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最新儿歌一双手反思 一双手的教学反思(大全5篇)

最新儿歌一双手反思 一双手的教学反思(大全5篇)

时间:2023-09-24 17:29:15 作者:文锋 最新儿歌一双手反思 一双手的教学反思(大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儿歌一双手反思篇一

这篇课文尽管朴实无华,但对于学生来说,要透过一双手,体会出林业工人张迎善这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平凡之中的伟大,并产生敬佩之情实属不易。

围绕这几个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有效的教学环节:

(2)通过学习8——19段,在学习中重点通过对“每天载一千多棵树、手往土里得插三四千次、十天、二十天”等数字的体会,让孩子自己动手算出张迎善的手与土壤接触的次数是多么的频繁,从而达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由衷地赞叹这是一双比钢铁还坚硬的手;还抓住“26万,33垧,44.5垧,1300立方米,3500层积立方米”这些给人深刻印象的数字,鼓励学生把这些抽象难懂的数字与我们熟悉的学校面积做对比,了解到张迎善造的这33垧林几乎相当于50个学校那么大;而他所改造的44。5垧迹地林和次生林,也就将近66个学校那么大。他所生产的1300立方米木材,放在我们的教学楼里,要盖450层!让学生非常深刻地感受到这双手所创造的奇迹,此时此刻,学生面对这样一双手,对它的认识已经比上课之初深刻了许多,以“你觉得这还是一双怎样的手?”这个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在自由表达中重塑对这双手的情感建构,透过这双手感受到这位普通劳动者为绿化祖国,为大家的幸福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

从课堂的反馈情况来看,这一教学设计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另外也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加深对课文内容和主旨的理解。在这四个板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紧扣文本进行教学,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开始的整体感知和细读课文部分,注重听、读和说,后面的情感升华部分,注重读和写,这堂课听说读写贯穿始终,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当然在本节课中也有让我觉得遗憾的地方。例如:在指导学生朗读的时候,应再多给学生创设情景,必要的时候要给他们进行范读,在体会到这双手创造了无限的财富后,再回顾关于手的具体描写的句子,孩子的体验不同了,效果可能会更好。

总之,今后我会更加努力是自己做的更棒!

儿歌一双手反思篇二

篮球运动形式灵活,简单易行,趣味性和观赏性强;有鲜明的游戏性和竞赛性。所以很容易被学生喜爱,也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传接球技术是篮球运动的最基本技术之一,传接球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篮球比赛的.质量。本节课是以引导学生正确的打篮球,初步掌握篮球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方法为重点。

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积极参与练习,课堂气氛活跃。预计绝大部分学能初步掌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练习密度在42%左右,最高心率150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10次/分左右。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

儿歌一双手反思篇三

本节课的内容为“双手从头后向前投掷实心球”,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有利于锻炼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并能够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本课我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和安排教材,通过以实心球为中心创设一种团结互助、协同合作、积极向上的教与学的氛围,同时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学的主导作用,力争使每位学生都获得成功体育的乐趣,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由于实心球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加强学生的保护,保障学生安全,我采用有哨子统一指挥,更好地达到锻炼学生,提高配合与合作能力。而投掷实心球主要是以上肢运动为主,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我设计了换物接力游戏以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采用比赛形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练习效果,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

存在不足:

1、在探究的过程中对学生有些“放不开”,总担心学生找不到正确的方法,说不到“点儿”上,总想替学生补充,这样就会使探究不够完全自主,降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标准。

2、在教学讨论的环节上,忽略了“腿用力蹬地”这一细节,只是一提而过,如果当时再让学生多模仿体验几次,对于掌握动作技术来说会更有效。

3、如果再安排一个比赛的游戏,使学生把技术转化为能力,我想效果会更好些,更能激起学生练习的兴趣。

4、在练习传球小游戏时队伍与队伍之间的距离要拉开点;前抛实心球时安全是最重要的,当实心球滚到对面时,强调对面学生要用脚抵住球;在巡视指导方面,照顾的范围不大,应加强注意对差生的帮助等。

5、课后的放松部分没有安排,如果安排放松操就更好了。

儿歌一双手反思篇四

本节课给四年级学生上了《双手胸前投篮》,这节课对于本班学生来说还是陌生的!特别是准备部分的球性练习,学生几乎不能完成,因为篮球接触的少,对球感特别不好!基本的原地拍球都不能连续拍几次!基本部分学生对双手胸前投篮的动作要领掌握的整体上来说还算可以,但是基于学生的力量问题,很多学生还是完成不了完整的投篮练习。并且在让学生进行投篮练习的时候,将学生分成两大组进行练习,目的是气温较低,加大练习量,保证练习密度。但是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两组同时进行练习时,我不能保证给每位学生进行指导,这就导致练习量达到,但是练习准确性可能达不到!

下次在复习课的时候还需要进行更加细致的`计划,比如找出优秀生担任组长的方式,从而在保证练习量的基础下尽量保证练习准确性!

在课的结束部分,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点大部分能够说出重难点,极少数还是不够清楚。同时,我也强调了我们更多的还是要在课后多加练习!

整体来说,本节课上的不够好,很多细节没有考虑周全,今后还需更加努力反思!

儿歌一双手反思篇五

上完这节课后,我总体的感觉还是有收获的。因为对一些问题我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从教学目标达成情况来说,本节课达到了课前的预想效果。下面我自己对本节课的教与学进行了反思:

我所教的班级,该班有学生60多人,人数较多,篮球技术水平一般,球性较好的有10人左右,学生个性普遍比较活跃。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在教学中进行分层教学。

首先在开始准备活动阶段,我能合理提供学习情境:以游戏的范式进行准备活动提高兴奋性。让学生接触篮球,活动身体,师生互动,培养兴趣;通过练习,让学生增强了自信,在跟老师学的'时候更努力,更认真了。

其次在学习新知识阶段,我能重视教学的层次、序列。本课以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学习为线索,循循渐进,由易到难。“尝试――点拨――再练习”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思路清晰,层层递进。

1、先给学生讲解要领使学生了解手型、传接球动作问题,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实践,在实践中去体会,去解决问题。

2、我边示范边讲解,并对配合教师示范的学生进行指导和表扬,让其形成骨干。

3、让学生尝试性练习,我巡回指导,对出现的错误动作纠正并进行对传,师生互动,表扬鼓励好的学生。同时让学生思考开始提出的问题。

4、集中,让学生示范,表扬,鼓励,学生能够解答问题了,比如,为何手臂要伸出去接球。学生回答:如果手臂不伸出去,球来了,手还没反应过来,球已到胸口。充分说明学生认真去思考了,认真去参与练习了。在展示技能,提高技能阶段,又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做迎面胸前传接球,及四角传接球。学生积极性很高,气氛活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期间,教师穿插于各组之间,进行鼓励。充分体现了分层教学的思维,实现了在乐中学,在乐中练的目标。

最后在放松、结束阶段,让学生一起听着音乐,我采用语言提示,引导学生放松四肢,恢复身心,愉悦身心,听音乐进行想象,精神放松。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去巩固,去提高。和学生进行了交流,学生们认为这堂课上得很快乐,也掌握了技能。

在整堂课中,我始终和学生一起互动,学生也把老师当成了朋友,和老师学,和老师比。90%的学生都掌握了技能,达成了课堂目标。当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我会以更高的热情,更大的努力,更好的教学方法,投入到以后的课堂教学中。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