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2023年高中地理面试教学设计(优质5篇)

2023年高中地理面试教学设计(优质5篇)

时间:2023-09-24 21:40:51 作者:曼珠 2023年高中地理面试教学设计(优质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地理面试教学设计篇一

1.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和衡量水资源的具体指标

2.运用图标说明全球和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

3.说明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4.树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观念,了解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的策略

1.通过阅读有关资料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通过案例分析和活动设计,培养学生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精神。

3.通过开展小组合作作业,倡导合作探究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辨证看 待人类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

2.树立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点

【教学重点】

水资源的分布与利用

【教学难点】

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新课导入】

”一口水”:西北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短缺的地方之一,什么是水资源?

1.水资源概念:水资源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

广义水资源:水圈内水量总体

狭义水资源: 陆地淡水

我们前面有讲到水体的`类型,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陆地水包括陆地淡水和湖泊咸水、地下咸水。其中陆地淡水仅占2.53%,陆地上的淡水种类多,有些难以利用或者目前直接利用较少,容易 利用的淡水资源有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这些储量仅占全球水体总量的0.007%。

承接:那么,一个地区水资源的多少用什么来衡量呢?

2水资源的衡量标准

多年平均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各个大洲的水资源总量是有很大的差异。

3.世界水资源分布

请同学们读图3.10对各个大洲水资源的丰歉程度排序。

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这是各大洲的区别,那国家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如巴西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多,其次是俄罗斯,中国位居世界第六位。

承接:中国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虽然位居世界第六位, 但时空分布不均匀。

4.我国水资源的分布

(展示幻灯片),请 同学们读图,说出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

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

空间分配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5.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以上是我国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 时间分布不均——修建水库

(展示幻灯片)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原因: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水资源浪费严重 。水资源污染严重 。

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节约、合理使用水资源 。保护水源、防治污染、净化污水、立法保护 。

合理分配和利用水资源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为此人们采取多种措施,力图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1、开源

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筑水库;跨流域调水;人工増雨;海水淡化等

2、节流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意识;重视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转折】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正是由于水资源的分布存在地区差异,从而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区域对比: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新疆。水资源短缺的西北地区聚落规模比较小,而水资源较充足的江南地区聚落规模较大。

结论:说明了水资源的数量会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

【课前准备,收集资料】一些知名矿泉水和饮料厂的水源地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创设情境2:如果你打算开一个矿泉水厂,你要把厂址建在哪?

展示茅台酒水源地赤水河的图片以及展示青岛啤酒和崂山水图

结论:说明了水资源的质量也会影响到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

2.水资源利用的进步

展示课本的p62三张图片思考:这三张图片说明了科技进步对水资源利用有何影响

从这些图,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利用水 资源的种类、范围扩大。

课后作业:西北是我国水资源总量最少的地区,但是我国最缺水却是华北。请学生分析原因。可以从自然和人为两个原因入手。并制定一个华北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策略。

1.水资源概念

2.水资源的衡量标准

3.世界水资源 分布

4.我国水资源的分布

1、水危机的原因

2、采取的措施

1.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2.水资源利用的进步

3、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高中地理面试教学设计篇二

1.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人类活动

1.了解自然带的概念和分布;

2.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3.掌握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

4.学会应用地域分异规律,评价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我们要做的事:

1、了解自然带的概念和分布;

2、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3、掌握陆地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

4、学会应用地域分异规律,评价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

(引入2)今年暑假出去旅游了吗?肯定有不少同学出去旅游了!应该也拍了不少照片吧!我从我的朋友圈里找了一些照片分享给大家!

(学生欣赏照片)海南三亚、南山竹海、哈尔滨白桦林、北京树林茂密的高尔夫球场、内蒙古希拉穆仁草原、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过渡)植被是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我们来对比两张照片的植被类型有什么不同呢?一张是草原,一张是森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我们一起来看地图(可能会回答热量、水分、气候,师往前引导),找到这两个位置。

总结:不同的热量和水分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出现不同的植被和土壤—最后形成自然带。

(过渡)有关自然带的分布图你掌握了多少?我们来检测一下

1.我们先一起来说一说气候类型(齐说)

2.(先在黑板上画好框,学生填写1-5,6-10)请两位同学上黑板写出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其他同学完成活动1的填图。

(当堂练习)例1-3下面我们通过解题探究来巩固这两种分异规律。

有关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我们要解决三个问题。

第一,关于垂直自然带数量问题。

1.第一种情况,两座山海拔相同,纬度不同,自然带数量有什么差异呢?--纬度越低,自然带数量越多。

2.第二种情况,两座山纬度相同,海拔不同,自然带数量有什么差异呢?--海拔越高,自然带数量越多。所以,影响自然带数量的因素有3个。

第二,关于垂直自然带分布特点。

第三,关于雪线高度问题。影响雪线的因素:降水、气温。

(当堂练习)例4

(结束)最后用3句古诗结束今天的课程。

请说出以下诗句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而为枳。”

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高中地理面试教学设计篇三

1、了解gis的基本构成。

2、了解gis的基本功能,理解gis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

3、会使用常见的gis产品,能使用电子地图查询所需信息。

gis基本原理;了解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导入:探索活动:问题:gis是如何做到预防犯罪的?(学生答)其操作过程是什么?

问题:gis具有哪些功能?空间分析(犯罪的空间分布),模式分析(犯罪案件与其它因素的相关性),趋势分析(分析哪些地方可能发生案件),决策应用(分配警力)

1、概念:依靠计算机实现地理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分析和应用的系统。

2、功能:

制作电子地图数据采集

空间查询数据分析

空间分析决策应用

模拟空间规律和发展趋势

3、工作流程:如p96图

4、构成:硬件 软件 数据 人员(其中软件是核心)

gis与其它系统的区别

gis有别于dbm。gis具有以某种方式对空间数据进行解释和判断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数据管理,这gis是能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的dbms,gis必须包含dbms。

gis有别于mi。gis要对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库共同管理、分析和应用。mis则只有属性数据库的管理。

gis有别于地图数据库。地图数据库仅仅是将数字地图有组织地存放起来,不注重分析和查询,不可能去综合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深层次的空间分析和提供辅助决策的信息,它只是gis的一个数据源。

gis有别于cad系统。二者虽然都有参考系统,都能描述图形,但cad系统只处理规则的几何图形,属性库功能弱,更缺乏分析和判断能力。

gis:突出空间数据,反映的信息为地理信息。

1、与分布、位置有关的基本问题

显示了gis对信息空间表达的功能,它实际是回答了以下两个问题:

(1)对象(地物)在哪里?

(2)哪些地方符合特定的条件?

2、趋势分析:

传统地图:某个时间的空间特征与属性特征。

gis:可以表示空间特征与属性特征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因此:可以分析该地物的发展趋势,即回答:从何时起发生了哪些变化?

3、模式问题:

对象的分布存在何种空间模式?即揭示各种地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gis由许多图层组成,每图层都表示不同的地理因素,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的融合表示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三层数据:交通、人口密度、商业网点分布。

通过图层的融合可以看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其用途:决策商业网点的布局。

4、模拟问题:利用数据及已掌握的规律建立模型,就可以模拟某个地方如具备某种条件时将出现的结果。

即回答:如果……将如何?

高程与被淹没地区的关系温室效应与海平面上涨的关系。

电子地图空间查询空间分析空间模拟趋势分析决策应用

1、城市信息管理与服务:电子地图、查询

2、规划:决策应用

3、道路交通管理:查询——决策应用

4、抗震防灾:分析模拟

5、环境管理:分析、决策

高中地理面试教学设计篇四

抚顺德才高级中学

地理组:孙赛英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制作人:孙赛英抚顺德才高级中学

课题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知识与技能:1.通过读图和分析数据明确水资源的概念。

2.结合实例了解水资源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3.通过分析图表资料认识全球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1.以我国为例,针对我国的水资源利用状况,结合所学,学生合作探究我国水资源合理利用方案,进而归纳基本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策略和措施。

2.应用相关案例,以课堂讨论和学生发言的形式,得出水资源及其利用等相关结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和表现欲,挖掘学习潜力,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达到新课标要求。

3.分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学习,包括资料搜集、整理和成果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水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聆听和思考,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身边或者目睹的事实来开始本节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反思。【读图活动】(课件展示)

显示“水资源卡和国家节水标志”

【用时1分钟】

学生说出各幅图片所代表的含义。

图片含义依次为:

1.水资源危机严重,危及到我们的生产生活。

2.国家对水资源的重视,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学生阅读学习目标。

1.了解水资源的含义和水资源丰歉的衡量指标。

2.能运用图表说明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

3.理解水资源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4.掌握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明确学习目标,为接下来学习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做好准备。【读图分析】(课件展示)

显示“广义的水资源和狭义的水资源”示意图,回答一下问题:

1.概括广义和侠义水资源的含义?

2.哪些水资源是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呢?【用时2分钟】

学生读图,小组讨论回答:(小组合作探究,推举代表回答)

1.广义是指水圈内的水量总体;狭义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因此不能把水资源单纯理解为广义的水资源,更应该是指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水资源。

学生思考。设置疑问,引起学生兴趣。【展示图片】(课件展示)

显示“世界水资源分布”示意图

请学生读世界各大洲的水资源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蒸发量、降水量和径流量三者【用时2分钟】

读图、分析数据,归纳作答。看图、感受、思考。

2.水资源丰歉程度的衡量指标是什么?

3.各大洲中,水资源最丰富和最少的分别是哪一个?2.衡量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3.最丰富:亚洲;最少:大洋洲分析水资源状况,引出问题。【图表展示】(课件展示)

显示“世界主要国家水资源分布”示意图

高中地理面试教学设计篇五

地理学科教学设计参赛模板及范例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标题(课程标准和教材中规定的教学主题)

——副标题

(如果希望在标题中体现教学设计涉及到的活动主题、实际任务或作品名称,请统一在副标题中体现。副标题要注意言简意赅)

一、基本说明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着重说明个人对教材的认识、理解及分析)

2、内容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本班学生水平分析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简要说明教学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3、学情分析:(简要分析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及能力水平、对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等)

4、设计思路:(说明案例设计者是如何根据本教学主题及其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指导思想,设计教学方法的)

三、教学过程描述

………… …… ……

四、教学反思

注意事项: 1、反思不仅要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和成功之处,也要注意指出本次教学活动激发的值得研究的课程问题、具启发意义的事件或教学实际实施过程中的缺陷。并就这些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重在通过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改进教学的方法。

2、反思要突出重点,不一定面面俱到,建议采用小标题的方式提点反思的几个方面,不宜

太多。要注意在事实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提升,不要单纯罗列事实和现象。但理论的总结又要注意语言通俗简明,并利用本次教学活动的具体证据来论证,不要长篇大论地引用他人文章,或脱离具体教学活动做笼统的理论阐述。

附:教学资源、学生学习过程及典型成果(可选)

教学资源包括:学案、课件及其他教学相关资源。

学习成果包括:学生课前、课上或课后搜集的资料;学生活动过程的图片等;学生的典型作业或制作的各种作品。

第二部分:教学设计范例:

信息及其特征

一、基本说明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一章第一节

5学时数: 40分钟(教室授课)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学科,知道信息技术学科的框架内容;了解信息的定义并理解信息的特征,能从具体案例中概括出信息的特征;初步感受信息技术的应用价值。

2、内容分析:本课是开学第一课,需要给学生介绍一下有关信息技术学科的一些基本情况;同时本节内容比较简单,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有所深入地进行授课。

3、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水平差异明显,对信息技术学科有浓厚兴趣,但对信息及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定义及应用并不很明确。

4、设计思路:本节课主要内容偏重理论,又缺乏理论的深度,如果只由教师讲解就会显得比较枯燥,因此本堂课的设计思路是从具体的案例入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最后得出基本的结论,形成一定的概念,达到理解和应用的目的。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积极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 及设计意图

课前说明

2’ 投影: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个部分。

其中必修为《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3’ 投影:“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问题: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请三名同学自由组合成探究小组,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

教师:如果在沙漠又怎么办?

通过学生的讨论,教师得出结论:物质、能源、信息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三大要素。1、讨论应该带什么。才能保证自己顺利的走出来。

2、学生讨论生存的基本条件与基本需求是什么。 3、看“感觉剥夺实验”得出答

案。这个导入参照网上教学设计的导入,因为比较容易激发学生兴趣,能让学生很快进入信息技术的课堂氛围,而且学生在讨论生存的基本条件与基本需求时有多种不同的答案,很容易导出“感觉剥夺实验”让学生自己得出答案。

新授:

教师: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1、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列出信息的例子

新授:

信息的特征15’ 教师:信息有哪些特征呢?下面请同学们根据给出的资料说出自己所知道的特征。

投影:资料1:“朝鲜战争与兰德咨询公司故事。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

教师:请大家想一想:是哪七个字?

教师:这条信息体现了信息具有哪些明显的特征?

资料2:信息学奥赛初赛考试将于10月20日下午举行。

教师:这条信息又主要体现了信息哪些特征?

教师:请同学们分别举出身边的信息的例子一起来讨论下信息还具备哪些特征?1、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根据例子说出信息技术的各方面特征。

2、学生自己举例并进行说明

1、结合例子让学生理解信息及其特征

2、学生说出自己每天所获得的特征更能体现信息无处不在。

拓展

信息技术的应用

12’ 补充资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一位名叫伯希尔德.雅葛布的作家发表一本长达172页的小册子。在这本小册子里,详尽地介绍了希特勒军队的组织、参谋部人员配备、168名指挥官姓名、各军区情况,甚至包括新成立的一些分队的情况。希特勒看到这本小册子后勃然大怒,责问其情报顾问尼古拉上校这些关于国防军队的材料是从哪里得来的,尼古拉无言以对。后来希特勒使用特务手段逮捕了雅葛布,经过审讯,令人惊讶地发现,他的小册子完全是从德国报纸布告、结婚告示等报道的片段材料中搜集起来的,比如:他从某某上校在某地出席某人的葬礼,推断出某部队驻扎到了该地,指挥官就是这位上校。事后,尼古拉不无感慨的说,雅葛布是他35年情报生涯中所见到的最杰出的情报专家,虽然他使用的工具只有一把剪刀、一瓶浆糊、一个卡片盒,但他有一个情报人员的头脑,以及长期坚持不懈地搜集、积累、研究和整理信息的恒心。

教师:为什么伯希尔德.雅葛布发现了这些机密?而其他人没有发现?

教师小结:对信息的决策分析才是最重要的。并且要养成善于收集信息的习惯,训练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同学们不断努力。在学习中也有类似的情况,教师上课的时候,讲的都是一样的内容,为什么大家的学习成绩却不一样呢?同学们应常常思考:是否是自己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出了问题?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1、根据资料说出体会。

2、学生讨论回答猜想沃尔玛会做出什么样的处理。 3、学生充分讨论如果是自己会如何处理这则信息。

4、学生反思个人学习中的类似问题。 1、根据学生的回答测测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同时该案例比较有趣,可以让学生了解信息处理的重要性。

2、让同学们在讨论中了解到信息的受众不同,结果也不同。同时,同学们在争论中可以展现自己的个性。

2’ 投影:三个知识点框架

四、教学反思

1、这节课可说是上得非常活跃。因为事先准备的资料比较充分,不同的学生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问题。例如对于第一个情境问题,学生的答案一开始五花八门,有学生说带笔记本(估计是看我上课是用笔记本展示的),马上有同学反驳:“怎么充电?”还有学生说用卫星定位系统等各种他们能想到的新奇的而我没有预设的答案,结果一开始课堂的氛围就非常热烈。2、本堂课虽然是在教室上的,但也因此整体纪律特别好,学生虽然一开始因为不能上机,上课时有点沮丧,但不久就融入到问题的讨论中了。

3、本堂课内容较浅,由于时间问题,有些讨论的地方并没有预设的深入。其中需要完善的还有很多细节问题。

附:教学资源、学生学习过程及典型成果(可选)

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中东

蒲江中学实验学校

田香容

2006-4-16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八章 第一节《中东》

设计者:蒲江中学实验学校 田香容 设计日期2006年4月16日

一、说课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1.教材分析:中东是在学习了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之后,从重视世界上地理问题突出地区和国家出发,从引导学生关注世界上的热点问题和热点地区出发,选择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半个多世纪里,世界上冲突、战争最频繁的热点地区——中东地区进行突出介绍的;中东地区是因为其在世界地理中的独特性、重要性和与时事紧密的联系性而入选本教材的,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能源和独特的人文历史背景,从来就是备受世界关注的焦点。进入21世纪后中东的军事争端问题,更是成为国际政坛风云变幻的标志,对于走向全球化的中国,和走向开放的中国国民来说,不了解中东,不关注中东的局势变化,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本节教材在引导学生由生活走进地理,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培养学生关心世界大事,关注世界和平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教学重点:

(1)围绕长期的热点问题的四个焦点问题都是本节的重点,“三周五海之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以及“文化差异”四大问题是中东最突出的区域特征。(2).中东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出口在世界中的重要地位及对本区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3.教学难点:

1 2 3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