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心得体会大全(20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心得体会大全(20篇)

时间:2023-12-25 07:22:08 作者:文锋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一起来看看有没有对你有所启发的地方。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心得体会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高度评价。在第__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广大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广大教师如同烛火,他们不辞辛苦,教书育人,点燃了国家和民族的“信念之灯”“科技之灯”“温暖之灯”,以点点微光,汇聚成绚烂光芒,指引着我们不断迈向新征程。

广大教师以思政课,点燃了民族的“信念之灯”,照亮伟大复兴之路。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社会主义国家办学校,就要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的广大教师以坚定的政治立场,旗帜鲜明讲政治,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找到人生正确方向。成绩喜人,未来更可期。广大教师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谆谆教诲,心中始终装着国家和民族,用丰富学识沉淀自己、启迪学生,当好爱护学生的师者和长者,当好学生求学为人的引路者,从而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培养好家国情怀,让他们志存高远,把爱国情怀根植在内心深处,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革命精神的弘扬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修身立德打牢根基,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广大教师以科学课,点亮了民族的“科技之灯”,指引壮丽创新征程。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纵观人类发展历史,科技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科学的希望,党中央对青少年投身科技创新寄予殷切期望,强调要“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为孩子们尊崇向往的职业,给孩子们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从载人航天到探月工程,从北斗导航到新能源汽车再到5g、物联网、量子通信……在这些举世瞩目的成果背后,无不凝聚着广大教师的心血。在科技教育的道路上,广大教师沐雨栉风、砥砺前行,不断用科技教育筑起孩子们成长的精神家园,他们以心血点燃“科技之光”,勃发出一股股强大的源动力,指引着科技创新的壮丽征途。

广大教师以品德课,守护了民族的“温暖之灯”,护航幸福生活华章。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于人生“拔节孕穗期”和打好思想道德基础的最好时机。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我们欣喜地看到,广大教师始终把立德树人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他们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取得了良好成效。从培育学生的爱国之心,到厉行勤俭节约,从倡导文明礼让到培育谦虚谨慎的品格……我国广大教师在党的领导下,高度重视德育教育,他们不辞辛苦,久久为功,在广大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点燃了民族心中的“温暖之灯”,更以此护航着幸福生活的绚丽篇章。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致敬广大教师,并祝愿他们未来在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伟大实践中实现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师心得

上好“思政课”把好“三道关”

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指出,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上好思政课关键在于立德树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承担起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重任不仅要能力过硬,更要品德过硬。立德是树人的根本和前提,只有品德过硬、“德”“行”匹配才能支撑起人的骨骼、精神、气场,才能拥有“大格局”,促成“大发展”,才能在时代的发展中行稳致远。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用好“思政课”这一指挥棒,为青少年把好人生“三道关”。

立下鸿鹄之志,把好信念“关”。“为学须先立志。志既立,则学问可次第着力。立志不定,终不济事。”青少年正处于人生最关键期和黄金期,是自我辨识与认定的重要时期,其在生理、心理方面不断成长,个人的心态及社会关系不断产生变化,思想纯洁如白纸,热情像火焰,容易迷茫失措、剑走偏锋,社会、学校、家庭三方要共同发力、联合作战,针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要及时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当好青少年成长发展路上的“航标灯”,为其把准正确的政治方向。要有效利用思政课进行干预、引导、纠偏,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确保其在成长过程中不偏航、不迷向、不失足。

坚持自强自立,把好奋斗“关”。“少年强,则国强”,社会、学校、家庭三方要抓住青少年发展的“窗口期”,做好青少年成长的“孵化器”,抓细抓小抓早,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非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旗帜鲜明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其树立人生坐标,定准人生基调,怀揣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在读书中磨砺坚强意志,在学习中汲取向上能量,在奋斗中砥砺才干本领,引导学生实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勇担时代重任,争做时代少年。

葆有爱国之心,把好民族“关”。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义务,是每个公民一生应该葆有的信念。只有不断强化爱国意识,才能凝聚起奋进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要将思政课与历史、语文等课程有效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植入躯体、注入血液、融入灵魂,要树立“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民族观念,要培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其“形”、培其“根”、铸其“魂”,塑造有血有肉、忠诚担当、锐意进取的少年,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贡献青春力量,书写奋斗华章。

当前我国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新时期国家的教育事业要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上好“思政课”,把好“总开关”,培育“新青年”,指引青少年始终争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身力量。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师心得

近日,第17期《求是》杂志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指出,让“思政课”成为播撒“四个自信”种子的沃土,成为铸就“四个自信”基石的熔炉,努力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为此,党员干部要在“思政课”中不断汲取自信养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新时代更加奋发有为。

在学好“思政课”中更加坚定道路自信。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关乎成败。鲁迅曾说过,什么是路?就是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这么走过来,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加强顶层设计”,从吃不饱、穿不暖到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战疫”就是一堂生动的中国道路自信“思政课”,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无论是解放军、医护人员,还是快递小哥、志愿者等一群人,他们逆行出征,跟病魔竞速,直到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优势,也同样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伟大道路。

在学好“思政课”中更加坚定理论自信。善学者究其理。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书写了一部以时代主题为底色、以中国国情为根据、以人民实践为素材的宏大历史巨著,这部巨著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境界。当时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非常投入忘我,把墨汁当红糖,由此流传出一句话:真理的味道是甜的。真理是甜的,也是美的。党员干部要在学好“思政课”中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定理论自信,矢志不渝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在学好“思政课”中更加坚定制度自信。我国国家制度之好、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之善,已经被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所证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用“13个坚持和完善”系统总结了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就比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钟南山院士在《开学第一课》中跟同学们讲授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他深情地说:“什么是最大的人权?人的命是最重要的人权。我们保住了这么多人的命,这是我们最大人权的表现。”党员干部要在学好“思政课”中,学懂弄通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高度的制度自觉坚定制度自信。

在学好“思政课”中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天下大同”“以和为贵”“选贤任能”的宽广胸怀;近现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浴血奋战、接续奋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红色文化;建国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行稳致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这么一个故事,他受到《岳飞传》《岳母刺字》等小人书故事的影响,“精忠报国”四个字一直记到现在,也成为一生追求的目标。党员干部在学好“思政课”中,确信中华民族的文化理想、文化价值、文化活力,做到对中华文化的自我认同,从骨子里树立起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思政课”,应成为党员干部的精神食粮,成为坚定“四个自信”的“营养品”,让我们在“思政课”中汲取养分,展现出更大的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行!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心得体会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进行教育改革,不断加强学校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尹岗完全小学全体师生永恒的追求。近年来,我们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深刻认识到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强大作用,我们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狠抓教育教学工作,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好的成绩。

一、建立学科小组,强化教学教研工作。

我们认真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严格按照要求,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学校建立健全了学科小组,任命业务能力强、素质高的教师为组长,定期进行教学教研活动,进行教研课题研究。广大教师从自身实际出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科研工作的开展,促进了教学工作高质量、高水平的推进。学校还成立了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手工制作兴趣小组,各小组由有专业特长的老师负责,积极开展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的兴趣得到培养,个性得以张扬,特长得以展示。

二、加强培训工作,提高教育能力。

为使我们的师资队伍在日新月异的21世纪里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不断变革的教育形势,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我们时刻没有懈怠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通过各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熟悉新课程,为他们搭建展示自己能力的平台,鼓励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近年来,我们除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外,还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现在,年轻的尹海霞老师已取得了大专学历;张雨、崔莺莺老师正在攻读大专学历。这一切也为我们创建学习型学校奠定了基础。

三、立足课堂研究,立足学生全面发展,把教学教研工作向纵深推进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关键环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把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教研的立足点。学校建立健全了听课、评课制度,要求校领导每期听课不少于35节,每位任课教师每期听课不少于20节。通过听课、说课、评课等形式,为教师提供平等交流、对话与研究的机会,从而促进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我们还利用一切有利时机,去禹州、许昌等地听课,不断学习和移植先进的教学经验。现在的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只站在讲台上,而是走到学生中,俯下身子参与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当中。教师不再是为教而教,而是给学生思维以充分的空间,灵活安排授课过程,精心设计学生活动,师生共同操作,共同研究,由过去单一的讲授变为引导学生主动的、探究性地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授课形式、过程的转变,使学生自主地由被动学习转向了主动学习。学生在激情导入、鼓励质疑、小组合作等方法的调动下,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他们的胆子变大了,思维活跃了,自信心增强了,学习兴趣高涨了,主动参与、乐于参与课堂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学生的潜能也得到了开发。

四、把握平衡,实施“校本”

我们积极配合上级教研部门做好地方教材的开发和使用工作。我们的课程基于科学又超越科学,始于课堂又走出课堂。面向现实世界,回归学生生活,体现地方特色,体现学校特色,适应个性差异。在“校本”实施过程中,我们不是画地为牢,固步自封,而是立足本校实际,苦练内功,以开放的姿态实施开放的教育。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合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的一切教育资源,优化组合校内资源,做到人尽其才。另外,我们还聘请专家学者、家长等到校讲学、上课、辅导。处理好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各方彼此合作,结成教育伙伴,分享决策权力,分担教育责任。我们还充分发挥图书室、实验室的作用,使学生在阅读、实验中受到感情的陶冶、智慧的启迪。

五、教学教研工作见成效。

教育教学质量是衡量一个学校全面工作的试金石,它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狠抓教育教学管理,稳步推进新课改实验,鼓励广大教师写出教研论文。

经常不断地开展各种教学教研活动,积极参加优质课评选活动。在每学期镇教办组织的听课、评课活动中,我校均有教师获奖,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郝耐芬、杜淑敏同志被评为禹州市骨干教师。教师的教法改进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学习兴趣更浓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不断提升,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教学质量评估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尤其是近两年,成绩更为显著。在禹州市组织的语、数“双科”联赛决赛中,五年级学生尹双燕、梁浩爽分别获得禹州市前一百名的好成绩。五年级毕业考试获得总评学区一等奖。在每学年两个学期的期末评语中,我校总以总评第二的成绩位居学区榜首。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几年来,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广大教师态度认真,工作勤奋,学生惜时守纪,刻苦学习,形成了积极向上、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在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评估活动中,我校已进入前十名行列。

回首昨天,我们问心无愧;展望明天,我们信心百倍。我们将发扬成绩,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心得

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强调,要加强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领导。各级党委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上好思政课意义重大。

思政课重点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要让党员干部“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一直以来,不少传统观念束缚了党员干部思政课的开设,因为忙业务,机关不够重视,草草了之,甚至视之为假大空的“洗脑课”,横幅一拉、姿势一摆、照片一发就算完成任务。党员干部要上好思政课,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改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不能轻描淡写,不能“温良恭俭让”,不能一般性谈谈认识,必须真正做到“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彻底亮亮思想,深刻剖析问题,认真整改,切实做到正视问题、触及问题、解决问题,切实达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效果。

思政课重点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让党员干部“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名干部就是一个标杆”。于党员干部而言,自己就是最好的老师,“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思政课学习不能空喊口号、流于形式,要有行动、有声势、有效果。只有党员干部“带头学,带头讲”,才能立起标杆、树好榜样,真正起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作用,让全党更好地坚守初心、担当使命,更加坚定对党忠诚的信念。党员干部在思政课学习上要作表率,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干,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扎扎实实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思政课重点三: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要让党员干部“多创新、多变革、多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增强思政课针对性,组织党员干部组成讲师团,建立党课资源库,根据各基层党组织需求,送课上门。要增强思政课灵活性,打破党课“你讲我听”的单一授课方式,通过台上、台下互动交流的形式,营造平等、自主的课堂秩序,党员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增强思政课感染力和实践性,党员干部要深入革命老区、红色专题纪念馆等,从硝烟和战火中汲取力量,在尘封的历史中,用心用情去感悟那份过往的激情和沧桑,传承好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师心得

上好思政课要下好“三种功夫”

要围绕“教什么”,在课程内容上下功夫。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培养怎样的人”至关重要,我们的教育目的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好思政课,要大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让学生知道“马克思主义”是什么,都包括哪些内容。要大力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个人理想、具体行动中。另外,还要注重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多用学生身边的事例说话,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

要围绕“谁来教”,在师资队伍上下功夫。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个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本身就是最好的榜样、最好的教材。从自身来说,思政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上好思政课的重要性,从严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导学生坚定政治信念,从小在心里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资源库,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外部来说,要把好思政课教师入口关,做到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要加强过程管理,尤其是对课堂教学、讲座论坛等监管,坚决杜绝不当言行。要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对违反师德师范现象,视情况予以处置,绝不姑息。

要围绕“教得好”,在综合保障上下功夫。学校思政工作不是单一、独立的,而是全方位、立体化的。提高思政课实效,需要党委政府、学校、学生、社会的共同努力,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党委政府要把学校思政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来抓,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判情况、拿出措施、解决问题。要整合有关部门力量,形成齐抓共管、配合有序的良好格局。学校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把思政课工作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带头抓思政课、讲思政课,形成“人人重视思政课人人上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要优化考核激励制度,评先选优、职称评聘、职务晋升、培训学习等适当向思政课教师倾斜,提高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获得感。要把思政课工作和家风建设结合起来,力争实现学校和家庭的同步教育,构建“大思政”的教育格局,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上好思政课,需要走的路还很长,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任道而重远!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教育方针。***总书记强调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这为新时代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的教育方针是党关于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纲领,是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是党和政府制定教育政策和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是一个整体,内涵丰富。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首先要完整把握和准确理解其核心要义。

明确党的领导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党的教育方针是党的教育主张,制定教育方针是党实现对教育工作领导的重要途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的使命,党的领导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新时代的教育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明确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教育方针本身就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新时代我国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教育行政管理、办学治校和教书育人全过程。

明确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的教育一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新时代的教育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明确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新时代我国教育的根本宗旨。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新时代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充分发挥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性、基础性和全局性的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新时代的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人民性和公益性原则,保障人民受教育权利,充分满足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需要,提高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使教育成为人民提升综合素质、获得和享受幸福生活的重要途径。

明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确立的教育目的,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反映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人才的总要求。这种人才必须既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又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教育目的既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制定培养目标和人才标准的根本依据,也是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

指明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新时代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这一根本途径是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要求,是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教育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教育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样的人才必须也只能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途径来培养。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都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据肩负的使命和当时的中心工作明确提出自己的教育主张并加以贯彻,保证了各时期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了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为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在完善党的教育方针的同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着力克服教育中存在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各种顽瘴痼疾,建设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竞争力和影响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满意度不断提高。

但我们还要看到,当前的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党中央已经明确了到203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要保证教育健康发展,如期实现既定的目标,必须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

我国已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教育事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党的教育方针为新时代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新形势下,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要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为引领,继续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全社会特别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代党对教育工作的要求。把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宣传教育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总书记关于教育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的学习贯通起来,全面准确把握其精神内涵、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

坚持系统思维,在全面上做文章。坚持系统思维,善于从全局和整体上看问题,力戒片面化、狭隘化、功利化和短视化,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和为人民服务的统一,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切实把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贯穿教育领域的各方面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遵循教育规律、人的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刻认识和把握教育的规律性,在教育实践中尊重规律、遵循规律,在尊重遵循规律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避免主观性、盲目性和随意性,坚决杜绝违背规律、影响教育科学发展和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和现象。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既是新时代教育的目的,也是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必须紧紧围绕这个目的和核心来开展,坚持德育为先、五育并举,着力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和综合素质,重视和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

建立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机制。建立常态化的检查机制,对标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检查各项教育工作、制度规范、政策措施,及时发现问题、矫正纠偏。完善教育评价机制,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健全各类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确立科学、合理、正确的教育导向。强化教育督导,把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情况作为教育督导的主要内容,加大督导力度,强化督导问责机制。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心得体会

20xx年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视察时深刻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旗帜鲜明地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我们要清楚地亮明人才培养的底色,高扬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教育引导学生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志扎根人民、报效国家。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在锤炼师德师风上下功夫,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坚持“八个相统一”,把思政课真正办成唱响主旋律汇聚正能量、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金课”。同时,也必须强调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我们要常抓不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育人者先自育”。北京大学建校120年来,涌现出了一批以王选院士、孟二冬教授为代表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师楷模。他们的先进事迹是最好的培训素材。我们要树立标杆、高扬精神、讲好故事,既要有严格制度规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导,建设一支品德高尚、学术精湛的教师队伍,特别是培育好青年教师队伍。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在创新育人方式上下功夫,使思想政治工作如春风化雨般入脑入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当代学生是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网络已经成为信息获取、人际交往、意见发表的主渠道。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思政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当代学生的新特点,在坚守主流价值的同时,也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构建适合网络时代的话语体系,密切关注社会现实,针对热点难点问题,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使学生愿意听、听得进、记得住。北京大学充分发挥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的优势,丰富和完善思政教育体系,把校内外各个学科的名师大家都汇聚到思政课课堂上来,设置中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国情系列课程和传统文化课程,增强学生对社会主流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将党的主张与学生学习生活相结合,在浸润式的教育中让学生感受到真理的力量,激发向上的动力。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在完善治理体系上下功夫,把握好教育、管理、服务的辩证统一。高校各领域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使命,必须明确教师教学是育人,管理和服务也是育人。针对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供“靶向”服务,增强供给能力,充分发挥后勤保障、图书资料、医疗卫生、安全保卫等各类服务岗位的育人功能。同时,要加强法律法规、学术道德和规范教育,依法依规惩处违纪行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办教育,以教育质量为导向评价教育,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班主任和导师制度建设,构建多层次、多类型的学业支持体系,提供生涯规划、求职辅导、心理支持等全方位、精细化服务,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我们要以x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我们的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切实担当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心得体会

:作为人民教师,立德树人是每一教师的根本任务。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一篇关于落实立德树人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

我的十几年教学生涯,我不敢说自己具有很高尚的师德,但我深深意识到,师德规范的主旨,简单概括就是“责任”与“爱”.教师不仅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对教育、教学工作热爱,也要对每一个学生充满爱心。

师爱,发自内心深处的真爱,是师德的老师的体贴,关爱使他们感到舒畅、亲切,一句恰如其分的赞扬和关心远远胜过冷冰冰的指责,这就是亲和力的作用。教育是育人的伟业,用真心触动他们的心弦,也同样收获他们真诚的爱。核心,它是熊熊的火炬,能点燃学生的梦想;它是指路的明灯,能照亮学生前进的路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心,就是为师者赤诚的真心,如春风化雨,点点滴滴滋润学子心田。师德,决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无私精神的体现,一种不息的师魂!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博大无私、宽广无边的,也是无微不至的。教师,可以感染同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可以感染家长,树立威信,真诚沟通;可以感染学生,积极进取,勤奋努力;我们更可以感动社会,爱岗敬业。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道德品质、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生活态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灵。正因为言传身教这种特殊的育人效用,使为人师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和途径。因此培养人才的素质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首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简单的一句话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教师展示的'不仅是丰富的科学知识、严谨的教学风范、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且还有教师的个性及心理素质。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学生尽收眼底,因而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的优良品质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教书”同时起着“育人”的良好作用。其次还要严以自律,严格要求,以身作则,作身先士卒的垂范。另外还要关心热爱学生,课后倾听学生的声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爱是人类的情感之一,情感就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及情绪体验,它在教育过程中具有巨大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适合于学生心理特点的措施加以诱导,使学生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点,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针对学生的特点多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把学生吸引到正面来,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

教书和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人类社会教育过程中所共有的特征,也是教育规律的客观要求。教学活动不是随意性的,而是根据一定社会所确定的教育目的和任务的要求,教师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所以,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教书和育人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一条最基本的教育规律。将教书和育人割裂,只顾教书,不管育人,这是淡忘了自己的社会角色,缺乏职业道德。教师不仅要做好专业知识的传播者,还要自觉当好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者和高尚心灵的塑造者,才不愧为合格的人民教师。

20xx年,我接手的是三年级,这个班数学基础较差,很多学生连乘法口诀都不会背,别说应用题,计算题都成问题,孩子们厌学情绪严重。于是,我每节课前都让学生背诵一遍乘法口诀,对学生的作业,精心批改,在课本的每个知识点上,注明未熟练掌握的学生,在学习情况了如指掌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对于调皮生更是注意教育方法,不打击他们的自尊心,而是鼓励、安慰他们,树立他们的自信,并利用周末时间到他们家里去谈心、辅导功课,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辛勤付出终于有了良好的回报,期末考试时,我所教数学获得了全学区第一名。我付出了努力,也收获了一份回报。

作为一名教师,是否能影响和感染学生,无非是体现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思结合,思行合一,因材施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尊重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有效教学,也就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教师要以身作则,对学生充满关爱,尽到自己最大能力去培养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

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实际上明确了“育人”的具体目标和内容,强调了教师“育人”的职责。我们教师要确切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薄名利,自尊自律,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教风,以高尚师德影响学生,以风范学识感染学生,作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和指路人。

落实立德树人心得体会范文

7月中旬,在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专题培训班暨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工作第七期培训班上,校党委成洪波书记作题为《奋力争创一流本科教育加快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报告,进一步明确我校争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的目标任务。省教育厅高教处郑文处长、四川大学教务处张红伟处长分别作了《转变本科教育思想观念深化人才培养改革》《以课堂教学革命为突破口培养一流本科人才》的辅导报告,提供了争创一流本科教育的有效路径和样板。学校三位教师代表分享了教书育人的体会和经验。自己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思想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教育部陈宝生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审核评估中反映出来的学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近一段时间以来深入院系的调查研究,自己有一些思考和几点。

一、新时代迫切需要高水平的高等教育。

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作为高校的教师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刻认识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对教师的期望,自觉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二、高校的根本任务和根本标准明确了办学方向。

党的xx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多次就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出重要指示。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大师生座谈时强调:“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我们的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明确了高校的根本任务,同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我们要以此为遵循,将其落细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把办学重心、教师职业的重心放在学生的教育培养上,深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更大贡献。

三、“以本为本,四个回归”将开启我国高等教育新篇章。

长期以来,一些高校为了追求快速发展,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追求科研经费、学位授权学科、重点学科数和大学的排名,通过重奖科研的考核评价来鼓励教师发表sci论文,争取各类人才头衔、重点科研平台和科技成果奖等等,导致大学大部分教师把精力和时间重点放在与自己利益高度关联的科研考核指标上,甚至还出现教师采取一些违反学术规范的手段来达到目的的现象。对本科生的培养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和精力投入,学生轻轻松松就能毕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不高,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这些高校没有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面对高等教育存在理念滞后、投入不到位、评价标准和政策机制的导向等问题,高等教育战线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6月21日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陈宝生部长提出了“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他指出,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高等教育战线要树立“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的理念,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高校领导注意力要首先在本科聚焦,教师精力要首先在本科集中,学校资源要首先在本科配置,教学条件要首先在本科使用,教学方法和激励机制要首先在本科创新,核心竞争力和教学质量要首先在本科显现,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要首先在本科实践,核心价值体系要首先在本科确立。

陈宝生部长强调,要推进“四个回归”,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一是回归常识。要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改变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真正把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二是回归本分。要引导教师热爱教学、倾心教学、研究教学,潜心教书育人。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实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三是回归初心。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用知识体系教、价值体系育、创新体系做,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四是回归梦想。要推动办学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

“以本为本,四个回归”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战线主动纠偏的自觉行动,彰显高等教育的自觉自信自强,将开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新篇章,加快推进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

四、课堂教学质量是争创一流本科的重要基础。

争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必须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的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课堂是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教学质量是争创一流本科教育的重要基础,在去年审核评估中,专家指出我校课堂教学方面存在高职称教师的授课率不高、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多数教师仍然是照本宣科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师生课堂互动少、课堂气氛沉闷、合班上课人数多(小班上课课程门次数只有40%左右),作业少且有不批改的现象、考核方式单调、学生课业负担轻读书少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我校争创一流本科教育的进程,急需加快整改。

陈宝生部长就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提出“要着力推动课堂革命。我们要改革传统的教与学形态,高校教师要把育人水平高超、现代技术方法娴熟作为自我素质要求的一把标尺,广泛开展探究式、个性化、参与式教学,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把沉默单向的课堂变成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的互动场所,让学生主动地“坐到前排来、把头抬起来、提出问题来”。把推动“课堂革命”作为高校内涵发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四川大学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口,率先开展“探究式-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开展了一系列一流本科教育的实践,成效显著,非常值得我们学校借鉴。结合我校实际,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教授要给本科生上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搞好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牢固树立“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的理念,通过制订《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管理办法》,作出规定:教授、副教授一年内未给本科生授课,当年教学工作考核为不合格,连续两年未给本科生上课,不再受聘为教授、副教授岗位。通过制度约束,确保高职称专任教师全部给本科生上课。

2.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加大激励力度推动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重视学生对教学的参与,通过公开课、辅导报告、教学沙龙等开展多种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交流,促进教学能力提升。鼓励教师以学生知识习得、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为导向,注重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基于问题、案例、项目或任务的研究型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3.有效运用教育技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等特征,利用学校与文华在线共建的课程信息化建设平台,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教师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衔接好线上线下学习环节,采用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运用好网上数字化课程教学平台,推广泛在式课堂。

4.完善学业考核评价标准。完善并实施科学的学业考核评价方案,由结果性评价为主转变为过程性评价为主。促进评价形式多样化,做好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能力的过程评价记录。考核方式、考试题型设计要不断创新,鼓励探索使用非标准化答案试题,评价标准宽严相济。

5.小班化教学促师生互动。逐年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通过绩效分配改革激励教师采用小班化教学,根据学校发展需要,逐年改造一定数量的教室适应小班化教学需要,设计灵活多样的课堂组织形式,突出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变传统的师生交流为多向交流,促进教学相长,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生态。

6.严格管理课堂纪律。积极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方法,不断提升课堂管理水平。强化正面引导,预防和减少违纪现象发生。适当运用惩戒措施对违纪违规行为进行约束,严肃课堂纪律。使学生回归常识,刻苦读书学习,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

【篇二】。

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xx]4号),今天认真看了一下,有几个体会:

第一、明确了课程改革的重要地位。提出要“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对于课程改革要进行全面深化。以往的课程改革有问题,我们不回避,而是用全面深化进一步坚持和发展。

第二、明确了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核心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要立足中国国情,具有世界眼光,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成才。

第三、明确了五个统筹的工作任务。这是一种顶层设计。

1.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等学段(包括职业院校)。

2.统筹各学科,特别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

3.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

4.统筹一线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等力量。

5.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等阵地。

第四、明确了十个重点措施。

1.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

2.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3.编写、修订高校和中小学相关学科教材。

4.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

5.加强考试招生和评价的育人导向。

6.强化教师育人能力培养。

7.完善各方参与的育人机制。

8.实施研究基地建设计划。

9.整合和利用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10.加强课程实施管理。

结合实际工作我认为:立德树人,先树班风,学风:班风是一个班级特有的风貌,貌又称班级的风气。是班级中形成的在情绪言论、行为、道德面貌等方面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稳定的倾向。是一个班级建立在对自己、对别人和对集体的新生基础上得到集体舆论支持的集体成员的自觉行为。它通过班级成员的言行、风格、习惯、态度等表现出来。班风一经形成,便会成为一种约束力,反过来影响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班风对外是班级的形象,对内它是一种氛围,一种无形的力量。

抓好学风建设。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班风建设的成败。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文明守纪之风,让每位同学都成为班风、学风建设的主人。班风、学风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所以抓好整体班风、学风建设,才有利于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心得

年轻干部要学好“思政课2.0版”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深刻揭示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所在。对于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年轻干部而言,面对工作环境和角色定位的更新升级,需要在理论学习、工作实践和为民服务中不断开拓思政课的广度、深度和厚度,将学好“思政课2.0版”作为走稳从政之路的最大底气和动力源泉。

学好“思政课2.0版”,要在学原文、读原著中汲取真理养分,筑牢理论功底。年轻干部普遍缺乏社会经验,面对新岗位、新要求容易思想迷茫、内心彷徨,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往往会走弯路,甚至错路、邪路,这就迫切需要通过理论学习来坚定理想信念、指明前进方向。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学原文、读原著、悟原理的过程中补足“精神之钙”,筑牢“信仰之基”,增强“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不断用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拓宽知识广度、夯实成长路径、校准人生航标,努力让思想紧跟新时代发展要求,适应各项改革决策和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工作需要。

学好“思政课2.0版”,要在社会大课堂中做好理论与实践结合这篇文章,锻炼实战本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真正将思政课的基本原理学深悟透,还得在社会大熔炉中淬火成钢。新时代不断面临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一招鲜、吃遍天”“一套方法打天下”早已是“过去式”,这就需要年轻干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活学活用、常练常新,不断提升履职能力。要学会在处理群众纠纷和复杂棘手问题面前把握好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抽丝剥茧找准问题根源。要坚持在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和项目建设中增强辩证思维,既做出立竿见影、群众看得见的“显绩”,又兼顾谋将来、利长远的“潜绩”。要善于在基层治理中开拓创新思维,综合利用信息技术等新方法新技术提升工作效率,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学好“思政课2.0版”,要努力答好“服务人民”这张考卷,巩固学习成效。学习思政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思想政治课是否过关,关键要看能否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能否将群众的事当作自己最急最要紧的事来办,将群众的利益当作自己的最高利益看待。年轻干部要聚焦人民群众在产业发展、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领域中的难点、痛点、堵点,将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作为工作目标和行动指南。要虚心听取群众批评意见,在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中查摆工作失误和不足,弥补思政课学习中的知识短板和能力弱项,努力在“赶考”的路上修成正果。

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交流稿范文

“清风正气立德树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别无所求,只想把知识传授给可爱的学生,别无所爱,只想把全部的身心扑到你心爱的事业当中。从青春年华,到白发苍苍,几十年如一日,怀着对党,对人民,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踏出了人生亮丽的轨迹!

“清风正气,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教师的光荣职责。教会学生学习是重点,教会学生做人是关键,教会学生如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核心。孟子曾经说:教者必以正。教师素养的厚度,决定了学生发展的高度。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课堂观会通过一言一行传达给学生,对成长中的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室是教师的家园,讲台是教师的舞台,教科书是教师领路的明灯,学生就是教师可爱的孩子。每当新一年的学生来了,教师会伸出双手欢迎,毕业了的学生会让教师含泪相送。教师把知识传授给了他们,才能使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是教师教给了他们怎样做人,才使他们对社会有更多的贡献。教师是辛勤的园丁,盼望着鲜花满园,盼望着桃李芬芳!小小的教室里,是教师教会了他们怎样写下自己的名字,是教师把整个世界溶入他们的心灵。从零开始,从此出发,一批批的学生就是在教师的搀扶下,挎上了奔驰的骏马!

小小的粉笔就是教师的双手,描绘出了教师心中的蓝图。上课的铃声就是教师征程上的冲锋号角,一路走来把汗水抛在身后。教师会为学生优异的成绩感到高兴,教师也会为差等的学生耐心的讲解,这全都是教师的孩子,教师舍不得把哪一个落下。为了孩子,教师废寝忘食,为了孩子教师鞠躬尽瘁,为了孩子教师把心都给了他们。就是这样,教师把自己燃烧起来,就是这样教师把光明留给大家,教师无怨无悔,教师甘心付出!

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们无眠,多少回风风雨雨我们闯过。把知识留下来,把精彩送别人。这就是教师。教师会为一个呀呀学语的孩子插上知识的翅膀;教师会把顽皮的学生教育成材。一路的酸甜苦辣,一路的欢声笑语,一声的感激,会让教师甜蜜永久。

许多年过去,当教师看到围在他们身边的学生的时候,教师会含着激动的泪花,一一的牵着他们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当教师看到他们学有所成的时候,教师会再给他们鼓励的话语。一个小小的心愿,让教师看到芬芳的桃李,一句真挚的话语,会让教师心存久远。

每每至此,教师会感到身为教师的欣喜、压力和责任。这时会发现,我们熟悉的以德立身,以德立教,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整洁的仪表影响学生、以和蔼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等等话语,对塑造一个好教师是多么重要。我的感受是只有秉持和践行“清风正气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才能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心得

青年干部解锁学好“思政课”的“正确姿势”

在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指出,“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青年干部要把思政学习作为“终身课题”,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实践“学与思”,在“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力求“思有果”,在“闻过则喜,闻过则改”中践行“过必改”。

青年干部学好“思政课”要“坐下来”思,厚植学与思的“求索精神”。“浮躁、无恒”好似是青年干部的通病,只想着求成,快速看,速度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无恒心、不耐烦,“坐不下来”学理论,“静不下来”思方法,游走于似懂非懂的状态,好似拥有了“理论宝典”但仍无法“举一反三”答出满分试卷。“不动笔墨不读书”,毛主席在读书时时常留下自己的心得与体会,这些心得与体会都是毛主席思考过后留下来的印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坚持在政治阵地上“站得稳”、思想理论上“扎得深”,青年干部要力戒学而不思,做到常学常思,如何思?要带着目的去思,带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去思,带着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去思,带着如何行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之问去思。

青年干部学好“思政课”要“站起来”行,构建思与行的“实践桥梁”。长期的坐对身体无益,要适时“站起来”行,青年干部在切身抓好学习的同时,更要“站起来”为,不能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要在实践中,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坚持将党的人民至上、群众路线,贯穿于干事创业、修身处世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行动指南,在贯彻落实上下功夫,要到基层去,用脚丈量为民情怀,用行动实践措施的有效性,“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切记想得再多不如拿到实践去检验,思政学习底子再丰厚也要会到现实中应用,要将实践经验与理论思考相结合,切实让思想更成熟起来、理论更实际起来,进一步激发出学与思的“化学反应”,碰撞出“真理的火花”品尝到“真理的味道”。

青年干部学好“思政课”要“跑起来”改,立稳行与改的“检视根基”。在路上行走不免有踏错之处,青年干部要不怕错,要勇于接受批评,时刻反思自身问题,立行立改,要“跑起来”改,要立柱架梁打好检视根基,及时发现问题,迅速改正,让检视具有实效性。青年人普遍气盛,要经得起批评指正,主动在民主生活会上自我批评,要谨记实践需群众检验,认识到群众的“好干部”,“思政课”上的“好学生”应该由群众来打分评选,所以,青年干部要给自己的“气性”降降火,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建议,坚持将政绩归为群众满意度上,与群众“玩到一起”“打成一片”,跟踪问效群众实事,切切实实在为民服务解难题上下功夫,让群众切身感受到自身的变化与实效。

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宣传

同事们:

这次创建文明县城主要任务是全面部署争创自治区文明县城迎检工作,动员全上下迅速行动起来,进一步强化认识,振奋精神,全力做好迎接自治区文明县城检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刚才,部长宣读了《创建全区文明县城工作实施方案》,很详实很全面,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为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扎实抓好创建工作,我强调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创建自治区文明县城的自觉性。

文明城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全面检阅,也是对地区形象和品牌以及综合竞争力的一次全面考核与评价。委、政府站在全局的高度,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作出了争创自治区文明县城的重大决策。这是全面推进我经济与社会事业建设的现实需要,是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文明素质的重要保证。全上下务必要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争创自治区文明县城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要充分认识到创城工作是优化发展环境,提升我竞争力的迫切要求。文明创建与经济发展工作是相辅相成的,城市的文明程度从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城市的竞争力。现阶段,各个地区、各个城市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规模竞争、实力竞争、水平竞争,最根本的还是一种环境、文化和人才的竞争。环境就是生产力,形象就是竞争力。外商来投资,不仅仅要看你的政策条件,还要看你社会文明程度、管理是否有序、工作是否高效、环境是否优美,只有具备这些要素,这个城市才是一个有吸引力、有竞争力的城市。实践证明,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是一种可转化的生产力要素,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无形资本”。创建自治区文明县城之路就是发展之路、强之路、崛起之路。我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得先机,加快发展,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文明县城创建活动,要借创建文明县城这个载体,打造城镇品牌,提高城镇知名度,推动发展环境整体优化,不断提升城镇综合竞争力。

二要充分认识到创城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新的有效载体。争创文明城市,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辐射力强,其具体的量化指标充分体现了全面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覆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也充分体现了构建和谐的内在要求。如今,现代城市的文明程度正日益成为人、财、物、技术、信息集聚的第一要素。做好文明县城创建工作,城镇可以树形象,企业可以增商机,百姓可以得实惠,委政府可以增威信。从时代变迁的潮流和的长远发展来看,我们现阶段更加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更加需要经济、社会及人的全面进步,更加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和谐发展。创建文明县城工作,就是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每一项决策、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具体的工作环节之中,落实到加快我发展的各个方面,从根本上提升居民的文明素质和城镇整体文明水平。

三要充分认识到创城工作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一个文明和谐的城市,必定是一个生态良好、秩序井然、人民幸福的城市。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大大增强,对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和期待更新更高。一是群众期盼提升生活质量。我们开展文明县城创建,就是把重心放在改善民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上,着力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创造健康的文化氛围、安全的社会秩序和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二是群众期盼改善生活环境。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环境综合治理,城乡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得到了各级干部群众的广泛理解、拥护和支持。这些都充分表明,我们的群众是爱整洁、讲卫生、崇尚文明的,立足群众的利益办事是能够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的,文明县城创建是一项更能反映民意、为民造福的德政工程,是一项更能顺应民心、关乎民生的“民心工程”。因此,我们一定要扎扎实实推进创城工作,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广大群众受益,让全人民满意。

四要充分认识到创城工作是改善现状的迫切需要。一是环境堪忧。近年来,我们积极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人居环境得到了一定改善,但“脏、乱、差”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存在,比如街道上的“牛皮癣”,街路摊点乱摆,车辆乱停,建筑垃圾乱倒,施工场地未采取隔离措施,这样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二是部分居民素质不高。乱吐、乱扔现象仍然存在,路灯、栏杆、座椅等公共设施遭到破坏,花草、树木遭到踩踏等现象还依然存在。这些都说明我们“爱卫生、讲文明”的氛围还有待加强,居民的文明素质还有待提高。

争创自治区文明县城,争创的是居民素质的提高、发展环境的优化、城镇影响的扩大,争创的是对内的凝聚力、发展力,对外的吸引力、支持力。为此,要求全上下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立即行动,齐心协力,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以万众一心、团结拼搏的勇气,掀起创建高潮,确保创建目标如期实现。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心得

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中提到,“要加强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领导,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学习“思政课”,是新时代党性教育的一次再洗礼、再“补钙”,更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再起航、再出发。学好“思政课”,党员干部要从自身上下功夫,对标做到“四要”“四忌”。

“要”有勤学之心,“忌”眼高手低本领差。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党员干部要把思政学习放在首位,保持始终如一、勤学笃行,做到理论学习永远在路上,切忌心高气傲、心浮气躁、眼高手低。不能“三天打鱼”,也不能“蜻蜓点水”,把学习停留在学了多少篇目、抄了多少笔记、参加了多少讲座是表面上的“假把式”,要扑下身子、静下心来,通过“换脑筋”增强“转变”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这样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

“要”有为民之心,“忌”脱离群众根不稳。如果说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是一棵参天大树,那么人民群众就是大树扎根的大地。党员干部脱离群众,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注定是要吃亏的。学习思政课,是从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从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高度出发,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开拓前行的导航标。党员干部要当好新时代的“答卷人”,就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放在首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人民群众心中的好干部,不说大话、不说谎话、不说失信于民的话,把工作重心放在回应民求、解决民难、化解民怨上,才是一名党员干部一以贯之的政治品格。

“要”有爱国之心,“忌”思想信念不坚定。“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作为党员干部,更应用“爱国主义”精神引燃干事创业的进取心。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重点在培养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驾驭复杂局面能力、防患政治风险能力的干部。如党员干部在思想、政治和行动上与党中央“脱节”,那就会造成“上传而下不达”的被动局面。唯有政治立场坚定、爱国情怀深刻,积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才能更好地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奋斗之中,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

“要”有务实之心,“忌”光喊口号手里空。作为领导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形象至关重要。殊不知,浩然正气和良好形象不是来自你的“衣着”,而是来自你“勤政为民”和“清正廉洁”的形象。新时代,党员干部应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更应将学习“思政课”融入大脑、融入灵魂、融入血液、融入生活工作的全方面,严禁做表面文章、摆花架子、光喊口号流于形式,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履行好从政的承诺,与攻坚克难的决心、敢于啃硬骨头的毅力,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来回报党和人民的期待。

学好“思政课”,关键在党。要抓好思想理论建党强党,需以“思政课”的“要”“忌”良方,让党员干部统一思想、坚定意志、协调行动,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提升党性修养、思想境界、能力水平的营养补剂,去实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的伟大任务。

立德树人是每个人的根本任务思想宣传

xx大以来,党中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国家提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要把立德树人体现在各科课堂教学之中,渗透到社团活动、管理评价、日常生活等各个环节,延伸到家庭、社会和网络活动的方方面面,建立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德育体系。与此相适应,还要完善德育体系、加强课程教材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改革管理评价机制,要注重师德师风建设,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这些措施都非常重要、非常必要,也一定是行之有效的。“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笔者认为,只有不断加深认识,才能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真正落到实处、变为行动。

何为“根本”任务?根就是树根,“木下曰本”,本也是根,根本就是最本质、最重要、最不可或缺的。“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一贯重视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大学》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明明德”、“修身”就是为学之道、为人之本。《大学》还直截了当地地说:“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学校教育都过于注重知识、能力、升学、就业、收入这些“才”或“财”,而没有对“德”予以足够的重视,甚至可以说是本末倒置。如今国家提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可以说是正本清源、回归正道。

立德树人也是新时代对教育的必然要求。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和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如今的中国已经从站起来、富起来正走向“强起来”的时代,而这种“强”决不仅仅是经济、科技和军事上的强大,更重要的是人民内在精神的强大。老子说:“知人者智,自胜者强”,真正的强者,是能战胜各种外在诱惑和人性弱点的内心强大的人。主席说: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如何才能强起来?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庶、富、教”的思想,克服“后富裕社会”可能带来的各种新问题,避免贪欲、空虚、懈怠和“软骨病”,都需要真正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教育。所以,从培养偏重知识能力的“智者”到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强者”,也是新时代教育的重大战略转型。

美德是事业的基础,是幸福的源泉。《说文解字》说:“德者,得也,外得于人,内得于己”;《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中庸》说:“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孟子更进一步说:“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幸福不在心外,而在心中,通过诚于良知、不断提升道德品质和心灵境界,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内心的安定和幸福。所以,立德树人不应该只是对学生的外在要求,而应该是学生、教师、家长以及每个人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内在需求和根本动力;立德树人不只是对教师育人的外来任务,而应该是每个人的内在愿望。立己德,立己人,得己福,只有基于这样的认识,立德树人才能落实到每一个人,才能转化为自觉行动。

外因是条件,内因守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确实需国家政策、措施、资源的支持和外部环境的改善,但更不能忽视的是每个人的“自修”。中国传统文化一贯强调反求诸己、内省自修。《中庸》指出:“修道之谓教”,孟子教导我们:“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思想道德修养,归根到底要靠自己的修和悟,而自修自悟的关键在于“诚于己”,在于“慎独”,只有每个人时时刻刻、随事随处觉察反省、知善知恶、为善去恶,才能真正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立德树人。

三、立德树人要立志为先、以孝为本、依道而行。

王阳明说:“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立德树人同样不可能。立志不是指从事怎样的职业、成就怎样的事业,而是要确定人生的志向,即成为一个有怎样心灵品质和道德境界的人。“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志是诸多德行的统帅,是安身立命的根本,立志对于修德有纲举目张之效,明确坚定的志向也是修己成人的根本动力源泉。正因为如此,党中央领导人反复强调立志和理想信念的重要性:要“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应该把学生、教师、家长公开立志、不断励志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予以高度重视。德有百千种,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谦、和、慈、恕、诚,这些都逝人一贯强调的重要的、基本的美德。“百善孝为先”,在众多的美德中,孝又是更基本、更需要优先培养的德,《孝经》开宗明义:“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孟子甚至认为:“尧舜之道,孝悌而已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进而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利天下,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智慧。从每一个家庭开始,从孝亲敬长开始,也是立德树人最有效的切入点和着力处。

立德树人应追求“立大德、树大人”。德有大小,即使是孝也有大小之分,“小孝孝身,中孝孝心,大孝孝志”,在忠孝不能两全时,要舍小节而取大义。只有立大德,才能成大业。因此,党中央领导人教导我们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要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这才是大德,只有这样才可望成为栋梁之才、成就伟大事业。

立大德、树大人应该循大道。《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世间的所有德行规范应源自天道、符合天理。“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易经》也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大道是利益万物之和谐共生。由此可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就是大德、大道,但凡“立大德、树大人”都必须以此作为根本原则和终身的奋斗目标。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心得

组工干部要成为思政课的“后浪”

要帮助思政课提供“新素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思政课“教材内容还不够鲜活,针对性、可读性、实效性有待增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思政课教师们更多是在学校内研究思想政治理论,很难接触到一线正在发生的、鲜活的事例。试想,思政课教师面对00后甚至05后讲述70年代甚至40、50年代发生的故事,又如何能引起他们的共鸣。而我们青年组工干部,本就身处一线,疫情来临时,我们与英雄模范们携手逆行,汛情来临时,我们与他们一起宵衣旰食,对他们的事迹有最深的了解。将他们的故事搬上思政课堂,学生们才会有共鸣感:某某某的事迹我在微博热搜上看过,原来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作为青年组工干部,要做生活的有心人,从工作和生活中捕捉和挖掘先进典型,为思政课提供鲜活的素材。

要成为思政课讲授“新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笔者在基层组工实践中发现,不少中小学思政课政治性不够强、专业性不够深、时效性不够新,严重影响思政课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不能讲好思政课,也是一个领导干部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工作作风的体现”,而这更是对组工干部的基本要求。在党建引领校社共建的大背景下,帮助学校提升思政课教学水平是组工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青年组工干部,要主动学习最新理论知识,积极指导学校教师完善提升思政课程,甚至站上讲台,为学生们讲授一堂堂生动活泼、别开生面却又发人深省的思政课。

要建设思政课教育“新课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党内政治生活显然就是这么一个“新课堂”:党员干部前往学校、企业上党课,主题党日中党员带领家人读党报党刊、践行“光盘行动”,组织生活会上红脸出汗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无不体现组工领域思政“新课堂”的育人作用。作为青年组工干部,要灵活运用党内政治生活这一载体,结合实际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让党内政治生活这个熔炉真正“热”起来。

落实双减立德树人心得体会

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针对当前存在的学业负担重、招生竞争激烈等问题,提出了双减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旨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全面发展和价值观塑造。在实施过程中,我也有着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双减在学生学业负担方面做出了明显的努力。在过去,学生面临着沉重的功课负担,学习压力过大。而现在,相关政策的出台,使得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技能。例如,一些学校取消了寒暑假作业,让学生充分休息和放松。我身边的同学们表示,这样的安排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去参加各种兴趣班和社团活动,扩展了自己的视野和能力。

其次,在立德树人方面,双减也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除了注重学生的学科知识学习,还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念。学校加强了德育教育,组织了各类志愿者活动、讲座和读书分享会等。这些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我在参与志愿者活动时,亲身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明白了待人处事的重要性。

另外,双减给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上,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使他们学会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我自己的数学老师就经常通过引导我们进行小组合作、设计实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来教授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互动和实践机会,激发了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另一方面,双减也需要我们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虽然学校减轻了学业负担,但作为学生,我们也应积极主动地追求自己的全面发展。除了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自主阅读和参加各类课外活动来提升自己。我曾经报名参加了学校的诗歌朗诵比赛,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练习和改进。最终,我成功地获得了一等奖,这给了我巨大的鼓励和自信心。

最后,我认为双减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通过减轻学生负担和注重德育教育,可以培养更加全面发展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价值观念。但我们也要清楚,双减立德树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只有大家通力合作,才能真正实现优质教育的目标。

总的来说,双减立德树人的实施给学生带来了更为宽松的学习环境,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需不断探索适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生也要积极适应并努力发展自己。相信在双减立德树人的指导下,我国的教育会走上更加健康、成熟的发展轨道。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心得

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强调,“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年轻干部是重要力量。年轻干部学好“思政课”应有“三动”的感觉,让自己克服“三种现象”,做新时代的可靠接班人。

学好“思政课”应有“心动”的感觉,克服“分神”现象。古人讲,“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信仰是思想灵魂,是精神支柱,是指路明灯,是动力源泉。如果没有理想信念和远大目标,是不会有所作为和成就的。当前,有少数年轻干部工作之余不想着如何提升自己,而是热衷于看视频直播、沉迷于网络游戏,整天在网络虚拟世界打圈子,心中“空空荡荡”,精神“恍恍惚惚”,不符合新时代年轻干部朝气蓬勃和追求进步的鲜明特征。年轻干部要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的观念,学好“思政课”,强化理论武装,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理解和把握,不断补齐补足知识和能力的短板,坚守心中信念、净化思想灵魂、提升精神境界,用崇高的使命激励自己,用远大的目标鞭策自己,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时刻走在时代前列,争做学习的先行者、发展的开路人。

学好“思政课”应有“情动”的感觉,克服“迷路”现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不管从事何种职业,不论处于什么岗位,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成就最有价值的人生。当前,有少数年轻干部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对国家发展缺乏热情、对人民群众缺乏感情、对干事创业缺乏激情,缺少一种高境界、大格局,容易迷失人生前行的方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年轻干部要注重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学好“思政课”,对标钟南山、袁隆平、于敏等先进典型,怀揣家国情怀,担起时代责任,努力把爱国为民融入到疫情防控、脱贫攻坚、经济发展等重点任务中,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抓紧每一天,做好每一件事,完成好每一个目标,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不平凡贡献。

学好“思政课”应有“行动”的感觉,克服“越线”现象。“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年轻干部要将学好“思政课”的第一粒扣子的“说明书”,摒弃“位微权轻可以脱离监督”的侥幸心理,时刻保持“不以贪小而为之”的敬畏心理,不把年轻当作可以犯错的借口,始终将党的各项纪律规矩记在心上、做在手上,时刻以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纪律来约束自己,说什么、做什么都不能“越线”,牢记“底线不能破,黄线不能踩,高压线不能碰,红线不能闯”,做到“红灯停、绿灯行”,把牢理想信念的“总开关”,握稳理想信念的“方向盘”,真正“身入”基层、“心入”群众,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听民声”中知实情,在“察民情”中长知识,在“学民智”中强本领,在“惠民生”中生情感,用实际行动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办“暖心窝”的实事、好事,在乘风破浪中展现新时代年轻干部的担当作为。

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交流稿范文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我们要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对教育工作特别是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人才培养使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展现新作为、谱写新篇章。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要进一步加强。

师德师风建设。

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任务,大力弘扬乐教善育、精益求精的教风,组织开展“最美教师”评选表彰等活动,充分激发了广大教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面对新时代教育的新要求、新任务,我们要创新师德教育,引导广大教师自觉树立“立德树人是第一责任”意识,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着力传播先进思想、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新风;要强化师德监督,引导广大教师把师德规范融入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实践之中,在细微处见师德,在日常中守师德,养成师德自律习惯,提高师德践行能力;要注重师德激励,引导广大教师立足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以自己的德、才、情给学生终身受益的影响和感化,当好学生成人成才的引路人和守护者。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要进一步夯实意识形态基础。

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也是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前沿阵地,必须把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贯穿于办学育人的全过程。近年来,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把意识形态建设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之中,着力推进意识形态工作落小落细落地落实。

面对新时代教育的新要求、新任务,我们要把握理论武装这一关键所在,深入学习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提高广大师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和路径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要坚持正面引导这一主要方式,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立德树人全过程,不断提高优质精神文化产品的策划、供给和传播能力,打造贴近校园、贴近师生、贴近生活的话语体系,用主流思想舆论占领意识形态阵地;要突出阵地管理这一基本依托,管好课堂讲坛、校园媒体、学生社团等意识形态阵地,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微信群、qq群等新媒体的意识形态功能,积极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环境,确保校园始终成为向上向善、风清气正的精神高地。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高校承担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神圣使命,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其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立德树人。对于高校而言,坚持立德树人不是抽象的,必须体现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上。近年来,学院坚持教学中心地位,扎实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质量得到提升,教学水平得到提高,教学内涵得到提质,教与学的精神状态得到提振,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面对新时代教育的新要求、新任务,我们要把立德树人落实到教育教学改革上,坚持“立足地方、贴近社会、产教融合、服务发展”办学宗旨和“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品牌强校”办学理念,推进专业优化、课程实用、科研创新、质量提升“四大工程”,开展多层面多维度的诊断与改进工作,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立德树人落实到思想政治教育上,认真贯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全面统筹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把立德树人落实到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上,健全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等创新创业平台功能,建设一批富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群,设立学生创业启动专项资金,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要进一步推进学院党的建设。

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的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根本保证。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只有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才能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才能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近年来,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不断加强和改进学院党的建设,为学院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面对新时代教育的新要求、新任务,我们要切实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全面推进学院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不断强化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基层工作创新,全面提高学院党建科学化水平,更好地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切实增强广大干部服务基层、服务学院、服务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基层党建工作常态化考核机制,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推进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牢记使命,方显担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学院将深刻认识“为谁培养人”、深入探索“如何培养人”、深度聚焦“培养什么样的人”,始终保持昂扬竞进的奋斗姿态和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潜心静气,埋头苦干,一以贯之,真抓实干,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奋斗,把学院办优办强、办出特色、办出品位,向着全省一流全国知名优质高职院校目标奋力前行,培养更多更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浅谈教师如何立德树人。

相关范文推荐
  • 12-25 教育教学的书籍心得体会(专业19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某一事件、经历或任务进行反思和总结的结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是
  • 12-25 健康学校建设实施方案(实用12篇)
    制定实施方案时,我们需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风险和挑战。在这里,我们为大家分享一些成功的实施方案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根据《泾县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实施方
  • 12-25 行长年度工作讲话稿(精选16篇)
    讲话稿的目的是为了将演讲者的思想、观点、情感等有效地传递给听众。它们在结构和内容上都有独特之处,我们可以借鉴其中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同志们:。按照市委的
  • 12-25 民办非换证申请书(优质19篇)
    更多申请书是在求职、留学或其他各类申请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够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潜力。申请书范文中的优秀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可以为我们撰写个人申请书提供参考和借鉴
  • 12-25 艾滋病防治宣传方案大全(17篇)
    一个好的计划书应该具备具体、可行、有序和合理性等特点,能够为实现目标提供有效支持。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计划书的写作要点,下面是一些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
  • 12-25 平凡的世界第五章读后感悟(热门21篇)
    读后感不仅仅是对书籍的评价,更是对自己内心的反思和对生活的思考。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它们的观点独到,表达生动,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
  • 12-25 以珍惜为题目大全(18篇)
    优秀作文是多方面素养的综合体现,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这些优秀作文范文展示了作者深入思考的能力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请以“把梦想托付给”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
  • 12-25 水电工应急预案(专业22篇)
    应急预案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组织或个人按照一定程序和方法采取的应对手段和行动计划。以下是一些来自专家和学者的关于应急预案的观点和建议,希望对大家的预案编制工作有
  • 12-25 品牌商业策划(精选20篇)
    策划书需要具备逻辑性和可操作性,以确保活动或项目的顺利进行。请大家阅读以下策划书范文,探索其中的策划思维和方法论。ove。目录。rview。中国商业地产三强国际
  • 12-25 高速公路年终总结会议(通用20篇)
    年终总结是一个机会,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和思考,为下一年的工作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年终总结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总结工作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