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2023年我不能失信的教案设计(实用5篇)

2023年我不能失信的教案设计(实用5篇)

时间:2023-09-28 22:41:43 作者:曼珠 2023年我不能失信的教案设计(实用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我不能失信的教案设计篇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我不能失信》教案设计与教后反思。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二、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三、课前准备 发动学生寻找宋庆龄的生平资料,阅读有关宋庆龄的故事。

四、教学方法:朗读感悟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 学生畅所欲言,当有人说出守信用时,板书。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教案《《我不能失信》教案设计与教后反思》。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课本剧表演。

五、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教学反思:我是设计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的,但在教学中仅仅抓住文中的对话和动作来领会庆龄守信用的可贵品质,从而使孩子受到熏陶感染,使自己做人做事上得到启示。

我不能失信的教案设计篇二

《我不能失信》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故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语言浅显易懂。课文讲述了一个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通过宋庆龄为了遵守教好朋友小珍叠花篮的约会而放弃了去伯伯家看可爱的鸽子一事,表现宋庆龄的诚实守信品格。

1.会认“耀、庆”等5个生字。

2.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结尾处宋庆龄的话,体会并学习人物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结尾处宋庆龄的话,体会并学习人物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1.识字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需要认读的生字有5个。建议在初读课文时,以学生自主识记为主,其中“耀”和光有关,可结合语境组词来记忆;“庆”是后鼻音;“盼、叠”可利用词语“盼着、叠花篮”来帮助记忆;“歉”是形声字,重点关注左边笔顺。

2.朗读教学

本文是略读课文,可鼓励学生默读、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等,体会人物对话时的心理活动,指导学生读好人物对话。

3.语言应用

本文语言浅显易懂,多为人物对话描写。因此,可从生活实际的角度理解人物的语言。

1.预习提纲:完成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1课时

板块一

语言积累,建立诚信

1.语言积累,初识诚信。

读记有关诚信的名言警句。(课件出示名言警句)

课件出示

民无信不立。——孔子

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

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

2.提取信息,感悟诚信。

学生反复诵读,读中思考,读中品味,感悟诚信的可贵。

3.理解“失信”,板书课文题目。

“信”是什么意思?“失信”呢?(板书课文题目,指名回答)

【设计意图】以名言警句入手,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初步感悟诚信之可贵,明白诚信的对立面是失信。

板块二

关注提示,明确要求

1.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学生自由默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课件出示

学习导语:请大家默读导语,想想课文可能讲了什么。

回顾方法:这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理解难懂句子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

明确目标:这节课,我们继续运用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来理解句子。

2.自由读文,初识文意。

(1)初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概括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讲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求学生关注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能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脉络,有方向、有针对地学习。

板块三

运用学法,品读对话

1.初探印象,感知特点。

宋庆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诚实守信、讲信用)

2.默读课文,读文画句。

默读课文,画出体现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句子。(课件出示句子)

课件出示

“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不,妈妈。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庆龄坚定地说。

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3.发现特点,品读理解。

(1)读读这几句话,说说你有什么发现。(都是语言描写)

(2)运用我们学过的理解句子的方法和同桌交流下你的感受。

4.运用学法,品读对话。

(1)学生谈感受。

(2)预设1:这是宋庆龄回答爸爸的话,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宋庆龄认为爸爸提的改天教小珍叠花篮的建议是不讲信用的。从关键词“不行”“抽”和三个叹号感受到宋庆龄是个讲信用的孩子。

预设2:这是宋庆龄回答妈妈的话,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宋庆龄认为妈妈的话也不对,不能自欺欺人,表现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尚品格。

预设3:这是宋庆龄说的话,通过联系上下文,我们知道宋庆龄虽然空等了一上午,但她不后悔,因为她认为诚信最重要。

5.师小结:我们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了宋庆龄的语言,体会到了她是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重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方法独立阅读的能力,教学本环节应着重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人物的对话,感悟宋庆龄诚信的品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板块四

朗读感悟,交流想法

1.角色朗读,体会品质。

我们把这些句子还原到人物的对话中,分角色朗读。

(1)小组分角色练读。

(2)教师指导朗读。

(3)小组展示角色朗读。指导评价:爸爸的慈爱,妈妈的亲切,小庆龄的坚决。

(4)你有什么话对宋庆龄说?

2.比较阅读,说说发现。

(1)课件出示语言描写。

课件出示

“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不,妈妈。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庆龄坚定地说。

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没有失信。”

(2)读一读,说说这几句话形式有什么不同?

(3)交流发现。

课件出示

一句完整的语言描写:

提示语+人物说的话+正确的标点符号

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标点符号有相应的变化,表达的情感也会发生变化。

(4)师小结:人物对话的提示语位置不同,不仅使对话形式多样,而且能体现人物不同的心情。

3.拓展延伸,运用表达。

(1)创设情境:第二天,小珍遇见庆龄,得知她一直在家等着自己,她会怎么想?怎么说?庆龄又会怎么回答?注意人物说话的动作、神态。

课件出示

小珍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庆龄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庆龄_________________地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珍________地说,“____________。”

(2)同桌练习。

4.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事情?你是怎么做的呢?

5.课外推荐阅读《诚信的故事》。

【设计意图】指导朗读,引导学生发现人物对话在形式上的特点,关注提示语的位置,感受其作用,并尝试运用,让学生练习口语表达,落实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我不能失信》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了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因为前面有三篇精读课文打底,因此教学本课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1.情感教育始终贯穿于教学活动中。课堂的教学不仅仅是学文识字,更要将做人的道理融入其中。本课应引导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如,学完课文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遇到的类似的事情,达到自励、自省的目的。

2.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学时分组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品读重点句子以及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给了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我不能失信的教案设计篇三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让学生了解诚信是人基本素质以及诚信的重要性。

让学生理解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根本原因。

引导学生懂得如何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

1.借助拼音读通读顺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2.勾画感受深的句子,用心体会。

3.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了解宋庆龄。

一 检查预习,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交流“失信”的意思。指导读好课题。

2.交流预习中做了那些学习准备。

3.简介宋庆龄。

说说你收集到的有关宋庆龄的资料。

(根据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及时补充)

4.齐读“资料袋”里的内容。

二 初读感知

1.指名读课文,评价自己达到的程度:正确?流利?有感情?

及时表扬预习较好的同学。

2.讨论:(小黑板出示问题,同桌或小组合作在书上找答案并勾画出来。)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c.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d.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从哪里知道的,用——划出句子。

e.她为什么停住了脚步?别人是怎么劝说的?她是怎么说的?用~~~划出句子。

3.汇报交流。 结合问题回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 分角色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

四、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 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五、课后作业:

课后收集一个名人守信的小故事。

8 我不能失信

守信

宋庆龄 伯父家 鸽子

小珍

我不能失信的教案设计篇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谈话导入

利用自己寻找到的资料,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向大家介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

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挑三四个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2.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何感想。

3.小结:俗话说“一诺千金”,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重诺言,守信用。

8、我不能失信

爸爸 伯伯家

宋庆龄

妈妈 小珍

诚实守信

我不能失信的教案设计篇五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让学生了解诚信是人基本素质以及诚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小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根本原因。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懂得如何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具准备

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

导 学 过 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提纲

1。借助拼音读通读顺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2。勾画感受深的句子,用心体会。

3。搜集宋庆龄的有关资料,了解宋庆龄。

学习过程

一 检查预习,理解课题

1。板书课题,交流“失信”的意思。指导读好课题。

2。交流预习中做了那些学习准备。

3。简介宋庆龄。

说说你收集到的有关宋庆龄的资料。

(根据学生搜集资料的情况及时补充)

4。齐读“资料袋”里的内容。

二 初读感知

1。指名读课文,评价自己达到的程度:正确?流利?有感情?

及时表扬预习较好的同学。

2。讨论:(小黑板出示问题,同桌或小组合作在书上找答案并勾画出来。)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c。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d。宋庆龄想不想去伯伯家?从哪里知道的,用——划出句子。

e。她为什么停住了脚步?别人是怎么劝说的?她是怎么说的?用~~~划出句子。

3。汇报交流。 结合问题回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 分角色朗读(多种形式的朗读)

四、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 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五、课后作业:

课后收集一个名人守信的小故事。

8 我不能失信

守信

宋庆龄 伯父家 鸽子

小珍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