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最热智慧课堂听后感(案例13篇)

最热智慧课堂听后感(案例13篇)

时间:2023-10-31 23:01:46 作者:曼珠 最热智慧课堂听后感(案例13篇)

范文范本是指为了供大家参考而编写的一系列写作材料,能够提供写作方向和范例。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范文,供大家对照自己的写作进行反思和提高。

心得体会

智慧课堂是一个新时代下不可避免的教育趋势,它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模式的转变。作为一名在智慧课堂中学习的学生,我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感悟。从个人视角出发,我想分享我在智慧课堂学习中汲取到的三个方面的经验和体会。

第一方面:激励自我学习。

在在智慧课堂中学习,我们往往能够通过查找源资料和阅读思考让自己更好的理解问题且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知识。我们不再是被动的听课者,而是有机会对自身推动学习的方式、体验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我们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和思辨共同进步,不再停滞于教师的讲课和板书,也不再照本宣科地背诵记忆课本上的知识点,而是真正地形成了以学生为主见的自主学习的氛围。

第二方面:拓宽知识面。

在智慧课堂中,我们能够自由展示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表述思路。我们自由阐述学习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讨论的课堂同样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平台。这些实际应用和学习技巧分享会引领我们走向待所知道和思考、时间管理和组织、写作和交流技巧等一系列的知识面。通过其它同学的思考和讨论,我们也能了解到一些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思考方式。

第三方面:提高思维逻辑能力。

在智慧课堂中,我们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还有针对某一问题时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的要求。教师提出问题的背后,不仅是期望我们回答问题本身,更重要的是想要我们通过推理和思考的方式探究问题的根源,深入掌握知识要点,在此基础上加强批判思考能力。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的翻阅参考资料,从而提高了我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智慧课堂为学生个人思想发展、学术探索和团体学术研究提供了绝佳的平台。在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氛围下,我们能够更好地拥有结论性思考和分析的能力、敏锐眼光和判断力,提现对新事物的快速应对,积极同教师和同学交流互动,让大家实现共同成长和交流心得的理念。因此,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体验,智慧课堂确实是一种高效、充满活力的学习方式,它的实现离不开多方的支持,必须借鉴更多先进的理念,不断改进、创新,为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智慧课堂心得体会

通过从第一阶段的实际操作学习,结合自己软件进行课件的制作。让我从中明确了学习的关键。软件的操作是重点但不是难点,难点是对教学内容从智慧课堂的方向进行设计。更新教学观念才是学习的关键。

在第二阶段进行课件制作时,我遇到的问题是侧重于没有操作的方向,坐在电脑旁无从下手。经常停留在一页课件里反复纠结,反复修改,无法进入下一页的设计。总是觉得课件的.制作不如人意,思绪断断续续,软件应用起来也不能得心应手。处于一种在不成熟思路中用不熟练的操作去进行教学设计,所以学习的效率特别低。一个课件要花很多时间,很多心思,很吃力的去完成;对比ppt的教学设计这太费时了,导致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对二部分的学习任务完成效果不理想。

在一次ppt教学中,无意识用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去替换其中几个部分的教学设计,我找到了新的教学设计与学习的思路。那就是结合ppt的教学思路,从中去发现教学设计中缺陷,再用智慧课堂的设计去弥补其中的不足。这样结合起来,制作课件的速度明显快了很多。由此,我从中反思到软件操作学习的关键不在于单纯的功能学习,软件功能学习很多遍后脑里仍是一片空白,只有当有了教学思路后,需要进行功能设计时进行学习,那样学习效率才会高。

所以,更新教学思路才是学习的关键。只有理解了智慧课堂的教学理念后,再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整体的构思,那样学习才会有方向有重点,这样学习才会事半功倍。

品味智慧课堂

【文章摘要】新课程理念下的建构式生态语文课堂教学更重视阅读和品味语言,但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究竟应该精心品味哪些语言点呢?我认为应品味体现人物语言个性的句子、点睛之笔或深化主旨的句子、富含哲理的句子、精妙的景物描写文中引用的诗句、名言及诗歌辞赋。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前人对读书的总结真是精辟入里。新课程理念下的建构式生态语文课堂教学更重视阅读和品味语言,鼓励学生学习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重视阅读的训练,在教学中要多读少讲,以读代讲。读是在反复品味作者语言,咀嚼、消化、吸收、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好的文章,其语言也不会逊色。我们平时阅读的文章,有的语言精美,有的语言幽默风趣,有的语言含蓄深沉,有的语言平淡朴实,有的语言隽永诗意。

但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究竟应该精心品味哪些语言点呢?以下是我在听课学习、阅读书刊以及自己教学实践中总结几点,与大家共享。在具体的语境中品析鲜明的人物个性语言、点睛之笔或深化主旨的句子、富含哲理的句子、精妙的景物描写文中引用的诗句、名言及诗歌辞赋。说明词、句、段的表达作用等等,才能从内涵上理解文章。

我认为应该主要通过反复阅读人物的语言,感知人物的性格。人物的语言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直接的或间接的表白,通过反复阅读人物语言,进而体会人物的心理、精神.从而把握人物的性格。文学作品中,描绘人物的肖像、动作、心理、语言、神态、细节等语言,极富表现力,品味这些句子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物特点,分析人物形象,从而深刻地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

在小说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我常常要求学生反复阅读小说中的人物语言.让学生在阅读人物语言的过程中.去感知人物的性格特征。如《范进中举》中,范进得知自己真的中了举后,喜极而疯的一段描写。作者就运用了语言“噫!好了!我中了!”,动作与神态“一再拍手笑”等描写,夸张但不失真,矛头直指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

又如《我的叔叔于勒》中“我”父亲的一段描写: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这段文字对“父亲”进行了神态、动作、语言描写形象地表现出“父亲”知道那人是于勒后,怕被女儿女婿发现,不敢面对现实的紧张、失魂落魄。在讲述本段时,我反复让学生朗读,然后再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来感受人物形象。

二、品读概括的点睛深化句子。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精读评价是:“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同时强调“考察学生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文学作品主旨的诠释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甚至可以说是作品鉴赏和阅读教学的必然归宿。因此学生无论学习哪一篇文章,理解文章的中心主题是不可或缺的,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品味点睛之笔必不可少。

如《都市精灵》一文,作者有感于某些现代都市连鸟雀也少见或不见的现实状况,提出都市中人应当与鸟、鱼、兽共处的观点,表达了优化生活环境质量的愿望。在教学时,我就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体会文章选材的丰富性和结构的条理性,从而理解文章的主旨“城市里有没有鸟、鱼、兽,倒是一个不错的衡量标准,首先是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其次是衡量生活质量的优劣程度”。

三、品析精美的哲理性句子。

在阅读理解中,不仅要注意一些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有关的句子,而且要特别注意体会一些具有深层含义的句子。一般地说,深层含义的句子是那些能表现文章主旨,具有象征意义,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

哲理深刻的语言是作者经典的总结与深刻的人生感悟,是文章中闪耀智慧光芒的亮点。琢磨这些句子如同和作者对话,可以启迪读者思考人生,提升境界。比如品味《老人与海》作品中“我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一句,可以树立坚强的人生信念,获得克服困难的勇气;人们品味莎士比亚作品中经典名句,懂得应当开创怎样的人生,怎样勇敢地、智慧地生活。“成功失败,在此一举”“要收获谷实,还要等我们去播种”„„《故乡》中“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个木偶人”这句话揭示了农村破败,农民痛苦地根本原因。

四、品享精妙的景物描写片段。

“一切景语皆情语”,精妙的景物描写表达一种意境美,散文中的景物描写不仅给人如诗如画的境界,也对渲染氛围,凸现主旨,表现人物情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说中的景物描绘更能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心情。但是,学生往往重视作品中人物的行为,人物的命运,忽视文章中的景物描写,对景物描写的作用,往往也不去细致的推敲。

一般来说,品析精妙的景物描写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让学生重视文章中的景物描写。要学生明白,在文学作品中,情景的刻画,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之物,那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如果忽视了景物描写,那文学作品就失去了基本的情趣和韵味儿。

比如说,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中,“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太阳的脸也红起来了”;“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通过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使景物变得鲜活生动,形象逼真。

朱自清先生曾经说过:“‘逼真’等于俗语所说的‘活脱’或‘活像’,不但像是真的,而且活像是真的。”可以说,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达到了这样的艺术境界。在这篇课文中,对景物描写的品味和揣摩本身就是学习的重点。

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中,“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用恶劣的暴雨环境衬托祥子痛苦地境遇,为故事情节发展做铺垫,深化小说思想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我反复让学生朗读,通过朗读品味来感受祥子当时的悲惨状况。

其次,教给学生景物描写品析的基本方法。文章中的景物描写的品析,一般是从三个方面展开:

第一是作品描绘了哪些意象,描绘出怎样的意境?

第二,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修辞方法及其作用:1.修辞方法:如拟人为的是赋予生命力,把物写活了;比喻为的是形象生动;对偶显得整齐,琅琅上口。2.烘托作用,如渲染某种气氛,衬托人物心情,烘托人物形象特点。3.创设某种意境,蕴含某种哲理,如以物喻人,借景抒情,表达某种象征含义。4.品味精妙的词语,往往一句话的亮点就在某一词或字上,所谓“一字传神”、“一字千金”。

第三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景物描写对表现主题起到怎样的作用。

再次,在写作中,要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景物描写。学习知识是为了运用,学以致用,在知识的运用中,能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强化知识,形成技能。在作文写作中,尤其是记叙文体裁的作文,要引导学生,运用景物描写来渲染氛围,表达情感。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独自品析精妙的景物描写了。

五、品悟精彩的诗文名句。

无论是现代诗歌,还是古诗词曲,都有一种意境美,都具有较高的思想艺术价值,值得反复揣摩、精心品味。如何品味?读者要做到三会即:“感”、“悟”、“联”。“感”,即读懂句意,感受意境;“悟”,即品味词语,体会作者情怀;“联”,即展开联想,联系生活现实(个人和社会)。

欣赏古诗词,无论是诵读吟咏,还是解读意象,赏析意境,都要。

对语言进行反复揣摩,仔细品味。要抓住诗中的妙字佳句,从字里行间去发现诗人遣词造句的匠心,去努力地挖掘语言文字背后的盎然意趣,只有这样,才能深切感受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领会诗人的艺术风格,进而感受古诗词的语言魅力,享受到诵读古诗词的快乐。品味语言可以从修辞角度出发,也可以从炼句角度出发。

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为例:诗人采用了象征、拟人的手法,“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那江上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再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的“落”字新颖、妥贴,给人以动感,仿佛秋思随着银灰的月光一起洒落人间。既增添了无限的情趣,又品味到古诗词的语言美。

同时我们在阅读中也会发现,很多文章旁征博引,很有说服力。作者引用的大量的名言、诗句一定是精挑细选的,因此,我们阅读时,不仅要品味名句本身的含义、道理,更要品味它在文章语言环境中发挥的作用,感受名句的思想内涵。季羡林的《成功》一文中转引的王国维的“境界说”是中国文化的经典言论。“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些经典名句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领会其中的深意,悟出诗句的精妙极其作者的用意,感受作者的恰当引用所达到的精彩效果。感悟作者如何巧妙利用诗句名言来深化主题强化中心论点的。

语言艺术博大精深,阅读离不开“品”,细细品味,品味作品如同品味生活,妙趣横生。可以品出人生的快乐,可以品出生活的浪漫,可以品出生命的意义。但愿我们一起:品味精彩语言,缔造品位课堂!

智慧课堂心得体会

一、把和谐的师生关系带进课堂,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阐扬学生学习的自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学生学习的自动性和积极性就要受到压抑,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课堂,教师的立场和善里带笑容,学生就勇于发言,思维活跃,知识把握得也比较好。

两、把学习的自动权交还给学生,教师必须对自身的角色进行正确的定位,即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设计一些紧扣教学内容的问题,力求找到最简单的方法讲给学生听,不多说废话。从而有效的统领教学,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能自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

3、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学习余地,教师不仅要把知识传给学生,并且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教师要敢于舍得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动学习,无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前要让学生预习,给予必要的提示和讲解,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全里把握学生的情况,在关头的地方加以提示、点拨,让学生独立增强思维能力,增强学习的兴趣。

智慧课堂何以智慧

——参加“第二届全国智慧课堂观摩研讨会”学习体会2016年1月8日,由蚌埠市教育局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智慧课堂观摩研讨会”在蚌埠市第二中学召开。来自北航实验学校、广州一中、淮安外国语学校、合肥八中、深圳中学、西安交大附中等全国知名学校教师用智慧演绎着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精彩课堂。中央电教馆副馆长蔡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田爱丽以及全国知名教育信息化专家和名校校长应邀作主题报告,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近2000名中小学教师慕名观摩。

基于教育现代化发展要求,“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方针。如何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智慧课堂?“智慧课堂”何以智慧?本次观摩研讨会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一、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白加黑”教学形式本次研讨会安排的16节观摩课,都是运用了科大讯飞公司研发的“多媒体教学机”进行的课堂教学。这种“多媒体教学机”通过无线网络方式,将教学内容即时上传到教室投影幕或一体机等终端显示设备上,实现屏幕内容和操作的实时同步,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分别执有一台轻便小巧的移动电脑设备——教师机和学生机,具有电子课本、电子书写、学习活动同步视频、作业拍照和上传、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和错题统计分析、现场录制微课等多种功能,能实现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即时互动,即时录播课堂教学实录供学生课后复习巩固,老师课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网上学习辅导,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即时发现学生的疑惑,并对该学生进行点对点式解疑答惑,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评价的精准性和课堂教学的有效度。

例如,蚌埠市钓鱼台小学张皓老师执教《认识圆》一课,通过让学生观看微课导入新课;然后,随机展示部分学生课前拍摄上传的“找一找生活中的圆”图片作业,激活学生对圆的已有认知;接着,让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即时上传画圆的视频,并由学生自主讲解画圆的正确方法;在小组合作“探究圆的特征”以及演示“在篮操场上画出半径为1.5米的圆”的操作活动中,分别对各组的研究过程进行了同步视频播放,生动直观,活跃了课堂气氛。

蚌埠市第二实验小学郁松老师在执教《认识百分数》一课时,也是通过让学生观看微课导入新课教学,然后展示和评析学生课前上传的作业,围绕问题“百分数与分数的相同与不同点”,组织小组讨论,并由小组长拍照研究成果上传到大屏幕自主讲解,引导学生自主认识百分数的相关知识。

北航实验学校王红老师在执教《尝试与猜测——鸡兔同笼》一课中,将列表法、假设法和方程法等讲解过程,现场录制了微课并上传到智慧课堂平台,供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有效突破了本课的学习难点。另外,老师还让学生将课堂上没有来得及完成的作业,课后及时上传到教师终端,利用在返程北京的火车上为学生作评讲。通过网络学习的平台,突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

二、基于自主学习理念建构先学后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信息网络化背景下,课堂不再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唯一途径,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培养学生善于自主学习能力是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华东师范大学袁振国教授说:“进入互联网时代,知识多少变得不重要,知识结构的合理性才更重要。教师和学生不是知识多少的差异,而是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差异。一多一少是传播,一同一异是对话。”在“互联网+”时代,“技术+理念”将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以互联网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手段,变知识传授型的学习为自主性的、体验式的学习,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性、参与者。”(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教授马九克)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课堂教学变成了师生间的平等对话,试想,如果学生没有对新知作前置性学习,对新知没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何谈与老师间的对话交流?那么,课堂也就难免成了老师“一言堂”。然而,“智慧课堂”正是基于学生课前观看了老师录制的微课和对文本内容进行自学后,课堂上师生才得以展开面对面对话交流、释疑解惑和拓展深化认知。这种“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演绎着“翻转课堂”所带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彰显。

本次“智慧课堂”研讨会展示的观摩课基本上都是按照“课前学生自学——上传预习作业——课上交流讨论——即时练习巩固”的流程组织教学。例如,在《认识圆》和《认识百分数》两课中,执教老师都在课前利用智慧课堂的平台上传了微课,让学生自主观看,完成自学作业并上传到教师终端,课堂上老师首先通过作业分析平台反馈学生答题情况,组织学生即时答疑,然后通过问题和任务驱动,由学生自主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汇报。在《认识百分数》一课中,关于“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点”的问题探究均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然后拍照上传到教师终端,老师即时将各小组的研究成果投射到大屏幕上,并安排学生自主讲解。还有老师甚至将教师机交由学生到讲台上自主讲解知识和分析自己的解题策略,并且学生的讲解过程即时同步呈现在大屏幕上,老师则充当帮学生手执话筒的服务者,真正践行了还课堂于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

爱因斯坦说:当你把学校里学过的知识都忘掉了,剩下的就是教育。这“剩下的”就是基于知识学习过程中内化为人的发展所必需的自主学习、表达、分析、思维等综合能力,“智慧课堂”正在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最大化。现代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优越的便利,使得学生的学习资源更加优质丰富,让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更加精准及时,便于老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使得师生、生生间交流不再局限于既定的教学时空。然而,“智慧课堂”不只是教学技术上的变革,更在于教师教育理念上的转变,让课堂教学超越知识教育的成见变成启迪智慧的师生生命历程。

简单数学

----湛江“全国课改十年”成果研讨会学习心得。

肖鹏云。

12月3日到4日,我有幸与全县12位教师一起,参与了全国小学数学课改十年成果研讨会,这是我县第一次派教师参加国家级别的教学研讨会。在短短2天的学习活动中,我们近距离观摩了全国顶尖的久负盛名的小学数学教坛大师们上的一节节精彩展示课,听了专家们的专题讲座,不愧是一场精神的盛宴。它带给参会教师于思想的震动,情感的激荡、精神的洗礼。观摩名师课堂,聆听名师教诲,感受名师风采,真正感到是一种享受。在此,我将我这几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对大家今后的教学有所启发。

一、回眸:课堂因精彩而美丽。

海泛舟,不时摇曳翻飞。这些名师各具特色各有风格,有的充满童真童趣,有的如同行云流水,有的看似简单却内涵深刻,有的诙谐幽默轻松活泼。种种精彩,令人目不暇接。各种巧妙教学设计,令人大开眼界。

课堂上,这些教坛大师们各展风采,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真正让学生获得了学习的乐趣,为我们展示了充满师生智慧的课堂。

“生本课堂”:新课程理念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任何设计都要经过学生的思考方能起到作用,教师的课堂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尽最大限度的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这是所有教师都绞尽脑汁又感到最为困难的事情。在这方面吴正宪老师上的一节《重叠问题》(2年级)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介绍课堂实录)吴老师在这节课中,不断的引导、不断启发,一直等待,让学生说出想法,最终总结结论,在这过程中她还注重让学生问问题,向老师提问,向学生提问,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来,完完全全使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尤其是在对待错误观点时,她的处理方式尤其值得我们学习。学生说出了错误的观点,吴老师说“你总是那么与众不同,而且敢于表达自己观点,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再让其他学生辨辨,然后问这位同学“现在你有什么想法?明白了吗?”充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与爱护。

“活化课堂”:数学知识往往是比较抽象,而小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却是感性的。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课堂演绎出数学活生生的灵气来,实践证明,活动与游戏是一个较好的方式,它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以愉悦的心情,参与游戏活动,不知不觉完成学习,这样才能取得最大效果。徐长青老师《重复》一课令我们大受启发,(介绍其中精彩片段)在这堂课中,徐老师自己本身就是一道风景,活像一个相声演员,他以绘声绘色的讲了一个有思考价值的“理发师的困惑”这一故事导入,引出课题,研究过程中组织学生玩游戏,边玩边思考,处处设置矛盾冲突,老师装着傻乎乎的样子,完全退居幕后,让学生来解决问题,学生在游戏中,在玩中,不知不觉就获得了知识。尤其结尾,渗透数学思想,更让人称叹,老师说“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学生回答“重复!”老师接着说“重复长大后就叫集合,等你们长大后,到初中你们就会遇到它,那时老朋友见面,可别说不认识哟!”下课了,老师要走,学生一拥而上,“别走,签名!”可见此节课成功程度,教师受欢迎程度。

主学习,这是我们的终极追求。黄爱华老师一节《认识百分数》充分体现这种理念。(介绍精彩片段)课堂上先让学生猜想,将猜想的思维成果记录下来,教师把一些有研究价值的猜想圈起来,让学生再根据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探索,用研究的方法得出了知识。华应龙老师《平均数》一课,也是让学生从统计意义的独特视角来带领学生进行研究“平均数是一个怎样的‘人’?从而让学生学得比单纯计算平均数更富思想价值的知识。

巧妙课堂: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离不开教师的教学智慧,除了上述四位知名教师外,其他教师在设计与教学环节中也有许多精彩的之处。如陈茹静老师的《垂直与平行》,用两支铅笔掉到地上,会有怎么样的情况?这样一个生活场景,就巧妙的解决了教师苦苦寻找的两条线间的关系这样一个生活中原型,拉近了数学与学生的距离;强震球老师在《认识厘米》一课中让学生一厘米长的小棒一下一下地量物体长度,激发冲突“这不是太麻烦呀?”“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哦,可以将这些小棒连起来,在下面标上数字更简便”。再将他们用方框围起来,“那象什么了?”自然生成了厘米尺,预设巧妙生成自然,让人叹服。刘德武老师上的《找规律》一课,用节奏来读规律,使学生在节奏的韵律中感受规律,培养了学生的乐感和美感,真是一种创造,使学生感到是一种享受。

欣赏这一幕幕,不禁感叹,课原来可以上的这么精彩,教师原来可以这么成功,教师原来可以如此幸福!课堂因精彩而发出迷人的光彩!

二、感悟:境界因思想而得到升华。

名师课堂之所以这样精彩,除了他们拥有娴熟的教学技巧,精妙的教学设计外,还因他们具有深厚的理论与实践功力,更因他们对教育有独特的理解,具有独特的教育思想息息相关。这些名师都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并以自己满腔的热情,去追寻自己的教育之梦。这些名师的教育思想,概括起来就是“让学生学习简单的数学”“让教师经营智慧的课堂”。思想为教师的成功插上了翅膀,就像武林高手,由于内功深厚,举手投足,皆成武功。各种教学技巧的运用,已达“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层次。他们的教学追求,已经不单单教学技巧这一“术”的层面了,而迈向了追求教育理想这一“道”的境界了。

得愉快,教师要学会退居幕后,学会等待,最后促使学生乐学会学数学。

思想二:“做智慧课堂,过双智生活”这是黄爱华老师的教育思想(介绍黄爱华)。意即要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智慧,教师要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基于学生知识基础,基于学生的疑问,基于学生的思考来进行我们的教学设计,来开展教学;教师要在关键时刻进行点拨、引导,要多夸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教师要适当装傻,将问题甩给学生处理,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教师智慧的教,学生智慧的学,那教师就能过上双智生活了。

思想三:做会偷懒的教师这是华应龙老师的教育思想(介绍华应龙简介)。他认为,教师在很多时候都做了慈母的角色,当了学生学习的太久拐杖,生怕学生会犯错误,殊不知有些错误犯得越早,代价越小,包办了太多的学习过程,反而使学生学习能力得不得提高,老师自己累得够呛,成效却不明显。教师应从心底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思考,让他碰碰壁,走走弯路,反而对学生的学习有好处。教师口可以懒,手可以懒,眼与耳朵却不能懒,要善于观察,使外在的懒为内在的勤提供可能。平庸的人懒在不动脑筋,所以我们常常是因为不愿思考所以很忙,教师要善于找出一种方法,可以使教师从此可以少教,而学生却能多学。这是我们的追求,也是一种境界。

思想四:让教学从简单开始,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与自由这是徐长青老师的教学思想。徐长青老师从反思我们写进教科书的爱因斯坦的名言“天才=99%的勤奋+1%的灵感”开始,殊不知后面一句更为重要的话被省略了,“但那1%的灵感可能比那99%更重”。所以我们过分看重了勤奋,却忽略了保护学生的灵感。过分相信勤奋的力量,却忽略了那些隐含在学生成绩后面的诸如情感、经历等缄默的知识。使一大批学生跟不上我们的教育脚步。教育是一门需要时间的艺术,是一门需要慢的艺术,教育决不能急功近利,要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要为孩子提供一切可能,呵护孩子那1%的灵感,静侯学生生命之花绽放出独有的颜色,他们会灿烂在不同的季节。

技能使人适应工作,技巧使人胜任工作,思想使人智慧工作,乃至享受工作。从学“术”到悟“道”,乃是我们的孜孜追求。

三、反思:教学在实践中前行。

2天学习时间飞快地从指间滑过,学习活动结束了!但思考的列车却还在继续前行。观摩了名师的精彩课堂,感悟了名师的教学智慧,领略了名师的教育境界,也留下了一系列的思考。我们该向他们学些什么?我们该如何改进我们的教学?带着这些思考反思我们的课堂,反思我县教育现状,深感问题多多,时不我待。

首先,我们要学习他们那种对教育的热爱,那种全身心投入的激情,还有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爱心。他们的成功,不是偶然,是他们长期勤奋探索,是他们对学生高度热爱,高度负责的必然结果。这些名师们多数在40岁以上,可上起课来却依然激情满怀,自己本身就形成了一个气场,影响着学生们,激励着学生。反观我们许多教师职业倦怠严重,人未老心已衰。课堂冷冷清清,毫无激情,学生哪来的热情?没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也就不会有对教学的钻研,教学的成功也就无从谈起。实际上无论任何行业,成功者都是那些充满激情的人。只有有了工作的激情,才能激发自己的创造潜能,才能收获职业的成功,活出人生的精彩。

其次,我们要有强烈的学习精神。学习是教师成长的最好催化剂,陶渊明说过“学习如春之草木,不见其长而日有所增,辍学则如磨刀之石,不见其减而日有所损”。学习能最大程度的使我们获得良好的职业技能,提升思想境界。虽然不是每人都有外出学习的机会,但我们身边到处都有可学之人,教师们可以利用电脑,在网上进行学习,多看看名师课堂实录,名师博客,一样可以学得很多。关键就看自己是不是一个学习的有心人。

领悟教育的精神。只有对教材有深入的研究,我们才能准确把握知识间的联系,来龙去脉(介绍吴正宪老师对教材的解读处理方法)。这样我们的教学就有了正确的方向,正确的方法。反思我们的日常教学,往往对备课这一重要环节变得漫不经心,认为反正那么简单,不看书就知道了,忽略了对教材的研究,对练习的研究。这样,很多教师的课堂由此变得粗糙,学生也就学得似懂非懂,课堂效果大打折扣。我们还要钻研课堂,改进那种慈母型的教学习惯,填鸭式的教学风格,多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少用机械重复的训练,精心挑选习题,精讲精练。尽一切可能让学生在最经济的时间,花最少的力气,获得知识,学会学习,让他们获得学习的快乐,学习的成功。教师自己也能彰显自己的教学智慧,营造出智慧的课堂,从中收获快乐。我们还要钻研学生。而这一点也是最难的,也是教师较缺乏的。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多鼓励,多表扬,多给学生成功的体验。要退到学生的思维原点,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设计问题,要加强对学生错误的研究(举例:常见的学生错误原因分析)。要蹲下身段,与学生平等相对,小心翼翼的接近学生的心灵,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所思所想,做学生的大朋友。这样学生就能亲其师信其道了。

其实,名师带给我们的思考远远不止这些,我们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而这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全体老师在实践中去解决。最后,用古人充满智慧的三句话与我们老师们共勉:第一句“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意即我们全体教师要行动起来,为振兴会昌的教育事业、扭转会昌教育落后面貌而努力。第二句“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意即我们教师要有宽大的胸怀,崇高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心态对待我们的职业,要有真诚的爱心对待我们的学生。要用符合自身职业道德要求的行为为教师添彩。第三句“上善若水”。要让我们的教学象水润泽万物一样,滋润学生的心灵,既要追求效果,又要符合教育规律。

各位教师,实践是最好的舞台,我相信,只要我们全体教师在各自平时的工作中多思考,多钻研,多总结,我们教师的成长定然可期;只要我们全体教师共同努力,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会昌教育的振兴也一定能实现!

打造智慧课堂

何谓“理”,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就是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包括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等。我们教学上的“以理服人”就是通过讲明道理、事理,让学生懂得掌握学习之“道”。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贯事物本真之义,说清事情或论点的是非得失的根据;就是讲科学、讲真实、讲诚信;就是遵道而行,循理而进;就是不牵强、不做作、不欺诈,从而让学生明白事物发生、发展的固有规律和基本原理,善于辨析事物的是非曲直。“理”的更高层面的意义在于规范了人类的基本生活秩序,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基本准则,是构建人类法律法规的最基本要素,而这需要我们课堂教学中“以理服人”,尽早建立学生识理、明理的思考习惯。

学校是讲“理”的地方。教育者首先需要的是以理服人,并以此引领学生,让我们的学生明白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用真理铸就骨骼,让求真讲理的作风深入学生的血脉。《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里,既有对君子“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标准要求,又执果索因,前后逻辑严谨,依理推论,步步为营。孔子历来强调的是先成人而后成才,陶行知先生有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如果一个人不识字还可以做人的话,那么不讲理、不明事理就不能做人了。“瘦肉精”、“毒奶粉”、“邵阳弃儿”以及接连发生的拆迁自焚事件,都提醒我们这个社会,当务之急是要学会“讲道理”。通常情况下,“理”的回避,就是“法”的淡漠。学会做人比求取知识更为重要。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是把有内在逻辑联系结构的教材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关联起来,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新材料在学生头脑中获得新的意义为结果。这充分说明,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顺逻辑、循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理”的把握,教师通常会出现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是不讲“理”。教师的讲授不能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出发,不能从学生理解问题的先后顺序步步推进,不能很好地体现“理”的属性,违背学生认知规律,课堂“跳跃性”大,学生很难把前后所讲的内容有机地“关联”起来。在课堂上只有“陈述性”知识的呈现,而无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联,导致学生无从获得提高思维能力的“程序性”知识,所认识的事物都是孤立的,只能是死记硬背知识点。

其二是讲不清“理”。有的教师囿于自己在应试环境下成长的认知水平,讲不清概念,于是就指望学生通过做题来巩固知识,由此造成学生心中无“理”路茫茫,陷入盲目操练。或者对“理”的把握不够熟练,无法做到融会贯通、游刃有余,从而落入所谓的课堂上“念教案”、“读课件”现象。“理”的呈现或是凌乱糊涂的,或是僵化机械的。

其三是为理而“理”。从教学内容来讲,“理”是相对严谨的,一些教师或者性格使然,或者过于追求课堂效率,一个环节紧跟一个环节,不容许有丝毫的“旁逸斜出”,只考虑学科教学任务的落实,而不顾及学生接受能力和习惯。这样的教师,往往脸部肌肉僵硬,表情严肃,缺乏应有的教学机智,不能对学生的即时反映作出即时应变。这样的课堂,往往枯燥呆板,沉闷乏味,规范有余而活力不足,了无意趣。学生享受不到课堂的乐趣,教师自己也教得很痛苦。几堂课下来,学生就胃口全无,兴趣大减。

讲何理,如何讲,要达到怎样的“以理服人”,确乎是教学中要重视的一个关键所在。

二、趣的必要性。

“理”是严谨的,但教学是心智碰撞的生命运动,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年轻的富有新奇心的创造者,而不是纯物质的知识装载容器,课堂要有“理”的阐发,更要有情的激荡与感染。这就有赖于课堂上“趣”的适时生发。情趣指志趣,志向或情调趣味,教学中的“趣”,更多指向教师的课堂智慧和风格,适时的或风趣幽默,或旁征博引,或深入浅出,或雅俗皆备,凡其言行,能见其寓教于乐、乐中获知、乐中启智的高雅情趣。难以想像一位严谨有余、单一刻板的教师,其课堂会是生动活泼的,他的学生能从中获得情感的滋养和想象力培养的。从年轻人的身心特点考虑,课堂上适度的“趣”是非常必要的。在我看来,课堂上“趣”的有效运用,起码有以下好处。

其一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堂好课,是师生双方都能从中收获真理和乐趣的课。而一堂严谨、逻辑的课,未必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强之以意,导之以行,坚之以信,才是学生学习、消化、吸收新事物的心理过程,才能使知识真正进入学生的认知本体。如果只是强调“晓之以理”的重要性,停留于认知层面,没有“动之以情,强之以意”的跟进,缺少情感的投入,学生就会出现认知与行为的“断痕”,并影响其人生信念的确立。学生对新事物的认同、内化,总是要建立在情感接受的基础上,教师饶有兴趣、充满情趣的讲解,有利于造就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对“理”的向往、美的追求。如“口之于美味、耳之于悦声、目之于美色”一般,才能更好地将“理”赋予学生。如果老师上课过程中,只是刻板地按照知识点的形成逻辑来教学,这样的课堂往往因为缺少生趣而使学生感到乏味,没有学习的兴趣,即使这些内容是无穷的宝藏,学生们也生不起挖掘之心。

其二是有利于学生不同思维模式的培养。课堂上,教师推因及果、执果索因,条件结论之间灵活转换,有利于学生逆向思维的培养;风趣幽默的语言、丰富灵动的表情、诙谐机智的比喻,有利于学生幽默思维的培养;别出心裁的视角转换、眼界开阔的知识拓展,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这样的课堂,能够激活学生的情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出学生的乐趣。应试教育的弊病,便在于对学生情趣、兴趣、乐趣的剥夺,使得学生越学越厌学。有些时候,学生会因为学习、情感、家庭等因素而处于两难的窘境之中,就像夹在深渊与追兵之间,教师幽默的语言引发的笑声,就像突然长出的翅膀,把学生带出进退维谷的地方。这样的语言与笑声因为使学生摆脱了刻骨铭心的纠结而终身难忘。教师是操纵人的命运的职业,好教师是学生偶像,会从语言、举止、思维方式等多方面影响学生,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其三是有利于学生喜欢教科书。网络文化、手机qq,都是即时的,最新的,远比教科书有趣。而教育总是用昨天的教材培养明天的人才。相对而言,列入教科书的,必定是已经“旧”了的东西。但对教育而言,“旧”的,不意味着是过时的。研经品典,启智取道。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教材所蕴含的巨大能量,把经典背后的动人故事生动地再现出来,把提炼得纯之又纯的定理、公式的来龙去脉还原出来。这种还原与再现,往往需要教师理趣谐合的教学机智。

三、教之秘诀在于度。

有几个机智幽默、与人为善的朋友,乃人生之大幸。与这样的人在一起,生活中总是不乏风趣、情趣与乐趣。作为教师,每天和充满好奇心的年轻人在一起,总是生活得充满朝气,我们理应感恩于这样一份有趣的职业,理应把“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诠释得富有新意、饶有趣味。在教学中,要创设一些直观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设计好导语,诱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把更多的快乐带给我们的学生。当然,在以“趣”动情时,要放得开、收得拢,行止得体,进退有度。倘若过了头,失之于度,或沦落为肤浅的哄笑,或因其不当而难堪尴尬,落个没趣。

所以,教之秘诀在于度。“趣”之灵动不可损害了“理”之沉稳,更加不能喧宾夺主。课堂的作用还是以知识的传授、方法的掌握和思想的领悟为主旨。“趣”的运用要有一个“度”的把握。课堂上的“趣”应该围绕着“理”来展开,因“理”而“趣”。倘若一味求“趣”,东拉西扯,漫无边际,为趣而“趣”,就丢了教学的根本。同时,还要注意“趣”求高雅。年轻人总是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图新鲜、求满足。作为教师,切不可为求一时之乐,口无遮拦,随意迎合。

简而言之,既不能“得理不饶人”,也不能“求趣而失理”。过于强调课堂教学的趣味,将精力都用在了与学生的哈哈一乐中,一节课下来,过于展示雕虫小技,忽略了对教学主旨的把握,这便成了表面高效实际低效的课堂。这样的错误最容易在年轻教师身上发生,满腔热情却失于肤浅。

“理”刚劲如铁,“趣”柔情似水。“理”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层功夫,贵在总揽全局,立足根本;“趣”是课堂教学的第二层功夫,重在用人性化的方式选择,优化我们的教育行为。两者的有机谐合,才是真正的智慧课堂。

构建智慧课堂

当前的教育综合改革要求学校基于核心素养重构育人模式和教育生态。新的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将推动教育观的深刻变革,使教育必须向有利于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回归。北京一零一中学准确把握形势,积极推进基于核心素养和学校文化的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研究,打造独具特色的“卓越担当”课程体系和“生态?智慧”课堂。

“卓越担当”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的目标和策略。

基于学校的办学目标,一零一中学把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为四个维度:课程必须围绕培养“未来卓越担当人才”的育人目标和核心素养的培育;课程要体现自我教育理念,让每一个生命个体成为最好的自己;课程要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课程必须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在丰富性、层次性与选择性上有所体现。

一零一中学课程建设的策略主要有精品化策略、核心化策略、结构化策略、特色化策略。精品化策略指完善课程建设体系化建构和质量监控机制,分阶段精细化推进;核心化策略是指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需求去引领学校课程建设;结构化策略强调用学校课程的体系化建构去推动三级课程的融合;特色化策略是指用特色课程群去引领和彰显学校的特色发展。

2.课程体系与主题群落。

学校努力建构基于素养生成的卓越担当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卓越担当人才培养”和“自我教育理念”为核心要素,搭建学校“三层八维式”课程结构,如下图:

该课程体系是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进行融合,建立学校课程。三层是指课程分为基础能力课程、拓展融通课程、实践创新课程三个层次,使学生能跨越学段的边界,促进从知识到能力再到品质的进阶和融通。八维是指每个层级的八大领域三十二个系列的学校课程体系,使学生能跨越学科的边界,尊重个性与差异,满足多元发展需求。在第二层级和第三层级将课程按不同主题分成不同的课程群,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

以卓越主题书院课程群为例。该课程群包括人文、科学、领袖、国际、艺体五大主题课程群,分别由圆明书院、学森书院、六韬书院、国际书院、大成书院进行建构与管理。每个书院还开设各自独立的特色课程群。如圆明书院开设人文主题课程群,包括人文方法课程、人文实践课程、人文经典课程三个群落;学森书院开设科学主题课程群,包含科学素养课程、科学考查课程、科研课题课程和学科竞赛课程;六韬书院开设领袖主题课程群,包括国家视野课程、战略战术课程、学生领袖课程、领导力培养课程等;大成书院开设艺体特长主题课程群,包括表演艺术、综合艺术、造型艺术、田径几大类别,分设非洲鼓、传统壁画、滑雪等二十三个细类。

3.年级+书院的经纬式管理模式。

学校尝试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管理模式,实施年级管理+书院管理的经纬式管理模式。年级负责常规管理和主题教育,书院负责主题课程建设、学业规划服务、特色教学研究等。基础能力课程以年级管理为主,拓展融通课程中采取年级管理与书院管理并存的方式,实践创新课程以书院管理为主。

学校积极探索个性化的选课排课方案。选课排课的总体思路是“分年级逐步分层,分类型科学组合,多样化自主选修”。学生采取选课走班的方式上课,学校提供可选择的课程内容和平台空间,尊重学生的选择性和个性化发展。学科排课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分科、分区、分层、分类的组合模式,一种是自由、自主的自由模式。

4.课程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资源。

通过几年来的课程建设,一零一中学已经形成了“重基础、层次化、生成性和系列化”的独特课程文化。“重基础”指高质量完成国家规定课程和地方课程,并且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基本方法和行为、核心价值观的教和学;“层次化”指课程体系包括基础能力课程、拓展研究课程和实践创新课程三个层次;“生成性”主要指学校课程的动态开放体系,在培养学生兴趣、搭建学生个性发展和教师综合素质平台、形成学校课程文化等方面起到促进作用;“系列化”指按照学生需求、整合三级课程内容、建设八大领域三十二个系列的学校课程体系,并实现课程目标、课程资源、教学方法的三级融合。

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一零一中学以深度合作模式整合课内外的课程资源。通过深度合作模式,一零一中学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几大课程资源系列,包括高等院校系列资源、科学研究所系列资源、德稻大师系列资源、中关村系列资源、名人励志系列资源、行业领军系列资源,整合构建了科学、人文、创新国际、艺术、领军五大主题课程群相对应的稳定的学校课程资源系列。

“生态?智慧”课堂是学校在教育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的课堂内涵追求,是学校在坚守自我教育理念的前提下提出的创新性课堂教学。“生态?智慧”课堂追求的是建构生命成长和智慧生成的场域。这个场域包含:生活场,即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生命得到成长;思维场,即课堂有利于学生高智慧的形成与发展;情感场,即课堂有利于学生的情感世界在自由和谐的氛围中陶冶与美化;生命场,即课堂的一切缘起和归宿都是生命的健康成长,如下图:

“生态?智慧”课堂需要坚持三个观念:生态观,让课堂成为一个生态系统,具有师生共生、文化场域、动态转化等特征;生活观,知识与生活融合才能产生智慧,倡导教育应回归生活本真;生命观,教育的本真是尊重生命、唤醒生命、激励生命。

“生态?智慧”课堂需要体现三个特性:科学性,课堂教学活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心理活动规律;实践性,知识只有运用于实践才有生命力,要做到学而时“习”之;创造性,教育必须弘扬人的主体性、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创造性。

“生态?智慧”课堂研究的起点是如何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各教研组基于学习力理论,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以及对学生在该学科的核心素养进阶要求,完成“生态?智慧”课堂的理论架构与学科教学的学习力模型,如语文学科的能量巨人学习力模型、地理学科的三方气旋学习力模型、生物学科的双螺旋学习力模型、英语学科的智慧树学习力模型等,都既体现了学科特点,又契合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生态?智慧”课堂主要采取主题式教学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以整合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能进行灵活迁移应用,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

如孙淑松老师依托圆明园开发了主题课程“追寻失落的夏宫”,把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学科融为一体。这门课程分三个阶段:到圆明园实地考察,通过摄影、绘画,感知圆明园今日之真实景物;查阅资料,追忆历史,触摸昔日圆明园的同一景点,遐想昔日美景;抚今追昔,进行文学创作;师生共同完成圆明园四十景今昔对比作品集。再如赵海蓉老师的“文学的北平”主题课程:学生自主阅读九篇描写北平的民国散文,寻找不同文章中北平的共性,写一篇读书报告,在课堂上讨论;把文章中的疑难问题找出来汇总,自主解决至少三篇中的疑难问题,写出读书笔记,课堂交流;任选一个问题或一篇文章或一个角度写一篇分析文章,在班级内分享;寒假到作者所提及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写一篇考察报告。以上两个案例的显著特征是情景化感知,批判性阅读与创新性表达,这些都是“生态?智慧”课堂追寻的目标。学校还积极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steam教育等项目式学习,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零一中学将以自我教育理念为指导,继续推进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生态?智慧”课堂教学实?`研究,使课程改革有新突破,教学质量有新提升,学校发展有新成效。

打造智慧课堂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所呈现出来的前所未有的艰巨性、复杂性,以及教学活动自身的特异性、多变性和不确定性,都对教师洞悉复杂局面、应对复杂挑战的智慧品质和智慧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教育改革主要目标就是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由此可见,让智慧唤醒课堂,让智慧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是时代的呼唤,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的契机,也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使命。

我校是一所文化底蕴浓厚的老校,办学特色凸显,育人环境优雅。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智慧育人,创新育人”和办学思路“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智慧引领科学育人”,并围绕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提出办学目标“构建和谐校园,造就有思想、有智慧、有创新的科研型教师队伍,培育智慧型创新型学生”。我校在实施智慧化教育教学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我们由教师的智慧研究,走向课堂的智慧研究。前几年,我们围绕智慧课堂在多学科之间的整合课、双师型课堂、校本课程开发以及综合实践课开设等方面做了一些积极而有效地探索,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据此,我们提出了研究课题,力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形态,搭起现代教学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学生的全员、全面与主动的发展,并使这种发展趋于最优化与可持续,这也是素质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概念界定。

“智慧”是一个质点系统组织结构合理、运行程序优良以及产生的功耗比较大的描述。无智慧的质点组合搭构成某种空间结构,在外力场作用下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方向运动,同样质点数的情况下,系统结构的合理性,内耗与功效的大小决定了系统智慧的高低。结构越合理,内耗越小,功效越大,系统的智慧越高,反之越低。人的智慧的高低,其本质也是取决于其脑神经细胞的组织结构合理与否、思维方式(精神场的波动属性)优良与否和由精神场引导的行为结果功耗比大小。人的智慧是内精神场与外精神场相互作用内精神场优良性波浪式上升的结果。

“智慧课堂”,我们的界定是,教师充分发挥教育智慧,创造一切有利因素,遵循学生各学科认知发展规律,准确判断学生认知的实际起点,动态真实地展现学生综合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并顺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有针对性的灵活施教,摒弃教师僵硬死板的灌输和学生机械被动的接受,从而促使各学科建构学习主动发生。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地发展;不仅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同时也促进学生的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相对于普通的课堂,智慧型课堂教学更关注师生的角色定位,更关注课堂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课堂教学策略与操作方式的合理设计,以及其它课堂教学因素的有机融合、和谐统一。通过生动、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教师、课堂的可持续发展。

三、理论依据。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该学说认为:人的发展是人全面发展与人的自由发展的统一,是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的个体独创的自由的发展。

(2)“最近发展区”的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他提出了现在已广为人知的“最近发展区”的概念,指出教学促进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教学把那些正在或将要成熟的能力的形成推向前进。

(3)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对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价值。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智力结构和学习方式,所以,对所有学生都采用同样的教材和教法是不合理的。真正有效的教学是能够将学生的智力特点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相配合。每个学生都有挖掘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关怀的参照下,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而且要促进其优势智力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力领域迁移。(4)建构主义理论。在怎样看待知识方面,建构主义一般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个体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是基于学习者自己的经验而建构起来的;在怎样理解学习活动方面,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地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在怎样看待学习者方面,建构主义者把学习者看成是有特定经验背景的个体,学习者对问题的解释是基于自己已有的经验。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致力提高小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打造科学、和谐、高效的优质课堂,使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有效的开发,每个学生都获得最充分的发展。

2、通过研究,探索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小学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策略以及课堂评价体系,寻求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具有个性特色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

3、通过专家引领和行动研究,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现状,改善教学行为,丰富行动策略,并将理论层面与操作层面有机结合,加快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升教师生命质量。

五、研究内容。

(一)、研究的学科内容。

1、小学语文智慧型课堂教师教学方式优化的研究。有效的教学需要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将教学理念与策略操作化,即研究用具体的“课例”来鲜活地呈现什么是“智慧型课堂教学”。

2、小学数学智慧型课堂中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遵循“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问题——生活问题”这样一种数学知识的呈现过程,探讨将数学智慧课堂与生活融合起来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可操作性较强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3、探求如何利用英语进行智慧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智慧的应用意识,发展学生的英语智慧应用能力,进而形成良好的学英语、用英语的基本素养。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一些经典智慧理论的再学习,特别是同类学校智慧课堂、智慧校园等建设案例材料的学习,包括渗透对一些企业中的管理智慧的了解,提高对“智慧课堂实践研究”内涵的认识。

2、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边学习、边探究、边反思。定期开展研究沙龙,不断总结经验,不断修正和调控研究进程。结合本校过去传统,要求教师继续写好《校本系列培训心得体会》、《课堂教学反思随笔》等。定期通过校园网络、橱窗、校报等形式展示智慧课堂成功案例、研究动态和发展水平。每学年召开科研交流会,展示教师智慧课堂的录像以及评比相关的专题研究论文等。

3、调查研究法。通过案例剖析、问卷访谈、课堂教学实录等形式的调查分析,归纳出“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评价标准,以及构建杏花村小学“智慧课堂”的基本教学形态定势等。

(三)研究步骤;第一阶段:制定方案,专家论证。

健全本校的课题研究组织,组织教师学习经典智慧理论,加强对课题内涵的学习和研讨,以更好地把握课题思想、完善实施步骤。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课题方案,提高对课题理念的认同,落实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二阶段:分块落实、重点实施。

资料积累,成果整理,中期评估。学校将采用行政推进和科研骨干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研究。分条块结合课题思想、指导开展好各项常规工作。以语文学科为龙头,动员各学科骨干教师围绕学校主课题制定教师个人专项课题,其中将“以课堂为切入点,通过教学实践,展示教的智慧,学的智慧,教学互动的智慧。”为核心研究内容,来推动课题研究的全面开展和重点问题的突破。

第三阶段:总结经验,整理成果。

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引领,特别是通过开展研究工作情况的反思评估,初步总结提炼学校公认的“智慧课堂”的个案,初步行成“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评价标准,初步构建新安中学“智慧课堂”的基本教学形态,并形成相关的较为系统的有较高水准的理论性文章。汇总材料,整理成果,撰写总结报告,组织专家鉴定,举办课题结题活动。

五、研究的实施保障。

1、学校有一支新富有经验和智慧的领导班子,有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我们在一线的课堂教学专任教师中,中级职称的教师占62.3%,高级职称的教师占17.8%,有市、县级教学能手各四人。

2、学校有一流的现代化教育设施。我们每个教室都具备了多媒体功能,学校每位老师配上了电脑,校园内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我校还被列为山东省教育教学示范学校。

3、学校将健全并执行各项科研制度,加大科研培训经费的投入。每学期组织2-3次专家讲座,每学期选派课题研究骨干教师外出参加培训学习不少于2位。每月组织一次课题学习活动,各学科组每学期组织3--5次校内的智慧课堂研究展示观摩,并逐步向校外推开。在期末教师考核中还将加大科研成果的奖励力度。

六、课题成果显示。

1、智慧理论材料结集。

2、实验成员实验报告材料(含智慧课堂教学随笔)结集。

4、过程管理资料。如:各类调查表;初步形成的“智慧课堂”的基本特征、各学科智慧课堂评价标准材料;“智慧课堂”的听课调研、专题研讨,专家报告等辑录以及“智慧课堂”的基本教学形态等材料。

5、教师个人专项课题成果集。

2015年11月。

打造智慧课堂

当前世界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其实就是教育的竞争,而教育的竞争就是学校的竞争,而学校竞争的核心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竞争。审视我们当下的课堂,新课改已启动多年,但是新课改理念真正落实在课堂上,还强差人意。满堂灌者有之,一言堂者有之,满堂练者有之,满堂问者有之,缺乏激情、缺乏智慧、缺乏趣味、缺乏效率,学生很难回味也不想回味,更有甚者学生想逃离课堂。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教育全部的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智慧是“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课堂是学生学习和生活重要的阵地,学生在课堂这个生活空间中不仅是以认知、记忆存储的智能有机体,而且是有灵魂的生命有机体。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课堂?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智慧,而主要是获得聪明。因此,我们主要的努力就不应该仅用在记忆上而应用在思考上,所以真正的学校应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应该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在学校,我们对学生进行的更应该是智慧教育,课堂应成为学生的智慧之旅。

一、什么是智慧课堂?智慧课堂是师生在教学实践中对教与学的规律之把握、创意之驾驭、及时的洞察以及灵活机智的应对,并实现了效益优化的课堂。智慧课堂是课堂教学在整体上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和品位,是课堂教学的优质格调和总体属性。智慧课堂是以教师的激情点燃学生求知的激情、以教师的智慧开启学生探究的智慧,实现效益最大化,达到师生智慧共生的一种课堂。

二、怎样才能打造智慧课堂呢?我认为可以从备课中的智慧、课堂导入中的智慧、问题设置的智慧、科学分组的智慧、学生展示中的智慧、课堂总结的智慧、课堂演练的智慧、课下拓展的智慧等角度进行思考和探讨。

1、备课中的智慧。智慧课堂必须是精心准备的课堂,“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这个社会,但我们有能力去改变一堂课”。认认真真去准备与马马虎虎去准备一堂课的效果肯定是天壤之别。上好每一节课是教师师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每位教师追求的最高要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育智慧,而成就智慧课堂的最好方法就是课前的精心设计。包括情景导入、问题设计、预设拓展、思考留白、预见生成、典例分析、课堂演练等都要充分准备。我们在备课时,最好从本节课在章节中的地位和意义以及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中分析设计合适的教学方法(知识讲授法、分组讨论法、观点辩论法、问题探究法、角色扮演法、课堂实验法、模拟实践法等等),从课标中分析本节课要把握的重点和该注意的易混点,从学情分析中设计最合适的课堂导入、最佳的探究问题、以优带差的学习小组、课堂练习的分寸把握和课堂小结的预设人选,从教材分析中可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详略得当的活动安排、承接过渡的巧妙设计、重难点的时间分配、课后练习的最简策略。当然,备课中的智慧还在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有拿来主义的勇气和智慧,好充分利用集体备课的时机,采用百家之长弥补自己备课中的疏漏。

2、课堂导入中的智慧。每节课的课堂导入是本节课成败的关键,课堂导入起到收拢学生关注点迅速进入本节课的作用(收心,激情,启疑)。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当前最为热点的问题、最新的科研成果、最新的高考试题等视频资料或图片作为导入的素材,关键在于利用素材中的内容迅速推出本科节课的学习目标。所以就要求教师要有精湛的业务素养、广泛涉猎的阅读习惯、关注学科前沿的科研意识和细心观察的生活习惯。

3、问题设置的智慧。一个设置巧妙的问题,可以为课堂增色,也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生主动去尝试、猜测、实验、类比、推理、去合作交流,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问题设置必须基于本节课重点内容(主干知识),同时必须具有探究性(有味道),有一定的深度(值得探究),但是学生通过借用旧知可以解答或可以理清思路(可以探究)。问题素材可以基于生活、可以基于教材、可以基于图表等等。

4、科学分组的智慧。合作学习中小组组建是很关键的,不恰当的分组可能造成教学效率低下,甚至挫伤后进生学学习的积极性。分组学习要坚持就近分组原则,不能让学生大幅度的移动座位,同时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同时每个小组内必须有一名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人数以4-6人为宜。小组合作学习,生生互助、“兵”教“兵”,相互的思想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化,继而去伪存真,逐步明晰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

5、学生展示中的智慧。智慧课堂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生成过程中体验研究的技巧和乐趣,并培养学生思考的习惯和方式,不断促进学生求知能力的发展。学生展示探究成果时,会有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和新的观点显现出来,教师的智慧体现就在于抓住学生展示中的闪光点,让它发扬光大,成为所有学生的共识,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6、课堂练习中的智慧。老师在备课过程中为巩固学习成果和反聩学习效果,课堂练习是必要环节,但是我们预设的练习也要随着课堂发展而变化,如果学生对某一类问题已经研究十分透彻,就要适当缩减练习内容,如果学生在某一类问题上还存在熟练和加强的必要就要适当增补一些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收集足够的材料。同时在课堂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巡查学生的练习情况,如发现问题随时纠正,这也是教师智慧的体现,乘热打铁,效果突出。

7、课堂小结的智慧。为落实课堂学习效果,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课堂总结就是重要一个环节。一般情况下,教师会预设章节知识体系,带领学生重温学习过程,其实最智慧的方法是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也就是说,当课堂结束前,让学生争先发言,总结本节课内容,并用知识网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样教师既可以了解学生对当节课概念、理论的逻辑关系是否已经理顺,又可以对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进行提升。

三、怎样成为智慧型教师?智慧的课堂呼唤智慧的教师,那么如何才能成为智慧的教师呢?

1、做智慧型的教师,用智慧点亮教师的职业生命尤为重要。智慧型教师要超越单纯的功利追求,达到忘我的自由境地。教师的职业信念应该是摆脱浮名功利的诱惑、教书匠的困惑、漂浮无根的惶惑,使平凡工作得以升华,变得更有意义、更有乐趣,而且是乐此不彼。智慧型的教师不一定是学历最高的,但肯定是常有独到见解的;不一定是分数最高的,但肯定是学生负担较轻的;不一定是收入最高的,但肯定是讲究生活品质的;不一定是荣誉最高的,但肯定是深受学生欢迎的。智慧型教师会从职业生涯中获得满足、快乐、充实和自由的品味。

2、做智慧型的教师,丰富的学识和人文涵养是基础。教师具有丰富的学识和人文涵养,掌握了教育发展的学术、实验动态,知晓教育教学的原理原则并善于以此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丰富的学识底蕴,是教师智慧的基本源泉,是教师能够成功的基础。

3、做智慧型的教师,善于反思最为关键。反思会使你更加完美。反思是一种优秀的工作和生活习惯,也是一种很实用的行动研究方法。一个人,只有善于反思,经常反思,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发展。有反思习惯的人,一定会不断的改进工作方法和策略,不断的产生新的思路和措施,使自己的工作更加优化,更加系统,更加科学,更加有效。智慧型教师就是不断反思自己的每一节课,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查漏补缺,纠偏提升。教师要养成善于反思的习惯,在反思中不断成长和发展,善于反思的教师才有可能是一个真正的智慧型教师。有位名师这样说过:“保持教育理性状态的前提是群体具有反思能力。而名师就是处于反思的„多震地带‟。他们在反思宏观的教育,也在反思教育的细节;他们在反思历史,也在反思现在,尤其总在反思自己。名师是我们教育界反思状态的发动机——他们启发我们,这便是名师的价值”。

4、做智慧型的教师,要不断创新,不断提升自我。首先,教师所面对的是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和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的需要,这种复杂多变的学生需求就要求教师必须视具体情况,灵活多样地“因学施教”,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其次,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富有个性的劳动。虽然课程标准和内容是固定的,但是实际的教学组织、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却是由教师主导的,整个教学设计都带上教师显著的个性风格。其中创造性是关键,它关系到教师能不能始终以一种创新的思路区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再次,教育本身是一门艺术,其灵魂就在于创新。能不能从传统的、僵化的常规中发现那些灵动的、能减轻学生负担的东西,能不能将教学营造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并不断赋予教学内容以新意,“一叶之中见世界”,关键就在于教育艺术的创造性。富于创造性的教育教学不仅可以更富有成果,而且能给教师带来更大程度的内心满足和愉悦,触发新的创新动机。

5、做智慧型教师,就要善总结,勤动笔。人是一种容易遗忘的动物。智慧型教师就会把教学中的一个个闪光点记录下来,不论是预设的有效性或者是生成的生动性,不论是预设问题的精密处或者是派生问题的巧妙处,不论是教师精妙绝伦的点拨处或者是学生突发奇想的创新处,点滴积累,不断总结就会由量变到质变,教师也就会从名师成为大师。对于教师来说,勤于笔耕,是一种自我释放,也是自我倾听;是心灵的舒展,更是素养的升华。

老师们!我们都希望拥有智慧人生,智慧人生——意指人的一生充满智慧,或智慧地生存。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为师生活动的主战场,我们为何不去打造“智慧课堂”呢?我们教师为何不去做智慧型教师呢?让师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展现智慧、尽情地互动互助、尽情地在知识的原野上和在能力的快车道上奔驰吧!

智慧课堂心得

数学教材中,每个课时中都安排了不少相关练习题,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仅限于让学生一题一练,这只是让学生演练了教材编排的每一道习题,学生在练习中的体验则是肤浅的。所以备课时,教师还要认真解读教材中的习题,努力将习题读“活”,注意立足知识基础,推陈出新,充分挖掘习题的发展功能,使练习的过程不再是机械演练的过程,而是智慧发展的过程。

张齐华老师在教学时,将书中的一道要求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的练习:张老师去掉了表示平均分的份数的短线,看似平常,却匠心独具!因为短线没了,份数看不到了,这就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思维张力。在老师引领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估算的意识有了、估算的策略也有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填出这两个分数后,张老师又接着问:这根表示“1”的纸条,还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如果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表示每份的分数是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这样变换练习的呈现形式,并注意充分挖掘习题的发展功能,说明教者把习题读“活”了。这正是“大师”之“大”处,也是我们每个教师在备课时努力的方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课堂的动态生成,但并不主张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式地展开学习,而是要求教师有教学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中预先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教材,努力盘活教材中的学习资源,精心预设教学过程,为预约精彩的智慧课堂做好充分的准备。

父母智慧课堂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根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陪伴孩子最长、最重要的老师。铭思教育好父母课堂为天下所有想要自己孩子成材的父母提供一个互相沟通交流的平台。让家长在一起共同探讨在教育孩子过程当中遇到的困难和成功经验,同时,铭思教育好父母课堂会邀请众多在教育行业有丰富经验的老师来指导大家更好的在家庭教育中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材。好父母公益课堂帮助父母全面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能力,让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路可寻,有法可依。不但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给孩子补充充分的心理营养。

【习惯类】:《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如何解决孩子做事拖拉的问题》等;同时也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调整时间和课堂内容。

2、可以根据年级实际需求提供符合年龄阶段的父母课堂,如:

1、2年级】: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的生活,迈入小学校门,对于小学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与“作息时间”产生了极大的不适应。从以“玩”为主的生活方式转变成以“学”为主的生活方式,学习压力骤然加大,有些无所适从,但由于年龄特征,感受不到压力。

3、4年级】:

5、6年级】:

7、8年级】:小学由于年龄小,记忆力好,模仿能力强,学习过程主要是靠简单、机械地识记、抄写、背诵来完成。而进入初中以后。班级人数增多,学科数增加,要在相同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效率就得改变学习方法,才能适应初中的学习生活,家长应配合好孩子做好辅导和规划。如:《如何让您的孩子学习事半功倍》、《青春期不叛逆》、《因型施教》、《情绪管理与亲子沟通》等。

智慧课堂教学总结

12月6日至9日,在镇教育局xx副局长的带领下,xx镇教育局、公办小学及初中一行36名教师,到安徽合肥、蚌埠参加“第四届全国智慧课堂观摩研讨会暨20xx年全国智慧教育观摩研讨活动”。我有幸作为其中一员,参与了四天的学习。从参观科大讯飞总部到合肥七中、合肥八中、蚌埠二中,我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

可以肯定的是,我们沉睡五十年后醒来,应该很难适应教学工作了。也许,凭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纵横小学课堂的日子快要结束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已经推动社会大跨步发展,这股信息技术的浪潮,对教育改革的冲击力有多大呢?合肥七中从20xx年与科大讯飞合作,建设智慧课堂,践行智慧教育。张永剑主任的讲座《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和经验分享》,让我深深感受到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对课堂、对教学管理产生的深远影响。我想,主动适应,加强学习,积极改变,才能在教育的路上走得更远。

常平镇教育局在大力推进智慧课堂的建设。何谓智慧课堂,科大讯飞教育信息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孙曙辉认为: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智能、高效的课堂。其实质,是基于动态学习数据分析和“云、网、端”的运用,实现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创设有利于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通过智慧的教与学,促进全体学生实现符合个性化成长规律的智慧发展。

智慧课堂的关键是因材施教!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能做到精准教学,将打破经验教学的局限性,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分层学习。目前,许多教师还是凭经验在教学,凭经验去剖析学生的问题,去指导学生的成长。教育部科技司雷朝滋司长在stem教育跨界高峰论坛上的讲话指出:教育信息化从1.0走向2.0。再凭经验教学是行不通了,必须跟上信息化的步伐。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培养创新人才,是新时期对于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作为教育人,我们要很好的思考。

我校正在开展“主题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翻转课堂只是智慧课堂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要更新认识,大胆主动地去学习,去实践,去研究,才能在教育信息化的浪潮中独立潮头。以目前我校使用的科大讯飞畅言智慧课堂平台为例,里面的许多功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使用,除了培训没有跟上的原因,更多的是因为我们没有主动去探究、学习、使用。此行我了解到科大讯飞“智学网”平台,是大数据个性化教与学系统,拥有网阅系统、手阅系统,语文作文、英语作文能做到智能批改,评分准确率达到97%,比人工批改误差更小。还能即时给出错误分析和改进建议,实现个性化反馈,做到精准教学。同时,系统还会自动收集每个学生做错的题目,形成题库。教师利用平台的组卷功能,可以编辑试卷让学生在复习阶段训练自己做错过的题目,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和题海战术。这就是因材施教。教导处可以利用这套系统,对单元、期中、期末等检测的作文进行批改,能更准确有效的掌握各班的情况,让信息化更好地服务教学。可惜的是,该网目前一些功能还没有对小学开通,但是应该很快会实现。

当然,我们有了这样一种认识,还需要学校大力去推动,做好顶层设计,需要学校领导坚定不移的支持与引领。毕竟,要推进智慧课堂的建设,必将影响目前的传统教学,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甚至会带来教学质量的退步等等。如何在建设智慧课堂的路上走得更顺,这是我们要思考的。

蚌埠二中,可以说是智慧课堂的诞生地。该校李新义校长,自20xx年起,一直坚持智慧课堂的研究与实践。从该校的顶层设计,到项目推进,都是李校长在带着教师们去探索,让该校成为县级市中学的智慧课堂名校。他们的经验,值得玩味与思考。当然,该校是高中,我校是小学,区别还是挺大的。至少,我们要坚持一种思考的习惯,从别人的身上,从别人的成功中,找到一点可供借鉴的经验。

反过来,在建设智慧课堂的过程中,一线实践的教师,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积极主动投身于改革实践当中,“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名师、名家了。所以,这些教师要端正心态,更新理念,大胆实践,不断总结。学校、教导处要做好服务、指导等工作,创设平台与机会,让这一批教师尽快成为智慧课堂的先行者、成功者。

智慧课堂的建设,将是常平镇教育局坚定不移推进的工作。这也是跟每一位常平的教育工作者息息相关的`。人人都需要投身其中,参与其中,让自己的课堂充满更多的智慧,让智慧成为自己课堂鲜明的。标志。

相关范文推荐
  • 10-31 专业生日许愿的主持词开场白范文(20篇)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主持人,非常高兴能够和各位一起度过这个特殊的时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主持词范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合)大家下午好!女:今年我十岁啦!男:
  • 10-31 最新农村房屋申请报告(通用15篇)
    写报告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种对自己学习和工作的总结和反思。经过精心挑选,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其中融入了创新思维和实践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 10-31 优秀跨境电商运营实训心得体会学生(案例20篇)
    优秀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勇敢地面对,具备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下面是一些优秀学生的学习心得和方法,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为期两周的电子商务职
  • 10-31 最优高中教师家访心得体会(汇总16篇)
    通过写教师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接下来是一些教师心得体会的实例,希望对大家的教育教学有所启发。在高中家访过程中
  • 10-31 热门心灵空间心得(通用19篇)
    写心得体会不仅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也是与他人交流和分享的方式,可以获得更多的启发和帮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一起学习和分享。
  • 10-31 2023年家长心理健康讲座的心得体会(模板15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使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所学知识。下面是一些来自各行各业的人们写的心得体会,他们的经验和思考都很值得我们借鉴。
  • 10-31 最优销售部门工作计划(模板19篇)
    销售工作计划应考虑销售渠道、促销活动、人员配备等方面的因素,以实现销售业绩的最大化。销售工作计划是在一定时间内,对销售工作进行规划和安排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销
  • 10-31 优质丑小鸭阅读心得体会(模板19篇)
    总结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进而实现自我改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记得第一次读这本书,我只觉得故事很
  • 10-31 专业学校提升质量的汇报材料(汇总19篇)
    汇报材料以简洁、清晰的方式介绍工作的目标、过程和结果,方便他人了解和理解。如果你正在犯愁怎么写一份有力的汇报材料,不妨参考下面这些范文。一.基本情况。大草滩小学
  • 10-31 实用高中的自我陈述报告范文(14篇)
    报告范文是一种专业化的写作形式,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知识背景、调研分析能力和写作技巧。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主题和语言风格的报告范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