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苏教版(模板8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苏教版(模板8篇)

时间:2023-10-15 12:50:19 作者:GZ才子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苏教版(模板8篇)

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继续往下看,你将会看到几个大班教案的设计方案,希望能够给你一些灵感。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苏教版篇一

2.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用具

教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24块,1立方分米的立方体1块.

学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20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提问:什么是体积?

2.请每位同学拿出4个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把它们拼在一起,摆成一排.

教师提问:拼成了一个什么形体?(长方体)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4立方厘米)

你是怎样知道的?(因为这个长方体由4个1厘米3的正方体拼成)

如果再拼上一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呢?(5立方厘米)

谈话引入: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今天我们

来学习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苏教版篇二

(1)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初步掌握长方体的概念,建立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的能力。

3.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平面图形,都有哪些图形呢?

二、新授

1.导入

教师出示教具,导入新课。

2.学习长方体的特征。

(1)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

(2)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3)认识长方体的立体图形。

3.教学例2

三、巩固练习

1.下列图中哪些是长方体,哪些不是长方体,是长方体的指出它的长、宽、高。

2.判断题

(1)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2)长方体有可能相邻的两个面的面积相等。()

(3)长方体的每一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3.说出下面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

四、家庭作业:第23页第1、2、3题。

(2)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正方体的特征,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3.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长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长方体的6个面一般都是()形,也有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形,()面积相等;()长度相等。

2.有一个长方体,长5分米,宽3分米,高2分米,它所有棱的棱长之和是()。

二、新授

教学正方体的特征

1.展示动画图像:

(1)将长方体的较长边缩短,使长、宽、高都相等。

(2)将长方体的较短边延长,使长、宽、高都相等。

2.观察学具正方体。

3.继续展示动画图像,进一步明确:

(1)正方体的六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2)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相等;

(3)有8个顶点。

4.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说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5.填表。

三、巩固练习

1.判断题。

(1)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2)相交于一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3)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

2.一个正方体每条棱长3分米,它的棱长之和是多少分米?

3.用一条长48厘米的铁丝折成一个正方体的框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

四、家庭作业:第23页4――10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苏教版篇三

使学生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初步学会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一、创设情境

填空:1、叫做物体的体积。2、常用的体积单位有:、、。3、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

师:我们已经知道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那么怎样计算任意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二、实践探索

1.小组学习------长方体体积的计算。

出示:一块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橡皮泥,用刀将它切成一些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

提问:请你数一数,它的`体积是多少?有许多物体不能切开,怎样计算它的体积?

实验:师生都拿出准备好的12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块,按第32页的第(1)题摆好。

观察结果:(1)摆成了一个什么?

(2)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板书:长方体:长、宽、高(单位:厘米)

431

含体积单位数:4×3×1=12(个)

体积:4×3×1=12(立方厘米)

(3)它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

(4)它的体积是多少?

同桌的同学可将你们的小正方体合起来,照上面的方法一起摆2层,再看:

(1)摆成了一个什么?

(2)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3)它含有多少个1立方厘米?

(4)它的体积是多少?(同上板书)

通过上面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结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用字母表示:v=a×b×h=abh

应用:出示例1,让学生独立解答。

2.小组学习--正方体体积的计算。

思考并回答: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关系?正方体的体积该怎样计算呢?

结论: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为:v=a3

说明:a×a×a可以写成a3,读作:a的立方。

应用:出示例2,让学生独立做后订正。

三、课堂实践

1.做第34页的“做一做”的第1题。

(1)先让学生标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2)再根据公式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

(3)集体订正。

2、做第33页的“做一做”的第2题。

3、做练习七的第4、6题。

四、课堂

五、课后实践

做练习七的第5、7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苏教版篇四

(一)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二)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其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用具

教具:投影片,长、正方体,1厘米3的立方体24块,1分米3的立方体一块,电脑动画软件(或活动投影片)。

学具:1厘米3的立方体20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提问:什么是体积?

2.请每位同学拿出4个1厘米3的立方体,把它们拼在一起,摆成一排。

教师:拼成了一个什么形体?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你是怎样知道的?(因为这个长方体由4个1厘米3的正方体拼成,所以它的体积是4厘米3。)

教师:如果再拼上一个1厘米3的正方体呢?

教师: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具)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二)学习新课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苏教版篇五

1.填空。

(1)()叫做物体的体积。

(2)用字母表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

(3)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是(),表面积是(),体积是()。

(4)一个长方体长是0.4米、宽0.2米、高0.2米,它的表面积是(),体积是()。

(5)5立方米=()立方分米

2.8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720立方分米=()立方米

32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2.7立方米=()升

1200毫升=()立方厘米

4.25立方米=()立方分米=()升

1.2立方米=()升=()毫升

2.一块砖长24厘米,宽1.2分米,厚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苏教版篇六

教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24块,1立方分米的立方体1块.

学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20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提问:什么是体积?

2.请每位同学拿出4个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把它们拼在一起,摆成一排.

教师提问:拼成了一个什么形体?(长方体)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4立方厘米)

你是怎样知道的?(因为这个长方体由4个1厘米3的正方体拼成)

如果再拼上一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呢?(5立方厘米)

谈话引入: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今天我们

来学习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苏教版篇七

2.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归纳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用具

教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24块,1立方分米的立方体1块.

学具: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20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提问:什么是体积?

2.请每位同学拿出4个1立方厘米的立方体,把它们拼在一起,摆成一排.

教师提问:拼成了一个什么形体?(长方体)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4立方厘米)

你是怎样知道的?(因为这个长方体由4个1厘米3的正方体拼成)

如果再拼上一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呢?(5立方厘米)

谈话引入:要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就要看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今天我们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案苏教版篇八

1、经历自主探索正方体体积公式以及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归纳为“底面积×高”的过程。

2、掌握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知道字母表达式,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理解体积公式“底面积×高”的实际意义,会利用公式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3、在把长方体体积计算迁移到正方体体积计算及公式归纳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其体积公式的推导。

一、复习引入

(1)1号长方体,长4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2)2号长方体,长4厘米,宽4厘米,高4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二、学习新课

探究正方体体积公式:

问:通过计算2号长方体的体积你们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

(1)这个长方体长、宽、高都相等,实际上它是一个正方体。

(2)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板书)

(3)如果用v表示正方体体积,用a表示它的棱长字母公式为:v=a

教师提示:a也可以写作“a3”读作“a的立方”表示三个a相乘。所以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一般写成:v=a3(板书)

三、议一议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有什么相同点?

长方体和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如果用s表示底面积,上面的公式可以写成:

v=sh

四、巩固练习

计算下面图形的体积

板书设计: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a3v=sh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