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2023年中班美术花园里有张晨华教案(优秀7篇)

2023年中班美术花园里有张晨华教案(优秀7篇)

时间:2023-10-08 13:28:38 作者:曼珠 2023年中班美术花园里有张晨华教案(优秀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中班美术花园里有张晨华教案篇一

1.尝试用三角形独特的表现方法,并迁移己有经验装扮喜羊羊。

2.体验帮小羊卷发的快乐。

发型图、人手一份小羊图、蜡笔。

一、观察谈论——故事导入激趣,三角形发型能躲避大灰狼

森林里可真热闹,羊村里住着许多小羊,可是最近有件事让小羊们很担心,有好多的大灰狼喜欢跑到羊村来抓小羊,这可怎么办呢?小羊们说:“我如果能像小刺猬一样把自己的羊毛变成尖尖的刺就不怕大灰狼了。”忽然聪明的喜羊羊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急急忙忙就出门了,你们猜猜喜羊羊去了什么地方?(理发店)

原来喜羊羊决定去理发店里烫个发型把自己伪装起来保护自己,让大灰狼认不出,这样狼就抓不到羊了。

二、讨论演示——了解三角形的表现方法

1.喜羊羊走进理发店,理发师:“你要烫什么发型?”

喜羊羊:“我要在头上烫尖尖的发型,吓跑大灰狼。”

我们一起用小手做一个尖尖的三角形样子:食指哥哥碰碰头,大家变成好朋友,就像尖屋顶一样。

2.喜羊羊烫卷发:理发师用三角形夹子给喜羊羊烫卷发。

重点讨论:三角形画法

先画一根斜斜的刺,再画一根斜斜的刺,见面碰碰头,最后拉拉手。

请个别幼儿上前尝试在小羊头部画三角形。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烫烫三角形的卷发,夹子夹好后可以涂点不同颜色的.药水,让卷发更好看。

小结:三角形的夹子本领大,可以给小羊夹出特别的发型。这样小羊的头发就能保护自己,吓跑大灰狼。还可以卷出三角形、圆形、方形、半圆形各种卷发,真漂亮!

三、学做理发师给小羊烫卷发——用三角形以及已积累的各形状画卷发

1.出示各种流行发型图片,都有些什么发型?(圆形、三角形、方形、半圆形发型)

喜羊羊的朋友也要来烫卷发,你们想办法帮一帮小羊们,让他们的身体能够烫出各种不一样的发型。

2.鼓励幼儿在小羊的头部用三角形夹子烫发,身体上用不同形状的夹子给小羊烫卷发。

3.提醒幼儿夹子夹紧才能把头发烫卷。没夹紧的地方烫不出漂亮的卷发哦。

4.找一找有没有地方没有烫到,把小羊身体的空白地方烫卷发。

指导语:夹夹夹,卷卷卷,我给小羊烫卷发,头部尖尖三角形,身体羊毛发型多,保护自己本领大。

四、分享经验——介绍自己作品,体验帮小羊卷发的快乐

1、寻找同伴不同的卷发形状,体验帮助小羊烫发的快乐。

2、故事延续:喜羊羊和他的好朋友们都烫了卷发,大灰狼认不出小羊,一只羊都抓不到了,于是灰溜溜地逃跑了,羊村的小羊们又快乐地生活在森林了。

提问:什么形状的发型是尖尖的?尖尖的头发为什么大灰狼会害怕?(三角形)(因为会刺人,扎人)

中班美术花园里有张晨华教案篇二

1、学习用泥塑造不同的小狗形象,初步学习一些简单的装饰方法。

2、通过对小狗的装饰,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3、乐意进行陶艺活动,体验泥塑的乐趣。

1、各种小狗的`图片、具有新年气氛的音乐。

2、紫沙泥人手一份、泥工板、辅助工具、毛巾等。

3、幼儿事先穿好陶艺服。

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装饰方法

一、谈话活动:

1、今年是什么年?(狗年)

2、狗有很多品种,你知道有哪些吗?它是什么样子的?(根据幼儿的回答展示小狗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狗的不同之处)

今天我们一起用泥来做各种各样的小狗,好吗?

二、教师讲解示范制作方法

1、请幼儿说说小狗身体各部分的形状,并根据幼儿的回答按头—身体——尾巴等顺序用泥塑造出“小狗”的基本外形。

2、请幼儿说说想把这只狗做成什么样的小狗?(根据幼儿的回答,引导幼儿讨论装饰的方法)教师选一方法对“小狗”进行装饰。

三、幼儿制作,教师巡视

1、现在这已经有一只“小狗”了,现在请你们也来做一只可爱的“小狗”,可以利用你身边的辅助工具进行装饰。

2、鼓励幼儿大胆取泥,进行制作,并能大胆地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装饰

四、“小狗闹春”

1、请个别幼儿上前介绍自己的作品,引导其他幼儿进行评价。

2、播放喜庆音乐,请幼儿手拿自己的作品进行表演。

陶艺:小狗闹春

中班美术花园里有张晨华教案篇三

1、爱听幻想故事:感受夸张的故事情境。

2、运用手指点画的方式创造各种人物形象,表现各种人物细节,表达自己的想象。

3、体验运用新的绘画方式进行美工活动的乐趣。

1、小人国分段长卷画。

2、红、蓝颜料每组一份,水笔人手一支,抹布若干。背景音乐《》

一、看看说说“小人国”的故事。

1、回忆故事。

师:小朋友,你们还记得前几天我们听的故事《小人国》吗?故事里的格列佛来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小人国是怎样对待格列佛的?那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现在,让我们在来看看《小人国》的故事吧!

2、出示课件,教师复述故事。

(1)教师边看课件边听音乐讲述故事《小人国》。

(2)看了这么有趣的故事,你们喜欢小人国的小人吗?你们发现他们在格列佛身上干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

(3)你们知道金老师喜欢哪个小人吗?为什么喜欢?

二、观察尝试表现

1、教师示范印画小人的方法。

(1)教师通过儿歌示范印画小人。

教师:“现在,金老师要来变魔术呢!把这个看报纸的小人变到画纸上。看,我是怎么变的?儿歌:伸出小手指,喝喝颜料水,上面亲一亲,下面亲一亲,我的小人变出来啦!那你们看看我的小人还缺了什么啊?”

(2)添画人物细节。

教师:“接下来,我也要请出小黑笔来帮助我,打开小黑哥哥,“小手弯一弯,小脚抬一抬,眼睛圆又圆,嘴巴弯又弯,戴上小帽子,穿上小西装,我的小人真神气!”

(3)变化手指及手指方向表现小人。

教师:“伸出大拇指,喝喝颜料水,横着点一点,竖着点一点,我的小人变好啦!”

(4)个别幼儿示范。

教师:“小人国里还有许多小人呢,你们喜欢哪个小人?请你把它画出来好吗?我们来看看他画的小人在干什么?”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引导幼儿边点画边思考,变化自己的手指、手指的方向或组合方法表现不同的人物。

2、画一个人物后,添画四肢动作,并逐渐添发型和服饰等细节。

四、分享交流。

教师:“哇,格利佛身上又来了这么多小人!谁来说说你的小人在格利佛身上做什么?找一找他在哪里?比一比谁的眼睛尖。

五、结束。

教师:小人国要举办一场盛大的舞会,小人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小朋友一起参加。听,舞会马上开始了,让我们赶紧出发吧!

活动反思:“小人国”这一活动是将一个有趣而富有想象的故事情景贯穿始终,通过分段长卷画的.形式,引导幼儿用手指点画的方式来画小人国的人物,形成大小强烈对比。活动中,我通过回忆、复述故事的形式,让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小人,并通过向幼儿介绍手指点画的方法,让幼儿较为清楚地看清点画的部位和方向,使幼儿发现手指点画可以利用不同手指的特点,选择手指不同的部位和变化手指的方向组合成人物的头与身体,尝试创造出千变万化的组合图像,避免幼儿误以为只能用一个手指点画。由于幼儿刚进入中班,他们对表现动态会有较大的困难,为化解这一难点,我仍沿用了小班习惯采用的线条表现的方式,在添加局部和四肢动态时,给幼儿更大的想象和思考空间。本次活动的重点是人物的造型,幼儿无心顾及颜色的变化,可以淡化颜色的表现。通过两次的活动,我发现幼儿对变化人物造型很感兴趣,他们都能创造出不一样的造型。不过大部分孩子还是局限于用一个手指,不会变化手指进行,我觉得我在操作之前应该给幼儿予提示。

小人国(手指点画)

中班美术花园里有张晨华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寻找并学习用不同材料制作拓印版画,并在操作过程中掌握拓印的方法。

2、感受拓印的乐趣和美感,喜欢参与制作拓印版画。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室周围放置一些可供幼儿制作拓印版画的材料。

2、纸风筝一个,宣纸、油画棒、轻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你们看过变魔术吗?喜欢看吗?今天老师来给大家变个魔术,好吗?

3、教师变“魔术”。瞧,一架风筝变出来了。你们猜猜老师是怎样变的吗?幼儿猜后教师将纸挪开,揭示谜底。丰富词:拓印。

二、实践操作,自主探究

1、请小朋友们找一找在你的身上、在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东西或漂亮的图案也能用拓印的方法变到你的纸上。

2、幼儿尝试、操作。

三、集体欣赏、交流、讨论拓印的经验。

1、教师引导幼儿展示作品并互相欣赏评议,对画面清晰、整洁、造型和底版材料有创意的幼儿给予鼓励。

(1)你变出了什么画?你是用哪些东西拓印的?你是怎样拓印的?

(2)讨论: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拓印成功,纹理清晰,有的却效果不太好?

2、小结。

四、引发幼儿继续思考、探索。

1、在你身边、在你家里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用拓印的方法把它变成美丽的画?

2、除了用油画棒来拓印,还可以用什么来拓印呢?

3、你还有什么更新奇的拓印方法?请小朋友回家找一找,试一试。

中班美术花园里有张晨华教案篇五

1、认识我国传统的冬至节,知道冬至的由来。

2、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3、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1、综合:冬至我知道

2、科学:白天短、黑夜长

3、让孩子知道冬至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并了解一些冬至要吃的食物有哪些?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包饺子、喝冬酿酒、吃馄饨忆西施等,让孩子感受到冬至的节气。

附儿歌:《冬至到》

冬至到,冬至到;

南馄饨,北方饺;

暧暧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冻不掉。

冬至到,冬至到,

敬祖宗,把墓扫;

会亲访友拜老师;平安幸福乐陶陶。

冬至到,冬至到,

这一夜,最长了;

甜甜蜜蜜睡一觉;明天太阳会更好。

中班美术花园里有张晨华教案篇六

外出活动时,晨晨找到了一个小蜗牛。过了一会儿,小蜗牛从壳里探出头,在晨晨手里慢吞吞地爬。几名小朋友围在晨晨身边,饶有兴趣地观察着。老师看到孩子们对小蜗牛这么有兴趣,就将它装进瓶子放在了班上的自然角里,由此,班上就开展了主题活动一一蜗牛。在主题活动中,孩子们观察了蜗牛的外貌特征,了解了蜗牛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性。可是,有一天,由于瓶子没有盖严,小蜗牛不见了,孩子们在活动室里找来找去也没有找到。晨晨很伤心,有的孩子还互相埋怨。为了安慰孩子,调整孩子的情绪,教师抓住这个教育契机,设计了绘画表述活动《小蜗牛去哪儿了》。

1、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并通过语言、绘画或粘贴的形式表现出来。

2、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的生命,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

1、经验准备:观察蜗牛的外貌特征,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

2、背景图:大树和草,毛毛虫和菜地,花园和蝴蝶,小河和青蛙。

3、环境布置:蜗牛图片、蜗牛生活背景、幼儿观察记录。

4、材料:半成品剪贴画、八开白纸、油画棒、胶棒、手工布等。

5、电教器材:视频仪、录音机。

1、听一听

(1)教师交代故事名称——小青蛙旅行记。

(2)放录音——自编童话故事《小青蛙旅行记》(附后),边讲边通过视频仪出示背景图。

2说一说

(2)围绕这几个问题,让幼儿找同桌或自己的好朋友一起讨论。教师走到幼儿中间,倾听他们的想法。

(3)全班幼儿一起交流。

3、画一画

(1)教师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想法画出来(介绍提供的材料),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需要的材料。

(2)幼儿绘画、粘贴。教师细心观察,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给予适当的支持、帮助和指导。

对不敢大胆绘画的幼儿,教师可以用游戏的口吻说:“小蜗牛去哪儿了?它找妈妈去了。”这样,幼儿重复地画出同样的蜗牛,就有成功感了。教师还可以说:“小蜗牛找花姐姐去了,花姐姐什么样呢?”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等方面考虑,画出花姐姐。

对不会画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挑选适当的半成品材料,粘贴蜗牛及背景。

对不喜欢换色的幼儿,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欣赏环境创设中的作品或其他幼儿的作品,让孩子感知色彩的美。

4讲一讲。

(1)教师引导画完的幼儿讲画。幼儿拿着自己的画,把小蜗牛去旅行的经历讲给老师、小朋友或其他人听。

(2)教师协助

幼儿将作品粘在展示板上;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活动延伸

幼儿将自己的绘画作品编成一个个小故事,录音后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听。

教师协助幼儿将绘画作品装订成书,放在图书区,供大家阅读和讲述。

中班美术花园里有张晨华教案篇七

1、在观察示范画的基础上刻画螃蟹,并结合生活经验变换各个角度添画想象。

2、能大胆地从一种形转化为另一种形,并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3、发展观察、想象、表现、创造的能力,体验创造的快乐。

ppt、螃蟹示范画

一、图片观察

1、整体观察:这是什么?它长得怎么样?

2、局部观察:螃蟹的壳、脚是怎么样的?

3、细节观察:螃蟹的眼睛是怎么样的?你还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地方吗?

二、刻画螃蟹

1、师幼互动,引导幼儿刻画螃蟹:画这个螃蟹应该怎么画?画的生活注意些什么呢?(对螃蟹脚等处刻画有困难的部位,教师可以适当示范一下)

2、幼儿刻画:现在请你们把这个螃蟹画下来,看谁画得最有意思。(请幼儿用简练的笔法把螃蟹画下来)

三、启发想象

2、教师把幼儿想象的形象现场画出来,起点点拨幼儿的作用。

四、创造作画

老师:原来螃蟹换一个方向就可以变出不一样的东西来。现在请你把螃蟹变出一个很奇特的东西来,你们可以变整个螃蟹,也可以变螃蟹的一个部位,还可以转换各个方向来变。看谁变得最神奇,还要想想你变出的是什么东西。

五、评价、讲述作品

1、幼儿自我评价,讲述画面内容。

2、同伴评价。

3、教师肯定评价。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