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生态移民搬迁 甘肃生态移民整体搬迁调研报告(模板5篇)

生态移民搬迁 甘肃生态移民整体搬迁调研报告(模板5篇)

时间:2023-09-29 21:06:25 作者:灵魂曲 生态移民搬迁 甘肃生态移民整体搬迁调研报告(模板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生态移民搬迁篇一

为尽快启动**乡**村**村民小组地质灾害点整体搬迁安置项目,充分考虑搬迁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乡于xx年5月初对搬迁点和安置条件等进一步进行了实地祥细地调查分析,现就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村民小组基本情况:**村民小组于1955年移民下坝进驻,隶属**乡**村,该村民小组座落于**盆地北段东部边山坝结合部位的缓坡地带,地势东高西低,主体结构松散,稳定性差。距乡人民政府10公里,有农户85户353人,有耕地890亩,其中水田266亩,旱地624亩,人均耕地面积2.3亩。xx年末,人均占有粮食300kg,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距村委会、村完小及卫生室5公里,群众赶集、子女入学就医等条件不好。主灌渠上东沟以南北走向从寨子上边通过。xx年以来,由于受崩龙田煤矿跨河采煤的影响,上东沟以下地表出现渗水,**村民小组85户农户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地表滑坡造成62户住房墙体拉裂变形,至今为止,已有5户人家8栋房屋倒塌拆除,基础设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二)煤矿的基本情况

崩龙田煤矿原属**农场(现保山监狱)的自办煤矿,1958年始建小煤窑供农场自用,开采区在**河的西岸。1988年扩建到2万吨。1993年扩至3—4万吨/年。1995年扩建至6万吨。后来昌宁红星煤矿与崩龙田煤矿同时就大河东侧**村民小组下面的储煤开采作了规划设计,但因技术投资等原因,两家业主都未开工,后经昌宁县人民政府出面与**农场协商,经云南省保山监狱的管理局批准,于xx年两家共同联合开发,当时地质灾害点下面储煤的采矿权属昌宁红星煤矿。联合时,农场以河西储煤和资产入股,控股65%,昌宁红星煤矿以河东储煤和200万元入股,控股35%。于xx年3月正式联合运营,xx年底红星煤矿的`管理人员和工人撤回,由监狱单方进行管理经营。每生产一吨煤支付给红星煤矿10元。xx年改为9元/吨。现开采规模已达9万吨/年。开采区于xx年跨河延伸到**河东岸**村民小组驻地下边,现为主矿区。到目前为止,矿区河东岸地下储煤仍有900多万吨,可采储煤400多万吨,按现有开采能力可供近50年开采。

二、受灾情况

(一)居住区受灾情况:该村民小组座落于**盆地北段东部边山坝结合部位的缓坡地带,地势东高西低,主体结构松散,稳定性差。加之主灌渠上东沟以南北走向从寨子上边通过。xx年以来,由于受崩龙田煤矿跨河采煤的影响,上东沟以下地表出现渗水,**村民小组85户农户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地表滑坡造成62户住房墙体拉裂变形,至今为止,已有5户人家8栋房屋倒塌拆除。目前旱季仍有6户人家的面房畜圈里出水,且出水量在增加。房屋基础被软化,造成垮塌的可能性很大,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二)生产区受灾情况:

在居住地受灾的同时,下边近300亩的耕地地表出现凹陷和变形,田间道路和灌溉沟渠受到严重破坏长达近1公里,造成耕种困难,现已由水田改为旱地,农户收益明显受到影响。此变形的地表下面是煤矿的主采煤区,通风口就在农户居住地的下边。

(三)群众意愿:由于自然灾害频繁,生存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缓慢,特别是村民住房墙体拉裂、房屋倒塌等问题,多数群众普遍认为是崩龙田煤矿采煤所致,反应强烈,并引起多次群体上访事件。群众要求搬迁到地质稳定条件较好的地方,彻底解决**小组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三、灾情处置方案

(一)总体处置方案

1、搬迁规模:鉴于灾情明显,危害较大,**村民小组应实行一次性整体搬迁,转移安置85户353人,宅基地按户均220㎡划拨给搬迁农户。房屋建设的结构和投资由农户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自行决定。

2、安置点选择:迁入区选择在**乡**村**村民小组黄家大地,土地权属为**村民小组集体所有,土地不需作调整。地势相对平缓,地质稳定性好,土壤以红壤土为主,且远离矿区,地质条件能满足搬迁安置需要。光、热、水资源条件较好。

3、建设内容及规划:安置点的建设规划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标准,超前合理规划。建设内容根据易地搬迁和新农村建设相关标准结合自身情况,围绕安居建房85户;村庄道路及弹石路8公里;人畜饮水管道6.5公里;活动场地、电力设施、灌溉沟渠等来组织设计。

4、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项目估算总投资768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试点项目补助资金193万元,保山监狱承诺补助资金220万元,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投入25万元,村民自筹30万元,缺口资金300万元。

(二)乡级前期工作情况

在灾情发生后,**乡在考虑到需要搬迁时,一是积极协调各方,请昌宁水利局勘测设计队帮助完成了皇家大地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实施方案(代可行性报告),并报国家批准。二是在群众上访、思想不稳定时做了正确引导维护稳定工作。三是小项目捆绑上到位一个实施一个,完成了人畜饮水主管道架设,活动场地建设等投资近20万元。

(三)需县级帮助解决的事项

1、为确保整体搬迁的顺利实施,请县人民政府帮助协调保山监狱,适当增加补助资金,参照卡斯大水平新村村民小组因采煤影响搬迁补助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资金520万元,在原承诺的基础上追加补助资金300万元。

2、部门支持,合力攻坚。请县直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具体内容为:

发改局:帮助协调国家易地搬迁项目尽快下达实施;对村民房屋进行资产评估。

建设局:帮助对安置点进行规划、设计并提供建设技术指导。

水利局:帮助给予安置点人畜饮水项目支持和帮助。

国土局:帮助办理安置点农户宅基地使用手续,对安置点作出地质灾害评估;将迁出区列入土地整理项目实施耕地恢复。

交通局:帮助解决部分公路建设资金,并提供建设技术支持。

新农办:帮助将安置点列入县级新农村建设试点予以资金支持。

电力公司:帮助将安置点通电工程列入电网改造项目予以支持。

经贸局:协调红星煤矿给予村民部份建房补助。协调保山监狱及早拨付补助资金。

财政局:对申报的**村民小组一事一议项目予以资金倾斜和支持。

地震局:帮助将搬迁户列入地震民居房补助。

扶贫办:帮助将**村民小组搬迁列入扶贫易地搬迁项目进行申报。

司法局:帮助调处解决疑难矛盾纠纷,开展法制政策宣传、维护社会稳定。

公安局:帮助搞好搬迁安置社会稳定工作。

信访局:做好搬迁户建房补助标准的解释疏导工作,防止村民上访。

农业局、林业局:帮助将安置点沼气池建设列入项目支持,并提供建设技术支持。

更多热门

生态移民搬迁篇二

近年来,平凉市坚持把生态移民搬迁作为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不断强化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了进一步做好今后的生态移民搬迁工作,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从总体上减少贫困人口,市委农工办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平凉市生态移民整体搬迁调研报告》一文,分析了全市生态移民异地搬迁工作的现状,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平凉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属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高原沟壑区,辖6县1区,102个乡镇、1470个行政村、912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3.9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93.41万人,占总人口的84.2%,农村劳动力101.97万人。土地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海拔在890—2857米之间。年均气温9.2℃,降水量为453.6毫米。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发、水土流失严重,已成为困扰全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而有的地方自然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已不适合人类生存居住,需要实施生态移民整体搬迁工程,改善人居环境。我市自开始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共涉及崆峒区、灵台县、崇信县、华亭县4个县52个行政村、65个自然村,搬迁群众3941户18657人。

二、主要成效

1.坚持生态移民搬迁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搬迁群众从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环境搬迁到交通便利、资源相对较好、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集中安置,生产条件、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按照“三清四化五改六有”(清洁家园、清洁村庄、清洁道路,美化环境、硬化道路、亮化街路、净化院落,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有村部、有卫生所、有小超市、有宣传栏、有小广场、有篮球场)标准,全面推进安置区路、水、电、气、房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安置区砖木砖混结构住房比例达到100%,通村道理硬化率和村内巷道硬化率分别达到100%和98%,自来水入户率达到100%,生活、文化、卫生设施配套齐全,村庄绿化、美化率高,极大提高了安置区建设总体水平,改善了移民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全面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和强农惠农政策,对脱离土地、迁入县城的群众一律办理了城市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城市低保,农业村安置区新农保、新农合参保参合率达到98%以上,“五保户”供养率、低保户及特困户救助率达到100%,惠农资金到位率达到100%。搬迁群众住房难、行路难、饮水难、就医难、上学难等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

2.坚持生态移民搬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明显变化。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原则,结合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规划,科学选定安置地点,高起点、高标准制定移民区建设规划,确保了移民搬迁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根据拟搬迁村社的地理位置、经济实力、群众意愿等实际,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支持偏远山区的农民向集镇中心村或公路沿线转移,采空塌陷区的农民向生态环境良好、可持续发展条件优越的区域转移,有实力的村社和农民整体向县城转移。华亭县先后建成麻庵移民二期等一大批移民安置区,原麻庵乡整乡告别了大山,安口镇安丰社区等5个社区的1200多户农户住上了“单元楼”,东华镇前岭等村的部分农民还搬进了“小别墅”。灵台县将百里乡二联村、芦子集村生活在国有天然林重点保护区的144户694人整体搬迁到百里乡崖湾村和新集村建点安置,新建移民住宅144户12960平方米。崆峒区建成了崆峒镇太统村与旅游产业开发相结合,麻武乡麻武村、大寨乡阳洼台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新农村建设典型。一排排房屋整齐有序,一条条街道宽阔笔直,一行行树木绿树成荫,搬迁群众实现了生活方式城镇化、居住环境优美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3.坚持生态移民搬迁与产业开发相结合,群众致富渠道进一步拓宽。始终将扶持搬迁群众开发产业、致富增收作为生态移民搬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托安置区优势资源,因地制宜,“一村一品”,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对安置区在纯农业村的,大力发展牛、果、菜等特色优势产业;对安置区在城中、城郊、小城镇中心或公路沿线的,就近发展农家乐、农家茶社、住宿、餐饮、休闲、娱乐、物流、家政服务等特色服务业,妥善安置富余劳动力在当地企业就业。目前,所有农业村安置区均培育形成特色优势产业1-2个,初步形成了“一村一业”的专业化生产格局。城中村、城郊村、小城镇中心村及公路沿线村的安置区二、三产业快速发展,60%以上的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其中,灵台县通过集中连片实施生态移民安置,大力发展牛果菜主导产业和劳务经济,搬迁群众收入来源由原来单一的种植业,逐步向牛果菜等多元化转变,有了更多的生活门路。崆峒区加大对搬迁群众的果树栽培、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搬迁群众普遍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牛、果、菜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收入大幅提高。华亭县砚峡乡依托县城开发和黎明川现代农业示范园、红旗川高效农业示范区、西华川生态观光农业休闲服务区建设,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和现代农业,有力促进了农民转移就业。搬迁群众的生产方式由原来的单一种植业向畜牧养殖、果菜开发、商贸服务、劳务输出等多元化转变,改变了以往“靠天吃饭”的状况,脱贫致富步伐不断加快。

4.坚持生态移民搬迁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迁出区群众原居住在自然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的深山区等,生产方式落后,群众从事放牧、开荒等活动,严重破坏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对这些区域的群众实施生态移民搬迁,结合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荒山造林工程和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的实施,有效促进了迁出区的生态恢复和保护,减轻了对旅游生态区自然环境的破坏,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崆峒区20以来,共实施迁出区生态恢复和安置区绿化3万余亩,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83%,“生态平凉”的内涵不断深化,“崆峒旅游”的品牌进一步提升。

5.坚持生态移民搬迁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社会风尚日趋良好。生态移民搬迁工程的实施,不仅改变了搬迁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还为搬迁群众搭建起了认识和接受新事物的平台。通过开展文明村社、文明行业、文明家庭等各类创建活动,引导村民易风移俗,积极发展群众文化,搬迁群众的生活方式、卫生习惯和思想观念等发生了根本转变,形成了尊重科学、追求上进、崇尚文明的社会风气,广大移民看到了美好生活的希望,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日益坚定。

三、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运行机制。生态移民搬迁项目涉及工程建设、群众搬迁、政策协调、项目整合等多方面的内容。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各相关县(区)成立了由政府县(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县(区)长任副组长,发改、财政、建设等部门及实施乡镇政府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实施规划的制定、重大事项的协调和有关政策的协调,并对安置工程方案的落实、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和严格考核。同时,建立健全项目建设督查调度机制,把生态移民搬迁项目列入重点项目督查调度范围,深入项目实施乡镇对工程建设情况进行现场督促检查,掌握项目建设情况,了解项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研究,协调解决,促进了项目顺利实施。

2.坚持因地制宜,精心规划设计。一是严格标准,合理布局。聘请有资质的机构和技术人员、进行精心测绘设计,使总体规划、单项工程设计互相协调、布局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将搬迁户住宅统一联户集中建设,缩减了宅基地之间的空闲地,有效节约了土地。二是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统一规划设计到位,乡村道路及街道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并在道路两旁留足绿化地带及排水沟,确保安置点建成后,村容整洁,环境优雅,营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搬迁建房方面,设计集中建设图纸和方案,交给群众反复讨论,再确定户型,根据建房户经济状况分类指导,分户型实施。

3.多方整合资金,形成工作合力。把整合项目资源作为工程实施的有效途径,在保持原有项目管理渠道不乱,资金使用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对乡村道路、产业开发、危旧房改造、巩固退耕还林等项目资金进行有效整合,支持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搬迁群众发展优势产业。项目实施前,积极与相关单位协调,将各部门项目尽可能的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整合。资金协调到位后,按照各种资金来源,使用范围,统筹安排,确保整合资金真正落到实处,用到项目建设上,充分发挥项目的“示范效应”。

4.严格资金管理,确保投资效益。严格执行国债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按照《甘肃省财政扶贫专项资金管理暂行管理办法》,对项目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严格落实报帐制度,按工程计划核实使用,采取“直通车”的方式兑付补助资金,财政和审计部门严格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审计,杜绝挪用、改变资金的用途和使用范围。

5.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动员,使广大干部群众对生态移民搬迁工程的重大意义、实施步骤、建设内容、筹资渠道等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自觉支持项目建设,广大群众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同时,通过退耕还林、科技推广、改善教育卫生条件等措施,安排技术人员深入安置区,对搬迁群众进行传、帮、带,使搬迁群众掌握一些必要的实用技术,提高生产技能,引导和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

四、存在问题

1.移民迁入区土地调配难。土地二轮承包后,规定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延长30年,即到2027年12月31日前行政干预土地分配没有明确的合理合法的政策法律依据,加之近年来,减免农业三税,兑现粮食直补等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相继出台,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种地的积极性,迁入区群众不愿将原承包经营的耕地调出,土地调配工作难度相当大,导致移民群众有房居住、无地耕种。

2.移民群众增收渠道单一。移民群众多为贫困人口,本身经济状况很差,移民项目属补贴项目,政府只能投入部分资金,贫困群众无力承担自身搬迁费用,即使迁出后也无力发展新的增收产业项目,出现了迁出后返贫、迁出后更穷的情况,部分村社出现了住洋房的贫困户。

3.移民项目资金严重不足。平凉属农业市,财政情况不是很好,有的县区经济还很落后,但非国家扶贫重点县,争取上级政策性投资的路子窄,以工代赈等较大规模的扶贫项目难以落户平凉,而移民群众大多属贫困户或低收入家庭,自我发展能力极弱,从政府到民间,都无力实施较大规模的移民搬迁项目。

4.部分群众过分眷恋故土。受传统观念影响,部分群众,尤其是年长老者不愿离开故土,对搬迁工作积极性不高,甚至做消极宣传,给实施移民搬迁工程造成一定影响。

5.项目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为一些项目乡镇前期工作不扎实,对项目调研论证不充分,项目实施中调整和变更搬迁对象、安置地点、建设内容和建设标准;项目资金报账制落实不到位,不按规定和要求及时报账。同时,随着项目争取的数量越来越多,管理的要求越来越严,监管的压力越来越大,工作力量明显不足,县乡两级从事生态移民搬迁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对策建议

1.明确目标,科学编制项目建设规划。规划是项目申报和实施的前提,必须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发挥规划的统领作用。要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在认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科学编制生态移民搬迁实施规划。生态移民搬迁规划要在目前相关规划基础上,进一步认真调查摸底,合理确定搬迁对象,科学选择安置点,因地制宜确定安置方式,认真编制好生态移民搬迁专项规划,并做好与土地利用、产业开发、村庄建设、基础设施等相关规划的衔接。

2.突出特色,加快发展移民后续产业。按照“产业围绕资源走、人口围绕产业走、建设围绕人口走”的原则,加大对移民安置片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做到水、电、路、网等公共设施配套齐全。并要坚持生产与生活并重,因地制宜,及早谋划,制定好安置区的发展思路和产业规划,迁入新居后,要引导群众转变生产方式,由传统种植业向发展特色产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转变,由单一从事农业向二、三产业转变,由靠地为生向借地生财转变。加强致富技能培训。大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实用技术培训,使每一户移民都能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提高移民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3.多方筹集,加大项目资金投入。一是加大国省投资的争取力度。围绕国家投资重点,从通乡公路、饮水安全工程、农电网改造等方面筛选论证,积极向上汇报衔接,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计划盘子,力争在项目数量、投资规模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根据生态移民整体搬迁实施规划,认真确定搬迁对象,科学选择安置区,扎实做好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把前期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提高项目争取的成功率。二是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按照“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尽其力,各计其功”的原则,协调相关部门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集中捆绑使用,重点解决安置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扶持搬迁农户发展特色产业和第三产业,使整合资金年度计划与生态移民整体搬迁计划相衔接,确保生态移民整体搬迁项目整合资金足额到位。三是积极吸纳各类社会资金。认真研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吸引更多的银行资金、企业资金和其他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移民整体搬迁工程建设,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

4.规范程序,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一是严格按照项目批复建设。项目乡镇要严格按照批准的建设方案和相关规范组织施工,不得随意变更已经批复的单项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和建设内容,不得擅自调整或变更搬迁对象、安置地点、建设规模和标准。如因特殊原因确需调整或变更的,应按程序逐级上报,待省、市发改委批准后实施。二是加快项目竣工验收。项目建成后,要及时进行竣工决算,申请办理财务决算批复和审计,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质量技术验收,积极准备项目竣工验收资料,形成验收资料汇编,申请项目竣工验收,并办理资产交付手续。三是认真落实项目公示制。根据年度项目计划,要以建立永久性公示牌、安装农户标识牌、印刷宣传标语等形式对项目进行公示和宣传,接受群众监督。四是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发改、监察、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密切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做好生态移民整体搬迁项目资金的监管工作。

5.完善机制,强化配套政策支持。一是落实土地政策,实行土地优惠。移民搬迁所调配的集体土地,按实际可利用面积和相关政策规定,给予一定的土地补偿费,费用由政府承担,也可用国有土地置换并办理相关手续;土地使用主要采取农户承包形式,承包期按安置点原有农户的现行政策执行,并完善土地承包合同手续。参照安置点人均耕地和户均宅基地标准统一规划安排好搬迁人口的生产和生活用地。迁出区原有的土地,原则上归集体所有,用于退耕还林或荒山绿化等。二是减化户籍手续,减免有关费用。搬迁群众在安置点享有永久居住权,安置点公安机关按属地管理原则,及时办理搬迁农户在安置点的迁移落户手续。同时,对移民生活用水价格适当优惠,减免住宅、自来水入户、电话入户等施工费用,学龄儿童入学严格执行“两免一补”政策。三是坚持社会帮扶,强化人才支持。由乡村统一安排人力对移民户进行搬迁帮扶,提供过渡住所,投资投劳,提前做好通水、通电、通路、土地平整和其它准备工作,帮助移民安排生活,发展生产。采取定向培养的方式,选派高中毕业生到师范和卫生院校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安置点的学校、卫生所工作;由教育、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统筹调配解决安置点的教师和医务人员。四是强化宣传引导,发动群众参与。按照“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群众参与、全民共建”的原则,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群众参与项目建设。一方面,通过召开动员和宣传会议、制作宣传标语、深入田间地头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帮助搬迁群众克服“亲情难舍,故土难离”的情结,增强他们在新环境中“谋发展、求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充分尊重搬迁群众的选择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在基础设施、社会公共设施建设过程中,优先组织项目所在地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并按标准发放劳务报酬,充分调动搬迁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生态移民搬迁篇三

为尽快启动**乡**村**村民小组地质灾害点整体搬迁安置项目,充分考虑搬迁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乡于xx年5月初对搬迁点和安置条件等进一步进行了实地祥细地调查分析,现就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村民小组基本情况:**村民小组于1955年移民下坝进驻,隶属**乡**村,该村民小组座落于**盆地北段东部边山坝结合部位的缓坡地带,地势东高西低,主体结构松散,稳定性差。距乡政府10公里,有农户85户353人,有耕地890亩,其中水田266亩,旱地624亩,人均耕地面积2.3亩。xx年末,人均占有粮食300kg,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距村委会、村完小及卫生室5公里,群众赶集、子女入学就医等条件不好。主灌渠上东沟以南北走向从寨子上边通过。xx年以来,由于受崩龙田煤矿跨河采煤的影响,上东沟以下地表出现渗水,**村民小组85户农户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地表滑坡造成62户住房墙体拉裂变形,至今为止,已有5户人家8栋房屋倒塌拆除,基础设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二)煤矿的基本情况

崩龙田煤矿原属**农场(现保山监狱)的自办煤矿,1958年始建小煤窑供农场自用,开采区在**河的西岸。1988年扩建到2万吨。1993年扩至3—4万吨/年。1995年扩建至6万吨。后来昌宁红星煤矿与崩龙田煤矿同时就大河东侧**村民小组下面的储煤开采作了规划设计,但因技术投资等原因,两家业主都未开工,后经昌宁县政府出面与**农场协商,经云南省保山牢狱管理局批准,于xx年两家共同联合开发,当时地质灾害点下面储煤的采矿权属昌宁红星煤矿。联合时,农场以河西储煤和资产入股,控股65%,昌宁红星煤矿以河东储煤和200万元入股,控股35%。于xx年3月正式联合运营,xx年底红星煤矿的管理人员和工人撤回,由监狱单方进行管理经营。每生产一吨煤支付给红星煤矿10元。xx年改为9元/吨。现开采规模已达9万吨/年。开采区于xx年跨河延伸到**河东岸**村民小组驻地下边,现为主矿区。到目前为止,矿区河东岸地下储煤仍有900多万吨,可采储煤400多万吨,按现有开采能力可供近50年开采。

二、受灾情况

(一)居住区受灾情况:该村民小组座落于**盆地北段东部边山坝结合部位的缓坡地带,地势东高西低,主体结构松散,稳定性差。加之主灌渠上东沟以南北走向从寨子上边通过。xx年以来,由于受崩龙田煤矿跨河采煤的影响,上东沟以下地表出现渗水,**村民小组85户农户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地表滑坡造成62户住房墙体拉裂变形,至今为止,已有5户人家8栋房屋倒塌拆除。目前旱季仍有6户人家的面房畜圈里出水,且出水量在增加。房屋基础被软化,造成垮塌的可能性很大,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二)生产区受灾情况:

在居住地受灾的同时,下边近300亩的耕地地表出现凹陷和变形,田间道路和灌溉沟渠受到严重破坏长达近1公里,造成耕种困难,现已由水田改为旱地,农户收益明显受到影响。此变形的'地表下面是煤矿的主采煤区,通风口就在农户居住地的下边。

(三)群众意愿:由于自然灾害频繁,生存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缓慢,特别是村民住房墙体拉裂、房屋倒塌等问题,多数群众普遍认为是崩龙田煤矿采煤所致,反应强烈,并引起多次群体上访事件。群众要求搬迁到地质稳定条件较好的地方,彻底解决**小组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三、灾情处置方案

(一)总体处置方案

1、搬迁规模:鉴于灾情明显,危害较大,**村民小组应实行一次性整体搬迁,转移安置85户353人,宅基地按户均220㎡划拨给搬迁农户。房屋建设的结构和投资由农户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自行决定。

2、安置点选择:迁入区选择在**乡**村**村民小组黄家大地,土地权属为**村民小组集体所有,土地不需作调整。地势相对平缓,地质稳定性好,土壤以红壤土为主,且远离矿区,地质条件能满足搬迁安置需要。光、热、水资源条件较好。

3、建设内容及规划:安置点的建设规划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标准,超前合理规划。建设内容根据易地搬迁和新农村建设相关标准结合自身情况,围绕安居建房85户;村庄道路及弹石路8公里;人畜饮水管道6.5公里;活动场地、电力设施、灌溉沟渠等来组织设计。

4、投资规模及资金来源:项目估算总投资768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试点项目补助资金193万元,保山监狱承诺补助资金220万元,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资金投入25万元,村民自筹30万元,缺口资金300万元。

(二)乡级前期工作情况

在灾情发生后,**乡在考虑到需要搬迁时,一是积极协调各方,请昌宁水利局勘测设计队帮助完成了皇家大地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实施方案(代可行性报告),并报国家批准。二是在群众上访、思想不稳定时做了正确引导维护稳定工作。三是小项目捆绑上到位一个实施一个,完成了人畜饮水主管道架设,活动场地建设等投资近20万元。

(三)需县级帮助解决的事项

1、为确保整体搬迁的顺利实施,请县政府帮助协调保山监狱,适当增加补助资金,参照卡斯大水平新村村民小组因采煤影响搬迁补助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资金520万元,在原承诺的基础上追加补助资金300万元。

2、部门支持,合力攻坚。请县直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具体内容为:

发改局:帮助协调国家易地搬迁项目尽快下达实施;对村民房屋进行资产评估。

建设局:帮助对安置点进行规划、设计并提供建设技术指导。

水利局:帮助给予安置点人畜饮水项目支持和帮助。

国土局:帮助办理安置点农户宅基地使用手续,对安置点作出地质灾害评估;将迁出区列入土地整理项目实施耕地恢复。

交通局:帮助解决部分公路建设资金,并提供建设技术支持。

新农办:帮助将安置点列入县级新农村建设试点予以资金支持。

电力公司:帮助将安置点通电工程列入电网改造项目予以支持。

经贸局:协调红星煤矿给予村民部份建房补助。协调保山监狱及早拨付补助资金。

财政局:对申报的**村民小组一事一议项目予以资金倾斜和支持。

地震局:帮助将搬迁户列入地震民居房补助。

扶贫办:帮助将**村民小组搬迁列入扶贫易地搬迁项目进行申报。

司法局:帮助调处解决疑难矛盾纠纷,开展法制政策宣传、维护社会稳定。

公安局:帮助搞好搬迁安置社会稳定工作。

信访局:做好搬迁户建房补助标准的解释疏导工作,防止村民上访。

农业局、林业局:帮助将安置点沼气池建设列入项目支持,并提供建设技术支持。

生态移民搬迁篇四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三农”问题的不断深化,农村改革迫在眉睫,自从20xx年,海南省首倡文明生态村建设,全国上下掀起了建设生态文明村的热潮。山东省滕州市紧跟社会潮流,应广大农民朋友对生活环境质量的需求,加快生态文明村的建设步伐,取得了广大农民朋友的一致好评。

在调查期间,通过和该村党支部书记的谈话中我了解到,该村已经建立了生态文明户80余家,种植绿化植物一千余株,购置垃圾桶二百余个,基本上每一个胡同能够平均四个,该村计划在20xx年上半年普及沼气池,现阶段该村建有自己的沼气池配件厂,包括沼气池主池体和沼气池盖,也建成了自己的彩砖厂,生产各种彩砖,用来内销和外销,还有自己的农产品购销服务部,方便了农产品的销售。该村街道建不设别具风格,除了道路两旁间隔栽种了不同种类的绿化树,还在两棵树之间栽种了各种花草,各户门前也建成了自家的“花池”用来栽种一些蔬菜之类的东西,各个胡同安排了具体的生态文明负责人,具体负责该胡同的卫生以及治安问题。

虽然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但是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就在一开始,村干部就面临了各方面的压力,一是资金问题的紧迫,二是好多村民的反对,他们的思想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没有远见卓识,只能看到当前利益,无法正确的衡量生态文明村的利与弊,得与失。村干部在村民的思想动员上做了很多的工作,这为生态文明村的建设排除了一部分障碍。除此之外,我个人认为,不管什么地方,哪一个社会阶段,建设生态文明村都要充分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

1、建设生态文明村就是为了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与水平,所以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真正成为文明生态村创建和收益的主体,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让他们从思想上到行动上支持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工作。

2、建设生态文明村还要树立和增强科学发展的观念,坚持文明、生态一起抓,软件、硬件一起上。避免一些地方的“光说不干”的现状,三番几次的将农民朋友对生态文明村的建设热情凉到了最低点。除此之外,最主要的是还要充分发挥农村文体中心或活动场所的宣传、教育、娱乐等功能和作用,开展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使农民朋友不仅在物质上有一种富有感,还要在精神上有一种充实感,例如: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和文化科技知识讲座等,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传播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念,倡导文明新风。要通过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改造,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进而全面提升农民文明素质,最终达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实现农村社会的和谐。

3、要坚持建管并重,建立健全长效建设管理机制。不能像有的地方那样,建而不管,修而不治,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样周而复始的就会影响生态文明村在广大群众心中的地位。首先,作为村干部要将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当作一件长久的事情来做,不管到什么时候,都要将生态文明村的建设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来做,时刻想着为老百姓谋利益,谋发展,只要能为百姓办实事,就会得到百姓支持。

4、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切实增强创建后劲。就像上面提到的,要把生态文明村当作一件长远的事情来抓,要根据自己村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更加促进整个村庄的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譬如上面提到的根据村庄需要建立自己的厂房,既能促进村庄的经济发展,还能为村民提供一些相应的就业岗位,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5、形成边建设、边治理的建设模式。农村不比城市,虽然中国的城镇化速度挺快,可是农村的经济发展还是跟不上社会的脚步,在各个方面都存在一些落差和不足,譬如农村的环境问题,包括村道的卫生,生活垃圾的存放,村庄河流的治理,农作物秸秆的存放问题等等,应该尝试建立一套生态链,使资源的利用率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6、要坚持因地制宜,制定完善创建规划。可以根据当地的土地情况制定相应的种植方案,尽最大的努力提高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为农村向城镇化过度奠定一定的基础。

在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中除了要注意以上的问题以外,还要正确处理文明生态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其一,文明生态村建设是符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要求的。其二,滕州市文明生态村建设是立足滕州实际的战略选择,符合滕州市情,符合滕州的经济发展状况。其三,既然是模式,就应该有多种,而不是一种,要允许各个地方领会中央精神而因地制宜,有所创新。三层含义归结起来,就是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文明生态村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盖新房子、修水泥路、建沼气池,种花种草,等等,这些确实是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和措施,因为他们可以使“村容整洁”;同样,在农村搞多种经营也可以适当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生态移民搬迁篇五

为促进**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推动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近期,**保护区组织人员对**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保护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先后分别到**乡的**村**屯、**河,**村,**村;**镇库区上游**河沿线的平腊村纳新等屯;**乡**村的**、**;**乡的**屯以及大山林场、**大峡谷野生珍稀植物园等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查了解,走访群众代表,村组干部,听取意见和建议,调研结果如下:

一、**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

(一)保护区范围及对象

**自然保护区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季风常绿阔叶林为主体的原生性天然林及其生态系统;以南方红豆杉、黑颈长尾雉等为主体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和**重要的水源涵养林。总面积42848.4公顷,其中核心区14720.8公顷,缓冲区11101.3公顷,实验区17026.3公顷。

(二)保护区的生态效益和作用

**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独特、森林生态系统原生性好、生物多样性丰富等特点,保护区的建设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对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的标志性工程**水电站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生态保障作用,其保护价值非常重要。据统计有维管束植物2819种,大型真菌185种,陆生脊椎动物382种,昆虫105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0种,植物27种。保护区有88种野生兰科植物且物种个体数量较多,是**野生兰科植物属种最多、系统发育最完善的自然保护区。

(三)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初见成效

近几年来,保护区致力于有效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及水资源涵养能力,妥善管理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生境,不断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意识,逐步使保护区向设施基本完善、管理科学先进、环境优美良好方向迈进;保护区对淹没区内红水河流域珍稀野生植物及古树实施迁地保护,建立了**珍稀野生植物迁地保护示范基地—**大峡谷野生珍稀植物园、兰花园,园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0种4000多株,兰花75种2万多株(丛)。有效地保护了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态环境。

二、**自然保护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人为破坏严重。**自然保护区涉及109个自然屯,3438户,15583人。但由于移民搬迁及经济利益的驱动,天然水源林大幅度减少,如**河沿线集体林地由于生态公益林补偿低,有的群众毁林开荒种植农作物和经济林,乱砍、滥伐、毁林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特别是**景区**河右岸,群众搭棚,毁林开荒约200亩,森林植被被破坏严重,还存在蔓延的趋势。如不尽快处理,加强保护,后果不堪设想,对打造生态旅游景区景点影响很大。

(二)保护和利用矛盾突出。群众生产开发与保护矛盾突出。一是保护区范围面积的划分与当地群众的生产用地实际不够合理,据群众反映,保护区划界时,把不应划入保护区内的农民集体土地划入保护区,造成群众生产生活用地困难;二是自然保护区内有相当多集体林地,属于集体所有土地32544.71公顷,占76%,且辖区内移民较多,移民生产开发用地紧张,河流的两旁大部分的天然林、水源林几乎被砍伐殆尽,据了解被毁面积约3万多亩,种植农作物和人工经济林,杉木、马尾松、速生桉等用材树种,涵养水源差,生态效益低下。加上近年来杉木价值增涨等因素,使得森林资源保护与群众的生产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三)破坏森林行为案件查处力度不够。原保护区派出所已划归到县森林公安,对破坏辖区森林资源行为案件的查处,保护区主要是向森林公安报告案件线索,存在沟通难、查处不及时等问题。以至一些案件查处不及时,甚至久拖不断,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特别是**河的毁林行为案件,多年来都有发生,但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制止和打击,造成当地群众有恃无恐,纷纷效仿,现**村部分群众已开路进至保护区**河山顶,欲继续开路到**河上游毁林开荒抢占林地。

(四)保护区与周边村屯的界限不够明确。由于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政府虽然已与周边村屯群众确定界限,但未埋定界碑,因此群众对辖区界限不是很清楚。同时因部分群众生产生活在保护区内,为了自身利益,也还存在对保护区界线不认可、不了解等情况,给保护区的'管理工作难度大。

三、对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严厉打击破坏保护区森林资源的行为。政府要做好统筹协调,林业主管部门要积极配合,主动研究解决保护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效推动保护区的各项工作。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力度,坚决打击保护区内捕猎野生动物、破坏森林的违法行为,特别是**景区**河右岸毁林案件,久拖不决,政府应予高度重视,组织相关部门加大打击力度,防止慢延。同时,大力做好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和方式,把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科普知识等,不断向社会、保护区周边群众作广泛深入的宣传,形成保护生态环境良好的社会氛围并成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加大资金投入,抓好管理。政府要加大对保护区的资金投入,抓好配套设施建设,在原已划定界线的范围内,根据有利于保护区的管理和周边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按照峨政发(1990)20号天峨县人民政府《关于调整确认**河、穿洞河自然保护区管理面积的通知》的规定,完善自然保护区内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林权证书发放到位,以利于保护区界线的进一步明确,并在醒目的地方立好界碑和宣传牌,明确责任,签订共管协议和协调管理。

(三)因地制宜,调整林种结构,改善保护区生态环境。

首先是对保护区范围内的荒山和残次林进行封山育林,使森林植被逐步恢复。第二是对保护区水库周边的耕地要实行退耕还林政策,以改善水资源涵养能力和水质。第三是在保护区内禁牧、禁伐,让森林植被得到休养生息,使保护区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第四是林业部门要加强林木采伐源头管理,严格控制采伐天然林种植食用菌,确保保护生态环境取得实效。第四是积极做好特色中草药在自然保护区辖区内培育、繁育和试点种植等工作。保护区主动适应新常态要求,发挥自身优势,组织技术人员对保护区辖区内的原生中草药品种、环境进行调查,并与区内中医药材科研单位的专家联系,在科研专家指导下对一些具有特色又有市场前景的品种进行培育、繁育和推广研究,目前已取得很好的效果。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提高补偿标准。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生态补偿基金,除增加财政拨款外,要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以及**电站的支持。利用森林资源优势,抓好生态旅游产业开发,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根据“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建议征收生态效益补偿费,建立生态补偿基金,用于提高库区上游保护区等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

(五)加强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标本兼治。要重点支持保护区内的新农村建设,从项目、资金、技术和对口支援上优先安排,将移民安置、林业生态等工程建设与生态文明村建设相结合、与村庄的绿化、美化、净化环境相结合,与农家生态旅游等增收项目相结合,搞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人畜分离,建设化粪池,发展沼气池,优化生活生态环境,从而达到标本兼治。

(六)多方协调,调整自然保护区范围。一是上半年保护区开展的辖区内人工林调查结果:**河片区目前天然林呈零星散状不连片分布,自然林面积总数不足10万亩,从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角度出发,**河片区目前已失去了保护的目的和意义。同时,保护区**河片辖区内生活着7000多居民,大部分属于移民后靠安置,农民群众对土地的利用需求很大;按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禁止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林木砍伐之规定,位于保护区内的所有人工林,林业行政管理部门都不予许可办理采伐证。为此,建议对**自然保护区范围进行必要调整,将保护区**河片区30多万亩林地调整为居民生产生活用地,不再作为自然保护区辖区范围。

相关范文推荐
  • 09-29 2023年幼儿园小班第二学期班级安全工作计划 幼儿园小班第二学期安全工作计划(大全5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怎样写计划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计划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计划范文,
  • 09-29 最新财务共享中心总结体会(优秀5篇)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大家想知道怎么
  • 09-29 2023年护理创新创业项目计划书 创新创业农业项目计划书(汇总8篇)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任务和目标,如学习、工作、生活等。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制定计划。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计划范文
  • 09-29 传承红色基因演讲稿(汇总5篇)
    演讲,首先要了解听众,注意听众的组成,了解他们的性格、年龄、受教育程度、出生地,分析他们的观点、态度、希望和要求。掌握这些以后,就可以决定采取什么方式来吸引听众
  • 09-29 五彩绳幼儿 中班美术教案手掌五彩鸟(优秀9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
  • 09-29 最新期末表彰会发言稿(通用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
  • 09-29 中班玩具大家一起玩教案(模板8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
  • 09-29 幼儿家庭绘本阅读心得体会(大全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所经历的事件、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下面我帮大家找
  • 09-29 2023年校领导毕业典礼致辞(优秀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
  • 09-29 最新语文教师学月反思 语文教学总结与反思(优质8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