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合同范本>2023年三年级数学全册教案双边活动(精选10篇)

2023年三年级数学全册教案双边活动(精选10篇)

时间:2023-10-01 06:56:01 作者:琉璃 2023年三年级数学全册教案双边活动(精选10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数学全册教案双边活动篇一

整理复习课(教材第58及第59页)。

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

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点的整理,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培养学生整理概括的能力。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正确口算、估算和笔算,

用所学知识正确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情景交际法。

自主学习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ppt课件

复习课

1课时

一、激趣引思。

口算乘法。

计算。

20×6090×3080×8015×20

700×3080×4050×70400×20

学生在教材上完成后,教师指名学生回答问题,全班一起订正,并让学生选题说一说口算的方法。教师总结。为了简便计算整十数和整百数相乘,两位数乘整百数,我们可以先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二、互动生成。

让学生看教材第教材练习题练习13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认真看懂题意再列式解答,完成后指名学生说出题意、计算过程和结果,集体订正。通过这两道题的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出。解决问题时,一定要看清问题是什么,根据问题从题中或图中找出数据信息,再列式解答。

三、学以致用。

1、直接写出得数。

40×72=600×300=30×23=13×20=

53×30=20×700=100×70=22×40=

23×20=80×90=50×20=60×70=

2、笔算。

58×2967×1347×5431×14

24×1333×1165×2852×36

四、拓展提升。

(1)学校要为校队队员买36套运动服,每套运动服售价98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2)每箱梨重19千克,32箱梨共重多少千克?

(3)32个同学在运动场接力赛跑,平均每个同学跑85米,一共跑了多少米?

(4)一个果园,收了500千克桃,运出13筐,平均每筐2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桃?

4、在下面每个算式的方框里填上相同的两位数,使算式成立。

3×□=1□6×□=3□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布置。第59页练习十三。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1、记成功之举。

2、记败笔之处。

3、记教学机智。

4、记学生见解。

5、记再教设计。

三年级数学全册教案双边活动篇二

知识目标:结合“买书”的问题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并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

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

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一、创境激趣

二、互动解疑

板书:3.2+11.5=?

2.师:为了帮淘气解决买书付钱的问题,大家都正确地列出了小数加法的算式。可是我们从来没有尝试过两个小数怎么相加,现在就来试一试,看谁能独立发现小数加法的算法。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结果。

师:你是怎样计算3.2+11.5的?

(4)小组讨论。

(5)完成课本试一试的题目,你会做吗?

三、启思导疑

师: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好的方法,这几种算法各有什么特点?小数相加时,为什么智慧老人特别强调“小数点一定要对齐”?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师:多位数相加时,个位数字一定要对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相同数位(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个位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小数相加时,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小数点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教材中前两种算法的共同特点是化去小数点,把小数相加变成整数相加,但“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没有变。所以,只要把小数点对齐了,小数加法的计算与多位数的加法计算就没有什么不同了。

四、实践应用

1.完成课本第7万状的第1题。

2.用竖式计算。

2.5+0.23.9-2.96.5+3.13.小小文具店:小丽到文具店购买文具。一把尺子1.5元,一本笔记本2.1元,一个文具盒5.3元,一支钢笔4.4元。

(1)一把尺子和一支钢笔一共多少元?

(2)一个文具盒比一本笔记本贵多少元?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五、总结评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三年级数学全册教案双边活动篇三

1、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在具体情境中,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同学们,你们一定常去商店吧,今天我们就要进行一次购物,请同学们看图!

1、请学生独立看图,先自己说说图意,在讲给同桌讲一讲;

2、谁能提出数学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一听,互相解决提出的问题!

3、谁愿意把自己的问题说给大家听?

4、谁愿意解决她刚才提出的问题?

5、重点讲解一道乘法题:

例如:买4把椅子需要多少钱?

12×4=48(元)

6、引导学生讨论算法,汇报算法。

1、数一数:

2、买铅笔

3、实际应用

4、7×3+48×6+35+2×8

2×6+54×9+63+6×7

5、填表。

今天我们学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了解了怎样用竖式来计算。下课后,请同学们试一试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去解决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年级数学全册教案双边活动篇四

苏教版第5册第49页-52页的内容。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记时法,并会运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能正确地把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进行互换。

3、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会运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能正确地把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进行互换。

课件、钟面和两圈时间

1、两个6时:同学们会看钟表了,下面这个钟面表示几时?

(6时)。这时你一般在干什么?怎么会有的同学在吃晚饭,而有的同学才刚起床?(因为一个是早上6时,一个是晚上6时),看来一天中有两个6时。

2、两个7时:现在钟面上是几时?同上。

说明一天中有两个7时。

3、发散与设疑

一天中还有2个几时呢?

也就是说一天中钟面上所有的时刻都会出现2次,这是为什么呢?

下面让我们来回忆完整的一天。

1、你们知道1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比如今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我们的1天是从夜里12时开始的,夜里12时既是昨天的结束,又是今天的开始,1天就从这里开始了。

2、时针转第一圈

(课件出示钟,时针指向12时),这就是夜里12时,这时我们正在睡觉,时间慢慢过去,我们要起床上学,上午上完了三节课,要吃午饭了,这时就到了什么时候?(中午12时)从夜里12时到中午12时,时针在钟面上走了几圈?(走一圈)经过了几个小时?(12个小时),这时,一天结束了吗?(没有)对呀,太阳正挂在头顶上,才过去了一天中的一半。

3、时针转第二圈

4、解疑

(1)、完整叙述24小时与2圈

(2)、呼应

刚上课时同学们都认为钟面上所有的时刻会出现2次,同学们你们现在知道为什么了吗?(一天共有24个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转2圈,第一圈从数字12-12,第2圈又从数字12-12,就出现了两圈一模一样的时间)。

1、设疑

2、学生分组讨论。

3、交流:你们想出了什么办法?

生1:可以给它们增加一些时间名词,如凌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

师:这样行吗?我们以这个6时为例说说看。

生2:也可以把下午1时-12时改成12时-24时。

师:(黑板上出示钟面)下午1时改写成13时,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时针在钟面上转了一圈又一个小时,所以是13时。

晚上7时呢?你是怎么想的?(依次数数)

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

生:只要在一圈12时上再加上7就可以了。

三年级数学全册教案双边活动篇五

1)通过有趣的数学题,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

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逻辑思考能力。

2)让他们学会通过思考与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解答例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让学生学会善于思考。教学难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准备课堂上要讲的内容,预测提问环节所需要的使用的时间。多媒体课件,火柴棒,小奖品。

课前先向学生播放一些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生活例子。讲一个小故事,动物中的数学“天才”蜜蜂。(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通过小故事起到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学生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演示摆法。

3、用12根火柴杆,组成4个连靠在一起的单位正方形,如下图。游戏要求:

(1)试试看,移动3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2)恢复原状,再试试看,移动4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答对进行适当的奖励),并进行分析,然后逐渐深入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此环节分为四个小部分:

1将学生分成几组,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2从日常生活出发,模拟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抢答。

3最后进行统计,对表现最好的小组进行奖励。

4、对相关题目进行详细的解释,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奥秘,进而提高对数的学习兴趣。

具体如下:

1.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2.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

3.+-×(打一成语)

解析:把支分解开即为“+、-、×”)谜底是:支离破碎

4、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打一字)

谜底是:口(意为“只”少“八”)

5、成绩是多少?(打二个数学名词)

解析:学习成绩是用得分的数目计算的。问“多少”,可以换一个说法,改问“几何?”在中国古代数学书里,问一种物品有多少个,总是问“物有几何?”直到现在,有些地区的方言里,买东西问价钱,还是说“几何?”所以,问“成绩多少”,等于是问“分数,几何?”谜底是两个数学名词:分数、几何.

答案:

第一步:小明与弟弟过桥,小明回来,耗时4秒;

第二步:小明与爸爸过河,弟弟回来,耗时9秒;

第三步:妈妈与爷爷过河,小明回来,耗时13秒;

最后:小明与弟弟过河,耗时4秒,总共耗时30秒,多么惊险!

根据自己学过的数学知识,自主创作一幅与数学有关的图画。(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奥秘,进而提高对数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数学全册教案双边活动篇六

(1)利用课件演示例1:提出问题,引出笔算。

学校运动会开幕式即将就要举行了,需要布置会场。小朋友先般来15盆花,他们打算每组摆5盆,可以摆几组?老师想请我们班的同学来分一分。

(2)动手操作:请同学上讲台进行分一分

(4)尝试列式:如果用计算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15÷5=3(组)

(5)加法和减法中,我们都能用竖式来计算,那么除法如何列竖式来计算呢?

(6)(课件出示:竖式)仔细阅读课本p50页,看看这个竖式中的每一个数和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同时了解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7)练习:竖式计算(并说出各部位的名称)

27÷3=

三年级数学全册教案双边活动篇七

1)通过有趣的数学题,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逻辑思考能力。

2)让他们学会通过思考与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解答例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让学生学会善于思考。教学难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准备课堂上要讲的内容,预测提问环节所需要的使用的时间。多媒体课件,火柴棒,小奖品。

课前先向学生播放一些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生活例子。讲一个小故事,动物中的数学“天才”蜜蜂。(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通过小故事起到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学生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演示摆法。

3、用12根火柴杆,组成4个连靠在一起的单位正方形,如下图。游戏要求:

(1)试试看,移动3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2)恢复原状,再试试看,移动4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答对进行适当的奖励),并进行分析,然后逐渐深入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此环节分为四个小部分:

1将学生分成几组,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2从日常生活出发,模拟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抢答。

3最后进行统计,对表现最好的小组进行奖励。

4、对相关题目进行详细的解释,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奥秘,进而提高对数的学习兴趣。

具体如下:

1、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2、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

3、+-×(打一成语)

解析:把支分解开即为“+、-、×”)谜底是:支离破碎

4、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打一字)

谜底是:口(意为“只”少“八”)

5、成绩是多少?(打二个数学名词)

答案:

第一步:小明与弟弟过桥,小明回来,耗时4秒;

第二步:小明与爸爸过河,弟弟回来,耗时9秒;

第三步:妈妈与爷爷过河,小明回来,耗时13秒;

最后:小明与弟弟过河,耗时4秒,总共耗时30秒,多么惊险!

根据自己学过的数学知识,自主创作一幅与数学有关的图画。(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奥秘,进而提高对数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数学全册教案双边活动篇八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意识与能力。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小黑板、幻灯。

同学们知道,在偏远山区有很多贫困的学生,今天咱们学校要搞一个活动,为他们献“爱心”。

2、试着列式解决。

3、估计商是多少,在小组内说一说估计的过程。

4、列竖式计算,引出被除数百位上的“5”比除数“6”小怎么办?

5、学生独立计算,在小组内交流计算过程。

6、全班交流,讲清算理。

7、进行验算。

1、试一试:

(1)如果把这些书送给4所希望小学,先估计平均每所小学分到多少本,再算一算。

(2)王老师有100元,最多可以买几盒拼图,还剩多少元?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由学生自己进行总结)

课后反思:

本节课要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结合具体的情境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意识与能力。

三年级数学全册教案双边活动篇九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84页—p85页“可能性”

1、通过“猜想——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学会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猜想——实践——验证”,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多媒体课件。

摸球盒、转盘。

一、谈话引入课题。

数学故事:《生死签》

但是陷害这个犯人的官员故意把盒子里的两张签都写上了“死”字,请问,这时犯人只抽一张签结果会是什么?一定吗?他会抽到“生”签么?一定抽不到也就是不可能会抽到。

板书:可能(不一定)一定不可能

【可能性】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老师这节课为大家安排了一个摸球游戏,让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探索可能性的知识。

1、介绍学具,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一个纸箱、8个黑球、1个红球(两种球的大小和轻重一样)。

2、【猜想】请想一想:摸到的球可能是什么球?摸到的什么球的可能性更大些?【出示课件】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测,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组内的同学填在书上。

三、探索研究,得出结论。

实践探索。

(1)【操作体验】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摸球游戏,把每次摸得的结果记录再下表中,然后把球放回去再摸。每人摸5次,并把结果记录在表格里(组长负责)。

(2)【验证】统计摸球的结果,看一看;摸到什么球的次数多?摸到什么球的次数少?

(3)【深化认识】各小组将摸球的结果进行交流,看一看是不是得到同样的结果。实际摸到的结果与原来的猜测是否吻合。初步感受到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4)延伸:如果要一定摸到黑球,该怎么办?

如果要黑球和红球的可能性一样大,怎么办?

四、实际应用。

1、试一试(1)先让学生按题中要求进行摸球游戏活动,然后思考题出的问题,小组内交流。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课本85页练一练)

2、分析从下面四个箱子里,分别摸一个球,结果是哪个?连一连。【出示课件】

学生在分析的时候可能很容易找到“一定是白球”、“一定不是白球”这两个该连接的盒子,但是对于“很可能是白球”、“白球的可能性很小”会有一些争议。这里需要通过演示活动来帮助学生辨别“很可能”与“可能性很小”两者表达事情发生的程度大小。

3、问题:下面三个地方的冬天下雪吗?请用“一定”“很少”“不可能”说一说。

【出示课件】首先可以和学生说明:北方地区冬天比较寒冷(冬天会下雪),内陆地区如:江西省的冬天怎样?(学生回答),南方沿海如广西、海南等地属于x气候,冬天不太冷,不会下雪;让学生说一说“武汉”、“海南”和“哈尔滨”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查一下这几个地方的气候特点以及各季的平均气温,然后让学生分析,“下雪”时,气温的特点!再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各地下雪的可能性!

4、说一说活动。

【出示课件】

五、全课小结。

六、布置作业。

三年级数学全册教案双边活动篇十

例6、例7,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4题。

1、理解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提高学生笔算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和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比较、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笔算的正确性,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和计算能力。

小黑板、投影片。

1.根据下列乘法算式写除法算式。

8×3=242×9=187×6=42

学生口答。思考:乘法里的积到除法里是什么数?

提出:从这里看出,在相应的乘、除法算式里,乘法里的积就是除法里的被除数。

2.计算下列每组题的得数。

18÷3=48÷2=

6×3=24×2=

(1)学生口答。

(2)让学生看每组算式。

想一想:商与除数相乘,结果等于什么?学生回答后,出示结论。

说明验算除法的方法。(出示小黑板:验算除法,用商和除数相乘)

1.这节课,就用商和除数相乘,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这种方法,来进行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除法的验算)

2.教学例6。

(1)这道题大家会算吗?请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同时指名1人板演)

(2)要检查算出的商47对不对,应该怎样验算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列出竖式×6,一起算出得数282。

根据验算的结果,除法算得对不对?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强调看乘法的结果是不是等于原来的被除数。等于被除数,就说明除法做对了)

横式上的得数应该写多少?(板书横式得数,并强调在验算正确之后,要写除法里的商)

3.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前两题。

指名2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道题,要求验算。

(2)集体订正。先看除法计算,再提问学生是怎样验算的,检查验算过程。

(3)提问:通过刚才的练习,你知道检查除法算得对不对,要怎样验算吗?

说明如果题里要求验算,就要在练习本上列竖式验算;题里没有要求验算的,要自己在草稿纸上自觉验算。

4.教学例7。

(1)除法计算除了像上面的题正好除尽外,有时候还会有余数。验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先用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出示小黑板: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用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余数)下面看例7,学习有余数除法的验算。

(2)出示例7。

指名1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思考:这道题商是几,余数是几?根据上面验算有余数除法的方法,你能验算吗?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验算。

(4)谁再说一下,例7和例6的验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5.组织练习。

(1)做“练一练”后一题。

指名1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每组一题。

集体订正。重点看是怎样算的,再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2)谁再来说一说,有余数的除法要怎样验算?

1.做练习十二第1题前2题。

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二第2题。

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做练习十二第3题。

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练习十二第1题后4题,第4题。

相关范文推荐
  • 10-01 最新荷叶圆圆读后感悟 一年级语文荷叶圆圆教学反思(通用10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感悟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感悟,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我们写心得感悟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
  • 10-01 2023年电子版合同书租房(实用10篇)
    生活当中,合同是出现频率很高的,那么还是应该要准备好一份劳动合同。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合同感到非常苦恼吧。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合同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
  • 10-01 2023年超市店长总结发言 超市店长工作总结(汇总5篇)
    总结是对前段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回顾、检查的文种,这决定了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特征。写总结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总结
  • 10-01 中班蜗牛的科学教案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教案沙宝的秘密含反思(汇总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
  • 10-01 最新高中学期末学生自我评价(大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高中
  • 10-01 最新部编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精选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 10-01 2023年初三物理变阻器教案 九年级物理实验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
  • 10-01 最新二年级美术教案人美版(汇总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
  • 10-01 2023年送给同学生日祝福语男(精选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
  • 10-01 最新钓鱼的启示说课稿一年级(优质10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