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思想汇报>2023年浮力教学反思(汇总5篇)

2023年浮力教学反思(汇总5篇)

时间:2023-09-24 06:44:08 作者:笔砚 2023年浮力教学反思(汇总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浮力教学反思篇一

1、我们周围的声音在强弱、高低、长短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2、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3、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4、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

6、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7、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

8、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10、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11、拨弹橡皮筋时,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

12、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13、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14、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因为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了。

15、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16、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17、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18、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19、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20、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21、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22、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的振动。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24、噪音对人的伤害:声音过高过强,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25、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有:远离噪声、控制物体发声。

(资料:声带越紧,声音越高。成年女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1毫米,成年男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5毫米,所以,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的女子声音低。)

浮力教学反思篇二

这段时间学校组织了同研一节课名师开放课的听课活动。

宋吉涛老师执教的《水变咸了》是五年级上册的一课,这一课的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形成“溶解”这个概念。宋老师在教学设计中,重点设计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在材料准备充分的前提下创设情景让学生进入探究活动之中,在活动过程中去发现,去思考,去探讨,在活动中来达到科学课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用“请……”、“谁能试试……”、“谢谢你……”、“你一定行……”等教学语言,为学生营造宽松氛围,使他们有话敢说。让学生有东西可学,孩子眼中的世界永远是妙趣横生的,教科书上规定教学内容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脑中永远问不完的问题,老师适时地布置了一些研究的课题,如“水可以溶解一些物质,那么其它溶液会不会也溶解一些物质呢?”给学生继续探究的机会,这样科学探究能力与科学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把在学科知识中学到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研究中,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又获得更多的'知识,进一步理解了学科知识,拓宽了知识领域。

宋老师设计了很多让学生体验过程的环节:面对一堆来自于生活中的材料,猜测它们是否溶解于水,让已有的生活经验一下就清晰起来,但这经验是对是错却有待于考证,让学生经历了肯定与否定自己的情感过程,从而形成对任何事物不要轻易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

培养的,所以,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成长,将是我在科学教学中的追求。

浮力教学反思篇三

本文是一篇名著节选,选自著名作家曲波的长篇小说《林海雪原》,本文描写了侦察英雄杨子荣勇斗老虎的紧张场面,表现了杨子荣在紧要关头机智、镇定、勇敢的英雄本色。依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以读为主线,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体会英雄人物形象,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新课标》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因此,我把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作为本课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语文教师有责任在每一节语文课上根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文章内容,不同的语言特点,对一些典型的'句子或片段进行“有感情朗读”的指导。比如这节课上,关于老虎样子的描写这几句,我就采用了“抓住重点词指导朗读”的方法,把这一句中能够体现老虎凶猛异常的词语:巨吼、大个、露着利牙、竖着尾巴、一冲一冲、扑来、扫击、刷刷、雪粉四溅都标上红色,引导学生抓住这些重点词语体会老虎饿了几天后的凶残模样,从而读出老虎高大威猛、吼声如雷、牙利尾壮、凶神恶煞的特点。使学生爱上朗读,爱上语文。高效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我在教学中,尽量不去模仿别人,而是努力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适合本班学生的,能体现个人独特风格的教学之路。我认为语文课既应该是诗情画意的,也应该是充满激情的,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做到全情投入,激情演绎。只有教师真正的投入,才能带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如果一味游离于课文之外,又怎么能打动和感染学生呢。因此这节课,我沿用一贯的教学风格,融入了全部的感情在里面,努力做到认真、投入、情绪饱满,激情演绎。

一节课下来,细细回味,有高效实现教学目标的成就感,也有课堂处理不到位的遗憾。虽然整个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的解读,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策略的选择都还令人满意,但也发现了自己在备课中存在的“不够细致”的问题,今后的教学会更沉下心来,细细揣摩,在语文教学中落实好《新课程标准》,小步走,不停步。

浮力教学反思篇四

今天上了四年级的科学《水变咸了》。整个教学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但是也出现几个问题。

首先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不合理。在让学生操作和观察高锰酸钾溶解实验的时间有点过长。这个实验过长就会影响下面的活动。当然后面的实验的时间还是比较长。我想主要原因是学生必须到外面的水龙头取水这样就会耽误大量的时间。我想如果可能话申请将实验室的水龙头修好,以便学生进行用水试验。如果不行就事先准备几桶水供学生进行实验。我想这是客观原因,在教学设计必须合理科学的进行实验时间的分配。这需要老师做好实验的准备及准备实验。为了高效的利用有限的'时间,我想还需要加强实验指导。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需要老师进行积极有效的指导。指导语言要一针见血。从而加快学生的实验。

其次教学过程中,还是有些环节需要进行处理。比如在实验完之后,学生汇报的问题。这时候怎样使学生尽快的进入汇报状态,这个方面还需要进行研究。想办法使学生尽快的从实验状态进入汇报状态,我想这需要我还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要求。因为这衔接的地方时浪费时间比较长的地方。

浮力教学反思篇五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燃烧的条件这个核心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事实、证据的能力,利用生动的实验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对燃烧现象提出问题,根据资料尝试解决问题,设计实验获得事实证据,掌握关于燃烧的核心科学知识点,在探究中培养学生收集事实证据的能力。根据学生的情况,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生成教学过程。根据学生可能提到的内容增加实验项目,让学生对关于燃烧的一些说法进行适当的怀疑,然后加以验证。在充分把握教材要求的情况下,根据学生对燃烧已有的经验知识,因势利导,针对学生的问题展开教学。

以学生合作探究习惯为主题,在课上注重了让学生通过了自主探究——自主实验——自主学习——自主创新获取知识,体现了自主探究的学习乐趣,养成了自主探究的习惯,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从简单而有兴趣的生活入手。抓住了孩子好表现,好展示的心理,从探究实验引入,激发学生想进一步探究科学知识的欲望。燃烧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他们没有从科学的角度探究过燃烧现象。新课标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目标,又是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在教学中经过了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做第一个实验,在没做之前让学生动手先脑,先设计实验即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再按实验去做。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知道了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再此基础上,进入第二个环节,燃烧蜡烛的实验。首先知道蜡烛燃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有新物质生成——水,第三个环节探究蜡烛燃烧的秘密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用装有石灰水的烧杯再次实验,发现蜡烛的燃烧有白色的物质生成(水,二氧化碳),由此得出结论:蜡烛的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第一个环节和第三个环节比较出色,第一个环节为第三个环节做了铺垫,学生在实验中也很容易理解,引导学生在掌握了燃烧的秘密之后,将知识带到生活中去,发现生活中人们利用燃烧可以做哪些事情,燃烧在人们的生活中的利于弊,探讨我们如何使用燃烧,并提示安全用火标志图,是学生产生更深的体验,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简单和直接地引入使学生从细微的生活琐事入手,能够很好的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使他们不断地加强小组间的合作探究,更好的完成本小组的学习任务。

通过教学使学生增强了“注重事实与证据的意识”。在主体参与下,使他们不断地加强小组之间的合作探究,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

相关范文推荐
  • 09-24 2023年上学期高中教务主任述职报告 高中教务主任述职报告(模板5篇)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
  • 09-24 最新小微企业信贷工作计划 公司企业信贷员的工作计划(大全5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计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方向,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时间、资源和任务。下面是小编整理
  • 09-24 幼儿园国学心得 幼儿园教育心得体会(大全8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
  • 09-24 减法的认识教案反思(优质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
  • 09-24 2023年小学安全例会会议记录 小学学校会议记录(优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
  • 09-24 一个信贷员的工作规划(优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一个信
  • 09-24 个人自纠自查整改 自查自纠整改报告(汇总9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
  • 09-24 财政资金自查 财政专项资金自查报告(精选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
  • 09-24 2023年医生晋升副高级职称述职报告(模板5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
  • 09-24 最新大学生教学实践报告(实用5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报告帮助人们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