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分数除法的意义教案(通用20篇)

分数除法的意义教案(通用20篇)

时间:2024-01-08 01:38:04 作者:XY字客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以下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改进措施和效果评估,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分数除法教案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9~50页例5、试一试和练一练,第51页练习七第1~4题。

数”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分数乘、除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分数表示的数量关系的理解。

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理解列方程解决简单分数实际问题的思路。

一、导入。

1、出示例5中两瓶果汁图,估计一下,大、小两瓶果汁之间有什么关系?

出示:小瓶的果汁是大瓶的。

这句话表示什么?你能说出等量关系式吗?

如果大瓶里的果汁是900毫升,怎么求小瓶果汁里的果汁?自己算算看。

如果知道小瓶里的果汁,怎么求大瓶中的果汁呢?

2、揭示课题: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二、教学例5。

1、出示例5,学生读题。

提问: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2、讨论交流:你是怎么想、怎么算的?

(1)用除法计算。

引导讨论:为什么可以用除法计算?依据是什么?

(2)用方程解答。

讨论:用方程解答是怎么想的,依据是什么?

让学生在教材中完成解方程的过程,并指名板演。

3、引导检验:900是不是原方程的解呢,怎么检验?

交流检验的方法。

4、教学“试一试”

(1)出示题目,让学生读题理解题目意思。

(2)讨论:这里中的两个分数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这题中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3)这题可以怎么解答,自己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4)交流: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4、小结。

三、练习。

1、做“练一练”。

各自独立解答后,进行交流汇报。提倡学生用两种方法进行解答。

2、做练习十二第1题。

(1)读题,画出题目中的关键句。

(2)学生说题意。

(3)引导学生说出并在书上写出数量关系式。

(4)独立解答,并指名板演。

(5)集体评议并校正。

3、做练一练第2题。

启发:你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为什么要列方程解答?

3、小结解题策略。

四、作业:练习十二第1、3、4题。

分数除法教案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引导同学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归纳计算方法,并能根据题目特点灵活选用较合适的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将计算与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同学的数学应用意识。

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一、创设情景,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整数除以整数以和小数除法,今天我们将来学习数除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几个小朋友有关分饼的问题,请你们列出算式并计算,看谁算的又快又好!

(1)每人吃1/2块饼,4个人共吃多少块饼?

(2)把2块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吃了多少块饼?

(3)有2块饼,分给每人1/2块,可分给几个人?

2、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三个算式,观察一下这三个算式的已知数和得数,说一说它们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运算?这就是分数除法的意义。

师: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吗?

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1)。

引导参与,探究新知。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分数除法的意义,那么如何来计算呢?请同学们看黑板。

出示问题1。

请大家拿出一张操作纸,涂色表示出这张纸的4/7。

师: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4/7÷2。

请同学们通过涂一涂,算一算的方式来研究4/7÷2怎样计算。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分数除法教案

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在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教学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实物投影仪。

一、复习。

1.根据算式32×25=800写出两道除法算式。

2.说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0.25、3、5、1、

3.填空。

(1)30÷5表示把30平均分成()份,

求其中()份是多少。

(2)求18的是多少,可以用算式18×(),

也可以用算式18÷(),所以18÷3=18×()。

二、新授。

1、师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问:同学们都参过哪些兴趣小组呢?

大屏幕出示信息窗的情景图,问:大家可以提出哪些除法问题呢?

板书:给小猴子做一件背心需要多少米花布呢?

怎样列算式呢?

师:小组讨论一下,怎样计算呢?

哪位同学上来交流一下你组的计算过程呢?

教师归纳总结:

(1)可以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3)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把米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就是求的是多少。

1、师小结:分数除以整数,如果分数的分子能被整数整除时,可以直接去除。如果分子不能被整数整除的,就乘分子的倒数。

2、教学绿点部分。

现在大家可以自己解决第二个问题了,(大屏幕出示:做一条裤子需要花布多少米?)。

学生独立操作解答。

此题让学生明白,在解答分数除以整数的情况下,乘分子的倒数可以适用于任何情况,让学生体会将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更具有普遍性。

师:小组讨论交流,观察、比较、分析“”和“”在计算方法上的异同点。

最后归纳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问:上述结语中为什么要添上“0除外”?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61页的第1、2题。

2.下面的计算有错吗?错的请改正。

3.填空。

四、作业。

1.自主练习第4、8、9题。

2.判断对错。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教案设计

(二)已知12645=5670,直接说出567045和5670126的得数,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根据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不用计算就能知道这两题的结果,谁还记得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三)引新: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吗?分数除法如何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除法.(板书课题:)

(一).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演示课件:分数除法的意义)

1.每人吃半块月饼,4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

2.两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块?怎样列式?

列式:24

3.两块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以分给几个人?

列式:

教师提问:说一说结果是多少?你是如何得出结果的?

4.组织学生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

5.练习反馈.

根据: ,写出 ,

(二)教学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出示例1.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演示课件:分数除以整数)

(1)求每段长多少米怎样列算式?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得多少呢?

米平均分成2段就是要把6个 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 米是 米.

(3)教师板书整理.

(米)

2.教师质疑:如果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3段、6段怎样计算?

也可以这样想: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3段,就是求 米的 是多少,列式是:

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6段,就是求 米的 是多少,列式是:

3.教师继续质疑:如果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多少米?怎样计算?

副标题#e#

(米)

为什么采用转化成分数乘法这种方法比较好呢?

组织学生观察 在转变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讨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4.学生边概括教师边板书: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一)计算下面各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二)求未知数

1. 2.

(三)判断.

1.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2.已知两个分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分数,求另一个分数,用除法解答.

(四)解答下面各题.

1.把 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2.什么数乘以6等于 ?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一)计算下面各题.

(二)解下列方程.

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教案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说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0.36。

(二)已知126×45=5670,直接说出5670÷45和5670÷126的'得数,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根据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不用计算就能知道这两题的结果,谁还记得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1.每人吃半块月饼,4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

教师提问:半块月饼用分数怎么表示?求4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就是求几个?求4个是多少怎样列算式?()。

2.两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块?怎样列式?

列式:2÷4。

3.两块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以分给几个人?

列式:

教师提问:说一说结果是多少?你是如何得出结果的?

5.练习反馈.。

1.出示例1.把米铁丝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演示课件:分数除以整数)。

(1)求每段长多少米怎样列算式?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得多少呢?

米平均分成2段就是要把6个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米是米.。

(3)教师板书整理.。

2.教师质疑:如果把米铁丝平均分成3段、6段怎样计算?

也可以这样想:把米铁丝平均分成3段,就是求米的是多少,列式是:

把米铁丝平均分成6段,就是求米的是多少,列式是:

3.教师继续质疑:如果把米铁丝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多少米?怎样计算?

为什么采用转化成分数乘法这种方法比较好呢?

组织学生观察在转变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讨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4.学生边概括教师边板书: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一)计算下面各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二)求未知数。

1.2.。

(三)判断.。

2.已知两个分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分数,求另一个分数,用除法解答.()。

(四)解答下面各题.。

1.把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2.什么数乘以6等于?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一)计算下面各题.。

(二)解下列方程.。

数学教案-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1)展示主题图。

(2)让学生说出从图中获取的主要信息。

(3)揭示课题。

二、师生共同探究新知。

(一)再创情境,探案例1。

1、中秋期间,我们的传统习俗是合家分享一块大月饼,喻示合家和美,团圆之意。小华一家也不例外。(示图)。

他告诉我们什么?我分得这个月饼的1/4。

谁能告诉大家,这里的1/4是把看作一个整体呢??

分析一下他俩得到的月饼,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问题吗?小组交流,再全班反馈。

(二):教学单位“1”、分数意义和分数单位。

1、关于单位“1”

学生小组交流“议一议”

师让学生小组“议一议”的3个情境,全班反馈(师对应板书)。

归纳:一个物体或是由许多物体组成一个整体,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观察板书内容,体会这里单位1的量,及其所表示量的对应的分数的实际意义。(可以同桌交流)。

理解了什么是单位1的量,我们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拿出一些小棒,把它看作单位1。

使它能平均分成5份,6份??

情况反馈。

归纳分数的意义: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先说,再对照书上的概念进行巩固。同时板书:分数。

说一说,议一议,上面分数的实际意义。

课堂活动:说一说生活中的分数;画一画(书上的第2题)。

3、关于分数单位的认识。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又叫做这个分数的单位。让学和举例说一说:

再议一议:分数单位与分数什么有关系?(分母)。

三、全课总结。

1、反思与质疑。

本课我们研究了哪些方面的新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再针对主题图的情境试述其中各分数的实际意义。

2、还有什么疑惑的,或者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师生共同梳理。

单位“1”——分数——分数单位。

四、布置作业。

课本第25~26页1、2、3题。

分数。

单位“1”:??

分数单位:??

单位“1”——分数——分数单位。

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第8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练习教案

这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难点是用除法意义理解分数意义。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来表示两数相除的商,能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在引入课题之前,先复习旧知。课件呈现几道简单的口算提,以唤醒学生对整数除法的记忆,为探索新知做铺垫。在探索新知的时候,先呈现分蛋糕的题材,“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得多少个”有了刚才的复习知识进行铺垫、迁移,很容易能用算式1/3来计算,学生很快说出1/3,这时我会再提问:“为什么是1/3?”“你是怎么分的?”学生用准备的圆片分一分;接着出示:把3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块?学生又拿出学具自主探究,再演示。学生一步步经历了分的过程,对分数的意义能理解得更好了,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是3/4。

当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时,用除数作分母,用被除数作分子。反过来,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可以理解为把“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也可以理解为把“3”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也就是说,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建立过程,实质上是与分数意义的拓展同步的。

教学之后,再来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在小学阶段,学生脑海里的数学知识应当是抽象与具体哭互相转换的数学知识。

分数除法

1,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2,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点。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一个“分一分”的活动。1,出示:第27页的情境图。

从整数除以整数到整数除以分数,借助除法的意义和图形语言,体会“除以一个数”与“乘这个数的倒数”之间的关系。

2,创设自主的探索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与思考,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的机会,更主要的是教会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即分数除法的意义可联系整数除法的意义进行学习)。

二,画一画。

1,让学生画图个观察,分析图中反映的数量关系2,学生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和算法。三,填一填,想一想。

让学生观察、比较、从而发现问题中蕴藏的规律。(进一步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四,试一试。

学生巩固对除法计算的理解,重点引导学生先约分再乘,这样算比较简便。五,练一练。1,第28页第2题,利用分数除法解方程,既应用了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又为今后用方程解决问题进行铺垫。

2,第28页第3题,利用分数除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交流的空间。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解题的思路。

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第8课分数的意义与分数与除法关系的练习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对本单元进行回顾整理,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理解,进一步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并能熟练地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2、在探索分数的意义,探讨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数感,会用分数表达和交流信息并能熟练的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探究、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会用分数表达和交流信息并能熟练的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知识结构图。

教学过程:

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

谈话:同学们,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都掌握了哪些内容?有什么收获和困惑?咱们交流一下吧!

学生自由发言。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1.出示综合练习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出示综合练习第2题。

让学生找出每个分数的单位“1”,然后再说出每个分数的意义。

3.判断对错。

出示综合练习第4题。

4.出示综合练习第6题。

这是一道诗配画的题目。画中有四句诗,共有10个表示数的文字,先让学生回答占整首诗字数的几分之几,再让学生提出其他有关分数的问题,如:“一个字占总字数的几分之几?”“一句占总字数的几分之几?”……。

5.出示综合练习第9题。

先让学生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再写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长是宽的几倍。对于涂出长方形面积的1/2,要让学生自主去涂,重在交流时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6、独立思考,拓展延伸。

7、组内交流,补充完善。

师谈话:把整理好的内容在组内交流,交流时一个同学一个同学地交流,其他同学补充。

(小组内自由交流)。

8、全班进行组与组汇报交流,教师适时总结提升。

师谈话: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合作整理的成果向大家展示一下?

谈话:你认为那个小组整理得更合理更有创意?为什么?引导学生互相评价。

三、梳理总结,提升认识、

1.出示综合练习第1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出示综合练习第14题。

这是一道思考题,红色部分占整个图形几分之几的,学生能直接看出来,其他颜色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学生不易看出来,这时可启发学生动手画一画、分。

一分,然后写出相应的分数。

使用说明:

1:课后反思:学生理解的很好。

2:教学建议:在探索分数的意义,探讨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数感,会用分数表达和交流信息并能熟练的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需要破解的地方:通过探究、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分数除法教案

教材第46、第47页的内容。

1.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本单元的知识体系,加深对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2.熟练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提高灵活解题的能力。

3.在整理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复习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概念和计算法则的整理。

难点:运用所学概念,灵活解决问题。

教具学具

练习题投影片。

一、整理本单元的知识

1.课前布置作业,学生自己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点。

2.展示学生的知识结构图。

二、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1.回忆。

分数除法可以分成几种情况,请你分别举例说说它们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小组讨论。

2.根据学生的汇报整理成下表。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四、思维训练参考答案

分数除法教案

1、通过本课的复习使学生能很好的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能正确 的计算分数的除法。

2、全盘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个全面的了解,解决在学习时所遇到的问题。

3、能很好的计算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题目。

分数除法的计算的方法。

分数乘除的混合运算的运算的计算的正确率

一、复习回顾

小组讨论

1、怎么样来计算分数除法

请学生进行讨论,讨论好以后 再请学生进行回 答。

2、教师强调:在计算分数除法的时候我们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请生说说你是怎么来理解这句话的。

二、进行练习

1、做课本66的1

请学生直接的在课本上进行口算,口算的时候让学生要看清题目,注意区分乘和除。

学生做好了以后再请学生进行口答。

对于做错的题目,让请学生自己来分析下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2、做第2题

前面4题可以让学生独立的做,做好了以后再请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是怎么样的?

并请学生上黑板进行板演。

进行集体订正。

3、对比练习

1) 城东小学六年级有学生450人,占全校人数的2/9,全校有学生多少人?

2)城东小学有学生450人,六年级占其中的2/9,六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4、做66页第4题

请学生独立的做,做好了以后请学生分析一下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做好以后请学生进行板演

5、根据方程或算式,将应用题补充完整。

1)、120×3/8

( ),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8,( )?

2)、3/8x=120

( ),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8,( )?

3)、120+120×3/8

( ),苹果树的棵数是梨树的3/8,( )?

请学生独立的做,做好了以后请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三、布置作业

做66页第5~7题

1、在计算练习中,可增加以下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分数计算中的一些规律。

在( )里填上“”“”“=”

4/7×1/3( )4/7 4/7×4/3( )4/7

4/7÷1/3( )4/7 4/7÷4/3( )4/7

4/7÷1( )4/7 4/7×1( )4/7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说说判断的结果和理由。

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紧紧围绕数量关系的分析学生掌握分数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3、加强对比有利于学生辨析什么情况下列算式解答,什么情况下列方程式方便。

通过今天的复习,部分学生已初步感受到单位"1"的量未知,列方程解答,实际也可以用分数除法解答。于是我及时引导,再次让学生体会,从而理解乘除之间互逆关系。

在今天学习第4题的练习中,结合具体题目,补充了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学生体会到的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再次体会到列方程解与分数除法解的优劣。

在处理第7题的练习中,学生对变化着的“1”不注意,部分学生将国土面积乘5/2等于草地面积。归其原因还是没有掌握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

分数除法教案

(二)已知126×45=5670,直接说出5670÷45和5670÷126的得数,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根据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不用计算就能知道这两题的结果,谁还记得整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三)引新: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分数除法的意义吗?分数除法如何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分数除法.(板书课题:)

二、新授教学

(一).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演示课件:分数除法的意义)

1.每人吃半块月饼,4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

教师提问:半块月饼用分数怎么表示?求4个人一共吃多少块月饼就是求几个 ?求4个 是多少怎样列算式?( )

2.两块月饼,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得多少块?怎样列式?

列式:2÷4

3.两块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以分给几个人?

列式:

教师提问:说一说结果是多少?你是如何得出结果的?

4.组织学生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

5.练习反馈.

根据: ,写出 ,

(二)教学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1.出示例1.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多少米(演示课件:分数除以整数)

(1)求每段长多少米怎样列算式?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得多少呢?

米平均分成2段就是要把6个 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 米是 米.

(3)教师板书整理.

(米)

2.教师质疑:如果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3段、6段怎样计算?

也可以这样想: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3段,就是求 米的 是多少,列式是:

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6段,就是求 米的 是多少,列式是:

3.教师继续质疑:如果把 米铁丝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多少米?怎样计算?

(米)

为什么采用转化成分数乘法这种方法比较好呢?

组织学生观察 在转变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讨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

4.学生边概括教师边板书: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下面各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二)求未知数

1. 2.

(三)判断.

1.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

2.已知两个分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分数,求另一个分数,用除法解答.( )

3. ( )

4. ( )

5. ( )

(四)解答下面各题.

1.把 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

2.什么数乘以6等于 ?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四、课堂总结

五、课后作业

(一)计算下面各题.

(二)解下列方程.

六、

分数除法

分数除法教案

使学生掌握分数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运算,并能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运算顺序,简便运算。

一、复习引新。

二、教学新课。

三、

四、作业。

1、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8÷2+9÷318÷(12-3)。

2、引入新课。

1、教学例1。

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上下练习。

引导观察计算过程,说明递等式书写的规范过程,并说明理由。

2、组织练习。

练一练1。

说顺序后练习。

3、例2。

说运算顺序,这里除法的两步按照计算法则要怎样算?

观察转化成乘法后的算式,想一想,是不是可以简便运算?

上下用简便算法。

问: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4、练习;

练一练2。

这里除一个数要怎样算?

用简便算法。

说说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是怎样算的?

说说运算顺序,要注意什么?

练习111~3、4、5。

课后感受。

混合运算学生做起来很简单,只是在简便运算上还要注意灵活运用。

分数除法教案

1,第一单元的内容。

学生先小组交流,然后师生共同讨论知识的过程。

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2,第二单元的内容。

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第三单元的内容。

除法的意义,除法的计算方法,倒数的.含义,用方程解决问题,算术方法解决除法问题。

1.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集体对答案,表扬做全对的同学。

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3.第3题,学生先独立完成,要向学生讲清怎样才知道10包纸巾的长、宽、高。师生共同讨论。

4.第4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来理解题意。

5.第5题,首先鼓励学生看懂图意,然后分析图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2/9ⅹ=140。

6.第6题。鼓励学生理解题意,然后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独立解决问题。

7,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集体讲评。

8.第8题。小组交流,然后师生共同完成。

9.第9题。以统计表的形式出现复习分数乘法,但是很容易解决。先让学生独立解决,然后说一说题意的策略。

分数除法教案

1、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分析分数除法应用题中数量间的关系,用方程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

运用分数除以整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1、观察课本第29页的图,从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3、分析例题,写出等量关系,并试用方程解答。

4、想想还有别的算法吗?

1、同学们喜欢课外活动吗?你们喜欢参加哪些课外活动?

2、课件出示:从画面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呢?这些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1)打篮球的人数是踢足球的4/9、

(2)踢毽子的人数是踢足球的.1/3、

(3)跳绳的人数是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

1、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操场上一共有27人参加活动,跳绳的小朋友人数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跳绳的有多少人?列出这题的等量关系,并解答。全班交流。

2、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引出例题。

跳绳的小朋友有6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2/9。操场上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这道题与上题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呢?能找到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吗?

x×2/9÷2/9=6÷2/9。

x×=27。

3、想一想,还有别的算法吗?怎么算?为什么?6÷2/9=27(人)。

刚才同学们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了很多的数学问题,这些数学问题,你们能解答吗?

1、操场上打篮球的有4人。

(1)打篮球的人数是踢足球人数的4/9,踢足球的人数是多少?

(2)踢毽子的人数是踢足球人数的1/3,踢毽子的人数是多少?

(4)操场上踢毽子的有3人,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1/9,是操场上参加活动总人数的1/3。

2、某月双休日9天,是这个月总天数的3/10,这个月有多少天?

(板演过程中,着重分析学生可能存在的误解之处。)。

3、根据以下方程,编出相应的应用题。x×1/5=30x×2/3=40。

分数除法教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内容。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能正确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重难点:

2、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蕴伏铺垫。

复习时我安排了乘法变除法的算式,引发学生记忆的再现,为学生选择原有知识中的有效的信息做好铺垫。

1.展示问题:

(1)什么是倒数?

(2)你能举出几对倒数的例子吗?

(3)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

2.展示多媒体:由中秋月饼的故事引出。

问题1:每人吃半块月饼,4个人吃一共吃几块?

问题2:两块月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多少?

问题3:两块月饼,分给每人半块,可以分给多少人?(板书设计)。

块一共吃了两块月饼。

老师:请坐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好。那么同学们在想一下,现在将两块月饼平均分给四个人每个人分几块,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那,好这位同学你来说。

同学:除法用二除以四等于二分之一块。

老师:很好请坐。请看下一张,两块月饼,每人分半块,可以分给几个人?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计算呢。

同学:用除法二除以二分之一等于四。

老师:很好请坐。现在同学们看一课件,一开始老师请同学们说了整数除意义,现在让来看看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的乘法是因数乘因数等于积,那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那,小组讨论一下一会老师请小组代表来说一下。现在开始讨论。

讨论过程中我将下去看同学们的讨论情况。

老师:现在讨论结束,老师请这个小组的代表来说一下。小组代表:分数除法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老师:那你来说一下。

小组代表: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老师:很好,请坐。老师再请一名小组代表,来三组代表起来说一下。小组代表: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老师:那你认为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吗?能来说一下为什么吗?学生:相同,因为整数乘法是因数乘因数等于积,分数乘法也是因数乘因数等于积,所以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老师:这位同学回答的非常好,他对分数除法认识非常清晰。

(二)创设情境,理解意义。

展示多媒体:

引入修篱笆的例子。

老师:七分之六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两段,每段长多少米?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并列出式子。

学生:回答。

老师引导学生学着计算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板书题目)。

学生通过操作,明白是怎样得到的。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计算分数除法呢?让学生大胆猜想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根据刚才的.推理,很容易得出“分母不变,被除数的分子除以整数得到商的分子”的计算方法。

由此,学生再一次得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板书)。

(三)再次验证,分层练习。

多媒体出示:练习题。

巩固课堂知识,让学生加深对分数除法的认识一个新的计算结论必须反复验证。让学生通过实际运算再次验证一个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巩固延伸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

因数因数积12x4=22÷4=122÷12=4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分数除法教案

教材第27~28页的内容及练习。

1.借助实际操作和图形语言,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基本算理。

2.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1.掌握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推导过程。

一、创设情景 激趣揭题

2.引入并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二)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 明确目标。

二、扶放结合 探究新知

1.分一分,引导感知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

2.画一画:引导完成27页的画一画,理解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3.引导完成28页的填一填,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4.引导归纳计算方法。

设计意图: 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 总结归纳计算法则。

三、反馈矫正

出示p28的试一试。

1.统一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2.指导完成p28练一练的1~4题。

四、小结评价 布置预习

1.引导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预习: p29 分数除法(三)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二)

4÷1/2=4×2=8 ;4÷1/4=4×4=16

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分数除法教案

前一段时间,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那么,谁能告诉老师分数乘法怎样计算的?说得真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口算几道题:

(出示)4/71/3 203/4 3/816 2/33/2

2、(复习倒数)其中当计算完2/33/2时提问:

看到这个答案,你想说什么?(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什么数(互为倒数))

说得不错,下面就请同学们说说下面各数的倒数分别是什么?

(出示) 3/8 4 1 2/9

3、把100千克的一桶油平均分成2分,每份是100千克的( )/( ),求100千克的1/2,列式为___。

把24千克的一袋面粉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4千克的 ( )/( ),求24千克的1/3,列式为:_____。

同学们学得真不错,今天,潘老师就要带着大家用这些我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去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一)教学例1

1、教学第一种算法

例1:量杯里有4/5升果汁,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喝,每人可以喝多少升?

读题

提问:怎样列式?(4/52)

怎样计算呢?

(1)4/5表示什么意思?(是把1升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4份),(边说边出示图)

从图中你能看出每份是多少米?(板书:2/5升)

那么2/5升是怎样算出的呢?

4个1/5平均分成2份,可以用4/5的分子除以2,而分母不变,就得到结果是2/5。(板书算式)

(2)补充例证

如果现在把4/5升果汁,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喝,每人可以喝多少升?

(3)观察比较

提问:(1)这两道除法算式都是什么数除以什么数?(分数除以整数 板书课题)

(4)通过刚才这两道题的计算,你们有没有发现,分数除以整数可以怎样计算?(边说边指示)。

2、教学第二种算法

(1)还有别的计算方法吗?(把4/5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也就是求4/5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法来计算。)(板书)

(2)问:从这个算式可以看出,一个分数除以整数还可以怎样计算

通过这两种交流,使学生知道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是多样的,又能初步理解分数除以整数可以转化为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的思路。

(3)让学生做试一试的题(自主选择计算方法)

计算好了以后,再请学生说说你的思路是怎么样的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分数除以整数,可以转化为分数乘这个数的倒数。

(4)你能用简炼的语言概括一下这种方法吗?

教师板书: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除以整数的倒数

(5)你认为这个计算方法有什么重要的地方需要提醒大家。

教师用红笔标注。

老师也为同学们准备了一套星级赛题,你们有信心挑战吗?

一星题:

1、课本56页的练一练第1题

做此题的目的使学生明确当遇到分子能整除时比较简便。

可以选用这样的方法。

二星题:

2、这里还有6道题,哪些同学愿意到前面来解答的?

练一练第2、3题

让学生能根据题目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做好以后进行集体讲解和订正

三星题:

8/94=8/91/4=2/9 2/73=2/73=6/7

8/94=8/91/4=2/9 3/73=3/71/3=1/7

师:因此,我们同学在计算时,首先要看清题目,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计算要细心。

四星题:

4、练习十一第2题

本题的题目关键要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区别。

五星题:

1、如果a是一个不等于0的自然数,13 a等于多少

问:你能用具体的数来检验这个结果吗?

2、( )/( )3=5/18 7/( )=( )/24

本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分数除法教案

4、学习运用线段图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5、加强列方程的思维训练。

6、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备注

活动一:复习与准备

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六年一班有15人参加了合唱队,占全班人数的1/3,六年一班有多少人?

活动二:出示例2

一、

1、审题。

2、看例题的插图,理解题目的意思,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3、分析题意,说说你对美术小组的人数比航模组多1/4这一条件的理解。

4、理解数量关系

二、

1、分析、解答

2、说说数量关系。

3、学生根据得到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4、交流各自的解法。

小结:关键是搞清哪两个量比较,谁多谁少,多或少了谁的几分之几。

巩固联系:

1、41页7、8题

2、41页10题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教案

让个别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并计算题目的得数。

教师巡回指点,搜集存在问题。

教师黑板出示问题,学生上台改正,并说明理由。

(2)小组间讨论带有中括号的计算题,并正确计算。然后全班校对。

三、当堂测评

练习九第1、2、3题:

注:第2题求楼的楼板到地面的高度,但要注意引导学生意识6

楼楼板到地面的高度实际上只有5层楼的高度。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解决疑难。

学生相互得分,评选优胜小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说一说。

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小组内解决。

设计意图

1、在课初始,我便从复习整数及小数的运算顺序入手,

重点让学生回忆、熟悉运算顺序,然后再以例题为载体,让学生发

现分数的运算顺序同整数、小数的运算顺序相同,继而配合课后练

习加强计算的训练。

2、当堂测评题将学生置于提高之处,联系实际生活解决问

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广泛性和严谨性

教学后记

相关范文推荐
  • 01-08 物流论坛心得体会报告(实用20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成为我们个人发展的重要资料。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也可以在网上找到很多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进行参考和借鉴。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
  • 01-08 客服简历个人总结(汇总17篇)
    个人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制定下一阶段的目标和计划,并提出改进和提高的方向。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人在个人总结中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 01-08 沟通之我见心得体会(实用19篇)
    心得体会是在自己经历某个事件或完成某项任务之后,对所得到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思考的一种表达方式。以下是一些年轻人的心得体会,他们对于成长和人生的思考和总结可能
  • 01-08 个人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清单大全(18篇)
    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水平。以下是一些成功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在教学中带来一些启示和借鉴。为了使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有
  • 01-08 遗孀抚恤金申请书(通用18篇)
    更多申请书是为了申请入学、就业、奖学金等场合所撰写的一种重要文书,它能够展示自己的优势和能力,提供给审阅者更多的选择。我们需要准备一份出色的申请书了吧?在阅读申
  • 01-08 化工节能心得体会总结(通用19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让我们更加敏锐地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与感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参考。
  • 01-08 遗书补助申请书(优秀13篇)
    申请书的语言要简洁明了,力求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愿和理由。希望大家能够从这些范文中汲取灵感,用自己的方式写出一份独特而精彩的申请书。老师:您好!我是***我们家是普
  • 01-08 顶岗替岗心得体会大全(23篇)
    总结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在思考和总结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接下来是一些来自不同人的真实心得体会,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 01-08 党的干部读书心得体会(热门24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内心感受和思考的表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沟通。下面是一些深入浅出的心得体会写作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段:引言(100字)。地
  • 01-08 减税降费心得体会(模板23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的所思所感的总结和概括。接下来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参考。近年来,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教育领域带来了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