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最新纸的幼儿科学教案(通用10篇)

最新纸的幼儿科学教案(通用10篇)

时间:2023-09-25 04:09:08 作者:灵魂曲 最新纸的幼儿科学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纸的幼儿科学教案篇一

1、能大胆观察蜗牛,学习用多种方法来观察。

2、敢于探索,发展观察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1、每组观察工具若干:小棒、玻璃片、瓶子、木片等

2、记录纸笔若干

1、谈话:春天的小动物

让孩子们讲讲自己对春天的动物的认识

2、户外:找蜗牛

3、观察蜗牛

a:引导孩子们观察蜗牛。

让孩子们用眼睛看,用各种工具来观察,并把自己的发现及时的记录。

b:分享个自的.经验

4、介绍“我知道的关于蜗牛的知识”

5、讲讲“我对蜗牛一些的问题”

6、小结

纸的幼儿科学教案篇二

1.探索让纸张向前飞得更远的方法。

2.喜欢参加探究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观察和思维力。

相同质地的纸若干张、厚薄不一的纸若干张张。

探索让纸向前飞得更远的方法。

(1)师:老师有一张纸,很想让这张纸向前飞得更远,有什么办法吗?

(2)幼儿自由讨论。

(3)师:请幼儿说说让纸向前飞得更远的方法。

(4)幼儿人手一张同样厚薄的纸,按照自己说的方法尝试让纸向前飞得更远的方法

(5)师:我看到有的小朋友折了个纸飞机,有的小朋友还是用那张平面纸飞纸,一张纸折的纸飞机飞的远还是一张纸飞的远?我们一起来比比(拿纸飞机的幼儿和拿一张纸的幼儿站在同一条线上),幼儿听老师口令一起向前扔出去。

(6)师:哪个飞的更远?(纸飞机)

小结:原来纸向前飞得行的距离远近与纸的外形有关。

(7)师:老师这里有一些比刚才薄的纸,还有一些a4纸,请你自愿选择a4纸和比a4纸薄的纸,然后我们站在同一条线上,看看哪张纸飞的`更远。

小结:原来让纸飞的更远与纸的厚薄也有关系。

(8)师:老师这次要请你们将a4纸揉成团,变成一个球,然后你们站在同一条线上,看看那个让纸飞的更远。

小结:原来你们力气的大小也能决定让纸飞的远还是不远。

纸的幼儿科学教案篇三

1.尝试用不同形状的器具吹泡泡,发现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

2.能参与讨论,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3.喜欢科学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1.记录纸一张,苹果贴纸若干。

2.实验材料:每人一个圆形的吹泡泡器具。用铁丝围成的三角形,各种形状的工具。

3.幼儿有吹泡泡的经验。

一、导入

“小朋友,你们吹过泡泡吗?你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你们想吹泡泡吗?”

二、介绍材料及吹泡泡方法。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吹泡泡的材料,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些什么呢?”出示吹泡泡的工具、泡泡水。幼儿说说、认认。

2.示范吹泡泡的方法:先蘸一蘸,再靠一靠,看一看上面有层薄膜,轻轻的吹。

3.幼儿吹泡泡。要求:吹的时候注意轻轻的,当心不要把水泼掉。

4.教师总结:刚才吹出来的泡泡都是什么形状的?(圆的)圆圆的泡泡是用什么形状的工具吹出来的?(圆形的工具)

三、利用三角形工具吹泡泡。

1.“刚才我们用圆形的吹泡泡工具吹出了许多圆泡泡,现在我们换一种形状的`工具来吹。

出示三角形工具,引导幼儿猜猜三角形的工具会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

师:“看这是什么形状的工具?那三角形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会是什么形状的呢?”

2.出示记录纸,引导幼儿把自己的猜想用红苹果贴在下面的空格内。

“老师准备了一张大大的记录纸,你们觉得三角形的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就把红苹果贴在哪个家里?”

“有的小朋友认为是圆形的,有的小朋友认为是三角形的,那到底会是什么形状的呢?请小朋友自己来吹一吹。”

3.幼儿用三角形的泡泡工具吹一吹,看看吹出来的泡泡到底是什么形状的。

4.展示结果并总结。“原来三角形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是圆形的。

四、利用各种形状的工具吹泡泡。

1.我们刚才用了圆形、三角形的工具吹泡泡,你们还想用什么形状的工具来吹泡泡呢?

出示各种形状的工具,引导幼儿猜猜这些工具会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

2.请幼儿利用各种形状的工具探索尝试。

3.展示结果并总结。“原来不管工具是什么形状的,吹出来的泡泡都是圆形的。”

五、游戏“吹泡泡”。

继续玩吹泡泡的游戏,探索泡泡的其它秘密。

纸的幼儿科学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圆珠笔,知道圆珠笔的用处。

2、通过观察、拆装圆珠笔、制作安装说明书及游戏竞赛等形式,感知圆珠笔的构造,掌握安装的步骤。

3、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将拆下来的原件放在盘子里,对拆装活动有兴趣。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圆珠笔。

2、课件(圆珠笔零件图片,安装组装图。)3、幼儿人手一支圆珠笔,人手一个小盘子。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感知圆珠笔的多样性。

请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新发现。

教师:圆珠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文具,它们的颜色不同,有红的、黄的、绿的、紫色的,它们的形状也不同,有长短、有圆圆、方方的。它的笔杆、笔芯等部件的材质、形状和色彩都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二、拆一拆——感知圆珠笔的结构。

师:圆珠笔里有什么呢?怎样才能知道?(引导幼儿拆开圆珠笔)提出拆圆珠笔的要求:拆时要轻轻的`,不要太用力,还要注意看拆下来的零件在什么位置,并且把每个零件放在自己的盆子里。

幼儿拆开圆珠笔,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师:先拆好的小朋友可以回座位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大多数小朋友拆好后就让他们会座位。)师:你发现了什么?幼儿说一样,教师出示圆珠笔部件名称的图片。

幼:能。

师:那赶快行动吧!

三、装一装——感知组装圆珠笔的过程。

鼓励幼儿将零散的圆珠笔部件组装起来。

教师:好多小朋友都装成功了,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组装圆珠笔的?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安装圆珠笔的过程。

教师:看来要把圆珠笔装好要两个条件:1、所有零件要齐全。2、按照正确的顺序来装。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没有成功,听了人家的介绍,现在会装了吧,成功的小朋友想不想用别人的好办法去试一试。(幼儿再次拆装。)师:先想一想,先装什么,后装什么。

师:这次小朋友都装成功了,但有些小朋友还不会装,怎么办呢?(引导幼儿画安装说明书。)四、画一画——制作安装说明书。

鼓励幼儿用画记录自己安装圆珠笔的操作过程。

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

四、说一说——圆珠笔的用途。

五、游戏活动——拆一拆、装一装。

让全体幼儿进行拆装圆珠笔的比赛,然后选出前五名与后面的老师进行比赛。

纸的幼儿科学教案篇五

1、了解家乡的美食,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2、能大胆地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讲述。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关家乡美食的ppt

活动导入;

1、以选“小导游”为由,激发幼儿的兴趣。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吃过的好吃的`美食。

(1)、你吃过什么好吃的美食呢?

(2)、它是什么味道的?

(3)、你是在哪里吃到的?

3、结合“家乡的美食”的图片,引导幼儿知道一些美食背后的故事。

(1)、出示美食的图片,请幼儿讨论,你吃过上面的美食吗?是什么味道的?

(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吃过的美食。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3)、介绍美食背后的故事。

4、游戏“我是小导游”,帮助幼儿巩固广东的美食。

儿歌:(齐说)美丽的广大我们的家,远方的朋友请你来,我来当个小导游,带你去吃好东西,吃什么?(领头人)带你们去吃肠粉。(齐说)哟,不错,不错,真不错!(师生交换,然后在生生交换做领头人)

5、美食大家尝

师:哇,我们广东的美食真多呀!除了今天我们知道的美食外,我们家乡还有许多美食呢,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说一说。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带来的家乡美食吧!

纸的幼儿科学教案篇六

小班孩子对自己的五官还不是很了解,我们成人要给孩子们一个正确的概念,让孩子们认识自己的五官,了解自己的五官。

一次看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准备了各种味道的水让一对夫妻喝,另一对看他们喝水后的表情猜出一种味道,通过此节目,我想到了以这种游戏的方法让孩子们用舌头来尝味道从而对小嘴巴的用途有进一步的了解,因此设计了这节科学活动,让孩子们通过说一说,尝一尝、学一学、看一看、猜一猜等多种方法对我们的嘴巴有更好的了解。

1、乐意参加探索活动,敢大胆品尝各种味道。

2、学会用甜甜的、酸酸的、苦苦的、辣辣的、咸咸的等词汇描述所品尝到的味道。

1、知识经验的`准备:

幼儿已会玩游戏《捏拢放开》。

2、物质材料的准备:

五种味道的水:甜、酸、咸、辣、苦各三份,吸管人手一根,小盘三个。

一、游戏导入:《捏拢放开》,导出活动

评析:在此环节中,我以幼儿熟悉的游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通过此活动让孩子们准确地知道自己五官的位置,如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孩子们对此游戏很感兴趣,能随老师说出的五官迅速地指出,并导出本节活动《能干的小嘴巴》。

二、探索了解:了解嘴巴的作用,探索嘴巴的结构。

评析:小朋友们自由地发言,对嘴巴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吃饭、唱歌、说话等,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强。在探索嘴巴结构这一环节,几乎能说出有舌头和牙齿,并演示了其作用,孩子们互相交流,互相看看,有一定的互动。

三、示范讲解幼儿操作:用舌头品尝各种味道,学会用甜甜的、酸酸的等词表达出所尝的味道。

评析:在示范讲解这一环节教师讲述很清楚,幼儿操作时都能正确地进行品尝。由于水的味道调得不是很浓,幼儿在品尝后能准确地说出所以尝水的味道,教师在正确地引导下,积极肯定孩子们所说出的味道。并给孩子们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机会,所以孩子们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所尝的味道。

四、游戏:《看表情猜味道》,加深对味道的理解,并能说出是什么味道。

评析:此环节中,通过幼儿去品尝味道后作出相应的表情让其他孩子们说出味道,在此活动前应作垫,让孩子们先学会做这几种味道的表情,孩子们就懂得看表情辩别味道。

1、请其他班上的小朋友也来尝尝这些水的味道,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交流,让幼儿也当小老师进行知识的传授。

2、了解保护口腔卫生的方法如:饭后漱口、少吃糖、不吃手指头等。

在此活动中,孩子们兴趣浓厚,参与性强,都能通过说一说,尝一尝、学一学、看一看、猜一猜等多种方法对嘴巴的用途有进一步的了解。开始一环节设计非常好,孩子们开心地和老师一起游戏。孩子们能开动脑筋说出嘴巴里还有什么。在幼儿尝味道这一环境中,准备很充分,每个孩子都能动手操作,品尝味道,在请幼儿说说各种味道时,引导还不够,可以请孩子们互相说说,然后再集体或请个别代表说。在游戏——看表情猜味道这一环节,如在课前做适当的铺店,让孩子学做这几种味道的表情,效果会更好些。

通过此活动,可以看出孩子们主动学习的欲望强烈,教师要有目的性地进行引导,充分让孩子去说、去尝试,鼓励幼儿,调动幼儿主动学习探索的积极性,教师也应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以实现活动的化。

纸的幼儿科学教案篇七

1、通过操作摸弄,引起幼儿对球在斜面上滚动的现象感兴趣。

2、学习用语言和图表表达自己的操作和体验。

1、物体在斜面上会移动的。

2、在不同的坡度上,物体移动的速度是不同的。

1、幼儿在科学角活动中已对物体的滚动发生兴趣。

2、已学习过作单一物体的观察记录。

3、网球、洗衣板、积木、记录纸、笔等。

设疑探索——讨论体验——记录延伸

(一)初次探索

1、设疑:怎样不用力推,球也能滚起来。

2、探索:幼儿自由的操作摆弄,教师巡回观察。(可能出现:板的一端放在腿上、椅子上、积木上,手拿着板的一端往上提等等)

3、讨论:

(1)幼儿讲述自己的方法并演示。

(2)小结:板的一端垫高了,不用力推球就会从高的地方往下滚。

(二)再次探索

1、设疑:请小朋友两个人一起玩,想办法使两只球在板上滚的快慢不一样。

2、探索:幼儿自由结伴操作摆弄,教师巡回观察。(可能出现:两块板都是平整的面朝上。但积木垫的.高低不一祥。或者是,一块板的面是平整的,一块板的面是凹凸不平的,积木垫的一样高)

3、讨论:

(1)幼儿讲述合作的经过,并进行演示。

(2)小结了两块平整的板面,积木垫的低不一样,的滚动快慢也不一样,垫的高的板球滚的快,垫的低一点的球滚的慢。两块积木垫的一样高,平的一块球滚的快,凹凸不平的一块板球滚的慢。

4、幼儿体验

(三)记录

1、请小朋友把玩的方法记录下来,让大家一看就明白。

2、幼儿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记录。

(四)延伸:

今天我们玩的是球,那么别的东西放在上面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

纸的幼儿科学教案篇八

1.了解夏季的特征及各种拖鞋的外形特征、制作材料等,

并能按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

2.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与同伴共同讨论游戏规则,大胆地表达、表现。

请幼儿与家长一起收集各种拖鞋带到幼儿园。游戏用货币。

1.请幼儿展示并介绍自己收集的拖鞋。

2.引导幼儿讨论并设计各类“拖鞋商店“游戏,如冬季拖鞋商店、夏季拖鞋商店、儿童拖鞋商店、妇女拖鞋商店、塑料拖鞋商店、工艺拖鞋商店等。

3.在讨论开店的过程中,启发幼儿观察拖鞋的款式、制作材料等特征,分析其使用季节,使用人群或其他用途等。

4.请幼儿讨论分工管理商店,按一定规律陈列拖鞋,布置展示台。

鼓励“售货员”使用广告语大力推销自己商店的拖鞋,并热情接待前来购买拖鞋的“顾客”。

纸的幼儿科学教案篇九

1、愿意大胆的讲述标志所代表的含义,对生活中常见的标志感兴趣。

标志牌,ppt,食物若干活动过程:

一、开车去羊村,说说交通标志。(已有经验的交流)1、跟喜羊羊一起开车去羊村。

2、说说路上见到的'交通标志。

二、游羊村1、闯关、认标志教师指导语:

喜羊羊想请大家帮帮忙,告诉它这些标志表示什么意思?

追问:你哪里见到过?

2、读图、理解地图3、按路线游羊村。

1)找餐厅2)找厕所3)找无障碍通道4)找电话亭给喜羊羊打电话。

教师小结:有了生活中的各种标志,就可以帮助我们又快又方便地找到想去的地方。

三、送礼物1、教师指导语:喜羊羊给我们准备了一盒礼物,猜猜可能是什么?

2、小礼物上也有标志,我们一起在小礼物上找找这两个标志。

出示垃圾箱标志和qs标志。

这两个标志到底表示什么意思呢?qs表示这样东西是安全的,它是质量安全的标志。我们可以回家问问爸爸妈妈,去找找在哪里还能见到这个标志。

纸的幼儿科学教案篇十

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认识年历、日历,了解它们的用途并学会使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及时间观念。

木偶老人,12个月份娃娃(枉绿色帽子,身穿1~31,数字衣服的为月份娃娃;枉帽子,身穿1~30数字衣服的为小月份娃娃;枉粉帽子,身穿1~28或者1~29数字衣服的为二月份娃娃,突出二月份的特殊性),人手一本日历,另准备录音机、《生日快乐》录音带等。

一、出示木偶老人,引出话题

教师:这是年历老爷爷,他有12个调皮的孩子,现在不知躲到哪里去了,请小朋友老爷爷找一找。

幼儿年历老爷爷找月份娃娃,找到后按从小到顺序进行排列。

二、通过操作,助幼儿认识月份和星期

1、认识月份。

教师:老爷爷告诉我一个秘密,他的12个孩子都有一个名字。教师按顺序介绍12个月份。

引导幼儿把月份娃娃按颜色分成两队,排出的月份、小的月份。教师指导幼儿看相同颜色的月份娃娃身上的衣服,看看各是几天,从中知道的月份每月有31天,小的月份每月有30天,二月份有29天或28天。

2、认识星期。

幼儿分小组集体操作。

教师小结:一般来说,每个月份中的数字代表星期六、星期日,也就是我们的.双休日。一个月中有4个星期,每一个星期有7天。此外,国家法定的节日如国庆节、儿童节等也用数字表示。

3、引导幼儿感知日历与年历的不同处。

教师:老爷爷把他的12个月份娃娃编在一本厚厚的书里,现在请小朋友打开它,看看老爷爷的孩子是不是都躲在里面。

幼儿翻看,知道日历中有12个月份。教师指导幼儿翻看每一页,知道每一页上的数字代表一天。

教师小结:印有一年的月份、星期、日期、节气等的印刷品称为年历。把一年中的每一天都用一页纸来表示,上面印有年、月、日、星期、节气、纪念日等的本子称为日历。

三、做游戏“找生日”,助幼儿巩固对日历的认识

请幼儿找出自己的生日在日历中是哪一个月的哪一天,谁找得最快就和这个月的月份娃娃交朋友。

教师播放乐曲《生日快乐》,请在某一月份出生的幼儿到该月份的月份娃娃那儿去过生日。

请幼儿回家后在日历或年历中找一找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的生日。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