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思想汇报>2023年二年级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教案(通用5篇)

2023年二年级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教案(通用5篇)

时间:2023-09-26 10:09:34 作者:影墨 2023年二年级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教案(通用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二年级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

教学目标:学生进一步巩固数位、位数、数的组成和分解、数的读写和比较大小的方法等知识,提高读数、写数和比较两个数的大小速度和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理解万以内的数组成和分解。比较熟练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理解万以内的数组成和分解。比较熟练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位顺序表,说说每个数位表示的意思。完成1、2、3、4。

二、复习读数的方法,完成5。

三、复习写数的方法,完成6。

四、复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完成7、8。

五、第8、9题。最大三位数:999最小三位数:100

最大四位数:9999最小四位数:1000

思考题:70897098807980979078有多种方法。

二年级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二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能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

学生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移后的简单图形。

微视频、微练习。

1、将《平移与旋转》微视屏发布到班级qq群,请家长督促孩子观看学习。

2、根据微视频内容进行学习,并完成微视频练习题。

一、导入

1、根据微练习1、2、3小题的讲评复习图形的运动—平移。

2、导入语:图形的运动除了前面学的平移,还有一种图形的运动—旋转

3、出示课题:旋转

二、新课学习

1、在观看微视频,观察图中的物体运动。

2、小组探究:和昨天的知识对比,物体的运动有什么不同

3、小组讨论。

三、提升训练

1、寻找身边的平移和旋转。

2、孩子们找到的可真多呀,老师也找到了一些,你能准确地判断出下列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移还是旋转吗?(课件展示)

4、课间小活动。

让学生当小小设计师。拿出准备的学具,线和纽扣。小组合作,设计纽扣的运动方式。

四、课堂作业

通过学习,谈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寻找身边的平移与旋转事例,讲给同学们听。

二年级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三

1.巩固对人民币知识的认识;

2.提高100以内加、减运算的技能;

3.加深对加减法数量关系的理解;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类整理等数学意识。

1.模拟“百货店”一角,巧设购物环境。

教师把毛巾、肥皂、牙膏、巧克力、奶糖、钢笔、铅笔、书包、练习本等商品放置在桌面上,每件商品的旁边都放上由学生制作的价格标签,并挂上“欢迎到百货店购物”的字样。上课前,让同学们看一看。

2.化静为动,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其观察能力。

首先,教师利用电教平台出示如下一组文具、日用品及其价格:

3.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经过各自独立思考后,纷纷举手作答:

生1:用10元钱可以买到1支钢笔、1支圆珠笔和1盒巧克力。

生2:用10元钱可以买到2本练习本、1支圆珠笔和1盒奶糖。

生3:用1元钱可以买到4条毛巾和2块肥皂。

至此,教师不急于作出结论,而是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4.每组选派代表到“百货店”按各自需要自由选购。

经过各个小组的热烈讨论,每个小组拟定选购方案若干个,然后派代表按各自的购物方案到“百货店”选购文具或日用品。

5.巧设问题,激发热情,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问购物代表:“你们拿10元钱选购到哪些文具呀?”“你们拿10元钱选购到哪些商品呀?”……各组代表积极地发言,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活跃起来了。

6.采用激励性评价,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发挥同学们团结合作的精神,采取了学生自我评价、合作评价、教师评价等的激励性评价方式,巧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巧选文具的活动、巧评合作得出的结果。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一系列口、脑、手并用和求异思维的激发,使学生懂得:用同样多的钱,可以按需要购物,按价格大小巧安排,做到合理消费。这对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二年级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篇四

教学目标:学生进一步巩固数位、位数、数的组成和分解、数的读写和比较大小的.方法等知识,提高读数、写数和比较两个数的大小速度和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理解万以内的数组成和分解。比较熟练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读、写万以内的数,理解万以内的数组成和分解。比较熟练地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位顺序表,说说每个数位表示的意思。完成1、2、3、4。

二、复习读数的方法,完成5。

三、复习写数的方法,完成6。

四、复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的方法,完成7、8。

五、第8、9题。最大三位数:999最小三位数:100

最大四位数:9999最小四位数:1000

思考题:70897098807980979078有多种方法。

二年级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五

长度单位

1、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的方法的多样化,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初步测量和估测物体长度的意识。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0xx年11月15日

1、使学生亲自经历不同测量工具的使用,体会测量方法的多样化和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

小刀、粉笔、铅笔、三角尺

〈一〉、复习导入:

〈二〉、探索新知:

1、情景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长长短短的物体,这些物体是长还是短都需要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比较。下面我们就共同探究如何统一测量标准。

2、;用不同的`物品做标准去量数学课本的宽。

(1)、讨论怎样用实物测量数学课本的宽。

(2)、小组合作,量粉笔、铅笔和三角尺的宽。

3、用不同的物品做标准量不同的物体的长度。

4、用同一物品做标准去量不同的物体的长度。

(三)、课堂练习

完成教材p2的做一做第一、二题。

同学们亲自量过不同的物体做标准去测量同一物体,用不同的物品做标准去测量不同的物体,用同一物品做标准测量不同的物体等不同测量方法得知,要知道物体的长与短必须用同一物品做标准去量。

测量自己身边的物体的长与宽。

长度单位

长宽长与短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了长度单位,且初步会用不同的测量工具量各种物体的长度。在课堂上,学生积极配合老师,气氛比较活跃。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