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自我鉴定>2023年我的教室我设计教案中班反思 中班教案含反思(通用7篇)

2023年我的教室我设计教案中班反思 中班教案含反思(通用7篇)

时间:2023-09-30 06:00:52 作者:紫衣梦 2023年我的教室我设计教案中班反思 中班教案含反思(通用7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教案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我的教室我设计教案中班反思篇一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搜集生活中多种长方体和圆柱体。

2、能熟悉长方体何圆柱体的形状特点。

3、能知道长方体有两种形状,学会区分圆柱体与长方体。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搜集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玩具及物品

2、同等大的长方体,圆柱体若干

3、一张圆柱体和一张长方体的图片

4、音乐

活动过程:

一、幼儿在玩中探索发现玩具的特征,并组织幼儿分类

二、用游戏“谁的眼睛最雪亮的游戏”方法导入活动

三、教师提问

1、请小朋友们比较一下这些东西有什么不一样?

2、他们能滚动吗?

3、你们可以把它们进行分类吗?可以分几种呢?哪两种呢?

四、让幼儿观察物体特征

1、游戏“谁的脑袋转的快”让幼儿思考并欣赏能滚动的玩具的什么样子,不能滚动的玩具是什么样,并能找到能滚动与不能滚动的区别。

2、让幼儿自己选择一个玩具并说一说自己的见解和玩具的特征

3、让幼儿观察教室里有什么东西是长方体有什么东西是圆柱体

五、用游戏“搭房子”让幼儿更加深入的了解长方体与圆柱体的特征

师:现在请小朋友们用自己手上的玩具搭一个房子并说出你们房子都是用什么形状搭出来的。

六、活动延伸

2、布置家庭作业:小朋友找一找自己家里有几个圆柱体的物品,有几个长方体的物品请把数字写在后面。

我的教室我设计教案中班反思篇二

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为了提高幼儿对高矮的兴趣,将这一现象从生活中的偶发情况转化提炼为数学知识,让幼儿初步感知物体的高矮,结合幼儿教学用书第7页的内容,我设计安排了数学活动《比高矮》。

我的教室我设计教案中班反思篇三

活动目标:

1、在操作实物的基础上,理解5的分合,并能用语言清楚的表达。

2、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记录单,笔,种子、扑克活动过程:

1、游戏:分种子,引出题目。

1)一共有5颗种子,要分成2份,应该怎么办,一共有几种分法?请你去试一试。

2)幼儿从盘子里取5粒种子进行尝试,并把分好的结果记录下来。

2、学习5的分合。

1)交流操作结果,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怎么分的?教师记录。

2)小结5一共有几种分法?

3、用数字记录5的分合。

尝试用数字来记录操作结果,记录完成后念念分合式。

4、游戏:"扑克数字碰碰碰"。

复习5的组成。

教学反思

在这一活动课中,我的取材来源于幼儿身边的事物,平时幼儿能容易接触到的材料,让幼儿感受知科学就在身边。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特别是在看视频教材的时候,看到了很多都是身边的植物,让幼儿有很大的兴趣。在操作过程中,有些乱,有的幼儿没能按照老师的指令挑选种子,由于太兴奋了,选了很多的种子混合在一起。在说出种子名字的时候,有的孩子选出了自己喜欢的种子,但是说不出它的名字,在我的引导下,让孩子们能够认识了它们的名字。在按种子的特征来选取种子的时候,个别孩子没能按照特征来选取,还是选取了自己喜欢的种子,可能是教师引导的不够,总之整个活动层次清楚,层层递进,从易到难,逐步解决教学重点,让幼儿在与种子宝宝交朋友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我的教室我设计教案中班反思篇四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比较生动地讲述故事。

2、体会成语故事中的深刻道理。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狐狸、老虎图片和动画故事及录音带。

2、《语言》下p.5.

活动过程:

一、说说狐狸和老虎

--教师出示狐狸和老虎图片,引出教育活动内容。

--引导幼儿说说狐狸和老虎的外形及其他方面的特征。如:狐狸很狡猾,老虎很凶猛是兽中之王等。

二、听听它们的故事--教师播放成语故事,请幼儿倾听。

--播放动画故事请幼儿欣赏。

三、想想其中的道理

--指导幼儿阅读画册,练习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

--请幼儿讨论:小动物们是被狐狸吓跑的吗?为什么?

--引导幼儿思考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小动物们的道理。

活动反思:

?狐假虎威》一则非常让幼儿感兴趣的成语故事,里面的狐狸跟老虎也有许多对话,词语生动形象,性格鲜明对比,而且也非常适于幼儿来进行表演。所以,在设计活动中,特注重幼儿运用动作、表情、语气、语调、眼神来大胆的表现。同时,对于故事的内容幼儿也更容易理解,老师在讲述的过程中应该更善于启发幼儿来大胆的猜测故事情节发展,并能用完整连贯的语言来表述,在环节过渡中应注意语言的衔接,不要跨度太大。

我的教室我设计教案中班反思篇五

老师:老师现在能找到你们的家了,可是小红啊找不到家,我们一起来帮帮她好不好。

幼:好

师:从幼儿园到小红家有很多的建筑物,她有很多的路线,可是哪一条最近呢

师:哦,小红啊找到自己的家了,可是还有两个小朋友找不到,现在老师把书发下去,你们帮他们找一找,好不好?教师发书、小朋友画线。

我的教室我设计教案中班反思篇六

我班里有大半孩子是父母在外打工,平日里,家里的爷爷奶奶还要忙农活,对于孩子的管教方法大多是溺爱孩子,所以很多孩子平日里都很难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

1、使幼儿了解乱扔垃圾造成危害健康的严重性。

2、让幼儿学会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随地吐痰。

1。了解乱扔垃圾造成危害健康的严重性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情境图片8张

一、看图讲述:教师把图片拿在手上,一边讲述,一边轮换图片(教师:“小朋友,下面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你们听了,把看到的,听到的,告诉老师故事里面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谁做错了,谁又做对了。小婷喜欢边走边吃葡萄,边吃边扔葡萄皮;小敏喜欢拿着果汁边走边喝,喝完后将可罐朝地上扔;小丽丽流鼻涕用纸巾擦,擦完后把纸巾扔进垃圾箱里。)

二、看图判断:教师引导幼儿看图说一说:究竟谁对谁错(教师:“小朋友,你们看,图片的故事里有谁呢?他们在干什么?谁做对了,谁又做错了呢?为什么?)

使幼儿了解乱扔垃圾造成危害健康的严重性是幼儿必要学习的基本常识,此教学活动能让幼儿学会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知道应该扔到指定的垃圾箱里。学生通过本节课,幼儿学会了如何正确地处理垃圾,不乱扔,吐痰应该用纸巾。课堂教学环节进行顺利,但也存在缺陷,教师语速比较快,幼儿无法很快地回答问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建议自己的教学语速放慢点,这样更能把课上更好一些。

我的教室我设计教案中班反思篇七

一、教师引出: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故事。

1、放音乐,老师根据音乐的情境操作乌龟和兔子的手偶,看完之后提问:你们知道刚才老师讲的是什么故事吗?(龟兔赛跑)

2、哪一段音乐是乌龟,哪一段音乐是兔子来了,最后谁赢了。(放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哪一段是谁)

3、请小朋友将其节奏拍出来,什么样的节奏适合乌龟,什么样的节奏适合兔子。

4、请一部分小朋友当乌龟、一部分当兔子,听音乐表演。

二、引出小乐器(不光是我们小朋友喜欢表演,还有人想来参加,你们猜一猜是谁呀?)

1、请小朋友来判定一下,哪一种作乌龟,哪一种作兔子,较适合。

2、如:乌龟适合用铃鼓,那请你们用手把乌龟的节奏拍出来;兔子也一样,也请小朋友用手拍出来。

3、请小朋友自选乐器: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能让自己的小乐器,不发出声音。

4、听音乐用自己的乐器伴奏,看着老师的手偶:乌龟来了就用铃鼓敲,兔子来了就用串铃。

5、交换乐器,饰不同的角色。

三、表演

请几个小朋友来分别饰演小乌龟和兔子,其余的人来为他们伴奏。最后交换。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