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2023年大班艺术教案夏天的故事反思(优质5篇)

2023年大班艺术教案夏天的故事反思(优质5篇)

时间:2023-09-30 03:26:54 作者:紫衣梦 2023年大班艺术教案夏天的故事反思(优质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艺术教案夏天的故事反思篇一

设计意图:

注重幼儿的兴趣和终身教育是活动的两大特色。幼儿园是现代幼儿生活学习最为熟悉的环境之一,活动开始我就从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情感态度着手,注重幼儿参与活动的过程。在整个活动中我都是强调以幼儿自主参与活动为中心培养幼儿的兴趣。有了这种兴趣才能让幼儿对下面乃至今后的手工活动保持积极的心态,这种心态对幼儿以后的工作学习都是会有影响的是至关重要的。活动中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对幼儿表达出现困难的地方加以点拨。使每个孩子都能充分自主的参与到活动中。大班幼儿好奇心、自我表现的欲望强烈,凡事都想自己动手试一试,做一做。本活动主要练习幼儿粘、画、剪的技能,面具图片的呈现深深吸引孩子的眼球,在探索操作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1.尝试用不同的线条和色彩,创造性的表现《西游记》人物的面部特征,加深对西游记人物的认识和情感。

2.学习制作面具。

教学准备:

1.油画棒、剪刀、孙悟空面具轮廓、绸子。

2.有关《西游记》人物形象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播放课件)

小朋友,故事中都有谁?他们师徒四人去干什么?我们现在就来一一认识一下他们!

二、结合课件引导幼儿观察人物的形象特征。

师:看,这是谁?

幼:孙悟空

师:孙悟空长什么样?谁来说一说!

幼:桃形脸、圆眼睛、周围长着猴毛

小结:孙悟空长得桃形的脸,脸的周围长满了毛,圆圆的眼睛。

同样方法引导幼儿观察猪八戒、沙僧、唐僧的外形特征,并进一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大班艺术教案夏天的故事反思篇二

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着一份美好的艺术情感向往,渴望表达、诠释。而艺术又是无处不在的`,生活中的一花一石都有着艺术的情愫。为了给大家提供一种抒发艺术情感的表达方式,艺术设计学院心理协会特举办此次“艺术之心”石头画比赛,让我们化顽石为灵秀,让石头抒发情感,让生活充满情趣!

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尽情的表达美好的多彩的艺术的心。

1、艺术设计学院心理协会准备比赛所需石头、颜料、画笔等工具供挑选使用,并建立起现场作画活动站点。

2、参与者可自带石头、颜料、画笔等工具,但须现场作画。

3、作画主题、风格不限,尽情发挥创意;也可以书写形式表现。

4、现场进行作品拍照及评比,评委由艺术学院心协干部和指导老师担任。

艺术设计学院学生会

艺术设计学院心理协会

5月25日

艺术设计学院正门广场

艺术设计学院大一大二学生

各班5人名额,特殊情况可适当调配。

以班级为单位报名,心理委员为第一负责人,班长辅助报名工作交至艺术设计学院心理协会

联系人:艺术学院心协会长徐永超(648628)

报名截止日期:4月30日

比赛前做好比赛的宣传工作(海报及解说宣传)和场地申请,邀请主持人、嘉宾,安排好评委,统计分数者和维持现场次序者。评委按照评分细则比较进行打分,当场评出奖项比赛后进行总结,并打扫好场地。

创意占50%;画面质量占50%。

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

各形状各异石头、颜料、画笔若干

颜料若干(60元)画笔若干(20元)

附:

大班艺术教案夏天的故事反思篇三

1、乐意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造型石头。

2、学习运用不同的方式在石头上装饰与绘画。

3、能大胆联想,给石头做大胆造型。

活动准备

1、形状各异,洗净的小石头。

2、各色橡皮泥、颜料

3、几件制作好的石头造型作品。

活动过程

一、幼儿展示自己的石头

二、我给石头造个型

2、教师出示幼儿带来的石头作品用了哪些材料给石头做造型的。(水彩笔、颜料、橡皮泥)

3、每位幼儿分发石头进行想象并请幼儿说说手中的石头能变成什么,老师及时肯定幼儿的想法。

4、分发材料,幼儿自主创作,鼓励幼儿给石头大胆造型。

三、展示石头造型

1、你把石头变成什么了?你给它增添了什么?

2、请幼儿把石头造型作品展示在一起,互相欣赏和介绍。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欣赏各种石雕。

大班艺术教案夏天的故事反思篇四

游戏目的:

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活性。

游戏玩法:

全体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从每队第一位幼儿开始猜拳比赛。如果手势相同,继续猜拳;如果手势不同,决出输赢。输的幼儿被淘汰,换后面一位幼儿继续进行,最后看哪一队留下的幼儿多,则胜。

游戏规则:

猜拳时要同时亮出手势。

“剪刀”赢“布”,“布”赢“头”,“头”赢“剪刀”。

游戏反思:

《石头、剪刀、布》是一个非常传统的游戏,很多孩子都爱玩。本节课石头、剪刀、布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游戏,趣味性强,不仅能锻炼幼儿肢体动作的协调性,还能训练幼儿快速的反应能力。他们多习惯于用手来完成,但如果用脚来做这个游戏,却比较陌生。

活动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且贴近幼儿的生活,孩子们都能积极、踊跃的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不但锻炼了幼儿肢体动作的协调性,训练了幼儿反应的灵敏性,同时使他们体验到了与同伴一起活动的乐趣。

大班艺术教案夏天的故事反思篇五

活动目标:

1、遵守游戏规则,体验自由游戏造型的快乐。

2、根据音乐变化做舞蹈动作及静止的动作,发展肢体的控制能力。

3、用动作表演歌曲,当“熊走”音乐出现时,控制自己不乱动。

4、体验歌曲中的欢快情绪。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前让幼儿熟悉歌曲《熊和石头人》

2、音乐磁带,录音机3、熊头饰若个活动过程:

1、演唱歌曲并能大胆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1)欣赏歌曲并说说歌曲里唱了什么?

(2)石头人唱歌,引导幼儿感受歌曲的前部分快乐和后部分紧张的情绪。

(3)作个快乐的石头人,引导幼儿大胆尝试边唱边表演动作。

2、模仿“熊”走,激发玩游戏的欲望。

3、师生讨论游戏规则。

(1)师:小动物在森林里唱歌跳舞,这时来了一只大“熊”,你们说小动物们怎么办呢?

(2)教师扮演大“熊”,启发幼儿创编各种各样“石头人”的造型,身体保持不动。

4、教师和幼儿玩《熊和石头人》的游戏。

(1)教师扮“熊”和幼儿共同游戏。

(2)请个别幼儿与教师一起扮演大“熊”,其余幼儿与同伴合作造型表演“石头人”。

(3)请2-3名幼儿扮演“熊”,其余幼儿集体合作造型扮演“石头人”。

教学反思

《熊和石头人》是一个以游戏为主的韵律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深受小朋友的喜爱,我觉得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四,歌曲简单,唱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表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小朋友感兴趣,那么,学起来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