

旅游国际化趋势逐渐明显,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开放,我国的旅游行业要与国际接轨,就需要具有国际水平的旅游人才。高职是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当前的高职院校大多比较关注操作训练,缺少针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揽子计划,这势必会对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有所局限。

(四)实训设备落后。

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完善,高职旅游专业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实训课的设备却没有进行调整,培养出的学生已经难以适应当前的旅游市场。实训设备必须和旅游市场保持一致性,创设高水准的环境模拟服务训练场,培养学生对顾客心理的分析能力,规范自己的服务语言,体会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为其提供更加周到且具有针对性的服务。

(五)实训教师匮乏。

校内实训教学本身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不但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实训经验。当前高职的很多实训教师虽然都曾有旅游工作的背景,但是却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教学随意性较大,难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旅游服务能力和素质。

(一)转变思想观念。

当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侧重的对理论知识的教育,对实践实训的教育不够深化。为此,在学生了解餐厅服务、导游服务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实训基地的设备、场地、教师模拟一个仿真的旅游服务市场,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其旅游管理和服务能力。此外,针对当前个别高职院校存在的“实训流于表面”的情况,教育主管部门加强思想教育与监督,切实保证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落实到位,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保障。

(二)加强素质培养。

旅游行业不仅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和实践素质,还需要其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还需要兼修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课程。为此,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其一,调整课程结构。引入心理学、管理学等课程,全面、系统地提升学生的理论素质。其二,开设科研探究小组。通过科学研究的方式,结合实践调查资料,制定个性化的素质提升方案和计划。其三,实施交叉培养。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素质,高职院校应该善用教学资源,实现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交叉培养,以应对市场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考验。

(三)完善实训设备。

旅游管理专业实训的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模拟、训练,而要完成模拟、训练,就需要有客房、餐厅、景点等不同的.情境。高职实训室不但要包括酒店设施,还应该包括导游实训室等,全程模拟导游接待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技巧、能力。此外,高职还需要有模拟旅行社工作时使用的软件,让学生真实地体验旅行社的工作以及操作。

(四)提高教师素质。

实训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实训教师的质量,为了更好地促进校内实训的发展,就应该着力提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师的素质。具体来说,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培养“双师型”团队。学校可以和旅游企业合作,选择具有发展潜力的员工作为教师培养对象,通过系统的理论教育,使其成为理论实践素质兼备的双师型人才。

2.开展专题讲座。为了提升教师的素质,高职院校可以邀请业内专家、学者举行讲座,从理念、发展动态、实训对策等方面,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师排疑解惑,提高其专业素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本身较强的实践性,实训教学是学生理论知识转化、职业素质提高的重要场所。实训教学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十分重要,然而碍于教学理念、素质培养、实训设备、教师素质等方面的缺陷,当前的实训教学还存在诸多的瑕疵,难以有效锻炼学生,使旅游行业与国际接轨。为了更好地促进高职校内实训的发展,通过剖析当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希望对高职校内实训有所启发。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研究论文

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往往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动机和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在中职电子电工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努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师生间平等对话、相互尊重、多维互动、积极交流,从而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信心。同时,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善思多问,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并不断为学生创造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和满足,从而更好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比如,学习“电路和欧姆定律”时,教师可以事先为学生准备好电池、导线(铁丝、铜丝、铝丝等)、小灯泡(不同毫安)、开关等实验仪器,然后引导学生选择所提供的实验仪器,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动手组装手电筒,比一比谁组装得又快又好。亲身动手操作,既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又激活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二、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电子电工课程是一门技能型课程,实践性较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更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实践是检验认知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在中职电子教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实践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动手、动脑能力。首先,教学内容实践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传统教学手段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理解和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中职电子电工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践化,通过设计实践性、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实现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的有效结合。比如,教师可以在学生进实验室做实验之前,要求进行课前预习,并写出预习实验报告设计,画出初步的'实验电路。其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增强学生学习技能。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设立电工制作和维修兴趣小组,鼓励学生校园进行义务维修,培养学生分析故障、解决故障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维修技能。

三、巧借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改善教学质量。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成为辅助课程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像、图片、动画、声音等功能于一体,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有助于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扩展课时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中职电子电工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利用其功能优势将一些抽象、复杂、空洞的知识变得形象、直观、生动,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灵活、趣味,有效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教学“电子线路”知识点时,笔者通过flash动画制作软件来模拟电子线路的工作过程,通过直观形象的演示,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记忆和掌握知识。又如,电器电路会引发许多事故,这些事故通过实物难以直接演示出来,因而无法让学生深刻理解和领悟,在学习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予以演示,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栩栩如生的情境中,了解和掌握电路故障原理和处理方法,避免事故的再发生。总之,电子电工课程教学对学生成才与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职人员,我们应做到与时俱进,及时转变和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探索和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市场的兴旺对旅游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职院校作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基地,在新形势下应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以满足市场需求。对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为中职旅游专业教学提供崭新的思路。

中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地方经济、培养旅游管理人才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旅游市场的兴旺,对中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通过深化改革,培养出实用型、专业型的旅游专业人才,成为摆在中职旅游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任。笔者针对目前中职旅游专业教学现状,提出了一些观点,希望为促进该专业教学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中职旅游专業教学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是部分中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材知识老化、课程设置不科学,专业设置只是单纯模仿和照搬其他院校的设置模式,没有根据本地旅游资源和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设置,导致该专业实用性不强,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第二方面是部分中职院校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未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枯燥,学生自主学习意愿不高;第三方面是中职旅游专业教师缺乏实践能力,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第四方面是中职旅游专业人才实践能力不强,就业形势严峻,在就业受挫时,部分人才流向了其他行业,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第五方面是中职院校和企业合作在实践操作中存在着沟通不畅、形式单一的问题,合作往往只停留在浅表阶段。

中职旅游专业现状不容乐观,这对中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形势下,中职旅游专业教学应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运用新思维,尝试新方法,迎接新挑战,为改善现状做准备。

(一)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方面重视学生各方面的需求,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兴趣,为学生学习营造宽松、愉悦、灵动的课堂学习氛围,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上,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平台。在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时,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进行统筹运用、合理安排,以便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企业培养出工作于旅游第一线的技能型应用人才。

(二)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

针对目前中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过时的现状,需要中职院校进行全面的改革。在改革课程体系方面,需要转变传统的重专业轻文化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的文化教育,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为其走入社会,成为高素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中职院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在设置本专业课程之后,还开设语文、英语、数学、德育等文化课,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改革课程结构方面,中职院校应对目前用人单位实际需要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进行课程结构调整,用时下最新的旅游教学理念和内容取代过时的、不适用的教学内容。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应以生为本,强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学校师资力量建设。

针对目前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专业素养不高的.现状,中职院校应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和考核,在此基础上还应鼓励他们深入旅行社、景区、酒店等企业进行岗位实践,了解当下旅游服务行业对从业人员知识、技能方面的具体要求。在实践完成之后,便可以将习得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相结合,向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加强和企业的合作,邀请旅游企业的资深从业人员共同研究、组织安排教学内容,或定期到学校授课,开展讲座,这样可以将旅游市场最新的信息带进校园,使教学内容更贴近社会工作现实,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解决了专业教师力量不足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中职院校应加强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习基地是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市场的重要窗口,也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势在必行。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可与旅行社业、饭店业、旅游运输业和旅游景点业等旅游产业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通过校外实习基地,既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又向相关企业输送了专业人才,可谓一举多得。

三、总结。

新形势下,中职旅游管理专业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式,紧密结合现在的企业需求和人才发展要求,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内容,为旅游市场培养高质量的旅游人才。

参考文献:

[2]叶敏.着力五个构建,创新中职旅游管理教学模式[j].考试周刊,(44).

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研究论文

1.要不断加强自身专业素质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社会对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拥有扎实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具备旅游管理相关的实践经验和良好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相对于传统的教师而言,新时代背景下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两个必备条件,否则,就无法胜任现代旅游管理专业教师的工作。对于在职教师,学校要定期给教师安排实战训练。学校可以联系相关的企业和机构,寻找进入旅游管理相关行业的机会,为教师提供一个更深入了解旅游行业发展脉络和方向的机会,同时使解决旅游行业相应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唯有如此,教师的课堂才能更贴近旅游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使学生的相应素质逐渐提高。对于新教师招聘工作,学校要做到严格把关,除了对新应聘者的理论知识进行严格考核,还要考查其解决旅游管理行业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为学生聘请高素质的教师。

2.要积极寻求旅游管理行业相关企业的合作。

积极寻求旅游管理行业相关企业的合作,是提高实训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和模式。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要加强与相关企业和机构的联系,争取与它们发展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学生争取实训的机会,是学生能够在具体的工作岗位上进行体验和工作,不断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弥补课堂教学中的缺陷。校企合作途径有以下几种:第一,学校定期召开旅游管理的讲座,聘请优秀企业管理人才传授学生最新的旅游管理理念和实用技巧;第二,学校要按照企业通用的旅游管理标准来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第三,对传统旅游专业实训管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革实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吸取传统管理中的长处。此外,中职学校不能对教师的'管理模式统得过死,而应该给旅游管理教师一定的空间和自由,让教师充分根据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管理调整。

3.注重毕业顶岗实习制度与理论+实践学制的完善。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要注重将学生的实训经历和就业结合起来,而不能使二者脱节,否则,实训就毫无意义可言。教师要充分灵活地利用寒假和暑假,以及一些比较长的假期和短学期,统一科学地安排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时间和单位,并为学生安排好相应的指导教师。做到灵活合理,不能一刀切。对于不愿接受统一安排而想自行找实习单位的学生,应该予以准许,为了确保学生在该单位参加实习,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出示相应的实习证明。而对接受学校统一安排实习的学生,要尽量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要顾及到学生去实训单位的路线和时间,并根据具体情况与实训单位提前做好协商,避免实训中产生不必要的矛盾,从而保证学生能够顺利进行旅游管理的实习工作。要适当延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实训的时间。有些学校将理论学习的时间拉得过长,而实际实训的时间太少,有的甚至不到1个月,这起不到实训的效果,学生最多只能对企业基本工作流程有一个大致了解,而不能真正掌握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取灵活多样的毕业设计考核制度和“多证”人才培养制度。

目前,各大中职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考核形式单一、方式传统,不能真实考核学生旅游管理方面的能力。因此,需要对其加以丰富和改革。在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考核时,可以采取一些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要求、比较新颖独特的形式,如个人技能展示说明、实习单位的成绩评定等,这样就不会使旅游专业的毕业设计考核流于形式,而没有发挥其实质的作用。“多证”人才培养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旅游管理综合能力的办法。综合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将学生的创业训练、参加各项技能竞赛和考取行业相关资格证书等逐步纳入到“多证”人才培养制度当中,对提高学生旅游管理行业的认识深度和水平具有显著的成效。开展旅游管理专业实训课的目的是更高效地培养适合社会生产和服务管理的实践性人才,这也是培养旅游业应用型人才最有效的途径。

二、结语。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一定时期的实训,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旅游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增强自身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体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学生可以对国内各大旅游景点以及相应的行业,如酒店、旅行社的概况和运行操作特点做更深入的学习和掌握,提高相应的分析和实践能力,为之后步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研究论文

为了保障国家教育与社会建设的有效发展,国务院于正式引导一批非研究型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1]。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应用型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度重视实训教学环节。为了迎合社会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应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要和实训教学相结合,把实训教学的重要性地位凸显出来,从而为社会输送技能型旅游管理复合型人才。

实训教学作为应用型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教学手段,应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完善,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实训教学环节,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学生在实际生产、生活情境中,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实训中,解决实践问题[2]。旅游管理专业发展和发挥好实训教学,一是顺应应用型时代发展的需要。“实践出真知”,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实训教学,而应用型院校的目的也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二是对于旅游业而言可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训教学的开展,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掌握专业技能技术,了解旅游企业管理的环境特点并获得新的职场知识,从而可以满足旅游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3]。三是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需要。高分低能的人才结构无法适应实践性强的旅游行业,旅游行业所提供的主要产品是服务,要求旅游管理人员具备很高的技术技能[4]。校内实训教学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通过模拟真实的工作情景,提升理论知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熟悉旅游相关企业的工作环境、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在实训的过程中,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更好更全面地发展,有效地增加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将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实训教学进一步明朗化,将教学目标更为清晰地定位,将实践实训与教学过程串联,有机地将二者结合,强化实践实训与教学的融合,促进学生实践实训练习的全面化与多元化,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能力。

1.缺乏有效的`指导,无论是应用型院校,还是旅游管理工作,抑或是实训教学,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中时间都比较短,既没有成功的案例,也缺少系统的理念作为指导,很多学校都是在发展中逐步探索,“摸着石头过河”显然为应用型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实践教学在内容设计方面的不规范性,也为实训教学带来挑战。缺乏有效的实训指导,导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2.难以形成科学的体系。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理论教学开展的,在教学中主要注重对于旅游相关事宜的运作、筹集、投资等管理工作,而需要旅游管理人员养成的旅游实践内容,由于没有专业化的实战训练团队与实践体系,导致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实际工作脱节。3.无法做到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由于实训指导课程对于应用型院校来说还属于新兴课程,教师在教育中缺乏应有的经验,一般情况下采用的都是“人云亦云”的大众化实训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针对性,学生或者难以跟上教育进度,或者由于实训课程过于简单而不愿意参与,影响实训课程的实施。

(二)现有师资难以保障实训课程有效进行。

就我国应用型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来说,其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主要是缺少对于旅游职业能力与判断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缺乏对于学生理论技能与实践管理方法的综合能力培养,从而导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教学目标产生偏差性。教师的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具有偏差性。造成以上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应用型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缺乏有效的、具有综合教育水平的师资队伍。目前,我国应用型院校的师资构成,主要是由普通高校的本、硕、博毕业生与其他院校中的在职教师兼职。教育与研究能力较强,但是面对实际操作为主的实训课程,这些教师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与实践能力,导致实训课程收效甚微,无法取得成效[5]。

(三)学生缺乏对于实训课程的认识。

在实训教学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往往会发现学生不配合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对于实训课程的有效认识,很多学生认为在学校应学好理论知识,也有的学生认为实践课程应走进旅游景区、旅游企业进行真正意义的实践锻炼。这些都是学生对于实训课程的认识误区,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应用型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收效甚微。现阶段,应用型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形式与方法仍旧停留在实验教育教学中,对于以验证性为主的教育教学系统,教会以手中的标准答案为主要判断对象,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忽视学生的表现。真正意义的实践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与教训,为以后步入社会打牢基础。

(一)建立有效的旅游实训系统。

1.建立规范化的旅游实训系统是进行旅游实训教育的首要条件。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也更愿意接受旅游系统化、有成效的旅游实训教育体系。针对旅游人才在职业上的要求来说,半数以上的用人单位希望高校毕业的旅游人员,拥有丰富的专业旅游实践技术与经验,59%的用人岗位重视学生具有良好的旅游工作能力,60%左右的用人单位要求具有导游职称的旅游专业人才。但是在实际的用人过程中,却发现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才整体水平与素质一般,很多用人单位已经开始考虑降低对于学生的基本要求。2.建立科学化的旅游课程设置体系。人才市场对于旅游人员的实践技能要求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适合自身的工作。这就要求,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改变原有的随意性旅游设计模式,课程研究小组应从根本上树立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等教学规范,将这种情况与教学目标进行实际的操作,全面从学生对于实践的要求上进行定位与建立。3.提高旅游实训教育的动手能力。一般来说,在应用型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建立实训教育,主要是因为从实践的教育与实践的要求等方面,实训课程的成本最优,教育最为省时省力,也最为符合学生的根本特征,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职业能力建设。旅游实训教育实际上是学生步入社会的真正实践与理论知识之间的有效过渡,缓解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所带来的紧张与压力。在实训教育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保证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于旅游管理学科中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创意能力,促进学生掌握旅游管理的根本技能,进一步加强学生在旅游管理领域的相应资料,保证实践技能的有效提高。

(二)改善师资队伍建设。

1.打造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应用型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仅仅聘请高校专业教师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可以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邀请企业中具有资质的旅游管理专家加入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6]。请他们实际带队参与到学生的实训教学中,有效地提高学生实际技能的领悟和实际操作能力。2.保证教师能力与课程实践标准、学生的职业能力标准相对接。应用型院校可以根据市场对于旅游人人才的具体标准,进行相关数据的搜集与整理,旅游人才在从事旅游工作时所必须获得的旅游资格证书,旅游实践类技能也要得到锻炼。这就要求旅游实训教学的教师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对于旅游管理理论的掌握能力以及旅游软件系统的操作能力等。3.建立联合旅游培养模式,从公司、学校选择优秀的教师团队,打造旅游教学与工作一体化进程,实现旅游教学与工作的有效衔接,这一点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旅游实训模式,通过企业旅游管理工作人员到学校进行挂职,促进教学、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形成,将实物型的教学任务引进到课堂中。同时要求学生在实训中养成“学中做,做中学”的学习方式,既不单纯地追求实训教学,也不依赖于理论教学,而是在保证技术有效应用的前提下,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

(三)加强对于学生的旅游实训思想教育。

1.对于应用型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深入贯彻落实对于学生的理论教育,促进学生了解旅游实训教育的意义与内涵。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实验基础,到单项训练,再到综合训练以及相关的毕业实习与论文写作等,都应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其中的旅游运作模式与时间期限等节点,从而从根本上引起学生对于旅游课程体系的重视,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学生的旅游实训教育中。2.注重对学生进行多学科交叉背景的建立,教师在对于应用型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进行教育中,应注重对其专业基础、操作能力、理论水平、法律体系、计算机操作等方面进行教育。既要拓展学生的旅游知识面,也要保证学生从中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与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只有掌握多学科交叉的背景知识,学生才能做好旅游实训,教师也可以更好地实现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

(四)及时做好旅游实训教学的信息反馈。

对于应用型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来说,实训课程能否收到成效,不仅取决于日常旅游教学工作以及旅游实训教学的实施过程[7],还包含在教学之后的信息总结与反馈,教师可以通过信息的反馈,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旅游教学方式与方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逐渐对于实训教学体系进行完善。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实训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地纠正自身在学习中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与操作方法等。以应用型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为研究对象,目的是从旅游实训教学角度研究其专业的建设与相关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意见。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应用型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实训的重要性,对在教学存在的缺乏有效的旅游实训指导、现有师资难以保障实训课程的有效进行、学生缺乏对于实训课程的认识、实训效果不明显等现状进行分析;二是针对旅游实训教学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于应用型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的有效策略。通过建立有效的实训系统,改善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对于学生的实训思想教育,及时做好旅游实训教学的信息反馈等策略的研究和实施,在有效地促进应用型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学发展的同时,促进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与学科构建。

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研究论文

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在学校和系部领导的关怀下,我们旅游教研室组织04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于xx年4月下旬起至6月中旬止到无锡进行了为期五十天的实习,圆满完成了规定的目标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总结如下:

二、措施扎实,是做好实习工作的'保证。

1、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做好学生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系部领导对此十分重视,提出明确要求并多次亲临学生中进行思想动员,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实习工作中来,带队老师能结合自己的实习经验、实践经验、社会经验和学生的专业实际、思想实际,精心准备,仔细分析主客观因素,让学生明白这次实习的目的、意义、目标、任务、方法、要求,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困难及解决办法。把问题讲清、讲深、讲透、讲全,为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矗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还结合xx提出的以“xxxx”为主要内容的新时期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宣传教育,把思想教育工作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发扬团队精神,展现新时期大学生良好的道德风貌,维护学校的良好形象,开展了以“为学校争光,为系部添彩,为社会作贡献,为自己树形象”为内容的“四为”主题教育,激发学生的热情,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热潮。与此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如:食品卫生的安全、交通的安全、水电火的安全、防盗安全等等)、理想信念教育等。对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通过板报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借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2、做好分工协作工作。

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实习单位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实习单位与学校之间以及与带队老师之间都要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与沟通,及时传递有关实习的各种信息、倾听领导的工作指导、实习单位的建议和学生的合理要求,带队老师们做出有利于实习工作的决定,使“三位”真正成为“一体”。由于分工明确、协作有力,带队过程中自然能够做到情况了如指掌、问题紧抓不放、关系保持顺当、学生心情舒畅。实习期间,没有发生一起事前担心的严重违法违纪违规的现象。

3、做好考勤考核工作。

我们制定了《04旅游专业学生实习要求》和《做好实习的八条纪律》,每个同学都在《04旅游专业学生实习保证书》上签了字。根据实习单位和学生的不同情况,我们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组分别安排在两个景区和一个旅行社,每个组明确一名组长负责考核,带队老师巡查,保证考勤考核的质量与效果。凡是请假的,必须经过实习单位领导、组长和带队老师的批准,缺一不可。病假还须持县以上的医院证明。在实习之前,我们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制定了《实习生百分考核实施细则》让学生学习了解,与学分挂钩。考核采取走访、调查、互相测评、实习单位综合评价等多种方法与手段,结合考勤情况以及其他表现与业绩。考核分两次进行,初评和总评,最后进行综合评估。要求每个实习生在做好工作的同时,认真填写自己的《实习手册》,撰写心得体会文章和实习论文进行交流。

4、做好亲情服务工作。

学生在学校生活环境很好、学习很有规律,到了实习单位后,出现了一些变化,心理的反差、身体的不适应带来一连串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带队老师能够及时掌握情况,体贴学生,及时为他们提供服务,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如:我们住在一所大学招待所,房屋陈旧,卫生条件不尽人意,天气炎热,学生下班回来都是一身汗,洗澡成了最基本的要求,而招待所无法提供天天开放,针对这一实际,我们积极与相关单位协商在可能的情况下帮助解决,本着既要为学生省钱,又要改善学生的生活环境的指导思想,最终得到了圆满地解决,为学生创造一个愉悦的生活环境,保证他们有良好的心情投入到实习工作中去。

5、做好实习指导工作。

实习期间,我们根据学生的专业性质、年龄特征、技能形成的规律及实习单位的情况,尽可能做到“应知”、“应会”和“应变”相统一,侧重提高应变能力,与实习单位共同制订实习方案。一是请知识丰富型和经验丰富型的两类“专家”做实习指导老师,通过辅导和示范,让学生模仿,老师指导;二是让实习学生自成“旅行团”,认真讲,轮流练,相互听;三是主动为游客义务试讲,让游客评;四是带队老师组织考,相互比,发现问题及时纠。五是对进步快、应变能力相对强的同学委以重任——“实战演练”。六是进行经常性、多方位、多层次的岗位轮换与交流。虽然有的岗位与专业关联度不高,但对于从教室、宿舍、食堂“小三维”向学校、家庭、社会“大三维”跨越的大学生来说,一样具有新鲜感,能更全面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更好地服务社会。在学习业务技能的同时,也能获得相关管理方面的技巧,了解实习单位这一大的有机体是如何运作的,上层与下层、部门与部门以及部门内部之间的关系。每个岗位都有其特点,都有学问,熟悉这些情况,对于丰富实践经验、提高适应能力、促进教学相长等大有好处。实习期间,恰逢中国徐霞客国际旅游节在无锡举办,我们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选派三名比较优秀的学生参加筹委会服务工作,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下国际重大节庆活动的浓裂氛围和对服务人才的要求,也丰富了实习经历。

文档为doc格式。

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研究论文

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指政府制定公共政策,与其他公共组织、社会群体或公民个人一起,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

公共管理类专业以那些拥有公共权力的公共组织,在维护、增进与分配公共利益,以及向民众提供所需的公共产品(服务)所进行的管理活动为基本教学和研究对象,因此,具有对开放式教学模式诉求的三个基本特点。

1.1实践性与医学、工程类学科相似,公共管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

与一些传统社会科学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等相比,公共管理既有基础研究的一面,要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同时也有应用的一面,即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可以说,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实践,其教学、研究结果也应该能服务于实践,是一门强实践性的应用社会科学学科。

强实践性的公共管理学科要求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与研究以实践为根基,公共管理学的强实践性要求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学环境要有现实性,并且,公共管理教学的环境也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适时变动的,并不是僵化不变的。

1.2操作性与工商管理类专业相比较,公共管理更多的重视对公共管理从业或准从业者的适应能力和从学科中找出适当的具体方法、技术和理论的培养和训练,更倾向于策略管理,更多地关注公共管理过程问题,更多地集中于职业公共管理者,而不是政治性官员。

因此,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归属于操作,其研究的目的是提高公共管理操作过程的效率,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社会科学学科。

强操作性公共管理学科要求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与研究以公共问题的解决为目的,要求公共管理教学方法要有时代性,要求通过具有现代性的教学方法实现公共管理类专业培训操作性人才的需要。

1.3综合性公共管理专业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学科相比,公共管理学科对于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基础社会科学学科有着很强的依赖性。

如,政治学有助于分析诸如政治制度如何影响公共政策,在管理实践中,正确地沟通与协调等问题;经济学帮助管理者了解社会生产过程,分析资源如何合理配置;而社会学为公共管理提供管理活动的社会背景,包括政治文化、政府态度、政府价值取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等等问题;心理学为公共管理提供行为分析方法。

可见,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强综合性的公共管理学科要求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与研究内容的开放性,在发挥自身原有学科优势的前提下,注意吸取其他相关学科的精髓,加强交流,在发展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确立自己的地位,培训符合公共管理需要的人才。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以教室为单一的环境,以教师为中心、以纸介教材为工具,是一种封闭式、单向传输知识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局限于教科书上的知识结构和教学内容,使用的教学手段较为单一,而公共管理是以解决公共问题为宗旨的应用学科,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端,已经不适应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

2.1公共管理专业教学过程的简单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在特定教学场所和一定教学目标的引导下,运用灌输方式向学生传授人类已有文化知识、经验的简单的活动过程。

因此,在这种模式下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也崇尚“教师讲得清清楚楚,学生听得明明白白”的教学境界,整个教学过程倾向于照本宣科,不能在涉及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育、卫生、环保、科技等相关领域实际问题进行讨论与研究,不能使专业学习的内容在包括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内进行实习与实践,缺乏对现实问题应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讨论,致使体验性学习方式和研究性学习方式普遍缺失。

在这种简单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在专业教学中的主要目标就简单化为实施“教”的行为,完成“教”的任务;而学生则成为被动的客体,学生“学”的行为就简单化为专业知识的接受,忽视和冷落了学生学习过程中自身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因此,教师只要履行教学过程中的“教”的行为,整个教学过程就宣告结束,以至于教学行为所产生的效果,即学生学习的结果,或简化为对专业知识的考试与考查,或根本就是不太被看重并加以检验,可见,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内容的强制性、认知活动的受动性、思维过程的依赖性,不适应公共管理学科对创新性管理人才培养的需要。

2.2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平台单一化传统的公共管理教学平台严格限定于课堂教学,不能形成学校、政府和社会互补的教学平台,对于强实践与强操作性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如果没有与实践部门的互动,公共管理学理论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发展。

而且,课堂教学是脱离学生生活世界的、单调乏味的理性活动,钳制了课堂教学丰富的动态生成性,缺失应有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缺失应有的人文关怀。

由此培养出的人,其作为主体人的精神将会淹没于学科体系构筑的知识海洋之中,而学生因此成了知识的载体、知识的贵族,并非现实生活中的强者。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囿于课堂教学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不能用专业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公共部分的实际,没有理论的指导,实践部门也很难保证其决策和执行的科学化、规范化。

传统的单一化为学校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平台忽视了学校、实践部门和社会实现互动,漠视了实践部门与社会对于学校专业理论的需求,而这种互动的建立及维持时间的长短,这种对实践部门与社会的需求的满足恰恰是检验公共管理学科生命力和存在依据的根本所在。

因此,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讲空头理论与实际脱节较大,不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思维能力,不能培养学生实践中后所需要的人际沟通、实际操作能力。

2.3公共管理专业教学思路封闭性尽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传统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学片面追求本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学科中心的现象明显,刻意追求体系的严密与稳定,追求课程要求与教学内容的统一,这实质上是以静态的、封闭的形式来对应公共管理活动动态的、开放的内容,与客观公共管理过程实际的规律相背离,同时也构成一道道有形无形的桎梏。

上文我们说过,公共管理学科的综合性要求其教学不应再单纯追求某一学科知识的全面性和完备性,而应更加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如果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教学组织形式改变传统的以学科、专业和系来划分的相互割裂的纵向教学结构,很难创造跨越科学和人文鸿沟,将不能超越单一学科背景的开放式的教学结构,因而,不能满足学生跨越专业和系科获得更具综合性的知识的要求。

科学与真理来自生活,走向发展,教育内容本身就具有开放的属性。

传统的公共管理类专业教学忽视直接经验的作用,如果没有一定的直接经验,就难以理解和掌握间接经验,传统的课堂教学没有给直接经验应有的重视,直接经验似乎可有可无,教师教学就等同于教书,学生学习就等同于读书,这种教学方式大多是单向的知识传递,教师的作用是向学生教授既有的,形成为文本的知识,其过程类似于批发――将文本化的知识从书本向学生的头脑批发。

这种封闭的教学模式对公共管理类人才的培养造成了无法弥补的遗憾――他们所学习的内容从开始就是外在于他们的公共管理实际的需要,因而,不可能有足够的、持久的学习动力。

相关范文推荐
  • 12-07 爱教育读后感参考(汇总20篇)
    读后感是我们在读完一本书后,通过对书中情节、人物和主题的反思和总结,对书籍内容进行个人评价和思考的一种形式。小编为大家挑选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
  • 12-07 婚礼过程中主持词(优秀16篇)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持人,很高兴和各位一起度过这个美好的时刻。如果你对主持人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有疑问,下面的内容或许能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各位家人、所有的好朋友们
  • 12-07 小学小猪闯祸(优质13篇)
    优秀的作文可以展现作者的思维深度和语言表达能力,给人以启示和思考。以下是一篇年级优秀作文的精选范文,为大家展示了学生们出色的写作水平和独特的思考方式。
  • 12-07 课文沙漠中的绿洲教学设计(精选20篇)
    一个好的教学计划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发展。附上几篇经典的教学计划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示。2、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营造美好生存环
  • 12-07 我的爸爸生日范文(20篇)
    生日可以是一个理想和目标的开始,让人们更加有动力和动机。生日的来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生日祝福语,为你的生日增添温馨和祝福。每个人都过过生日,也都收到过礼物,
  • 12-07 岁生日庆典上的讲话(专业23篇)
    生日是一个重要的纪念日,我们可以通过举办生日派对来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小编为大家搜集的生日庆祝活动精选,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些惊喜和乐趣。
  • 12-07 八年级英语新课标学习心得范文(22篇)
    学习心得是一种反思和总结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在此分享一些学习心得的优秀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 12-07 党代表在党代会发言(汇总17篇)
    发言稿的语言应当简练明了,表达方式要力求精准,以便更好地传递信息和感染听众。借鉴这些优秀的范文,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长丰乡代表团。各位领导、各
  • 12-07 八年级语文游记(专业18篇)
    优秀作文往往富有个人特色,能够打动读者的情感和思维。小编为大家挑选了一些脍炙人口的优秀作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
  • 12-07 怎样才能学好八年级语文范文(17篇)
    优秀作文具有思想独到,观点鲜明,表达准确,结构完整等特点。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阅读的乐趣和启发。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主要考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