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花之咏教案(通用13篇)

花之咏教案(通用13篇)

时间:2023-11-12 07:18:11 作者:琴心月 花之咏教案(通用13篇)

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需要教师对教材的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全面研究,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花之歌教案

我是片片晶晶亮的花朵,我从天空飞向大地,点缀了山川,点缀了河流,点缀了房屋,点缀了全世界。

我是颗颗欢乐的糖果,我从圣诞老人的口袋跑到孩子们的手掌心,抚摸着他们的脸蛋儿,甜蜜着他们的心灵。

乌云片片压地面,为我披荆斩棘,一缕缕阳光穿透云层,宣告我的行程结束。

我要作小朋友手中的雪人,给大家带来欢乐,我要作医生的好帮手,冻死可恶的病毒,我要作农民的好伙伴,滋润干涸的田地,迎接春天的到来。

花之歌教案

我是天宫的一位仙子,我洁白如玉,在冬天从云朵间悄悄飞到人间,落在窗前。

我是冬天中的一杂花,是嫦娥让我来到人间,让我开开眼界。

我是冬天的使者,领着玉树,带着琼枝,拉着银花,牵着寒梅。

我是亮晶晶的宝石,我是大自然的白裙,我是一件艺术品,没有哪位仙子和我长的一样。

清晨,我轻轻的飘到屋顶,傍晚,我又变成了一位水仙子,回到天宫。

《花之咏》教案设计

《花之咏》是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花》中的一篇主体课文。本文作者是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本文表面上是关于花的描写,实际是作者在借花喻人,作者已与花融为一体,诗一样的语言,洋溢着对花的欣赏和赞美,蕴涵着作者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与追求,文辞优美,意味深长,启人深思。《花之咏》可以理解为花的歌唱,品读全文,更像是一封花的自白书。

设计理念: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要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探究,在自读的基础上自悟,进而再体会如何读好,让孩子我口述我心,联系上下文品读、体味,体现以读促悟、以悟促读。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把字写美观、工整。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学习本文的'结构和语言,能用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写一篇关于花的想像作文。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1、直接出示课题。

2、咏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3、花之咏实际上是咏花,那么课题是不是也可以改成咏花呢?

(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4、花之咏就是花的歌唱。花到底对我们唱了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学会生字。

1、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给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碰到不会读的字可以采取你所喜欢的方法解决。

(2)各自练读,同伴互读。

(3)小组采取喜欢的方法朗读。

记评评自己学得怎样,小伙伴学得怎样。

3、词语朋友都急着要和大家见个面,你们看,他们全都跑到屏幕上了,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我们读一读。(请两名学生带读)。

(1)出示生字。湛蓝天幕孕育入眠赠物招徕啜饮琼浆聆听。

(2)请小老师到前面领读。(教师随机指导学生识记字音字形,理解字义等。重点指导幕与慕、墓等形近字的区别。)。

(3)齐读词语。

4、书写生字。

(1)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指名让学生回答。)。

(2)写这几类生字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3)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重点指导赠的写法。

(4)学生独立观察、练写其他的生字,老师巡视指导。

(5)集体交流订正后,学生再练写,同桌检查、互评。

三、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花儿到底唱了什么。(指名读。)。

2、你有什么感受?

3、随机指导朗读,理解内容。

(学习第一自然段:可引导学生猜猜大地说了一句什么话;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想像我的变化;学习第四自然段:可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的谈谈感受,体会花的美好寓意;学习第五、六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拓展想像,我还会做些什么。学习第七自然段:可开展讨论我的幻想是什么?我追求的光明又是什么?这是本文的重难点。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大胆地说;追求光明是花的崇高的理想,这里可以适时介绍一些关于作者的资料,感悟课文借花喻人的特点。)。

四、内化语言,多样表达。

1、学生充分交流对每段的理解感悟之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选背课文内容。

2、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

3、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用认为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

(如用几个成语概括,画一幅画,唱一首歌,表演,引用一首诗词等。)。

5、全班配乐读文,鼓励背诵。

五、拓展升华,领悟内涵。

1、思考:把这篇课文的课题换成《咏花》可以吗?谈谈的理由。

(课文是用第一人称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的心声,这是花在自我歌唱,作者与花融为一体了,花的理想与追求就是作者的理想与追求,因此,题目花之咏――花的歌唱是与课文内容吻合的。而题目咏花,就是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客观地歌咏花,这与课文内容是不相符的。)。

2、学生发表看法。引出本文的写法第一人称拟人化。引导学生回忆课内课外读过的相同写法的文章,让学生用心体会课文采用第一人称拟人手法的好处。

六、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优美的句段,举办摘录笔记展览活动。

2、根据课文1―4自然段的结构特点,自己仿写一段,要写出真情实感。

花之歌教案

我曾是天边的一片朝霞,我乘着丹霞,悄悄地降落到了人间,为的是用我绚丽的色彩将这大地点缀,我要用我馥郁的芳香将空气浸染。

冬天,我在白雪的拥抱下沉眠;春天,我在第一缕晨曦的呼唤下苏醒。

黑夜降临时,我看着日出的方向,翘首企盼;阳光出现时,我冲着灿烂的光明,欢欣不已。

曾有多少次,当蝴蝶从远方飞来,在我身边翩翩起舞时,我沐浴着阳光,向她们点头致意;曾有多少次,当蜜蜂带着阳光的色彩,在冉冉申升起的太阳前辛勤劳作时,我与她一起歌颂着生命的美好;曾有多少次,我在黑夜中与小草同席对饮,等待着白昼的到来。

我曾装点过多少土地,使她们变得多姿;我曾见证过多少时刻,使人们变得幸福。

乌云密布,将太阳遮得严严实实,一滴滴沉重的雨水打在了我身上,可我依然充满希冀地凝视着天边,渴望着哪怕只有一丝丝的光亮。

无论在何时,我的眼中总有一轮太阳,照耀着我!

花之歌教案

我是生命之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流水之中,也有小生命生活。

我是透明的珍宝,珍贵之极。

我是水中生命之母:鱼、虾、螃蟹、田螺………皆是我孕育而成。

我是每家每户最常有也最珍贵的东西,滋润世间万物。我是沙漠最需求的东西,只需一滴便可拯救垂死的生物。

在那个河谷,我每天只需奔跑,却从未遇到过尽头。

我所经过之处,鱼儿蹦出水面欢呼我的到来;虾会与我同游一小段路;而水草自然是摇着手开心的看着我到来。动物们来到水边,俯下身子一边小声欢迎,一边悄悄问我可否滋润他们干裂的嘴。

我为世间万物的所作所为,自然总能理解,而这一点,人类永远不会理解。

文档为doc格式。

花之歌教案

我是大自然的朋友,大自然给了我无尽的生命,我与大自然共存。大自然强盛,我就强盛。

我是天空的镜子,倒映出蓝天白云,倒映出落日余晖,倒映出满天繁星。

我是鱼儿温暖的家,我是珊瑚的家,我是水草的家,水中一切生命的家。

清早,我同海风一起将她们唤醒,傍晚,我和海浪轻轻摇晃着她们入眠。

我是沙滩的朋友,小石子的朋友,我是轮船停靠的港湾。

我还是一个明星,不管我走到哪儿,都有她们紧紧跟随着我。

我从不自负,也从不夸夸其谈。

我热爱着追逐着我的光明,我敞开胸怀,拥抱一切。

花之歌教案

不知何时,凛冬已去,自然已奏起春之歌。桃花也已悄然绽放。

北国似乎没有春天,短促且难以察觉。在这贫瘠的土地上,立着一棵树。干枯的'枝干上还有残留的雪,那白色中有着春天的痕迹。洁白中隐着一抹朱红,似那一抹诱人的水粉胭脂,实是初春的桃花,雪中傲然挺立。冰霜并未使它樵悴,反而更添一分干练的气质,显得英气逼人。俨然一副花中木兰模样,虽是一娇弱女子,却为巾帼英雄。远处传来悠长而尖利的鹰啼,四周是茫茫一片的雪原,萧条、荒芜。唯这一枝桃花,白中无比刺眼的一点红,不同寻常。木兰何尝不是如此,虽为女子却披甲冲杀,还立下赫赫战功。而令人广为传唱的,不只是她不同于常人的性别,更在于她的精神……高山连绵,重峦叠嶂,河水冰封,万里雪飘。边疆,唯天际一缕炊烟袅袅,桃花绽放,似是那悠扬的胡琴,带来春的消息,奏响独特的边塞春歌。

而暖国则迥乎不同,春是如此漫长,长得令人不禁顿生困意。在这肥沃的紫土上,万物生长。极目四望,绿意盎然。那鲜翠欲滴的绿中,一簇簇桃花引人注目。虽不及朔方花般英姿飒爽,却异常娇嫩。

《花之咏》教案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把字写美观、工整。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学习本文的结构和语言,能用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写一篇关于花的想像作文。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1、直接出示课题。

2、“咏”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3、花之咏实际上是咏花,那么课题是不是也可以改成咏花呢?

(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4、花之咏就是花的歌唱。花到底对我们唱了些什么呢?

[点评:从课题入手,带着问题学习课文,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好方法。]。

二、初读课文,学会生字。

1、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给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碰到不会读的字可以采取你所喜欢的方法解决。

(2)各自练读,同伴互读。

(3)小组采取喜欢的方法朗读。

[点评: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生字,培养自学能力。]。

记评评自己学得怎样,小伙伴学得怎样。

3、词语朋友都急着要和大家见个面,你们看,他们全都跑到屏幕上了,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我们读一读。(请两名学生带读)。

(1)出示生字。湛蓝天幕孕育入眠赠物招徕啜饮琼浆聆听。

(2)请小老师到前面领读。(教师随机指导学生识记字音字形,理解字义等。重点指导“幕”与“慕、墓”等形近字的区别。)。

(3)齐读词语。

[点评: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及运用情况。]。

4、书写生字。

(1)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指名让学生回答。)。

(2)写这几类生字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3)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重点指导“赠”的写法。

(4)学生独立观察、练写其他的生字,老师巡视指导。

(5)集体交流订正后,学生再练写,同桌检查、互评。

[点评:学生自评、互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认真写字的良好习惯。]。

三、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花儿到底唱了什么。(指名读。)。

2、你有什么感受?

3、随机指导朗读,理解内容。

(学习第一自然段:可引导学生猜猜大地说了一句什么话;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想像“我”的变化;学习第四自然段:可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的谈谈感受,体会花的美好寓意;学习第五、六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拓展想像,“我”还会做些什么。学习第七自然段:可开展讨论“我”的幻想是什么?“我”追求的光明又是什么?这是本文的重难点。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大胆地说;“追求光明”是“花”的崇高的理想,这里可以适时介绍一些关于作者的资料,感悟课文借花喻人的特点。)。

四、内化语言,多样表达。

1、学生充分交流对每段的理解感悟之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选背课文内容。

2、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

3、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用认为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

(如用几个成语概括,画一幅画,唱一首歌,表演,引用一首诗词等。)。

5、全班配乐读文,鼓励背诵。

五、拓展升华,领悟内涵。

1、思考:把这篇课文的课题换成《咏花》可以吗?谈谈的理由。

(课文是用第一人称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的心声,这是花在自我歌唱,作者与花融为一体了,花的理想与追求就是作者的理想与追求,因此,题目“花之咏”――“花的歌唱”是与课文内容吻合的。而题目“咏花”,就是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客观地歌咏花,这与课文内容是不相符的。)。

2、学生发表看法。引出本文的写法“第一人称拟人化”。引导学生回忆课内课外读过的相同写法的文章,让学生用心体会课文采用第一人称拟人手法的好处。

六、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优美的句段,举办摘录笔记展览活动。

2、根据课文1―4自然段的结构特点,自己仿写一段,要写出真情实感。

总评:

识字教学扎实。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及运用情况。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教师指导“赠”的写法。引导学生独立观察、练写其他的生字写法,集体交流订正后,学生再练写,同桌检查、互评,这些基本的训练扎实而有效。

采取不同学法。学习第一自然段时,教师引导学生猜猜大地说了一句什么话;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想像“我”的变化等,教学中设置情境,师生共同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引导学生把各自的情感体验充分表现出来。

引导学生背诵。用自己喜欢的语气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选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用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注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感悟写作方法。课文用第一人称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的心声,教师引导学生发表看法。引出写作方法“第一人称,拟人化”。引导学生回忆课内课外读过的相同写法的文章,让学生用心体会课文采用第一人称拟人手法的好处。打通了作文和阅读之间的关系,读写结合,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

花之咏教案

《花之咏》这篇文章借花喻人――看似写花,实为映人,不过比这一单元中的第二篇文章《种一片太阳花》更含蓄。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花的欣赏和赞美,潜藏着作者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和追求,文辞优美,意味深长,启人深思。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按照学生自己的理解背诵喜欢的段落;

3、初步感受拟人写法;

4、积累词语。

5、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感情。

理解“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

1课时。

1、导入:

(1)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的主题是什么?(花)

(2)你积累了哪些带花的四字词语。

(3)听到了这些词语,你会想到什么?

(4)谈话:是啊,多姿多彩的春天为我们捧出了锦簇的花团,绚烂的鲜花将春

天装扮得分外妖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与花有关的诗歌〈花之咏〉。

(5)介绍作者:这是黎巴嫩的著名诗人纪伯伦的作品,这位诗人最擅长借物抒情。

2、《花之咏》,借助字典查一查“咏”字的义项,解读课题。(指名交流,出示词意。)

依着一定的腔调缓慢地诵读诵唱

用诗词等来叙述。

3、《花之咏》中该选哪个解释呢,我们学习完课文后就能明白了。

1、师范读。

2、听了这篇文章的朗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1、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你们学会了生字词了吗?

2、自由读书,同桌互听,读准字音。

3、指名读四会字,作小老师——全部掌握的站起来读——没掌握的再站起来读。

4、开火车读所有生字。

5、通过预习,你理解了哪些词语了呢?

6、学生交流。(强调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1、轻声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语段再读一读,想想为什么你最喜欢这些语段。

2、学生交流。

理解朗读品味美: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些词语给自己带来的感受,理解准确用词的好处。

吐、收、藏(爱)

湛蓝、碧绿(美)

孕育、降生、抚养、催(被爱)

一分礼品、一顶彩冠、一件赠物(奉献)

携手、宣报(追求)

舞姿轻盈、叹吁呼吸、芳香四溢、醉卧、招徕

啜饮、琼浆、聆听、仰目朝天(追求)

3、感悟朗读表现美: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尝试用自己觉得合适的方式把自己读后的感觉表达出来。

4、四人小组互相交流、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5、有感情朗读课文。(自由读——配乐读)

1、你认识他们吗?

2、出示语句。

3、讨论理解。朗读。

“花之咏”—— “花的歌唱”

2、多好!我就是花,听,我在歌唱……花们,你还会歌唱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唱出你的心里所想,让它们也象这些花儿一样美丽。

2、读给同学听一听,请同学当小老师。

1、讨论:为什么叫《花之咏》不叫《咏花》

小结:这是当题目比较合适。

2、畅所欲言:说说你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的理解。

3、提问题。

2找一找,像本文这样用第一人称拟人化写法的文章来读。

花之咏

我是(一句话、星星、女儿、) 感受美好

我是(礼品、彩冠、赠物) 奉献美好

草原上、空气里、黑夜 追求美好

宣报、告别、招徕、 拥抱光明

《花之咏》教案

1、自主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把字写美观、工整。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学习本文的结构和语言,能用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写一篇关于花的想像作文。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的理解。

一、解题导入。

1、直接出示课题。

2、咏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3、花之咏实际上是咏花,那么课题是不是也可以改成咏花呢?

(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4、花之咏就是花的歌唱。花到底对我们唱了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学会生字。

1、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给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碰到不会读的字可以采取你所喜欢的方法解决。

(2)各自练读,同伴互读。

(3)小组采取喜欢的方法朗读。

2、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课文里的生字学会了吗?如果你还有些困难,请四人一组,合作学习生字,要读通课文,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忘记评评自己学得怎样,小伙伴学得怎样。

3、词语朋友都急着要和大家见个面,你们看,他们全都跑到屏幕上了,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我们读一读。(请两名学生带读)。

(1)出示生字。湛蓝天幕孕育入眠赠物招徕啜饮琼浆聆听。

(2)请小老师到前面领读。(教师随机指导学生识记字音字形,理解字义等。重点指导幕与慕、墓等形近字的区别。)。

(3)齐读词语。

4、书写生字。

(1)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指名让学生回答。)。

(2)写这几类生字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3)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重点指导赠的写法。

(4)学生独立观察、练写其他的生字,老师巡视指导。

(5)集体交流订正后,学生再练写,同桌检查、互评。

三、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花儿到底唱了什么。(指名读。)。

2、你有什么感受?

3、随机指导朗读,理解内容。

(学习第一自然段:可引导学生猜猜大地说了一句什么话;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想像我的变化;学习第四自然段:可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的谈谈感受,体会花的美好寓意;学习第五、六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拓展想像,我还会做些什么。学习第七自然段:可开展讨论我的幻想是什么?我追求的光明又是什么?这是本文的重难点。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大胆地说;追求光明是花的崇高的理想,这里可以适时介绍一些关于作者的资料,感悟课文借花喻人的特点。)。

四、内化语言,多样表达。

1、学生充分交流对每段的理解感悟之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选背课文内容。

2、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

3、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用认为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

(如用几个成语概括,画一幅画,唱一首歌,表演,引用一首诗词等。)。

5、全班配乐读文,鼓励背诵。

五、拓展升华,领悟内涵。

1、思考:把这篇课文的课题换成《咏花》可以吗?谈谈的理由。

(课文是用第一人称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的心声,这是花在自我歌唱,作者与花融为一体了,花的理想与追求就是作者的`理想与追求,因此,题目花之咏――花的歌唱是与课文内容吻合的。而题目咏花,就是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客观地歌咏花,这与课文内容是不相符的。)。

2、学生发表看法。引出本文的写法第一人称拟人化。引导学生回忆课内课外读过的相同写法的文章,让学生用心体会课文采用第一人称拟人手法的好处。

六、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优美的句段,举办摘录笔记展览活动。

2、根据课文1―4自然段的结构特点,自己仿写一段,要写出真情实感。

《花之咏》教案

1、自主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够读准发音、记住字形,把字写美观、工整。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学习本文的结构和语言,能用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写一篇关于花的想像作文。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的理解。

一、解题导入。

1、直接出示课题。

2、“咏”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

3、花之咏实际上是咏花,那么课题是不是也可以改成咏花呢?

(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4、花之咏就是花的歌唱。花到底对我们唱了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学会生字。

1、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圈出课文中的生字,给每一个自然段标上序号。碰到不会读的字可以采取你所喜欢的方法解决。

(2)各自练读,同伴互读。

(3)小组采取喜欢的方法朗读。

2、同学们都读得很认真,课文里的生字学会了吗?如果你还有些困难,请四人一组,合作学习生字,要读通课文,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忘记评评自己学得怎样,小伙伴学得怎样。

3、词语朋友都急着要和大家见个面,你们看,他们全都跑到屏幕上了,谁愿意当小老师带着我们读一读。(请两名学生带读)。

(1)出示生字。湛蓝天幕孕育入眠赠物招徕啜饮琼浆聆听。

(2)请小老师到前面领读。(教师随机指导学生识记字音字形,理解字义等。重点指导“幕”与“慕、墓”等形近字的区别。)。

(3)齐读词语。

4、书写生字。

(1)思考这些生字可以分成几类来书写?(指名让学生回答。)。

(2)写这几类生字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3)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重点指导“赠”的写法。

(4)学生独立观察、练写其他的生字,老师巡视指导。

(5)集体交流订正后,学生再练写,同桌检查、互评。

三、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让我们静静地听一听花儿到底唱了什么。(指名读。)。

2、你有什么感受?

3、随机指导朗读,理解内容。

(学习第一自然段:可引导学生猜猜大地说了一句什么话;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想像“我”的变化;学习第四自然段:可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的.谈谈感受,体会花的美好寓意;学习第五、六自然段:可引导学生拓展想像,“我”还会做些什么。学习第七自然段:可开展讨论“我”的幻想是什么?“我”追求的光明又是什么?这是本文的重难点。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大胆地说;“追求光明”是“花”的崇高的理想,这里可以适时介绍一些关于作者的资料,感悟课文借花喻人的特点。)。

四、内化语言,多样表达。

1、学生充分交流对每段的理解感悟之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选背课文内容。

2、自由读课文,对喜欢的段落可以多读几遍。

3、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用认为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读后的感受。

(如用几个成语概括,画一幅画,唱一首歌,表演,引用一首诗词等。)。

5、全班配乐读文,鼓励背诵。

五、拓展升华,领悟内涵。

1、思考:把这篇课文的课题换成《咏花》可以吗?谈谈的理由。

(课文是用第一人称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花的心声,这是花在自我歌唱,作者与花融为一体了,花的理想与追求就是作者的理想与追求,因此,题目“花之咏”――“花的歌唱”是与课文内容吻合的。而题目“咏花”,就是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上客观地歌咏花,这与课文内容是不相符的。)。

2、学生发表看法。引出本文的写法“第一人称拟人化”。引导学生回忆课内课外读过的相同写法的文章,让学生用心体会课文采用第一人称拟人手法的好处。

六、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优美的句段,举办摘录笔记展览活动。

2、根据课文1―4自然段的结构特点,自己仿写一段,要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后记。

花之咏教案

《花之咏》这篇文章借花喻人――看似写花,实为映人,不过比这一单元中的第二篇文章《种一片太阳花》更含蓄。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花的欣赏和赞美,潜藏着作者对美丽和光明的渴望和追求,文辞优美,意味深长,启人深思。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

2、按照学生自己的理解背诵喜欢的段落;

3、初步感受拟人写法;

4、积累词语。

5、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感情。

理解“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

1课时。

1、导入:

(1)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的主题是什么?(花)。

(2)你积累了哪些带花的四字词语。

(3)听到了这些词语,你会想到什么?

(4)谈话:是啊,多姿多彩的春天为我们捧出了锦簇的花团,绚烂的鲜花将春。

天装扮得分外妖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与花有关的诗歌〈花之咏〉。

(5)介绍作者:这是黎巴嫩的著名诗人纪伯伦的作品,这位诗人最擅长借物抒情。

2、《花之咏》,借助字典查一查“咏”字的'义项,解读课题。(指名交流,出示词意。)。

依着一定的腔调缓慢地诵读诵唱。

用诗词等来叙述。

3、《花之咏》中该选哪个解释呢,我们学习完课文后就能明白了。

1、师范读。

2、听了这篇文章的朗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1、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你们学会了生字词了吗?

2、自由读书,同桌互听,读准字音。

3、指名读四会字,作小老师——全部掌握的站起来读——没掌握的再站起来读。

4、开火车读所有生字。

5、通过预习,你理解了哪些词语了呢?

6、学生交流。(强调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1、轻声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语段再读一读,想想为什么你最喜欢这些语段。

2、学生交流。

理解朗读品味美: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些词语给自己带来的感受,理解准确用词的好处。

吐、收、藏(爱)。

湛蓝、碧绿(美)。

孕育、降生、抚养、催(被爱)。

一分礼品、一顶彩冠、一件赠物(奉献)。

携手、宣报(追求)。

舞姿轻盈、叹吁呼吸、芳香四溢、醉卧、招徕。

啜饮、琼浆、聆听、仰目朝天(追求)。

3、感悟朗读表现美: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尝试用自己觉得合适的方式把自己读后的感觉表达出来。

4、四人小组互相交流、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5、有感情朗读课文。(自由读——配乐读)。

1、你认识他们吗?

2、出示语句。

3、讨论理解。朗读。

“花之咏”——“花的歌唱”

2、多好!我就是花,听,我在歌唱……花们,你还会歌唱什么?发挥你的想象,唱出你的心里所想,让它们也象这些花儿一样美丽。

2、读给同学听一听,请同学当小老师。

1、讨论:为什么叫《花之咏》不叫《咏花》。

小结:这是当题目比较合适。

2、畅所欲言:说说你对“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的理解。

3、提问题。

2找一找,像本文这样用第一人称拟人化写法的文章来读。

花之咏。

我是(一句话、星星、女儿、)感受美好。

我是(礼品、彩冠、赠物)奉献美好。

草原上、空气里、黑夜追求美好。

宣报、告别、招徕、拥抱光明。

花之歌教案

我是一朵云,是一朵来自天空洁白无瑕的云。

我是蓝天的使者,点缀了蓝天,美化了大自然。

有时,我是一大团柔软的棉絮,给劳动的人们送去一片阴凉。

有时,我是一团黑黑的乌云,用雨水为人们浇灌庄稼。

清晨,我和朝霞姐姐一起迎风起舞,感受新鲜的阳光,收获朝露的力量;傍晚我和晚霞妹妹一道散步天空,领悟夕阳的魅力,接受夜空的洗礼。

我感受着人生的快乐,世界的美好。清风拂面,带我飞向远方。

相关范文推荐
  • 11-12 健康管理的实施方案大全(20篇)
    实施方案是根据特定目标或问题制定出来的具体行动计划,能够指导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去思考和行动。通过对这些实施方案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实施方案的核
  • 11-12 学校扶贫工作总结汇报(精选15篇)
    月工作总结是一种对自己工作过程和成果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在阅读一些范文后,你可能会发现一些写作技巧和亮点,值得尝试和运用到自己的
  • 11-12 校长年终述职报告开场语(专业16篇)
    近期我进行了一次针对自身工作内容和业绩的全面回顾,感觉到有必要撰写一份述职报告来总结一下。以下是一些值得参考的进步述职报告实例,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
  • 11-12 学业成就自我评价句子大全(16篇)
    自我评价是一种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的有效工具,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升自我,实现个人的目标和价值。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自我评价经验和心得,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
  • 11-12 学校演讲比赛领导讲话稿(实用20篇)
    领导讲话稿是领导用文字表达自己对工作和事务的态度和要求,它提供了决策依据和工作指导。附上一些经典的领导讲话稿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撰写领导讲话稿提供帮助。
  • 11-12 意定保密合同(汇总14篇)
    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一旦违约将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合同协议范文,对比一下不同类型合同的写作差异。甲方:地址:法人代表:乙方:身份证号
  • 11-12 交通安全法制教育心得体会(实用17篇)
    心得体会不仅可以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还可以与他人分享经验教训。在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中,可以看到作者对事物的独到见解和独立思考。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学习道路安全
  • 11-12 保险员工作计划书(热门19篇)
    通过制定工作计划书,我们可以更加有条理地安排工作时间,合理安排优先级,提高工作效率。在查看这份工作计划书范文时,可以思考如何将其灵活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
  • 11-12 儿科工作的心得体会(优秀22篇)
    随着工作的不断进行,我们应该及时停下脚步,反思和总结自己的工作心得体会,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下面是一些工作心得体会的范例,通过研究这些范文,或许能够给大家
  • 11-12 幼儿园大班西瓜与黄瓜教案反思(汇总14篇)
    我们需要对幼儿园大班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总结,以便根据评估结果做出改进和调整。来看看下面这些幼儿园大班的优秀作品,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大班美术活动教案《蚂蚁和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