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北师大版三年级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品德节约水和电的教学反思(通用5篇)

北师大版三年级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品德节约水和电的教学反思(通用5篇)

时间:2023-09-25 17:15:06 作者:FS文字使者 北师大版三年级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品德节约水和电的教学反思(通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北师大版三年级教学反思篇一

一、教材重组,课堂收效好。本课有三个主题活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和电”、“宝贵的水和电”和“注意节约不浪费”。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我根据教学的需要,对教材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在教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和电”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认识水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了水和电生活会怎么样,进而顺势引出了“宝贵的水和电”,“注意节约不浪费”联系自然紧密,使学生的认识由浅入深,环环相扣,收到较好实效。

二、以多种教学形式,丰富教学活动。本节课上,我不拘于教材,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从看录像图片到联系自己的学校,让学生自己通过的生活实践中直观地认识到水和的重要。在“情境表演”中,使学生在生动的表演中身临其境,体会没有水的不方便。在“讨论交流”这一环节中,学生有机会在小组中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充分交流中也锻炼了表达能力。在本节课教学中,学生始终参与全过程,学习热情积极高涨。不足的就是应在深入了解一些缺水的地区,教材应在挖深些就更好。

北师大版三年级教学反思篇二

上课前我利用电脑搜集了好几个关于在艰苦环境下刻苦读书的真人真事。用投影打出来放给学生看,学生的眼睁的大大的,听讲效果极佳!

在课前我留给学生一个作业,让家长帮忙收集名人刻苦学习的小故事。3班的孩子搜集的还真不错,居里夫人的、高尔基的、凿壁借光等等。有的孩子拿着u盘,我连到电脑上。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我大声地表扬了这些孩子,为的是去让那些没有搜集资料的孩子也能积极地、主动的去学习,去扩充自己的知识。

劣质多媒体课件的产生及一哄而上的多媒体教学必然会导致许多劣质多媒体课件的产生。文字总结,难以发挥多媒体教学在教育中的优势。这种课件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由于表现形式单一,易使学生产生大脑疲劳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目前的现状是无论授课内容是否适合或者有必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在课堂上从头到尾都是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师只是播音员和解说员,失去了对教学应有的控制地位,甚至出现一些教师离开多媒体课件后无法进行教学实践的情况。

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难度增加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节奏快,难免重点不突出,信息过多过滥还会使学生无法跟上讲课的进度,只能被动地接受授课内容,缺乏思维的过程。并且在多媒体课件中插入过多的动画或视频文件,也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

过多依赖于多媒体课件,会使教师学生之间失去互动性,难以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北师大版三年级教学反思篇三

本节课所教学的是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法的学习,教材中结合小熊吃西瓜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并归纳出基本的计算方法,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必要性。

在教学时我始终以教材中小熊一家吃西瓜的有趣情境为主线,用直观图形来揭示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根据三年级学生思维的发展特点以及我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素材。

如在证明2/8+3/8是否等于5/8的环节里,我让学生在纸卡片上“摆一摆”“想一想”,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数学、体验数学。最终达到摆脱对图形直观的依赖,使学生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

被减数是1的减法算式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理解“1”表示的意义后,就能够很顺利地进行运算了。在教学中,我还注重把学习分数加减运算与解决问题的过程结合起来,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分数加减的实际意义,体会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我在课堂开始就创设小熊、大熊吃西瓜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的同时也灌输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这堂课的教学内容而言,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从课堂效果上来看,还是不错的。

然而在本节课中我错失了一次可以精彩的机会。在课堂证明2/8+3/8=5/8过程中,学生已经在小组内完成了证明过程,但在集中讲解时我没有交给学生来完成,我只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而没有让学生到前面来一边动手摆一边讲解她证明过程。在这个环节没有完全相信学生的能力,没有放手。课后,我想了想,发现这个处理不够妥当。自主高效的课堂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把这个提高他们表述能力的机会浪费掉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逐渐的去相信学生的能力,我们培养的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得到更大的锻炼。

课堂就是个给学生提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场所,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应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这样才能发挥高效课堂的最大潜能。

北师大版三年级教学反思篇四

我讲授了《吃穿住话古今(二)》一课,学生们学会了很多的知识,他们认识到了建筑的地域特点,了解了我国的服饰文化,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

在教学中,我注重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了表演的方式,孩子们很喜欢,他们在表演中进一步理解了所学内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我很关注学困生,为他们设计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同学们勇敢地举起了自己的手,孩子们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他们笑得是那样开心。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他们要多表扬、少批评,让他们多在学习中找到一些乐趣。

不足:

1。有个别学生发言不积极。

2。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

1。我们要多关注学困生,应为他们设计一些问题,争取让孩子们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2。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要多查阅资料,争取使孩子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一些。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文档为doc格式

北师大版三年级教学反思篇五

课题练习课课时五(30)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与“平均分”的联系。

2、体会分数也能用于估测图形面积。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知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理解分数的意义与平均分的联系。

2、初步了解分数的意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复习前巩固知识

1、什么样的数是分数?举例说明。

2、读出下列分数,并指出各部分的名称。

1/23/41/72/44/5

3、写出下列分数:四分之一、七分之三、四分之三、五分之二、三分之二、九分之八。

一、教材第58页“练一练”第1题。

师引导,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应该怎么做?

集体订正,读一读分数,说出各部分的名称,并说以说分数表示的意义。

先尝试完成第一幅图,结合3/4,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独立完成其余的几个分数。

三教材58页“练一练”第2题。

师读题,问问学生是怎样理解的。强调“按分数涂色”,分子是几就涂几份。(结合图形说分数意义)

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作业。

四、教材第58页练一练第3题。

集体读题,理解题意:

强调分数必须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没有”平均分“分数就无从谈起。

一、教材第58页练一连第4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明白每一个图形的1/2是多少,再回答题中的问题.

六、课程总结

1.谈自己的收获。

2.提出自己不懂得问题。

3.学生评价自己、别人或老师。指名回答其他人评价、补充。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汇报:如第一幅图表示的分数是5/8,5表示分子,8是分母,表示把这个圆平均分成8份,涂色的部分是其中的5份.

学生用彩笔涂色,同桌交流各自作业。

独立完成,仔细检查。

汇报:3/4的分母是4,我发现正方形正好平均分成了4份,分子是3,所以应涂其中的3份.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查.

先让学生说以说自己对题目的理解

明白每个图形的1/2是多少

回答题中的问题

集体订正

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练习,绝大多数学生自愿发言都能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并练习说一说分数的意义。

课题吃西瓜课时五(31)

教学目标: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整数、小数的大小比较我们已经学会了。那么你们知道分数的大小如何比较吗?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研究一下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

二、引导探索

1、认真观察“吃西瓜”的情境图,说一说它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弄清它已知什么,求什么。

2、解决第一个问题;请学生尝试列算式。

三、拓展应用。

1、

2、

3、

3、一个月饼平均分成8块,两人共吃了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

3、探索“28+38=”怎么算。

(1)学生独立画图表示分数。

(2)拼图看应该得出什么结果。

(3)回到问题情境,小组讨论:解释这个结果是否合理。

4、学生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小组交流结果。

5、学生独立解决第三个问题,全班交流如何把“1”变成可以与58相减的分数。

2、19+4957-271-15

58+2834-341-37

板书设计

28+38=5/8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教学反思:

有趣的大小熊吃西瓜的情境,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通过直观图片的辅助,学生自己能探索出同分母的分数的加减计算方法。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