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计划>春风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优秀23篇)

春风高效课堂教学设计(优秀23篇)

时间:2023-12-28 00:16:51 作者:FS文字使者

教学计划是一种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进行细致安排和规划的重要工具。接下来是一些教学计划的参考资料,供大家了解和学习如何制定和改进教学计划。

基于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

10月10日下午两点半,还是在师大附中的多媒体大教室,胡明道老师开始了我们期待的专题讲座,专题是《高效课堂的教学行为设计》。

因为胡老师还要晚上到徐州坐火车赶回武汉,所以事先争求大家的意见:中间不休息了,争取五点多一点结束讲座,大家看可行?一位年事已高的老人愿意争分夺秒,希望多给我们学员一些指导,这份真情多么可贵!我们感动中自然要接受,于是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胡老师高兴地结合她的教学研究,开始了事例详实、深入浅出且极具感染力的讲座。

她先明确了几个概念:高效、教学行为和设计。所谓“高效”指效果、效益上的高;教学行为指在教学中受思想意识支配的行为;设计指在语文课堂上为获得高效而进行的教学行为方面的设计。

然后,胡老师通过一个个的情景再现般的课堂教学案例,让我们明了课堂教学设计的种种缺憾。如《金色花》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产生对文中的“我”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的辩论,并把这种生成的辩论再以法庭辩论的方式呈现一遍,耗时23分钟。这就是教学行为设计的空泛偏移。如,阅读课上只讲知识,而抛弃文本的情感价值,这导致阅读教学的情智分裂。再如,在课堂上无探究价值的教师提问,是一种变式灌输。还有固守僵化的教学行为设计、违背规律的教学行为设计等。

接下来,胡老师还是以一个个情景再现的生动教学案例,引发我们的反思,来归因探源,明白它们的根源。如有的老师在教学设计上只偏重学生“认识”层面的设计,这是教师的教学价值观尚未根本转化。它导致教学目标窄化,导致“文本”与“学生”主客体的异化,导致教学价值局限于当前考试和未来中高考的功利化等。如有的老师学生的现代学习方式不够明了,导致现代的学习方式不能在课堂上准确倡导。胡老师说,现代学习方式的特点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问题性呈现,学生的学习要有过程性,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或合作性,还要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再如,有些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显示出教师的角色尚未彻底更新,老师在课堂上应是指导者和促进者身份。

再接下来,胡老师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的教学设计所呈现的不同教学现场,让我们领悟明白几种教学现场模式,进而获得启示,理解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胡老师以图表的方式直观地解说了灌输式教学现场、串问式教学现场、诱答式教学现场和互动式教学现场的不同表现和效果。她说互动式教学现场是能产生高效的课堂。所谓“高效课堂”指单位时间内产生高效益的课堂,即指教学双重主体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相互交往、积极对答、共同探究,不断生成有效资源的教学过程;也是一种能更大程度地促进全员学生构建新知、习得能力、提升情感,从而获得生命整体发展的教学活动。

胡老师反思式、层进式地一步步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高效课堂,然后胡老师给了我们一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

1、教学价值的认定,课程理念的导航。

胡老师说,要树立起以“生”为本的教学价值观,它的理念支撑有四个方面:一是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二是关怀生命的整体性,三是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四是赞赏生命的独特性。

这种价值认定和理念支撑下的教学:就是面向人的生活世界的实践活动,是有听说读写议思辩的实践;就是生命整体均衡发展的过程;就是尊重自主、开发潜能的学习过程;就是开放的、复杂的对话过程。

2、准确解读文本,创意发现三维。

胡老师说,这里有三个“标高”:一是文本解读要准确;二是文本解读要深刻,能读懂文本背后的东西;三是文本解读要有创见,能敏锐地发现可以切开全篇的点,如《社戏》那戏的“好”与“不好”,《岳阳楼记》中的“异”。

3、认真研究学情,确定切入方向。

胡老师说,同一篇课文,针对不同学情的学生,它的课堂教学设计应有不同。只有充分把握住学情,才可能找准教学的切入方向,设计出能实现高效课堂的设计来。

1、原则有四条:

知、能、情意过程化,

过程学习活动化,

活动内容问题化,

问题探究实践化。

2、特征有三个:

(1)动力性:设计要有能推动生成的动力。它能为三维目标的动态达成铺设过程,它能让有不同差异、不同层次和不同特长的学生都能参与,它必须为教学过程中师生都能发挥创造思维搭建平台,它必须能让教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同内容、不同方向、不同维度的信息都能互相碰撞、交流。

(2)立体性: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其解决的路径不是唯一的,应如立交桥一样,有多种渠道,让学生都能思考进去,能发挥不同学生的不同特长。

(3)弹力性:教学设计中要有留白,不要设计得太全太细,要有一定的弹性空间。

1、设定目标,架构环节:

目标的设定不是要把三维目标截然分开,而是在目标中能体现出三维。目标要含有四个要素:主体、过程、内涵、程度。

环节有层进式,总分总式等。在架构环节时要注意:围绕目标、逻辑推进、动静搭配、分合有致、环环相扣、动态达成。

2、着眼细节,精心预设:

预创问题情境,做幽默的引趣人;。

拟定探究问题,做智慧的导航员;。

策划学习活动,做机智的组织者;。

计导学习方法,做聪明的好学长;。

链接深度拓展,做温馨的建议者;。

整合有效资源,做灵巧的梳理师。

由于时间紧迫,胡老师虽一再简化事例,讲到这里也已到五点半了,只好不舍地无奈结束。

一连三个小时,七十多岁的老人激情始终,声音一直响亮、抑扬顿挫,而且几乎都是站着讲的、几乎没喝一口水。不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怎么能做到这样?我能强烈地感受到,胡老师想把教学的火种尽量多地撒给我们,想多给我们一些指导和鼓励。这就是老人热爱语文、躬耕教育的情怀使然,是老人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崇高境界所驱。

多么可亲可敬可爱的胡明道老师!胡老师,经久不息的响亮的掌声就是所有恭听者对您真诚的感谢和深受的感动。我们懂得您的拳拳之心、眷眷之情。正如您上午寄语,我们会做好自己,且行且思且珍惜。

《春风》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欣赏儿歌,感受春天的美丽,初步认识春天的特征。

2、初步学会用适当的词语更换儿歌中的某些名词。

教学准备:

课件、电脑、投影屏。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初步掌握儿歌内容,愿意大胆的参与到语言活动中来。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设问导答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

1、师:春天到了,景色非常的漂亮,一起来看看图片上都有哪些漂亮的景色呢?

2、出示大的背景图,引导幼儿自由说说。

3、小结:春天有漂亮的东西,小朋友们说到了桃花、柳树、蝴蝶等等,今天老师还把这些漂亮的景色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呢!观看教师播放的多媒体课件,尝试了解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通过观看教师的课件,知道本次活动与春天有关,萌发不断探索的兴趣,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为接下来的活动做铺垫。

1、教师:这首儿歌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春风,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听听老师的儿歌里都念到了些什么。

2、教师念儿歌,幼儿倾听。

3、组织个别幼儿说说听到的内容。

4、小结:小朋友们听到了儿歌里有吹绿了柳树、吹红了桃花。在教师的带领之下学习念儿歌,初步掌握儿歌。通过设问导答法,让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活动氛围中逐渐掌握儿歌的内容,从而喜欢上春天的一景一色。

1、提问:

(1)小朋友们觉得这首儿歌好听吗?

(2)那我们应该怎么念,才会更好听呢?

2、组织个别幼儿讲述。

3、教师:对了,我们念的时候要有感情,那我们再来有感情的念一遍。

4、教师和幼儿一起有感情的念儿歌。

5、提问:

(1)春天真美,春风吹绿了柳树,还能吹绿什么呢?

(2)吹红了桃花,还能吹红什么呢?根据教师的问题说说自己的想法。通过教师问题的引导,让环节层层深入,使得幼儿大胆的说出自己的答案,一边说一边尝试掌握儿歌的内容。

师:刚才小朋友说了好多春天的颜色,那么春天还可以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走到教室外面看一看,你们说好吗?在教师的带领下一起到户外的感受春天的景色。

基于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各界都在提倡给学生减负,不能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毕生都要研究的课题,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加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对课堂一定要有创新。

1、启发激趣,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有了兴趣,还会萌发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

2、质疑交流,让课堂变得有理有趣。

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觉学习是讲理的心智活动而不是硬“灌”。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要学,学习的效果肯定也会提高。

3、提倡“合作”,让课堂变得融洽愉悦。

合作学。

学习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群体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当好导师,及时起点拨导向的作用。合作学习很有好处:第一,拓宽思维,深化学生的认识。第二,培养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第三,可以培养合作精神。

4、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课堂变得丰富直观。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5、体现现代课堂结构,让课堂变得热烈主动。

要把课上活,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独占式和教师主讲式而学生则单向静听式的课堂结构,代之以多向立体式现代课堂结构。传统的单向静听式结构其教学方式方法是填鸭式、注入式,教师积极性高,学生主动性差,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是低下的。而多向立体式结构的教学方式方法是现代启发式,学生自学,老师进行针对性精讲,师生之间互相质疑问题,探讨真理。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上。课堂教学活而不空,实而不死。

6、分层次教学,让课堂变得满园花开。

“一刀切”,实行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他们的起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就能使他们在各自的起点上都有提高。如此坚持下去,就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基于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

1.建构性学习方式原则。在新课程的环境下,建构性的学习方式原则是值得提倡的,在这种教学设计原则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获取知识的途径跟传统的学习方式有比较明显的不同。新课程环境下,有关初中数学教学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以及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而不仅仅只限于传统的接受、记忆、练习或者模仿。在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下,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转变,将传统的被动接受积极转变为主动创新。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建构性的学习方式是适应新课程环境及新标准要求的。

2.交互性教学设计原则。新课程环境中,教师有必要将自己以往的角色进行转换,教师将以学生学习伙伴或者学习合作者的身份出现,不再是传统的“填鸭式”的单项交流。教师的身份将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促进者。也就是说,在新的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的合作精神进一步得到了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方式也得到了转变。因此,交互性的教学设计原则是新课程环境下适应新的教学标准的数学课程教学原则。

3.创设情境的教学设计原则。笔者以为,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其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即为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并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配合,比如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概况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字处理能力等。但是,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过程,需要学生的观察发现、感官判断,并且需要应用具体的实例来引导、启发学生的这些能力,这就需要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具有情境创设的过程,因此,创设情境的教学设计原则是有必要坚持的。

高效音乐课堂教学设计

音乐课堂教学的“以学促教”存在问题展开思考,提出音乐课堂是美妙的、情感的、享受的艺术品,教师应有创作这件艺术品的灵感与愿望,对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做出整体的设想和安排,追求高效课堂,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音乐意境之中,享受音乐,体验音乐的魅力。

现在的小学音乐课堂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张以学促教,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但是,由于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往往过多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细节,从而忽视课堂的整体教学设计。课堂的生成无法预设,一旦教师把握不好,便会出现“让学生牵着老师的鼻子”等一系列问题。

一堂好的音乐课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应有创作这件艺术品的灵感与愿望,教师在音乐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对学科教材充分吃透的情况下,对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做出整体的设想和安排,要把整堂课思路清晰地完整地形成一件艺术品,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音乐意境之中,享受音乐,体验音乐的魅力。而音乐课堂的整体设计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先学”是指导学生课前独立学习,尝试练习,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音乐课的“先学”有别于其它学科,更多的在于对音乐的感悟、音乐活动的设计、音乐所牵涉到的人文内容方面,切忌加重学生课后负担,而是渗透于学生的游戏中与娱乐生活中。音乐课的“先学”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体验型先学:体验型先学的重点放在音乐知识与技能的预习上。如运用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乐组合多种节奏型;自制打击乐器创编伴奏音型;创编几个舞蹈动作等。

(二)研究型先学:研究型针对教材的目标精要、重难点等,确立以导学提纲、预习指要、实践操作等形式作为先学指南。如民歌的地理位置与民歌风格的'关系研究;音乐的速度变化与音乐所表现的情绪有什么联系等。

基于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

一是回答好三个问题。任何一位学科教师、任何一节课都必须回答好三个问题:(1)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教师要回答的是学生的课堂学习目标问题:。

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2)你怎样把学生带到哪里?教师要回答的是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问题。(3)你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教师要回答的是学习效果的评价问题。回答不好这三个问题,一定不是一节好课。

二是具备三种基本能力。即设计教学的能力(编写学习指导书、编制导学案)、实施教学的能力(构建课堂生态)、评价教学的能力(达标测评、跟踪发展)。设计教学的能力是基础,实施教学的能力是关键,评价教学的能力是保障。不具备这三种基本能力的教师,一定不是一位合格教师,也一定不是一位好教师。

三是把握三个前提。即把握学科思想,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明确学科课程目标。把握不好这三个前提,教学设计就无从谈起。

四是做到三个读懂。即读懂课标和教材(学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不懂得“课堂,究竟是谁的?”,既是师道问题,又是师德问题。

五是完成六个转变。即教师变学长、讲堂变学堂、教室变学室、教材变学材、教案变学案、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思考教学,既是新课程的要求,又是师道的要求。

六是明确课堂方向。课堂教学,要有效的落实三维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目标的虚化;有效地把握和利用课程资源,避免教学内容的泛化;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把握教师的引导性,避免教师使命的缺失;既要追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又要力求避免教学过程的形式化。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追求三维目标的全面落实;坚持教材是基本资源,灵活运用、扩展、开发、构建多种教学资源;坚持真正“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教师主导下的主体性;坚持以启发探究式教学为主,追求教学方法多样化。

七是解读课程标准。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整合教材(学材),科学设置课堂学习目标,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是学科课程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如果不进行学科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就是一句空话!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整合教材(学材),从基于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出发,科学设置符合“学情”的学习目标,是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条件。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整合教材(学材),科学设置课堂学习目标,实质上就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开发(二次开发)问题,也就是国家课程在本校的有效实施问题,更是学科教师的学科能力问题。不会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开发(二次开发)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

八是构建道德课堂生态。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推进课程就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文化的传承。任何一位教师在课堂上都在“营造”着一种课堂文化氛围和课堂生态,学生都在进行着某种“文化适应”和自然成长。课堂中面临的问题实质上就是文化(生态)问题;可以说,课堂生态是现代学校文化的最高境界。构建道德课堂生态,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开展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互动的教学活动,实现从“单向型教学”向“多向型教学”转变;倡导以问题为纽带、进行启发探究教学,实现从“记忆型教学”向“思维型教学”转变;通过倡导合作学习,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从“应试型教学”向“素养型教学”转变。

高效音乐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有很多小学校对音乐课的设置不够重视,没有把音乐课堂教学放到一个合理位置。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并没有认真研究音乐教材的内容,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合理的教学计划,严重影响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小学生缺乏对学习音乐的认识。学校和老师“重文轻武”的思想也影响着小学生对音乐课的认识,很多小学生仍然把音乐课当作是语文、数学等主课的一个调剂,认为可学可不学,反正考试的时候也不计入学习成绩,在学习态度上表现十分消极。

(三)教学模式落后。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常常以教师讲解为主导,按照教学大纲灌输学生音乐知识,使本来生动活泼的音乐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打击了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一)优化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音乐课堂内容的设计要明确化和具体化,要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把握音乐课堂内容设计的难度。设计音乐课堂教学内容要结合小学生认识水平,内容难度要适中,由浅入深,能引发小学生学习的动力,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理解。如果设计的内容难度太大,会让小学生难以掌握,打击其学习积极性。其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音乐,通过设计的音乐课堂内容,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能力,保持学习音乐的兴趣。再次,设计的音乐课堂内容要具有情感性。音乐本身就是人们传递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所以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重视音乐的情感性,以情激趣,营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小学生在热情中学习音乐。最后,设计的音乐课堂教学内容要新颖。小学生往往对新鲜的内容感兴趣,用新颖的课堂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音乐始终保持兴奋的心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习潜力。

(二)设计情景化的音乐教学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利用语言、实物、画面、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创设一个情景化的音乐课堂,让小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通过情景化的音乐课堂设计,调动学生的感官,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感受和欣赏音乐之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升华情感。充分运用音乐课堂的活泼属性,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训练小学生的感性思维,让学生在探究中激发音乐学习情感。

(三)设计生活化的音乐教学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音乐。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不是简单教会小学生演唱某首歌曲,还要引导他们结合生活实际,在歌唱中抒发情感。放松心情,获得愉悦的感受,发现生活之美。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音乐学习,发展小学生心理素质,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将音乐课堂学习内容与小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小学生感受歌曲的真实内涵,激发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趣。捕捉生活中的音乐素材,指导小学生根据学过的乐谱自己创编歌曲,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创新能力。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要把课本中隐含生活因素挖掘出来,巧妙设计课堂内容,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氛围中学习音乐,思考音乐,发展音乐思维。比如在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做个好娃娃》歌曲教学中,我结合孩子们在生活中见到的真实红绿灯设计了一节生活化的教学课堂,让孩子们在体验生活中学习掌握“四分休止符”的作用。

(四)巧用多媒体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多媒体技术能动态地呈现音乐教学内容,运用到现代音乐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一是拓宽学生音乐思维。多媒体可以给学生展示更加丰富的音乐知识,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小学生在学习基础音乐知识的基础上更直观地了解课本以外的音乐知识,开阔音乐视野,拓展音乐思维。二是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多媒体集声、光、色、图为一体,能唤醒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感受音乐所蕴含的美妙情景,让其在愉悦的氛围中欣赏音乐、体验音乐,引起情感的共鸣。比如在《打靶归来》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打靶归来》高亢、激扬的热情旋律,我就利用多媒体和白板让同学们认识音乐背景并烘托出歌曲中深刻的内在情感。三是融情入境,突出教学重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开展音乐教学,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把情感融入到音乐意境之中,活跃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学习理解音乐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

总之,在新课标下通过优化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设计,能活跃音乐课堂气氛,提高小学生音乐课堂注意力,诱发小学生探究学习音乐的内在动机,实现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升华。

基于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

视角一:从课程性质看,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学什么。

教学设计必须要突出课程的性质,如语文,英语要强化语言和思维训练,开发相关的课程资源,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学会正确地理解和得体地表达,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1.强调语言感悟。英语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育,根本任务是组织、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文字的能力。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就是要设法引导学生以教材(教学内容)为依托,去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让学生在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逐步养成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够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和习惯。

2.重视思维训练。语言是表达思想和进行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想和思维的物化,是信息的载体。一切语言训练莫不是在思维指导下进行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英语课程诸因素中的核心因素。

3.开发学习资源。灵活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学习资源(包括媒体资源)是高效教学的基本要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先要把教材信息、资源信息、“课标”信息转化为自己的信息,明确教材编写意图;其次要回顾此内容先前的实践经验和反思,进行选择性的借鉴;再次要根据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学习任务;最后要吃透文本中的“着眼点”,即内容的重难点、知识的生成点、培养的技能点、情趣的激发点、思维的发散点、合作的讨论点、渗透的育人点、知识的引申点等。

视角二:从学生学习看,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怎样学。

1.激发主体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应当通过设计合理的启发、评价、矫正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鼓励积极思维,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消除胆怯的心理因素,针对教材内容,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能够自圆其说;引导学生学会讨论:讨论主题,了解题旨,筛选要点,找准目标,恰当表达,深入理解文本,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设计中,只有真正地贯彻“以生为本”的设计理念,真正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真正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实现有效教学才有可能。

2.转变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在设计教案中要做到一是“在听中学”为“在做中学”“在玩中学”,二是“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自主地学”。

理想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实现教学相长的动态过程。每一位学生都是课堂上主动求知、探索的主体,教师是这个动态过程的创设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语言课堂教学是丰富生动的,教师除了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外,还必须在设计中注意做到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视课堂的互动生成,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精讲精练,落实“三维”目标,做到教得生动,学得活泼,轻负担,高质量。

基于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

一、理解数学,主要是对数学的思想方法及其精神的理解,对数学知识中凝结的数学思维活动方式和价值观资源的理解。教好数学的前提是我们教师自己先学好数学。只有我们教师自己对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有较高水平的理解,才能在教学中自觉地把数学的精神传达给学生,真正发挥数学在学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只有我们教师具有展开数学知识中凝结的数学思维活动的能力,善于挖掘知识中蕴涵的价值资源,才能保证数学知识教学、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育的三位一体、有效整合。

二、理解学生,主要是对学生数学学习规律的理解,核心是理解学生的数学思维规律。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数学思维规律,才能知道应采取怎样的教学措施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三、理解教学,主要是对数学教学规律、特点的理解。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只有遵循了这些规律、反映这些特点,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才能真正得到保证。

一、提好的问题。“好问题”有两个标准,即:有意义,并且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有意义”就是所提问题要反映当前学习内容的本质;“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的问题才能形成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激活思维,才能使学生的心理保持积极的、适度的求知倾向。

二、设计自然的过程。这是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原过程(再创造过程)与学生数学认识过程的融合。一般地,“自然的过程”是一个从知识的背景到典型具体事例的分析,再到具体事例共同特征的概括得到猜想,再到猜想的证明得到新知识(定理、公式、法则等),再到新知识的应用、反思和再概括的过程。

基于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

物理教学也是一样,在明确了教学任务之后,就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本文首先对几种常见的物理课型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接着提出一种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模式系统教学法。

一、几种常见课型的教学方法。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熟悉物理教学中的一些基本课型,才能很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和物理教学的特点,我们把物理教学中的课的类型主要划分为三种,即实验教学课,知识教学课和习题教学课。

(一)实验教学课。

物理实验教学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即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随堂实验和课外实验。

1.演示实验所谓演示实验是指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为配合教学内容而演示给学生看的实验。因此主要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引起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起一定的示范作用。为了确保演示实验成功,并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课堂演示实验要首先做好准备,力求演示的现象清楚,并配合必要的说明和讲解。

2.学生实验学生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掌握实验技能,使学生受到物理学研究的实验方法的初步训练的主要措施。进行学生实验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努力创造条件,开出物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所有实验。

第二、关于实验能力的培养要具体落实,要明确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做到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完成实验报告。

第三、实验中要及时给学生以具体指导,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操作中的问题,纠正实验上的错误。

3.随堂实验这种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补充形式,可作为实验作业布置给学生,也可作为建议,由有兴趣的学生自愿进行。

物理基础知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教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并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一般要经过以下四个环节:

1.引入物理概念和规律这一环节的核心是创设物理环境,提供感性认识。概念和规律的基础是感性认识,只有对具体的物理现象及其特性进行概括,才能形成物理概念;对物理现象运动变化规律及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进行研究归纳,就形成了物理规律。因此教师必须在一开始就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常用的方法有:运用实验来展示有关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利用直观教具、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等。

为形成概念、掌握规律而选用的事例和实验事实,必须是包括主要类型的、本质联系明显的、与日常观念矛盾突出的典型事例。例如,在进行“杠杆”教学中,关键在于弄清“力臂”的概念。教师在选择事例时,必须包含力的作用点不垂直于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联线这一情况。

2.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人脑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排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一系列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共性、本质属性,才能使学生正确地形成概念、掌握规律。例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时,其关键是通过对由演示实验和列举大量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现象的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使学生认识“物体不受其它物体作用,将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这一本质。但是这一本质却被许多非本质联系所掩盖着,如,当“外力”停止作用时,原来运动的物体便归于停止;恒定“外力”作用是维持物体匀速运动的原因,等等。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才能顺利建立牛顿第一定律。

3.讨论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牢固地掌握它。因此,在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以后,还必须引导学生对概念和规律进行讨论,以深化认识。一般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一是讨论其物理意义,二是讨论其适用范围和条件,三是讨论有关概念和规律间的关系。在讨论过程中,应当注意针对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便使学生获得比较正确的理解。

4.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在这一环节中,一方面要用典型的问题,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师生共同讨论,深化活化对所学的概念和规律的理解,逐步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组织学生进行运用知识的练习,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出在解决问题时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路和方法。

(三)习题教学课。

习题教学,也是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讲述若干重要概念和规律,或者在重要的教学单元之后,一般要安排以解题指导为中心的习题课,及时而有重点地进行复习和解题训练。要上好一堂习题课,重要的是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程度,选编好例题和习题,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把复习讲评、示范解题和学生练习等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上我们对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三种课型,即实验教学、知识教学和习题教学进行了初步分析,物理教师必须熟悉这三种课的教学。

二、物理课堂教学的新模式---系统教学法。

为了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我们倡导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系统教学法。其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轻松愉快而卓有成效地学习。

(一)系统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1.注重信息系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涅用信息加工理论解释学习活动,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分为动机、领会、获得、保持、回忆、概括、动作和反馈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是分别以学习者在学习中所发生的心理活动过程为依据的,相应的八种心理过程为:期待、注意、编码、储存、检索、迁移、反应和强化。从学习动机的确立到学习结果的反馈,就是从学习愿望的产生到愿望的满足,揭示了人类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过程。既然如此,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把教学活动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输系统,系统中的每一阶段都是为学习者安排外部教学情境,以支持他们每一阶段的学习。

2.明确教学目标。

整个教学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将它有效地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有了明确的目的,而“当一个人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它来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的目的就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美]奥苏伯尔语)。

3.强调意义接受。

学生学习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有意义接受学习。学生学习是以间接知识为主,学校教育的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人类的知识财产。而接受法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大量知识,避免走很多弯路。但是,我们要求的是进行有意义接受,而不是机械接受。有意义接受,不仅可以迅速地接受知识,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4.完善认知结构。

根据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理论,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在有意义学习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始终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整体及其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不断完善和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5.注意随堂记忆。

每一节课上都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记忆所学知识。

6.允许免交作业。

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教材中的习题全都在课内完成,学生可以免交作业,可指导学生对课堂练习以“互查法”判阅。鼓励和建议学生选做课外习题,只要通过适当措施,学生会主动积极地做更多的习题,并且也会做得更好。

7.重视单元过关。

每单元教学结束后,通过测验及时了解学生“掌握学习”的情况,不使问题积压成堆。变换讲解的方式,“对没有命中的目标,再射一箭”。

根据加涅的学习阶段理论,学生的学习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系统而完整的信息加工过程,也是信息的摄取、加工、贮存和反馈的过程,即知识的知觉选择、理解领会、记忆贮存和作业反馈的过程。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为这一过程,特别是内部加工过程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为此,我们把课堂教学设计为四个阶段。

1.自学探究知觉选择阶段。

每上一节课,教师事先拟发自学提纲,提供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接着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组织学生自学教材、观看演示、动手做实验、展开讨论等。教师巡视指导,启发质疑,收集学生中的各种问题。

这一阶段,是知觉选择的过程。学生对教师讲授的教材内容,引起注意,有意识有选择地运用视听知觉进行感知,定向地摄取知识,获得感性认识,但对教材的意义尚未真正理解。

2.重点讲解理解领会阶段。

针对学生自学探究的情况,教师进行重点讲解,澄清模糊观念,解答疑难问题,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特别要注意对教学内容进行串联精讲,纵向串讲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横向串讲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讲清易错易混处,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这一阶段是在知觉选择的基础上领会和理解教材。领会,是明白、知晓知识的意义及结构、规律,在领会过程中,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释新知,并把新知纳入旧的认知结构中。理解,是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在理解的过程中,将个别事物、个别现象类化、概括为普遍的原理;或者将一般原理具体化,用一般规律解释个别事物或个别现象。理解领会是知识获得的重要环节。

3.整理吸收记忆贮存阶段。

教师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出要掌握的几个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指出学生运用这些概念和规律时经常出现的错误并分析其原因。接着,创造安静环境,让学生默记本节所学知识。

经过理解领会,知识就进入记忆阶段,通过记忆,保持知识,习得知识,实现学习知识的期望。为了保持知识,就必须根据遗忘规律,指导学生同遗忘作斗争。

4.练习巩固作业反馈阶段。

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提出各种类型的有一定梯度的典型习题,让学生当堂练习。根据学生反馈出来的信息,教师予以必要的矫正和辅导。

学生已获得的知识,要经过练习作业才能巩固,它是检查学习结果,提高、充实和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巩固知识的途径,一般是通过练习形式去强化知识。同时根据练习作业的水平,了解知识学习的结果,为教师和学生本人提供学习反馈。

以上我们对物理教学中几种常见课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讨论,对我们所倡导的“系统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和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

值得指出的是,我们并没有涉及到各种具体的课堂教学方法,诸如讲解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我们认为,物理教学应从教学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关键是要博采众长,综合运用,合理组织,并在教学全过程中贯彻启发式,让物理教学过程始终处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使之成为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春风》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范文

为促进残疾人就业,改善和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帮助有就业能力的残疾人实现就业,根据《关于开展20**年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的通知》(徐人社函〔20**〕3号)文件精神及省市工作要求,开展了双沟镇20**年残疾人就业援助月主题活动:

此次活动主题为《就业帮扶真情相助》,活动时间为:20**年1月至20**年2月中旬。

对符合认定条件的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其重点是零就业残疾人家庭人员、一户多残家庭中的残疾人、家庭贫困未就业的残疾人高校毕业生和其他需要就业困难残疾人进行登记造册。

镇残联成立“20**年就业援助月”活动领导小组,切实负责援助月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将通过发放传单、宣传材料、参加就业招聘会活动等大力宣传残疾人就业、创业等各项优惠政策,使招用残疾人的用人单位了解集中安置残疾人和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有关特惠政策,营造一个全社会关心残疾人就业、鼓励支持残疾人创业就业的良好氛围和工作环境。

各村残协要充分发挥好村残疾人专职委员的作用,全面摸清所属村内所有就业困难的残疾人数,做好就业困难残疾人员摸底台账,了解他们的就业愿望和服务需求,并进行实名登记造册。同时加强镇残联与劳保所、企业沟通协调,结合企业用工需求和困难残疾人员就业需求信息,匹配招聘企业,为就业困难的残疾人员组织现场招聘会提供就业机会,并做好活动现场的记录。

年初三镇残联组织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参加县残联和县人保局共同举办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为失业再就业的残疾人提供就业岗位。镇残联通过宣传残疾人扶贫财政贴息贷款政策鼓励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辐射带动其他残疾人就业等。

《春风》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范文

根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2014年"春风行动"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的通知》的有关要求,我区于1月至3月在全区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活动围绕"搭建供需平台,促进转移就业"的主题有序进行,现将此项活动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在前期准备期间,为全面落实此项工作,我局及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局长黄达任组长,局就管中心负责人及街镇劳动保障所所长为成员,同时制定了**区"春风行动"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工作方案,明确活动主题、服务对象及各阶段活动内容,为活动有序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活动,在全区范围内大力宣传"春风行动"活动,一是在辖区内人流聚集地张贴《春季民工有序流动工作公告》、悬挂活动宣传横幅;二是组织各街镇劳动保障所开展对本辖区内企业春季用工调查、农村务工人员外出就业情况调查、企业留宁人员调查、返乡农民节后就业需要的调查,为节后组织转移就业做好准备;三是在区、街镇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还专门设置了"民工就业服务窗口"宣传"春风行动"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政策咨询和就业服务,让进城务工劳动者及时获得进城务工知识和工作岗位信息,引导他们顺利地、正确地求职就业。

开始阶段,根据市局统一布署,我区分别在年前开始着手摸底调查,了解企业春季用工需要情况和返乡人员情况,并筹集工资标准不低于2000元的各类就业岗位,在调查期内摸底调查企业20家,共有员工1746人,外地员工530人,人均工资3000元/月,相较上一年度有较大增幅,其中只有8家企业企业在节后不同程的计划招用新员工,计划招用人员仅232人;被调查100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依旧以苏南及南方收入比较高的城市居多,调查者中人均工资2600-3000元/月为主。

在实施阶段中,举办广场招聘会是"春风行动"活动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2月19日在**桥北长途客运站站前广场由区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总工会、泰山街道办事处三家共同举办2014年**区"春风行动"启动仪式活动。活动中,区人社局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施宇局长及分管领导黄达副局长亲临现场指导工作,现场询问工作人员活动情况,并对前来咨询的农村劳动者了解工作和生活情况。期间共免费发放由人社部门提供包括操作工、保安、服务员、保洁员、电工等就业信息一览表150份,当天共有200余人参加活动。同时,人社局工作人员还对前来参会的劳动者提出的有关咨询就业、创业等优惠政策及时给予解答,现场接待各类咨询约60人次,免费发放各类培训、就业、活动材料500余份。

为扩大全区"春风行动"活动的效果,2月27日人社局联合江浦街道劳动所,在新创建的位于白马社区服务中心的"江浦街道"新**人之家"广场举办专场招聘活动,招聘会上共带来电工、操作工、文员、营销、驾驶员、服务人员、物业等59个工种。招聘会现场进场人数2000余人,填写求职表1200余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756人。区人社局局长施宇同志率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亲赴现场,了解到场企业、求职者的需求和困难情况,相关科室负责人对求职者所提问题进现场解答、政策咨询,施局长还接受了到场采访的区电视台采访,介绍了我区2014年春风行动等工作开展情况。

据统计我区2014年"春风行动"阶段活动期间共举办面向进城务工劳动者专场招聘会13场次,共有415家次用人单位进场招聘,累计提供就业岗位14436个次,参加招聘会人数为13308人次,共有6874名求职者报名应聘,初步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为3337人。同时,张贴《公告》50张,发放"春风台历"、"春风记事本"、"春风扑克"、就业指南等宣传材料达6300余份。

有针对性的开展调研工作,科学严谨的制定工作方针,抓住春节前后农村劳动力相对较集中的最佳培训时机,2月26日由**镇、顶山街道、桥林街道开始,全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职业指导培训迅速有效开展。帮助了农村劳动力认清当前就业形势,提高就业质量。帮助其了解相关的劳动法律、法规,规避从业的风险。

对用工需求较大的规模企业,指导企业与优质培训资源合作开展定向培养、委托培养、订单培养等培训,在提高就业率的同时解决企业招工难等问题。

为加强对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管理,我区在2-4月对全区范围内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组织年检工作,在2月22日在局五楼会议室对辖区内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布置年检工作,会议中对年检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同时还带领参会人员学习了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修改条例。截止目前全区已有25家参与此次年检工作,提交了包括劳动合同、缴纳保险证明、派遣协议、机构基层情况和财务状况等材料。为接下来的全区劳动力市场整顿治理工作提供了良好的铺垫工作。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通过对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主体学习意识的有效探究,结合教学中的实践,其实,课堂教学不是学生配合老师,而是老师配合学生;其次不是学生不肯说,更多的时候是学生不知说什么、怎么说,这问题就出在老师的引导如何有效激活在学生数学课堂中的主体学习意识。六年级学生一方面抽象思维、动手操作、自学能力等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面临毕业,学习压力大,情绪易波动,自我控制能力变得不如以前。因此,在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科学地把握六年级学生心理、生理、思维变化以及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因势利导,努力提高六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激活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下面,结合教学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对六年级学生数学课堂教学有高效意识的反思: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的估测和测量的能力。

3、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间的密切联系。同时在矛盾冲突中感悟数学知识并增强同学间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会用实物测量,并体会测量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教学设想:

本节课的教学注重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获取知识。因此,在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时,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量一量、说一说、细想一想等活动感受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及其对生活的重要意义。

一、学前导学。

二、探究活动。

(一)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量数学课本的宽:你想知道我们的数学课本有多宽吗?我们动手来量一量。

(1)4人一组,每人从四件物品(1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学具、方木块)中选取一件不同的物品去量。

(2)量的时候,教师要注意量的方法的指导:开始测量时,应注意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这样量出的结果才比较准确。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地摆放,要放平摆直。

(3)量完后,让学生汇报量的结果,当然量的结果不同。

(4)思考:为什么都是量的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因为选用的是不同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所以量的结果不同。)。

(由此启发学生想到: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二)师生探究合作交流。

1、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身边不同物体的长度。

(1)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如橡皮、小刀、铅笔、曲别针,等去量桌子、铅笔盒、椅子等物体的长度。

(2)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够怎么办?(可以用一个物品,一次接一次地进行测量,看所量长有几个这样的物品长。)用一个物品进行测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应注意实物的左端应与所量物体的左端对齐,量的时候可以作上记号。

2、用同一物品(如方木块学具)作计量单位去量不同长度的物品看结果如何。

都用方木块测量数学书的长、宽,还有铅笔的长度,看看结果如何。

三、自我检测。

课本第2页1——3题。注意引导学生说出估测的方法。

四、变式练习。

五、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后反思:

如何打造高效历史课堂《“蒸汽时代”的到来》教学设计

多样化教学,打造高效物理课堂。

摘要:高效课堂一直是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都在不断努力地寻找方法和策略,都在用自己的浑身解数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教师要正确地理解物理新课程标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最终真正实现高效的物理课堂。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多样化教学。

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随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正在慢慢地进行转变,这就说明课堂教学过程需要改革、创新。所以,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努力将物理课堂打造成高效课堂。

一、从学生出发,提高探究能力。

物理高效课堂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课程的最佳效果。而且新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观念,要将课堂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使学生逐步养成自主探索的习惯。

例如,在学习《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时,我就采用了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实验,并自行总结规律。首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我将学生分成了不同的小组,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的电路图链接实物图,并记下各处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最终总结出串联电路中各处电压相等;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之和等于干路电路电压。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实验,不仅可以培养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对实验结论的概括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究、与人协作的科学精神,最终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二、从问题入手,培养创新精神。

问题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问题意识的提高对物理学科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依赖性强、问题意识较差,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新课改理念下提倡探究式学习,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轻松地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

例如,在学习《电阻》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学习电阻的概念、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知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种类等因素有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在授课的时候,我先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短导线的电阻比长导线的电阻小?铜导线的电阻比铁导线的电阻小?同种材料制成的长短相同的两根导线,横截面积小的,电阻一定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给出答案,为了验证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我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不同因素下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逐步使学生得出结论,最终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走进物理学习当中,为实现高效的物理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从生活切入,提高应用意识。

物理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所以,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使学生意识到物理的价值,拉近学生与物理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学习《升华和凝华》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升华,什么是凝华,在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思考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在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的内表面会有冰花;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烧黑的灯泡;播撒干冰人工降雨;舞台制造白雾。对于这些现象学生都是非常熟悉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降低学生害怕物理的心理,会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找到学习物理、探究物理的兴趣,当然,也会转变学生学习只为了考试的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从环境着手,营造和谐氛围。

一直以为课堂环境是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的,至少没有直接的关系,总认为只要教师教学方法选择正确,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可以被调动,学习效率便会得到提高。所以,教师的课堂感情要真挚,尊重和信任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充满爱的课堂环境,有助于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情进入学习,也为师生之间的互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课堂环境的建设,要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使课堂成为每个学生的展示舞台。

总之,高效物理课堂的实现,不是教师单方面改进可以实现的,也不是学生单方面努力可以达成的,这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从多方面出发,让师生一起为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努力,最终实现教学的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黄丽娟。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几种策略[j]。学周刊,(16)。

[2]宋平国。浅谈初中物理和谐高效课堂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2(27)。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第十一中学)。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在我看来,不同的教师演绎不同的风采,却展现同样的精彩。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灵动的课堂,精彩的互动,智慧的语言,高超的调控能力,娴熟的教学技艺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视野,数学素养,创新思想,无不冲击着我的思想和心灵,给了我心灵深深的震撼。也让我学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高效课堂教学方面的思考。

一、以生为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以问促思,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例如,周礼老师在执教折线统计图这一课时,课前让学生猜一猜,张老师喜欢哪一个标点符号?为什么喜欢?号,周老师有许多地方不理解,你们愿意帮老师解答这些问题吗?接着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号,出示第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然后又出示一个?号外面画有一个圆圈比前面要难一点的问题,接着又出示一个?号外面画有两个圆圈更难的问题,不断地揭示知识的新矛盾,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学到知识。

《春风》的幼儿园语言课堂教学设计

1、教师朗诵儿歌并提问:

儿歌的名字叫什么?

春风是怎么走路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春风都去了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

2、教师分段朗诵儿歌,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3、多种形式朗诵儿歌

教师完整朗诵第一句儿歌并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

你们觉得这句儿歌哪位小朋友的动作最漂亮?我们请他来当小老师教教我们吧。

3、我请每组小朋友自己在剩下的儿歌里选一句自己最喜欢的,给他配上好看的动作

4、幼儿自由创编动作

5、反馈

让我们一起变成儿歌中的一员吧

教师邀请集体朗诵儿歌并根据儿歌内容进行表演

春风还让什么东西发生了变化?我们一起到外面去找一找吧?

春风

春风春风,脚步轻轻,走近小草,轻轻一亲,小草醒了。 春风春风,脚步轻轻,走进树林,轻轻一吹,树叶绿了。 春风春风,脚步轻轻,走到田野,轻轻一挥,麦苗高了。 春风春风,脚步轻轻,走进花园,轻轻一唱,花儿开了。 春风春风,脚步轻轻,走到河边,轻轻一摸,冰融化了。

春风春风,脚步轻轻,走到幼儿园,小朋友笑了:“春天到了”。

1、欣赏儿歌

2、学习儿歌内容

3、学习大胆在同伴面前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4、通过儿歌学习了解春天的景物特征

5、学会用优美的词汇

燕子两只、柳条、春姑娘(春风)、桃花、青蛙、雨滴、春天背景图

1、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2、找出优美的词汇,并学会使用优美的词汇。

1、导入,播放歌曲《春天来了》,幼儿欣赏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听的时候请你们把眼睛闭上,仔细的听一听歌曲里面都听到了什么?(教师到下面走一圈:眼睛闭上了吗?准备开始)

幼:举手回答(教师先请幼儿把眼睛睁开,幼儿回答后,总结幼儿回答,挖出春天)

师:我们再来听一次,并告诉老师你听到这首歌曲有什么感觉?(播放歌曲)

幼:举手回答

2、欣赏儿歌,提问

(1) 第一遍

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听听儿歌里

又说到了什么?(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儿歌)

幼:举手回答

师:再次欣赏儿歌,听听还有什么?(没说完整情况下)

(2) 第二遍

师:刚刚我们听到儿歌里面说春风是怎么样的吹?

幼:轻轻地吹

师:吹绿了谁?吹红了谁?吹来了谁?……(根据儿歌内容依次

提问,请幼儿举手回答)

(3) 第三遍

师:请小朋友再听一遍儿歌,帮我们的儿歌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幼:回答(教师总结幼儿回答,应到幼儿说出:春风吹)

3、学习儿歌

师: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首儿歌好听吗?

幼:好听

师:我们一起来学学吧?准备好了吗?先听钟老师朗诵一遍。

幼:准备好了(教师一边有感情的朗诵儿歌,一边放图片)

师:再次朗诵儿歌,手指图片,请幼儿跟读两遍。

师:这首儿歌很优美我们该怎么读呢?

幼:好听的声音

师:对!用好听的声音,优美的声音,第一句说春风怎么样的吹啊? 幼:轻轻地吹

师:所以我们该怎么样的读?

幼:轻轻地读

师:对!用轻轻地声音读,一起来读一遍

师:第二句说吹绿了谁?

幼:柳树

师:哇?把柳树都吹绿了,你看到绿绿的柳树心情怎么样啊?(高兴)所以我们这句该怎么样的读?(高兴的读)

师:一起来读一遍

(教师带领幼儿依此分析后面的句子,引导幼儿说出该怎样读,并一起读出句子,再将整首儿歌串联读)

4、学习使用词汇“轻轻的”、“吹”

师:都觉得这首儿歌美,你觉得那里美呢?

幼:柳树,桃花,小雨……

幼:轻轻的走、轻轻的抬小椅子……

师:小朋友今天表现的可真棒!回家把这首儿歌交个自己的爸爸妈妈吧!

幼:好!(结束)

1.初步理解诗歌中小动物与伞之间的关系,学会诗歌。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尝试仿编诗歌。

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快乐情感。

ppt 课件

提问:这是什么声音?下雨了,我们该怎么办?

引导幼儿一起到伞下躲雨。

教师提问:下雨的时候,我们都有伞,小动物们会用什么当伞呢?

1.教师继续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思考。

提问:这是什么小动物?下雨了小喜鹊会用什么当伞呢?为什么呢? 引导幼儿说出××是××的伞。

2.教师提问:大杨树长在什么地方?

引导幼儿说出:公路边的大杨树是小喜鹊的伞。

3.接下来依次讨论小青蛙、小蚂蚁的伞。

4.出示最后一句的ppt:下雨了,大家都有一把伞,看大家的心情怎么样?

5.师生共同完整朗读诗歌,理解诗歌情感,掌握诗句的结构。

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读。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想一想,公路边的大杨树还可以是谁的伞?水塘里的大荷叶还可以是谁的伞?山坡上的大蘑菇还可以是谁的伞?”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研究报告

一、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和局限。

(一)“是否完成认知目标”限制了教师对学生认知能力以外的其他发展的关注。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中,教师是否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更确切地说是这节课的认知目标,是作为一节好课的很重要的指标。的确,完成认知目标是教师在组织教学中一件很重要的任务。有时候我们会听到这样的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很多问题情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问有答,或讨论或交流,教师将课堂组织得“热闹非凡”,将学生调动得“兴趣盎然”,但检测学生实际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的情况却并不理想。原因就在于教师在备课时,未抓住完成该教学目标的关键条件。像这样未完成预定认知目标的课显然不能称得上是一节好课。但如果为了完成认知目标,而抹杀学生的创造性,忽视学生的情感的课也不能视为一节好课。认知性任务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或惟一目的,教师不应只关注知识的有效传递,而不考虑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不仅包括认知的发展,也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包括各种能力的发展以及个性的发展。学生的想法中也许蕴涵着创造性的火花,也许是对知识更深刻的理解,可是教师不愿意在这上面花时间,因为怕影响教学进度,完不成认知目标。

(二)“丝丝入扣”的教学设计严重束缚了教学中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传统的评课标准,往往强调教学进程要安排合理,教学环节井井有条。许多观摩课,教师不敢拿出原汁原味的课,就是怕评委们说自己设计的课“漏洞百出”,说自己水平低。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努力引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整个教学过程就像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一样,什么时间讲授,什么时间提问,给学生多少时间回答问题等都设计得“丝丝入扣”,结果往往是把一节好课上成了表演课,演员就是教师,或者说主角是教师,学生则是配角,是观众。教师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况常常采取回避的处理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看不到教师的随机应变,看不到对学生思维出现阻碍时的点拨。教学过程好似一杯淡而无味的水,观后不是让人拍案叫绝,为之喝彩,而是让人觉得索然无味,无任何收益。因此,我们说教学“贵在得法”,就体现在教师如何作好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促进者、启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三)“样样俱全”的所谓优秀课常常使教学忽略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需要。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中指标可以说十分完备,而且每一项指标几乎都有固定的要求,诸如,“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进程安排合理”、“课堂提问精炼”、“多媒体运用恰当”、“板书设计美观”、“教态自然”、“语言流畅”等等。结果我们会发现,许多观摩课中的不少环节就是为迎合评课标准而设计的。但是我们的教师有没有想过,课堂教学既然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就必须围绕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需要来设计,其目的是使所有的学生都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发展。如果为了把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在黑板上即使板书并不那么美观,甚至让学生参与板书,又何尝不可呢?相反,如果让所谓的多媒体限制了学生的理解,让所谓的板书限制了学生的理解,那才是一堂既可悲又失败的课。传统的评价标准所存在的弊端和局限性使得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种好的、值得倡导的课堂教学究竟应该是怎样的,或者说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应该包含哪些方面?为此我们研究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因为知识是不能传递的,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知识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获得。也就是说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代替。因此,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以保证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而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者参与目标或子目标的提出或确立。只有学习者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并形成与获得所希望的成果相应的预期时,学习才可能是成功的。为了让学习者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我们强调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习者参与目标或子目标的提出或确立。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课,总目标都能由学生自己提出。许多课是需要教师在备课时事先设计出各种任务、课题,但应该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自己确立这些任务或课题中所包含的各个子任务,明确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由学生自己来确立子目标,教师再引导学生去寻找达到各个子目标的方法和途径。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启发和鼓励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对初始的目标进行分解或将其转化为其他目标。二是学习者在“做”中进行学习。目标一旦确立,学习者在进行主动建构的过程中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操作对象,也就是说总是要有一定的事情让孩子们去做。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鼓励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先讲授所要学习的概念和原理,而后再让学生去做一定的练习,尝试去解答有关的习题,其潜在的假设是:学和做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只有先学会了才能去做,去解决有关的问题。我们所倡导的现代教学理念,正好用相反的思路来设计教学。先鼓励学生去做,在做中学。因为在学生做的过程中,学生要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甚至可能还要查阅有关的资料,从而作出合理的综合和推论,分析、解释当前的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便可以建构起与此相应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提炼和概括,使得学习者所建构的知识更明确、更系统。

(二)有效的教学应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

如果只是教师讲,学生听,那么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是单向的。教师们应该认识到学习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还是一种社会性的行为。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所建构的对外部世界的理解是不同的,也存在着局限性,通过意义的共享和协调,才能使理解更加准确、丰富和全面。因此,在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就应该是多向的,教学过程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就是说,知识是合作掌握的,学习是学习者、教师和其他学习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是合作的,而不是权威型的命令或控制。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充当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作为促进者,教师参与协商,鼓励和监控学生的讨论和练习过程,但不是包办代替,不是控制学生讨论的结果。作为指导者,教师应抓住学生学习中形成矛盾的地方,设计出相应的问题情境以启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提供必要线索的反馈,发展学生判断、交流、反思和评价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通过示范、讲解,尤其是提炼和概括,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作为合作者,教师把自己当作学习者,与学生一起去学习,敢于承认自己不如学生的地方;同时也愿意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和专业人员合作,敢于冒风险去开拓自己专业以外的领域。

(三)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的保障。

学生主动建构必然要借助一定的操作对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一定的学习材料。反对过于简单化地处理学习内容,希望把学习置于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之中,从而使学习能适应不同的问题情境,在实际生活中能有更广泛的迁移。同时,也强调在学习中应让学习者试着像科学家那样去思考问题。虽然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考的对象不可能达到科学家那样高深,但在学习中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却是一样的。因此,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应更多地取材于现实生活,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与问题解决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并学会利用材料中提供的各种原始数据去进行分析、思考,展开探索,提出假设,进而检验假设,得出结论。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因为在学习者面对一个新问题时,必然先要求他们用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在有了一定的想法和努力方向之后,开始尝试用一些方法对该问题展开探索。根据尝试后的结果,学习者还需准备自己在小组中需要交流的信息,必要时甚至要写出书面的提纲。在小组交流讨论时,一方面学习者需要让别人理解自己的解题策略,另一方面还要努力理解他人的解题策略,并不断回顾和反思自己与他人在解题策略上的正确与错误、相同与不同,对正确的需给出证据和阐述理由,对错误的需找出错误的原因,对都正确但方法不同的解题策略,需比较不同方法之间的特点,优化解题策略等等。这些环节是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必要环节,教师必须给予时间上充足的保障,这样学生知识建构的质量才会提高,反之常常会流于形式。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空间上的便利。这里的空间主要是指学生座位的安排。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往往是插秧式地编排座位,每个孩子被安排安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努力去理解黑板、教材或教师提供的学习内容和材料,这使得学习常常被视为孤立、个体化、相互存在竞争的活动。

如果我们把孩子们编排成一些工作小组,从空间上给予一定的调整,孩子们会十分乐于彼此进行交流、倾听、解释、思考他人的观点以及自己进行反思,从而更有效地完成对知识的建构。形成一个小而精的工作小组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从理论上讲,每个学生积极参与的机会是随着小组人数的扩大而减少的。与此同时,整个班级中的小组数也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从这个角度讲,适当减小班级规模是应该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

(四)有效的教学旨在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

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真正的理解,而不是表面上的理解。这样在课堂上教师想通过提问“你们懂了吗?”或“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来判断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学生是否形成了深层次的理解大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能否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表达所学的知识;能否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能否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式问题;能否综合几方面的相关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这些方面,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和练习是可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情况的。而要做到这些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则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因为只有理解和关注学生是怎样学习的,才能促进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

(五)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

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习者要不断监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判断自己的进展与目标的差距,采取各种增进和帮助思考的策略,而且学习者还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推论中是否包含逻辑错误等等。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即培养反省认知的意识,引导学生思考:“我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我的解题途径是否最佳?”“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途径?”“今天学的这些知识(或研究的这些问题)之间有何联系?”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有人甚至将一个人是否具有反思习惯作为一个人是否聪慧的指标。由此可见,在评课时教师对学生进行自我监控与反思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

(六)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学生在学习某门学科时,总是带有一定的情感的。这种情感的投入与学生学习该学科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密切相关。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学习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而积极的体验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之上,建立在不断的成功与进步之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错误应该得到允许和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击,学生的创造性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而不是忽略和抹杀。现代的教学观特别强调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每一次成功与进步的评价在促进学生获得对学科积极体验的重要性和引导作用。因而这种评价不能简单地形式化为一种肤浅的表扬。

三、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

评价一节课,应该从教师组织学生活动的角度去观察,从引导教师关注活动的直接效果--学生是否能够实现有效学习,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有效学习的角度去设计活动、组织教学,这样才会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也才能促进课堂教学评价自身的健康发展。际上,由于评价者自身观念的滞后,由于课堂评价标准存在某种偏差,课堂教学评价给实际教学工作带来误导的现象并不少见。所以,在研究制定好课标准时,必须坚持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坚持以发展的观点评价发展中的教学过程的态度,使我们所倡导的好课标准,不是悬在师生头上束缚其主动精神发挥的利剑,而是帮助教师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引导师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武器。课堂教学的本质既然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评价课堂教学就应该从观察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进行。观察的重点是活动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组织下的活动过程,这些组织工作的惟一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所以,教师的组织活动不是观察、考评的重点。只有在教师的活动引发了学生的活动以后,只有把教师的活动与学生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情况下,测量评价教师的活动才对评价课堂质量有意义;否则,不论教师讲解得如何生动,不论教师展示了多少教育资源,只要它们没有激起学生的有效学习,都是不必要甚至无价值的。在度量、评价课堂教学时,把观察重点从教师的作为转到学生的作为上,把教师的作为联系到学生的活动上来加以评价,反映了我们对课堂教学本质的新认识。当然,在这样分析评价课堂教学以后,并不是否认教师对教学的主导作用,因为学生有效学习活动表现就是教师劳动的成果,反映了教师的组织与计划的水平,所以,我们仍然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依据课堂上学生的实际表现来评价教师,来认识教师的业务水平与敬业精神。作为对一种活动过程的评价,应该从活动的目的、活动的过程、活动的效果、活动的氛围、活动的特色等方面来加以评价,在制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时,应该抓住以下五项指标:

1.教学的任务、目标。

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每节课总要由师生确定一项或几项具体的教学任务,就是说,要明确大家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去学?任务或目标应该是具体而科学的,是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命题,是合理的要求,是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符合传承人类文明需要的要求。另一方面,这样的任务与目标又应该是有生命力的,即适应学生知识能力准备基础的,是学生感兴趣、有挑战性的,而不是简单地重复,也不应距离学生生活经验过分遥远。学习任务、学习目标的科学性与适应性是激发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任务目标不合理、无价值,不会引发学生的兴趣,也不可能实现成功的教学。

2.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应该符合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的生成发育过程,应该符合学生的身心需要。作为一个群体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点应该放在学生的参与度上,放在学生参与的广度、深度与自觉程度上。要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有效学习,要看教师重点讨论、重点讲解的问题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学生的需要,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难点,还要看学生与教师提问、讨论、作业等活动表现出的精神状态与价值追求。同时要关注教学过程的组织程序与活动节奏,从整体上看是否有合理的顺序与秩序,是否能随时因人因事而灵活调整既定安排,活动节奏是否符合健康与安全的原则,能不能做到张弛有度、融严肃与活泼于一体?对活动程度与活动节奏的观察要围绕有效学习的需要来考查,要关注活动方式、方法的合理性与教育资源利用的适宜程度,要依据学生认知与情意发展的要求来评价活动程序和活动节奏的科学性、合理性。在观察分析教学过程时要坚持“目中有人”的原则,要关心学生个体或群体的情绪体验,要从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的实际效果和长远影响去评价教学过程。总之,观察教学过程主要是关注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与对教学任务的全面认识及其落实情况。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及其所体现的`现代教育理念,不能只停留在宣言层面上,而必须体现在教学活动过程之中,必须转化成为师生具体的活动方式、活动特点与活动氛围,这样才会真正对学生发展起促进作用。

3.教学活动的氛围。

氛围似乎是玄妙而无从把握的东西,其实它是充盈在师生交往与活动中间,体现在课堂的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中,完全可以被当事双方与观察者感知的客观存在,是一种可以左右课堂教学活动效能的关键因素。积极的教学环境应该是和谐、活跃、民主、平等的,是让每个参与者身处其中都感到安全、亲切、有归属感的。美国学者里德利等人在《自主课堂》一书中提倡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他们提出的多种要求都与课堂氛围有关,如情绪安全感、自信心和归属感,都要求我们关注学习者的心理需要。具体说来,他们要求建立“温暖的、学生彼此熟悉、相互接纳的学习场所”,要求“不要让学生感到为难,也不要诱哄着学生去学习”,“无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如何,让学生看到你在关心他们每一个人”,要求“在教室里创造家庭般的环境和规则”,亦即采用“民主的运作方式”,主张“每个成员都是有价值的一员,都享有地位、尊重、基本权力、权利和义务”,等等,都与我们所提倡的和谐、活跃、民主、平等的氛围相吻合。他们提出的“积极课堂”的建设目标,是建立在对美国学生课堂要求的调查统计基础上的,它反映了美国学生的要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学生的期望。

4.教学效能。

有效的教学一定是使学习者有所收获的学习活动,检查学习效能是非常重要的。效能检查可以有三项指标,一是问题解决的程度,二是解决问题的代价如何,投入产出比例是否恰当,三是看能否引发继续学习的意愿,能否促进发展。具体地说是能不能带来新的问题,能不能启动更深入、更广泛的学习活动。学习效能评价,要有效益意识,要提倡在减轻课业负担的条件下实现学生发展,要像关心学业一样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尽量做到少而精,做到“低投入,高产出”。在当前“血汗教学”盛行,教师加时、加课、拖堂现象严重的现状下,我们主张要把“按时下课”、“不加时集体补课”作为教学纪律、作为评价课堂教学的关键要求之一提出来。有些人以为只要把学生升学考试的分数搞上去,不论其平时有多少违背教学规律的事情,都可以一俊遮百丑,都可以以“好心”而遮掩过去,其实是非常错误、非常有害的。现代社会是讲效益的社会,现代社会要由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人去创造,如果我们的儿童、少年从小就是在不讲效益,在大量苦不堪言的重复训练中去追求眼前的“成就”,从小就在这种重复性的训练中消磨了学习的热情与主动精神,那么他们又怎么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需要呢?又怎么会成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呢?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必须有效益观念,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

5.创造性增值。

这是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个性特征、创造精神与探索勇气的鼓励与支持。一节好课,应该是能够体现出教师个人特点的课,也是与此时此刻实际密切结合的课,是有某些创新尝试或灵感火花的课。所以,要鼓励教师大胆创造,也要允许教师的探索有所失误、有待完善。创造性增值或特色加分,不能只是老教师的专利,而应该成为鼓励所有教师进行改革尝试的手段,应该成为鼓励教师在一般性要求中重点突破、以点带面、逐步提高教学整体质量的方法。所以,不仅是没有列人评价要素的特长、特色可以加分,列人评价要素的要求,做得有特点、有创造也可以加分。

总之,要鼓励教师大胆改革,尝试新方法,探索新规律。素质教育条件下的课堂教学,是个生成发展中的新事物,我们还没有多少成功的经验。在这样的条件下,鼓励教师积极创造,让更多的教师在创造中把握素质教育、现代教育的本质要求,不仅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四、具体评价课堂教学应主要考察以下六个方面的指标:

(一)、教育目标。

1、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

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关注学生的差异。

2、可操作的程度。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

(二)、学习条件。

1、学习环境和创设。

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2、学习资源的处理。

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处理科学;学习活动所需要的相关材料充足;选择的教学手段恰当。

(三)、学习活动的指导与调控。

1、学习指导的范围和有效程度。

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根据学习方式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及时采取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教师的语言准确,有激励性和启发性。

2、教学过程调控的有效程度。

能够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进程、难度进行适当调整,合理处理临时出现的各种情况。

(四)、学生活动。

1、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

对问题情景关注;参与活动积极主动。

2、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数较多;活动的方式多样;活动的时间充分。

3、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

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能发表个人见解;能按要求正确操作;能够倾听、协作、分享。

(五)、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的宽松程度。

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讨论和回答得到鼓励;质疑问题得到鼓励;学习进程张弛有度;师生交流平等、积极。

(六)、教学效果。

1、目标达成度。

基本实现教学目标;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2、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有些学生能灵活解决教学任务中的问题。

3、教师和学生的精神状态。

教师情绪饱满、热情;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以上评价方案可以评价表形式,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这一评价方案可用于互评,或自我评价。该方案为任课教师,同科教师,教学管理人员评价课堂教学提供了基本依据,体现了对课堂评价的几个原则:以人为本,过程评价,侧重评学,体现开放性等。

附一:主要参考书。

《课堂教学与学习成效评价》(唐晓杰等编著,广西教育出版社)。

《自主课堂》(美国里德利、沃尔瑟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有效课堂》(美国玛扎诺、皮克林、波洛克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思维心理学》(邵志芳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基础课程课程纲要解读》(钟启泉、崔永郭、张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高效课堂是每个教师一直追求的理想,也是每一位望子成龙家长的企盼。小学数学随着年级的增长,因其学科的特点,变得越来越抽象,逻辑性也越来越强,学生有点望而生畏。这对小学数学老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任何时候,课堂教学永远是教学最基本形式,教学的目标规定的重点、难点都必须在课堂中突破。长时间以来,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框定的范围为主,忽视了学生的渴求。课堂上,常常出现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却痛苦无措,不知所云。学生慢慢的对数学学习失去热情,并且产生了厌烦的心理。只有构建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得到得到自己需求的东西,品尝到学习的乐趣,收获的喜悦,学生才会热爱数学,乐学、好学数学,才能在此基础上,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那么,为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打造自己品牌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了解学生个性。小学生大多渴望老师的表扬,老师的激励对孩子来说是莫大的荣耀。他们会因为老师经常性的小小表扬而喜欢这个老师,进而喜欢这个学科。所以说,数学老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让每个孩子在你的课堂上都如花儿一样,因你的赞赏,开的更绚烂夺目。数学教师可以经常开展一些活动,比如:讲数学家的故事比赛,图形拼接艺术画大赛等等,这些比赛具有层次性,给每个层次的孩子参与的机会,教师对此还得努力,不要吝啬表扬,这不仅能成为他们学习的动机,也可能成为他们继续学习的力量。

(2)了解学生原有认知基础。课堂教学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教师要了解每位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才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大大提高了课堂实效,也消除了课堂上的无效空间,最大程度上降低学生的学习障碍,使学生很快融入新知识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创设有关数学知识的有效情境,理论连接生活,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数学的摇篮,生活处处皆数学,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的运用,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在讲“圆形”时,教师可以这样问:“下水道的盖子为什么是圆形的?正方形的不行吗?”让学生主动走进生活探究知识,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2、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是高效课堂的条件。

在小学数学课堂,常常看到学生发言很热闹的情景,但其他学生却不知道在听什么,精神开了小差,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改变这种局面,让学生学会倾听。学生只有用心倾听,才能理解发言的内容,和发言的人产生共鸣,进而产生情感的交流。教师也要学会倾听学生,即使学生没有说话,但通过学生的神情,教师也能听到学生的心声,了解到学生的需求,教师关注学生,走进学生,理解学生,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波动,这也是作为教师其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驾驭课堂能力的最好表现。这样的相互倾听,是互相信任的表现,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和谐相处,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激发。

3、充分的课前准备是高效课堂的保障。

新课标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首先,教师根据教材,教学目标要难易适度,既不能简单到轻而易举,失去挑战,体会不到努力就有收获的幸福,学生学习的兴奋度就会降低;也不能太高,任凭你怎么使力,也达不到终点,学生就会失去信心,很难再有探究知识的勇气。其次,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数学教师要兼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要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学有所得,这样学生打好基础,未来的继续学习才有可能。才能保障高效课堂的实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高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在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基础上的更高层次追求。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恰如其分的导入,可以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对要学知识的质疑,为后来的学习做好铺垫。数学教师可以在新课的伊始,讲有关的数学故事,播放相关的视频,动画等,也可以凭借教师自身独特的语言艺术,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导入新课。这样,就能让学生融入教师制定的情景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开启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展示提纲,自主学习。教师课前做好课件,多媒体展示,明确本节的自学提纲,并要求自学的时间,指出要检测的内容,学生学习时就会格外用心。教师走进学生,和学生一起学习,教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学习,发现问题,及时点拨,对在自学中发现好问题的学生,教师给予鼓励,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合作是一种能力,一种比知识更为重要的技能,合作共赢,不仅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在合作中,更能锻炼沟通能力,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的交流。还能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5、良好的自学能力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坚强后盾。

数学教学,最重要的是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能由此知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数学教师必须有改变教学方法的观念,才能在改革中迎难而上,披荆斩棘,为学生打造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学,在自学中领悟知识的真谛,然后,帮助学生学以致用,自己去完善数学知识,让只是在脑海里立体完美起来。

数学教学的关键不在改变数学知识本身,而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与自主探究数学的习惯,学生将终生受益。教师要不断地将学习数学方法化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让学生明白“授人以渔”的道理。

6、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策略。

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符合孩子的天性。在传统的数学课堂,学生有的昏昏欲睡,有的发呆发愣,尽管老师使出浑身解数,也达不到满意的课堂效果。信息技术提供学生绚丽的色彩,惟妙惟肖的动画,优美的音乐,声情并茂的视听感受,极大的调动学生的感官,给学生生临其境之感,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生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信息技术拥有独特的魅力,有很强的存取功能,给以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其他多媒体无法比拟的。大量的信息扑面而来,学生耳目一新,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电子白板锦上添花。电子白板结合信息技术的功能,实现了“翻转课堂”的教学理论,更适用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特别是对数学图形的教学,更是神奇,长方形也可以立体起来,还可以立体的菱形,可以翻转过来变换不同的图形,学生在新奇之余,短时间内接收到大量信息。现在有的教师还下载手机app,随时记录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保存在计算机,应用时方便快捷。信息技术还可以让教师和家长联系,通过网上平台和家长沟通,发布检测成绩,留一些课外作业,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动态,这样沟通交流,便于老师了解学生知识的疏漏,然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调整,提高了课堂的实效。

7、良好的习惯,为高效的课堂保驾护航。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习惯是学习成功的保障。小学时代,是学生各种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习惯的培养,应抓住小孩具有极强的上进心里,对于好的方面,要多加鼓励,小孩就会继续,这样,常抓不懈,潜移默化中,学生良好的习惯就慢慢形成。在培养过程中难免会有反复。我们要善于抓反复,反复抓。如此,学生焉能不上进,学生如何不进步,数学课堂如何不高效。

总之,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下,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教师的教学素质,学生学习品质,都很重要,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共同进步。只有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甚至比其更高,更有效。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完美实现数学教师的高效课堂,必须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研究报告

今年秋季,为适应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我校抢抓机遇,学习借鉴山东兖州等地的教学改革经验,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掀起了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的热潮。

一、专家引领,规范流程,全面构建高效课堂。

(一)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把高效课堂的实施模式确定为“三步六段”、“35+10”模式,即课前、课中、课后三步,课中分“六段”,课堂时间分配为35分钟+10分钟两部分。

一是课前师生实现“两个前置”。教师由备课改为编写“导学案”,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师生由此构成相同的探究经历,实现学习前置、问题前置的目标。二是课中认真落实“六段”环节。三是课后落实反思跟进。认真总结课堂教学,师生做好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使学生做到堂堂清、巩固落实。

(二)规范课堂实施流程。

通过课堂小结把隐性的逻辑关系显性化,通过检测落实“三维目标”的要求。

在课堂时间管理上,认真落实“35+10”模式。前一节课里的后10分钟,就是下一节课的开始。在这10分钟内,学生根据教师精心设计的导学案,预习下一节课内容,教师指出学习目标、学习方法、重点难点等,指导学生读通读懂教材,参与学生预习,与学生共同探究导学案中的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策划者、引领者和参与者。这是点火预热期,学生处在第一学习态,并带着问题离开课堂,产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为了充分展示、有效质疑,学生会利用“45分钟”以外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主动学习,课堂的时间也就不再是45分钟,而是35+10+x。课后学生深入预习,进入第二学习态。

第二节课35分钟完成学习目标,进行当堂检测,这又是学生的第一学习态。留下10分钟再预习第三节课内容,如此循环,用两个“第一学习态”夹击“第二学习态”,有了良好的“第二学习态”,课堂就高效起来了。

(三)创新学生学习方式。

决。课堂上,学生展示“独学、对学、群学”的成果,通过质疑对抗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这种“独学、对学、群学”也就是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

(四)强化专家引领指导。

在实施高效课堂过程中,学校除聘请中央教科所华教湖北省办事处的专家担任总顾问驻校指导外,还请来湖北大学教授“坐诊”,为高效课堂“把脉”。专家们深入课堂看课,开学两个多月来,看课80多节;参与指导校本研修30多次,和老师们共同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新的教学模式稳步推进。专家引领指导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对新的教学模式进行理论论证,看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是否符合高中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否符合教育基本规律;二是提供教育理论支撑,通过专家报告、与专家面对面互动交流等活动提高教师理论素养;三是参与指导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建章立制,积极反思,课堂高效初见端倪。

(一)认真总结,积极反思。

学校根据高效课堂的实施情况,坚持天天有小结、周周有总结,并要求教师进行积极的反思,不断改进课堂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课堂上,经常出现小组合作解答某一问题的情景,这是我们传统课堂中很难看到的情景。

2、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来看,“满堂灌”的现象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展示”和教师点拨。搬走了讲桌,学生不再是排排座,而是以小组为单位面对面坐着。教室四周全是黑板,每个小组一块板面,教师不再控制黑板,而是退回到学生中,形成了“生进师退,生不退师不进”的课堂氛围。课堂中,学生在展示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教师在课堂中收获着职业的幸福。教师上课也是上学,与学生同样“带着学案来,满载知识归”,实现与新课程共同发展。现在,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学生精力流失率明显降低,学习效率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稳步提高。

3、从学校教学管理上看,为教学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实施高效课堂,突出了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使为之服务的教研组集中备课、教研活动、德育活动、电教工作、后勤服务等都得到进一步加强,促使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建章立制,持续推进。

学校立足长远,注重加强构建高效课堂的系列管理制度建设,努力建立推进课堂模式改革的长效工作机制。

1、建立示范课验审制度。实行高效课堂“示范课”申报制度,所有申报教师在“高效课堂教学孵化室”接受专家评委验收,不能达到标准的再次申报验审,直到合格。

2、建立课堂巡查制度。学校领导和教务处安排的专人,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巡视,做到“有课必查,违规必究”,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

3、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实行“业务反馈”,值周校长在每天第八节课反馈当天课堂巡查情况,通报当天的工作情况,对违规教师提出整改意见。

4、建立导学案评价制度。每周对教师的导学案进行一次评比,将优秀导学案收编入册,供学科教师参照学习。

5、建立名师评比制度。学校建立了“高效课堂名师梦之队”选拔制度、“学校创新发展岗位功勋人物”评选制度等,以此激励教师潜心研究,专心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几个月来,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提升教学质量的曙光让学校教职员工增强了推进改革的信心。学校将在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认真做好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工作,深入研究和探讨高效课堂教学问题,促进教学质量的平稳提升。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实行高效课堂是给学生一个自己的舞台,给老师一种新的希望,给学校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我对自己的数学教学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高效课堂来自多姿多彩的情境创设。

教学情境创设应目标明确,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

二、学生的自主学习很重要。

在教学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讲,而对于在预习中已弄懂的内容可通过听讲来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与教师讲解之间的差距、看问题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种好些;课后复习――学生可先合上书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课堂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自己归纳出几个“条条”来。同时,加强对书本例题的剖析和推敲,因为课堂内老师讲的例题尽管数量不多,但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要改变学生的学习观,教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方法,学生将终生受益。

三、课堂展示,展出自信和魅力。

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高效。

1、学生课堂激情研讨: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上课学生对问题的激烈讨论,更能让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同学间互相帮助,增进学生间的感情,与此同时,在讲题中,学生更能找到自信。

2、课堂展示,让学生在有限的黑板空间,使学生能很好的表现出书写功底和概括能力。

3、激情点评,此环节让学生有了对题相应的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在讲的过程中做到条理清晰,环节明确,达到对题的方法的总结和对知识点的归纳。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增强学生得自信心和勇气,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

4、优生带学困生,在课上我们还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我觉得这种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很实用,而且学生积极性也很高涨,从而带动学生的学习。

我们自己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虽然,课堂上一些问题解决课、巩固练习课、回归复习课具体操作还有很多瑕疵和不足;一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没有提高上来;怎么能让那些爱学习的学生更加喜爱学习并帮助那些积极性不高的同学等等很多问题。但是我相信,既然有了好的开端,我就会一如既往的努力下去,只要有努力就有收获。

如何打造高效历史课堂《“蒸汽时代”的到来》教学设计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是当代教育核心的内容。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呢?我觉得应该从教师和学生双方面共同去努力。

一、不可忽视的教师主导作用。

1.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在先进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策划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不被新的形势淘汰。从“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从“教师由原本围绕着“本本转”转变为“围着学生转,以学定教”;从“以教材作为教学内容”转变为“以教材作为师生展开教学活动的材料”。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为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做好了心理上的铺垫。

2.教师要提升专业素质。

“高效课堂”还要求教师必须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质。高效课堂需要高素质的教师来主导。“站得高才能望得远。”教师要不断学习来充实提高自己。我们还要好好学习新课程理论,学习教材教法,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我们每个人更应该努力做科研型教师,反思教学行为,总结教育教学规律,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做一名学习型、研究型、实践型的教师,在日积月累地努力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转变教学方式,以生为本。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要求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这对一线教师来说,应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在转换师生角色上,积极探索和构建和谐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在变革教学方法上,积极探索以活动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转变学习方式上,积极探索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模式。

(2)重视教学设计,加强“预设”。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更重要的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设计好每堂课的教学程序,突出每堂课的教学重点是课堂高效的保证。要切实做到认真解读教材,优化教学方案,在抓住“重点”、凸显“难点”、破译“疑点”上下功夫,在能提高学生能力的“支撑点”上下功夫,在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兴奋点”上下功夫,就为提高课堂效率,打造高效课堂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3)优化课堂教学细节,突出实效。

“细节决定成败。”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有限的40分钟时间,科学地把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像艺术家那样潜心设计,精心雕琢每一堂课。全情的投入,注重研究,于细节处下功夫,那么就一定能呈现出“学不厌,教不倦”的和谐氛围。

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是精品,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出高效课堂。

二、毋庸置疑的学生主体作用。

教师教得好不如学生学得好。我们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造出高效课堂,必须让学生学得愉愉快快、轻轻松松,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从教以来,一直明白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性,所以总是努力争取做到。学生的情况总是千差万别的,要想做到真的很难很难。有时候想想,一只手伸出来总是有长有短,我为什么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达到某一个要求呢?但每个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我们要尽可能的让他们成才。我们应给予他们深深的理解,并发自内心地去爱他们。你会发现他们是值得你去爱的。

(1)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

我们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少教师课堂教学时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一个环节套着一个环节,节奏非常快。看上去教学非常紧凑,但效果又怎样呢?学生好象是“赶鸭子上车”。所以,高效的课堂教师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感悟教材。努力使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2)课堂教学要“提优―推中―补差”相结合。课堂教学,就要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学得牢,差生跟得上。学生的智商水平、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都存在差异性。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何提高学生,发展学生,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教师要针对学生情况对他们进行点拨、调动,努力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课堂上采取“提优―推中―补差”相结合是高效课堂的具体表现。

2.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学法的指导。

达尔文曾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法的指导是学生学会学习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做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渔”。教学中,在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我都会让他们对所学知识进行小结,把所学知识整理、概括、分类,促进学习能力的形成。数学学科更讲究学法,我们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在小结中发现,在发现中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学法指导,学生的学习能力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强,课堂也一定会越来越高效。

3.课堂教学还必须准确把握“生成”。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把握好教学的“生成”。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上,“预设”已经不重要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学情是最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应敏锐地关注学情,注意把握好方向,随时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课堂因“生成”而精彩,也因“生成”而高效。

总之,当我们的课堂教学处于教师精讲、善导、巧评,学生乐学、会学、优学的状态时,那一定是充满快乐、激情四射、散发诱人魅力的高效课堂。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历来是教师感到最为困难的事情,可以说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面临的最严重的挑战。所谓高效课堂,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管理中以学生为中心,时时考虑学生的需要,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形成一种互相尊重、有秩序和相互信任的气氛,以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我们农村教育受到各方面原因的影响,学生课后不能得到良好的课后辅导,学生能学到的知识只有在课堂,所以追求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显得更加尤为重要。

下面是我在努力追求“高效课堂”的一些拙见: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低年级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很少是因为认识上的需要,而是对数学活动本身感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强大内驱力。教学活动中能不能不断激发兴趣,使学生自始至终情绪高昂地主动参与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因为二年级的孩子对单纯的学知识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我在教学中经常把有趣的故事贯穿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知识,这也体现了“在快乐中学生活中的数学,学生活中快乐的数学”这一教学理念。这样教学有较高的趣味性,学生乐于接受,使数学学习更加生活化、情境化,拉近了学生与生活之间的距离,真正体现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更重要的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二、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操作体验。

数学概念是抽象的,而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能力较弱。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学生经过操作体验,主动获取知识。这比教师单纯的“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有效多了。同时应营造比较愉悦的学习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分小组竞争,以提高课堂效率。

然后再将每个人的答案进行汇总,从中选出代表汇报结果。这样避免在小组学习中有的孩子不思考,不参与的现象。

四、激励表扬,注重过程评价。

满足孩子心中的成就感,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自信心.评价激励不同层次的孩子们不断进步,感受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份进步。成功的喜悦,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堂上,学生一次精彩的发言,一个独到的见解,一回勇敢的尝试,一次进步的努力„„我都及时抓住学生闪光的这一刻,恰当有效的进行评价。即使是错误或不够准确的理解,我也鼓励孩子正视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形成对数学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孩子认识自我,树立信心.。课后,和孩子们一起嬉戏,一起玩耍,把自己当作孩子中的一员,投入到他们的队伍中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获取他们的信任。一个赞许的微笑,惊喜的面容,频频赞同的点头,骄傲的大拇指等,使得此时“无声胜有声”.

相关范文推荐
  • 12-28 接收预备党员会议记录(精选19篇)
    作为预备党员,我们应当时刻牢记入党宣言和入党誓词,自觉践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我们精心挑选了一些成功的预备党员事迹,希望能激励更多的积极分子加入党
  • 12-28 支部书记抓党建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优秀18篇)
    整改措施是在发现问题后采取的针对性行动,以解决问题和改进状况。针对不同的问题,下面整理了一些常用的整改措施,供大家参考借鉴。措施是管理学的名词,通常是指针对问题
  • 12-28 档案室档案安全应急预案(精选19篇)
    应急预案的核心是预测和预警,在事件发生前就能够提前做好准备,确保能够迅速应对和处置。下面这些实用的应急预案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紧急情况。为建立健全档案安全
  • 12-28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在教学计划中,教师会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进度、知识体系、教学目标等多个因素。如果你需要一些教学计划的范文,希望下面的教学计划能为你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教学目标:1、
  • 12-28 圆的周长教学设计(通用20篇)
    教学计划的编写是为了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确保教学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接下来是一些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计划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借鉴和启示,提高教学质量。
  • 12-28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教学设计向日葵(模板14篇)
    在幼儿园中班,孩子们开始接触到艺术和音乐等创造性活动,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下是一些幼儿园中班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教育目标:。1让
  • 12-28 中国娃教学设计说课稿(汇总15篇)
    教案模板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工具,有助于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感谢大家的关注,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一些优秀的教案模板范文。知识目标:学会12个生字新词,认读6
  • 12-28 出纳工作计划安排(模板21篇)
    出纳工作要求高度的责任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需要具备良好的数学运算和财务知识。下面是一些对出纳工作的优化和改进建议,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第一.财务工作距财务管理的要
  • 12-28 小学生思政课教学设计(汇总18篇)
    在教学计划中,教师会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进度、知识体系、教学目标等多个因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教学计划范本,希望可以为您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 12-28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锦集大全(21篇)
    教学计划还可以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和提高教学能力,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教学计划案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