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汉语言毕业论文本科(优质13篇)

汉语言毕业论文本科(优质13篇)

时间:2023-12-21 06:52:27 作者:ZS文王

毕业论文是对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和总结。以下是一些毕业论文的参考文献和引用,供大家进一步查阅和研究相应的学术资源。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形式,通常是拿着沉甸甸的纸质书本,让学生进行枯燥的阅读,而如今网络技术的发展,使阅读形式发生了改变,电子阅读成为一种时尚又便捷的方式。因此,将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教学与互联网电子阅读相结合,一方面能够解决学生购买纸质书籍价格贵、携带不便的困扰;另一方面,网络平台下的书籍种类繁多,教师需加以引导,就能够让学生更加迅速便捷的搜索到自己想要了解的汉语言文学书籍。在一些网络交流平台上,各个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还可以进行互相沟通讨论,从而实现相互促进。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有效地拓宽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进行阅读的视野,比如,对于一些古文献的学习不够了解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到自己想要了解的部分内容和信息。但是,互联网的环境相对比较浮躁和嘈杂,对于一些自制能力较差的学生,专业教师需要加以引导和督促。

想要优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就必须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互联网+”时代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为教师们研究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汉语言文学中有很多内容,都需要教师们进行大量的阅读及学习,并且理解透彻,才能将汉语言文学中的精华教授给学生们。倘若教师的水平不够,将汉语言文学的内容讲的枯燥乏味,则无法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更没有办法让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产生兴趣。因此,教师们可以利用互联网+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学**台大量学习和研究一些专业人士汉语言文学研究成果。同时,教师们还要注重当代网络环境下受年轻人们喜爱的文学形式和优秀作品,比如,如今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碎片化阅读成为现代人吸取知识的一种主要模式。教师们就可以利用这样一个特点,创建一些微信公众号或者是微博等,更新一些与时代相关联的汉语言文学经典阅读,加深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认识。汉语言文学教学的特点,通常是要与这部文学所产生的历史背景相互联系,若学生们无法掌握所学的文学作品中的时代背景,一般是无法深刻体会文章中的含义的,教师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对这些历史背景进行一个简单的阐述,由此来减轻学生们学习的压力。“互联网+”时代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内容,教师要将汉语言文学中的一些优秀传统,通过互联网技术具体化,如古人艰苦的生活经历和奋斗精神,就可以通过视频、录音等多媒体形式表现出来。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其最终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能自主进行学习,比如传统汉语言文学的阅读中一些篇幅较长、语言枯燥单调的诗歌,古文等,虽情感细腻,但是由于汉语言文字晦涩难懂。学生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将一些动画、舞台剧等与这些诗歌内容相互融合,转化成人们易于接受和观赏的作品。但是在艺术作品创新的过程中,要始终注意对名著文学的理解,不能有所偏差和曲解,尽量做到对原著作品的尊重。同时,通过网络技术也可以对文学作品进一步的烘托,比如现代的网络音乐中也会将一些古代的诗歌进行改编。在大学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校和老师都要鼓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们进行再次创作,创造出契合时代发展的优秀汉语言文学作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也可以与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交流合作,共同策划一些与汉语言文学传承相关的活动,如汉语言文学阅读比赛、诗歌朗诵、作文比赛等,实行线上线下征集策略,激发学生们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综上所述,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对汉语言文学教学既是一种推动,也是一种挑战。想要实现高效的汉语言文学教学,需要相关的教学人员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们不断的探索和研究,结合互联网+这个很好的教学辅助工具,发挥出互联网+最大的教学优势,让汉语言文学始终保持活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提纲

1.1百年《孟子》比喻的研究成果。

1.1.1《孟子》比喻类型与喻体选材。

1.1.2《孟子》比喻特色。

1.2《孟子》比喻研究的缺憾.

1.3语料的选择和研究方法。

第2章中国传统比喻理论下的《孟子》语用比喻研究.

2.1中国比喻研究概况.

2.2《孟子》比喻的类型.

2.2.1词句类比喻.

2.3《孟子》比喻的特色。

2.4小结.

第3章《孟子》语用认知性研究.

3.1认知隐喻研究概述.

3.2《孟子》比喻认知性研究的切入点—水喻。

3.3《孟子》比喻的两种认知类型.

3.3.1实体隐喻.

3.3.2结构隐喻.

3.4小结。

第4章《孟子》比喻的相关比较.

4.1《孟子》比喻与《庄子》比喻的比较.

4.1.1思想目的比较.

4.1.2比喻特色比较.

4.2《孟子》比喻与《韩非子》比喻的比较。

4.2.1思想目的比较。

4.2.2比喻特点比较.

4.3小结.

结论。

范文二:

引言。

第一章流行歌曲与修辞学。

第一节作为新的文化表达方式的流行歌曲。

第二节流行歌曲的发展轨迹。

第三节修辞与修辞学。

一、古典修辞学的“说服论”

二、新修辞学的“认同说”

三、修辞与选择。

四、修辞与修辞学。

第四节流行歌曲与修辞学。

第二章流行歌曲的文本修辞学。

第一节怀旧。

一、流行歌曲的怀旧模式。

二、怀旧作为文本修辞。

三、怀旧对于当代文化的本体论意义.

第二节爱情.

第三章流行歌曲的运作修辞学.

第一节明星及明星制。

第二节演唱会.

第四章流行歌曲:当代社会的文化修辞学。

第一节流行音乐场的形成。

第二节场内部的`分化。

第三节流行歌曲对当代文化矛盾的修辞表达。

第五章京剧采茶戏的音韵修辞特色。

第一节戏曲音韵研究。

第二节采茶戏五音.

第三节采茶戏韵辙.

第四节《毛洪记》选段舞台音韵修辞分析.

第五节采茶戏字音音韵规律小结。

结语。

范文三:

《文学言语的美学构建》。

引言。

一、文学语言的修辞学研究。

二、文学语言的形式主义研究。

三、文学语言的生命本体论研究。

四、文学言语美学构建的研究宗旨----以文学私有性为例。

第一章“私有之美”----私人感觉与私人语言。

第一节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不可能性论证的哲学目的与论证方法。

第二节维特根斯坦“私人语言”不可能性论证的实质辨析。

第二章美学构建与个人化表达.

第一节私人感觉的生命本体论意义.

第二节私人感觉:文学言语活动的渊薮.

第三节文学言语的美学特征特征:私人感觉的个人化表达。

第三章私人之美与文学言语。

第四章第一节文学言语与生命的内在同一性。

第二节文学言语的对话性特征.

第三节“自我”的完善:私人感觉个人化表达的审美后效.

第五章文学的突围:美学构建个人化表达的话语衍生。

第一节“立象尽意”——内在情感的自我赋形.

第二节“言外之意”——内在情感私密性的保留.

结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提纲

是电大各专业每位学员都必须完成的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不能免修。要求每位学员在学校指定的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的写作。

1.要求:(1)论文的选题限定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范围内;(2)要尽可能选择课程范围内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课题;(3)要尽可能选择具有一定探索性和创新性的课题;(4)选题要考虑论文所要求的理论性和深刻性:(5)选题宜小不宜大,要确保在规定时间内能够按要求完成,切忌选择内容空泛、大而无当的问题。

2.范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选题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国古代文学方面;(2)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3)语言学方面;(4)汉语方面(包括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5)文学理论方面(包括文学的基本理论、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6)外国文学(尤其是二十世纪外国文学)方面;(7)比较文学方面;(8)美学方面。(超范围选题,论文无效)。

1.确定一个适当的选题。所谓“适当”,是指符合选题要求的课题。选题要得到指导教师的指导并经指导教师认可。论文选题的程序和方法是:首先在一个比较大的课题范围内尽可能广泛地浏览相关研究资料,并向他人请教,了解这一范围的研究状况,同时进行积极思考,从中选出一个合适的研究课题。真正选好课题的标志是形成解决这个课题的设想。

选题和收集资料是整个作业过程中两个最关键环节,只要确定一个好的选题并获取充足的资料,在此基础上写成一篇论文是水到渠成之事,不要误认为写作成稿是最主要过程。

3.撰写初稿、修改定稿。首先写出初稿,交指导教师审阅;按指导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后,再交指导教师审阅。如果指导教师认可,就可定稿。如果指导教师不认可,就要继续修改,直到指导教师认可后,方能定稿。

4.答辩。

论文应符合通行的格式规范,要求必须具备如下格式:题目、署名、完成日期、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题目要明确地揭示论文内容,切忌摸棱两可或不知所云。

摘要是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宜控制在200字左右,最多不超过300字。注意:摘要应客观、准确地表述自己论文的内容,不能带主观色彩,不要分段,也不要分条列项。

关键词是从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标示论文主要内容的专业术语或具有专业术语性质的词语。一般三至五个,最多不超过八个。

正文一般包括引言、本论、结论三部分。文中一般不出现“引言”、“本论”、“结论”字样,但一般应有引言段和结论段。本论是论文的主体,一般要分几个部分和几个论述层次,要求加上小标题或数字序号,以显示文章清晰的思路。

论文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不能仅停留在经验和操作层面。论文是研究成果的表达,表述必须客观、冷静,不带感情色彩。论文要求使用准确、简洁、规范、平易的书面语言,不要口语化,尽量不用文学修辞。

论文正文不得少于5000字。

参考文献是指作者所收集到的对本文的论述有重要参考价值并足以支撑本文论述的资料。格式如下:

期刊类:序号、作者、篇名,刊名,期号和出版时间。

专著类:序号、作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

网页类:序号、作者、篇名,网址,发表年月。(如果网上文章来自期刊或专著,应以书面文献为准)。

论文完成后,要通过答辩确认论文的真实性,评定论文成绩。为使论文能够顺利通过,应充分做好答辩准备。答辩分论文介绍和回答问题两个部分,做答辩准备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

论文介绍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选题原因,说明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论题,这个论题的意义何在。二是研究背景,说明前人对这个论题作了哪些研究,有哪些重要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什么重要观点等。对研究背景的介绍能够直接反映出论文的真实性和对论题的研究程度,因此应是论文介绍的重点。三是对论文本身的介绍,主要介绍论文的的创新之处、基本观点和论述思路,以及本文的不足之处等。在准备论文答辩时,应该就这三个方面准备一份介绍提纲。介绍论文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

对回答问题的准备包括熟悉论文与熟悉相关资料和知识两个方面。首先要认真地反复阅读论文,弄清楚文中使用的每一概念、尤其是重要概念的涵义,能够准确地解释每一条引用资料,发现论文中的不足之处,设想答辩中可能提出的问题,并设想,如果老师提出这个问题,我怎样回答,这就要熟悉与论文相关的资料和知识。

(提出答辩问题的两个原则:一是论文中已经写明白的问题不提;二是与论文无关的问题不提)。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对留学生的汉语学习而言,语音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但并非是最大的难点。虽然留学生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多数在语音方面存在学习障碍,但是只要学习方法得当,培养他们对汉语的学习兴趣,就能够克服发音问题,进而为汉语拼音的认读与拼写等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今留学生的汉语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但是发音的标准与否会直接对其口语表达效果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基于此,主要以留学生为对象,探讨其在汉语语音教学中的有效学习方法,以期培养学生的良好发音习惯,提高学生的发音能力,为其口语表达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留学生;汉语教学;语音学习;口语表达。

语音实际上是语言的一种物质外壳,属于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语音与口语表达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当前留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的效率并不高,而且教学氛围比较枯燥乏味,留学生对语音学习的兴趣并不大。再加上留学生会受到母语负迁移带来的影响,使其容易出现发音错误的问题。为了让留学生改变腔调,使其汉语发音准确又流利,还需要教师能够采用有效的语音训练指导方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音学习的乐趣,积极投入语音学习之中。

任何表达信息的符号都需要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来进行传递,然后被感知、接受解码。而语言是不可或缺的交际工具,以口腔作为发音载体,所发出的语音可以传递信息,倾听的一方则可以感知语音蕴含的意思。因此,语音是人们在信息交际过程中的重要物质材料,有了语音,才能有语言表达。而每一种语言都有各自的发音系统,要求学习者能够掌握相应的发音系统,提高语音的学习效率。具体而言,影响留学生在汉语语音学习方面的因素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一)母语语音的影响。

对不同的语言,或多或少都存在异同之处。人们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往往就会受到自己母语的影响。当前在留学生的汉语语音学习方面,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当留学生受到母语语音的影响过大,其母语依赖感会阻碍学生掌握汉语中比较类似的发音机制,甚至可能将其等同起来,发挥了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将母语语音的特点迁移到了汉语语音上。也有一些留学生更偏向于使用流利的母语,而对汉语这种第二语言的学生产生一种排斥感,因此阻碍其对汉语语音学习效率的提升。

(二)语音规则把握不佳。

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不少的学生会产生学习困难。这其中也离不开语言内部自身结构与系统的影响。留学生在汉语语音的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语内迁移的语音错误。比如留学生在学习某一个语音之后,再学习另一个语音项目,相互之间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导致学生在继续学习时发生语内的语音知识负迁移的情况,尤其是在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语音项目中,学生在没有准确把握语音规则的情况下,就会发生语音错误。比如留学生在学习zh、ch、sh、r这部分语音项目的知识之后,继续学习j、q、x、l这部分的语音项目,就容易发生混淆问题,引起发音错误。而除了这个之外,汉语的音位组合发音规律也很容易阻碍留学生的发音学习。比如,在汉语中的“o”在单念的时候,与其音值并不统一。例如ao、iao和ong等音位组合的音值都是[u],若是iong这种音位组合,其io的音值是[y],许多留学生都认为o的音值就是[o]。由此可见,语言规则的把握不佳,让留学生的语音学习产生较大的困难。

(三)教师的指导方法不当。

留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效率不高,还有一部分原因是汉语语音课程的教师所采取的指导方法并没有与留学生的实际特点符合。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留学生更是如此,其在汉语语音学习的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风格,学习目的也会存在差异,甚至其学习策略的相异之处也比较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汉语语音教学的实际水平会直接对留学生的汉语语音学习效果。

留学生的汉语语音学习中存在不少的问题,并不利于留学生真正掌握好汉语语音的学习。基于此,笔者主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留学生汉语语音的发声方法。

汉语语音是留学生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学习内容,而发声是汉语语音教学中的基础部分。留学生在初学汉语时,就需要注意掌握好汉语发声方法,以夯实汉语语音的学习基础,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而汉语语音具有独特的发音特点与发音规律,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法来指导留学生掌握好汉语语音的发音。

1.运用五度标记法。

生母塞擦音、声母塞音、前鼻音韵母、后鼻音韵母等等都是音素教学中需要注重强调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演绎法来引导学生学会掌握发音位置,然后准确地模仿发音。比如在zh、ch、sh、r等音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卷舌、圆唇这两个演示动作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让留学生通过直接演绎教学法来学会发出卷舌音。教师示范: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五指向上立起,呈现一个卷舌的形状。此时,两只手可以配合作出相应的发音口型,让留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卷舌音的发音技巧及其口型。教师还可以通过板书或者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舌位和硬腭留有一定空隙的图片,舌位也不应该过于向后靠。教师在演示的过程中,可以将口唇作出比较夸张的圆形,对学生强调发音时舌位始终不变的注意事项。在这样的姿势下,教师可以发出上述卷舌音,让学生在这一演绎的过程中,充分了解发音位置,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指导和纠正自己的发音错误,切实掌握好音素的发音技巧。若是这些卷舌音与其他韵母组合起来,教師可引导留学生在直接演绎的过程中,观察发音口型、发音舌位、是否要送气等情况。教师可以辅助比较夸张的口型或者手势,帮助留学生掌握各音节的发音方法。而留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需要学会触类旁通,掌握更多语音音节的相关发音规律,可提高留学生的发音学习效果。

(二)留学生汉语语音的训练方法。

1.采用因材施教的训练方法。

留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与系统性,需要考虑到的因素非常多,尤其是留学生在文化差异下显示的文化审美意识、价值取向、个体心理素质、学习心理认知需求等,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要提高留学生的汉语语音教学效果,就需要将这些内容纳入考虑范畴内,准确把握留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以中亚学生和东南亚留学生相比较,中亚学生比较活跃、爱表现。东南亚学生,特别是华裔学生比较安静、守规矩,在认字方面占有一定优势。针对这一具体特点,教师可考虑将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为主要的学习目标,引领他们自主制定使用汉语进行交际交流的学习目标,培养他们对汉语语音学习的兴趣。

2.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法。

在汉语语音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入多样化的训练方法。比如对比法的运用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对容易混淆的语音进行比较。例如在b和p的对比中,要求学生能够区别送气音、不送气音之间的区别,可引入具体的发音例子:(buzi)步子、(puzi)铺子。教师可引导留学生进行反复的发音训练,掌握相应的发音要领。又比如在领读法的运用中,教师可以在对比法教学的基础上,将容易混淆的发音例子组成句子,引领留学生朗读完整的句子,从而更巧妙地掌握发音技巧。还比如在语音过度法的运用中,可发挥知识迁移的作用。要求教师引导留学生寻找语音的内在联系,融会贯通地进行学习。如:在发出sh这个音时,稍微拉长,并让声带振动,将清声转成浊声,从而可以发出r这个音。

(三)留学生汉语语音的课堂活动。

为了提高留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学习兴趣,教师可在教学中组织趣味化的课堂活动,让留学生可以进行快乐的汉语语音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其汉语语音的学习效率。例如,教师可以组织绕口令的课堂活动,注意绕口令的速度应该由慢到快,让留学生可以慢慢适应其中的发音。例如,教师可以引入当前比较流行的绕口令:“八了百了标了兵了奔了北了坡,炮了兵了并了排了北了边了跑,炮了兵了怕了把了标了兵了碰,标了兵了怕了碰了炮了兵了炮……”这一绕口令中,可以帮助留学生分清其中的b和p的发音。若是教师要增强课堂活动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开展拼音连线游戏、拼音闯关游戏等,让留学生能够在快乐的游戏中锻炼自己的语音发音。此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分组抢答活动,让留学生抢答发音的相关知识。这既可以增强课堂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还能够增强留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其更主动地学好汉语语音知识。

综上所述,当前留学生的汉语语音学习存在不少的问题,包括母语语音的干扰、语音规则的把握不佳、教师指导方法不合理等问题。为此,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探寻有效的应对性教学措施,改善留学生汉语语音教学的问题,切实提高留学生汉语语音学习的效率及质量,并培养其良好的汉语语音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为留学生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甚至是掌握好汉语这门第二语言而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2]秦冬伟.留学生语音习得难点及教学对策探析[j].考试周刊,2017(79):5-7.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教育已成为终身学习特别是远程成人学习的一种有效形式,其主要特点是突破教育过程的时空限制,实现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

因此,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整合与利用是保障网络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电大网络设施为基础,整合利用多种网络教学资源,发挥北京电大网络教学的优势,通过网上交互式教学,为学生提供有力的学习支持服务。

整合利用多种网络教学资源,对于电视大学系统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教育专家指出,国家建设的远程教育系统———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其系统内部资源的共享应是一个典范。

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决定了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特有的资源共享机制。

2000年以后中央电大与tcl公司合作建设远程教育资源,成立了“电大在线”公司,公司推出的平台和资源开始实行“有偿”资源共享。

[1]对于学习者来说,真正有效的学习资源是必须经过精心设计的,能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需要的教育资源。

网络教育资源是学生尤其是自主学习的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源泉,所以网络资源的设计非常关键,而不应是传统课程的电子版本。

[2]在“电大在线”平台上,中央电大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设计了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

为了便于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央电大制作了计算机ip课件,网络直播课堂,并在网上定期发布教学大纲、教学重点和难点解析、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和期末复习指导。

通过中央电大的在线平台,学生还可以陆续看到一些配套的动态教学信息。

北京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专业建设中,充分利用中央电大提供的网络教育资源,同时自身也精心设计和建设多种网络教学资源,并与中央电大的资源加以整合应用。

针对北京学生的实际情况,各门课程的责任教师制作了解析重点难点的网页,又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在网上发布作业讲评和例题解析。

同时,还把责任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环节改革的录像片,制作成ip课件挂在网上。

这样,就使不同地区、不同分校的学生共享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网络教学资源。

2008年以来的专业建设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先后建设了四门网络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选讲”、“北京文化专题讲座”、“美学专题”和“信息检索”,为学生学习这些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网上资源。

为适应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网络教学特点,方便学生学习和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还对三门补修课程“汉语基础”、“中国文学基础”、“外国文学基础”进行了流媒体课件和网络化考试的题库建设工作。

汉语言文学专业不仅整合了电大系统的网络教育资源并加以有效利用,而且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去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

比尔•盖茨说:“信息高速公路将无数教师和作者的最好劳动聚集起来,让所有的人来分享。

教师将能够利用这些资料作教学课题,学生们将有机会相互探讨这些资料。

这一途径有助于及时把亲自受到最佳教育的机会传到甚至是不能有幸进入最好学校或没有得到最好家庭支持的学生那里。

”[3]当代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利用internet(因特网)和intranet(局域网)等网络媒体进行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网上图书馆以及大量的网上学校、个人网页、专题网站、电子杂志等个性化教育资源,为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提供了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

网络的巨大信息包容量所提供的各门课程的学习资源远远大于任何教师、任何教材乃至任何一座图书馆所能提供的信息量。

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精心设计整合的网络教育资源,使学生获得了丰富充实的学习资源,使他们的学习不受地域、时间等的限制,在空间上,使在授课教师面前学习的学生与距离教师百里之外的学生没有本质的区别;在时间上,学生随时都可以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

网络使用上的极大自由度,也使学生不受文化水准、专业知识、年龄大小的限制。

汉语言文学专业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教学,实现了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多媒体信息资源共享。

二、教师是网络教学资源整合利用中的主要力量。

面对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教师传统的知识权威已无法与庞大的网络系统、强劲的网络功能相抗衡。

网络媒体打破了教师对知识信息的垄断,原有的“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已经过时,教师正面临与网络媒体分享权威的境地,教师的“专业权威”和“感召权威”面临着网络权威的挑战。

在今天,网络教育中的教学者———教师,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辅导者,学生成为教育过程的主导者。

因此,从现代教育的观点来看,教师是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整合中的主要力量和网络学习中学生的协作学习伙伴,所以也是一种重要的网络教育资源。

北京电大要求重视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兼职教师们积极地应对网络权威的挑战,主动地参与网络教学,尽快适应网络教学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网络环境下的职业和技术素质。

北京电大和分校的任课教师,不仅加强了网络知识和以计算机网络化教育环境下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设计的知识技能等,还通过观念适应、知识适应、技术适应乃至文化适应,全方位地加强自身适应“网络生存环境”的能力,成为网络教育中真正的行为主体,在网络教育资源的设计、建设和整合中发挥了生力军的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工具,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网络媒体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的认知工具。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网络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突出网络教学媒体的辅助功能。

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多媒体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教学已被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学习资源来使用,教师对网络教学媒体给以了足够的重视。

在专业建设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发挥北京电大系统优势,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网络教育的发展,通过专业大教研组、课程教研组的活动,加强电大系统汉语言文学专业和课程教师的相互沟通与协作。

这样,一方面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不断提高网上教学能力搭建更好的专业与课程平台;另一方面,专业大教研组、课程教研组的教师队伍,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网络资源建设提供了电大系统内专兼职教师的集体合力,一些分校教师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中的网络资源建设做出了很有成效的工作。

汉语言文学专业整合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教学,实现了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信息交流的双向化。

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学习过程,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人机交互特性,学生利用计算机的键盘和鼠标,可方便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探索路径。

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艺术欣赏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与交流。

这种交流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计算机、学生与计算机等多向交流。

汉语言文学专业责任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学习过程,而学生也随时向教师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能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都能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三、调动学生参与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在网络时代学生的视野中,他们不仅可以从学校教师处接受到书本知识,而且还可以从网络上接受到新的知识。

由于信息网络技术不仅具有极强的存储功能,而且具有快捷准确的查询功能,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已不再是知识的拥有量,而是获取、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北京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学科学习中,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式学习为体验式、探究式、协作式学习,使学生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和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和整合利用中,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因特网(internet)拥有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信息资源,万维网(web)是借助因特网这个网络媒体构建的一种信息服务的方式,它使相互分割的文本转化为一个超链接的信息网络,变成一个覆盖全球的巨大的虚拟信息资源库即超文本(hypertex)t。

“超文本”被麻省理工大学媒体实验室尼葛洛•庞帝教授叫做“没有页码的书”和“随心所欲多媒体”。

[4]。

超文本的特征是学习的非线性和多结局。

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需要,根据自己意愿进行探源或者应用的联想探索。

因此,即使学习同一文本,由于每个人的能力和水平的不同,他们所获得的信息即探索的结果也可能不尽相同。

超文本对于学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和参与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尼葛洛•庞帝教授说:“你可以把超媒体想象成一系列可随读者的行动而延伸或缩减的收放自如的信息。

各种观念都可以被打开,从多种不同的层面予以详尽分析。

”[5]因而这种非线性学习特别适合于学生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中对艺术作品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为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育创造条件。

在对艺术作品探索过程中,学生不是机械地记忆信息,而是根据某项“任务”,学习如何自行获取信息和到哪里去采集信息,如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筛选和加工,如何根据自身需要充分利用信息,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建构主义学者维果斯基认为:知识不能直接灌输,应由学生发挥自己的认知能力自行建构。

学习及发展是一个社会化及协作的活动,汉【白话文】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鼓励学生协作式学习,把教师的角色定位在学习的促进者,以学生的学习活动取代教学活动;教师设计适当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对艺术知识的兴趣,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上,丰富他们的艺术经验,使他们在认知的阶段上,有所超越和突破,以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

协作式教学策略,要求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以便集思广益。

这不仅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运用大有裨益,而且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而,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协作学习正日益受到国际上愈来愈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与关注。

目前在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中,常用的协作式教学策略有竞争、协同、伙伴和角色扮演等多种不同形式。

可以说,协作式是最能体现网络特性,也最有利于21世纪新型人材培养的一种教学策略之一。

在北京电大各分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班上,汉语言文学专业一些课程的责任教师采用协作式教学策略,组织了围绕各门课程的有关专题展开的讨论课。

教师要求学生们利用因特网去搜集信息,在不同的层面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

同学们通过在“没有页码的书”中的遨游,各自获取了丰富的信息,制作了图文并茂的ppt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因此,学生的讨论发言各具特色并收获颇丰。

总之,通过这种基于网络的协作式学习,学生们对于各门课程的基本特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大大拓展了知识面,信息能力和认知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培养了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同时,也丰富补充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网络教育资源。

四、对美国远程教育网络教育资源运用的借鉴。

美国是世界上网络教育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美国政府、高校和民间组织都为网络资源的建设和使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研究力量。

政府组织建设的网络资源多为国家级的大型资源信息中心,其中有代表性的有:eric,即美国教育资源信息中心;free,即联邦优质教育资源。

这些信息中心为全美教师和学生的网络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

[6]笔者在2006年秋赴美国考察远程教育的过程中,了解了史蒂文森理工学院、康涅狄格州州立大学、康涅狄格州网络学院等高校和远程教育机构开展现代远程网络教育的一些情况,也找到差距和不足,学到了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借鉴的经验。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汉语言文学是研究中国词语、句法和传统的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的课程,是通过对其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来学习汉语言的主要能力,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具有中国语言功底和写作能力,更是追求各种文字美的关键。提高汉语言文学应用性俨然成为了奔赴在汉语言文学教育前线的工作者们的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背景。

毋庸置疑,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十分源远流长的教学历史,同时在时间的沉淀之下,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教学传统。

在新中国还没有成立时,也就是我国的民国时期,近代教育刚刚萌芽,中文系应运而生,这也就是现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雏形。

中文系承载着我国熠熠生辉的传统文化,蕴含着无数先人的人生菁华。

即便是在战乱时期,也没有让一个个的热血青年放弃对中文的热爱。

在不断的积累沉淀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形成了自己稳定的教学模式,其教学内容也逐步固定下来。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校招生比例非常大,同时就业率也相对较高。

然而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上对于经济专业,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增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地位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至今汉语言文学专业仍然处于一个瓶颈时期,如何进行有效的转型成为了众多汉语言文学教育专家首要解决的问题。

按照现代教育学理论来看,应用性是衡量一个学科教育模式是否先进,教学体制是否健全,教学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标准。

而现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恰恰缺乏的就是专业的应用性。

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不少学生都是被调剂的,社会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识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提高汉语言文学应用性俨然成为了奔赴在汉语言文学教育前线的工作者们的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还包括该专业的毕业生是否能够运用专业知识来发挥所长,狭隘的来讲,就是能否在工作中灵活运用自己专业的知识。

笔者将以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来展开分析研究。

在近现代高等教育刚刚产生之初,北京师范大学也就是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创建于19,随着学校的建立,汉语言文学专业也随之出现,至今已有110余年的历史,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英才,也为二十世纪中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鲁迅、钱玄同、刘半农、黎锦熙、沈从文、沈兼士、顾随、余嘉锡、吴承仕、黄药眠、钟敬文、谭丕模、穆木天、叶丁易、刘盼遂、李长之、李何林、陆宗达、萧璋、俞敏会通开新,炳耀学界;启功、郭预衡等先贤奠定了文学院稳重求实不务虚名、锐意创新不断进取,既坚守学术家园,又保持现实关怀的良好学风。

2、文学性人才多于实用性人才。

长久以来,无论是在世人的眼中,还是事实上,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然成为了诗人的摇篮,知识分子的海洋,但是这些名号称谓都不能称之为社会意义上的职业,其应用性也相对较低。

不少高校因此开具了新闻学,翻译学,对外汉语等专业,来平衡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与文学性。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随着近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率持续降低,为了躲避就业压力,不少学生都选择读研,而读研之后又不知何去何从。

汉语言的文学性太强,以至于不少人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贵族专业,是不愁吃穿,不担心就业的学生选读的专业。

归根究底,便是课程设置方面文学内容连篇累牍,而实践性课程较少。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内容缺乏是大多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短板。

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其研究水平和北京大学不相上下,也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三大王牌专业之一。

但其实践性课程较少却是不争的事实。

语文教育学,创意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是为数不多的实践性课程,却是选修课程,并不能覆盖到全部学生。

有的学生更偏重文学性,就会避开实践性的选修课,一定程度上讲,实践课程教学任务大于理论课程,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尽可能地避免实践性课程的选择。

笔者认为,可以给学生最大的自由,但是更应该给学生一个引导,可以让学生在实践课程的范围内,必须选定相应数量的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性。

1、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

二十一世纪,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仅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综合性人才是当今社区缺乏的人才,也是我国高校需要重点培育的人才。

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培养既具有文学性,又具备应用性的综合性人才,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更好地就业。

2、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

早年间,我国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在中小学开展综合培养,而在我国高校,也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标便是提升我国预备人才的综合能力,使得学生全面发展。

1、推进学科教育体制建设。

教育体制包括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要想增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用性,就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样式。

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在左右,进行了教学内容的大改革。

将原有的大篇幅的文学史的教学,进行了压缩,设置了精读名著的单独课程,最大程度了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实现了学有所专,学有所用。

并设立了导师制,学生参与到导师的教学研究中,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实践经验。

由此可见,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用性,就需要通过课程的设置,完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选定方式,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他们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

2、改善陈旧的教学方式。

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性,加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数众多,不少汉语言文学课堂充斥着满堂灌,照本宣科的状况。

老师讲课是老师的事,学生听课是学生的事,教与学剥离开来。

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早就应该被高校淘汰。

理科专业实用性强的一个原因,便是学生和老师一起进行实验研究。

那么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用性,也需要教学相长,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起研究,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来支持教学,是必经之路。

3、加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技能便是语言运用能力,然而语言运用能力不仅仅包括写作,还包括口头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

因此,高校不能够仅仅凭借写作能力来判断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

这就需要,学校注重对各个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挥发所长,尽可能地让学生全面发展,具备过硬的综合能力。

4、树立创新的教学观念。

只有学校倡导教师和学生具有创新的观念,营造出思维活跃,百花齐放的自由的思想氛围,才能够让教师们解放思想,让学生们自由翱翔。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势在必行。

1、前言。

汉语言文学专业被誉为文科的万能专业,毕业生能够从事与社会人文领域相关的全部工作,但是随着市场化竞争的日益激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缺乏应用性,而人文应用型人才是指掌握一些实用技能及相应人文知识的人才,集应用性与人文性于一身,秉受人文精神,希望能够基于精神层面来对世界和社会予以改造,从而更好地为我国的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服务。

本文就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

从目前来看,各个行业、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日益增多,单纯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已经很难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研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

基于不同行业、不同部门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来形成具有特色的培养模式。

与此同时,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还应该具有熟练运用现代媒体的能力,以及过硬的听说读写能力,融合多种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3.1合理设置人文应用型课程体系。

基于市场经济的要求,应该要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建立起灵活多样、厚基础、因材施教、多方向的培养模式,实行“基础课程+提升课程+应用行文课程”三结合。

(1)基础课程基础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教育科研和语言教学的能力,可开设演讲与口才、现代职业礼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文教学艺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育研究方法、语文教材篇目研究与教学设计、语文课件制作、教师发展研究等多门课程。

(2)提升课程提升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升造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科研能力,提升专业理论,可开设外国文学专题、杂文创作艺术论、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唐诗宋词、音韵学、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修辞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题、文字学、中国语言学史、国外汉学研究、文献学、影视艺术欣赏、汉语语法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明清小说研究、逻辑学等多门课程。

(3)应用行文课程应用行文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事机关文员的工作能力,可开设办公室礼仪、档案管理学、新闻采访与写作、应用写作、人力资源管理、公务员基础知识管理学、秘书学、广告学、行政法学、公共关系学、编辑与采访等多门课程。

3.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务必要坚持立足地方、面向基层,积极推进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结合社会、市场及行业发展需求突出培养特色,深化学分制改革,完善选课制、弹性学制,研制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校地合作、校企互动的实践教学模式,不断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全面联系与深度合作,使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

3.3广建基地,深挖功能。

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地合作,拓展专业实习和就业渠道,进一步提升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人文应用性,各高校应该应该要多与企业、地方合作建立起一批学生容纳能力强、专业对口性强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实习基地,倡导和鼓励大学生将实习与就业结合起来,避免为实习而实习,强调实习是就业的敲门砖,与此同时,还可以邀请实习基地领导来学校作就业指导讲座。

一方面加大与实习单位产学研的合作,另一方面帮助.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感受就业氛围,调适就业心态,树立正确就业观念。

3.4全程辅助职业生涯规划。

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在入学教育时就应该被灌输职业规划的理念,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并且要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大学四年规划;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二学生,则应该对他们进行详实的就业形势分析,端正他们的就业观,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为就业必备的技能和素质做好准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三学生,则应该加强分类指导,帮助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去向进行选择,是选择独立创业,还是选择去企事业单位工作,还是选择报考公务员,亦或者去学校当老师教书育人,或者深造读研。

针对学生的不同职业选择来集中资源优势进行分类指导;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四学生,则应该进一步加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精神文化越来越为丰富,汉语言文学作为一门传统的人文学科,主要功能是对我国文化精神及全民语言的传承。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无异于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添加了生机,给汉语言的利用与开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剧,各行各业对创新型人才都有非常大的需求。

但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仍缺少一定的创新能力,需要对其创新能力进行培养。

因此,需要对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创新方面的问题进行改正,从而提升其创新能力。

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状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第一,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性。

当前一些大学不能根据时代发展变化,及时对教材进行调整,致使教学内容老套;第二,缺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识。

当前一些大学教师仍是上完课就走,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增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于汉语言文学的利用与开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为悠久的历史,但随着时间的推进,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呈现出一定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调整和改进。

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无异于为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添加了生机,给汉语言的利用与开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第二,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学生在养成创新意识以后,会有增强其实践的动力,进而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得到锻炼。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丰富与完善,对教学环节的改进,以及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感受三个方面着手,只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了自主创新的意识,才能有效推动学生的实际行动,使其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汉语言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就是拥有审美能力,尤其是体现学生人文素养的文学审美。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审美能力,不仅关系到其对专业知识学习的敏感度,对其未来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高级文秘需要具备的特质之一就有审美能力,因此加强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而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课中,文学理论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主要课程之一,对于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恰当的文学作品对作品中的语言运用、技巧的使用等进行鉴赏分析,进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在班级组建讨论小组等形式,增强学生对该方面内容的兴趣,促使学生有意识的增强自身的审美能力。

助理、教师等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将来主要从事的职位,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然而在实际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却缺乏一定的重视,因此要求对其进行一定的改革创新,强化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得到一定的重视,促使其具备工作中应具备的能力。

例如,现代汉语教师在上课时,不要仅仅局限在教材之上,而是应该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超越教材。

由于大学中通常都会有来自于全国各地的'学生,因此在发音上也会存在差异。

教师就可以利用这种情况,在将中国七大方言时,分别选取代表,让学生自己体会感受,各地方语言的不同,从而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或者教师可以在班级组织一次作文比赛,针对学生中的病句等问题进行讲解,从而帮助学生增强对学生语言交际等能力的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需要较高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不仅是学生专业能力的体现,更是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反映。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的专业素养,从其写作水平就可以体现。

因此,学校在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写作方面的力度一定要加强,为此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第一,提升学生的理论修养。

在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丰富学生的阅读量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思想深度与高度,使其在阅读分析以后,理解文章的内涵;第二,加强学生的用词的准确度。

当前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存在词汇量贫乏,并且不能正确使用使用的现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这种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从而改善当前这种状况,使学生在写作时可以做到用词精准简洁;第三,加强对学生语法的掌握。

当前很多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语法的过程中,仍不能有效的掌握其中的使用方法,需要教师根据班级学生对语法掌握的实际状况,采取有效地措施与方法,加强对语法的学习,从而使学生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能够灵活使用语句,降低出错率,进而增强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综上所述,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各大高校都有的专业,其在高校中所占的比重也是不容小觑的。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中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需要不断对其进行改进。

为此,各大高校应该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教学进行调整,通过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的改变,增强学生的创新的能力,使其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社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而培养应用型人才又是不可或缺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育教学的长河中,是最基础的,与现实生活结合较强的一门专业。

但是,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在当今高等教育的理念中,教育水平的高低更多的取决于实际适用能力的高低,那么培养应用型人才顺理成章的成为了汉语言学专业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在人才市场优胜劣汰的激流中,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并积极主动深入的探讨研究,发掘出更新层次的策略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具有人文性质的专业,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所以在教学中要更加注重这门专业与实际的互动性,在提高学生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所学知识与实际结合的操作能力。

教学上一味地照搬课本上的知识,而忘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死板,遇到事情不懂得变通。

现代的教育理念中,只有将知识学以致用,才能真正掌握,融汇变通到各个领域。

古人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传道”,就是老师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过程加强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使同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授业”,就是传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用最恰当的方法来教学,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时候,才能将知识完整的融合进去;“解惑”,就是解决学生所提出的各方面疑惑,以此来扩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发掘出学生的学习潜力。

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将来去应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应该注重的问题。

2.汉语文言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思路。

2.1强化学生的专业水平,学以致用。

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基础上,让知识融汇贯通,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方法。

在原有的教学理念中,更加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积累,积累的越多就能够快速的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随着应用型人才观念的提出,学生将专业技术能力学以致用,成为了关键所在。

在完成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并不能让知识转为己有,还要通过后期的努力,让知识运用到各个方面,来帮助我们实现其自身的价值。

在汉语学言学专业教学中,除了在课堂上给学生教授的各门专业的知识外,还可以通过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制定切实可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顺利的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本质上提高。

2.2完善教学体系的改革,增强教学的活力。

高度完善的教学体系,能够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找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教学改革上,要综合考虑学生各阶段学习发展的情况,科学有步骤的进行改革,这样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教学体系,应该从多个角度,多个方向去思考研究,为教学添加特色。

这样既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带动教学的活力,让教学变得活跃起来。

学生在学习中勇于转换角度去思考,探讨的过程中也就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记忆。

所以在教学体系的改革上,不能盲目的去设置,应该要有关联性,针对性的去改革,制定出更切合实际的改革。

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教学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完善,让教学更富有活力。

2.3深化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提高实践的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加强培养应用型人才各方面技能的培训,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学习能力。

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时刻谨记实际运用的重要性。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开展一些相关主题的辩论赛,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其中的时候,通过思维的转变,领悟到将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精髓,并不是单纯的学习课本上基本知识,还有灵活运用到实践的各个方面。

在这种教学观念的驱动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科学制定出相对的政策,这样才能让学生各方面的素质的得到提升,帮助学生在社会竞争的激烈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

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中,各种竞争扑面而来,越来越激烈,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生存的需求。

加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势不可挡。

在对应用型人才新鲜血液培养的过程中,随时面临着巨大的考验,要想成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我们就要敢于接受挑战,发现新的机遇。

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要在完善的教育体系下进行,而这需要教学的各方面的努力才能实现。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是适应这个时代而产生的,要将这一计划发展下去,我们就要制定出一个合理的、系统的路线,来实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汉语言毕业论文

首先是要确定选题。你以为选题是这么好确定的吗?你以为百度出来的选题都能入得了导师的法眼吗?别天真了。现如今,中文的童鞋们只能是往没人走的路走,越走越能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呢。选题最好是选择比较小的范围,举个例子:论杜牧作品中的京兆城。京兆城是杜牧的故乡,没错,就是陕西西安。这么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诗人从小就没和它有什么交集吗?肯定有,找材料去挖吧~~不单单是一座城市,一个人,古人喜欢游历的两座城,这都是许多可循的角度呢,看似不经意其实有大文章可以写。选题真的是非常重要,千万别去看网上的各种老得掉渣的题目啦。不要担心万一你找到题目,找不到材料,写不出来。想得出来就有迹可循,我们是福尔摩斯~接下去我会教你们怎么写的呢。

选好题目了对吧?还是以刚才的:论杜牧作品中的京兆城 为例。可以找这几个材料:

杜牧生平,年谱。

杜牧所有提到过京兆城的作品(这一部分绝对要很仔细的找,但是也不需要看太多,只需要找关于他作品的解析,一般材料中都会提到)。

京兆城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各种历史大背景。

开始写读书笔记,把找到的材料认真看。重点摘抄上面的几个点,记得一定标注好摘抄的书,页码,因为写参考文献的时候必须要精确到页码的。

开始撰写论文。相信看了这么多数,以你对杜牧的了解,应该心中有七八分的底。

第一,介绍京兆城与杜牧的渊源。

第三,由作品感知京兆城在杜牧心中的地位,在作品中是什么样的存在?

查重。感觉很多宝宝都怕查重,个人觉得其实没那么可怕。

之前基本上论文都是我自己写下来的,当时用软件查是23%。用学校的知网号称最严的查才6.9%。所以这一块我很有信心。如果你真切了解了大概,中文系的可以随便写的,只要有理有据。像以上组织好一个框架就易如反掌啦。写论文还是需要静下心来写的哦。

另外,致谢语也会被查重哦,最好能自己写。我有一半篇幅的致谢语被查了,,也是醉啦。不过不管怎么说,我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写论文的思路,希望大家能够得到启发。

汉语言毕业论文

摘要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科技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社会在不断创新中发展,汉语言文学也在不断的发展。

然而汉语言文学在课堂教学中却没有太大的转变,出现了很多不宜事宜的现状。

本文就是在实践中探索现代汉语言优化的教学方法。

关键字汉语言文学教学实践情境教学渗透美育。

汉语言文学作为传统的人文学科,是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的有机载体,代表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文明,同时也是后现代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

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注重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理论建设,出发点是为了建立健全学生的道德体系。

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价值不在于创造多少经济效益,而在于创造无法用数字统计出来的社会效益,我们应看到的是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定期待。

汉语言文学是文学、文化的遗产,是通过人们对过去的各种认识来进行当前社会现象分析的过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效果是毕业后的学生在各种工作和生活中都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一个社会发展过程中最为普遍的教学模式。

当代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开设的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外国文学,当代文学,现代文学,古代文学,文学概论,语言概论,影视概论,美学概论,写作学等课程。

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要使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和流程,通过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来加深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趋势问题。

对于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来说,出现应用性改革是当前教学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2.1教学模式陈旧。

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许多教师仍采用灌输式,学生多是“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

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教”与“学”的效率难以提高。

久而久之,在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逐步削弱,甚至出现厌学情绪。

无法实现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真正目标,不利于培养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素质。

2.2教学手段单一。

以往教师在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时,基本采用的都是填鸭式的教学手段。

由于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从而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兴趣,加之教学中欠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3.1更新观念、多种手段教学。

传统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进程中,教师被视为整体课堂的操纵者与控制者,而学生则只能处于被动地位,接受教师传授的各类知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埋没,仅能成为被动吸收者,丧失了学习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模式忽略了师生双向的教学互动过程,没有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完善结合。

为改变这一不良现象,教师要在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全面掌握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教学理论,充分了解基础课程教育改革状况,激发、鼓励教师深入教学一线全面了解实践教学改革进程、状况,才能真正促进教学思想的革命性、根本性变革。

我们可充分的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汲取传统形式课堂教学优势,发挥教师科学引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主体性。

定期聘请汉语言文学专家来校开展学术系列讲座、知名学科专家交流讲学,在全校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引导师生科学探索汉语言文学教研、学习之道,提升全员文化素养。

另外,还可在校内定期举办演讲、朗诵、征文、书法、等丰富多彩的比赛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与学习热情,进而令其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全面提升汉语言文学学习水平。

3.2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利用网络技术合理支撑汉语言文学教学,促进学生完善构建知识体系、提升学习效率、挖掘学习潜能,充分满足各类个性化、自主化学习需求,形成学习实践的良好主观能动性。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搭建名著书库,令学生通过自主网络化学习汲取文学精华,合理拓宽知识面、激发阅读兴趣,全面提升研究与文学鉴赏能力。

3.2渗透审美教育。

文学作品是汉语言文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养分。

大家都知道,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本来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因为收录在汉语言文学教材中的作品一般都是享誉中外的名作,完美浓缩了各国名家的思想和人品,有利于学生艺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程中,必须充分注意文学作品的艺术境界审美因素的挖掘,这需要我们在引导学生鉴赏课文所描绘的美的同时,积极引导他们对其内部结构的情感渗透以及外部结构的表现形式加以分析,不断使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得到培养,真实的去体会作品的境美。

3.3加强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实用性。

汉语言文学教学要以学生的就业为指向,增强实用性。

汉语言文学的学生就业岗位大多集中在政府机关、教育科研、新闻出版、企业公司等单位,还有少数人涉足律师、房地产、金融外贸等新兴行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科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回首既往,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能在xxxx大学校园里度过,能在众多学富五车、才华横溢的老师们的熏陶下度过,实在是备感荣幸。在四年的时间里,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获益匪浅,人也逐渐成长。这除了我自己的努力外,与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们的关心和帮助、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在此,我向他们致上深深的谢意。谢谢你们!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艰辛而又富有挑战性的,在这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如如何确定论题、如何围绕论题查找资料、怎样斟酌字句等,一度令我感到聒噪、痛苦和彷徨。老师的谆谆诱导、同学们的.出谋划策以及家人的支持鼓励,是我坚持完成论文的动力源泉。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黄xx老师。从论文的选题、框架的设计、结构的布局到最终的论文定稿,从内容到格式,他都费尽心血。没有x老师的辛勤栽培、孜孜教诲,就没有我论文的顺利完成。感谢他用博大的胸怀给予我无私的关怀和帮助。

在写论文过程中,我也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不少问题,如知识浅薄、对文献资料等涉猎太少,以至于写论文时遇到不少阻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学无止境,我以后还需要不断的努力,增长知识。

一个人的成长绝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没有别人的支持与帮助绝不可能办到。我感谢可以有这样一个空间,让我对所有给予我关心、帮助的人说声“谢谢”!今后,我会继续努力,好好工作!好好学习!

汉语言毕业论文

现状研究,通过访谈调查、课堂观察和调查问卷三种手段进行。笔者结合自制的《关于新疆高校对外汉语发展历程及教学法应用历程的访谈》提纲,在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和新疆农业大学四所高校对6名教学负责人进行了访谈,收集了大量关于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学发展史和教学法应用情况的珍贵资料。运用针对中级阶段精读课的《相关教学法在对外汉语课堂上的应用观察表》和《学生反馈意见调查问卷》,笔者对抽样的5个班级的对外汉语教师和学生进行为期2个月的观察、访问。笔者通过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学法在运用中存在着三个明显不足,一是偏传统,改革创新少;二是偏封闭,交流沟通少;三是偏经验,设计安排少。结合这一结果,笔者从新疆高校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特点出发,对教学法提出了个人改进的建议。

abstract4-7。

绪论7-10。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对象界定7-8。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8-9。

三、研究方法、思路及主要内容9-10。

(一)研究方法9。

(二)研究思路9。

(三)主要内容9-10。

一、定义10。

本科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教育已成为终身学习特别是远程成人学习的一种有效形式,其主要特点是突破教育过程的时空限制,实现网络教育资源的共享。

因此,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整合与利用是保障网络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从开始,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北京电大)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精神的指导下,在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电大网络设施为基础,整合利用多种网络教学资源,发挥北京电大网络教学的优势,通过网上交互式教学,为学生提供有力的学习支持服务。整合利用多种网络教学资源,对于电视大学系统来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教育专家指出,国家建设的远程教育系统——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其系统内部资源的共享应是一个典范。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体制,决定了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特有的资源共享机制。以后中央电大与tcl公司合作建设远程教育资源,成立了“电大在线”公司,公司推出的平台和资源开始实行“有偿”资源共享。[1]对于学习者来说,真正有效的学习资源是必须经过精心设计的,能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需要的教育资源。网络教育资源是学生尤其是自主学习的学生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源泉,所以网络资源的设计非常关键,而不应是传统课程的电子版本。[2]在“电大在线”平台上,中央电大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设计了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为了便于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央电大制作了计算机ip课件,网络直播课堂,并在网上定期发布教学大纲、教学重点和难点解析、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和期末复习指导。

通过中央电大的在线平台,学生还可以陆续看到一些配套的动态教学信息。北京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专业建设中,充分利用中央电大提供的网络教育资源,同时自身也精心设计和建设多种网络教学资源,并与中央电大的资源加以整合应用。针对北京学生的实际情况,各门课程的责任教师制作了解析重点难点的网页,又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在网上发布作业讲评和例题解析。同时,还把责任教师开展教学实践环节改革的录像片,制作成ip课件挂在网上。这样,就使不同地区、不同分校的学生共享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网络教学资源。

以来的专业建设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先后建设了四门网络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选讲”、“北京文化专题讲座”、“美学专题”和“信息检索”,为学生学习这些课程提供了丰富的网上资源。为适应电大远程开放教育的网络教学特点,方便学生学习和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还对三门补修课程“汉语基础”、“中国文学基础”、“外国文学基础”进行了流媒体课件和网络化考试的题库建设工作。

汉语言文学专业不仅整合了电大系统的网络教育资源并加以有效利用,而且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去获取更多的教育资源。比尔盖茨说:“信息高速公路将无数教师和作者的最好劳动聚集起来,让所有的人来分享。教师将能够利用这些资料作教学课题,学生们将有机会相互探讨这些资料。这一途径有助于及时把亲自受到最佳教育的机会传到甚至是不能有幸进入最好学校或没有得到最好家庭支持的学生那里。”[3]当代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利用internet(因特网)和intranet(局域网)等网络媒体进行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网上图书馆以及大量的网上学校、个人网页、专题网站、电子杂志等个性化教育资源,为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提供了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

网络的巨大信息包容量所提供的各门课程的学习资源远远大于任何教师、任何教材乃至任何一座图书馆所能提供的信息量。

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精心设计整合的网络教育资源,使学生获得了丰富充实的学习资源,使他们的学习不受地域、时间等的限制,在空间上,使在授课教师面前学习的学生与距离教师百里之外的学生没有本质的区别;在时间上,学生随时都可以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

网络使用上的极大自由度,也使学生不受文化水准、专业知识、年龄大小的限制。汉语言文学专业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教学,实现了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多媒体信息资源共享。

二、教师是网络教学资源整合利用中的主要力量。

面对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教师传统的知识权威已无法与庞大的网络系统、强劲的网络功能相抗衡。

网络媒体打破了教师对知识信息的垄断,原有的“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已经过时,教师正面临与网络媒体分享权威的境地,教师的“专业权威”和“感召权威”面临着网络权威的挑战。在今天,网络教育中的教学者——教师,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师,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辅导者,学生成为教育过程的主导者。因此,从现代教育的观点来看,教师是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整合中的主要力量和网络学习中学生的协作学习伙伴,所以也是一种重要的网络教育资源。

北京电大要求重视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兼职教师们积极地应对网络权威的挑战,主动地参与网络教学,尽快适应网络教学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网络环境下的职业和技术素质。北京电大和分校的任课教师,不仅加强了网络知识和以计算机网络化教育环境下进行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基本知识技能,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设计的知识技能等,还通过观念适应、知识适应、技术适应乃至文化适应,全方位地加强自身适应“网络生存环境”的能力,成为网络教育中真正的行为主体,在网络教育资源的设计、建设和整合中发挥了生力军的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工具,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网络媒体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的认知工具。

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网络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突出网络教学媒体的辅助功能。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多媒体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教学已被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学习资源来使用,教师对网络教学媒体给以了足够的重视。在专业建设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发挥北京电大系统优势,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网络教育的发展,通过专业大教研组、课程教研组的活动,加强电大系统汉语言文学专业和课程教师的相互沟通与协作。

这样,一方面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不断提高网上教学能力搭建更好的专业与课程平台;另一方面,专业大教研组、课程教研组的教师队伍,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网络资源建设提供了电大系统内专兼职教师的集体合力,一些分校教师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中的网络资源建设做出了很有成效的工作。汉语言文学专业整合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教学,实现了教师与学生教与学信息交流的双向化。

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学习过程,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人机交互特性,学生利用计算机的键盘和鼠标,可方便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探索路径。这样就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艺术欣赏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与交流。这种交流包括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计算机、学生与计算机等多向交流。汉语言文学专业责任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学习过程,而学生也随时向教师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能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都能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三、调动学生参与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在网络时代学生的视野中,他们不仅可以从学校教师处接受到书本知识,而且还可以从网络上接受到新的知识。由于信息网络技术不仅具有极强的存储功能,而且具有快捷准确的查询功能,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已不再是知识的拥有量,而是获取、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北京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把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学科学习中,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式学习为体验式、探究式、协作式学习,使学生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手段,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和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和整合利用中,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因特网(internet)拥有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信息资源,万维网(web)是借助因特网这个网络媒体构建的一种信息服务的方式,它使相互分割的文本转化为一个超链接的信息网络,变成一个覆盖全球的巨大的虚拟信息资源库即超文本(hypertex)。“超文本”被麻省理工大学媒体实验室尼葛洛庞帝教授叫做“没有页码的书”和“随心所欲多媒体”。[4]超文本的特征是学习的非线性和多结局。阅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需要,根据自己意愿进行探源或者应用的联想探索。因此,即使学习同一文本,由于每个人的能力和水平的不同,他们所获得的信息即探索的结果也可能不尽相同。

超文本对于学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和参与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尼葛洛庞帝教授说:“你可以把超媒体想象成一系列可随读者的行动而延伸或缩减的收放自如的信息。各种观念都可以被打开,从多种不同的层面予以详尽分析。”[5]因而这种非线性学习特别适合于学生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中对艺术作品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为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育创造条件。

在对艺术作品探索过程中,学生不是机械地记忆信息,而是根据某项“任务”,学习如何自行获取信息和到哪里去采集信息,如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筛选和加工,如何根据自身需要充分利用信息,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建构主义学者维果斯基认为:知识不能直接灌输,应由学生发挥自己的认知能力自行建构。学习及发展是一个社会化及协作的活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鼓励学生协作式学习,把教师的角色定位在学习的促进者,以学生的学习活动取代教学活动;教师设计适当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对艺术知识的兴趣,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上,丰富他们的艺术经验,使他们在认知的阶段上,有所超越和突破,以提升他们的认知水平。

协作式教学策略,要求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以便集思广益。这不仅对问题的深化理解和知识的掌握运用大有裨益,而且对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合作精神的培养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而,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协作学习正日益受到国际上愈来愈多教育工作者的研究与关注。目前在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中,常用的协作式教学策略有竞争、协同、伙伴和角色扮演等多种不同形式。

可以说,协作式是最能体现网络特性,也最有利于21世纪新型人材培养的一种教学策略之一。在北京电大各分校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班上,汉语言文学专业一些课程的责任教师采用协作式教学策略,组织了围绕各门课程的有关专题展开的讨论课。教师要求学生们利用因特网去搜集信息,在不同的层面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同学们通过在“没有页码的书”中的遨游,各自获取了丰富的信息,制作了图文并茂的ppt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因此,学生的讨论发言各具特色并收获颇丰。

总之,通过这种基于网络的协作式学习,学生们对于各门课程的基本特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大大拓展了知识面,信息能力和认知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培养了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同时,也丰富补充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网络教育资源。

四、对美国远程教育网络教育资源运用的借鉴。

美国是世界上网络教育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美国政府、高校和民间组织都为网络资源的建设和使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研究力量。政府组织建设的网络资源多为国家级的大型资源信息中心,其中有代表性的有:eric,即美国教育资源信息中心;free,即联邦优质教育资源,这些信息中心为全美教师和学生的网络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6]笔者在秋赴美国考察远程教育的过程中,了解了史蒂文森理工学院、康涅狄格州州立大学、康涅狄格州网络学院等高校和远程教育机构开展现代远程网络教育的一些情况,也找到差距和不足,学到了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借鉴的经验。

史蒂文森理工学院的远程教育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教育。史蒂文森理工学院现在的网络教育完全没有面授,就是两种方式:实时和网上存留。授课是通过网络实时进行的,类似我们的双向视频,另一端的学生如果没听懂或有疑问,可以打个表情表示,教师会停下来进一步解答。

网上存留的是六个模块,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每周的讲义、作业、联络工具、学生的成绩和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史蒂文森理工学院的网络教育用的是从webct购买的软件,然后为教授们提供一个培训,使他们掌握如何运用网上教学工具的技术。康涅狄格州州立大学从开始逐渐进行网上授课,到20全部课程均可在网上教授,是第一个能在网上授予美国图书馆学硕士学位的学校。其课程网络平台是利用一个软件供应商提供的。

网络课件的制作基本是由课程教师独立完成,可依靠相关的技术人员。网络课程使用的是课程应用软件,它包括:讲课内容(大纲、时间表、讲义)、通讯(课堂讨论、电子信、即时讨论、书写板)、作业(论文、考试、课件、分数报告)、学习资源(全文资料、网络连接)、安全保障、文档管理等项目。

康涅狄格州网络学院在全国通过网络选择高质量教师,录用后先培训,同时要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审定,看是否适合进行网上教学。教师第一轮任课,学校组织专家、教授进行3次网上访问,工作考核合格校方才正式聘用。在学期课程结束后,学院要在学生中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展开调查和鉴定。

调查的主要内容是:有无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互动性教学的开展状况、教师48小时之内答疑的情况等等。为保证课程内容的更新与实用,学校每五年组织专家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审定。

美国网络教育资源的系统性和丰富性,网络教学的灵活性,网络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师生的互动性及教师48小时之内回答学生问题的教学要求等,都为我们更好地在艺术欣赏及其他课程中开展网络教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

康涅狄格州网络学院明确的办学宗旨是:质量、质量、质量;资源、资源、资源。这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

我们应该学习美国远程网络教育中对教师的重视,加强远程网络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强化对教师的要求和管理,特别要借鉴史帝文森理工学院等美国院校的经验,推行考核淘汰制。应要求教师不仅要制作课件,而且要熟练应用网上教学工具。美国对远程教育师资筛选和考核很严格,在远程网络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情况要受到学生的考核和评估,并且已经形成制度。这就在一定意义上保证了远程网络教育的质量。

通过考察与学习,我们从美国远程网络教育中获益非浅。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远程网络教育的有益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更好地整合与利用网络教育资源,以使学生获得高质量的网络教育。

汉语言毕业论文

在中国文学史上,魏晋时期是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没有魏晋就不会有诗坛的辉煌而支撑魏晋文学并具备导引作用的人物必属三曹。但是中国文学史上关于三曹的研究却相当少,这足以引起研究界的重视,而在三曹的情感表述异同、风格比较方面的研究就更少了。因此,针对三曹诗歌的研究价值还是空前巨大的,本文以三曹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为视角来分析三曹诗歌,对进一步研究三曹具有重要意义。

三曹;建安风骨;情感表达。

诗歌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文学形式,究其原因,“建安风骨”可谓是第一功臣,那么何谓“建安风骨”呢?即汉末建安时期,在曹氏父子周围聚集了许多优秀诗人,他们一方面学习汉乐府,描写社会动乱和民生疾苦;一方面歌唱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形成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至此,毋庸置疑,支撑魏晋南北朝诗歌发展甚至走向巅峰的当数三曹无疑。然而,虽然他们三人都为魏晋诗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三者的风格以及反应问题的侧重点都是存在差异的。本文将从情感表达方式这一视角来具体分析三曹诗歌的异同。

无论是身处汉朝的权族还是作为魏朝的皇族领袖,三曹都身陷政治漩涡,在凶险无比的政治生涯中体验人间的冷与暖,所以他们都有一颗拯救大众之仁心。

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不但在政治上具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气魄”,在诗歌创作上也是汉魏诗坛的独秀。《蒿里行》的创作背景即是董卓专权、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东汉末年。“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这句描写了讨董各路军队的列阵观望、畏葸不前、不愿齐心协力奋勇杀敌的消极心态,也表达了诗人当时的焦急心情和对消极抗战者的恼恨。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凄惨之状也无不痛快淋漓的揭露了军阀频造战乱使得劳苦大众流离失所的丑恶行径。《苦寒行》则用质朴无华的笔触描述了曲折艰险的征途、食宿无衣的窘境以及身处艰难军旅生活的军人对战争的厌倦以及浓郁的思乡之情。“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突出征途之艰,“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则是表达出士兵的思乡心切,“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描写了军人生存条件之差。纵观曹操这一题材的各个时期的乐府诗歌,可以发现其中的微妙关系,堪称“诗史”,前人称之为“汉末实录”。曹丕的《令诗》中“丧乱悠悠过纪,白骨纵横万里。下民哀哀糜恃,吾将以时整理”虽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但却没有那样浓烈的抗战意向。而被亲兄逼作“七步诗”的曹植在政治上的造诣甚至不及曹丕,更何谈与其父相提并论,但是所作的政治诗却多于其兄。他的'《白马篇》中“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通过“游侠儿”的英雄形象表达了自己希望通过从军一展宏图的志向。与其兄一样,曹植所写的篇数不多的政治诗所表现的政治理想、宏伟气魄都不似其父那般具体,那般真挚激烈。

那么为什么又有这些差异呢?那是因为社会的剧烈动荡对他们的影响不同。曹操所经历的时代,是汉、三国、魏时代,他亲身经历了社会由动乱到局部安定,所看到的自然是社会的黑暗,人们的苦难。诗人写这些诗的目的就是揭露社会的阴暗面,痛斥那些乱臣贼子的丑恶行径,为广大有志之士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曹操的很多诗到末尾都申述自己的伟大抱负,其原因在于想说明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而非一己之私,使得他的诗充满积极情怀。曹丕曹植虽然自幼受父亲的熏陶,但是等他们真正具备创作能力的时候,社会局势已经大体稳定了下来,曹操定都邺下以后,他们兄弟虽然有时也随军征战,但是大部分时间都是用于诗酒宴饮,对社会的动荡、百姓的苦难虽然了解一些,但却没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关于政治的诗歌也就甚少。

战争的残酷、政治的腐败使得当时文人对人生充满了种种忧虑。世事无常,生命脆弱,人们面临各种生离死别的考验,因此他们开始感慨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促,想要更多的时间跟亲友团聚,享受人间的情与爱。自古至今,无数文人便将此寄托于自己的诗中,三曹也无不例外。

曹操的《龟虽寿》描绘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心壮志,但是《短歌行》中也有“去日苦多”的惆怅,对时光流逝的叹息成就了他诗歌史上的古直悲凉。身为皇帝的曹丕也有同样的感慨。《善哉行》中的“人生如寄”、“岁月如驰”表现了曹丕对时间的珍惜,具有着浓郁的时间意识。经历被父亲冷落、被兄长算计的曹植对这方面的感触尤为深刻。

三曹诗里,自我形象塑造得最为完整鲜明的当数曹植。在曹植的诗里,可以找到他理想抱负的建立与幻灭和一生感情变化的轨迹,找到他各个时期不同的自我形象。《公宴诗》中“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作者以“公子”自称,描写了贵族公子“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的闲适生活。虽然不如曹植般完整,但是曹操的自我形象也塑造的极为鲜明。那是一个渴望天下太平的仁者形象,是拯救全国百姓于水深火热的明君形象,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者形象。总体上讲,曹操是通过《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等诗篇描述出自己既可以驰骋疆场奋勇杀敌又学富五车的能文能武形象。但是曹操的诗较难反映出他一生的情感变化。曹丕的诗只有《黎阳作诗》、《令诗》等稍塑其自我形象,多为代人之作。

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不同的社会地位、人生遭遇、个性特点以及文学素养。身为军人,曹操性情较为豪放,较少矫柔做作,所以他的诗多是真实感情的自我流露。作为政治家军事家的他一定没想到自己还有成为诗人的天分,只是由于对社会现实的深沉感触激发了创作灵感。因此,曹操的诗中塑造出来的自我形象是真实而又自然的。作为皇帝的曹丕似乎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正所谓自古难两全,他的矫情自饰成就了他的皇帝伟业,然而人的有限的精力限制了他在诗歌上的长足发展,所以他的诗中只有少数塑造了他的寂寞孤独情怀,自我形象不甚完整。

诗歌是情感表达的重要媒介,本文中叙述了三曹在忧国情、叹世情、思乡情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同情等方面的情感,对于为数不多诗篇描绘的男女思慕情没有详述。但是,三曹对中国抒情诗歌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很多题材的鼻祖均始于三曹。而中国文学史上关于三曹的研究还是相当少的,这足以引起研究界的重视,在三曹的情感表述异同方面、风格比较方面的研究就更少了。因此,针对三曹诗歌的研究价值还是空前巨大的,而我们以后的探究任务也是艰巨的,但是我相信,认真钻研“三曹”,我们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刘跃进,王莉。三曹[m]。北京:中华书局,2010—02。

[2]邬国平。汉魏六朝诗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1。

[3]崔宇锡。魏晋四言诗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6—06。

[4]傅正义。“三曹”诗歌异同论[j]。重庆师院学报哲社版,1993年2期。

[6]王巍。论刘勰对三曹的评价[j]。辽宁大学学报,1995年5期。

相关范文推荐
  • 12-21 医院团委工作汇报(汇总20篇)
    一份好的工作汇报应该准确、简洁地表达自己的工作内容、目标和取得的成果。如果你还不知道该如何写一份完整的工作汇报,不妨看看下面这些优秀的范文。县卫生和食品药品监督
  • 12-21 培训心得体会道客巴巴(优质23篇)
    培训心得体会是培训参与者对培训内容和方法进行评价和反思的过程。以下是一些经过编辑和整理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借鉴和参考。身处流动性较大的呼叫中心行业,如何稳
  • 12-21 给班级建设的建议书(热门21篇)
    意见建议可以帮助我们发掘问题的本质,并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提升工作和生活的质量。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经典的意见建议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 12-21 法人变更申请书(热门18篇)
    更多申请书是一种向组织或机构申请某种资助、支持或批准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目标。祝你在未来的申请过程中取得好的结果,感谢你的阅读和支持。
  • 12-21 幼儿园课评课稿范文(13篇)
    范文范本可以给我们提供篇章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的参考,让我们的作品更加有说服力。如果你正在苦恼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不妨阅读一下下面这些范文,相信能给你一些启发
  • 12-21 对工作的计划和建议(优质20篇)
    工作计划书能够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提高工作效率。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工作计划书模板,供大家参考和使用,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帮助。我市现有的展览馆,不仅场
  • 12-21 房屋普查工作总结(热门18篇)
    月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反思过去的工作,找到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计划,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我全力以赴完成了销售任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业绩。通过与客
  • 12-21 处级培训班收获体会(模板22篇)
    心得体会可以激发我们的思维和创造力,从而带来更多的灵感和创新思路。在这里,小芳分享了一篇对于乡村发展的心得体会,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这次培训,这
  • 12-21 如何写审计报告(模板23篇)
    审计是一种对财务报表和财务信息进行核对和验证的活动,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下面是一些企业财务分析的案例和方法,可以帮助大家进行更准确和全面的财务评估
  • 12-21 初中家庭教育工作总结(实用19篇)
    每个月的工作总结都是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一次检视和回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月工作总结格式和写作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年来,在x县各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