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认识小动物的教案 动物趣闻吨的认识动物的趣闻(大全10篇)

认识小动物的教案 动物趣闻吨的认识动物的趣闻(大全10篇)

时间:2023-10-05 18:50:09 作者:温柔雨 认识小动物的教案 动物趣闻吨的认识动物的趣闻(大全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认识小动物的教案篇一

我们的校长是一位特别有爱心的好校长,他看见我们漂流书屋的书不够了,就决定把学校图书馆的'书拿来给大家进行漂流,然后再给图书馆进行新的添置。最可喜的是这批流动的书先让在我们班级漂流,听义工姐姐说:因为我们班平时各方面表现不错,所以先把这批书给我们先看。真是让我们感到特别光荣!

我拿到了一本《一分钟动物趣闻》。这里面有一篇蝙蝠的传花授粉技能让我大开眼界,我原本只以为只有蜜蜂和人才可以传授花粉,但万万没有想到蝙蝠也可以传授花粉.

原来有一种蝙蝠它以花蜜为食,头上长绒毛.它特别喜欢吃一种叫作萨呼罗花的花蜜,由于这种花的花蜜在花心的底部,花的形状比较细长,所以蝙蝠只好把整个头部伸进去靠着它那长长的,生有倒钩的舌头将花蜜吸得精光,蝙蝠头上的长绒毛就像一把大授粉刷,会粘上许多花粉,就这样蝙蝠吸完了这朵又吸那朵,就可以给花授粉了.

自从有了漂流活动以来,我们看书方便多了,同时也养成了我们自觉保护书的好习惯,我们要谢谢校长,谢谢漂流书屋的大姐姐。

认识小动物的教案篇二

1.在猜猜找找游戏中,寻找和发现动物皮毛花纹的不同。

2.进一步感知动物的外形特征。

ppt、动物图片、森林布景

1.活动导入:去森林里找小动物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大森林里找动物朋友,想去吗?森林里都会有些什么小动物呢?森林里有这么多的小动物,可是他们都躲起来啦,我们一起去把他们找出来吧!

1.吹开树叶,找出动物拼图(黑白花纹动物:奶牛,斑点狗,斑马)

2.拼图游戏

提问:这三个动物朋友身上的花纹都是什么颜色的?那花纹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小结:小朋友真厉害,在树叶里找到奶牛、斑马和斑点狗,这些动物身上的颜色一样,都有黑白花纹,但是形状不一样,奶牛身上的是一块一块的,斑马是一条一条的,小狗身上是小圆点。

3.翻转拼图,发现相似花纹但颜色不同的动物。(老虎,豹子,长颈鹿)小结:原来,有些动物花纹形状一样,但是换了颜色就成了另外一种动物了,真有趣。

2.出示宝贝卡:我这里有个宝贝,这个宝贝能够很快地帮助你找到小动物。

小结:今天在森林里我们找到了许许多多的小动物,每个动物都长得不一样,都有自己的特点。

认识小动物的教案篇三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23页信息窗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估一估,掂一掂,秤一秤,找一找的方法,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

2、结合具体生活情景,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掌握猜想验证的探究方法。

3.了解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的方法。会进行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克有关的简单问题。

4.经历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1克大约有多重,初步建立起l克的观念。

教学难点:

能估计出较轻物品的质量,培养学生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枚2分硬币,天平、商场里购买的小食品,课件。

学生准备:天平、钮扣、多枚2分的硬币、多粒花生米、一些大豆、图钉、一包火腿肠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出示情境图并引导学生读图。然后提问:你能了解有关动物体重的什么信息?

2.学生可能会回答

a.我知道蜂鸟刚孵出来时还不到1克呢!

b.世界上最小的狗大约重1千克。

c.最大的袋鼠大约重40千克,最小的约重4克。

d.19,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0吨,它的肾重1吨。

3.师板书:1克、1千克、40千克、4克、150吨、1吨。

教师:克、千克、吨是常见的质量单位。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上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克作单位。今天我们只研究克,克可以用g表示。

4.板书课题:克的认识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引出测量工具。

提问:怎样才能准确的对这些大小不同的动物体重进行测量呢?(引出用秤称一称。)

提问:你们知道生活中都有哪些秤?

(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秤。)

(1)认识天平。

谈话:今天,我们就请秤家族中其中的一员天平,来帮助我们学习新知识。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出示天平实物)就用天平。用天平时,需要用砝码。你知道下面这些砝码各重多少克吗?教师用实物投影向学生出示砝码及向学生简单介绍天平的使用方法。

2.认识1克

活动一:秤一秤。

提问:怎样才能知道2分硬币的质量?

教师示范操作天平,称出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是1克。(小组合作操作。)

创造孩子探讨测量的机会,可能有以下测量方法

测量方法1:在天平的左边放一枚2分的硬币,右边放1克的砝码。天平平衡后,让学生找出2分的硬币重多少?(1克)

测量方法2:学生可能在右边放的砝码重,引导只好在左边多放几枚2分硬币的方法。(寻求怎样求出1枚硬币的质量。)

测量方法3:有同学会动用游码,进行测量。(个别指点)

活动二:感受1克的轻重。

学生闭眼:掂一掂2分硬币的轻重,并且换手细细体会,感受1克的重量。

活动三:找一找。

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请找出来?

如:一粒花生米,4粒黄豆,一根针、一个别针,等都是质量大约1克的物品。

3.比一比。(认识几克,几十克。)

游戏比比谁的感觉准。(同位互比)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看一看,掂一掂,估一估,秤一秤"。(认识几百克。)

一包火腿肠净重大约几克?【火腿肠的净重量标示处先用胶带粘住)】(小组合作)

2.班内交流,验证猜想。

哪个小组愿意将自己组的猜想验证与大家分享?

(1)任抽一小组展示汇报,操作验证。相互评价,质疑对话。

(同学们始终要用心中的.克秤来估计,估一估不是瞎猜。)

(2)火腿肠的净重量是400克,可能猜测相差太大。无论准不准,只有秤一秤来验证。

四、抽象概括,总结升华

同学们,我们小组同学自己动手,亲自实践,真正感受到了1克的实际重量。你们是在玩中学,乐中学,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我在为猜测正确的小组高兴的同时,我真想对同学们说:科学需要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猜测估计必须验证。猜想验证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克它从生活中走来,我们学习它正是为了应用生活。

1.看了小马虎的日记:不要哈哈哈,而要改正它。

我星期天去公园啦!我自己准备了可口的食物:有50千克重的两个,150克重的一个。我还去了动物园,在那里我看到了许多动物,我最喜欢重达3000克的,和脖子长达3克的。

2.有奖竞赛【教师准备好有质量标示的小食品。(标示处用胶带粘住)要求每位参赛同学先掂量估计有多重,然后拆开胶带比一比谁估计的准确。】老师:这里有小朋友爱吃的食品。你们现在可不能吃哦!你能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掂一掂,估一估这些食品的质量吗?估计最准确者将是食品的小主人。(我想:同学们在估计准确后,他们手拿奖品,会欢呼雀跃的。)

3.教后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我们认识了克。了解1克大约有多重。感受到几十克、几百克物品的轻重。我们记住了猜测估计必须验证。)

板书设计:

克的认识

质量单位:较轻克(g)

认识小动物的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能说出动物简单的花纹特征。

重点难点:

说出动物的花纹特征。

活动准备:

1、教书大书、宝宝用书自然“《动物的花纹》。

2、收集小鸡、兔子、斑马、老虎、豹子、奶牛、大象等各种动物图片,自制成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动物卡片,请宝宝说一说动物的名称,引起宝宝兴趣。

——引导宝宝关注并指导有的动物有花纹,有的动物没有花纹。

2、逐一出示老虎、斑马和豹子的图片,请宝宝观察动物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

——请宝宝尝试说说动物的花纹的不同,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宝宝关注她们的花纹特征。

3、出示教学大书,请宝宝猜测动物并熟悉花纹。

——引导宝宝分别说说洞洞里看到的是什么颜色、什么样的花纹。

——请宝宝分别猜猜洞里的是哪个动物,并翻开遮盖部分看一看。

4、共同阅读宝宝用书,引导宝宝熟悉并说一说老虎、斑马和豹子的花纹特征。

认识小动物的教案篇五

活到目标:

1、培养幼儿合理理财意识,认识国徽和毛泽东头像。

2、促进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3、引导幼儿观察钱币,根据钱币上的数字,判断钱币的面值。

4、培养幼儿对钱币的认识能力。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区分硬币和纸币,知道钱币的面值

难点:根据钱币上背景图片来认识硬币和纸币的面值

活动准备:

1、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若干。

2、人民大会堂、布达拉宫、泰山、桂林山水、杭州西湖、长江三峡等图片。

3、写有“中国人民银行”的字卡。

4、毛泽东头像和国徽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老师:小朋友知道买东西需要什么吗?(钱)请幼儿讨论后回答。

老师:可是小朋友们不太清楚它们的面值是多大?是硬币还是纸币?今天老师带来好多纸币和硬币,我们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二)展开部分

1、请幼儿将硬币和纸币分类

将硬币和纸币摆在桌子上,请幼儿观察硬币和纸币在外形上的不同之处并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形状告诉幼儿纸币是一个长方形的,硬币是一个圆形。老师左手拿一张纸币带领幼儿一起说:“这是纸币”,右手拿一枚硬币带领幼儿一起说:“这是硬币”。然后请一位小朋友来分类。

2、和幼儿一起认识老师准备的“中国人民银行”字卡和国徽的图片。

3、请幼儿仔细观察钱币两面,提问:“你是从哪里发现是我们中国的钱币的”。(每张纸币上都写有中国人民银行字样、刻有国徽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纸币上的毛泽东头像和国徽,告诉幼儿:毛泽东是我国的伟大领袖、国徽和五星红旗一样,都是中国的标识。

4、根据纸币的图案和颜色认识纸币的面值

(1)拿出面值100元纸币

问幼儿这是硬币还是纸币?面值是多少?从颜色、毛泽东头像、纸币背后人民大会堂的图案、标有100字样这几个方面来认识面值100元的纸币。

(2)分别拿出面值50、20、10、5、1元纸币做对比进一步来认识其面值

首先引导幼儿从数字上来认识每张纸币的面值是多少。然后分别从颜色、毛泽东头像、纸币背景图案及数字这几个方面来认识面值50、20、10、5、1元的纸币。

(3)进一步认识纸币的面值

将所有学过的纸币逐一拿出来带领幼儿用“这是几元钱”这句话来认识纸币。

对所有的纸币进行总结:这些纸币都有一个相同点,都刻有毛泽东头像和国徽的标识。不同点就是每张纸币面值不一样,背面的图案不一样,小朋友们根据100元的人民大会堂、50元布达拉宫、20元桂林山水、10元长江三峡、5元泰山、1元杭州西湖来认识纸币的面值。

5、认识硬币及其面值

分别出示硬币1元、1角、5角、1分、2分、5分,引导幼儿从正面数字和背面图案来进一步了解。告诉幼儿:1元、1角、5角、硬币的背面相同点都有一朵花,1元的硬币稍大一点,5角的硬币颜色是金黄的,1分、2分、5分背面的相同点是都有标有国徽的标识,5分的硬币稍大一点。

6、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将交流的结果用“这是x元钱”这句话来表达。

(三)结束部分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硬币和纸币,也知道了他们的用途,请幼儿要爱惜和保护钱币,不能随意去破坏它们,有计划地使用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哦!

认识小动物的教案篇六

1、在活动中认识斑马线的作用,了解斑马线在交通安全中的重要性。

2、引导幼儿有过马路走斑马线的意识,做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

在操场上布置斑马线、斑马图片、故事内容ppt

1、师:今天老师带小朋友们去外面郊游,去的路上会经过一条斑马线。

2、组织幼儿到操场上,教师带领幼儿边念《交通规则要记牢》的儿歌。边经过事先布置好的斑马线。

3、请一个老师手持信号灯,站在斑马线的路口上变换红绿灯信号。

游戏规则:用报纸制作斑马线在操场上设置一小段,让幼儿们注意要签着大人的手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信号灯,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1、播放ppt,讲述故事“有一群快乐的????主动放慢了速度”。

(1)今天有一群小动物到我们班级来,他们要给我们说个好听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马路上的斑马线》。

(2)小动物们是怎么过马路的?(坐在斑马叔叔的背上,让斑马叔叔驮着过马路)

(3)可是斑马叔叔每天这么背小动物过马路,他多累啊,你们有没有好办法?(幼儿想办法)

(4)你们想了很多好办法,小动物们也想到好办法了,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办法。

2、讲述故事“聪明的小猴子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就一点也不害怕了”。

(1)小猴子想了个什么办法?(在马路上涂上跟斑马身上一样的白色条纹,画斑马线)教师出示斑马线图片。告诉幼儿马路中间人行横道上的一条条白线,就叫斑马线。

(2)为什么要叫斑马线?出示斑马图片。

(3)现在小动物们有了斑马线,他们是怎么过马路的?(看看旁边有没有车,再走斑马线)

3、现在小动物们找到好办法了,在马路上画上斑马线,过马路再也不怕了。

1、你们有没有看到过斑马线?

2、哪些地方有斑马线?

3、你过马路的时候是走哪里的?(斑马线)

4、为什么要走斑马线?斑马线到底有什么用?

5、小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斑马线是专门为行人准备的,来来往往的车辆看见我们从斑马线上过马路,都自觉地放慢了速度,这样我们可以放心地过马路了。

1、请你们看看她们这些人在干什么?这么做危险吗?

2、师小结:在马路上,到处都能看到这些标志,我们作为社会的一位公民,一定要从小就懂的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要走斑马线、人行道等。

认识小动物的教案篇七

1.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2.在游戏过程中逐步认识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的'名称及字宝宝。

3.通过儿歌的形式让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1.课件:动画片我爱狗

2.课件:图片——小猫,公鸡,小鸭,小狗。

3.头饰:小鸡、小鸭、小猫、小狗若干

1.动画片导入

播放动画片——我爱狗,幼儿观看。

2.教师:小朋友都很认真的看完了动画片,你们看到动画片里都有哪些小动物呀?

请幼儿说一说动画片里的小动物。

3.逐一出示则四种小动物图片

请小朋友认读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的字卡,并让幼儿学出这几种小动物的叫声。

4.看字卡做动作

教师分别出示这四种小动物的字卡,请幼儿作出相应的动作。

5.了解四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

知道小鸡、小鸭是家禽,小猫小狗是家养宠物。

6.教师给幼儿讲解讲卫生的重要性,利用儿歌的形式教育幼儿逐步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小鸡叫叽叽叽,叫我经常剪指甲

小鸭叫嘎嘎嘎,叫我别忘擦鼻涕

小猫叫喵喵喵,叫我天天把脸洗

小狗叫汪汪汪,叫我常常换衣裳

小朋友爱清洁,人人都欢喜。

7.游戏:到小动物家去做客

让每个幼儿分别戴上这四种小动物的头饰,老师说完儿歌后,戴哪一种动物头饰,

小动物就到哪个小动物家去做客。

活动自然结束。

认识小动物的教案篇八

1、学会大熊猫的谜语。

2、听教师讲知道大熊猫的习性。

3、通过幻灯片边看边说认识大熊猫。

1、谜语卡片

2、大熊猫幻灯片

1、老师来出个谜语,看那位小朋友能快速的才出来?

2、是猫不捕鼠,墨镜不离眼,要问最爱啥,最爱鲜竹叶。(打一动物)

3、哇!小朋友们太棒了,这么快就猜到了!

4、我们今天就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

1、现在老师给你们放幻灯片,我们边看边说说吧!

2、看大熊猫的身体胖嘟嘟的,有黑白两色的体毛。

3、大熊猫脸上的眼睛像被打了,有黑黑的眼圈。

4、大熊猫行走是八字形,它的爪子看起来好锋利啊!

5、大熊猫后面还有短尾巴。

1、大熊猫看起来懒懒的,很可爱。

2、大熊猫有胖胖的身体,爬起树来一点也不笨,喜欢嘻嘻玩耍。

3、大熊猫主要吃竹子,有时还吃野花,藤蔓,野草,蜂蜜,甚至是一些肉。

4、大熊猫吃竹子时会手脚并用,一起剥竹竿。

1、在看一遍幻灯片,让孩子自己描述一下大熊猫。

2、说说谜语,让孩子学会记住。

认识小动物的教案篇九

1、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2、在游戏过程中逐步认识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的名称及字宝宝。

3、通过儿歌的形式让幼儿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1)准备小鸡、小鸭、小猫、小狗头饰若干

(2)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玩具各一个

(3)小鸡、小鸭、小猫、小狗字卡大小各一

(1)教师利用到农场参观的形式导入活动并让幼儿演唱歌曲《在农场里》。

(2)逐一出示则四种小动物玩具后,教师请幼儿找出小鸡、小鸭的小猫、小狗的字卡请他们认读,并让幼儿学出这几种小动物的叫声。

(3)看字卡做动作:教师分别出示这四种小动物的字卡,请幼儿作出相应的动作。

小鸡叫叽叽叽,叫我经常剪指甲

小鸭叫嘎嘎嘎,叫我别忘擦鼻涕

小猫叫喵喵喵,叫我天天把脸洗

小狗叫汪汪汪,叫我常常换衣裳

小朋友爱清洁,人人都欢喜。

(5)游戏:到小动物家去做客

让每个幼儿分别戴上这四种小动物的头饰,老师说完儿歌后,戴哪一种动物头饰,就到哪个小动物家去做客。

听音乐《我爱我的小动物》做模仿动作走出教室。

认识小动物的教案篇十

活动目标:

1、能逐页细致地观察画面,理解放事内容,感受小猫的机智勇敢。

2、初步了解凹面镜、凸面镜的成像特点,知道狮子上当的原因。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朋友的书·我探索我快乐》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认识小猫和狮子吗?你觉得是小猫大还是狮子大?可是,有件事情真好笑,有只小猫却说是自己大,狮子小,而且狮子最后也同意了这个观点,这是怎么回事呢?看了书,你就知道啦!

1、明确看图的顺序

2、逐页观察图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三、幼儿边看书边听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猫?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主题是镜子,在活动中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孩子有关镜子成像的原理,而是用孩子们喜欢的动画人物形象作为情景、以孩子们对放大镜及哈哈镜的原有知识经验作为载体,层层深入,引导孩子探索、发现有关平面镜的成像问题。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整个活动都能在我的引导下积极的思考与探索,整个活动的目标达成度比较高。

幼儿园活动方案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