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育>2023年教育学论文选题方向(优秀5篇)

2023年教育学论文选题方向(优秀5篇)

时间:2023-09-25 17:47:05 作者:梦幻泡 2023年教育学论文选题方向(优秀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学论文选题方向篇一

在分析中职教育教学的问题上,我们可以分为两部分进行探析。两部分分别是老师与学生。在教师方面,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与引导者,应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及专业知识,并应当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目标与教育方式具有明确的规划。但是当今我国的中职教育教学人员在专业素养与专业知识方面虽然不存在普遍问题,但是大多数中职教育教学者对教育教学目标及教育方式没有明确的规划与确定。老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大多数采取理论灌输的方法,对于教育实践问题不慎重视。另一方便,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依旧对于当今教育教学存在着巨大的影响,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一直认为老师应当作为课堂的中心进行课堂教育,而如今现状以不允许老师依旧以传统的教育思想引导自己进行对课堂的绝对引导。老师应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c参与性,完美的将老师与学生结合起来,实现课堂上的互动。

在学生方面,一是中职学生相较于高等教育学院的学生自身素质较差,自我约束力及学习能力较差,对于学习没有足够的自我学习的积极性。我国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我国教育体制进行了巨大的改革,高校不断扩大招生数量及招生范围,形成了全社会的一股高考热,使高考成为绝大部分学生目标,进入高等教育学院也随之成为绝大部分学生的最大目标。学习社会的竞争也愈加激烈,而中职教育教学的大部分学生也正是在激烈的竞争下淘汰下来的失败者,中职教育教学的主体由此而上。大部分学生对于基础文化知识欠缺,水平不高,中职学生普遍对于理论学习无法投入自身绝大部分的经历,贪于玩耍,思想不够成熟,造成了中职学生普遍文化素质水平不高的现象。二是,学生对于自身所学专业没有达到充分的认识,认为实际的技能是学习生活的主要部分,对于理论基础知识的不重视与忽视,造成大多数学生的专业知识不过关。

对于我国当前中职幼儿教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为了提高我国中职幼儿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本文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以下意见:

首先,在学习方面,中职院校应该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从学习的根本上解决学生不积极学习,亦或是学习效率较低的问题。老师应对于本专业的本质与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说明,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一定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认识到专业技能知识与理论知识是同等重要的,加强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再结合中职院校自身情况,对于自己的学习制定相应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培养学生优秀的学习自主习惯,使学生在学习方面具有充分的自主性与自控力。建立科学的学习计划,科学的进行科目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次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不断扩张自己在中职幼儿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范围,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面,将传统教育理念结合现当代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结合,不断进行教育实践,更好的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完善专业技能知识网络,加强自身对理论及专业技能的了解。

最后是在学生教育教材的选定及教学内容方面,一定要进行教育内容的改革。对于教育教材的选定,一定不可疏忽。教育教材会给学生带来对本学科最基本的了解,也是学生对本学科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根本工具,认真选择教材,选择优良教材,根据教材内容,不断整理具体教学内容,整合教育方案,提高自身教育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社会中也越来越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公立或私立幼儿园,随之而来的便是对幼教专业毕业的学生的巨大需求。如今我国对于幼教这份职业的就职人员,大多数都来自于高等师范教育及中等职业学校的幼教专业毕业生。而其中中等职业学校的幼教专业毕业生又占据着主要份额。所以,如今中等职业学校的幼儿教育教学的改革尤为重要。幼儿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幼儿教师作为祖国的`花朵的第一位园丁,作为祖国的未来的第一位规划者,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如何确保中职幼儿教育教学的水平稳步提升,如何保证每一位中职幼儿教师可以掌握足够的教育教学知识与基本技能储备,使我们面临的一个巨大的问题。中职幼儿教育教学改革是必然的趋势。

课堂是实现中职幼儿教育教学目的的最根本渠道,所以在中职幼儿教育教学改革中课堂教学改革必须处在核心地位。努力构建一个以学生的为主的课堂教育教学模式应是中职幼儿教育教学的最大目标。构建一个和谐轻松的课堂,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一节消极沉闷的课堂,无法提高学习质量,使得学生无法完全集中精神进行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表现及精神状态随时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抛弃一味的像学生注入理论知识的教课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充分行动起来。结合幼儿教学的实际影像资料,是学生们更好的认识到幼儿教学。

目前我国对于幼儿教学就职需求数量极其大,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物质需求极大地提升,针对中职幼儿教育教学的改革刻不容缓,解决中职幼儿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我国现阶段中职幼儿教育教学水平,进而推动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尽一份力。通过教育改革,提高教育水平与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与专业素养,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教育教学知识的掌握。在学习与工作进行转变时,能够尽快的适应幼儿教育的工作,适应当代教育改革。

[1]王倩.因子分析法视角下中职生学习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视界,2013,(14).

[2]季翔.走特色发展之路创示范高职学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9).

[3]聂雪丽.中职生智能手机成瘾与睡眠质量和学习倦怠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4.

教育学论文选题方向篇二

教育学是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公共课教育学的改革应深入到教育学知识结构的优化中,为此,必须确定公共课教育学合理的课程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来选择和组织该学科的知识,更新观念和内容,使其知识组合结构化。

教育学;知识结构;优化;思考

建国50多年高师公共课教育学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的一些研究成果开始涉及公共课教育学的课程属性与目标,并将公共课教育学改造放在其课程的系统改革的背景中进行探讨。但是,这些研究成果还没有完全体现在该学科的知识结构的设计与编写之中,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大量的公共课教育学改革的研究脱离了该课程教材的教材本性和课程本性。公共课教育学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是“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与之相关的是“以什么样最有效的方式呈现最有价值的知识”。公共课教育学改革应深入到教育知识的选择与组织方面。要集中回答“什么教育学知识对高师学生最有价值”,这才是公共课教育学建设的根本出路。

课程的编订和实施必须选择最精华最典型的人类文化遗产和最先进最稳定的当代知识财富,并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习者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筹划、适当安排,使教学内容结构合理,使师生花费最少的精力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益。这被称为是课程的优化组合原理。[公共课教育学知识结构也要追求优化组合的效果.从系统的观点来看,知识结构的优化组合既包含过程——结果的优化,也包含要素——结构——功能的优化。过程的优化涉及到知识选择的依据——课程目标和知识选择的方法与程序的优化,结果优化表现为相对静态的一面,也就是要素——结构——功能的优化。功能是结构的整体效应,实质上取决于要素的质量与排列组合的方式。

对课程的实际工作(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与评价等)产生什么实在意义,从而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因而必须廓清公共课教育学的课程目标。而这取决于对以下三个问题的认识:

1.预测未来教师必需的教育学(理论)修养

这是解决公共课教育学课程目标的来源或依据的问题。一般认为,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对学生的研究;(2)对社会的研究;(3)对学科的研究。通过这三个方面获取的信息可能会提供大量的尝试性目标,再经过一定的“筛子”的筛选,最后达成确定性目标。在公共课教育学课程的工作中,就是对教师工作(工作分析)的研究,对师范学生(需要和兴趣)的研究,对作为公共教育学课程资源的有关教育学科的研究,即必须确认在这门学科和经过教师工作分析得出的职业技能之间,到底可以达成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我国公共课教育学知识结构的分析还缺乏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的意识。目前,关于教师教育学修养的研究大多散见于一些关于教师素质、教师修养等有关研究之中。随着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在关于教师专业的研究包括教学专业研究中对教师的教育学修养研究有逐渐增多的趋势。

概括相关研究结果,未来教师的教育学修养包括:

(3)具有关于学生及其特点的知识,包括个体发展与个体差异方面的知识;

(4)具有教育情境的知识,包括小组或班级的活动状况、学区管理与资助、社区与地域文化的特点等知识。[3]此外,相当多的文献也谈到了未来教师的教育研究能力,国际上也提倡教师成为研究者。我国近几年大力推广教育行动研究,也反映了这一趋势。教师参与教育研究有助教育理论同教育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教育科研能力应是公共课教育学的目标之一。

2.教育学合理定位于教育类课程体系之中

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课程设置上可以分为三大类:普通文化类课程、学科专业类课程和教育类课程。按照知识掌握和技能训练的先行后续关系依次设置三大块课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呈现—种“三层楼”式构架。教育课程在“三层楼”中是分开设置的,公共教育学和心理学从属公共基础课。学科教学法或学科教学论课程和教育实习(践)则从属专业课程。从课程设置内容体系看,主要按照某一学科的知识体系来设置,形成以学术性课程(指学科专业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师范性课程(指教育课程)处于“边缘”地位。

当代关于教师素质的研究突出了教师的能力结构,尤其是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能力,更被认为是教师职业不可替代性的象征和保证。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能力主要包括:在特定情景中自觉地撮取教育相关知识以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教学能力,包括教学准备能力(教材分析、研究学生、选择教法、准备教学工具等)、教学表达能力(语言表达、体态语运用、书面表达、教学仪器、设备操作等)、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教育能力,包括自我教育和对学生的教育能力;适应与交往能力,即适应各种工作条件、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与学生、领导、同事)的能力。这意味着必须首先改革师范教育的课程设置,增加教育类课程的门类和教学时效。

如果以现在“老三门”模式来应对时代的新需求,必然导致教育类课程内容空泛,目标宽纵,造成“既要解释现象,又要培养技能和能力”的三栖学科现象。要在极有限的学时里把有关教育、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的内容都面面俱到地挤在一本《普通教育学》里来讲授,其内容只能是从简从略,最终给人的印象是空洞无物,笼统抽象,大而无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没有兴趣,对实际教育能力形成有促动作用的内容十分有限。因而,必须把当前的“老三门”模式改革为“新三类”模式。所谓“新三类”模式是指教育类课程应由教育理论类课程、教育技能类课程和教育实践类课程递次构成。

教育理论类课程处于基础地位,是对后两个层面课程的知识铺垫和理论指导,目的是使学生从深层次上理解教育思想的来龙去脉,拓宽教育视野,提高对教育对象、教育实际的认识,初步掌握教育规律和特点,从而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以便能从较高的角度明了教育的真谛、价值与意义。具体可开设如下课程:青少年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原理、学科教学论、中外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教育技能类课程在教育课程中属于核心地位,是直接为高师学生未来从教服务的,因此有很强的技术性、操作性和应用性。

此类课程是以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的掌握,必要的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为己任。具体可开设:教师教学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现代教育技术等。教育实践类课程包括教育见习和实习,在教育类课程中占有特殊地位,它是高师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逐渐培养其教师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感、职业形象、职业技能及职业能力的过程。这一模式已为发达国家的师范教育改革采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形式,必修课要精选,是核心课程,比如心理学、教育学(原理)、班主任技能、学科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等,选修课是拓展课,要体现广度和深度。

由此观之,高师公共课教育学应是教育理论课程。由于教育理论本身并非是“纯粹理论”,而是一种实践性理论,主要目的是“改进”和“指导”实践活动,其所关心的是掌握教育理论的主体作出合乎理性的行动。而从教育系专业课教育学和作为公共课的教育学的区别来看,公共课教育学又带一定的综合性、应用性。所以公共课教育学的性质是带有综合性、应用性的基础理论。这里所讲的基础是作为教育技能类课程和教育实践类课程的理论基础。因此,高师公共课教育学合理的课程目标应当是:主要向高师学生传授教育学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和法则,以澄清纠正一些教育观念,由此树立正确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积极的教育情感。公共课教育学不应当培养学生具体的教育教学技能,或者说这不是其主要任务。

公共课教育学知识结构的形成过程要具科学性,就必须要考虑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来选择和组织教材知识内容的问题。

1.科学地分析和评估现行教材

公共课教育学教材建设问题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在批判凯洛夫教育学思想的时候,教育理论界和教育行政部门就希望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反映中国实际、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但是直到今天这个任务也没有完成。50多年来教育学教材出版了一本又一本,真正有特点有质量的却不太多,大多数教材有雷同之嫌,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整体上并没有表现出一种“超越的态势”。原因固然很多,但是后来者在编写教材时是否对先前的教材作了系统分析,如先前教材在哪一方面有问题,在教材编写中是否可能克服、如何克服,恐怕没有。众多的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教学改革的认识仅停留在一般性评论上,较多的是感受,经验分析多,缺乏一套科学的分析和评估方法,因而定性描述多,定量分析少,这样无法为教材编写提供具有诊断性价值的信息和资料。

2.运用先进的课程教材编制理论与方法

理论指导实践,课程教材编制的理论指导教材编制的实践。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编写质量的提高,必须摆脱经验式编写模式。首先要获取课程目标的信息并经过教育哲学和学习理论两把“筛子”的筛选,并用正确的方式陈述目标,最好能把课程目标进行分解以建立目标层级系统。

r.m.加涅的教育设计理论就进行过这种探索,加涅的课程层级系统如下:

(2)教程终极目标,该目标陈述教程教学刚结束时的预期行为;

(5)使能目标(确定行动动词),即对具体终点目标来说是必要的或具有支持作用的先决条件。[4]这样对确定课程目标进行由上向下逐层分解。落实到具体的行为目标上,以此确定具体的知识点,再以反方向顺序把各知识点组合起来,构成节、单元(目)、章、篇而形成教材体系。公共课教育学要运用这种方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3.开展广泛的教学试验

实验法被公认为是课程设计的科学方法。公共课教育学教材要取得理想效果就应深入开展教育实验、要在实验的过程中收集各种信息,包括来自任课教师的、来自学生的、来自在中小学任教的教师、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的各种意见,在这个过程中应设计科学的调查问卷,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估量表,然后根据反馈的信息,进行修改,然后再实验、再修改直至比较满意为止。

知识要素是构成教材知识结构的基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这些知识要素发生相应的变化。公共课教育学以基础理论为主,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事实上不光是公共课教育学,就是专业教育学教材也是围绕教育基本问题(本质、目的、教育主体,内容、方法过程、组织领导等)展开的,但是这些基本问题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教育学要及时反映教育实践、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及时吸收相关的新的研究成果,而且其本身要渗透符合时候要求和未来趋势的教育观念,这就必须使公共课教育学知识要素现代化。

1.公共课教育学要体现现代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也称教育观,是人们在教育实践上对教育的系统的理性认识,可以分为广义的教育观和狭义的教育观。狭义教育观是对整个教育或不同教育的一些共同问题或基本问题的认识而产生的教育观,分为教育本质观——对教育是什么的认识,教育价值观——教育的作用问题,教育实践观——教育怎样发挥作用(直接干预/指导服务),教育质量观——对教育结果的认识。这四种观念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从实然的事实逻辑来看,教育的价值观影响教育本质观,从而影响教育实践观与教育质量观,但是从应然的事实逻辑来看,有什么样的教育本质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价值观,从而有什么样的教育实践观和教育质量观,故教育本质观具有中心地位、支配地位。[5]教育本质观是通过教育的定义体现的,公共课教育学教材对教育的定义可以归结为教育即培养,这说明公共课教育学反映的是一种教育活动的园丁模式。崔相录认为,教育活动的方式在历史上共有三类,[6]一类是教工模式,教师相当于工人,学生相当于材料,学校相当于工厂,教育相当于制造,教育目的就是造就人;二类是园丁模式,教师相当于农民、牧民、饲养员、园丁,学生相当于田地里的幼苗、草原上的羊羔、花园里的花草,教育相当于种植、饲养、养育,教育目的在于培养“新一代”或“接班人”。

园丁模式教育,本质上依赖于有机体的自然成长,依赖于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本性,简言之,是“法自然”的教育。这种模式是有机论在教育中的反映,也是人类行为的农业模式的体现;三类是指导模式,这种模式认为教育活动是人与人间的交往活动,教育的目的在于个体和谐而充实的成长与发展。

在这里,教育者只是一个对个人具体发展过程的帮助者、指导者,而受教育者是自主发展的主体.可以选择自己的发展目标,设计自己的未来。这种教育模式在欧洲教育运动和美国的进步教育中就有相当的酝酿和明显的表述,但到了二战以后,才被很多教育家所承认。这是人论(个体本位)思考的结果。显然,公共课教育学知识内容渗透的教育观念必须现代化,要把教育理解为一种交往过程,突出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

在公共课教育学中体现这种观念,需要更新四大外围观念,即“生命”观念、“需要”及“社会需要”观念,“生产”观念,关于“成长”和“发展”的观念,[7]从而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由于交往是教育活动的特点,因而教师活动方式、学生活动方式与交互作用的方式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就十分重要。

2.加强“教育”概念的解析

教育是什么——教育本质观在教育观念中具有核心的支配的地位,公共课教育学应该加强对这一概念的解析。因为“教育”是教育理论的核心概念,也是树立正确教育理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对这一概念应从内涵与外延方面作较为详细的分析。对教育概念的分析要扩展其视野,首先要分析教育的发生机制,要从人类学、社会学、脑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角度分析教育发生的可能性,提示人具有可教性,要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提示教育发生的必要性,区分教育与自我教育,以澄清教育史上“内论”与“外塑论”的论争,明确教育的师授性,他控性特点。教育是一个外因作用内因的活动与过程,从根本上说是改变人的身心发展状态的行为。其次要分析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教育活动、教育事实、教育价值、教育规律等常见的概念,要区分出教育的不同表现形态。胡德海教授曾经指出:“翻开国内出版的教育学书,几乎都少不了教育本质一章,而教育现象则往往付之厥如,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陷,值得我们为之补正。”[8]之所以提出分析这些概念,是因为每一本教材在定义教育学学科的概念的时候,都要涉及这些概念,在结构安排上,许多教材在绪论中讲教育学的定义、任务、发展简史与研究方法,然后在第一章讲教育概念或本质,这种安排是不符合人的认识规律的。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等已先在绪论中出现但又没进行解释,这个概念是作为一个给定的概念出现的。较好的处理办法是把教育与教育学作为一章加以处理,在这一章内容中较为详细地解析教育概念,特别要分析教育的不同形态。此外,许多教材在分析教育与社会发展和教育与人的发展时,“教育”一词的含义并不一致[9],前者中“教育”乃是从一种事业、一种“机构”的角度使用的,这使学生在学习时感到困惑,因为我们关于“教育”的分析都是从教育活动的角度进行的。

事实上如果在“教育与教育学”部分就指明“教育”概念的一词多义,基本上可以避免这个问题。法国学者米阿拉雷较好地分析了“教育”的四种含义:

(1)作为一种机构的教育,含有教育制度的成分;

(3)作为内容的教育,有教养的人(或译受过教育的人)。[10]此外,作为活动的'教育其构成要素的分解实际上构成了“普通教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公共课教育学涉及到的知识也在这个范围之内,这样分析有助于高师学生整体把握“教育学”的框架。

3.指明教育与创造(新)、教育与人的创造能力的关系

《学会生存》中说:“教育的未来在于设计一种教育机构,这种机构要利用工业与技术上的效率去获得知识,而同时又要培养集体的创造力以促进人类关系的发展”,[11]“如果我们能在批评、民主地参加活动和创造性的想象,同在行动的、科学的、理性的组织中享有权力结合起来,以激发蕴藏在人民深处的潜在资源和潜在能力,那么,未来就属于我们。”[12]的确培养人的创造性应成为教育的目的之一。在当代,知识经济和多元文化成为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特征,无论保存和发展民族文化还是发展经济,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即人的创新素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时代呼唤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但是教育能完成这个任务吗?怎样的教育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围绕这些问题有许多争论,教育学理论必须回答。实际上,“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教育在这个范围内有它复杂的任务。这些任务有: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它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在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个人主义;密切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13]在教育与创造这个主题之下,个性教育、主体性教育、个别化教育等内容都可包含进去。

4.补充学习理论的有关内容

我们正处于一个学习化的时代,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学会学习就是这个生活方式的基础,这不仅是作为一般的教育任务体现在学校教育中,也作为一般目的体现在一切教育形式之中。要学会学习首先就要了解人类如何学习,人的学习有什么规律,这是关心人的素质形成和必然要解决的问题。当今时代我们极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关于人的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机制并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

r.m.加涅在《教育设计原理》一书中对人的素质结构作了分析,把人的素质分成三类:先天素质基础,主要指一个人的神经解剖学基础,与我们所说的遗传素质相同;在发展中形成的素质、能力和人格特质,其特点是稳定性;后天习得的素质即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五种习得的性能,其特点是累积性。[14]这几类素质形成机制是不一样的,后天素质与性能是经验类化的结果,即形成和发展的机制是类化经验。这种经验类化具有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反映的是学习的内部条件、外部条件与学习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统称学习规律,这是学习理论的核心知识。据冯姬研究,学习规律可以分为两类五种,其中一类为一般规律,即学习的动机及积极性形成的规律与迁移规律,另一类为特殊规律,即知识、技能的形成规律与社会规范的接受规律。[15]这五种规律直接制约知识、技能与社会规范的学习以及能力与品德的形成、发展,是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依据。因为“教”与“学”的关系是教育关系的基本特征,“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故教育规律应建立在学习规律之上。如果这样,就可以避免传统的公共课教育学甚至教育理论中德、智、体、美、劳各育都讲本育的目的、意义、内容、过程、原则、方法诸多内容重复,又缺乏各自意义的比较(即各育都大讲自己重要,合在一起就什么也不重要)的老毛病。

“我们不能希望通过填鸭式地把更多的科学事实塞到人的脑子里并把那些过时的学科从课程计划中删掉的办法去吸收迅速猛增的知识。”[16]的确,在学科不断分化与综合、知识爆炸、知识老化与知识更新异常迅速的大趋势下,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是教材编写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这就必然要精选基本的、基础性的知识,而基本知识应当贯通于不同层次、知识单元的结构化的教材,这样才能渐次扩大学习深度与广度。因此必须摒弃百科全书式的、网罗式知识的倾向。公共课教育学知识结构也应当如此,必须精选知识要素,并使知识要素之间形成有机的结构,以增强公共课教育学理论知识的应用性。

1.走出知识体系建构的误区

所谓知识体系建构乃是运用概念,变量、陈述及经验论证而得到一个进行逻辑推演的分析框架,一个演绎系统。在我国研究和建构教育教学体系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后不久(1955年)教育部就提出要创建和发展新中国教育学的主张,1958年又提出“教育学中国化”的口号,60年代初教育界展开了有关“教育学体系”的学术讨论,并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知识体系作出了努力,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并未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70年代末刚等人重新提出教育学体系问题。80年代初教育学界关于教育学教材编写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人们发现教育学教材水平不高,问题较多,其中一点就是教育学缺乏一整套从逻辑起点到沿逻辑展开到逻辑终点的相互关联的概念、术语、范畴和命题的严密体系。于是人们提出要建构教育学体系,并提出多种多样的框架设想。探索教育学体系的努力是必须的,但前提应当是在正视教育学分化成为教育学科群的基础,进行更高程度的综合,应超越近代来的传统教育学范式。问题是公共课教育学课程不应当追求这种严密的理论体系。

因此,体系建构的误区在这里实际指的把体系建构任务作为公共课教育学的任务之一。之所以认为这是一个误区,实在是因为作为教材不仅仅要反映学科逻辑。还要反映心理逻辑。教材应该体现出逻辑性但逻辑性不等于学科体系,教材所体现的应该是教材体系,一味追求严密的学科体系,就会混淆专业课教材的知识体系和公共课教材的知识体系。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的知识体系根本任务是为了建构教师的教育学修养。

从比较的角度来看,国外用于师资培训的教材(教育学、教育原理)也是不追求学科逻辑体系的。陈桂生教授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他考察了美国、日本、法国、葡萄牙、德国、英国的几种有代表性的用于师资培训的教育基础理论教材,发现这些教材是以师资培训需要为出发点,不讲求“理论体系”,内容往往比中国教育学教材更广泛,主要以“教育事实”研究为主,而不象中国教育学注重正规教育的结构与规范,实际上主要去说明“应有”的教育是什么,因此中国教育学容易发生版本雷同现象。[17]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教育理论界对教育学反思进一步系统化,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认识到教育理论中同时具有多种成分、描述性成分、形而上学成分、价值成分、经验成分,或者有教育科学成分、教育技术成分、教育价值成分、教育规范成分。于是相应地教育理论应分为教育科学、教育哲学和实践教育学。陈桂生教授则提出教育学理论、教育技术理论、教育规范理论和教育价值理论。

同时,人们认为公共课教育学的目的在于指导未来实践活动,而这种指导是在科学基础之上提出的各种建议,以规范教师的教育行为(教育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故人们认为高师公共课教育学应当是“实践教育学”。[18]实际上这里面仍有体系建构的影子,同时又把实践教育学等同于教育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这一点反映了人们期待教育理论的技术化心态。高师公共课教育学能不能以实践教育学作为追求?这个问题尚须深入研究。

2.实现教育理论知识的整合

公共课教育学要吸收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新成果,又要避免无所不包的“大教育学”模式,就必须对教育理论知识进行整合。实现整合首先就得转换理论的视角。比如在公共课教育学中最为常见的教学论与德育论并列,课程与教学等经常发生逻辑混乱,如果把教育目的(目标)转换成学习结果,就可把德、智、体、美、劳转化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态度的学习,从探讨学习条件、学习规律到建立新的教学论体系。而最重要的视角转换乃是把“教育=培养”转向“教育是特殊的人类交往活动”,建立交往的教育模式,以师生的共同活动来阐述教育过程、组织形式及教育方法技术,从而贯通各育的有关问题。这也符合奥苏贝尔教材组织与编写的综合贯通原则。叶澜教授主编的《新编教育学教程》就把目的、制度、课程整合起来,以学校教育模式的方式展现,这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

3.以“人的素质形成发展”为主线

公共课教育学也具有逻辑性,这个逻辑性反映在各章、节的组织线索上。公共课教育学常见的组织线索有“教育”主线,“老师工作”主线。我们认为教育学是研究如何更好地提高人的素质的学问,应突出“人的素质形成发展”的主题,以此线索,公共课教育学可以“串联”各部分知识,如把全面发展的教育转换成知识学习、技能学习、态度学习,从人类的习得性能这一后天素质的发展来安排有关内容就体现了这一主线。

4.以范例方式实现教材结构化在学科课程中,教材内容的组织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按学科结构组织,一类按范例方式组织。以学科结构方式组织内容是j.s.布鲁纳所提倡的结构主义课程的方式。该理论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说:“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19]教学,“与其说是单纯地掌握事实和技巧,不如说是教授和学习结构。为什么要学习和教授学科的基本结构呢?是因为:第一,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第二,可以更好地记忆知识;第三,促进知识技能的迁移;第四,能够缩小高级知识与低级知识之间的差距。不仅如此,掌握一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不仅要掌握其一般原理,而且还包括这门学科的态度和方法。”[20]布鲁纳提出了两条教材编写的原则:第一,给予哪些和基础有关的普遍的和强有力的观念和态度以中心地位;第二,怎样把这些教材分成不同的水平使不同学校里不同年级、不同水平的学生的接受能力配合起来。

学科结构曾被认为是课程内容现代化运动中的标志性流派,在60年代的美国十分盛行,但是由于该理论对教师素质要求太高而失败,况且这种理论在科学教育课程中取得了效果而在社会学科的尝试却不太成功,很难找到能概括全部内容的“基本结构”,同时这种课程要求使用发现学习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学习模式(有意义接受学习为主)不相吻合,故在实践中确实难以实施。其过分偏重学术性学科也与公共课教育学的实用理论色彩不符,所以按学科结构的方式来组织公共教育学的知识也是不太可取的。

组织教材内容的范例方式来源于前西德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范例教学理论。它的基本思想是:按学科结构方式组织教材往往造成教材过剩,这是因为这种方式受到学科系统性、完整性的限制,教材知识内容很难精简。范例教学理论产生的缘起正是要克服当时西德为适应“知识爆炸”的形势所搞的百科全书式教育的弊端。百科全书式教育导致知识庞杂臃肿,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受到了严重摧残。在1951年的图宾根会议上与会代表指出,为了培养有真才实学的人,必须改革教材,加强该学科知识的基本性、基础性,并通过范例的接触,训练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工作的能力,马丁瓦根舍因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这就是“范例教学”理论,后来克拉夫基又对“范例教学”进行了深入探讨。当然,范例教学也有其历史渊源,最早可追溯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在近代则有裴斯泰洛齐的“要素教育”的主张。范例教学中的“范例”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它是“exemplum”这个名词的形容词,意思就是“例子”,或者说是“好”的例子、“言简意赅(特别清楚)的例子”、“典型的例子”,所以范例教学就是根据一个问题领域或一门学科的一个或一些例子掌握一般,更正确些说,或多或少可作广泛概括的知识、能力、态度,换言之,让他们获得本质的、结构性的、原则性的、典型的东西以及规律性、跨学科的关系等等。借助知识、能力、态度,就够能理解并解决一些结构相同或类似的单个现象与问题。

因此,以范例方式组织教材的知识结构就是主张从整个课程资源中选取最基础、最本质的部分知识作为范例,以供给学生学习。“它不仅要把握个别知识,而且要把握同类型的教材,研究科学认识的本质,甚至明了人类的意义。”德博拉夫认为,范例方式有四个特点:

(1)专题性——不同于作为系统科学知识的教材,而是选择专题性的教材。

(2)发现性——摒弃接受现成知识的教案,学生通过自身活动去解决课题。

(3)发生性——不是蜻蜒点水式的涉猎累积的全部知识内容,而是返回问题的原点。

(4)基础性——“基础教育功能”。[21]因此,范例方式不强调教材知识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在教材上“敢于跳跃”,范例方式作为精选教材、克服教材过剩化的手段而提出是理所当然的。

以范例方式来组织公共课教育学的知识结构是较为适当的。20世纪以来教育学科分化发展的结果,是教育理论知识的迅速增长,一些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不断涌现、成长,早已突破一本教育学的格局,教育理论也被划分成两大不同类型,一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各门学科,二是以教育理论(研究)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元教育学。“而公共课教育学在分类体系中并没有独立的位置。当教育学作为一门师资训练的必修教学科目时,具有概论性质,就像普通物理学、普通心理学一样。它更多地以教材体系表现其内容,是一门教学科目(subject)很难说是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学科(discipline)。”[22]故公共课教育学本身就没有一个可作为学科结构编排的学科体系存在,同时它也不应该是各门教育学科知识的缩编,而应以教师所需的教育学修养为根据,组织专题性、基础性、范例性的教材。在我国公共课教育学教材中,《新编教育学教程》和“案例式”教材具有范例式教材的色彩,我们当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1]陈侠.再论课程原理[j].课程教材教法,1989,(4):15.

[2]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修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43.

[4](美)rm加涅等著,皮连生等译.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95.

[5]孙锦涛.关于教育观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4):3.

[6]崔相录.教育理论中悖论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9,(4):8-9.

[7]张进峰.发展教育理论需要革新四大外围观念[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4):5-10.

[8]胡德海.论教育现象[j].教育研究与实践,1991,(1):1.

[9]余逸群.论教育学教材的层次性、科学性和民族性[j].教育评论,1988,(1):9.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2.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8.

[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8.

[1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8.

[1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r].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86.

[19](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31.

[21](日)井上弘著,钟言译.教材结构化的逻辑和策略[j].外国教育资料,1991,(2):13.

[22]唐莹,瞿葆奎.教育科学分类:问题与框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3,(2):13.

教育学论文选题方向篇三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而大学是知识经济的摇篮,是人才走出去的发源地。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大学的建设,体育教育专业作为诸多大学专业的一个分支,对我国人才的培养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将针对高校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现状提出一些现实性的问题和针对性的意见,希望能够引起更多有关人士的关注,以便将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更好的实施,促进学生的进步,促进知识的传播,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

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班级授课制度从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早在罗马帝国时期昆体良最早提出了班级授课制的思想,17世纪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对班级授课制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使之基本确定下来,之后又经过赫尔巴特等教育家进行补充进一步完善。而班级授课制则普及沿用至今,但随后由夸美纽斯提出的小班授课制和个别研究,却未被推广开来,只在个别学校有实施。加之现在高校不断扩招,班级人数越来越多,小班授课和个别研究更显得遥不可及。

多媒体教学成了“口灌”的翻版和写意。教师上课再也不用拿着粉笔在黑板上板书,只需要打开多媒体,放着一个又一个准备好的幻灯片,信息技术要作为学习者的有效的学习工具,需要给学习者呈现具有挑战性的任务,需要学习者投入高阶能力特别是高阶思维能力。

本科教育作为高等院校的基础教育应该放在首要地位,无论领导还是教师都应高度重视,尤其是本科教育中大一的教育,是学生接触新事物的一个转折点,对学生的成长与成才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更多的设有研究生或博士点的高校,则把更高等的教育看成重中之重。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01年,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4500多名教授中的98%教本科生课程。由此可见,国外大学对本科生的教学重视程度之高,而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是有前景的,有价值的。

(一)大学什么都研究,就是不研究自己

我们经常看到我们的学生写文章都是研究什么运动对中小学生的影响之类的,大学研究中小学,研究生研究中小学,博士研究中小学,谁来研究大学,大学的体系就一定完善吗,大学的课程就不需要改革吗,答案是否定的,是因为“只缘身在此山中”还是因为“旁观者清,当局者迷”。首先说明大学不重视研究教育教学问题,其次,大学不研究大学自身的教育教学问题。当我们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年比一年差,当我们的大批学生都最终选择回家发展,我们的大学研究者是否需要思考我们的本科课程是否真的和社会接了轨,是否真的是学生心中理想的圣地,是否真的能让我们的学生学有所成,这其中一半的责任是规章制度,而另一半的责任我想我们的老师应该好好思考了。

(二)大学给予老师太多的压力

国内教师则整日为评职称写文章而忙碌,学生的教学评价对教师的影响少之又少,甚至在学生教学评价时,因害怕不给好评会挂科所以都是好评。教学质量的问题也成为一纸空谈,并未得到实质性的结果。而大多教学结果的评定则是根据发表论文的多少,教师则有更少的时间花费在如何教学生上,中国大学的教育制度需要改革,大学教师的评价方式需要改革。

鉴于以上现状,体育教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我们的大学应重新审视本科教育的地位和使命,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其次,课程改革应大胆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先进经验与国情、校情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在师生的共同探索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积极性,发挥教师、学校主导作用相结合的原则,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学校更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更关注学生的需要,因材施教,真正把我们的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让我们的学生看到希望,家长看到希望,也让我们的民族看到希望。希望此文能够对我国高等院校的体育课程改革起到提醒和敦促的作用。

[1]杨汉清,韩骅编.比较高等教育概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刘平清,袁作生.对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施新“课程方案”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04).

[3]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视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4]孙莱祥.研究型大学的课程改革与教育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

[6]钱晓磊.新课程背景下浙江省4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与改革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7]张建华,孙红梅,魏争光.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n].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教育学论文选题方向篇四

教育学论文是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重要学术成果之一,撰写教育学论文既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是对于教育学理论知识的检验。在撰写教育学论文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一定的心得体会,对于论文的理解和提高有所帮助。

第二段:明确目标和理论基础

在开始着手撰写教育学论文之前,明确目标和理论基础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明确目标和研究问题的范围,可以使自己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方向。其次,选择合适的理论基础,可以为研究提供理论引导和支持。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能够更好地理解问题,并为论文提供更深入的分析和解释。

第三段:系统查阅文献

在撰写教育学论文时,系统查阅相关文献是不可或缺的步骤。通过查阅文献,可以了解到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获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文献的查阅不仅可以使论文的内容更加全面和准确,还能够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和研究能力。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同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第四段:合理安排时间和学习方法

写教育学论文涉及到大量的阅读、分析和写作工作,因此合理安排时间和学习方法非常重要。首先,在开始写论文之前,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时间表。在做研究计划时,要考虑到每个环节的时间和工作量,合理安排工作的优先级和分配。其次,在学习方法上,要注重系统性和有效性。可以采用分类整理的方式,将相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整合在一起,便于学习和记忆。同时要注重实际应用,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研究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第五段:加强写作和修改

写作和修改也是写教育学论文中需要重视的环节。写教育学论文不仅要注重内容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还要注重文章的可读性和逻辑性。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论文的结构和段落的连接,并避免重复和冗余。同时,要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精炼性,使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清晰的观点。在修改过程中,要检查文章的逻辑关系和论证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必要时进行删减和修剪。最后,要多请教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在专业领域和写作方面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指导,提高论文的质量和水平。

结尾:

通过撰写教育学论文,我不仅对教育学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学术研究的能力。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各个环节和细节,包括明确目标和理论基础、系统查阅文献、合理安排时间和学习方法、加强写作和修改等。这些心得体会对于今后的学习和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相信,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我将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研究水平,为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育学论文选题方向篇五

近年来,教育学论文作为一种重要的学术研究文体,在学术界和教育实践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在准备教育学论文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它的独特魅力和严谨性。通过撰写和阅读教育学论文,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学术水平,也对教育学领域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撰写教育学论文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其他学子们在撰写教育学论文时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首先,撰写教育学论文需要钻研。在写作初期,应该尽可能广泛地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进展和观点。只有通过全面的了解,才能够准确把握问题的核心,并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持。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尝试探索不同研究视角下的观点和结论。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读,我逐渐发现了研究问题的关键性因素,为后续的论文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撰写教育学论文需要系统思考。在撰写过程中,我通常会先确定论文的主题,然后构建逻辑框架,明确各个部分的关系和逻辑层次。在呈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无主题的描述和表达,而是要将一个个环节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同时,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通过案例和调查数据引导论点的提出和论证。这样不仅可以使论文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有说服力,也能够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源和解决方法。

第三,撰写教育学论文要有合理的论证过程。在论文的核心论证环节,要有针对性地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数据和案例。并且,要通过统计学和定量研究方法对数据进行科学地分析和解读,以提高论文的可信度和科学性。在撰写过程中,还要注重逻辑推理和辩证思维的运用,以达到有结论、有根据、有逻辑和有条理的写作目的。通过这样的论证过程,我不断充实了论文的实证证据,使得论文能够更好地回答研究问题,引导读者对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

第四,撰写教育学论文要注重论文的语言表达和文字组织。在写作中,尽量避免使用过于生硬和啰嗦的叙述方式,而要追求简洁、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达。另外,在组织论文结构时,要注意适当控制篇幅和层次,不要让论文显得过于拖沓和累赘。此外,还要在适当的位置使用图表、插图等形式,以更好地展示研究结果和数据。在提升论文的语言表达和文字组织方面,我通过不断的写作和修改,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技巧和文字组织能力。

最后,撰写教育学论文要进行深入的反思和修正。在完成初稿后,应该进行全面的审校,对文章的结构、论点、论证过程、数据分析等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文章的内在逻辑和语言表达达到较高的水平。同时,还可以请教导师或同行专家对论文进行评审和修改,从而发现和修正文章的不足之处。通过这样的反思和修正,我不断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采纳了专家们的意见,使得论文能够更加准确、逻辑严密且足够有说服力。

总而言之,撰写教育学论文是一项需要付出较大心血和努力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要钻研资料、系统思考、合理论证、注意语言表达和文字组织,并进行深入的反思和修正。通过这些步骤,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学论文的独特魅力和学术要求,为自己在教育学领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希望我的心得体会能够对其他学子们在撰写教育学论文时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相关范文推荐
  • 09-25 最新请示报告内容清单 河北省博物馆实践心得体会(优质6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
  • 09-25 体育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悟 中学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和感悟(实用5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
  • 09-25 最新牛津英语词典 牛津英语说课稿(优质9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
  • 09-25 2023年师范科技学院 学校老师科研教学年底述职报告(模板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
  • 09-25 最新卫生文明城市演讲稿(精选10篇)
    演讲属于现实活动范畴。它是演讲家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判断和评价,直接向广大听众公开陈述自己主张和看法的现实活动。那么演讲稿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
  • 09-25 婚礼讲话男方代表精简(汇总6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 09-25 2023年六年级桥的读后感(汇总7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六
  • 09-25 2023年蛙读书笔记(优秀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蛙
  • 09-25 最新公司保证书的样板(大全8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
  • 09-25 2023年物业的工作总结及下一步计划 物业工作计划(模板7篇)
    计划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步骤和时间安排。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计划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计划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物业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