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合同范本>三数上第六单元教案范文(15篇)

三数上第六单元教案范文(15篇)

时间:2023-11-06 00:03:15 作者:QJ墨客 三数上第六单元教案范文(15篇)

教学工作计划的执行需要及时调整和改进,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变化,确保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七年级上第六单元教案2

单元学习目标:

1.能欣赏文章所描写的优美画面,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

2.能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3.开展一次调查家乡民俗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领略家乡的民俗风情,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4.能多留心、多观察、多思索、多积累,学会从生活中寻找丰富的.写作材料。

5.学会进图书馆检索书目,能制作摘录卡片,养成勤读书、勤摘录的好习惯。

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社戏2课时。

端午日1课时。

本命年的回想1课时。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2课时。

常州“民俗风情”专题活动1课时。

写作:从生活中找“米”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1课时。

单元小结1课时。

教材分析:

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是斑斓多彩的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所选的文章,向我们介绍了过年、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以及农村社戏的民俗风情。读罢这些文章,更可激发我们了解更多的民俗风情的热情,更加热爱我们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学设计:

第1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第一块:了解单元内容,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以及《新课程伴你学语文》。明确任务。

2巡视,指导。浏览目录、课文等。

3问题情境:哪些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哪些内容是你最感兴趣的?请同学们随便谈谈。谈感受(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印象最深刻的内容)。

4布置任务:根据单元内容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教学反思。

第二块:制定活动方案,组建活动小组。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情境:你知道我们常州有哪些风俗习惯吗?给大家讲讲。讨论,交流。

2针对单元主题,商讨单元学习专题,并拟订实施方案,如以访问的形式开展一次了解家乡传统节日习俗的调查活动等。自由交流,确定自己的专题。自由组合专题研究小组。

3巡视指导,给予一定的提示、帮助。制定活动.计划、方案。

教学反思。

第2课时社戏(一)。

学习目标: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领会文章的详略安排。

2.能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留恋之情。

3.能欣赏文中优美的景色描写,体会“人在图画中”的感觉。

课前学习:通过查阅书籍或网络搜索等方法了解作者鲁迅及其主要作品。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在上一个单元,我们领略了快乐美好的金色童年,请大家讲一讲童年留给自己最美好的回忆。人们回忆往事,总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即使如鲁迅这样的斗士,回忆起童年往事,笔调也是温馨的。让我们一起跟随他去看一出《社戏》。倾听,讲童年趣事。

2布置任务:请仔细阅读课文,看看文中一共回忆了哪些事情,课文中的哪个词能概括平桥村在少年鲁迅心中的地位,为什么?阅读课文,思考。

3组织交流、评价。发表见解。

教学反思。

第二块:精读“社戏”。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布置任务:再读课文,结合文章的标题“社戏”,说说按事件的发展进程可将本文分为哪几部分?速读课文,思考,讨论。

2组织交流、评价。发表见解。

3问题情境:从课文的描述来看,当夜的社戏其实并不精彩,但为什么作者说“以后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思考,小组讨论。

4组织交流、评价。各抒己见。

5你在生活中曾有过这样的“感觉”吗?请给大家讲一讲。讲述。

教学反思。

第三块:赏析月夜美景。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布置任务:在社戏途中有两处景色描写,请放声朗读。你觉得美吗,为什么?如果你处在这几段文字描绘的情境中,将是怎样的心情,有怎样的感受?诵读,讨论。

2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评价。

3课文中的景色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你有没有过“人在图画中”的经历?描绘给老师和同学听听。小组讨论,交流。

4组织交流、评价。讲述,评价。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背诵“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第3课时社戏(二)。

学习目标:1.能把握人物的性格,体会作者对平桥村人的深厚感情。

课前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课堂学习:

第一块:平桥村人物谱。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我”之所以喜欢平桥村,除了“社戏”外,更为关键的是还有一群淳朴、友爱的小伙伴。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讨论,交流。

2组织交流、评价。各抒己见。

3问题情境:请给平桥村的村民写一个人物谱,分别用几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人物的身份、性格。思考,.写作。

4组织交流、评价。讨论,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第二块:语文活动――辩论赛。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情境:有人说双喜他们偷豆的做法是应该批评的,你认为呢?讨论,交流。

2组织辩论。分组,辩论。

3主持、参与、评价。自评、小组互评。

教学反思。

第三块:平桥村印象。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情境:你喜欢平桥村吗,喜欢平桥村的生活吗,为什么?思考,讨论。

2组织交流、评价。各抒己见。

3问题情境:如果平桥村要发展旅游业,请你给他们写一则导游词,你将怎样写?思考,.写作。

4组织交流、评价。自评、小组互评。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你是否也有过一次愉快的旅行或难忘的探亲故事?请写下来。

第4课时端午日。

学习目标:1.通读全文,概括湘西人民端午日的风俗。

2.能欣赏赛龙船场面的精彩描写,掌握虚实相生的写法。

3.能体会赛龙船表现的激励争先、合作、奋发向上的精神。

课前学习:1.通过查阅书籍或网络搜索等方法了解作者沈从文及其《边城》。

2.向家中长辈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端午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我们这儿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今天我们就要走进湘西茶峒人民的端午日。倾听,讲述。

2请同学来介绍一下作者沈从文的情况。介绍沈从文及其《边城》,其他同学补充。

3布置任务:请阅读课文,说说端午日这天湘西人民举行了哪些活动?和我们这儿的端午习俗有什么异同。阅读,思考。

4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二上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1、《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相信我们班一定有不少同学读过这本书。那你们知道书中那个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的大英雄是谁吗?(板书:关羽)。

2、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与“关羽”有关的文言文。不过这篇课文选自的不是《三国演义》而是晋代陈寿所写的《三国志》。《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史书。

板书课题:33、关羽刮骨疗毒(点名读、齐读)。

3、过渡: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就让我们先来认真地读读这篇文言文,注意借助注释或工具书将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且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1、认识年、月、日。

2、24时计时法。

3、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认识年、月、日。

教材。

1、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的知识,记住各月的天数。

2、使学生会判断大、小月。

3、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的时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渗透科学的思想方法。

探究发现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发现并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多媒体各年份的年历卡。

1、填空。

1时=()分1分=()秒。

1时=()秒240分=()时。

1分25秒=()秒82分=()时()分。

2、提问:

(1)时、分、秒都是什么单位?(时间单位)。

(2)关于时间单位你还知道哪些?(年、月、日、季度、世纪等)。

(3)那么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你想知道些什么?

3、导入新课。

讲述: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经过的时间就是一年,月亮绕地球运转一周经过的时间大约就是一个月,同时,地球自己也在旋转,地球自己旋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1、认识年、月、日。

(1)出示材料。

提问:以前我们用钟、表来研究时、分、秒,那么年、月、日我们可以用什么来研究呢?(年历卡)。

(2)观察手中的年历卡,看看这是哪一年的年历。

(3)分别找到10月1日,7月13日,看一看,各是星期几。

提问:10月1日是什么节日?申奥成功是在哪一年呢?

(4)请同学们在年历卡上找出你所知道的纪念日,爸爸、妈妈和自己的生日等,看一看,分别是星期几。

(5)合作探究。

观察: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

(6)讨论交流。

教师根究学生的回答内容,板书:

一年12个月365天或366天。

1、3、5、7、8、10、1231天。

4、6、9、1130天。

229天或28天。

(7)质疑:你们每人手中的年历卡上31天的月份是不是都是这几个月呢?(是)对!不管哪一年,31天的月份都是这几个月。

再看一看,是不是每年的4、6、9、11月的天数都是30天。(是)。

(8)认识大月、小月。

讲述:通过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观察,我们已经知道了不管哪一年,1、3、5、7、8、10、12这7个月都是31天,4、6、9、11这4个月都是30天,它们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我们把每月天数都是31天的这几个月叫做大月,把每月的.天数都是30天的这几个月叫做小月。

年份不同了,哪个月的天数有变化呢?(2月)从这里可以看出,二月的天数比大月、小月的天数要少,所以二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

2、巩固。

3、记住大月、小月。

(1)出示左拳图。

(2)讲清相应部位所表示的每个月的天数。

(3)根据图,全体一起记忆。

(4)指着自己左拳再次记忆。

(5)再介绍一首儿歌,加强记忆。

七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

二月是个特殊月,其他各月是小月。

观察今年的年历。

(1)一、二、三月一共有()天。

(2)六一儿童节是星期()。

(3)四月份有()个星期零()天。

想一想:9月30日的后一天是几月几日?

五年级第六单元教案

1、经过课前预习,你了解维也纳吗?请将课前准备好的维也纳资料卡给大家展示一下。学生漫谈对维也纳的初步认识。

2、大家听过圆舞曲吗?那我们就边听边欣赏维也纳的美丽风光吧!

3、听完后心情如何呀?那就带着这份心情读读课题!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困难可以提出来。

3、纠正几个字音,积累优美词汇:

尽量尽快撩动巢穴。

丰富而不重复深沉而持久清脆而透彻弯弯曲曲又畅如流水宁静又精致。

4、读完课文,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你心中的维也纳,你会怎么说呢?

5、质疑:针对这句话你们有什么疑问吗?(结合板书?)。

1、那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你认为课文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出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呢?请找出这个句子或者词语,并把它划下来,如果能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就更好啦!

2、默读课文,学生动笔在文中找句子。

(幻灯)“有一种鸟的叫声宛如花腔女高音,婉转、嘹亮、悠长,变化无穷,它怎么能唱出如此丰富而不重复的音乐?”

a、这里写出了鸟儿的歌声怎么样?(富有变化)那就富有变化的读一读这个句子!你认为鸟儿为什么能唱出如此丰富而不重复的音乐呢?(长期生活在维也纳,连鸟儿都都有了音乐的灵性了,真是鸟鸣如音乐啊!)。

b、想听听吗?闭眼(播放鸟儿音乐)听到鸟叫声心情如何?指名读这个句子。

c、怪不得作者说:“音乐,是撩动人们心情的“神仙的手指”,是维也纳灵魂之所在。”

1、师小结:“维也纳的清晨是充满音乐的,维也纳的山,维也纳的.水,维也纳的建筑,维也纳的路,维也纳的花,甚至维也纳的空气,维也纳一切的一切都弥漫着音乐的气息,没有音乐就没有维也纳。”维也纳的人们每天都沉浸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真是幸福呀!

1、推荐阅读《维也纳生活圆舞曲》。

2、老师和同学们合作开展《走进维也纳》综合实践活动,进一步认识维也纳。

二上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1、生自由读文。

2、学习生字:镞、炙。

3、交流多音字“为”、“中”、“创”的读音。

4、齐读课文。

(1)师范读。

(2)生齐读。

5、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吗?

说明。

语言教学着重于读,文言文教学更基于此。不读就显不出语言的特点,就品尝不出文中的韵味,就难以理解出文中的意思。要反复读,多读,才能理其义,正所谓“读书百遍,其意自现”。本节课为了帮助学生读好古文,我采用了多种形式朗读,如:教师范读、领读,学生齐读、个别读等,且每一次读的要求各不相同。第一次读要求学生读准生字的音,第二次要求学生不仅读准生字的音,还要学会借助译文、工具书将多音字读正确。第三次在老师的范读下,指导学生读准停顿,读出节奏。通过反复诵读不仅帮助学生将古文读正确,读流利,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同时还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句式,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古文打下基础。

二上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后,请同学们来猜一猜,看看谁是老师“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2.理解“欢快、柔美”的情态。

(2)学生“欢快、柔美”地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第一次感受人们的“欢快、柔美”。

从文本向生活拓展,使学生认识到“欢快、柔美的生活”是建立在一定的环境下和一定的基础上的,需要一定的条件,不是每个人随随便便就能过上“欢快、柔美”的生活。

3.领悟“欢快、柔美”的内涵。

(1)播放《牧童短笛》,师生一起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你喜欢这样的生活吗?找出你喜欢的部分,说说理由,朗读出感受。

(3)乡村的生活为什么柔美、欢快呢?仅仅是因为乡村景色怡人吗?

4.提升“欢快、柔美”的意境。

(1)教师告诉学生,有一位诗人读了《麦哨》这篇课文之后,激动不已,将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用28个字概括成一首精美的小诗:

碧湖,绿田,孩子;清风,炊烟,农家;青山,翠柳,稻花;夕阳西下,幸福人,乐开花。

(2)引导学生反复吟诵,细细品味。

(3)最后告诉学生这首小诗的作者就是老师自己,希望同学们展开想象,课后也写一首精美的小诗。

板书:(简笔画:一副乡村图)。

教后记:能感悟乡村的欢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读;体会乡村生活的欢快、柔美,和我们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现代人相比较,他们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乐、幸福、自由的主人。

二上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播放,观看乡村生活的场面,让学生对乡村生活的情趣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有助于学生接下来理解课文的意境。

2.范读激情。

教师配乐范读全文。要求学生闭目静听,全身心地感受课文的美好意境。

3.初读感受。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新词,读通课文,初步感受课文大意。

4.互助识字。

相互交流生字学习情况,出示生字“畔、兜、穗、裹、嚼、肺、腑、撩”,要求每位学生至少选择一个生字(越多越好)准备参与交流,多音字的分析(和、应),形近字的比较(“俯”和“腑”)。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说说自己曾经见过的字,自己容易写错读错的字,自己发现很特别、很有趣的字,(尽量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1.学生提出自己对课文不理解的问题。

如:为什么说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3.小组研读课文第五、六段。

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的意思的。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声音动听像小铃铛,像竖琴、琴弦给春天。

三月桃花水颜色明洁像丝稠、像镜子增添勃。

流动的形态舞动着朝霞向前流勃生机。

1.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

2.了解桃花水的特点,感受春天的美景和勃勃生机。

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新词卡片。

1.默写生字词。

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1.理解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2.体会情感,指导朗读。

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体会作者怎样的感情。

从课文的其他哪些方面也体会到这种感情?画一画,再读一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让学生小组内说一说自己识记的方法。

1.写你喜欢写的字。

2.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

4.一幅画。

教学要求。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理解课文内容。

2.想像画的情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积累优美词语和句段。

重点难点。

1.感受、积累优美语言,弄清作者的观察顺序。

2.边读边想文中所描绘的情景。

教具准备。

课文cd,几幅风景名画。

语文五册第六单元的教案

讲故事比赛。

(一)活动内容。

讲故事比赛。

(=)活动目的。

1.促进学生多了解一些中国古代寓言和故事。

2.训练学生改编故事的`本领。

3.训练学生能有声有色地讲故事。

i三)活动步骤。

(1)每人自选一则中国古代寓言或故事。最好是趣味性强,丽又积极的思想意义。

(2)先翻译成现代白话文。然后略作艺术加工,增强其形象感、使之适宜讲演。

(3)依次登台,有声有色地讲演。

(4)根据定好的发奖人数,向听众散发选票。

(5)公布结果,颁发奖品。可以请优胜者讲讲自己的讲演心得。

(6)请评委代表或教师代表作点评。

五册语文实践活动第六单元由本站会员分享,,请注明出处!

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一、出示学生例文,小组交流:

1.一名同学读例文,其他同学认真听。

2.相互说说例文中的优、缺点。

二、评析一篇中下等的习作草稿,师生围绕是否有详有略,内容具体,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几方面来评析。

三、小组内根据要求修改习作。

四、誊抄习作。

四上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1.听一段噪音,噼里啪啦城的声音。

2.看图片,噼里啪啦城的生活方式。

二、悄悄话游戏,感受噪音带来的危害。

1.在噼里啪啦城做客玩游戏,六个小队分别在一段刺耳的音乐声中比赛传同一句话“我是可爱的小朋友,你喜欢我吗?”

规则:只能传给你后面的小朋友,不能让其他小朋友听见。

最先传完的又完全正确的获胜。

2.离开噼里啪啦城,在没有噪音的情况下做游戏,传“祝贺你离开噼里啪啦城”。

3.学生结合两次游戏,围绕噪音谈感受。

三、揭示“噪音”。

1.老师总结:刚才影响到我们的声音就叫——噪音。

(1)从“噪”字入手:很多张嘴巴说话,就是“噪”。

(2)音量过大的声音就是噪音。

(3)不受欢迎、让人烦躁的声音。

2.看图总体感知噪音的危害。

出示:损害听力、影响睡眠、破坏心理健康……。

四、感受轻言细语的美好。

1.过渡:噼里啪啦城的喧闹王子过生日,想听世界上最想的声音,国王下令“等王子生日那天,全城的人在同一时刻发出同样的叫声。”

可是,人们都很想听那最响的声音,所以约定只张嘴巴不出声,他们居然听到了——。

3.看一组美好的图片,感受安安静静的美好。

五、我们怎么做。

1.小组交流,探讨:既然噪音这么可怕,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2.总结演示:“嘘,小声说话!”

(1)训练小声传话。

(2)训练小声放椅子。

3.升华虽然要小声说话,但是发言要大声。

第六单元《踏雪寻梅》教案

教材分析:

《踏雪寻梅》这首歌意境高雅,运用了强弱对比,连音与断音对比,附点与非附点音符对比等表现手法。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多注意曲谱,加强示范。

学情分析:

学生学唱歌曲《踏雪寻梅》,应注意正确地唱好断音,多唱多练习,并体会断音与连音唱法的对比。体会不同情绪情感的表达,对歌曲的学唱将有很大帮助。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

聆听《踏雪寻梅》,感受冬天的意境美和音乐美,学习梅花勇于与严寒斗争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歌曲中断音与连音的对比演唱为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喜欢花吗?今天向同学们推荐一种我最喜欢的花儿,请看…(多媒体放映)。

师:(看完图片)我最喜欢什么花儿呀?为什么呢?

生:回答。

师:怎样才能寻找到梅的芳踪呢?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踏雪寻梅”。(多媒体出示课题)我想邀请大家一同去踏雪寻梅,但直接去是不是太没意思了呢,所以要考考大家哦!

第一关你们能唱一唱下面这条旋律吗?

3550。

2550。

3550。

1110。

响叮当响叮当响叮当响叮当。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休止符了吗,下面就让小毛驴来提醒大家。

学生:齐唱。

第二关:加上了顿音记号,你们会吗?

大家觉得自己正确吗?小毛驴又来提醒大家啦。

学生:唱。

我:嗯,大看来大家都有好好的看小毛驴的提醒哦。

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接再厉,就剩下最后一关了。

第三关:别忘了之前认识的渐强记号。

大家还记得这个符号吗?那大家来试试加上他效果会如何。

学生:加上渐强符号演唱。

过关,播放梅花图片。

三新课教学(听梅)。

我: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来一起读一读歌词。学生:齐读。

我:同学们读完之后,知道词中“雪霁”、“坝桥”、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答。(不知道,没关系。有老师来告诉你们。)。

了解了歌词后,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该曲的词作家。

1.初听:

(1)问题: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想象并描述北方冬天下雪时的景色,为歌曲创设意境。)。

全歌洋溢着骑驴赏花,怡然自得的神情。四次“响叮当”用断音来表现,生动地描绘了驴儿颈上的小铃声。

(2)简介歌曲创作背景与作者。

黄自:中国作曲家。代表作品还有清唱剧《长恨歌》、歌曲《点绛唇》、《南乡子》、《玫瑰三愿》、《旗正飘飘》等。其中歌曲《思乡》、《抗敌歌》、《长恨歌》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他的音乐创作以声乐为主,作品的作曲技法娴熟,表现情感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作品反映的内容和作者的概况。

了解完曲作者,老师来和大家做个游戏。(踏歌寻音)。

四歌曲教学:(唱梅)。

1教师范唱。

2学唱歌曲。难点处跟唱。理解“霁”就是雪后放晴。“坝桥”就是有扶手的石板桥。

3模仿毛驴铃声的节奏,注意情绪与力度,并演唱歌曲。

4音乐知识。

断音记号:表示音的间断的唱奏记号。断音记号是用实心或者空心的记号。写在音符上面。这些音表示要唱的干净、短促、有弹跳力,大概占原音二分之一。

5二声部演唱。

注意音型:1315。

叮当叮当。

6情感表达:

(1)学生分别用断音和连音唱法演唱歌曲,自己对比,体会不同情绪、情感的表达。

(2)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方法(连音和断音)生动地演唱《踏雪寻梅》。

设计意图:在能以不同方式和力度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加上简单的二声部演唱,加强对歌曲情绪情感的表达。

五课堂小结(畅想)。

(略)。

六课后小记。

《踏雪寻梅》是一首简短而意境高雅的艺术歌曲,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让学生多听的方式,代替以前教师一味地教唱歌曲,学生在欣赏歌曲时,在不知不觉中就已掌握了歌曲。通过提示力度的对比,能用不同演唱方法生动地演唱歌曲。在欣赏与演唱中学到知识,并体会到快乐。

语文五册第六单元的教案

掌握就身边生活发表议论,写成议论文的方法。

(二)训练方法。

1.就身边的某一人、事、言谈,全班展开议论或辩论。

2.介绍“一事一议”议论文的写作方法,将口头的议论整理成书面的议论文。

(三)调练时数。

1课时。

(四)训练过程。

1.导入:关心生活,干预生活的文章才能有实际价值,对生活中的一种现象,一句话谈自己的想法,观点,这是经常会遇到的事。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样的文章的写法。

2.要求学生推举出一句熟悉的流行语,如:“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选择大家都关注的一句,在全班展开议论、辩论,各抒己见。持不同观点的同学,要能言之成理,有理有据。

第一,拟题。题目一定要与材料有关,如“小议……”,读“……的启示”。

第二,提出问题,即提出观点。生要对材料内容给予一定的概括,主要内容、关键词一定要放在显要的位置突出来。观点要正确,不宜太长。

第三,分析问题,这是议论文最重要的部分。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分析,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正确,使人信服。

这部分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方式。一种结构是:可以是几个并列的事实论据,也可以是几个并列的理论论据,还可以将事实与理论论据结合起来写。总之,通过广征博引,充分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另一种结构是:先从事物的表象说起,再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深挖思想根源,确立正确的观点,还有一种结构是:围绕正确的观点,列举正反不同的论据,通过对比分析,论证观点。

第四,结尾部分,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对全文进行总结,如“总之”“综前所述”等笔调较庄重的词语;二是点明题旨,尤其是有些从具体事例或具体材料起笔的议论文,到结尾才正面点明题旨,令人豁然开朗;三是采用提出希望、展示前景,以激励读者,增强信心,鼓舞斗志,使人觉得备感亲切的效果。

4.自命题,选择材料,进行习作练习。

第六单元第一节教案示例

教科书第64—65页《我们赢了》。

1、在实际情境中,引导学生认识钟面以及时间单位时、分、秒。

2、感受一分钟的长短。认识秒针和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认识秒针和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体会1分钟的长短,建立1秒的时间观念。

20xx年7月13日晚上,万众瞩目的奥运会举办城市终于揭晓了。中国北京凭借其过人的优势,在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得奥运会举办权。这个万众期待的消息传至北京,使整个北京城沸腾了,数以百万计的北京人不约而同地从城市的各个角落发出震天的欢呼。“我们赢了!”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一让全国人民激动的时刻是10时零8分,同学门看这有一个钟面,它指向的时刻就是10时零8分。上学期我们认识了时钟,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出了几道思考题,请拿出你们的学具,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研究研究钟面。思考题:

1、钟面上有()个大格,()个小格。

2、时针走1大格是()时。

3、分针走1小格是()分,走1大格是()。

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圈。

(指名汇报)板书:1时=60分

师用教具拨出一个时间问学生:这是几时?(9时18分)

电子表显示是这样的:9:18

师拿出两种不同的表(有秒针的、没秒针的)让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区别。

再让学生分组观察、研究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了多少。

指名汇报观察结果。

师板书:1分=60秒

师:1秒钟有多长时间呢?请同学们随着秒针的走动拍手。

师:我喊开始,就是刘翔开始跑,我喊停,就是刘翔夺得了冠军

1、独立完成数学书65页第2题。(集体订正)

2、2、独立完成数学书67页第2题。(集体订正)

3、独立完成数学书67页第3题。(集体订正)

1、同学们你这节课学习了那些知识?

2、我们可不能小看这短暂的一分一秒在第十四界世界碑足球赛上,德国队就是在最后一分钟进了一球,从而赢得了冠军。在今年的雅典奥运会上皮滑艇队员孟关梁、杨文军就是以比亚军提前不到1秒的速度赢得金牌的。老师还找来了一些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钉子是敲进去的,时间是挤出来的”。“失去眼前的时间,就等于失去了所有的时间。”

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小组交流:

1.通过这一段时间的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你们有什么收获?你关注到了什么?

2.梳理出一、两个共同的话题。

一、讨论、积累资料。

1.对于我们关注的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2.各抒己见,补充。

二、学习习作内容,体会写法。

1.读一读提供的话题,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2.读习作例文。

3.互相发言,把别人的看法做记录。

4.我们在习作时还可以写一些什么内容,怎样才能把大家讨论的经过记叙具体?

三、练习习作。

1.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就把前面讨论的内容,再仿照习作例文写一写,做到有详有略,内容具体。

2.学生书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相关范文推荐
  • 11-06 装修店铺心得体会(模板14篇)
    心得体会是个人对于某个问题、经历或者感受的主观认识和体验的总结,它能够反映出个人的思考和成长。每一次经历都值得我们进行反思和总结,从中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改进的方向
  • 11-06 贷款催收员心得体会总结(专业15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经验总结的方式,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总结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从自身经历中获取更多的经验教训,提高自
  • 11-06 陪伴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版(通用20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改进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这里,小编为大家介绍了一些成功人士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激励和启发大
  • 11-06 眼科医生年终个人总结(优质18篇)
    个人总结是一种自我评价的机会,可以帮助我们发现优点和不足,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下是一些个人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xxxx年热热闹闹地
  • 11-06 党员信仰心得体会和方法(通用16篇)
    党员心得体会是党员在工作中总结经验,提出问题,探讨解决方法的一种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党员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 11-06 温柔分娩心得体会(通用23篇)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所取得成绩和遇到困难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未来规划的思考。如果你正在苦恼如何写一篇优秀的心得体会,那么不妨先来看看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示。
  • 11-06 参加展馆心得体会及收获大全(20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法,提升自己的处理能力。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意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合理规划和管理好时间和任务,
  • 11-06 调研华为心得体会总结(热门17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思考和成长过程。最后,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前辈写的心得体会,通过学习他们的经验和观点,挖掘自己的写作潜能。
  • 11-06 就业情况心得体会及收获(模板17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思路,加深对某个经历的理解和领悟。以下的心得体会范文,是一些优秀的案例和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第一段:引言(100字
  • 11-06 购房返现金协议书(模板17篇)
    购房是一项长期投资,也是一种保值增值的方式,能够为我们的家庭提供稳定的财务支持。来看看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购房攻略吧,或许可以给你一些灵感。甲方:乙方:根据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