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实习报告>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报告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通用5篇)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报告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通用5篇)

时间:2023-10-10 13:46:59 作者:温柔雨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报告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笔记(通用5篇)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报告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报告篇一

读了陶继新老师写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让我的心为之一震,教师也可以幸福吗?一个个疑问在心头盘旋。教育,应该属于幸福,教师要甘于做绿叶,也要敢于争红花,教师要以培育人才为荣,也要发展自己,让自己的生命灿烂起来,精彩起来!怎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陶老师的观点让我颇有同感:

“渴望快乐,追求幸福”是人的本能。但是,在物质条件相当优越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不到幸福;在教师行业,职业倦怠情绪袭卷了几乎“半壁江山”。老师们对上,既要应对国家由上而下的新课程改革;对下,又要面对当前学生“独生子女症”的各种新问题;在重重的压力下,不少教师的精神空间越来越逼仄,常感身心疲惫心力憔悴,上下求索却又不知“幸福”在何方。

在陶老师的报告中,他没有给老师们提供这个“技巧”那个“方法”。他告诉老师们:“教师完全可以在精神境界为自己找寻一座辉煌的殿堂。”一语惊醒梦中人!物质再丰富,人的所需只是那么一点点而已,所有住着洋楼开着小车天天出入高级酒楼的人未必是最幸福的;但是如果在精神世界里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华堂,心灵在那儿诗意地栖息,一定是个幸福者!人们迟钝的触须开始苏醒起来,慢慢地伸向身体的各个角落,逐渐地进入思考:“我到底需要一种什么样的教育生活?”

陶老师说:“文化一旦在心灵安顿之后,就成为了一生幸福的储蓄。”他高屋建瓴地提出自己的见解:“教师要想发展起来,就要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一个阅读经典的空间,从而使自己的教学登上‘会当凌绝顶’的境地。”他告诉人们通过“文化存款”才能获得持久的幸福。而他所指的“文化存款”就是阅读经典!他深入揭示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的关系,他的报告处处流淌着人文关怀,充满对教师日常生命状态的关注,直接接通教师通往幸福的大道坦途。这种为教师终生幸福打算,直接进入终极关怀的话语是前所未有的,它慢慢地指向人活一世的终极目标:幸福地活着。于是,随着心灵的苏醒,人们慢慢地走出狭小的空间,走出逼仄的环境,目光变得高远,眼界变得开阔!

其实,“幸福”一直就潜藏在人的心灵深处,只是在许许多多外物的包裹下,它变得坚硬而迟钝,而陶老师用他的“大文化观”引导人们的思考指向人生一世的终极目标——幸福地活着,而不是计较眼前一时一事的得失。

陶老师在报告中常说:“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作为教育记者的陶老师,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他用自己的所见之事所闻之人告诉听众:教师的生命成长靠读书,教师的终生幸福靠读书。他在报告里讲了全国各地的老师们的故事,取例之广,让每一个听众都能产生共鸣:无论你是大学教授还是小学老师,无论你身处繁华闹市还是偏僻乡村,无论你是语文老师还是数理化老师,你都能从这些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榜样,让每一个听众产生“心向往之”的怦然心动:“如果我也能象他们一样读书写作,是否也能体验到‘教学如有神’的快乐?”是的,陶老师说,任何一个老师,只要你愿意摒弃浮躁之气,静心读书,你就能触摸到“幸福”,与“幸福”亲密接触。

陶老师一次又一次地坦言自己非“生而知之者”,自己之所以达到一定的高度,全在于阅读经典,积极写作。在《打点人生幸福》的报告中,他讲“孝心”一节内容时,他谈起两个女儿,话里话外承载的是浓浓的父爱,眼神里漾着的深情厚意打动每一个听众,大家能真切地感受到他家的幸福的味道。他谈为人要“宽容大度”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人们:“对冲撞自己的人谅解,对批评自己的人感恩,对嫉妒自己的人宽恕。”于是,我明白了,要人生幸福,就要“内在和谐”“宽容大度”。有了平和的心态,有了优化情绪的能力,即使人生的风雪袭来也能从容应对,处变不惊。

陶老师在报告中一再谈经典诵读的作用:“首先,经典诵读可以使人趋真向善。其次,经典诵读可以使人宁静致远。再次,经典诵读还可使人气质高雅。”他告诉我们:“这种持久的快乐,就是一种最好的美容佳品。大家想想,经典诵读之后,男士更有风度,女士更加美丽,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只见其人,不闻其声,陶老师身边就形成了一个“场”。陶老师一出现在会场就有一种吸引力,而他儒雅的`气质就有足够的魅力。不管去哪儿讲课,陶老师传达给大家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智慧,更多的是人格力量。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报告篇二

无论那个行业,想要获得幸福与成功,首先就是要把自己的角色给扮演好。作为教师这一角色,首先应该是一个文化人,文化的含义非常丰富,但站在教师这个位置上来说,就是“以文化人”。文化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根本的追求是做人“文”化,由人文来化人。人只有在学习和创造文化的活动中,才能成为永远幸福的人。这就是我们教师幸福的源泉所在。

既然是文化人,就应当在思想行为、生活方式上与一般的社会大众有所不同,当我们开始随波逐流时,我们作为文化人的本性也在不断的遭到污染以至于丧失,当别人吸烟的时候,我们也开始吸烟;当别人饮酒时, 我们也随着饮酒;当别人玩游戏时,我们也随着玩游戏;当别人打麻将时,我们也随着打麻将……我们的眼光不是始终跟随着人类精神文化发展的高峰,而是随着所谓的时尚亦步亦趋;我们的聚会不是文化交流与共享的兰亭之约,而是家长里短与衣食住行的交汇;我们念念提起的不是如何让自身的文化更加丰盈,而是让自己物质享受更上一层。

根本方法当然是读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道即为完善人格,完善人格的途径不止一个,而读书是最佳最快途径。特别是经典文化,恰正是人格培养的最为有效的载体。“经典文化一旦内化到教师的心里,外显出来的就是一道绚丽的风景。由于经典的文化不仅流淌着聪明的光华,而且还摇曳着思想的要义。”“受业解惑”的真义在于文化升值,大量的经典阅读是一种文化存款,文化一旦在心灵里安置,就成为人一生幸福的储蓄。假如不读书,所有的文化升值都成为纸上谈兵,我们也就不会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真正意义上的老师。所以老师必须关注读书,实现自己的文化升值。特别是一些高层次的书,能使我们真正拥有聪明人生。而知识和聪明是不一样的,知识关乎事物,聪明关乎人生,假如只有知识,那你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看到一粒海子仅是一粒沙子而已。但是一旦拥有了聪明,就可以从一块石头里发现一道风景,从一粒沙子里感悟灵魂的律动。

读什么书最佳?当然是古今中外经典。由于经典是已经流淌在我们人类血液里千百年的、经过期间考验筛选出的、对我们的文化引领和人格建设具有最高指导意义的宝贵财富,我们焉能弃之不见。取法乎上,可得其中。学习经典要一门深进、长时熏修,且一定要身体力行才能获得最大利益。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报告篇三

最近,我阅读了《教师最需要什么》,这本书从教师人生最需要什么、教师职业最需要什么、教师教学最需要什么、教师教育最需要什么四个大板块的69个建议来向我们简述了作为一名教师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这本书阐述了教师生命的活力,灵动的激情,人格的魅力,教育的快乐与幸福。对照自身,我也深思,教师最需要什么?那就是一颗对于教育事业灼热的心,凭着这一份灼热,教师自然而然会积极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会乐于奉献、勤于探索、勇于创新。

我们要做有师德、有责任心的教师。陶行知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灼热心灵中,产生于教师的魅力之中。教师要有魅力,对学生要有吸引力,要感染学生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教师的魅力不仅仅来自得体的穿着、脱俗的谈吐、娴静的举止、美好的姿态,更来自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来自教师的优良人品,来自教师的善良与关爱,来自教师的宽容与公正,来自教师的敬业与正直。我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教师的一份关心与爱护,一个会心的微笑,学生都会感到那是一份无比的关怀。当我面对学生时,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满腔热忱地欢迎每个学生的微小进步,然后真诚地去赞赏他们,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希望和信心,鼓励他们奋发向上。教师要善待学生,耐心对待学生学习过程的偏差,坚持循循善诱,努力克制急躁情绪,诲人不倦。在任何场合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在矛盾激化的场合要沉着,有自制能力,有控制和调控教学中突发事件的能力。当你准备批评你的学生时,你要学会控制你的情绪,千万不要让情绪左右了你的言行。此外,对学生应该有宽容之心,在教育中,宽容比惩罚更具有力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总不可避免地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善待学生的失误、要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在教学中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多一点赞许,少一点挖苦;与其责骂,不如赞美。

我们要做勤奋的学习型教师。要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小事,要让每一件事都不留尾巴,尽量做到每一件小事都完美。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最高的荣誉。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课前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考虑教法。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还要不断追求自己的专业进步,不断树立危机意识,对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要能静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静下心来做学问。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多听课,听课中多注意他人的教学艺术、教材处理办法、知识点的引入办法,如何与学生沟通的艺术等,特别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此外要经常反思,可以及时记录下教学中的一些事件、经验,为改进教学积累丰富、翔实的第一手材料。一位有魅力的教师,要有包罗万物的知识,能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完善的人格唤醒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所以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吸取营养。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报告篇四

幸福,什么是幸福?同样的问题有着不同的答案。我也曾经问过我自己,我在教师这个行业上,幸福吗?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天天要应对那些淘气顽皮,还不太懂事的孩子;还有可能遇到不明事理的家长,又或者纷繁杂乱的事情一次又一次打乱自己的教学计划,那种烦躁感、无力感充斥着身心,似乎看起来毫无幸福可言。

就在我晕头转向于这些杂务中,找不到方向的时候,经常唉声叹气的时候,一个前辈推荐《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书给我看,翻开书本,随着阅读的步步深入,陶老师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从容淡定,平易亲切,以及他深刻的教育思想,给了我很多的人生启示。

那么,作为一个教师,如何去感受职业的幸福呢?我想,要做到以下几点:

1、懂得享受课堂舞台

做幸福教师,要懂得享受课堂这个舞台。课堂就是我们教师生命最重要的舞台,我们个人的魅力与价值就是在这个舞台得到绽放的。如果我们把握好这个舞台,孩子们一定会因此而爱上我们,试问对于喜爱的人,他们又如何忍心去伤害呢?再说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齐痛苦、一齐欢乐,我们就会少了许多教学的焦虑和烦恼。

2、学会放松、放手

面对学生的屡次犯错,我们很多时候会头疼、烦躁,然后就会河东狮吼。如果有摄像机,把我们这份状态拍摄下来,我敢肯定,一定会让我们后怕。

其实我们是否可以放松一点,别太焦急让孩子们变成完美。试着去抱着一颗宽容的心,尝试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要学会赏识学生。在评价学生时,多一些鼓励,使学生时刻感到自信,尽管他只是一天不打架,他只是捡起了一块小纸屑;当学生犯错时,多给学生一些宽容,不要急着批评教育,可以尝试让他在你身旁站5分钟,让彼此都有情绪整理的时间,暴怒中的人说话往往是最伤人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去教育,相信话语会更有艺术感,至少我尝试了,也的确如此;当学生取得成绩时,别忘了给学生送上掌声,还能搞一些小花样,让孩子摸不着的惊喜,印象深刻,至少孩子犯错的频率就会减少了;当学生有疑难时,做学生最好的心理医生和真诚的朋友。别怕烦,别怕累,你及时处理的一丁点事情,可能让他感动不已;当学生大胆表现自己时,做学生最好的欣赏者。

总之,教师潜在的人格魅力会深深地感染学生,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时刻不忘对孩子有一颗宽容的心。宽容是阳光,她会让我们每个人拥有健康,拥有幸福。

3、找到教育上的盟友

做幸福的教师,要懂得找到教育上的盟友。这盟友,不仅是跟自己搭档的老师,还更应该是家长们。我自己也是一位家长,有哪位家长不希望多听好话。我们在跟家长沟通的时候,可以先肯定孩子正面的、积极的表现,然后在点出问题。点出问题只是第一步,最重要我们要告诉孩子,我们需要家长如何配合,并传授一定的方法。因为大部分家长还是愿意配合老师的,只是碍于方法的欠缺,无从做起。

4、知道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

我们得知道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懂得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不能操之过急。要清楚学生是在不断错误中成长的,当然允许自己偶尔的暴怒,但是一定要谨记,暴怒时候,请及时走开,让自己情绪稳定后,再去处理,千万不要让这错误的情绪牵引着你做出不理智的决定或说出伤害孩子的话。张爱玲说: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在学生犯错时,教师学会宽容的等等。

5、距离产生美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不一定非要蹲守班级,对孩子寸步不离。适当给予彼此距离,这距离也能产生美感。我读书后更深知不是一个带病上课,起早贪黑,不顾家人,一心工作的老师就是孩子喜欢的老师。

我一直记得一句话“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光明”。与其我们在抱怨周遭世界的同时,抱怨孩子的反复犯错,不如尝试为孩子营造美丽的环境,舒适的环境,期待花开之时。

6、积累知识,成为孩子的偶像

最后,我觉得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始终做到从容淡定,宠辱不惊、淡泊名利,与经典为伴,与学生为友,多一些享受,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赏识,少一些责备;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苛求。真正做一个拥有“健康的身体,宁静的心灵,幸福的人生”的幸福教师!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书报告篇五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这本书我用闲暇时间断断续续读了两个多月。这本书就像我手边的这杯淡茶,每读完一篇或者一个章节,我都清晰地感到在我心里散发着醍醐般的清香。

教师职业的路上风雨兼程,我们在奉献牺牲自己的同时,更需要发展自己,使自己的职业生活灿烂起来,丰实起来,精彩起来。人生的路上如同过隙的白驹,惊鸿一瞥间,一个人从出生躺在母亲枕边的嗷嗷待哺到晚年病床枕边离开这个世界,短短一生,昭示我们应该时时坚守自我梦想之心、完善自我提升修养之心,对教师职业的敬畏之心来看待自己的生活和人生。

我思考关于教师工作的负重,其实多干点工作没什么,不要抱怨;其实每天多些时间思考自己的工作没什么,不要懒惰;其实多一些人生的挫折也没什么,不要退缩。其实很多时候我也有过失意、迷茫、痛苦、失败,这些其实都没什么,这些经历只能砥砺我在工作中的脚步走得更稳一些、更好一些、更正一些,正因为我“负重”了比别人更多的人生历练,我才可能跌倒得比别人少一些啊。

我思考关于和学生的换位,我知道,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所以,参加工作后,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换位思考,只有学会换位思考,多角度、多方位地去审视学生所学习的空间,才能善待自己和自己的学生。做事做人多替学生着想,不自以为是,学会尊重学生,不强求、不怠慢、不干涉,勇于担责。只有这样才能不作茧自缚、固步自封。

我思考人生命的长短,“生命有长短,岁月无定数”,日子一天天在重复着,人生全部的学问就在于和时间打交道了。时间无尽无休,生命前赴后继,是这样的道理啊!如此,我们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我思考活着的方向,记得有位哲人说过一句话,人生重要的不是所处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我到现在没有完全理解这个话的意思。我只记得人的快乐,其实是要经营好自己的长处,如果站错了位置,那对于人生也是一件痛苦的事啊。只有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上,才能经营有声有色的人生。美国的富兰克林总统说的好: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那么,活在当下的我们重要的就是要经营好自己教师这个职业啊,教书育人——这就是我们的长处!

没有经历过岁月无情的磨砺,就不会有创造幸福的力量;没有经历过暴风骤雨的洗礼,就不能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没有全心全意教学的思想,就弹奏不出学生心中永远的敬佩!

“幸福”这个词只有寥寥几十笔,几十秒钟就可以写完。但它深刻的含义,却需要我们用一生去细细体会。

在马克思的故居,有这样一句话:“不求人生显赫,为了人类幸福。”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把职业的幸福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