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最新幼儿园语言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语言(精选5篇)

最新幼儿园语言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语言(精选5篇)

时间:2023-09-23 16:56:53 作者:影墨 最新幼儿园语言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语言(精选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教案吗?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幼儿园语言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认真聆听雨的声音,比较不同雨声的特点,用‘_____的’的表达方式描述不同季节雨的特点。

2、主动讲述自己观察到的“秋天到来”的各种变化,描绘秋天的故事。

3、倾听散文的配乐朗诵,跟随音乐感受散文中秋天的美。

4、跟读散文,理解并感知散文的语言美、内容美以及情境美,学习有感情的朗读散文,激发阅读散文作品的兴趣,体验散文学习的快乐,培养阅读的积极性。

5、尝试并运用散文中的句子表述和表达金秋的美丽,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分组为散文创编动作,学会合作,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和记录到的秋天的美。 活动重点:理解并感知散文的语言美、内容美以及情境美。活动难点:为散文创编动作。活动准备:

1、不同大小、不同季节的雨声录音。

2、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秋天图景。

3、秋天的叶子、果实等的实物若干。 活动过程:

结合幼儿实际生活经验,并抓住幼儿爱玩的天性,以闯关游戏的方式完成此次活动。

1、第一关:听雨辨不同(感受雨声)听放音乐,先放不同大小的下雨声,再不同季节的雨声,引导小朋友去感受雨声的变化与不同之处,使用‘_____的’的形式描述雨的特点。

小结:教师要帮助小朋友丰富和补充语言以及纠正不正确用词,启发他们去感受音乐中雨声的细微变化,为他们打开一个新的观察视角。

2、第二关:说说‘我与秋天’的故事 说

2.1请小朋友举手发言,说一说‘我’看到的、闻到的、听到的秋天。 教师小结,引导幼儿用“______的”的表达方式叙述。

2.2 秋天和其他的季节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知道的或是发现的?

天气、穿的衣服厚薄、树叶的颜色、开的花儿、成熟的果实、粮食等等,春夏秋冬各举一到二个例子。

2.3 秋天的树木和花草有什么变化?

小结:本阶段既是对已有经验的再感知,又是为学习散文作铺垫,教师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小朋友用散文中的话将自己的故事,初步接触散文的语言。

3、第三关:学我说话(走近散文)仿

3.1放配乐散文,跟随音乐一同走进秋天,感受来自散文的美。

师:散文听完了,小朋友感觉秋天的雨美不美?美在哪里?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3.2结合画面,分段理解散文。

师:秋天的雨下过后,自然界就有了很多的变化,就好象一把钥匙轻轻地把门打开,让我们看到了秋天的一切。

2)下雨后的画面: 在画面中感受色彩的美。引导幼儿用散文中的句子回答问题。重点指导幼儿说出各种植物、花卉的色彩变化。

师:秋天到了,各种植物都有了变化。银杏树的叶子变黄了,水稻成熟变得金黄,各种颜色的菊花都开了,有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所以美丽的秋天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师:秋天来了,水果成熟了,都发出很多好闻的香味。而且在秋天远远都能闻到糖炒栗子、烤山芋的香味。4)喇叭画面:引导幼儿感受动、植物的过冬方法。

师:画面上的是什么?是谁的喇叭?怎么听听他要告诉小朋友什么?教师朗读喇叭的话。

师: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落叶树的树叶纷纷飘下来,工人叔叔也开始为小树过冬作好准备,冬眠的小动物忙着造房子、储藏食物、挖洞,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显示小动物过冬的画面。

5)水果和粮食成熟的画面,引导幼儿感受秋天的丰收景象。教师小结,秋天的雨给大地、小朋友带来的是丰收、快乐的歌。3.3有目的的再次欣赏一遍,并学习运用散文诗中的句子来讲述。

师:这次请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把你最喜欢的、写秋天最美的句子记在心里,等会儿告诉大家。

4.3 边听边做 跟着音乐自由创编动作

给幼儿充分的自由,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散文内容进行动作创编,教师适时介入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本部分创编动作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属于最近发展区,但要对接触较少的散文进行动作创编就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在活动中可采取合作创编与自由创编两种方式。以合作创编为主,鼓励独自创编。一方面可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为幼儿在独立创编时积累一定的创编经验。创编动作的过程中,是一个发挥幼儿想象力和创造性的一个极好的机会,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次机会,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创造性。

4.4分组表演与展示创编成果,引导小朋友互相学习

阶段小结:教师对本阶段小朋友的表现要更进一步的进行指导和肯定,在跳一跳就够得着的学习阶段,幼儿通过不断的尝试与试误,自身内部的评价系统会给以反馈,小朋友相互之间的评价也会给以反馈,在幼儿的评价系统还未发展完善的时候,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不太客观,最容易受挫,所以教师要通过不断地观察,适时介入孩子们的活动中,引导和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并通过总结帮助小朋友更加客观的评价自己和其他小朋友。

5、第五关:表现散文 演

5.1本阶段是一个融合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儿童运用普通话有感情的跟读散文,体验散文的内容,感受散文的语言美,内容美,情境美,从而喜欢散文,喜欢阅读活动,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5.2播放音乐视频,有感情的朗诵散文并结合本组小朋友创编的动作进行表演,在愉快的情境中慢慢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延伸:

幼儿园语言教案篇二

小班

1、倾听部分

(1)乐意倾听老师和同伴讲话。

(2)能听懂普通话。

(3)听别人说话时能保持安静,不打断别人扔说话。

2、表述部分

(1)愿意学说普通话,喜欢与老师、同伴及成人交谈。

(2)知道在集体面前要大声发言,在个别交谈时音量要适当。

(3)会用简单的语言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请求、愿望、感情与需要等,能讲述图片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事。

3、欣赏文学作品部分

(1)愿意欣赏并初步感受和理解不同体裁的幼儿文学作品。

(2)能独立地念儿歌,讲述简短的句子。

(3)能仿编较简单的儿歌、散文和故事等。

4、早期阅读部分

(1)知道可以用一段话来讲述一幅图的含义。

(2)知道每个字发音不同,所代表的意思也不同。

(3)喜欢听成人讲述图书的内容,并尝试自己阅读图书。

(4)学习正确的阅读方法,会按顺序翻阅图书,看出图书画面内容的主要变化。

幼儿园语言教案篇三

设计意图: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富有浓郁幻想的虚构故事。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绘的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样说话,富有生命力,并编制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生活。它的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幼儿的心理状态和认识水平,富有教育意义,易于幼儿接受。

大班语言故事《微笑》是一篇充满浓郁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小蜗牛用微笑的方式给大家带来快乐,从而自己也快乐起来的经过描写的形象逼真。故事中小动物们的对话简单易懂,适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为了让幼儿充分感受到助人之心和与朋友的友爱之情,体会为朋友做事的快乐,我特设计本次活动。活动名称:

语言 活动内容:

故事《微笑》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把画面与文字对应起来阅读图书,理解故事内容。

2、能力目标:围绕故事主题大胆表述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帮助幼儿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使幼儿懂得只要有爱心,不管能力大小都可以帮助别人并愿意给别人带去快乐。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微笑》

2、音乐《歌声与微笑》,空白圆形卡片、彩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故事主题——微笑

出示两个表情(微笑、哭泣)的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喜欢看哪一个表情?为什么?

二、展开部分: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学习方法。

1、教师有感情地讲故事,让幼儿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提问简单的问题,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故事:

(1)故事的名称;(2)有那些角色;(3)小蜗牛做了一件什么事?

2、分段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并进一步感知故事内容。

教师提问:

(1)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好朋友。看看小动物们在为自己的朋友们做什么?(小鸟为朋友唱歌、小猴为朋友摘香蕉、小鸭为朋友送信)

(2)朋友感到怎样?(很感动、很高兴)

(3)看看小蜗牛怎么了?(不开心)猜猜它为什么不高兴?(放录音:小蜗牛不开心的原因)(4)帮小蜗牛想个办法,想想它还能为朋友做什么?(预报天气 , 讲故事 , 画画)(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充分想象并讲述,幼儿自由讨论)

3、完整欣赏故事 :

教师小结故事的含义:小蜗牛虽然能力很小,只会爬,但它有一颗爱心,它想到了要让自己的朋友快乐一点,它把微笑送给了大家,给大家带去了快乐,所以大家都觉得它很了不起。

三、结束部分:迁移故事主题,渗透思品教育。

1、教师提问,帮助幼儿迁移故事主题 (1)为爸爸妈妈做什么;(2)为小朋友做什么;(3)为老师做什么。

2、制作“微笑”标志,播放音乐《歌声与微笑》结束活动。

幼儿自制两枚“微笑”标志,即在圆形卡片上画上微笑的表情。启发幼儿将其中一枚“微笑”标志别在自己胸前,另一标志则送给自己的好朋友。在愉快、温馨的氛围中,活动自然结束。

幼儿园语言教案篇四

卢玉凤

中班语言课《狐狸种菜》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蔬菜部位与食用关系。

2、理解故事内容及兔子和狐狸的对话。

3,知道蔬菜中含有各种营养,教育幼儿不要挑食。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蔬菜部位与食用关系。

2、理解故事内容及兔子和狐狸的对话。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故事纸偶:狐狸、兔子 故事dvd、蔬菜图片 活动过程:

一、热身环节:随音乐进入教室

学习环节:

3、欣赏蔬菜实物,集体讨论-----故事里,你喜欢谁?为什么?-----红萝卜、菠菜、玉米哪些地方可以吃?----除了红萝卜、菠菜、玉米,你还分别知道哪些吃根、茎、叶的蔬菜。

四、结束部分:带领幼儿用橡皮泥做各种蔬菜

幼儿园语言教案篇五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初步感受诗歌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能用恬静、舒缓的语气朗诵并仿编诗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学习词语 柔柔地和甜蜜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诗歌配乐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感受梦的意境。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这张……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初步感受诗歌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能用恬静、舒缓的语气朗诵并仿编诗歌,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学习词语 柔柔地和甜蜜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诗歌配乐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感受梦的意境。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这张图上都看到了什么?

师:你们的梦真有趣呀!你们想知道我梦到了什么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二、教师配乐朗诵诗歌,幼儿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师:小朋友们,在我的梦里你们都听到了什么?

2、师:在梦里,我都变成了谁?

三、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完整朗诵诗歌。 你听到我都梦到了些什么?

四、演示课件,分段欣赏

我们一边听着诗歌,一边把梦中的花朵、太阳它们都请出来好吗?(教师分段演示)

2、师:在梦里,我开心么?你们怎么知道的?

五、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体验诗歌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1、师:我们又听了一遍诗歌《梦》,你们的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2、师:看着这些美丽的画,你们觉得哪些地方最美?(引导幼儿用优美的动作来表现梦的温柔)

六、教师引导幼儿创编诗歌。

1、师:小朋友们,老师的梦美不美?你们喜欢么?那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梦也变成好听的句子吧。

2、师:在你自己的梦里,你们都变成了什么?又遇到了谁?(引导幼儿独立仿编)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用温柔、甜美的声音把我们自己梦大声说一说。

七、活动总结。

教师: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有这么多的甜蜜和美好的梦,老师祝你们这样的梦可以一直拥有。(播放音乐结束)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