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思想汇报>优秀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教学反思(汇总13篇)

优秀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教学反思(汇总13篇)

时间:2023-10-21 21:54:22 作者:MJ笔神 优秀求一个数的几倍的教学反思(汇总13篇)

企业标语是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要概括,可以让人们对企业有更深入的了解。制作一个吸引人的企业标语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以下是一些建议供参考。这里有一些来自不同行业企业的标语范例,它们通过精准的表达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共享课堂”的作课内容,在本节课的备课环节中,我看了大量的视频,希望能从其他教师的授课中学习到他们的优点,共享课堂教学反思。但是我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材料——教参。在备课之前,我应该熟读教参,明白教学的重难点,按照课程的重难点进行教学设计。

倍这个概念是学生第一次经历,经过了第一节课理解倍的概念以后,我再进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节课就方便了许多。本课从一个例题开始,利用多媒体展示情境图:擦桌椅的有12人,扫地的有4人。从这个情境图中让同学根据题目信息提出相关问题,问题一:擦桌椅和扫地的一共几人;问题二:擦桌椅比扫地人数多几个人;问题三:擦桌椅人数是扫地人数的几倍,教学反思《共享课堂教学反思》。接下来就让同学们思考这几个问题该如何处理。在这个环节中,我可以不全板书这三个问题,问题一、二跟本节课的内容并无太大关联,可以进行口头叙述,我只需在黑板上板书第三个问题即可。在解决第三个问题的时候我用了大量的时间来解释,其实这个问题可以让同学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这样更能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如果他们自己解释的.不好,我可以进行提示,让他们自己思考。等到同学解释完以后,我可以根据图示,再让同学们经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解决完例题,紧接着就进行练习。本节课设置了三个练习,让同学们在练习中更深层次的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

本课教学有缺点也有优点,优点是我充分应用了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让同学们能更直观地得到结果;缺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备课的时候没有熟读教参,没有充分理解本课的重难点;(2)本课教学把时间过多地浪费在与本课无很大关联的地方,这些地方可以用简练的语言带过;(3)在解释一个概念或一种问题的解法时可以让同学自己解释,用同学们自己的话解释就可以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最后教师可以用专业性的语言进行总结;(4)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的语言表达过于通俗,数学教师要用专业的、严谨的语言教学,在解释问题的时候可以用通俗的语言,但在解释一些概念或者做题方法时要用专业性的语言。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重视教参的作用,用精确的语言和良好的耐心教授学生知识和道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能做一名合格的数学教师。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运用知识的转化解决问题,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并且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习惯。重点是理解“倍”(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题方法。难点是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并且能够用语言表达。

1、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与把握。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理解编者的意图,充分挖掘所提供教材的有用性。要求教师恰如其分地把握教材,选择教材,利用教材,从教材出发却又不局限于教材。对教材有游刃有余的运用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教材的教学作用。在新课教学前加上简单的复习。教学中,复习已学过“倍”的内容,为接下去的新课教学作下铺垫。

2、学方式方法的优化。

(1)注重学生的说。在课堂中,呈现了不同的说的方式,个别说、小组讨论说、跟着同学一起说,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说展现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说的过程中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方法。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主能力以及对不同观点的审视能力。

(2)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如在例题教学“15是5的几倍”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而在做一做这题中,我让学生直接回答。小组讨论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宽裕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组织更好的语言,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而独立思考的形式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具优势。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思想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3、造和谐活跃的气氛。

首先我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充分解放孩子,解放孩子的手,解放孩子的口,解放孩子的大脑,让他们在自由的、平等的、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但在这堂课中,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1、在教学例2摆小棒的操作过程中,只强调了8根、12根是4的2倍、3倍,应注重让学生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转化成“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来解决,而没有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应该在这里强调老师摆一把小伞是1个4,学生摆两把小伞是2个4,8里面有2个4,也就是8是4的2倍,揭示倍的含义。在这里教师应渗透对应和函数的思想,要注重学生构建“倍”的概念的过程。学生通过操作过程后,能用语言把活动表述出来,训练学生数学思维从摆到说,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图形中理解倍的含义,解决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

2、在做一做一题中,还可以用圈一圈的方法,体现第一行是4个4,第二行是一个4,所以第一行是第二行的4倍,使图形变得更加直观。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认真专研教材,准确地把握重难点,,在周老师的指导下,争取更大的进步。

《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片段与反思

教学片段:

师:有一天老师回到家里看到桌上放了些水果,小朋友们看看有些什么水果?(出示图片)。

生:苹果和菠萝。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游戏小棒,用你的小棒来表示一下桌子上的苹果和梨。

好了吗?那么,小朋友们帮老师想想这是()是()的()倍呢?哪位小朋友来告诉老师?

生:苹果是菠萝的3倍。

师:为什么苹果是菠萝的3倍?(出示图片)。

生:因为苹果有是6只,菠萝有2只,6是2的3倍。

生:苹果里有3个2,所以苹果是菠萝3倍。

……。

生:苹果里有2个2,就是4是2的2倍,就是苹果是菠萝的2倍。

师:知道苹果的只数是菠萝的5倍,也知道菠萝的只数是2,(板书:苹果的只数是菠萝的5倍)也就是说...

生:苹果的只数是2的5倍是多少。

教学反思:

相对于美术、音乐、语文而言数学就根本没有乐趣可言。而在教学低年级的学生中,兴趣就更加重要了。

当然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不断尝试,联系实际,大胆探索,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会随着你的努力不断增加的。所以我在这堂课的设计上创设他们感兴趣的事。

首先老师一回到家里看到桌上放着些水果,这是每个小朋友都可以想象的也是一些小朋友遇见过的,在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于是很快就在小朋友们大脑中出现情景。而且对于他们来说,水果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而且一般都比较爱吃,可能有些小朋友看着这些水果还直流口水呢?这就吸引了他们的目光。再请小朋友们帮助老师动动脑筋,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帮助老师是非常光荣的事情,当然就非常乐意动起脑筋,所以在课的开始就处于积极思维状态。然而低年级的小朋友专心一件的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的时间,针对这点我就通过动手、动口,来转移他们对别的事情的注意,培养他们的耐心,同时也帮助他们对题目的理解。在摆小棒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小朋友用红色小棒来代表苹果,黄色小棒代表菠萝,这就是他们对颜色、声音、动作等感兴趣吧。

当然,在这堂课中我还有许多不足,比如课堂用语、结构安排等地方还需要我学习进步的。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

成功的地方:

2、通过让学生动手摆小棒感受“倍”,变静为动,让学生直观感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里面包含着几个另一个数,然后通过观察、分析、交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含义,初步掌握此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

不足的地方:

学生操作的较少。我让学生摆小棒只摆了一次,应再加强一两次操作,通过操作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倍的知识的`理解。

应改进的地方: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的加强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以及了解数量关系。首先让学生弄清题意,然后启发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学习策略,画图或摆学具,探求问题的答案,从而沟通实际问题,与乘法意义的联系,使学生发现算法。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以及了解数量关系。首先让学生弄清题意,然后启发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学习策略,画图或摆学具,探求问题的答案,从而沟通实际问题,与乘法意义的联系,使学生发现算法。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以及了解数量关系。首先让学生弄清题意,然后启发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学习策略,画图或摆学具,探求问题的答案,从而沟通实际问题,与乘法意义的联系,使学生发现算法。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

2.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磁力板、投影仪、圆片、小棒.。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采取抢答形式.。

2.口述算式和得数(出示投影片).。

3.导入.。

(1)学生摆圆片,第一行摆4个,第二行摆8个.。

(2)导入新课.。

如果已知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你们知道第二行摆几个圆片吗?

板书课题应用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可演示动画“应用题”或演示课件“应用题”】。

(1)引导学生在第一行摆2个圆片,教师同时在磁力板上也摆2个圆片.。

(3)分组讨论:第二行应怎样摆?要摆几个圆片?

(4)一人到磁力板上摆圆片,并口述摆的过程.。

(5)指导学生把例3填完整.。

2.完成教科书80页的“做一做”.【可演示课件“应用题”】。

(1)指导学生摆小棒.第一行摆3根小棒,第二行摆的小棒是第一行的4倍,教师巡视.。

(2)引导学生口述摆小棒的过程.。

(3)教师引导学生把此题填完整.。

3.教学例4.【可演示课件“应用题”】。

美术小组做黄花7朵,做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5倍,做了多少朵红花?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明确:

这题的已知条件是黄花7朵,红花是黄花的5倍,问题是红花多少朵?

(4)从线段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红花是黄花的5倍,红花多,黄花少,也就是求5个7是多少.。

(5)启发学生回答计算过程,并引导学生口述解题思路.。

(朵)或(朵)。

答:做了35朵红花.。

(6)引导学生把例4填完整.。

4.完成81页“做一做”的第2题.【可继续演示课件“应用题”】。

妈妈买了4米白布,买花布的米数是白布的3倍,买了多少米花布?

(1)引导学生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通过移动投影片出示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和数量关系.。

(3)学生口头列式之后,指导学生在书上列式计算.。

三、全课小结.。

四、随堂练习.。

1.看图列式计算.。

2.学生独立完成81页“做一做”的第1题.【可继续演示课件“应用题”】。

3.列式计算(出示投影片)。

五、布置作业.。

1.小明有5本故事书,连环画的本数是故事书的7本.小明有多少本连环画?

2.停车场卡车的'辆数是客车的6倍,客车有8辆,卡车有多少辆?

板书设计。

应用题。

教案点评:

教学开始便通过操作,使学生初步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路,学生多次体验,为学习应用题做好准备。

教学时,首先出示线段图表示题意,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读题理解题意——线段图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掌握解答应用题解题思路。

探究活动。

击鼓传花。

活动目的。

使学生能够根据条件自己编题.。

活动过程。

1.根据学号每人发一张号卡,然后击鼓传花,鼓停花到谁手,谁编题.。

4.最后谁的分高,就是计算能手.。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教学反思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运用知识的转化解决问题,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并且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习惯。重点是理解“倍”(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解题方法。难点是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并且能够用语言表达。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理解,理解编者的意图,充分挖掘所提供教材的有用性。要求教师恰如其分地把握教材,选择教材,利用教材,从教材出发却又不局限于教材。对教材有游刃有余的运用能力,最大程度地发挥教材的教学作用。在新课教学前加上简单的复习。教学中,复习已学过“倍”的内容,为接下去的新课教学作下铺垫。

(1)注重学生的说。在课堂中,呈现了不同的说的方式,个别说、小组讨论说、跟着同学一起说,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通过说展现思维过程,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说的过程中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方法。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主能力以及对不同观点的审视能力。

(2)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如在例题教学“15是5的几倍”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而在做一做这题中,我让学生直接回答。小组讨论的形式给了学生更宽裕的时间,有利于学生组织更好的语言,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而独立思考的形式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具优势。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的思想在这堂课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首先我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充分解放孩子,解放孩子的手,解放孩子的口,解放孩子的大脑,让他们在自由的、平等的、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1、在教学例2摆小棒的操作过程中,只强调了8根、12根是4的2倍、3倍,应注重让学生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转化成“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来解决,而没有理解教材编排的意图,应该在这里强调老师摆一把小伞是1个4,学生摆两把小伞是2个4,8里面有2个4,也就是8是4的2倍,揭示倍的含义。在这里教师应渗透对应和函数的思想,要注重学生构建“倍”的概念的过程。学生通过操作过程后,能用语言把活动表述出来,训练学生数学思维从摆到说,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图形中理解倍的含义,解决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

2、在做一做一题中,还可以用圈一圈的方法,体现第一行是4个4,第二行是一个4,所以第一行是第二行的4倍,使图形变得更加直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认真专研教材,准确地把握重难点,在周老师的指导下,争取更大的进步。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

相对于美术、音乐、语文而言数学就根本没有乐趣可言。而在教学低年级的学生中,兴趣就更加重要了。

当然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不断尝试,联系实际,大胆探索,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会随着你的努力不断增加的。所以在这堂课的设计上创设他们感兴趣的事。首先引入去动物园这一教学环节,这是每个小朋友都很有兴趣,是可以想象的也是一些小朋友遇见过的的事情,于是很快就在小朋友们大脑中出现情景。对于他们来说,去动物园看动物是件很高兴的事情,于是学生很快就被我带如教学情境中,吸引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课的开始就处于积极思维状态。然而低年级的小朋友专心一件的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的时间,针对这点接着又以生活中的情境再次带学生进入练习巩固阶段,让学生在数学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真正做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通过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既能加深学生对倍的含义的认识,又能为以后学习解答“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等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1.例题出示了“杨树有5棵”和“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这两个条件,要求“柳树有多少棵”这一问题。我先让每位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先在第1行摆5根小棒表示杨树的5棵,再在第2行摆小棒表示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这一过程让学生独立操作。巡视中我发现,学生基本上都知道要在第2行一共摆15根,但大部分学生都是把这15根放在了一起。于是在我的要求下,孩子们开始调整小棒的位置,也就是把每一份中的小棒靠得紧一些,份与份之间离得远一些,这样才能很清楚地看出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这也是为后面将“几倍”转化为“几个几”做好准备。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方法的关键就是“几倍”转化为“几个几”。学生摆好小棒后,教师可以结合小棒图讲述: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也就是说柳树有3个5棵。并让学生看图练习说一说这样的`话。整个过程是由直观操作到抽象思考,引导学生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也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之后的练习也要让学生分析每题的数量关系,加深对“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理解,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把“几倍”转化为“几个几”去想。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

今天教学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节课,在上完课后,我的感觉是这节课不是很成功,对于直接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题目,如:4的.9倍是多少?学生能够很快知道答案,对于“已知3个三角,圆的个数是三角的3倍”这样的问题,学生的回答就会是五花八门,我从倍的意义上加以引导,终于迈过了这个槛。

而对于信息窗5的信息,学生要求林杰用了多少个贝壳?能够想到用两个条件,用刘林的贝壳个数和林杰的贝壳个数是刘林的3倍,但在列算式时,仍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列。问题出在两方面:一是对倍的意义还不理解,二是对于用有关信息解决数学问题仍把握不准。也就说,还要加强练习。

对于“李飞比王晶多用了多少个贝壳”这样需要两步计算的问题,是太难了。学生在用减法做第二步时,竟然想到用乘法除法,真是思维定势呀!我用了我的年龄与学生的年龄作比较,才引导到了用减法。而还有较多的同学不知道用两步计算,无从下手。是问题难了吗?还是学生的理解能力达不到?这是一个值得我思考的问题。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教学反思

教学片段:

师:有一天老师回到家里看到桌上放了些水果,小朋友们看看有些什么水果?(出示图片)。

生:苹果和菠萝。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游戏小棒,用你的小棒来表示一下桌子上的苹果和梨。

好了吗?那么,小朋友们帮老师想想这是是()的()倍呢?哪位小朋友来告诉老师?

生:苹果是菠萝的3倍。

师:为什么苹果是菠萝的3倍?(出示图片)。

生:因为苹果有是6只,菠萝有2只,6是2的3倍。

生:苹果里有3个2,所以苹果是菠萝3倍。

……。

生:苹果里有2个2,就是4是2的2倍,就是苹果是菠萝的2倍。

师:知道苹果的只数是菠萝的5倍,也知道菠萝的只数是2,(板书:苹果的只数是菠萝的5倍)也就是说...

生:苹果的只数是2的5倍是多少。

教学反思:

相对于美术、音乐、语文而言数学就根本没有乐趣可言。而在教学低年级的学生中,兴趣就更加重要了。

当然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不断尝试,联系实际,大胆探索,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会随着你的努力不断增加的。所以我在这堂课的设计上创设他们感兴趣的事。

首先老师一回到家里看到桌上放着些水果,这是每个小朋友都可以想象的也是一些小朋友遇见过的,在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于是很快就在小朋友们大脑中出现情景。而且对于他们来说,水果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而且一般都比较爱吃,可能有些小朋友看着这些水果还直流口水呢?这就吸引了他们的目光。再请小朋友们帮助老师动动脑筋,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帮助老师是非常光荣的事情,当然就非常乐意动起脑筋,所以在课的开始就处于积极思维状态。然而低年级的小朋友专心一件的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的时间,针对这点我就通过动手、动口,来转移他们对别的事情的注意,培养他们的耐心,同时也帮助他们对题目的理解。在摆小棒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小朋友用红色小棒来代表苹果,黄色小棒代表菠萝,这就是他们对颜色、声音、动作等感兴趣吧。

相关范文推荐
  • 10-21 2023年期末考试工作总结简报(通用20篇)
    少先队活动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内少先队活动的整体回顾和总结,通过对活动的分析和概括,可以更好地了解活动的效果和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活动的质量。小编为大家找到了一些半
  • 10-21 最新社会实践活动方案活动内容(汇总13篇)
    活动策划是一门艺术,需要在细节中发现创意,以挖掘活动的潜在价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广告策划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按照院青岛滨海学院机电系的统一部
  • 10-21 最新中国边境心得体会范文(15篇)
    培训心得是培训学员对所接受培训的体验、收获和感悟进行总结和分享的一种方式。实习心得三:实践出真知,助我奋发向前行。中国拥有众多边境线,这些边境不仅是国家领土的界
  • 10-21 热门个人小结报告(通用15篇)
    辞职报告是向公司或上级汇报自己辞去职位的书面材料,它通常包括个人离职原因和对公司的感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实践报告的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 10-21 2023年校医培训心得体会(模板15篇)
    工作心得的撰写过程是一个自我审视和自我调整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自己在工作中的优势和不足。希望大家通过阅读这些工作心得范文,能够对自己的工作有更深入的思考
  • 10-21 专业初二历史工作计划大全(12篇)
    在卫生工作中,制定卫生工作计划是确保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的关键环节。请大家记住,护师计划只是个人职业发展的一部分,关键还在于学习和实践的持续。本学期我教八年级(1
  • 10-21 热门车间安全提示语(通用13篇)
    爱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有限的文字中展现无尽的爱国力量,这是创作爱国标语的挑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爱国标语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灵感。
  • 10-21 实用人员增补申请书(案例12篇)
    低保申请书在申请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以下是一些辞职申请书的实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参考。尊敬的我园领导您好!我是xxx,于20xx年10月16
  • 10-21 专业学生外出请假条格式(通用16篇)
    决议是推动个人和组织发展的重要手段,它们应该被认真对待。执行决议的关键在于行动力,我们需要制定具体的计划和时间表,积极地付诸实施。决议是指在特定背景下,通过集体
  • 10-21 实用荒唐的结婚协议书(模板16篇)
    当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或者需要决策时,我们应该及时请示上级。请示的语言和表达应该准确、简洁和明确,避免产生歧义或引起误解。请示范文还包括了一些请示和回答的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