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圆明园毁灭读后感(精选15篇)

圆明园毁灭读后感(精选15篇)

时间:2023-11-12 11:30:31 作者:薇儿 圆明园毁灭读后感(精选15篇)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思考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小编精心整理了一些读后感的案例,欢迎大家阅读和借鉴。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前几天我们学了一篇课文叫《圆明园的毁灭》,给我带来了很深的感触。它主要谈到:

大约在19世纪,我们建造了一个皇家花园,非常宏伟壮观。里面有许多花、植物和历史遗迹。这是一个世界闻名的花园,非常美丽。但是英法联军看中了我们的财富,抢走了圆明园的财宝,烧掉了,给我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我讨厌那些英法联军。他们残忍而贪婪,他们的国家如此富有,以至于他们抢走了我们的财产。文中的“带走一切”这句话说明了他们的贪婪,他们不仅偷走了我们的东西,还烧毁了圆明园。多残忍啊!我觉得这些英法联军真的很厉害。但这不仅是英法联军的错,也是中国的错。

在中国,如果不花很多钱在太后生日的宴会上,我们可以给军队,让他们痛打英法联军。因为我们没有阻止他们,所以他们很大胆,得寸进尺。如果我们阻止了他们,我们就不会失去这么多。所以我们的腐败也是中国政府懦弱无能的错。他们没有把钱用在正确的地方,导致了我们的失败。

英法联军烧的不仅仅是一座花园的精华,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我们中国人被视为胆小如鼠的民族。

大火之后,中国人的尊严丧失殆尽,圆明园没有重建,依然是残存的石柱。我们要记住国耻,圆明园是怎么被轻易毁掉的。我们要努力学习,为明天的祖国争光!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占地350多公頃,浓缩了清朝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名胜,足足用了150多年才建成。可是,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把凡是能拿走的,统统掠走;实在运不走的,就肆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3000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了三天三夜。现在的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残柱。

这帮可恶的强盗,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一座举世闻名的世界文化宝库就这样毁于一旦。他们烧毁了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宝库,这是多少祖祖辈辈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啊!

前几年在香港佳士德拍卖会上的牛头、猴头和虎头,都是圆明园的镇园之宝,中国有关方面花费巨资才把这三件国宝拍回来。这些本来就是中国的宝物,现在却要花费巨资才能让它们重回祖国的怀抱,这是侵略者赤裸裸的罪行,也让我们见证了那段屈辱的历史: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只能任侵略者肆意宰割!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不仅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更要发奋图强,将来为国效力,为国增光!

如今的圆明园已没有了昔日的辉煌,让我感到无比的愤慨和无限的惋惜!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每当我读到《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心里总是不断地重复着“落后就要挨打”这一句话。

为什么?为什么呢?难道中国能任人去吞食抢掠吗?因为中国有辽阔的土地,有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就应当去掠夺吗?那千千万万的人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去流泪吗?不,绝对不是这样的。只有大家齐心合力,共创美好世界,带着中国的子子孙孙走向繁荣与富强,让中国从落后变成强盛,才能不再遭到侮辱。

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用他们的毅力开创了人类的先河,一个强大的共和国屹立在世界东方,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个人都对我们刮目相看了。在2008年8月,我国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在鸟巢中,在水立方里,我国体育健儿捷报频传,让世界记住了我们。在即将到来的2010年5月,世博会又将在我国古老的城市——上海开展。到时候,会让更多的国家认识并了解我们中国,了解中国灿烂的文化,了解中国的繁荣富强。

但是我国的科技还不是那么先进,水平还有达到最高点。所以我们少先队员要肩负起建设祖国的大业,把祖国变得更加富有,更加强大!

这时我仿佛看到了圆明园的废墟,它就像一座纪念碑,记录着圆明园残留的风采,记录着英法联军摧残中华文化的滔天大罪,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一切,要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圆明园毁灭读后感

我看了一部爱国主义影片——火烧圆明园,这部影片讲了圆明园的毁灭,和英法联军的猖狂、可恨。还讲了中国清朝末期皇帝的腐败无能。

这件事还要从慧家而妞说起,她就是慈禧太后。有一天,她在一家刻石厂里看石雕,慈禧看见龙在上凤在下的图案石板,就问刻石的大爷:“这些图案怎么都是龙在上凤在下的?”

哪位正在可石的大爷停下手中的工作,回答道:“当然了。因为龙是皇上,凤是皇后,因此是龙在上凤在下。”

“要是我做了皇后,我就要凤在上龙在下的图案。”

“那得你做了皇后再说,现在我摆给你,不要钱。”

很快就有了凤在上龙在下的图案。但是她还绝的这还不够,她有要求要龙在下盘旋,凤在上展翅高飞。

很快到了竟选皇后的时候了。在几个月后,慈禧成了皇后。因那是中国已经腐败无能,让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烧毁了圆明园,他们烧毁圆明园的理由是:主人不让他们抢。

那时候的英法联军事多么的猖狂,因此,我们要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个中国人百年的噩梦,是中华人民奋起抗争的时期,是一部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灾难片。那时,我国多处名胜古迹被其他国家占领、侵略,还被迫签订过许多辱权丧国的条约,如:《关马条约》、《北京条约》、《南京条约》......

雨果曾经说过:“有一座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今天,当我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一篇课文时,对外国侵略者产生了极大的愤怒。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是一座风景优美、金碧辉煌的皇家园林,可以与当今的颐和园相媲美,然而今天的圆明园,不再是以前的模样,只有几根破旧不堪的残柱和石狮子,这些狮子面容严肃,神态端庄,跃跃欲试,似乎随时准备冲上去与对方决一死战。

不论是百年前的那一刻,还是百年后的今天,作为一个中国人,永不会忘记圆明园毁灭时我们的痛苦。1860年10月6日,一个“强盗”冲进圆明园,他们把能拿走的东西通通掠走,搬不动的,就任意毁掉。12天后,另一个强盗奉命在园内放火,烟雾笼罩整个北京城。

直到开国大典时,我国才一雪前耻,洗掉了我们耻辱的历史,可是我们却永远不会忘记:少年强则国强。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我很喜欢历史,但是读过了我们自己的近代史以后,让我产生了很多感触,其中就有关于圆明园被烧毁的故事。

通过阅读《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我知道了英法联军是多么的野蛮,更有甚者一位中国人竟然帮助英法联军找到了圆明园,真是令人发指。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城的西北角,是一座非常宏伟气派的皇家园林。里面仿照着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建造了许许多多的景物,如狮子林、安澜园、杭州西湖、平台秋月、雷峰夕照等许多的中西建筑。漫步在皇家园林里,就像漫游在天南海北。

圆明园十分的富丽堂皇,里面有个迷宫,可以做捉迷藏的游戏,十分有趣。

1860年,两个野蛮的民族英吉利和法兰西闯进了圆明园,只要能拿走的,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砸掉,实在拿不走的就放火焚烧,大火连烧了三天三夜,笼罩了整座北京城。过了几天,又有一群人放火把圆明园烧了,曾经凝聚几代能工巧匠智慧和汗水的圆明园付之一炬,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

读完这篇文章,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让我懂得了一个意义深刻的道理: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圆明园毁灭读后感

读《圆明园的毁灭》有感今天,我怀着兴奋的心情,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和它的毁灭,揭露了帝国主义的野蛮罪行,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对侵略者的痛恨之情。读了文章后,我才知道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长春园内还有海晏堂、远瀛观等西洋风格的建筑群,被誉为“万园之园”。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北洋政府的权贵们包括某些对圆明园遗址负有保护责任者,都倚仗权势,纷纷从圆明园内运走石雕、太湖石等,以修其园宅。那侵略者不仅抢夺了那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毫不留情地把它化成灰烬。我真为这个犹如人间仙境,巧夺天工,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的园林而感到惋惜啊!为了不再让这段屈辱的历史重演,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学好各项本领,继“神州五号”之后,为研制并发射更多的火箭做后备力量,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我们的国家不容侵略,我们的人们民不再受侮辱!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圆明园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历经了150多年才建成,有“万园之园”的称号,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建筑宏伟,里面收藏着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但是在1860年它却遭到了英法联军的洗劫,洗劫之后侵略者又将它付之一炬。

睡狮已醒,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埋葬了黑暗的旧社会,也埋葬了耻辱。如今,我们伟大的祖国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世界东方闪闪发亮、光彩照人。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并成功申办第24届冬奥会,“神舟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五号”成功从月球带回土壤……这一切都向世人昭示了我们在世界的东方似明珠般闪耀!

让我们牢记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努力学习,担负起振兴中华的光荣使命吧!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

它,是中华人民智慧的结晶;它,集世界名胜于一体;它,有金碧辉煌的殿堂;它,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它,有仿造古代诗人诗情画意的建筑;它,美丽、闪耀着灿烂的光芒——圆明园。今天,我重读了一遍《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百感交集。

圆明园建筑宏伟,并收藏着各种珍贵的历史文物,说它是一颗灿烂的夜明珠最确切不过了。可是,这个美丽的圆明园如今为何会只剩下几根残柱呢?是谁造的孽呢?是英法联军!是这帮可恶的盗贼!他们夺走了圆明园的辉煌!不!他们不只盗走了园内的可搬运的财物!他们还一把火让圆明园化成了灰烬!可恶!

可是,让我们再往深处想想:我们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为什么会被英法联军所侵略呢?这都是源于祖国的腐败、政府的无能!所以,圆明园的毁灭不光是英法联军的罪孽造成,也是由于我国政府的落后所致!落后就要挨打!

“落后就要挨打!”让我们记住这句话,不要让圆明园这一历史悲剧重演!让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渴望和平,最起码的是保护好自己;保护好自己,最起码就是让自己强大!

让我们永远记住圆明园的毁灭,它将激励我们前进!让我们一起努力,使我们共有的中华民族更加强大!

《圆明园毁灭》读后感

首先,我恨那些外国人,随意的抢走我们的奇珍异宝。是在拿不到动的就肆意的破坏,外国人太狠毒了,没有经过别人的允许,就闯圆明园。拿我们的东西。有的拿这大袋子装宝石金子,有的把名贵书画放到口袋里,还有的把金条放到帽子里。

拿十二生肖头像其中的四个头像已经找到,而剩下的不知去向。

期前的圆明园是多么的没啊,现在已经成了废墟,那可是150年的心血啊,花费了13亿银两。却都化成一片灰烬。

我们要把我们祖国名贵书画,奇珍异宝全部的'拿回来,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美好。

《圆明园毁灭》读后感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讲了英法联军侵入之前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的样子;英法联军破坏过的,满城硝烟、满地残柱的样子,和英法联军对圆明园中奇珍异宝的随随便便,我还从“统统掠走”这个词看出英法联军在我们中国的圆明园中非常放肆。

圆明园中可是有着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还有各种文物和珍宝,这些东西都是我们中国国宝级别的文物。在周围应该有很多守卫才对啊!怎么英法联军还能闯进来呢?到后来我才知道原因。

原来,当时的大清王朝非常腐败,英法联军来了,腐败的大清王朝没做什么反抗就投降了,就屈服了。英法联军就这样畅通无阻的闯进了圆明园,在里面烧杀抢掠,最后,尽然还一把火把圆明园给烧了。

就不会被英法联军欺负得那么惨啦!中国人要强大起来,这样才不会被别的国家压在身子下面,只有那我们中国才不会被别的国家欺负。

《圆明园毁灭》读后感

圆明园是我国最大最好的皇家园林。它占地三百多公顷,是一座举世闻名的艺术馆.博物馆。园中有民族建筑,西洋景观。漫步院内,仿佛置身于幻想的境界里。

人们一想起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竞技场,巴黎圣母院,希腊的巴特农神庙,也就自然而然想起了中国的圆明园。如神话里宫殿般的圆明园,先后有六位皇帝亲临过: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就这么完美无缺.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最终还是毁在了强盗的手里。

1860年,英国.法国在维多利亚女皇和拿破仑皇帝的双重旗帜下对中国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烧杀抢掠,他们抢走了我们的大量国宝,珍奇古玩。为了掩盖他们的滔天罪行,最后还一把火烧了圆明园,多么无耻的行径。

同学们,我们从现在开始,一定要好好学习,决不能让历史重演。

《圆明园毁灭》读后感

当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疯狂地进行洗劫时,就有无数的土匪参与了打劫。英法联军选择最贵重的东西抢劫,土匪掠夺剩余的精华,小民则捡拾委弃于道途的零碎,甚至守园太监也有趁火打劫者。易得的值钱物品很快被搜干净了,有人又把希望寄托在散落、埋没于尘土中的细碎宝物上,他们操起扫帚和簸箕,在园中道路上飞沙扬尘,守园的太监官兵将他们称为“筛土贼”,时有谚曰:“筛土,筛土,一辈子不受苦。”所幸的是这时还未伤及建筑。

19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诸园再遭劫掠。这一次,清政府对圆明园已完全失去了控制,趁火打劫的人已不再满足于抢劫洋人劫余的财富,他们把园内火劫之余零星分散的建筑、木桥的柱子、桩子锯断,用大绳拉倒,园内大小树木也被滥伐殆尽。当时清河镇上木材堆积如山,交易繁忙,而园内则炭厂林立,树枝、树根全被烧成木炭。不出数月,火劫后的残余建筑,连同满园古树杂木,便荡然无存,这被后人称为圆明园火劫之后的“木劫”。此时的圆明园惟剩山石湖泉了。

石劫:卖石头也能发财。

民国初期走马灯一样更迭的军阀,都把圆明园作为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场。溥仪时期的档案留下了不少无奈的记录:“军人押车每日10余大车拉运园中太湖石。”实际上,拆卖的情况远比档案中记载的严重得多。徐世昌拆走圆明园属鸣春园与镜春园的木材,王怀庆拆毁园中安佑宫大墙及西洋楼石料。从此,圆明园废墟凡能做建筑材料的东西,从地面的方砖、屋瓦、墙砖、石条,及地下的木钉、木桩、铜管道等全被搜干净,断断续续拉了20多年!

后人称此为圆明园火劫之后的“石劫”。石劫中遭受损失最大的是西洋楼景区的欧式建筑。坐落在圆明园西北角上的安佑宫,是清代皇家在园中的祖庙,气魄宏大,尤其是殿前的两对华表,雕琢舒朗精美。历经数劫之后,安佑宫和周围牌坊林木尽失,惟余两对华表。

1925年初,燕京大学翟牧师私拆华表,其理由是:“我看圆明园内石柱系属古物,恐有人拆毁,故运至本校保存。如中国用时,即可退还。”现在这对华表依然耸立在北京大学西门内教学楼前。而另一对华表,则成了民国时城内新建的仿古式图书馆门前的装饰。在这前后,修建中央公园(现中山公园),甚至筹建香山慈幼园,都以“正当”的理由,在园内拆走珍贵文物。华表尚且可以公开拆运,至今犹存的远瀛观的残石断柱绝不是人们手下留情、想给后人留下一点可供政治教育的最后“教材”,可能是因为它们的式样太怪异,实在难以派上用场。

土劫:在皇家园林开田种稻。

圆明园还要经过最后更为彻底的“土劫”。宣统末年,当地旗人已经在园内的`宫殿旧址上筑屋,昔日的皇家园林麦垅相望。1940年后日寇占领时期,北京粮食紧张,于是奖励开荒。从这时起,农户陆续入园平山填湖,开田种稻。清初盛世历经150余年苦心经营的湖山之胜,遂面目全非。

“法国所有的王室城堡都顶不上一个圆明园”

1860年10月6日,法军和英军向圆明园挺进。晚上7点左右,法国人到达夏宫圆明园。历史学家皮埃尔·德·拉戈斯这样描写那个时刻:“大家以为大敌当前,殊不知只是一场《一千零一夜》之梦。据说,面前这个闻名的宫殿,在此之前没有一个普通欧洲人见过。还有不确切的传闻说,那里面尽是奇珍异宝。”卡斯塔诺大夫写道:“对这座宏伟建筑,大家没有任何概念,心境都是怪怪的。”

10月6日晚,圆明园这座大清国皇帝的宫邸,几乎未遇抵抗就被法军占领了。惊叹不已的孟托邦将军10月8日给朗东元帅的信中说:“在我们欧洲,没有任何东西能与这样的豪华相比拟,我无法用几句话向您描绘这如此壮观的景象,尤其是那么多的珍稀瑰宝使我眼花缭乱。”

巴吕作了如下精彩的概括:“当看到这座宫殿的时候,不论受过何种教育,也不论哪个年龄,还是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大家所产生的印象都是一样的:压根儿想不出有什么东西可与之相比;绝对地震撼人心,为确切表达而说出的话是,法国所有的王室城堡都顶不上一个圆明园。”

“两百辆汽车也弄不走宫殿里的好东西”

怎么处理夏宫里的所有财宝?孟托邦将军写给葛罗男爵的公文中对情况做了扼要介绍:“我于昨天晚上到达中国皇帝的夏宫,它已经被放弃,但无数财宝都留在里面。我已派人通知格兰特将军,请他和额尔金勋爵一起来到这里。我们平分了那些财物。但我们只能拿走其中极少一部分。即便有两百辆汽车也弄不走那座宫殿里的所有好东西。”

他还写到对一座衣料库的抢劫:“那里面存放的丝绸多得令人难以置信。到了联军手里,这些华丽的丝绸的用场变得很拙劣蹩脚,比如:用来当绳子在营地拴马,做包袱布用来包扎在宫里弄到的东西,剩下的就都丢给跟在部队后边的中国人。”

孟托邦对抢掠储藏中国档案的文书阁尤感遗憾:“档案是由许许多多50厘米见方的画组成,每张画下方都有说明。整个中国历史应该都在这套画上,画的颜色仍然那么鲜亮,就好像刚刚画成似的。”

“法国人堂而皇之地抢,而且都单个行动”

当时20岁的莫里斯·埃里松在26年后写下《一个赴华翻译的日记》,书中用两章讲述对圆明园的大掠夺。他对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抢掠方式加以对比:法国人毫无章法,甚至是一种无政府状态;而英国人则是有组织有安排,有条不紊。“法国人堂而皇之地抢,而且都是单个行动。英国人比较有条理,他们很快就明白应该怎么抢,而且干得很专业。他们都是整班行动,有些人还拿着口袋,都有士官指挥。有个难以置信,但又是千真万确的细节,就是那些士官都带着试金石。”

“炮兵们个个身裹皇后的丝袍”

埃里松这样描写对圆明园宫殿的抢劫行动:“面对那奇特的景象,我真是大开眼界,忘都忘不了。人头攒动,肤色不一,类型各异,那是世界人种的大杂烩;他们一窝蜂地向大堆大堆的金银财宝扑去,用世界上各种语言喊叫着。”“一些人埋头在皇后那一个个上了红漆的首饰匣里翻找;另一些人几乎淹没在丝绸和锦缎堆里;有些人胸前挂满大珍珠串,把些红宝石、蓝宝石、珍珠、水晶石往衣袋、内衣、军帽里满揣满掖。还有些人抱着座钟、挂钟往外走;工程兵带着斧头,他们挥斧把家具劈开,把镶嵌在家具上的宝石取出来。还有一个人,看见一个漂亮的路易十五时代的座钟,因为表盘上的时间数字是水晶石的,他以为那是钻石,就把那表盘取了下来拿走。时不时有人呼叫:‘救火!’人们慌忙赶过去,东西掉得满地都是,火舌舔噬着宫殿的豪华内壁,大家用丝绸、绸缎床垫和皮货压灭火焰,那真是一场印度大吸食者的幻梦。”“夜幕降临,我回营房时遇见一些士兵,个个都满载着战利品,从银质锅到天体望远镜、六分仪,五花八门,其实他们肯定带不走这些东西。英军军营里人也很多,但一切都极为有序。而在我们这儿,整个就是个化装舞会。炮兵们回来时,个个身上都裹着皇后的丝袍,胸前挂满了清朝大官的朝珠。”

梦魇的一夜。

10月8日,抢掠又开始了,而且变本加厉,大概持续了48小时。下午,大洗劫还在继续,阿尔芒·吕西仍在里面“踅摸”东西。他向他父亲这样描述当时文物遭破坏的场面:“我找到皇家的家具库房,我们的士兵正在那里抢东西,那场面很特别,令人遗憾又感到滑稽可笑。东西几乎完全被砸碎。有几个很漂亮的景泰蓝,我给护下来。但是如何处置呢?我还看见一些非常精致的瓷器被摔得粉碎;还有些很古老的漆器、碎纹瓷、象牙制品、玉器,被砸得碎片满地;有些人拿彩釉花瓶当球耍。看了真叫人难受,为那些东西感到惋惜!”

“劫掠现场留下一片废墟和大火”

阿尔芒·吕西说,经过两天的抢劫,“法国人的军营看上去像个巨大的旧货铺,法军宿营地出现人们所能想象的最奇特最热闹的景象。帐里帐外堆满各式各样的珍稀物品,这是一日之间发的横财,盯着它,寄托着多少梦想……人们看见那些士兵一副天真无邪的样子,缺乏远见,生性破坏,考虑不到行军劳苦,把丝绒绸缎往背包里猛塞,就好像只要走那么一程路就能把这些东西送给家乡人似的。后来,气恼时,就把那些带不走的东西砸碎、撕烂或者弄脏。各处都是些豪华家具、丝绸以及皇帝嫔妃们的那些以金丝线绣的裙袍,再就是眼巴巴看着这些东西带不走而挂在脸上的一副可怜相。至于银子,多得几乎不屑一顾,因为那东西分量太重。拿价值四百八十法郎的一块金条去换几瓶烧酒或者苦艾酒,这样做的士兵不止一个两个。”

让我们听听贝齐亚上尉的感叹:“10月9日,我们终于撤离了劫掠现场,身后留下一片废墟和大火,这悲惨的战争一幕无论如何是遮掩不了的,它使军队失去了尊严,使一些人失去了荣誉!”

《圆明园毁灭》读后感

今天,我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感受很深。

首先,我恨那些外国人,随意的抢走我们的奇珍异宝。是在拿不到动的就肆意的破坏,外国人太狠毒了,没有经过别人的允许,就闯圆明园。拿我们的东西。有的拿这大袋子装宝石金子,有的把名贵书画放到口袋里,还有的把金条放到帽子里。

拿十二生肖头像其中的四个头像已经找到,而剩下的不知去向。

期前的圆明园是多么的没啊,现在已经成了废墟,那可是150年的心血啊,花费了13亿银两。却都化成一片灰烬。

我们要把我们祖国名贵书画,奇珍异宝全部的拿回来,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美好。

《圆明园毁灭》读后感

圆明园中,本是有着金碧辉煌的殿堂,有着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着各地的名胜,还有着古代的诗情画意。当然,还有西洋景观。园里还有历史文物,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可就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闯入了圆明园,把能拿走的统统带走,拿不走的就破坏,还把罪证用大火销毁。

在这其中,有一句话深深地印在了我心里: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这句话说明了圆明园面积很大,里面奇珍异宝很多。每当我读到这句话时,心中怒火油然而生,怎么也消除不了,同时,也感到无比惋惜。

这不由得让我联想到清政府当时的软弱无能,不能保护国家的财产。有一句话说得好:“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才让强盗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把中华劳动人民多少年的结晶都给毁了,一座举世闻名的宝库就这样毁于一旦。但现在的祖国是多么的繁荣,多么强大。

这一段历史,我永远不会忘记。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

相关范文推荐
  • 11-12 教育统计学总结(实用16篇)
    统计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社会、经济、自然等各个领域的现象和变化。小编整理了一些经典的统计案例,希望对大家的统计工作有所启发。20xx年以来,东乡县教育局在市教育
  • 11-12 世界环境日活动宣传报道范文(18篇)
    新闻报道的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娱乐等方方面面的各种事件和信息。新闻报道要有独特的视角和观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新闻报道范文,欢迎大家指正。
  • 11-12 仓库管理员工作计划内容总结(汇总23篇)
    通过编写工作计划书,我们可以明确目标和期望结果,有助于激发工作动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优秀工作计划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11-12 数据自查报告模版(通用16篇)
    自查报告是对自己过去一段时间表现的正视和肯定,也是对不足和问题的深入剖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在这些范文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写作技巧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
  • 11-12 我的叔叔于勒教学教案(模板12篇)
    编写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它能够帮助教师系统地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总结的教案模板,希望能够为大家的教学设计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 11-12 初中教育案例分析报告(热门19篇)
    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撰写各种各样的报告,以便更好地沟通和交流。通过对这些范文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不同报告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 11-12 小学德育计划和总结范文(22篇)
    总结是对自己过去某个时间段的努力和成果的一种体现,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认可和鼓励。阅读以下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写作的技巧和要点。一年来,我校德育工作在“为
  • 11-12 童装六一活动方案策划(汇总18篇)
    策划方案是在项目或活动开始之前,对目标、任务、计划和资源等进行有条理的安排和规划。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看到策划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各种因素和步骤。
  • 11-12 新生家长会园长讲话稿(精选18篇)
    家长会是学校了解家长期望和反馈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改进教育教学质量。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家长会总结实例,供大家参考。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我代
  • 11-12 线上线下市场推广方案(通用17篇)
    编写计划书有助于我们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任务延误或出现质量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为保障我院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减少疫情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