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最新愚公移山教案(大全9篇)

最新愚公移山教案(大全9篇)

时间:2023-09-24 00:40:01 作者:影墨 最新愚公移山教案(大全9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愚公移山教案篇一

《愚公移山》是一篇家喻户晓的名篇寓言故事,选自战国时代的道家列御寇所著《列子·汤问》,它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篇幅短小, 大概的内容学生早以有所了解,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决定引导学生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去感受课文,从寓意中获得人生的启迪。接下来就把我这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

预习是课堂的“前奏曲”,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首先就要从教会学生学会预习入手,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在课前我布置自读要求:凭借工具书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同时记下疑问,准备在课堂学习时提出,养成带着问题去读书的好习惯。在本节课中能发现学生们真正的去预习了,真正的去思考了,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四处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学习的机会,学生们在组内能够大胆发言,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虽然语言不是那么周密,但却能看出学生们的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知识学习的互补,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学习。

减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着眼于培养学生自读、自学的能力。新课程明确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我创设了让学生质疑的环节,并且将重点问题进行归纳,梳理,然后再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读书,去寻求,发现问题的答案,然后在组内交流,做到了指点多,讲的少。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愚公移山》的动画flash,创设生动有趣的视觉效果,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当中,同时也使学生对《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有初步的感知,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基本上领会了文章的寓意,认识到愚公精神的伟大,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展开。

总之,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有激烈的讨论交流,也有争先恐后的发言。学生们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快乐的体验和情感的熏陶。所取得的课堂效果比较令我满意。

但是,我对课堂教学时间的把握不够准确,导致学生在最后汇报的时间不够,有的学生没有得到发言的机会。其实,课堂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今后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愚公移山教案篇二

《做一个生态瓶》是这一单元里学生最感兴趣的一课。为了把这节课上好,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和同事一起去找水草和小动物,在寻找未果的情况下,又亲自到花鸟市场去买了水草和金鱼,还特意准备了一袋洗干净了的沙子。上课时孩子们自己也准备了一些材料,有的带了小鱼和泥鳅,有的带了乌龟,还有的捞了很多浮萍。虽然准备的材料不像书上说的那么丰富,但是看到孩子们兴奋的表情,我还是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没有白费。

反思一下自己的这节课,我觉得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在时间分配上还是有一些不合理,导入的时间比较长,出示池塘生态系统后,在孩子们探究生物与非生物间的.关系时,缺乏一些引导,没有真正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重难点没有突破,导致了后面设计实验方案花了一些时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实在探究生物与非生物的关系时,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问题深入研究,比如可以让学生思考“鱼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水草的生长需要哪些条件”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很自然地就明确了生态系统的真正内涵。

2、在备课方面,“备学生”还做得不够。比如有的学生在课前就已经把生态瓶做好了,而且做得非常棒。这样的小组有好几个,这样就导致在后面的制作过程中,这部分学生无事可做。生态瓶做好后,再要他们来讨论设计方案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学生也失去了讨论的兴趣。如果在课前我了解了学生的状况,在做生态瓶时我就会请那些做好了的同学上台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再让其他同学提出意见。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从而进行改进。这样既能体现他们组的价值,又让他们有事可做,教学效果会更好一些。

愚公移山教案篇三

《愚公移山》是一篇家喻户晓的名篇寓言故事,它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篇幅短小,作为自读课文,学生通过自学基本上掌握这则语言的主要内容。12月15日,我在初三(3)班开了一节《愚公移山》的公开课,现结合本课的教学实践作如下反思:

《愚公移山》是篇传统的老课文,故事情节简单,大概的内容学生早知,经典的教法也有很多。我这次主要是结合我的小课题研究: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方法来设计这节公开课。在准备上这篇课文之前,脑子里一直在思考如何使我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有吸引力,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1、营造良好的气氛。在学习之前,我播放江涛所唱的“愚公移山”的歌曲,以此导入课文的学习中。几乎所有的同学能够马上进入状态,部分学生学生还慢慢伴唱。我觉得这一点能很好第激发学生学习这则寓言的兴趣。

2、采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授课之前,我让学生做了很好的预习,主要是针对文言字词,梳理文章内容,尝试进行翻译。学生先结合文下注解独立学习,把不懂的问题做上记号,然后小组讨论,若还有疑难问题,则在课堂上向老师提出来,共同分析理解。我觉得这比单纯的老师串讲要好一些,可以调动学习的欲望。

3、采用提问教学法。教这篇课文时,我提出了几个问题。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姓什么?有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吗?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移山”这件事做起来困难吗?他们的劳动艰苦吗?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对文章既对重点字词做了强调,也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愚公移山教案篇四

本周,我校开展了语文教研活动。我对《愚公移山》进行了第二课时的教学。

在第一课时我针对古文的重点字词进行了翻译,学生大体上能够知晓故事的内容。于是,在此基础上,我以翻译重点句子进行导入。几个句子的翻译学生掌握的较好。但是,对整个句子的翻译我忽视了个别重点字词的翻译,没有很好的点到,成为一个遗憾点。

从而在复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朗读文本回答问题,拟出这则故事的提纲,为学生复述故事作准备。因为九年级的学生基础较差,自己没有很大的把握,故设计了这样的一个模式。可是,在整堂课下来,我觉得几个问题的解答和故事的复述过于简单,没有很好的照顾到优秀生的教学上。另外,《愚公移山》本身就是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故事,复述在此有点重复的味道。

在整体感知文本后,我对愚公、智叟和遗男等几个人物进行了分析。从分析人物的形象中找出本文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对比和衬托,进而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这一环节基本上较为完整。但是,课后,我琢磨着,学生对对比和衬托这两种手法是否都已掌握,毕竟对比和衬托中的反面衬托有相似之处。在对比和衬托上我处理的不是很好。

最后是进行了教学的扩展。我引用了一个英国人与一个加拿大人对愚公的评价,以求用现代人的观念去看待愚公移山这件事情,来探讨愚公究竟“愚还是不愚”?但是,我这一探讨做的不够到位。没有很好的将文章的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下去。就急忙解读了“聪明的中国人,为什么会对这样一个疯狂的愚老人,津津乐道?”而忽视了文本的创新,回到了老课题上“愚公精神”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整堂课,我基本上完成了自己的教学目标: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和愚公的形象,理解神话结尾及文中细节刻画的作用,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以及学习愚公的精神。但是,这堂课似乎少了一些新意,仿佛一杯白开水,解渴但不够美味。而且,在教学中,我觉得自己一直存在这样的一个困惑:有些环节犹如“蜻蜓点水”,缺乏ww“精雕细琢”,重形式而无实际效果。这是我今后教学中急需改变和改善的地方。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磨砺自己,追求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愚公移山教案篇五

备课时很担心,怕学生无法真正领会革命先辈那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教学时,和学生一起读、一起演、一起感动,自己也像置身炮火连天的小山村,脑海中是活生生的张指导员,不用再考虑情感态度价值观,一切水到渠成,让我深深地感到用真情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欲望,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现在的学生远离战争,炮火纷飞的镜头只在电视、电影中见过。因此学习时,向学生简单介绍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组织学生看一些相关的视频资料,借此拉近彼此的距离。

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自读能力,因此课后引导学生去读更多的文章,去了解更多的战争中的感人故事,了解战争中坚持学习的困难,让学生进而从内心深处体会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最后在教学时让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自读课文,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以“情”贯穿始终,初读课文时,设置情境,通过播放战争场面的课件、教师动情的背景介绍,激起学生的情感。再读课文时,则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人物心情,通过重点句子的研读,与人物的情感发生共鸣。为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编儿歌、办小报,调动学生自身体验来理解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

愚公移山教案篇六

各区、县(市)教师进修学校,市直属小学:

在课改进程中,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和教研员积极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着积极有益的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对《语文课程标准》也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为了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广大教师和教研员的教学和教研水平,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有效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也为编撰“注·提”教改实验30周年纪念文集做准备。根据《黑龙江省小学语文(教科版)2011年教研工作计划要点》,应广大教师的要求,决定开展教科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优秀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课件和教学叙事、教学反思的征集、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集、评选范围

凡使用教科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实验区的教师均可凭相关材料参评。

二、征集、评选内容及要求

1.应征的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叙事和教学反思要以《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充分展示课改实践中取得的新经验、新成果。以关注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核心。

2.课件的内容要与教科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紧密结合,具有趣味性,动画图像清晰,形象直观,具体生动,操作简单,方便教学。

三、注意事项

1.本次应征的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课件和教学叙事、教学反思每篇(件)缴纳评审费人民币50.00元。

2.每份应征作品只限一人署名。

3.一人可多项参评。

4.因人力有限,应征的作品一律不退,请自留备份。

5.应征的作品不得在书刊、网络上摘抄,如发现抄袭,将不予评奖,不退评审费。

6.报送的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课件和教学叙事、教学反思必须是电脑打印稿,教学课件必须以光盘报送。请在来稿的封皮或首页的左上角注明参评作品的类别(如:参评优秀论文或参评教学设计),否则降等处理。

愚公移山教案篇七

我执教的《珍贵的教科书》一文上完后,我觉得自己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能紧扣主题,并能有效地把握住教学重点,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体现了“长文短教,抓住重点,培养语感,读中悟情,渗透学法”,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积极性,思维活跃性。

这节课教学设计巧妙,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因为围绕主要问题找句子答案的不唯一性、顺序的不唯一性,备课时,我注意设计多个策略,课堂上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交流顺序为老师引导感悟的顺序,使教学成为流动的过程,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较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主体作用。同时以学生的研读、交流感受、朗读作为课堂互动的主体部分,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学生提供较为宽松、充足时空,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尽可能多的语文实践活动。虽然如此,讲课中依然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学生方面:读书有唱读现象;部分同学发言不够积极,反应慢,跟不上课堂步子。教师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生活经验了解不充分。如学生对毛主席、党中央的工作感受不到位;二是板书忘掉了写上“前辈的激励”;三是没有范读。

《珍贵的教科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愚公移山教案篇八

开学以来,很久没有过这样的感觉了。一堂《珍贵的教科书》,我和孩子们感觉只有20分钟似的,下课铃响的时候,孩子们或是吃惊得说:“啊,下课了?”有的生气地说:“这么快就下课了?真是太气人了!”我的心里好高兴,许久了,我没有感觉孩子们对课堂如此的眷恋,我深深地觉得用真情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欲望,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检查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我趁机为学生范读了一遍。动情地朗读立刻吸引了学生,有的还在偷偷抹眼泪。不知为什么,我自己也差点哭了出来,我也入情了。我读完之后,看着学生都在那里跃跃欲试,于是,我让学生放开胆子自己试着有感情的朗读,因为这时候,他们也被感染着,读起来很投入。

围绕“珍贵”一词,我让学生展开讨论,可以提出哪些问题,从哪些地方看出教科书的珍贵。孩子们出奇的热情,争先恐后的抢着回答问题,场面空前热烈。抓住这个机会,我边表扬,边树立典型,以便尽量照顾到全体同学,不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忙得不亦乐乎。我觉得问题的难易程度对孩子们来说非常的重要。我是这样设计问题的:就在卧倒的那一瞬间指导员可能想些什么?想象一下,指导员是怎么做的呢?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指导员爱书胜过自己生命的崇高精神。这个时候,太多的讲解都是多余的`。

我们班学生在感情朗读方面是弱项,平常他们都不愿意起来读,今天,他们也很热情,我从心里感到很激动,也很感动。我想,利用这篇训练朗读能力的好课文好好指导指导他们。具体到一个词的重读,“完整无缺”“染红”“一动也不动”具体到一个句子的语气,“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喊:指导员,指导员……”(教师渲染:面对着平日里和蔼的老师,面对着倒在血泊里的指导员,我心如刀绞,痛不欲生,我拼命的哭喊着。)具体到语气的停顿,具体到标点符号的处理(如文中的许多的省略号)孩子们读书的兴趣明显高涨。

这堂课我没有完成任务,但是,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让我深深地感动,他们如此积极,如此出色,让我着实难忘。这个“情”字可真是了得!

愚公移山教案篇九

今天我执教的《珍贵的教科书》一文上完后,我觉得自己在教学目标 的设计上能紧扣主题,并能有效地把握住教学重点,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体现了“长文短教,抓住重点 ,培养语感,读中悟情,渗透学法”,课堂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积极性,思维活跃性。

一、紧紧围绕“教科书的珍贵”这一重点主题展开四个层次的“读”。

一是激起关注读。一我就通过板画“一捆书”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与关注点,先感受到我们的书普通而易得,然后又突出“珍贵的”这一关键的字眼,激起学生对珍贵原因的关注,从而激起读书的欲望。二是围绕问题读。让孩子们自己读书、感悟、发现,“找一找、画一画”,初步找到了文中的几个关键处。三是引导感悟读。通过抓重点词、句“完整无缺”“压”“最困难”“渴望”“毛主席的关怀”“党中央印文件的纸里节省”的理解与感受,同时通过补充介绍背景,孩子们一步步明白了因为这些书不但是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孩子们非常渴望的,而且印书用的纸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从党中央印文件的纸中节省出来的,更是张指导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书的珍贵。四是想象补充读。通过回看这捆书,想起哪些人,应该记住些什么,激发学生根据当时的情景,想象补充并写出指导员未说完的话,并进行多人次的交流读,从而让学生在补充读中领悟到教科书寄托着老一辈的激励。通过这堂课,我充分地认识到:多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爱憎情绪,而且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以“情”为主线,读中体验“情”。整堂课我都紧紧围绕课题中饱含深情的字眼——“珍贵”做足文章。在读书、理解、引导、感动中体验珍贵之情,表达珍贵之情,朗读珍贵之情,以“情”为主线,以老师的热情之“情”激起学生的真诚之情。以情贯穿,多次深情地读课题。

三、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想象、抓重点词、抓标点等培养语感的“读”

通过“比较和想象”的语感训练,再现了课文情境,为学生提供了鲜明、准确、丰富的语感形象,丰富了课文内容,使学生的思想情感有了一定程度的体验,把读书的方法教给学生,这样就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地参与教与学的活动,同时也让学生在大量的训练过程中,丰富语言,增强语感。

这篇课文中有些词语并不深奥,表面意思也不难理解,但它用得十分精妙,耐人寻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引导学生进行解一解、想一想、比一比,体会其用词的准确性和精神实质。如《珍贵的教科书》一文,有这样一句话“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鲜血染红了。”比较:书被“压”在下面——指导员的血肉之躯在上面;书“完整无缺”——指导员却身负重伤。让学生进行比较,体会到指导员的舍身护书。又如:“最困难的是没有书”和文中的四个困难句作比较,突出句中的“最”字,让学生了解在战争环境中能得到一本教科书是十分困难的,从而体会到教科书是十分珍贵的这一教学难点 ,也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用词的准确性。这些潜移默化地引导,让学生逐步学会抓住关键词读书。

这节课教学设计巧妙,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主要体现在:

因为围绕主要问题找句子答案的不唯一性、顺序的不唯一性,备课时,我注意设计多个策略,课堂上我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交流顺序为老师引导感悟的顺序,使教学成为流动的过程,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较好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主体作用。同时以学生的研读、交流感受、朗读作为课堂互动的主体部分,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为学生提供较为宽松、充足时空,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尽可能多的语文实践活动。

虽然如此,讲课中依然有不尽人意的地方。

学生方面:读书有唱读现象;部分同学发言不够积极,反应慢,跟不上课堂步子;课堂坐姿、站姿、读写姿势等学习习惯不好。

教师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生活经验了解不充分。如学生对毛主席、党中央的工作感受不到位;二是板书忘掉了写上“前辈的激励”;三是没有范读;四是心理素质不好。

四年级语文组   姜苏琴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