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2023年大学之道感想大学生 名家朗读大学之道心得体会(大全5篇)

2023年大学之道感想大学生 名家朗读大学之道心得体会(大全5篇)

时间:2023-10-11 10:14:38 作者:念青松 2023年大学之道感想大学生 名家朗读大学之道心得体会(大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大学之道感想大学生篇一

名家朗读,是人类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大学生活中,通过名家朗读,我们可以聆听优秀作品中作者的声音,感受纯净的文化滋养,增强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名家朗读是大学精神追求的一种具体实践,是大学之道常被推崇的一种习惯。通过名家的朗读,大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文化形态,培养多元化的思维能力,拓展自己的学识面,增加知识储备。

第二段:名家朗读对心灵的启迪作用

名家朗读能够给大学生带来心灵上的启迪,并为他们提供精神上的安慰。在大学生活中,压力和困惑常常伴随着我们,迷茫和彷徨时常出现在我们的内心。而名家朗读则能够用最纯净的声音抚平这些混乱的情绪,犹如一股温暖的风,轻轻拂过我们的内心。名家朗读的声音,如同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通过名家的朗读,大学生能够获得对生活更深刻的认识,获得对人性更广阔的想象和理解,从而更好地面对大学生活中的挑战。

第三段:名家朗读对语言表达的影响

名家朗读不仅能够对大学生的内心带来影响,同时也会对他们的语言表达产生积极的影响。名家的朗读不仅使我们对文学作品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还能够提高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朗读技巧。通过模仿名家的朗读方式和语气,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另外,名家朗读也能够激发创作灵感,使我们在创作作品时,能够更好地运用语言和修辞手法,提升写作水平。

第四段:如何进行名家朗读

名家朗读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而这些技巧和方法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实践来逐渐提高。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兴趣和水平的名家朗读作品,并多次听取同一名家的不同作品,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其声音特点和表达方式。其次,应该多加练习朗读,并注意调整自己的声音语调、停顿和节奏,使之符合原作的意境和情感。最后,要通过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来理解和表达作品中的深意,将自己的感情和理解融入到朗读中。

第五段:名家朗读与大学生活的关系

名家朗读与大学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大学生如同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而名家朗读则如同一位艺术家,通过精准的雕琢和刻画,将玉石的光华和美丽展现在世人眼前。名家朗读通过启发我们对世界和人生的思考和理解,为我们融入大学生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通过名家的朗读,大学生能够更好地面对困境和挑战,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总结:名家朗读是大学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名家的朗读,我们能够获得灵感,提高自身素养,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同时,名家朗读还能够影响我们的语言表达,并使我们对世界有更深刻的理解。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大学时光,多参与名家朗读的活动,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拓宽自己的思想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体会到名家朗读对大学生活的深刻影响,实现我们在大学中追求知识和文化塑造的目标。

大学之道感想大学生篇二

大学,何为大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我们心中的大学是什么样子,不能人云亦云,条条框框,没有自己想法也是不行的。

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应该有自己的想法,或者说是看法,现在就来跟大家探讨对于大学我们的看法。

一所大学,应该从两方面来评价,硬件跟软件,物质与精神两方面。首先是硬件方面,一所大学,在基础设施建设,科研设备,教师队伍,以及学生的差异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现在的现实情况是,我们在谈论大学的同时,往往是太重视一些精神层的东西,或者说是比较笼统的概念,往往忽略了客观存在的东西,也就是客观存在的东西。物质与精神层次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比如说,一所真正的大学,能够为现实的社会输送多少所谓的真正的人才,如果说没有科研设备作为依托,再多的理论知识,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再高的成绩,再优异的成绩,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那就不算是真正的培养,毕竟是理论而已,那不算是是很正的人才培养。所以说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或者说是科研设备为依托。

虽然说大学里物质的东西不容忽视,但最为重要的是,精神文明的建设,一所大学,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家都听说过可口可乐的故事,其企业若在一夜之间垮掉,但是第二天,就能东山再起,为什么,一个企业的文化,就是灵魂所在。大学也是如此。就拿我们沈阳化工大学来说,60多年前至今,一辈一辈的教师队伍,所传承给我们的思想,凝练成了8个字,“强学力行,喻理求真”。“强学力行”说的是我们化大人对知识的探索的精神,加强我们的学习能力,每个人都身体力行;“喻理求真”告诫我们为要追求真理,唯有真理才能永恒于世。这些都是我们沈阳化工大学的传统点点体现,既是文化所在。现在的学术性的大学,已经脱离了其本质的东西,大学本来就应该是学术研究的天堂。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

原清华校长梅贻琦先生说过:“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非有大楼之谓也。”那么,大师的标志又是什么呢?大师的标志不仅仅是他的学问,更是他的精神,他的生活方式,他的言谈举止中透露出的那种风骨气韵。这种精神,这种生活方式、风骨气韵凝聚成了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分明能感受得到、呼吸得到的气场,它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校园中。它不是那些可见的摆设,不是簇新的大楼,不是宽阔的柏油马路或高级轿车,也不是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但比这些所谓“硬件”更能体现大学的品位。它像自然表情一样挂在每个教师和学生的脸上。在他们的每个步态、每个笑容、四肢的每次自然摆动中,都能体会得到、捕捉得到。

哈佛铜像”的启示——别轻信任何权威

无论是求学者,还是旅游者,到了哈佛大学,必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去瞻仰一下哈佛大学行政大楼前矗立着的哈佛本人的铜像,并对这个哈佛大学的创办者表现出深深的景仰和思慕。哈佛的铜像上悬美国国旗,塑造得非常英俊有气势,在铜像的底部镌刻着三行字:“john harvard(约翰?哈佛),founder(创始人),1638。”

其实,一直以来有很多人被这个著名的铜像给误导了,因为在这个铜像上存在着三个错误,被戏称为“谎言铜像”。

首先,这个铜像并不是根据哈佛本人的样子所塑的。因为在哈佛大学决定要塑一尊哈佛的铜像之时,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哈佛本人的相貌已不可考了,也没有任何画像或者照片留下来,无计可施之下,人们只好在学校里找了一个帅哥冒名顶替,按照他的样子塑了哈佛的铜像,这一点其实已经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其次,哈佛也不是学校的创办者。只是在学校成立的初年,哈佛捐赠了一笔在当时看来为数不少的钱财。但是对于一个刚刚成立、百废待兴的新学院来说,这笔捐赠无异于雪中送炭。

第三,哈佛学院的创办时间是1636年,而并非如铜像上所刻的1638年。

对于这个疑点,哈佛校方的解释是这样的:

怀疑的精神和冷静的态度是哈佛人一向秉持的原则,这座“谎言塑像”不断地提醒哈佛人,不要轻信传说中的权威偶像,努力追求自己坚信的真理,用一种唯美的观点来欣赏这座塑像,通过三个谎言,将真实的事实牢牢地记住。

大学之道感想大学生篇三

第一段:引言(200字)

进入大学是每个青年人成长的重要阶段。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选择和挑战。近期,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名家讲解大学之道的活动,相信我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以下我将结合这次体验,分享我对大学之道的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探索兴趣爱好(200字)

在名家的讲解中,我认识到大学生活不仅仅是对于知识的学习,更是探寻自我的时刻。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各种社团和课外活动,发现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的合唱团,并在其中找到了我的兴趣。通过合唱团的活动,我不仅学会了团队协作,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深切感受到兴趣爱好可以成为我们大学生活的亮点,丰富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第三段:培养自主学习能力(200字)

在名家讲解中,我还学到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大学是一个自由的环境,我们需要自主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和计划。通过合理安排和管理,我们可以更高效地学习并掌握知识。事实上,这样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我们的未来发展也非常重要。名家在讲座中提到,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不仅仅是知道如何学习,更是学会如何利用学习资源和寻找答案的能力。我会更加努力地培养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段: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200字)

与此同时,名家还强调了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大学生活是一个社交的平台,我们应该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通过与其他同学和老师的交往,我们可以学到更多,开拓自己的眼界。在我的大学生活中,我会积极参与各种团队活动和学生组织,加强自己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只有与他人良好地合作,我们才能在大学生活中收获更多的成绩和经验。

第五段:发现人生目标(200字)

最后,通过名家的讲解,我也意识到大学生活是一个发现人生目标的时期。在大学期间,我们应该充分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探索自己的兴趣和擅长,并找到自己真正的人生目标。对我来说,我希望通过学习音乐的专业知识并结合自己的兴趣,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我将在大学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参加各种相关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品质。

结论(100字)

在名家讲解大学之道的活动中,我收获颇丰。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大学生活的意义、发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学会了如何自主学习和与他人有效沟通。我会充分利用大学时光,通过不断探索和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我相信,在大学之道的指导下,我将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有志青年。

大学之道感想大学生篇四

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

目标

大学之道是开始,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在明明德和在亲民是两个纲领,在止于至善是结果,是最究竟的境界。朱子认为是三纲。而他认为是两纲。

第一个明,是动词,是开发、了解的意思;明德是本性、自己的本性。去掉自私心和恶习。在亲民,是通过政治或其他行业为天下人服务,教化天下人都能够明明德。这样就可以成为圣人,可以让天下人都成为圣人。

就是说学习大学,就是要把心或境界,止在明明德和亲民上。

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方法

知止而后有定:知道了目标或叫道义(就是停止的地方,明明德和亲民),心就可以定下来,不因利益而动心,不因诱惑而改变。即立志后就不再为别的事情而动心或改变。定而后能静:定了以后,心里就会安然、平静,而不浮躁。

静而后能安:心里平静以后,就不会因为得失、利益而患得患失、忙碌,不会为了利益而忙碌,叫轻安,心和身就很轻松。安而后能虑(研究、思虑、思考):身心轻安以后才能够研究大学之道,思虑明德,才能尽为天下人(国家或人类)。不以个人利益为目的去做事情。

虑而后能得:研究思虑以后就可以得到明德和亲民的大学之道。

三、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四、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第一纲

古之:是总枢纽。孔子对道是述而不作,只是叙述古代伏羲氏(易经)、黄帝、尧舜禹以及夏商周公三王之道。后来曾子著作大学,称之为大学之道。所以“道”最早源于伏羲氏的易经,其用阴阳两个符号、再出八卦,其中就包含了明明德和亲民这两个“道”,孔子是集大成者的圣人,向他的弟子叙述帝王之道,后有孔子的弟子曾子著大学,而称之为大学之道。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想要让天下人都能够明明德,必须先治理好国家(行政、教育),让国家能够进入好的轨道。

齐家:先把家里治的整整齐齐、有条理、有伦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互相尊敬)。修身:每个人要修身,尽其职(丈夫尽到丈夫的责任、妻子尽到妻子的责任、父子、兄弟)。但是作为家长要先修身,从而给家里每个人作表率。正心:

诚意:用意之城;言语和行为不一致为不诚。诚者天之道也。有了自私心,意就不诚,心就不正,就不能为明德,视为昏暗的德(有自私心的德)。念头一起,就要知道是为私还是为公,是为小公(家、国)还是大公(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致知:能够辨别善和恶的事情,恶事情不能做,善事情可以做。致是研究学习的意思,知是知道自己的动机,即为觉悟。

孔子曰:易经讲,太极要起作用的话,要先起阴阳两义,阴阳是非常抽象的气象。而神为阴阳不测,就是阴阳都不能测。太极是心的本体。

格物的物是念头还没形成一个意象的时候,只是一个微微的动机,这个机是阴阳都不测,所以这个机很微小。所以格物就是动机,格就是动,物就是机,是非常微小的念头。

微小的念头一动,马上就知道了,这就叫致知。普通人是不知道的这样的微小的念头的,只有学习了大学之道的人才能知道,只有圣人才能知道。研究学习怎么知道自己的动机,知道自己的动机了,才能知道别人的动机。所以必须有自知之明,才能了解他人的心理。所以要学习大学之道。

我们普通人不研究大学,不学习大学之道,我们的念头起来就是自私自利的心,而且我们自己还不知道这个自私自利的心,还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心。这就是佛家禅宗讲的妄念。

佛家讲,不怕念起,就怕觉迟。解释为,谁都有念头,但是念头起来,必须觉悟这个念头。佛家讲,观心就是观察自己的动机。所以,致知就是要观察自己的格物。佛家马鸣菩萨之说,大乘起信论。一念不觉,则 念头-无明-业相(即格物)-转相-现相。

五、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念头一动,然后立刻就觉悟,觉悟自己的动机以后,用意就诚了,….。无私无我而为天下,妄念一来,就能够去掉。

六、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外王

厚:指明德。格物致知是厚的,但是疏忽了他,就成为薄。诚意正心是薄的,但是太注重他了,就成为厚。

未之有也:就是本末倒置了。舍本逐末,肯定学不好大学之道。知本:大学的两纲都有本有末,我们知道了,就是知本。

知之至:觉悟了这些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其先后以后,才能止於至善,即近道也。

下面就一段一段的解释: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七、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wu)恶(e)臭,如好(四声)好(三声)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yan)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毋自欺也:不要欺骗自己。这就是对诚意最简单的解释。下面是几个比喻。

如恶恶臭:如,就是例如的意思。厌恶、憎恶。恶臭,就是难闻的东西,不好的东西。如好好色:好,就是喜欢。好色,美丽的东西,好看的东西。

坏的东西就厌恶,好的东西就喜欢,上面两个讲的都是真实的自己,都是没有欺骗自己。这就是自谦,是一种诚意。欺骗别人容易,但是欺骗自己很难。反过来就是讲,人首先对自己做到诚意了,才能对别人做到诚意;即首先不能欺骗自己,才能不欺骗别人。

慎独:慎,是谨慎。独,是单独。古人讲,独行不愧影,就是讲一个人在单独走路的时候,如果行为不好,就是对不起自己的影子,所以即使独行的时候,也要谨慎自己的行为才能对得起自己的影子,这应该就是人们常说的“身正不怕影子斜”。独寝不愧衾,一个人在睡眠的时候(独寝),不能为别人不知道,就有损人利己的想法(念头),这就不是诚意了,要对得起盖在自己身上的被子(衾),所以也要谨慎自己的念头。---------------------小人一个人在家的时候(闲居),他所做的事情都是不善的,什么不善的事情都做得出来(无所不至),不能慎独。

厌(三声)然:上面为厌下面加黑字,即为三声yan。其意思就是,见到君子以后,把那些不善的事情、黑暗的事情掩藏起来、隐瞒起来,不让君子知道。掩藏自己不好的行为和念头,而只是表现自己好的行为和念头。人(学过大学之道的人,即为君子)之视己(小人),如见其肺肝(身体内在,内心深处)然:君子来看小人做的这种不善的事情,直接能够看到他的内心深处,都能够看清楚他的用意。

所以小人做的这些不善的事情,对他没什么好处。

————————————————————————

诚於中,形於外:君子只要心中诚诚恳恳的,必然就能显现在外面来。就是不用自己向别人表现什么,不用自己表扬自己,只要诚意,别人就能看出来。小人也是一样。

八、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大学是曾子所作。曾子说,一个人做的事情,会有十个人看着你,会有十个人指责你,这是多么严厉。所以,人在独的时候,要谨慎。

家里有钱的人,会把房间装饰的很好,显示家里有财富;

有道德修养的人,其一举一动会表现出他的修养、性德。孔子是,温、良、恭、俭、让。心广体胖:心里宽广,就能够宽容、包容别人;身体就会显示出来,就是胖,古时候讲胖,是很好的一种状态。这也是内在修养的表现。

所以君子一定要诚意,即毋自欺也。意诚了,一切都会自然表现出来,别人一看就会知道你的诚意。

九、诗云,瞻彼淇澳(yu),菉(lu)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xian)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

淇澳:水岸边上。猗猗:茂盛。斐:有文采、文质彬彬、有修养、文雅的人。古时候作牛角、象牙、玉器、石头等,需要切和磋(牛角和象牙)、琢(琢玉)、磨(石头)等工序。

瑟兮:就是赞美卫武公庄重。僩兮:待人宽厚。赫兮:相貌美丽。喧兮:威仪。諠:忘记。

十、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峻慄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古时候作牛角、象牙、玉器、石头等,需要切和磋(牛角和象牙)、琢(琢玉)、磨(石头)等工序。求学和修身也是如此。

卫武公很精通道,所以能够明明德,从而达到至善的境界。卫国人民不会忘记他。这是由于卫国公诚意。

十二、康诰曰:“克明德。”大甲曰:“顾是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诗云:“邦畿千里,唯民所止。”诗云:“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子曰:就是孔子说的,论语里面的句子。

听讼:诉讼。我和一般人没有什么区别,如果一定要说出有什么区别的话,就是让别人不想来诉讼。

十三、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惕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身:当心讲。忿惕:忿怒。忿:忿恨。惕:一个人遇到阻碍的话他就会发怒。

一个人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看见东西就如同没看到,听见声音如同没有听到,就是吃东西也不知其味。修身就在正其心也,就像如此。息怒不形于色,就像心不在焉。

十四、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敬畏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之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齐:整整齐齐。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家长喜欢家里亲爱的人,用亲爱的人来反省自己。我为什么喜欢他呢,然后让自己做的他的样子,让家里的人也喜欢自己。

好的人要看到他不好的地方,厌恶的人也要看到他好的地方。这样的人很少啊。

每个人都只是看到自己孩子的好处,看不到他的坏处。农民种的稻苗本来已经很好了,但是他还看不到他的好处。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对的 一个不修身的人怎么能够齐家呢。

十五、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贲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大学之道感想大学生篇五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学习之道在于悟”,借此机会和大家共同分享高中数学学习的心得体会。

相信我们当中许多老师和同学都看过《功夫之王》这部电影,它讲述了一个喜爱功夫却毫无功底的剧中人物最终练成绝世功夫,成就大业的故事。其中李连杰饰扮演的默僧在传授杰森功夫时,有一段精彩对白:“画家以泼墨山水为功夫,屠夫以庖丁解牛为功夫,从有形中求无形,充耳不闻,习万招之法,从有招到无招,习万家之变,才能自创一家,乐师以辗转悠扬为功夫,诗人以天马行空的文字倾国倾城,这也是功夫„„”。

其一,数学的学习是学会独立思考的过程。数学学习要防止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倾向,学习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沉下心来琢磨琢磨,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听课时要边听边思考,思考与本节课相关的知识体系,思考教师的思路,并与自己的比较。在老师没有作出判断、结论之前,自己试着先判断、下结论,看看与老师讲的是否一致,并找出错误的原因。独立思考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本能力。

其二,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需要反复练习的过程,也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反复练习正是为了达到悟的结果及培养对数学的理解和感觉。训练的过程需要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一个无形无状的过程。当然由于每个人知识结构、思维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差异,训练的过程和量是不同的,但无论如何不能“为解题而解题”。

其三,数学的学习过程是把握数学精神的过程。数学的精神在于用数学的思想、方法、策略去思考问题。有些学生对数学无论怎样练习,也始终难以找到对数学的感觉。这就需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从问题解决形成一般的结论,领悟问题解决中数学思想、方法、策略的应用。这个过程单凭老师教将很难使学生达到理念的升华。当然,这并非削弱教师的作用,而是体现学生悟的重要性,将所理解的知识嵌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其四,自信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自信源于对数学的热情、对自我的认可、对数学契而不舍的执着精神以及坚实的数学基本功。曾经有位学生在阐述他对基本功的理解时说:“从今天起我所做的每一道题高考肯定不考,高考的每一题会做,并不保证都能做对,要关注对,而不仅仅是会,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反复,不要因为这题简单而不去做,不要因为这题做过三遍而不去做,可为难题放弃,绝不可为简单题而放弃,这些就是基本功”。

总之,学好数学不仅是为了应付高考,或是为将来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打好基础,更重要的目的是接受数学思想、数学精神的熏陶,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和科学素养,果能如此,将终生受益。最后,祝愿每位同学学习进步。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