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重点人教版(优质12篇)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重点人教版(优质12篇)

时间:2023-10-13 09:52:12 作者:雨中梧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重点人教版(优质12篇)

军训总结是对军训期间自己在体能、纪律、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与反思的一个总结和概括,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不足和优势。下面是一些学期总结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灵感。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重点人教版篇一

1. 19世纪末的德国有着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其直接原因在于:容克阶级掌握政权

2. 意大利被俾斯麦拉入三国同盟的原因:与法国争夺突尼斯的矛盾

3. 一战前夕,巴尔干半岛局势空前紧张的最主要原因:欧洲列强扩张势力介入当地

4.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5. 加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根本原因:参战国革命运动高涨

6. 20世纪初,英国放弃“光荣孤立”政策,与俄法结盟,造成这一行为的主要原因:英德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7. 一战后召开巴黎和会,历时半年之久的主要原因:欧洲列强间争夺激烈。

8. 日本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沉默”的主要原因:只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益。

9. 一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发生变化。

10. 一战后引起美日之间在东亚深刻矛盾的根源:美国金元势力的膨胀。

11. 在华盛顿会议期间,中日会外谈判,日本被迫让步的主要原因:中国坚持斗争。

12. 美国提出建立国联,又没有参加国联的主要原因:巴黎和会的结果对美国不利。

13. 萨拉热窝事件之所以能成为一战导火线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主要大国均完成战争准备。

14. 俄国二月革命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得不到人民支持的主要原因:它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15. 决定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到新经济政策上来的根本原因:苏俄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16.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破产的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17.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18. 20世纪30年代美国能够保住民主制度的主要原因:美国有三权分立的民主传统

22. 一战后,引起日美在亚太地区深刻矛盾的根源:对中国的激烈争夺

24. 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的根本原因:实施夺取东南亚的方针,建立所谓“大东亚共荣圈”。

25. 导致德国在职941年的苏德战场上战略计划落空的主要原因:苏联军民的顽强抵抗。

26. 希特勒发动不列颠之战的直接原因:丘吉尔拒绝与德国和谈

27. 导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根本原因: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

28. 苏联没有成为《波茨坦公告》签署国的原因:尚未宣布对日宣战。

29. 二战后美国对日本政策由削弱转为积极扶植的直接原因:中国革命的胜利。

30. 德意日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基本相同因素:垄断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恐怖统治。

31. 二战后,美苏关系从结盟走向对抗,其根源在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和冲突。

32. 二战后初期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废除了生产关系中落后的封建因素。

34. 二战后,资本主义进入高速局长时期的根本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运用

36. 欧共体成立的原因:欧洲实力消弱;苏联的严重威胁;美国对西欧控制的加强

37. 联合国成立初期被美国操纵的原因:美国经济实力强大

39. 二战后,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美苏形成实力均抛

40. 国际格局变化的根本因素: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42. 苏联失去东欧的根本原因:苏联不具备对东欧的经济吸引力

43.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本身经济力量的衰弱

44. 两极格局瓦解的决定性因素:苏联解体

45. 苏联解体最主要的原因:体制上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

46. 影响第三世界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影响

47.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根源: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

48. 当前世界格局形成“一超多强”局面的最主要原因:美日中等国实力增强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重点人教版篇二

2、俄国二月革命后政治形势的最大特点:两种性质的政权并存的局面

3、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突出特点: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5、法西斯主义道路的主要特征和表现:通过战争和军事工业摆脱经济危机

6、二战前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过程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特点: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

7、罗斯福新政中最能表现新政特点的措施:《国家复兴法》

9、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个显著特点:由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

10、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变化的最大特点:形成两极国际格局

13、欧洲统一过程的显著特征:由经济联合逐渐到政治统一

16、日本确立天皇制的法西斯军事专政的标志:1936年二二六事变

17、德奥合并标志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18、英国放弃绥靖政策的标志:丘吉尔就任首相(1940.5.10 )

19、德意日三国法西斯轴心集团形成的标志:意大利加入《反_产国际协定》

20、1942年1月,26国共同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21、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全面展开

22、标志着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英法、英俄协约的签订

23、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华约组织的建立

24、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最显著特征:遏制共产主义,但不诉诸战争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重点人教版篇三

近代化的探索(6——9课)

第6课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目的:为了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洋务运动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奕忻(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方

洋务运动的内容:

(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如安

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

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4)创办新式学堂。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评价洋务运动(重点掌握):

1、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性质)

2、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

3、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人才,在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

4、(还可以补充一点: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第7课戊戌变法1.公车上书

时间:1895年春,

导火线:《马关条约》的签订

主要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影响:

1.“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p32

2..政治团体的形成

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宣传维新变法,后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他们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组织强学会。

3.戊戌变法

时间:186月到9月,

内容: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p31):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思想五个方面掌握。

性质:一次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

结果:1898年9月慈溪太后发动政变,把光绪帝囚禁在中南海瀛台,下令逮捕维新人士,杀害戊戌六君子,变法失败了。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第8课辛亥革命

准备:1.1894年,孙中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第一个革命团体,成立地点:檀香山)

2.19,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孙中山为总理。通过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武昌起义

时间:1910月10日

性质: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结果:武汉三镇取得胜利后,仅一个多月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独立。中华民国成立于191月1日,孙中山当选首任总统。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不足: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第9课新文化运动

时间:从19起

主要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知识分子

口号: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标志:《青年杂志》的诞生第二年改为《新青年》内容:以四提倡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为主要内容,向尊孔复古逆流进行攻击,从而在社会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扩大:19,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进行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时期。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性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不过,新文化运动中也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影响到后来。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重点人教版篇四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

(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

(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

(5)而徵一国(通“耐”,能)

(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

2。古今异义

(1)腹犹果然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

(2)众人匹之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

(3)虽然,犹有未树也。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

(4)穷发之北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

(5)小年不及大年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春节

3。一词多义

(1辩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

(2)知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

(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圣人无名(名词,声名)

(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

4。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

(2)使动用法。德合一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而徵一国者(使……信任)

二、文言虚词

之:(1)助词,的。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

(3)代词,它。而莫之夭阏者

(4)代词,他。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

(5)代词,这些。之二虫又何知

(6)动词,到,往。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而:(1)连词,表修饰。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

(2)连词,表转折。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3)连词,表并列。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4)连词,表承接。而控于地而已矣

则:(1)连词,就。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连词,或者。时则不至

(3)连词,那么。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然:(1)奚以知其然也(代词,这样)

(2)虽然,犹有未树也(代词,这样)、

(3)未数数然也(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以:(1)介词,把。以五百岁为春

(2)介词,用。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介词,凭。奚以知其然也

且:(1)连词,而且。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2)副词,还。彼且恶乎待哉

(3)副词,将要。且适南冥也

于:(1)介词,对于。彼其于世/彼其于世

(2)介词,在。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2)代词,它的。其名为鹏

(3)代词,它。其负大舟也无力(指水)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重点人教版篇五

1、并列关系:一边...一边...、一面...一面...、不是...而是...、有时...有时...、既...又...、又...又...、那么...那么...

2、承接关系:一...就...、首先...然后...、又...就... 、接着...

3、递进关系:不仅...而且、不是...甚至、不但...而且、不但(不仅、不只)...还(又、也)

4、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因此...

5、选择关系: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宁愿...不愿...

6、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却)、但是(可、却、可是、然而、不过、只是、仅)

7、假设关系:如果(假设、倘若)...就(那么、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也(还)

8、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任凭...也

关联词语的运用,关键在于平时语感的培养,如果一句话当你添上了关联词语之后意思表达出现的差异,那肯定不对,所以关联词语的运用窍门就在于对句子和意思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修辞

1、比喻: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2、拟人:是把人的特征给予事物,让事物如人一样说话、活动、有感情。

3、夸张:对某一个事物进行扩大或者缩小的描述,但不是豪无边际没有原则,不同于说大话,而是艺术的扩大或缩小。

4、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5、反问:用问的语气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

6、设问: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7、双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故意让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获得双重意义。

8、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成语、典故等。

9、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10、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一起对照。

11、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近相关或相反的。

12、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13、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重点人教版篇六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2)苔痕上阶绿,。谈笑有鸿儒,。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独与老翁别。

(6)闭之,则右刻“,”,左刻“,”,石青糁之。

(7)《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8)《石壕吏》中描写老妇被抓走时家里凄惨情景的句子是:,。(9),决眦入归鸟。,一览众山小。

(10)是故谋闭而不兴,,,是谓大同。

(11)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最能表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返归自然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核舟记》中最能概括雕刻家构思巧妙、技巧精湛的句子是:

,。

(13)《春望》中道出战火纷飞年代人们的心声的千古名句是:,。

(14)大道之行也,,,。

(15)货恶其弃于地也,;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16)《桃花源记》中与“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17)陆游的《游山西村》历经“山重水复”让人怀疑无路可走,却又意外地呈现出光明前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19)透过《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21)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22)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

(23)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24)___________________,平海夕漫漫。

(25)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_________________。

(26)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_____。

(27)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重点人教版篇七

>高中语文必背重点知识

一、人的称谓:

(一)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女15)取字沈德鸿字雁冰,鲁迅字豫才。

(二)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三)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称文正,欧阳修称文忠。

(四)称籍贯:以人的出身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又称柳河东。

(五)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六)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岑嘉州柳宗元称柳柳州

(七)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二、谦称:

1、自称:愚、敝、卑、臣、仆

2、帝王自称:孤、寡、朕

3、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

6、其他自谦词:

尊长者自称:在上

晚辈自称:在下

老人自称:老朽、老夫

女子自谦:妾

三、敬称:

1、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对将军:麾下

3、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6、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四、特殊称谓:

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4、年龄的称谓:

垂髫:三四岁——_岁。

总角:_岁——十三四岁。

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

弱冠:20岁。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

古稀:70岁。

耄耋:80岁、90岁。

期颐:100岁。

五、古代官职任免升降:

1、迁:调职、调动,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2、谪:降职并远调。

3、拜:授给官职。

4、授:授予官职。

5、擢:选拔,提拔。

6、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

7、罢:罢免、停职。

8、免:免除官职。

9、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或太子的继承权。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重点人教版篇八

高中课程背诵篇目4、卫风氓(《诗经》)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高中课程背诵篇目5、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高中课程背诵篇目6、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高中课程背诵篇目7、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高中课程背诵篇目8、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高中课程背诵篇目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重点人教版篇九

1.f等ma,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

合力与a同方向,速度变量定a向,a变小则u可大,只要a与u同向。

2.n、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

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

2.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提供足,需mu平方比r,mrw平方也需,供求平衡不心离。

3.万有引力因质量生,存在于世界万物中,皆因天体质量大,万有引力显神通。卫星绕着天体行,快慢运动的卫星,均由距离来决定,距离越近它越快,距离越远越慢行,同步卫星速度定,定点赤道上空行。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重点人教版篇十

文艺复兴的背景:

(1)出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著名的工商业城巾。在激烈的竞争中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他们重视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手段创造财富。

(3)教会严格控制着文化思想的发展。

1、性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2核心:人文土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表现: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

4、代表人物:

(1)薄伽丘,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文学家,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十日谈》。作者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2)但丁和彼特拉克,他们和薄伽丘一起被誉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但丁在他的长诗《神曲》中,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彼特拉克的代表作是《歌集》,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3)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

5、文艺复兴的扩展:

16世纪以后,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重点人教版篇十一

1、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10千米,向下深入10千米,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大气圈的底部:大气圈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有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2)水圈的大部:水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的海洋和江河湖泊。大多数生物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中。

(3)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是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

2、生物圈的概念:

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收集和分析资料

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1)收集资料的途径: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搜索。

(2)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音像资料等。

(3)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问题的答案,或者发现探究的线索。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重点人教版篇十二

1.两种学说:微粒说(牛顿)、波动说(惠更斯)〔见第三册p23〕

3.光的颜色由光的频率决定,光的频率由光源决定,与介质无关,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光的颜色按频率从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助记:紫光的频率大,波长小)

6.光的偏振: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见第三册p32〕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的意见

一、首先要改变观念,初中物理好,高中物理并不一定会好。初中物理知识相对比较浅显,并且内容也不多,更易于掌握。再加上初三后期,通过大量的练习,通过反复强化训练,提高了熟练程度,可使物理成绩有大幅度提高。但分数高并不等于物理学得好、会学物理。如果学习物理的兴趣没有培养起来,再加上没有好的学习方法,那是很难学好高中物理的。所以,首先应该改变观念,初中物理学得好,高中物理并不一定会学得好。所以应降低起点,从头开始。

二、应培养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兴趣是思维的动因之一,兴趣是强烈而又持久的学习动机,兴趣是学好物理的潜在动力。培养兴趣的途径很多,从学生角度:应注意到物理与日常生活、生产、现代科技密切联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物理现象,用到了很多的物理知识,如:说话时,声带振动在空气中形成声波,声波传到耳朵,引起鼓膜振动,产生听觉;喝开水时、喝饮料时、钢笔吸墨水时,大气压帮了忙;走路时,脚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帮了忙,行走过程中就是由一个个倾倒动作连贯而成;淘米时除去米中的杂物,利用了浮力知识;一根直的筷子斜插入水中,看上去筷子在水面处变弯折;闪电的形成等等。有意识地在实际中联系到物理知识,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使我们明确:原来物理与我们联系这样密切,这样有用。可以大大地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老师角度:应通过生动的学生熟悉的实际事例、形象的直观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等引入物理概念、规律,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物理发展史和进展情况以及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看到物理的用处,明确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应用;根据教材内容,经常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形象生动的物理典故、趣闻轶事和中外物理学家探索物理世界的奥妙的故事;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提出一些趣味性思考性强的问题等等。老师从这些方面下功夫,也可以使学生被动地对物理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激情。

三、在课堂上,提高听课的效率是关键。学习期间,在课堂中的时间很重要。因此听课的效率如何,决定着学习的基本状况,提高听课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进行补缺,新的知识有所了解,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知识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

2、听课过程中要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不能开小差。全神贯注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做到耳到、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若能做到这“五到”,精力便会高度集中,课堂所学的一切重要内容便会在自己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要保证听课过程中能全神贯注,不开小差。上课前必须注意课间十分钟的休息,不应做过于激烈的体育运动或激烈争论或看小说或做作业等,以免上课后还气喘嘘嘘,想入非非,而不能平静下来,甚至大脑开始休眠。所以应做好课前的物质准备和精神准备。

3、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老师讲课开头,一般是概括前节课的要点指出本节课要讲的内容,是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联系起来的环节,结尾常常是对一节课所讲知识的归纳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本节知识方法的纲要。

4、作好笔记。笔记不是记录而是将上述听课中的重点,难点等作出简单扼要的记录,记下讲课的要点以及自己的感受或有创新思维的见解。以便复习,消化。

5、要认真审题,理解物理情境、物理过程,注重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举一反三,提高迁移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范文推荐
  • 10-13 2023年秋季幼儿园安全会议记录(通用17篇)
    即兴写作可以让作家脱离束缚,尽情抒发内心所想。在即兴表达时,保持自信和放松是很重要的。接下来是一些即兴表演的精彩瞬间,让我们一起感受艺术的瞬息万变和无限魅力。秋
  • 10-13 2023年中秋节日记(优质16篇)
    爱国标语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如何通过爱国标语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接下来是一些脍炙人口的爱国格言,让我们一同反思。中秋节日记篇一让
  • 10-13 2023年望断肠人生路漫漫诗歌(实用8篇)
    在应对重大决策时,我通常会请示多位上级,以获取更多的意见和建议,以减少风险和提高质量。请示时应把握好度,不过于紧迫和频繁,也不过于被动和拖延,保持合理的节奏和尺
  • 10-13 爱国诗歌朗诵稿分钟(实用7篇)
    在撰写条据书信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语言和措辞,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避免引起误解。合理的段落分隔和标点使用也是一篇完美条据书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提高阅读流畅
  • 10-13 五四青年节励志演讲稿大学生(模板8篇)
    10.民族团结是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选择。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就职必备技巧和注意事项,欢迎大家一起探讨。五四青年节励志演讲稿大学生篇一七(4)班彭玉璇春风细雨
  • 10-13 最新乡镇环保总结报告(优质8篇)
    实践报告是对某一实际问题或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如果你对如何写好一份开题报告感兴趣,不妨看看以下范文,或许会有所启发。乡镇环保总结报告篇一全面完
  • 10-13 全员核酸事迹心得体会(优质8篇)
    学习心得是对自己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进行总结,有助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阅读以下这些军训心得范文,相信能对大家写好自己的心得有所启发和帮助。全员核酸事
  • 10-13 开学第一天讲话稿一年级班主任(汇总11篇)
    理想是人们内心深处最美好的愿望和追求,它可以激发我们的激情和动力。如何克服困难和挫折,将理想一步一步地变成现实。以下是一些实现理想的个人故事和经验分享,或许会给
  • 10-13 团校总结心得体会(汇总6篇)
    知识点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的军训总结内容,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团校总结心得体会篇一这次公司组织管理干部
  • 10-13 最新爱国诗朗诵分钟 儿童爱国诗歌朗诵分钟(通用7篇)
    环保宣传中的信息要准确、简明扼要,能够吸引和引导受众的关注。环保宣传语应当注重培养受众的环保意识和改变不良习惯,而不是单纯传递信息。以下是一些成功的环保宣传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