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最新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 关爱自闭症儿童标语口号(优质5篇)

最新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 关爱自闭症儿童标语口号(优质5篇)

时间:2023-10-05 21:11:16 作者:念青松 最新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 关爱自闭症儿童标语口号(优质5篇)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得体会,它们可以是对成功的总结,也可以是对失败的反思,更可以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篇一

1、支持残疾人事业。

2、妈妈,假若我很不同

3、我们要帮助残疾人。

4、扶残助残有你有我。

5、蓝色行动,爱不孤独

6、扶残助残,有你有我。

7、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8、为自闭症儿童开启心窗,

9、小步子、多反馈的原则。

10、残疾人是我们中的一员。

11、伸出你的手,让别人幸福。

12、关爱残疾人,献出一份爱。

13、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

14、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15、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

16、倡导助残风尚构建和谐社会。

17、关注自闭症儿童,让孤独不再

18、他们有嘴巴,却只愿自说自话;

19、他们有耳朵,却不愿听你说话;

20、语言及非语言方面的沟通障碍;

21、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

22、他们有眼睛,却不愿和你眼神交流;

23、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大致表现为:

24、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自闭儿”。

25、他们,是电影《雨人》里雷蒙德的真实版;

26、无语言:通常会被认为听力有问题或是失语症

27、不要强迫他去和其他小朋友耍,慢慢来,急不得

28、固着性:不管情境的变化,重复的念着某句话。

29、字义无法变化:如学校和校正,不能分辨其读音。

30、不会使用因果性的语言:如因为、所以、因此、如果等词汇。

31、代名词反转:“你”、“我”、“他”等代名词有混淆的现象。

32、很少发问:除了强迫性的行为表现外,他们很少会提出问题来发问。

33、关爱残疾人从小事做起。帮助残疾人给残疾人温暖。大家行动起来吧!

34、自闭症患者的行为、症状及严重的程度,因人而异,基本上有三大共同的症状:

35、不清楚肯定与否定的概念:常使用“不”,而较少使用甚至不会使用“是”或“好”。

36、文法结构不成熟:会使用自己的语言,通常只有常跟他接触的人才了解其语言所隐藏的涵义。

37、说话不带感情:只是在告诉你,而不是和你谈话,也没有一般人说话时一问一答、一来一往的特性。

38、立即仿说:有变化的仿说被视为自闭症儿童表达沟通的意图,而没有弹性的仿说多半不具有沟通意图。

39、不能因为孩子过分的奇特行为而感到失望,在感情上疏远孩子,忽视孩子的问题和特殊需求,这样对孩子和家长都不利。

40、扶残助残有你有我。

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篇二

1.让阳光透进紧闭的门,温暖每一个角落!让我们传递爱与温暖,给自闭症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2.关爱自闭症儿童从我做起。

3.了解自闭症,关注自闭症。

4.为自闭症儿童打开一扇窗,给新时代少年奋斗的阳光。

5.关爱自闭症儿童走进他们的世界。

6.关爱星星的孩子,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

7.让我们一起关爱自闭症儿童!

8.有光有未来,关爱自闭症我们一起努力。

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篇三

20xx(爱你一生)蓝色行动 为爱而行

二、主办单位(团体):

青岛小雨点公益志愿者协会 青岛开发区儿童康复训练中心

三、活动背景: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拥有清澈的双眼,却冷若冰霜,从不与你对视;他们拥有灵敏的听力,却对父母的呼唤充耳不闻;他们拥有纯净的灵魂,却被封闭在一个我们无法洞悉的梦魇里,似乎与这个世界隔着遥远的距离。 他们是“星星的孩子”,来自遥远的天际,一不小心跌落尘世。他们还有一个名字—“自闭症儿童”。 他们需要你我的了解,需要宽容对待,慢慢打开他们紧闭的心门,也许人生从此不同。 2013年4月2日将是联合国为自闭症儿童设立的第六个世界自闭症日,请抛弃排斥与偏见,给你身边的自闭症儿童一个拥抱或微笑,让你身边的ta感受到来自这个世界的温暖和祝福。

四、活动目标:

5、广泛呼吁社会积极参与到改善孤独症人士的生活和服务质量的工作中,提高孤独症人士及其家庭的服务和生活质量。

五、活动介绍: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并且伴随终生的神经发展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会互动和交流障碍,并或多或少地伴有重复,刻板等问题行为。孤独症儿童通常在2到3岁可以观察到如下一些症状表现:

a. 交流沟通障碍

b. 语言障碍, 行为和兴趣异常

c. 智力异常

d. 综合感官功能障碍

e. 其他相关的障碍: 例如癫痫,多动症,注意力缺陷,抑郁等。

孤独症儿童康复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减轻其相关障碍和家庭压力,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和强化孩子的各功能独立。在早期,持续不断的特殊教育和行为康复干预能够帮助孩子实现自我管理,社会交往和一定的工作技能等。整个过程可以不断地提高孩子解决问题行为和不良症状的能力。

美国疾病与预防中心2012年的最新报告里指出,孤独症儿童的发病率已经上升到1:88。作为孤独症儿童的家长,不仅承担着繁重的经济压力,还要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由于我国对于孤独症这一现象认识比较晚,相关政策和支持体系还不够完善,目前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的重担主要落在民间公益机构的肩上。但是当前的这些民间机构都处于草根地位,缺乏政策和稳定经费的支持,其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因此,我市孤独症人群这一群体庞大,其所面对的需求也特别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这一迫在眉睫的问题。

联合国大会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孤独症日”(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显示出整个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希望专业人员具备更丰富的诊断和医疗经验,家长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助,社会在医疗,就学,就业上提供更多的资源及协助。更重要的是在4月2日让大家从新的角度看待孤独症患者,尊重,理解,关心和接纳他们,帮助他们参与社会活动,融入社会生活,而非把他们当作另类来怜悯。希望整个社会把4月2日这一天作为审视和增强社会责任的契机。

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篇四

1、让阳光透进紧闭的门,温暖每一个角落!

2、妈妈,假若我很不同

3、蓝色行动,爱不孤独

4、让我们传递爱与温暖,给自闭症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5、关爱星星的孩子,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

6、为自闭症儿童打开一扇窗,给新时代少年奋斗的阳光

7、为自闭症儿童开启心窗,

8、关注自闭症儿童,让孤独不再

9、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

10、支持残疾人事业。

11、你我同在一个蓝天下,共享一片蓝天。

12、扶残助残,有你有我。

13、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14、扶残助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15、伸出你的手,让别人幸福。

16、让关爱的阳光照亮每一个残疾人的心灵。

17、走进残疾人家庭关心残疾人劳动生活。

18、我们要帮助残疾人。

19、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是保障残疾人劳动权利,解决残疾人根本问题的重要措施。

20、树立自我防范意识,共同预防意外事故致残。

21、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

22、帮扶农村贫困残疾人共享社会关爱阳光。

23、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

24、倡导助残风尚构建和谐社会。

25、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

26、残疾人是我们中的一员。

27、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28、提供保障与服务情系农村贫困残疾人。

29、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是法律赋予的责任和义务。

30、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是党和国家采取的战略性措施。

31、弘扬扶残助残的社会风尚,促进全社会更加理解、尊重、关爱、帮助残疾人!

32、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标致着残疾人事业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3、走进残疾人家庭,关心残疾人劳动生活。

34、当别人感到幸福你同样是幸福的。

35、关爱残疾人,献出一份爱。

36、帮扶贫困残疾人共享社会关爱阳光。

37、扶残助残有你有我。

38、关爱残疾人从小事做起。帮助残疾人给残疾人温暖。大家行动起来吧!

认识自闭症儿童之

自闭症儿童的特性:

“儿童自闭症”,又被称为“儿童孤独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精神疾病。

自闭症患者的行为、症状及严重的程度,因人而异,基本上有三大共同的症状:

(1)薄弱的社会关系;

(2)语言及非语言方面的沟通障碍;

(3)缺乏想象力。

自闭症儿童的语言障碍大致表现为:

1.无语言:通常会被认为听力有问题或是失语症

2.立即仿说:有变化的仿说被视为自闭症儿童表达沟通的意图,而没有弹性的仿说多半不具有沟通意图。

3.延宕仿:在一段时间之后喋喋不休的重复某些字、成语、句子、整首诗或是歌曲,同样也会有沟通性或是非沟通性之分,而这种行为通常和情境、压力有所联系。

4.说话不带感情:只是在告诉你,而不是和你谈话,也没有一般人说话时一问一答、一来一往的特性。

5.无法掌握音调、音量:说话时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机械化,无法通过语音的音调、节奏、抑扬顿挫来表现情绪或是感受。也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

6.字义无法变化:如学校和校正,不能分辨其读音。

7.代名词反转:“你”、“我”、“他”等代名词有混淆的现象。

8.不清楚肯定与否定的概念:常使用“不”,而较少使用甚至不会使用“是”或“好”。

9.文法结构不成熟:会使用自己的语言,通常只有常跟他接触的人才了解其语言所隐藏的涵义。

10.很少发问:除了强迫性的行为表现外,他们很少会提出问题来发问。

11.固着性:不管情境的变化,重复的念着某句话。

12.不会使用因果性的语言:如因为、所以、因此、如果等词汇。

特性之二

他们有眼睛,却不愿和你眼神交流;

他们有耳朵,却不愿听你说话;

他们有嘴巴,却只愿自说自话;

他们,是电影《雨人》里雷蒙德的真实版;

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自闭儿”。

案例:

今年12岁的健健,长得可爱而机灵,但脾气很“暴躁”。每次在家里吃饭,健健吃了几口就跑开了。特别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健也懂得发脾气了。当家人严格限制他的活动自由时,健健的'情绪就会马上变得很糟糕,有时还会哭闹。为了不影响孩子的情绪,只要健健不做危险的事情,母亲李女士都不再限制儿子的自由空间。

“其实健健的模仿能力还是比较强,当他看着老师拿起画笔画画时,他也会跟着画。”李女士回忆,健健在佛山某康复中心治疗时,就亲自看到健健拿笔模仿,画得很好。每当画起画时,健健都表现得安静很多。在旁边看着,李女士也若有所思:“健健也有想说话的欲望,只是不懂得用语言表达出来。”

建议引导方式:

小步子、多反馈的原则。

自闭症儿童大多情绪不稳定,注意容易集中在自我世界,因此在教育训练时接受能力一般不强。在我们看来非常简单的任务,他们也很难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将训练内容分解开来,一点一滴进行教育,安排教学内容,尽量难度适中、进度适宜。同时我们还要对教育训练的结果了解更多反馈的信息。自闭症儿童无意动作较多。这些无意动作渗入教育训练中,如不尽早纠正,就会形成习惯,以后再改就无济于事了。将教学内容化整为零,循序渐进地教育,对反馈的不良信息及时纠正,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实效。

电影中的楚原就是基本上在这些原则中慢慢的实现自己的价值。从完全封闭自己的世界到适应融入世界,他这一步步的认识自己实现自己的过程中慢慢体验了生活。

同时教育自闭症儿童还需要一些具体方法。具体方法是连接教与学之间的纽带,是关系教育训练成败的重要因素。根据自闭症儿童的特点,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情感诱导法。

亲密的感情可以使自闭症儿童产生信任感。自闭症儿童生来就缺少一种亲情,缺少对别人的信赖,以致他们回避他人的目光,避免与人接触。因此,教育者首先要感化他们,让其克服恐惧,接受教育。日本的精神统合来疗法六个步骤实际也是一种情感诱导法。该六个步骤是:教育者用情感沉入其自闭世界;消除恐惧,允许教育者进入封闭世界;开始对教育者有要求反应;加入教育者的新世界;相互提出自我主张;情感不短升华,不断将自闭症儿童引入新世界。可以看出,其中每一步教育者都是用情感诱导自闭症儿童步入正常人的行列。

环境优化法。

即优化自闭症儿童喜爱的刺激和环境,在充分激发他们情感的基础上进行训练。自闭症儿童有着听觉适应能力差等特点,对超过其适应范围的各种声音刺激,其情绪易紧张。为此,保持安静的环境是教育他们的前提条件。自闭症儿童大多喜爱音乐,优美的曲调能使他们消除紧张、产生良好情感。教育者可先放一段录音,引起他们的注意,然后音量逐渐减小,再让他们完成任务。因此,充满音乐的环境是教育自闭症儿童又一良好环境。

劳动教育法。

劳动教育可以使自闭症儿童提高适应能力、树立劳动观念、增强独立生活的信心。而且,由于自闭症儿童自身的胆怯和退缩,他们什么事情都不愿意自己动手,若任其发展必造成新的缺陷。为此,劳动教育必须从小事做起,尽量鼓励他们自己去做。开始最好与生活自理相结合,从低起点逐渐向高的能力过渡。

适时奖励法。

给自闭症儿童的奖励要远大于对正常儿童。这是由于自闭症儿童敏感、恐惧等特点所决定。每一个自闭症儿童都可能有一两种嗜好,诸如听音乐、迷恋某种物品等。而《马拉松》中的楚原则是迷恋斑马。对此教育者就可以针对其嗜好进行奖励,以鼓励他们配合。这些儿童配合不够时,可以停止奖励,以代批评。切不可认为他们能力欠佳、进行缓慢、言行僵硬而尖锐批评或强令终止。这不仅会使教育训练前功尽弃,也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给未来教育训练带来难以弥补的影响。

扶助法。

这一方法是指他人有意给自闭症儿童提供帮助,使他们在接受训练时向预定的方向发展。这种扶助包括教育者帮助和伙伴协助两种。教育者帮助是训练时可以现做出示范或完全代作,然后部分协作,最后放手任他们独立完成。伙伴协助是依靠集中伙伴的带领去影响自闭症儿童,比如伙伴可以带动自闭症儿童参加集体游戏等。

游戏:

游戏是儿童发挥创造性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手段;游戏是儿童情绪和人格社会化的重要手段。游戏可以稳定孤独症儿童的情绪,大部分敏感的孤独症儿童在不熟悉的环境里有焦虑、恐惧的情绪,很难较好的参与学习活动。适合的游戏可以抑制不良情绪的产生,还能把已有的不良情绪向好的情绪转化。游戏可以增进孤独症儿童语言的主动性。部分孤独症儿童具备开口说话的能力,但是缺乏交流性质,游戏对于言语能力差的孩子来说,有巨大的推动力。

作为父母:

1.平时父母就要多引导他,多带他去参加团体性活动,多沟通,这些可能可以减少自闭症的发病率。若治疗的话,建议你可以去专业的康复机构,像成都市青羊区中医医院,在治疗自闭症这项目上就很有权威,他们主要采用黄帝九针疗法治疗,效果很不错。接受感统训练和语言理疗,是比较安全有效的康复方法。这家医院是60年的公立医院,还是医保定点单位,成都市青羊区中医医院被指定为“北京大学第六院医学网络学院教学医院”,是一所很不错的医院。

2.不能因为孩子过分的奇特行为而感到失望,在感情上疏远孩子,忽视孩子的问题和特殊需求,这样对孩子和家长都不利。

3.教这些孩子有意识地与人交往,先要让他们对交流感兴趣。比较好的方法是长久地和近亲的人在一起,耳濡目染亲人的手势、动作、语言、表情、相互表达和回应的方式、交往的技巧;耐心地给孩子反复示范,一次次地引领孩子模仿。

4.不要强迫他去和其他小朋友耍,慢慢来,急不得

关爱自闭症儿童的心得体会篇五

20xx(爱你一生)蓝色行动为爱而行

二、主办单位(团体):

青岛小雨点公益志愿者协会青岛开发区儿童康复训练中心

三、活动背景: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拥有清澈的双眼,却冷若冰霜,从不与你对视;他们拥有灵敏的听力,却对父母的呼唤充耳不闻;他们拥有纯净的灵魂,却被封闭在一个我们无法洞悉的梦魇里,似乎与这个世界隔着遥远的距离。他们是“星星的孩子”,来自遥远的天际,一不小心跌落尘世。他们还有一个名字—“自闭症儿童”。他们需要你我的了解,需要宽容对待,慢慢打开他们紧闭的心门,也许人生从此不同。4月2日将是联合国为自闭症儿童设立的第六个世界自闭症日,请抛弃排斥与偏见,给你身边的自闭症儿童一个拥抱或微笑,让你身边的ta感受到来自这个世界的温暖和祝福。

四、活动目标:

5、广泛呼吁社会积极参与到改善孤独症人士的生活和服务质量的工作中,提高孤独症人士及其家庭的服务和生活质量。

五、活动介绍: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先天性并且伴随终生的神经发展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会互动和交流障碍,并或多或少地伴有重复,刻板等问题行为。孤独症儿童通常在2到3岁可以观察到如下一些症状表现:

a.交流沟通障碍

b.语言障碍,行为和兴趣异常

c.智力异常

d.综合感官功能障碍

e.其他相关的障碍:例如癫痫,多动症,注意力缺陷,抑郁等。

孤独症儿童康复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减轻其相关障碍和家庭压力,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和强化孩子的各功能独立。在早期,持续不断的特殊教育和行为康复干预能够帮助孩子实现自我管理,社会交往和一定的工作技能等。整个过程可以不断地提高孩子解决问题行为和不良症状的能力。

美国疾病与预防中心的最新报告里指出,孤独症儿童的发病率已经上升到1:88。作为孤独症儿童的家长,不仅承担着繁重的经济压力,还要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由于我国对于孤独症这一现象认识比较晚,相关政策和支持体系还不够完善,目前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的重担主要落在民间公益机构的肩上。但是当前的这些民间机构都处于草根地位,缺乏政策和稳定经费的支持,其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因此,我市孤独症人群这一群体庞大,其所面对的需求也特别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解决这一迫在眉睫的问题。

联合国大会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孤独症日”(worldautismawarenessday),显示出整个社会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希望专业人员具备更丰富的诊断和医疗经验,家长之间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助,社会在医疗,就学,就业上提供更多的资源及协助。更重要的是在4月2日让大家从新的角度看待孤独症患者,尊重,理解,关心和接纳他们,帮助他们参与社会活动,融入社会生活,而非把他们当作另类来怜悯。希望整个社会把4月2日这一天作为审视和增强社会责任的契机。

今年是全球第六个孤独症日,为了响应“世界孤独症日”,我们希望组织各方共同举办“关注孤独症儿童服务和生活”的大型宣传倡导活动,倡导社会各界关爱孤独症人士,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关注支持改善我市孤独症儿童的服务和生活质量,推动我市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的专业化。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