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单元测试卷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试卷教学设计(模板5篇)

单元测试卷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试卷教学设计(模板5篇)

时间:2023-10-08 15:02:18 作者:LZ文人 单元测试卷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试卷教学设计(模板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单元测试卷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一

教学内容:造句、动词填空、写话

课型:讲评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生能用完整的话表达,并且能熟练地运用陌生字的拼音。 2、学生能熟练地运用标点符号中的逗号和句号,知道开头空两格。

3、学生的审题能力有所提高。 过程与方法:

在相互交流、评价、订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自检的能力,激发乐于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用完整的话表达自己 教学难点:写话 教法:教师指导点拨 学法:相互交流法 教具:试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从整体来看,同学做的都不错,我们班中很多同学都有很大的进步,尤其是这些同学。但是也有个别同学出现以下问题,造句中标点忘了加,不会写的字拼音写错了。下面我们就这次的试卷进行讲评。

(设计意图:试卷评析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通过简单的总结,对好的一方面进行表扬、鼓励,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提高学生评析试卷的热情。)

三、学生自查、自改、互问、寻找原因

同学们,我们完成了单元检测,已经发给了大家,这节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不足的地方补上,下面你们需要完成三件事:

1、自己检查错题原因

2、自改:把自己能改正的地方用红笔改过来

3、自己不会的问一下同桌,都不会的把题记下来

1、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

---

强化练习:

(1)天渐渐--..

(2)天气渐渐----

强化练习:

(1)

分析原因:学们表达能力较差,标点容易丢掉。

方法:教师指导、点拨、讲解。

4、(鱼)游来游去

羊(走)来(走)去

()飞来飞去

船()来()去

()跑来跑去

小朋友()来()去

()爬来爬去

我()来()去

强化练习:

()钻来钻去

()飘来飘去

5、写话:夏天的池塘真热闹!看看池塘里有哪些朋友?他们都在干什么?

分析原因:学生只看图写,不注意问题。

方法:教师指导、点拨、讲解。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讲评,同学们对于造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希望大家把本节课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以后的今后的学习中去。

六、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

渐渐

一边····一边

(鱼)游来游去

看看池塘里有哪些朋友?

他们都在干什么?

羊(走)来(走)去

单元测试卷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二

轻轻地翻开《识字5》,品读着文中的词串,脑海中就构起了一幅迷人的冬景图。有大雪纷飞的雪景,有岁寒三友的风姿,有冬眠的小动物,还有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这里的四行词语,是很有特点的,一行词就是一幅画面。于是,循着这一特点,展开了教学——。

第一行是有关气候的词串。“寒流”这个词语学生不太熟悉,我就告诉学生寒流就是我们常说的“冷空气”,接着,我就问孩子们,冷空气来了,气温怎么样啊?孩子们马上接上去说天气冷了。读到“大雪”时,我就问孩子们树木、房屋、田野发生了哪些变化?随机补充了些描写大雪的成语:鹅毛大雪、银装素裹、白雪皑皑、冰天雪地。最后,我指导孩子们读词语,要读出画面来,把一个个词语变成一句完整的话。

第二行是三种不怕冷的植物,也就是岁寒三友。在教学时,我补充了诗歌《梅花》、《竹石》、《青松》给孩子们诵读,再让学生把蜡梅、翠竹、苍松与其他怕冷的植物进行比较,孩子们发现很多花都谢了,只有蜡梅迎着寒风开放。其他树木都掉光了叶子,光秃秃的,而苍松、翠竹依然一身绿色,挺立在风雪中。在诗歌的诵读中,在与其他植物的对比中,这些耐寒植物勇敢坚强的品质,学生感受的越发深刻了,同时岁寒三友的名字也牢牢刻在了他们的脑海里。

第三行是三个小动物,看到这些小动物,小朋友的嘴里情不自禁地会蹦出这样的句子,如: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小刺猬、大蟒蛇躲在洞里睡懒觉,睡得又香又甜呢!接着,我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也是要冬眠的,孩子们争先恐后,说了许多,在不知不觉中,拓展了课外知识。

第四行是冬季锻炼的体育运动,除了这三项,我还让学生说说你会在冬天干什么呢?有的说打雪仗,有的说堆雪人,有的说滚雪球,有的话赛跑,十分有趣。接着,我就让学生练习说话:“小朋友们不怕冷,他们在雪地里有的……有的……有的……”

看似简单的12个词语,可以挖掘的知识还真多。而教师就要做学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整合,不断增加积累,拓展知识面。

单元测试卷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三

一、试卷分析

题号、题型(主观题、客观题)、主要考查内容、学生掌握情况、学生做答情况、得分情况

一、词汇考查。客观题。主要考查词汇、短语、语法等。学生答题情况较差,失分较多,其中a部分第1、7题,b部分的2、6题,c部分的4、5题错的较多。

二、单选题。客观题。主要考查词汇、短语、句型、固定搭配、语法等。学生答题情况一般。出错较多的有4、6、9、11、12、15题。

三、根据汉语提示完成句子。客观题。主要考查词汇、句型、语法等。学生答题情况一般。其中2、3题出错较多。

四、句式转换。客观题。主要考查语法。第1、4、5小题出错较多。

五、补全对话。客观题。主要考查对话。学生答题情况较好。

六、完形填空。客观题。主要考查词汇、短语、句型、固定搭配、语法等。学生答题情况较差。第1、2、5、8、9、10题出错较多。

七、阅读理解。客观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第3、4题出错较多。

八、书面表达。主观题。考查本单元的话题,要求学生根据提示写一封信,用上定语从句。学生答题情况较差,出现了很多语法错误和“汉语式”的句子。

二、试卷的总体评价

命题方向(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难易程度、考查知识点、书写量等。

本试题集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难易程较大,考查知识全面,书写量不大。

三、试卷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考查的知识点有重复现象。

单元测试卷教学设计及反思篇四

班级:姓名:

b.纠问式刑事诉讼的突出特点

c.对抗式刑事诉讼的突出特点 d.审问式刑事诉讼的突出特点

4.人民法院在审判阶段发现被告人所实施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该人民法院依法()a.裁定终止审理b.退回检察院补充侦查c.退回检察院作不起诉处理d.撤销案件 5.王某因涉嫌受贿被立案侦查。在被第一次讯问后,王某申请讯问自己的侦查员刘某回避。对于王某的申请有权作出决定的是()

a.公安局局长b.检察院检察长c.检察院检察委员会d.政法委书记

6.某甲在某宾馆盗窃外宾财物数额巨大,被宾馆保安当场抓获,根据管辖规定,该案应当交由()

a.人民法院立案b.人民检察院立案c.公安机关立案d.国家安全机关立案 7.某人民法院指定律师刘某担任未成年被告人王某的辩护人,但王某拒绝律师为自己辩护,并坚持自行辩护。人民法院应当()

d.对一审判决提出上诉的权利

9.下列表述中,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盲聋哑人因其生理上的缺陷而不能作证人b.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能作证人 c.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d.未满18岁的未成年人不能作证人 10.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划分的标准是()

a.证据的存在和表现形式b.证据的作用c.证据的来源d.证据与案件的关联程度 11.下列证据中,可能成为直接证据的是()

d.三个月内完成补充侦查

早于()a.2005年3月5日b.2005年3月10日c.2005年3月19日d.2005年5月10日 16.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对于侦查人员有关案件情况的提问()a.有权保持沉默b.应当如实供述罪行c.应当如实回答d.可以拒绝回答 17.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a.受委托人要求的约束b.受指定人民法院意见的约束c.受公诉人意见的约束d.有权独立发表辩护意见 18.下列证据种类中,属于人证的是()

a.勘验、检查笔录b.鉴定结论c.书证d.视听资料

19.被害人某甲,在上班途中被一辆汽车撞死。刑事诉讼中对该案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主体是()

a.某甲所在单位b.人民检察院c.某甲的叔叔d.某甲的配偶

22.某地发生一起伤害致死案件,公安人员赶到案发现场后,两名犯罪行为人已经逃跑。公安机关应当()

c.便于当地群众旁听d.便于分析犯罪情况,加强防范措施e.便于新闻媒体采访报道 24.下列人员中,不能被委托为辩护人的有()

25.下列关于口供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有()

a.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b.只有被告人口供,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c.没有被告人口供,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d.口供也是证据的一种,经查证属实后可以作为定案的一种根据 e.只有本案共同被告人的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一般不能据以定罪判刑 26.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审查后,根据案件情况,可分别作出的决定有()

a.提起公诉b.免予起诉c.不起诉d.撤销案件e.补充侦查

e.赵某年老体弱,不能进行体力劳动

28.下列人员属于刑事回避范围的是()

a.法院院长b.法院副院长c.刑事审判庭庭长d.检察委员会委员e.检察院检察长 29.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的规定是()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6.简要回答立案管辖的划分依据。

六、论述题(本大题12分)

39.论刑事诉讼中的被害人与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在诉讼地位和诉讼权利上的异同。

七、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5分)40.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单元测试卷教学设计及反思篇五

教学内容:造句、动词填空、写话

课型:讲评课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生能用完整的话表达,并且能熟练地运用陌生字的拼音。

2、学生能熟练地运用标点符号中的逗号和句号,知道开头空两格。

3、学生的审题能力有所提高。 过程与方法:

在相互交流、评价、订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自检的能力,激发乐于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用完整的话表达自己 教学难点:写话 教法:教师指导点拨 学法:相互交流法 教具:试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做了第五单元的测试题,现在我们看看各自的做题情况。

二、试卷情况整体分析

从整体来看,同学做的都不错,我们班中很多同学都有很大的进步,尤其是这些同学。但是也有个别同学出现以下问题,造句中标点忘了加,不会写的字拼音写错了。下面我们就这次的试卷进行讲评。

(设计意图:试卷评析要发扬优点,改正不足,通过简单的总结,对好的一方面进行表扬、鼓励,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提高学生评析试卷的热情。)

三、学生自查、自改、互问、寻找原因

同学们,我们完成了单元检测,已经发给了大家,这节课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我们不足的地方补上,下面你们需要完成三件事:

1、自己检查错题原因

2、自改:把自己能改正的地方用红笔改过来

3、自己不会的问一下同桌,都不会的把题记下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查、自改、互问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

四、典型试题讲解及强化练习

1、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 ..

-----------------------------

强化练习:

(1)天渐渐---------------------------..

(2)天气渐渐------------------------------..

(3)------------

2、我一边走路,一边看风景。 ....

---------------------

强化练习:

(1)----------------

(2)----------------

3、大象的耳朵像扇子。 .

------------

强化练习:

(1)--------

(2)----------

分析原因:学们表达能力较差,标点容易丢掉。

方法:教师指导、点拨、讲解。

4、(鱼)游来游去

羊(走)来(走)去

()飞来飞去

船()来()去

()跑来跑去

小朋友()来()去

()爬来爬去

我()来()去

强化练习:

()钻来钻去

()飘来飘去

5、写话:夏天的池塘真热闹!看看池塘里有哪些朋友?他们都在干什么?

分析原因:学生只看图写,不注意问题。

方法:教师指导、点拨、讲解。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讲评,同学们对于造句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希望大家把本节课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以后的今后的学习中去。

六、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

渐渐

一边····一边

(鱼)游来游去

看看池塘里有哪些朋友?

他们都在干什么?

羊(走)来(走)去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