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安全>钢铁企业安全月总结(模板5篇)

钢铁企业安全月总结(模板5篇)

时间:2023-09-26 12:09:20 作者:笔尘 钢铁企业安全月总结(模板5篇)

总结是对某种工作实施结果的总鉴定和总结论,是对以往工作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钢铁企业安全月总结篇一

烧结厂党委在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围绕中心、强化核心、凝聚人心的工作思路,以生产经营建设、党的自身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为重点,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在“渗透、服务、保证”上下功夫,把党内创先争优活动渗透到厂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出色地完成了上半年生产经营、技术改造和党建工作的目标任务。截止11月底产矿总量5000081万吨,完成成本降低额5071万元,超一档目标万元,超二档目标4091万元,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较往年均稳步提高。中和场料场改扩建二期工程按期竣工投产,280m2烧结机工程按计划顺利推进,现已经进入紧张的倒计时阶段,预计可实现公司提前2个月投产的要求。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按照“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工作方针,办成了群众满意工程,实现了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全厂党员、管理人员的违法乱纪现象为零。现将半年来党委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强化政治核心作用,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的齐头并进。

(一)大力开展主题竞赛活动,扎实开展先进性教育,打造“诚信烧结”形象。按照公司党内创先争优活动的部署,我厂认真开展了以“抓保先,守诚信,重优化,促技改,保效益”为主题的党内创先争优活动,结合下半年先进性教育过程中开展的“化解危机作表率、确保目标争贡献”、争做“四高”党员、争创“四好”领导班子等主题实践活动,从落实“诚信保铁”理念入手,狠抓了“诚信”文化建设。坚守“无条件服务炼铁”的承诺,努力探索党务工作贴近实际的“切入点”,把“诚信保铁”活动作为厂党建工作的主旋律,着力抓好生产、设备、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系统优化,确保流程合理、资源配置高效、效益和规模持续改进、稳步发展。通过党内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凝聚了全厂党员力量,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实现了“三个促进”,即:促进企业再上新台阶,实现了产矿500万吨的历史性突破;促进技术改造目标的实现,280m2烧结机项目有望提前竣工投产;促进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改善,使企业核心竞争力、生存能力、发展能力、经济实力得到快速提升。

根据中共中央开展第二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统一部署,自七月初以来烧结厂开展了广泛深入、形式多样、成效显着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在上级党组织的正确指导和广大职工群众的支持和监督下,全厂党员积极参与,党的各级基层组织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落实,坚持学习教育活动与实践相结合,做到了“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新,圆满地完成了三个阶段十个环节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

始终坚持将活动与促进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扎实开展了争创“四好”领导班子、争做“四高”党员和“化解危机作表率、确保目标争贡献”等活动。在创全国质量管理奖活动中,全厂党员带头学习贯彻公司文化理念,带头加强现场管理,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公司创奖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下半年,在钢铁市场竞赛日益激烈、钢材价格一跌再跌的不利形势下,通过对生产经营、技术改造、综合管理、安全生产、设备管理、工艺操作等方面重点环节、重点及难点问题的梳理,各支部均确立了一至二个竞赛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的节能降耗攻关,取得了可喜的成效。通过对攻关课题的实践检验,12项攻关课题创造直接经济效益90余万元,为公司深挖内潜、化解危机、冲出死亡线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不断创新党委书记主抓班组经济核算工作,全面提高全员成本效益意识。一是与“一岗两责”相结合,各支部书记与本单位行政责任人,对本单位班组经济核算工作负有同等责任,实行班组核算责任对等,风险同担;继续签订责任单位班组经济核算责任状,不断健全党员责任区班组经济核算责任网络体系。二是与公司“化解危机、全力冲出死亡线”相结合,进一步深化工序成本核算,不断提升班组经济核算管理水平,不断深化“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措施、解决问题”的核算推进机制,全面改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在推行核算牌、醒示牌及工序成本核算网络管理的基础上,强化全员全过程生产控制管理,并坚持全面核算与重点核算相结合,继续坚持“抓好两头,稳定中间”的核算思路和预警分析星级管理,不断创新核算方法,确保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任务的实现。

(三)围绕生产经营工作重点、难点开展各项活动。在炼铁高炉一大带五小格局下,今年烧结矿供应矛盾比以往更加突出,在现有设备条件无法满足炼铁需求的情况下,如何确保烧结矿质和量的供应、避免对炼铁生产造成影响、实现挖潜增效和节能降耗目标,是烧结厂面临的最大挑战。面对困境,厂党委协助行政及时调整工作重心,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管理,致力于系统优化、诚信保铁,充分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聪明才智,迎难而上,开展“四促”活动:一是抓好宣传发动和形势任务教育,促万众一心,保各项目标实现。在各级领导班子、党员干部、职工队伍中继续深入开展“树形象、做表率、讲奉献、争贡献、强素质、促发展”主线活动,确保干部职工队伍高效工作。二是深入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创效活动,促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的不断改善。鼓励青工岗位围绕生产经营,拓展关键岗位的技术比武,深入开展“十个一”及“五小”竞赛活动。继续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创效活动力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三是完善核算体系,促成本下降,效益提升。不断创新党委书记主抓班组经济核算工作,全面提高全员成本效益意识。四是严格执行全员绩效考核,促进改革改制。继承创新公开竞聘、双向选择、尾数淘汰、公开招聘等竞争上岗的方式方法,以岗位绩效考评与管理为中心,形成岗位人员聘用体系、岗位人员开发体系、岗位绩效考评体系、岗位约束与激励体系。

二、强化教育,创建学习型组织,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员工发展白皮书规划,提高公司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推动“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企业建设,保持和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我厂坚持围绕生产经营目标,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职工素质建设为重点,以增强职工学习、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以人为本,狠抓教育,切实维护职工的学习权和发展权。结合“40 4”学习开展了技术创新、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等群众性经济技术活动,针对不同工种,不同知识层面职工的特点,科学规划好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工作,激发广大职工获取知识、更新知识、提高技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营造人人学习技术的良好氛围。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全厂党员普遍受到了一次较为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尤其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决策的自觉性,提高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牢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通过党员亮身份、树形象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丰富和拓展了党员责任区活动内涵,广大党员体现党员先进性作用的愿望和敢挑重担的责任意识大大增强,群众对党员的期望和监督意识也普遍提高。如:二烧党支部维修党小组全体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设备系统严重老化,许多关键设备无法修补,即将面临退役的情况下,开展了确保设备作业率攻关活动,主动放弃双休日,成立了党员设备维护应急分队,加强设备点检、巡检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将设备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自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该工段连续4个月设备作业率都在96.5以上,10月份创历史最好纪录达到99。

深入贯彻“党员身边无事故”活动精神,加强教育,确保党员身边“四无”(无违章、无轻伤、无人为责任事故、无误操作)。做到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和责任到位,在全厂职工中牢固树立“零起点、大安全”意识,定期组织开展“五查”(查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查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查员工安全意识、查岗位隐患整改及危险源点控制的落实、查岗位员工安全行为和操作是否规范)等活动,全面掀起“查隐患、消缺陷、保安全”的新高潮,充分发挥党员作用,组织开展了党员利用班前会时间进行“三分钟安全宣誓”活动,要求党员结合岗位实际,用事故典型案例来教育人,用专业安全知识来武装人,用安全口号来警示人,形成安全生产人人抓的良好氛围。

三、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化效能监察工作,促进强化基层党建工作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充分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活跃组织生活会的气氛,使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加强。各支部在厂党委的指导下,认真开展了“化解危机作表率、确保目标争贡献”主题实践活动。今年来,我厂通过对生产经营中重点难点问题的效能监察,确定了5个监察项目,通过项目参与人员的积极努力,均取得了可喜成效,累计增收节支4000余万元。三季度在公司对相应指标进行调整的情况下,从降低含铁原料成本入手,大力开展修旧利废、节能降耗攻关,取得了降低成本805万元的优异成绩。其中:机关党支部生产技术科党小组确定了“应对市场,深挖内潜,加强大宗原燃料管理”的攻关课题,通过对进厂矿石按工艺技术及生产组织要求合理堆存和混匀,确保了生产用料的需求,制订了《烧结厂进厂原燃料管理制度》,加强与公司纪委、品质部的联系,三季度共计对大宗原燃料抽查20余次,扣除原燃料吨位1400余吨,处理原燃料质量异议10余起,为公司和厂挽回经济损失50余万元。球团、二烧、三烧等主体生产工段党支部大力开展了“提质增产、诚信保铁”攻关活动,在党员中认真开展了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成本效益指标问责制,一年来,炼铁对烧结矿质量基本上无异议,基层党建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进一步得到体现。

四、以人为本,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一)继续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努力探索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在全党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举措。先进性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我厂将根据公司要求进一步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果,切实落实党员学习、教育、管理、监督、民主参与、群众监督等六个长效机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足够的领导力量,良好的精神状态,强烈的机遇意识,把先进性教育活动长期坚持下去。要在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基层党建示范点建设的形式,丰富党建活动室活动内容。

(二)认真抓好形势任务教育,切实增强危机意识,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任务

由于市场变化给钢铁行业的运行和发展受到巨大影响,钢铁价格大起大落,市场形势变幻莫测,公司生存发展面临严峻考验。如何稳定职工队伍,带领广大干部职工正确认清形势,增强责任感和危机感,齐心协力,抗险克难,与企业共渡难关;作为保铁单位的中坚力量,如何充分发挥大烧结机产能,实现高投入形成高产出,全力满足炼铁对矿质和量的要求;如何尽力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与行政一道化解风险,战胜困难,全面实现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任务等一系列问题都是摆在厂党委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下半年厂党委将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好各项工作: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做到“三个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致力打造学习型企业。二是树立大局意识,注重系统优化,致力“诚信保铁”。要进一步加强效能监察力度,鼓励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创效和职工当家理财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是全面创新管理,深挖内部潜力,着力改善经济技术指标。继续深化班组经济核算机制体制,激发全员降本增效的成本意识,构建节约型企业,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高度重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和途径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以上管理人员进行“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为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组织保证。要进一步加强两级班子建设,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将争创“四好”领导班子活动不断推向前进。要切实加强基层管理人员和关键、敏感岗位人员履职情况的监督,完善落实岗位职责的稽查监督制度,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执行力。

(四)积极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注重实效

中共xx烧结厂委员会

钢铁企业安全月总结篇二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我国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钢铁工业的发展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安全隐患,给企业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因此,探索并总结钢铁企业的安全心得体会,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对于推动钢铁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钢铁企业的安全管理,首先要注重安全意识的培养。企业要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和预防意识。通过宣传和教育,使员工形成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此外,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和安全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工作有人负责、有人管。只有通过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才能在源头上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次,钢铁企业安全风险的评估与管理是保障企业安全的重要手段。企业要从全面、系统的角度对各项工作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针对工艺、设备、操作、环境等方面的安全风险,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控制。此外,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提前做好准备,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程度减少事故的损失。

第三,加强安全设施和装备的建设是保障钢铁企业安全的重要环节。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生产工艺进行调整和优化,升级设备和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场所的安全性。此外,企业应加强维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同时,要配备专门的安全设施,如消防设备、安全标识等,提供安全保护措施,为员工提供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第四,加强安全管理的监督与检查。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监督与检查。通过定期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要加强对安全措施的执行,督促各岗位人员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保证安全工作的落实。

最后,钢铁企业安全心得体会总结还需要强调与行业内外合作共建安全体系。企业要加强与行业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进行业安全事故的防范和应对。此外,在制度建设中,企业要不断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加强与同行业的交流学习,共同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总之,钢铁企业的安全心得体会总结涉及各个方面的工作,需要企业全面、系统地进行安全管理。通过加强安全意识培养、风险评估与管理、安全设施和装备的建设、安全管理的监督与检查以及行业内外合作共建安全体系等措施的综合推进,才能够确保企业的生命财产安全,推动钢铁工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一安全心得体会总结对于我国钢铁产业的安全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将为其他相关行业的安全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钢铁企业安全月总结篇三

近年来,钢铁企业的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随着安全事故的频发,钢铁企业纷纷反思并加强安全管理和控制措施。本文将以连贯的五段式形式,总结钢铁企业在安全方面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问题分析

大型钢铁企业拥有繁杂的安全风险,例如高温、高压、高噪音等,因此安全问题一直是钢铁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这些问题的背后往往存在着企业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包括缺乏安全意识、管理混乱、设备老化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加剧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给企业和员工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第二段:建立安全意识

建立良好的安全意识是钢铁企业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首先,企业需要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的力度,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其次,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制度和流程,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得以有效执行。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月等活动,增强员工对安全的重视程度。

第三段:强化设备维护和检修

钢铁企业的设备是安全生产的基础。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对于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企业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修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此外,还应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加强设备保养和维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设备安全的重视程度,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第四段:建立应急预案

事故是难以预料的,因此企业应在安全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建立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企业应针对各种常见事故和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和预案,明确各级责任人和各岗位的应急职责。此外,企业还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只有在事故发生时能迅速、有序地处置,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带来的损失。

第五段:加强监督和管理

钢铁企业的安全管理应该是一个全员参与的工作。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监督和管理机制,建立严格的考评制度,对未履行安全职责的人员进行问责;同时,还应加强安全督查和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此外,企业还可以借鉴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提升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

在重视安全问题的前提下,钢铁企业需要全面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和改进。只有加强安全意识,强化设备维护和检修,建立应急预案,加强监督和管理,才能提高钢铁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长期发展。作为钢铁企业,应该时刻以人的生命安全为重,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钢铁企业安全月总结篇四

钢铁企业安全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和责任,关乎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我们得出了一系列关于钢铁企业安全的心得体会。本文将从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持续改进安全措施、加强应急管理和合理配置资源等方面,总结出钢铁企业安全的关键要点。

首先,加强安全管理是确保钢铁企业安全的基础。安全管理应从源头上排除安全隐患,在生产流程中设置合理的安全控制点,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安全管理还包括安全设备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事故发生的识别能力和应对能力。

其次,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是保证安全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员工是企业的主体,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安全水平。钢铁企业应加大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力度,并通过定期安全教育和演练活动,提高员工对安全风险的认知能力和应对能力。此外,企业还应建立员工安全奖惩机制,激励员工主动参与和积极维护安全工作,形成全员的安全意识。

第三,持续改进安全措施是确保钢铁企业安全的重要措施。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工艺的改进,钢铁企业面临的安全风险也在不断增加和变化。因此,企业要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安全措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这包括引进先进的安全设备和技术,加强设备检修和维护工作,及时更新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同时,企业还应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问题,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第四,加强应急管理是钢铁企业安全的重要环节。钢铁企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必须做好应急准备,提前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项应急措施和责任分工。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应急组织和指挥系统,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为了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还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影响。

最后,合理配置资源是实现钢铁企业安全的关键。钢铁企业的安全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要合理安排和利用这些资源。企业要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明确资源的使用方式和分配规则,确保各方面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保障。此外,企业还要依靠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业的安全风险。只有合理配置资源,钢铁企业的安全工作才能有序进行,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综上所述,钢铁企业安全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全员参与和高度重视。只有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持续改进安全措施、加强应急管理和合理配置资源等方面做得好,钢铁企业的安全工作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希望通过我们的总结和体会,能够对广大钢铁企业在安全工作中有所借鉴和启示。

钢铁企业安全月总结篇五

中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上市公司。

近年来,集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以人为本,按照集团公司“创新发展、和谐发展”总要求,着力解决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确保了企业的平稳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集团在全国最大500家企业集团中排名第72位,已连续六年进入全国最大500家企业集团百强行列。

一、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情况

5、焊管钢带等10余个产品品种获国家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高强度冷镦钢产品和焊接材料分别成功用于“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宇宙飞船上;免退火8.8级紧固件用冷镦钢,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多年来,集团“古剑”品牌产品远销海内外,并以其高质量、高品位深受广大客户青睐。在非钢产业品牌建设方面,集团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紫元公司马鞍山春晖家园荣获安徽省绿色生态家园称号,武汉银湖翡翠项目荣获中国领袖地产十大最佳人居环境典范楼盘称号,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厦门喜来登酒店依靠先进的管理和良好的经营业绩,荣登中国百佳酒店榜。遂昌金矿在抓好黄金主业生产经营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矿藏资源,大力发展矿山旅游,国家矿山公园成为国家4a级景区。工业设计院努力拓展工业、民用建筑设计市场,《云南省玉溪红山球团工程设计》荣获省建设工程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两所高职院校整合教育资源,加强学科和专业建设,办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工贸学院体教结合模式荣获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工业学院通过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立项评审。

(二)扎实推进工艺装备升级改造。集团按照“以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为主线,以建设精品作业线为目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技改方针,花巨资推进工艺技术改造,相继淘汰了能耗高、污染严重的耐火材料、金属制品、小型圆钢、小型型钢、5吨小电炉、铸造、冷拔无缝钢管等10条落后生产线,新建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小型连轧、80吨超高功率直流电弧炉、高速线材和合金钢棒材等生产线,有力地提升了工艺和环保装备水平。通过几年的消化和吸收,80吨超高功率直流电弧炉主体设备国产化率已达70%以上;小型轧钢公司高速连续轧制、无扭轧制、低温轧制网和高线公司高精度轧制都拥有了自己的专利,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轧制技术。冶炼系统、轧钢系统、焦化系统、动力系统等主体生产设备也进行了升级换代,对80余项重点污染源进行了治理和改造,极大地提高了工艺技术和环境保护装备水平。同时,环保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紫光环保着力抓好城市污水处理项目的运营和市场开发,已投运和在建污水处理规模达65万吨/日。紫鼎(紫恒)公司努力扩大特色产品产销规模,矿微粉二期工程顺利建成投产,履带板加工业务稳步扩大。

家发明专利,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体制创新情况

近年来,集团坚持以资源整合为着力点,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核心,以产权多元化为重点,不断推进体制创新,积极探索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路子,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内生能力。

(一)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1994年10月,在省委省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钢铁集团公司正式组建,初步实现了由传统的工厂制向公司制的转变。1995年10月,以冶金集团组建为契机,不断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一方面,根据产业相关性法则,实施主辅分离改制,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另一方面,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入手,积极改善法人治理结构,对全资及控股子公司进行结构调整或改制重组,逐步建立起适应多元产业发展的母子权属管理关系。1998年集团通过对钢铁主业的优质资产进行包装,成立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使集团主体实现了产权多元化。

(二)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集团从理顺母子公司管理关系出发,积极推进从“管企业”向“管资产”、从“搞活企业”向“搞活资产”、从“直线职能制”向“母子公司管理制”的转变。按照规模化、专业化的要求,加快现有非钢产业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相继成立置业、商贸和旅业三大产业集团,对工贸公司和国贸公司进行了整合,有效发挥了内部资源优势。

(三)大力推进企业内部产权制度改革。一方面,对于新设立的非钢产业子公司,突破纯国有的产权形态,积极引入多元投资主体,探索“国有-国有”、“国有-民营”、“国有-外资”等多种合作模式。另一方面,加快现有非钢产业子公司的产权制度改革。采取管理层持股、技术入股、员工持股和企业交叉持股等手段,对部分非钢企业实行股权多元化和股份制改造,激发了其内在活力。

三、管理创新情况

管理是提升企业运营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多年来,集团坚持把管理创新作为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基础工程切实抓紧抓好,走出了一条符合集团实际的管理创新路子。

(一)推进战略资源管理创新。面对钢铁企业高成本时代的来临,集团高度重视战略资源管理创新,着力加强供应链管理。在上游资源拓展上,集团确立了“确保供应、稳定质量、控制成本”的采购方针,积极开拓外部资源,资源战略合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在下游市场拓展上,集团确立了“立足长三角、拓展国内外”的市场营销政策,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客户群。

(二)推进财务管理创新。加强以资金管理为核心的财务集中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成立集团公司结算中心,对所有二级单位实行财务集中管理,统筹调配各二级子公司资金使用、资金担保额度;重视资金安全管理,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就对子公司严格实行“三个不准”,即“不准擅自对外投资,不准对外担保,不准对外拆借资金”,同时积极推进物资设备采购和工程招投标集中管理,有效防范了市场风险和资金风险,促进了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三)持续推进精细管理。大力推进以erp为核心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搭建高度集成、信息共享和协调沟通的平台,为从严管理提供了重要手段。按照“向一切先进企业学习,学习一切企业的先进经验”的学习理念,全方位系统地开展学先进、对标挖潜活动,有效提高了先进管理经验的引进、融合与消化能力。围绕生产经营专业管理目标,着力打造高效执行力体系,形成了多方位、多层次、有机的、互动的科学管理体系,确保集团整体发展优势得以全方位实现。

(四)总结推广管理创新成果。在推进管理创新的同时,集团也注重管理创新成果的创造、总结和推广工作。《以清洁生产为核心的生态型钢铁企业建设》、《钢铁企业适度多元化发展战略体系的实施》分别获得第十一届和第十三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以科技型企业为目标的战略转型》荣获第十五届国家级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另有一大批管理创新成果获得省部级奖项。

四、人才队伍和激励机制情况

多年来,集团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收入分配的有效途径,形成了以资产经营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为核心,以“一体两翼”承包、劳动竞赛、争先创优等多种激励形式为补充的收入分配制度体系,充分激发各级经营管理者和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适应钢铁主业和非钢产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和人才储备,集团不断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改变原来单一的通过到高校招聘的引进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人才市场、专场招聘会等多种方式对外招聘各类人才,同时与相关高等院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如与财经学院签订毕业生录用协议;向大学捐助200万元设立助学金,由大学向集团公司输送人才;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公司定向培养人才等。目前,集团公司拥有博士11人、硕士315人、本科1834人、大专2507人。

(二)加强人才分线开发。积极推进员工素质工程建设,完善培训规章制度,强化管理人才和专技人才的培训。,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85期,培训人数达18446人次,平均每年全员培训率达159%。同时,多管齐下开发和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举办冶金工程硕士班,共有31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学习。与大学等高校联合举办专业强化班,并从中选拔优秀专技人才到国外进行系统培训,锻炼和培养人才。邀请武汉科技大学和科研机构的专家教授介绍新技术、新知识、新产品,拓宽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面,并选送技术人员参加国内外对口的专业深造。开展酒店和房地产高级经营管理培训班,为集团公司非钢产业发展输送了大量的管理人才。另一方面,以重点产业、重大科研项目和工程项目为依托,有计划地培养科技领军人物、科技骨干和创新人才团队。目前,集团有5名专业技术人员进入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有11名对企业做出重要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两名管理创新人才获得重奖,最近,集团公司以公司科协成立50周年为契机,重奖了10位优秀科技工作者,员工创业热情、创新激情高涨。

人才培养的另一个重点是高技能人才。这些年,集团加大技能培训及技能鉴定力度,员工职业资格总持证率由的16.8%上升到93%,高技能人才总量已达到1474余人,其中技师202人、高级技师15人。同时坚持高技能人才的选拔要突出“高技能”特点,有3名特殊技能人才被破格评定为技师。这些高技能人才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企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给员工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创新氛围,集团先后出台了《钢铁集团公司人才奖励基金管理办法》、《调整和完善新产品开发项目考核激励办法》、《钢铁集团公司技术专家、技术主管职务聘任管理办法》和《钢铁集团公司杰出贡献人才评选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鼓励创新政策,进一步激发了员工自主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在人事安排上,对中层管理人员实行公开竞聘和组织推荐考察相结合;对科级管理人员实行公开竞聘上岗;对一般管理、专技岗位实行双向选择,在干部任用方面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使一大批人才走上领导和专业管理岗位。在绩效考核上,坚持业绩与收入分配挂钩的原则,建立贡献决定收入的分配机制,对年度业绩考核优秀的人员给予一次性奖励或晋升岗位工资。在人才奖励基金设立上,重点奖励在改进生产工艺、改良技术装备、提高产品质量等方面取得突出业绩的各类人才,奖励金额达到331.6万元,共有975人获奖。

(四)建立留人工作机制。近年来,集团把“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作为各级党委的重要工作内容,并列入党群工作考核,取得了较好成效,每年人才流出率基本稳定在1.5%左右的较低水平。在感情留人上,大学生“入厂教育”的第一课就是学习集团的企业精神,融入集团的企业文化,主动关心员工学习、工作和生活,使他们感觉到家的温暖。在事业留人上,让专技人员独立或联合承包科技攻关和产品开发项目,鼓励各类人才在市场拓展、节约成本、提合理化建议、技术比武、导师带徒、总结推广先进操作法等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对作出成绩的人员及时给予荣誉和奖励,使优秀专业人才脱颖而出。在待遇留人上,随着企业的持续较快发展,员工收入水平也不断增长。,钢铁主业人均年收入为53989元(含公积金6662元和交通补贴2141元),比的19824元(含公积金960元)翻了一番多;离休和退休人员的各项生活补贴分别从的6055元和722元提高到的11021元和2517元。当前,公司广大员工安居乐业,企业内部稳定有序,党群干群关系融洽协调,凝聚力、影响力不断增强。

五、企业文化建设情况

优秀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根据企业实际,紧扣发展主题,立足创新,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从而以先进文化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健全组织体系,加强文化策划。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组织领导是关键。在集团层面上,成立了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由公司党政主要领导担任主任、副主任,负责文化建设的决策、规划、部署和指导;下设文化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制定企业文化工作计划,全面落实本单位的文化建设工作,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两级组织管理体系。同时,制定《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和《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管理暂行条例》等管理规定,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提炼出“以钢铁意志做人、建业、报国”的企业精神,“是钢铁就要成脊梁”的企业价值观,“创造财富、贡献社会、造福员工”的企业宗旨,“诚信、双赢”的企业道德,“托起就是托起我们自己的未来”的企业格言等,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企业理念识别系统。这些都为集团文化建设的整体推进、规范运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继承文化精髓,注重文化融合。“以钢铁意志做人、建业、报国”的企业精神,是文化的核心。其精髓之一就是艰苦创业的精神。从1957年建厂至今,集团凭着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激情,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根本转变。无论是在初创阶段、成长阶段还是快速发展阶段,都始终保持了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其精髓之二就是锐意进取的精神。这些年,集团根据生存发展环境变化情况,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钢铁主导、适度多元、创新应变、做大做强”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毫不动摇地做精做强钢铁主业,毫不动摇地做实做强非钢产业,实现了钢与非钢两翼齐飞。其精髓之三就是无私奉献的精神。多年来,集团始终坚定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和决心,正确处理集体和个人、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关系,坚持与企业同命运、共呼吸,确保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三)注重管理文化,提升企业形象。现代企业管理,不再是制度与管理的简单叠加,而是需要管理与文化的高度融合。多年来,集团坚持把管理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入点,紧密围绕企业中心工作,不断赋予企业管理新的文化内涵,有效推进了管理的制度化和标准化。大力推广“5s”管理模式、“三工”评价模式和“零距离”服务模式;积极开展“培育执行文化,提高执行能力”教育活动,使管理制度具有了人性化的特征;不断探索管理文化的实现途径,坚持把文化建设与班组建设、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积极开展“争先创新”活动,自觉践行“尽心尽职,守法守信,勤学勤为,创效创新”的行为规范,按照“厂房内外一个样,大街小巷一个样,标本一个样”的要求,投入巨资进行环境综合治理,隆重向社会推出“绿色工业游”,建成了厂史陈列馆和员工健身中心,不断改善员工的物质生活水平,真正做到“发展为了员工,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由员工共享”。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