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创新发展 创新在民间舞发展中的重要性(大全5篇)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创新发展 创新在民间舞发展中的重要性(大全5篇)

时间:2023-09-05 08:58:53 作者:ZS文王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创新发展 创新在民间舞发展中的重要性(大全5篇)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创新发展篇一

我国的民间舞源远流长,十分丰富。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关于创新在民间舞发展中的重要性,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经过漫长岁月和丰富文化的积淀,铸就了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社会在发展前进的同时,民族民间舞蹈必须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而与时俱进,在历史变迁和社会进程中不断的发展和创新。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对提高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质量、艺术品格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而创新不仅仅要表现新的时代主题,也不是简单化的借鉴或运用外来的新潮舞蹈形式。而是要在把握民族民间舞蹈的民族主体上下功夫,重要在把握民族民间舞蹈的本体。同样,在民族民间舞蹈的创新时代,并不是可以削弱、抛弃和改造民族性,而是要强化、突出和发扬民族民间舞蹈的民族主体精神。

我国民族众多、人文因素各不相同。不同的民族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因素。所以各民族的发展也就出现不平衡的状况。在舞蹈方面也是一样。数年来,民族民间舞蹈以动态的形式和迷人的风采成为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记载的载体。

无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任何时期,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都是我国舞蹈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艳丽的鲜花,它拥有过去的悠久与古老,显现了现在繁荣与辉煌。但是在现今时代的飞速发展下,它必然在寻求着自身的发展与变化,伴随着人类审美趋向不断的推进。

现代生活所带来的现代思潮、观念,以及所有的现代的高科技手段,就像大海里的浪潮拍击岸边的礁石一样,必定将会无情地拍击我们传统生活所留下的古老的日子,也会拍击我们那些古老的传统观念,传统不能成为永恒,传统的看法和观念也都应当在新的观念和新的视野中加以扬弃和纠正,但是传统毕竟是根基,这是历史的必然。

舞蹈最初的产生源于一种生命的冲动,是生存的欲望和力量。人类的最原始、最自然的思维活动,使舞蹈成为人类文明的一种象征和延续。民族民间舞蹈一直在不同部族的社会上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的民族由于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等等,从而出现文化之间的种种差异。如傣族的“孔雀舞”传递的是傣族百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观。所以说,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价值是透过肢体语言的表层形态,表达一个个族群整体深层的人文内涵风格,从而展现人类不屈的生命历程和一往无前的精神探求。从意义上说,一个民族若能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就能保证该民族的情感与个性不会消散,也是向世人昭示了该民族存在的价值。只有真正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历史和传统的本质特征,才能更好地对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和创新起作用。

一个优秀的舞蹈编导,要无愧于民族和时代去承担发展和创新我们的民族民间舞蹈的重任,不仅具有坚实的生活基础和专业技能,还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在这个知识的时代,我们的舞蹈编导工作者也要不断地实现自我完善。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要发展和创新就得从思想上和意识上发展和创新,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和创新有三点是不能忽视的:继承性;民族性;时代性。

(1)创新就必须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继承首先要去深刻感悟不同民族的传统舞蹈动作背后所蕴藏着的文化属性、价值观念、审美标准、道德规范等核心理念,才谈得上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的真正继承。有了继承性的雄厚扎实基础,才能在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大踏步地进行艺术创新,使民族民间舞蹈教材建设和民族民间舞蹈创新更加光彩夺目,显示出民族民间舞蹈无穷魅力。

(2)舞蹈的民族性是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灵魂,是民族思想感情和民族精神的凝聚和表现。只有把握住民族思想感情和民族精神气质,才能利用民族民间舞蹈的形式去表达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近几年来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和舞蹈教育事业繁荣的实践经验证明,凡是具备强烈鲜明的民族性的舞蹈作品,往往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文化核心竞争力。

(3)我国的民族民间传统舞蹈,都是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产生、演变和发展形成的,多少都会带着过去时代的某些时代气息特征与烙印。而当今世界属于知识信息时代,各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及审美标准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简单化地原封不动地将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照搬到今天的社会主义舞蹈上,显然行不通的。舞蹈家只有深入各民族的生活,深刻理解他们的新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及审美标准,才能使我们的民族舞蹈创作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性。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创新发展篇二

目前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但李克强总理3月5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做的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却只字未提“智慧城市”。尽管如此,分析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我们认为还是有一些具体的切入点值得关注。

1、电子政务建设要智慧化转变

2014年政府的重点工作首先是要深化改革。报告指出的重要领域改革首当其冲是行政体制改革,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内容包括进一步简政放权,建立权利清单向社会公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政府信息共享等。这些改革内容的实现要求电子政务朝“智慧政务”的方向发展,在制度变革的基础上,改变电子政务十多年来各自为政的建设模式,逐步建立起统一的电子政务平台,整合面向政府内务、企业发展、社会民生提供信息服务的各种资源,作为当下发展智慧城市的重要切入点。

智慧化的基础在于数据整合。统一电子政务平台作为智慧政务的架构核心,可选择地市一级政府先期切入,首先建好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和政务综合服务平台,在整合全局信息资源和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开放部分数据,引导社会各层面积极参与,逐步扩大资源平台采集的信息范围,不断完善基础数据库,为事中事后监管和信用体系的建立提供可信依据。政府主导这项工作的重点是,确保信息来源渠道畅通,数据更新及时和可靠,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与工程的具体实施可以交由专业机构负责。

2、借力信息消费促进产业智慧升级

报告提出的另一项重点工作是扩大内需,相关的部署有:要促进信息消费,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推进城市百兆光纤工程和宽带乡村工程,大幅提高互联网网速,在全国推行“三网融合”,鼓励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维护网络安全。

2015年,全国的信息消费预计将达到3.2万亿规模。信息消费市场主要由“6+4”的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构成,6类信息产品包括功能手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微型计算机、智能电视、iptv终端等网络化终端产品;4类信息服务主要包括语音服务、互联网接入服务、信息内容服务以及软件应用服务。其中的“4+3”新型信息消费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20%以上高速增长。随着宽带日益普及以及我国4g商用逐渐展开,智能终端替代传统桌面的趋势难以逆转,随之产生的是民众对信息消费需求的行为数据的激增。无论是政府监管还是信用体系建立,对大数据分析能力和云计算处理的要求都有增无减。从这点看,大数据相关产业前景无限。

我们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在支持宽带建设和4g手机等产品开发的同时,更注重培育良好的信息消费环境,引导市民的消费需求,让企业和民众积极参与其中,例如通过优惠、统一推行市政一卡通,集成通话、上网、公交、缴费、购物等功能,由统一平台推送信息告知各项待办事务,引入第三方运营机构持续推出创新应用,逐步实现一卡在手,各方信息融汇贯通。通过信息消费的拉动,不仅促进经济发展,更利于电子政务平台向城市综合运营平台升级。待政府、企业、市民等各方都积极参与其中后,实现城市信息化和产业发展的真正智慧也就近在咫尺了。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创新发展篇三

在信息化大潮云卷浪涌的今天,宁波将目光瞄向了更高层次――将加快建设智慧城市纳入宁波发展战略。9月2日至4日,2011中国(宁波)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智博会”)隆重举办,吸引了5.2万名观众,16个总投资达65亿元的智慧城市合作项目花落宁波。浙江省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将联合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并支持宁波成为“智慧城市”国家综合试点城市。

国内提出建设智慧城市既有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也有南京、武汉这样的省会城市,而论组织体系的完备、规划措施的齐全、技术方案的众多,宁波当仁不让。通过举办首届智博会,宁波将“智慧城市”打造成了自己的名片。

展览展示巨头聚首

9月2日,智博会开幕式吸引了参展商、媒体记者、普通市民的广泛参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八大主办方的领导共同为首届智博会剪彩。

宁波市经信委工作人员屠炯介绍,智博会主题馆是智慧城市主题展和大企业形象展,还有另外三个展馆分别是三大通信运营商及合作伙伴展,总面积达2.1万平方米。四大展馆根据展出内容又划分为十大主题展区: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展区、软件与智能化成果展区、大企业展区、智慧城市管理区、智慧家居生活展区、智慧通信网络系统展区、物联网产业展区、软件服务展区、智慧工业技术装备展区、智慧健康保障展区。

在ibm展台,ibm中国开发实验室物流行业解决方案中心资深顾问王莉春向记者介绍说,今年5月,ibm中国开发中心(宁波)及ibm中国开发中心物流行业解决方案中心落户在了宁波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ibm名为“智慧物流云”的云计算行业解决方案,将与宁波正在打造的“智慧物流”产业的发展策略进行深度融合,目前项目正在加紧实施,并将在11月4日正式对外发布。

《宁波市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行动纲要(2011―2015)》中对2015年智慧物流的表述是:在全国率先进入示范性智慧物流节点城市行列,全市80%的规模以上物流企业实现物流业务网络化,先进物流技术、设备在港口物流领域普遍应用,集装箱智能化应用达到100%。

对于宁波这样的港口城市来说,物流就是命脉。宁波以ibm智慧物流中心为核心的高端智慧物流平台建设,将使5000多家物流企业获益,众多的制造业企业也会因物流成本下降而带来更多的利润。

智博会的展览展示堪称是一场体验高科技和未来发展的智慧“盛宴”,然而参观的时间有限,不过,惠普的云解决方案、新加坡软铸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的远程会诊系统、北京奥尔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物联网教育方案、台湾陇华电子的智慧市民iptv品平台还是给记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高峰论坛大腕云集

在9月2日举办的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上,演讲嘉宾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内涵、发展思路、体制创新、产业动态等进行深入交流和广泛的研讨。

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做了主题为“智能城市的内涵分析”的演讲。他介绍,曾经有家企业请一些城市的市长到公司去参观各种智慧系统。市长在仔细参观智慧系统后说,你们这些系统都没有市长的视野。

潘云鹤指出,智能城市处理的是一个多维关系,因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往往和城市整体发展的战略密切相关。他认为,智能城市有三种视野:第一,it行业的视野,就是铺设更宽更快的信息通道,开发联网的各种产品和服务,推广各种应用系统;第二,城市各部门的视野,包括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环境、智慧电网等;第三,市长的视野,他要研究宏观的战略,如何令城市战胜挑战、抓住机遇,又好又快地发展。市长认为it企业没有市长的视野,是因为it企业只研究了一维或者两维的系统。

一、以ict为手段,实现国民生活内容丰富化;

二、凭借ict增强经济竞争力和创新力;

三、促进ict产业增长,提高产业竞争力。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与大家分享了ibm智慧城市经验。他说,ibm对过去一年多将近2000个智慧城市实践做了总结,提出智慧城市的建设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是感知与管理,即将众多感应器收集的信息稍加应用,就达到以前达不到的管理能力;第二,将多个不同的信息源整合起来后,可能产生新的创新机会;第三,将大量的数据,甚至是语音数据整合后,通过分析和借助新功能的优化和预估,可能帮助一个企业或行政服务机构进行大幅度的转型。

签约项目硕果累累

智博会的一大收获,是签约了16个项目,签约项目总投资达65亿元。在签约项目中,涉及到云计算高新技术的项目就有6个。其中,宁波绿色云计算产业基地项目一期规划2万平方米,可以容纳标准机柜2500个,可以放置4万台服务器,将成为目前浙江省内规模较大的数据中心。万国数据“中国国际服务外包云计算产业园”将以云计算产业园为平台,打造华东地区最大的“云谷”。宁波浪潮云计算平台及应用项目拟在5年内在宁波实施三个产业化基地建设,重点投资云计算创新应用中心,参与智慧行业应用系统开发,为宁波的软件信息服务业再聚集、再发展做贡献。曙光云计算项目将在宁波建立宁波云计算公共服务中心,承接电子政务、智慧城市应用及产业发展的云计算应用并提供公共服务。

签约项目主要集中在远程服务与管理、远程医疗影像诊断、物联网及网络游戏、影视文化、在线视频等方面。其中,由上海嘉际电子和宁波盛光集团共同出资10亿元的物联网磁性传感器项目,可年产1500万只物联网磁性传感器,产品重点应用在智能汽车控制、智能电网、工业自动化控制和消费电子等领域。

宁波市智慧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经信委副主任谢月娣在接受《中国计算机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宁波市正在加强产业引进合作,推动智慧产业发展。宁波与华为合作共建的智慧健康研究院已经落地,还将加快推进与印度塔塔公司在智慧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宁波市政府正在抓紧制定智慧城市建设各项扶持政策,每年投入的财政资金不少于10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扶持资金不少于5亿元。同时,宁波还积极探索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成立专业投资公司,争取带动更多的社会投入。

谢月娣认为,宁波在建设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将会更好地提升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大量的中小企业是宁波市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所以产业发展的目标就是通过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宁波有很多家电、模具、玩具企业,通过工业设计以及营销方式的转变,提升产业附加值,这是调整的重点。起码在近一段时间,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的产业升级是工作的重点。政府提出建设六大工程,从公共平台搭建、人才培训、龙头企业培育、政策支持等各方面进行推动。

据了解,宁波市的智慧城市建设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到2015年,建成一批成熟的智慧应用体系,形成一批上规模的智慧产业基地,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第二阶段,到2020年,将宁波建设成为智慧应用水平领先、智慧产业集群发展、智慧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具有国际港口城市特色的智慧城市。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创新发展篇四

企业创新文化主要是指服务于企业的创新活动和推动企业创新的各种制度的总和,它包括企业家及员工的创新精神、创新激励制度等一系列内在和外在制度。从发达国家一些成功企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创新取胜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这些成功企业的重要推动力来自于其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而创造这些创新成果的创新行为又根源于企业本身独特的创新文化。因此,创新文化是现代企业成功发展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一、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

我国企业在创新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如将创新文化理解为外在宣传工具而非企业的内在核心价值观,将创新理解为单纯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引进而非创新文化诱致的产物,等等。这些认识上的偏差阻碍了我国企业培育良好的创新文化,不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1、企业家创新精神是企业创新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对塑造企业创新的组织文化和气氛有着重要影响。富有创新精神的领导者往往会提供创新的方向,建立有利于创新的组织文化和气氛,鼓励个人的高度主动性,推行有效的多功能团队的协作和融合,促进整个企业的创新活动。

2、员工的创新热情是企业创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德鲁克认为,组织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平凡的人能够做出不平凡的事。企业应重视员工创新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其成为企业创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让每个员工感受到市场的发展变化给企业发展带来的压力,并引导这种压力转化为创新的动力,发挥员工的创新热情,可以在为市场提供价值的同时让员工实现自身价值。对企业而言,经济进步很大程度上源于知识所实现的广泛而渐进的适应性发展,而这些渐进的适应性的发展基本上源于员工的渐进式创新,是基于经验积累的小的改进,是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一个成功的企业应该是创新者的乐园,企业不仅要为员工提供极为舒适和宽松的工作环境,而且其经理层要鼓励员工积极创新,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做工作安排。对于企业的开发人员,应该鼓励其寻找市场、提出方案,使企业员工与新产品、新市场紧密联系。

3、着眼市场、面向顾客,是企业创新文化的保障

市场是创新的起点,只有把创新成果融入经济活动,实现经济效益,创新过程才真正完成。所以,创新的实质是创新成果与市场机会的结合,准确地把握这一结合,并成功引入市场,是创新成功的关键。

因此,着眼市场的创新切入点是面向顾客的需求创新。需求创新是通过扩大市场的边界来创造新的增长,它立足于满足顾客需求,力图从顾客的角度挖掘更多的隐藏信息,调整产品定位,提高产品整体性能。这种将企业视线由超越竞争对手转向关注买方需求,跨越现有竞争边界,将不同市场的买方价值元素进行筛选并重新排序的做法,是蓝海战略的精髓之一,它比仅从传统业务中抢夺市场份额有效得多。因此,企业创新要根据市场提出的要求,带动研发人员的市场意识,让研发人员主动到市场和客户交流。需求创新不仅是创新成败的关键,也是创建创新文化的保障。现实中的许多企业都是着眼市场、面向顾客的典范。其创新是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创新,遵循“设计先行、技术跟上”的理念,更多考虑产品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自我表现和情感上的需求,立足于为消费者创造新的体验。

《如何理解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创新发展篇五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称,“十二五”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2011年政府将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环境。

对资源型省份山西而言,转型更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去年12月,山西被确定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如何利用好这个被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赋予山西最大的综合性政策,如何在国家新一轮改革布局中谋求关键突破,从温总理这份催人振奋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山西可以看到并抓住哪些机遇?邀请我省两位社会、经济领域专家,对其中部分内容予以解析。

【专家】李志强

山西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山西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谭克俭

省社科院人口研究中心主任

1、经济结构调整

报告摘录: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推进低碳城市试点。对接山西:

“山西在‘十二五’期间,城镇化的速率快于全国,因此在布局结构中,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一定要注意把推进城镇化建设和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协调促进。”李志强说。

在战略调整中,山西特别要注意加快“5+6”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争取有1-2个城市进入到国家低碳城市试点。为山西走向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低碳绿色发展,先行先试。

2、优化投资结构

报告摘录:

李志强说,这对山西来说是非常重大的利好机遇,山西民间资本这块是很大的,而近一两年,受后金融危机和煤炭资源整合影响,集聚的民间资本已有向省外流出的迹象。山西要想办法把我们的民间资本留住。

尽快制定山西的市场准入标准和相应的支持政策,“只要国家不明令禁止的,山西应全面放开。”李志强分析说,“十二五”期间,为保证投资力度,山西一定要把新36条当作重中之重来落实。

3、医疗

报告摘录:

大力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对接山西:

在山西历史悠久,山西也是中医药材的重要产地之一。而且,在山西,有全国有名的中医药专家王学诗,曾于2008年荣获全国中医药界第一枚“白求恩奖章”。与其他省份相比,山西发展中医药事业具有先天优势。

谭克俭认为,山西的中医药发展,不仅触角要深入到基层医疗机构,同时要通过中医药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从诊疗环境、就诊方式、服务态度等方面切实感受到独特的中医药服务。同时,还应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开设中医治未病专家门诊,将中医治未病的优势项目,如大病早期干预方案和慢病康复方案均纳入治未病范畴。

4、文化

报告摘录:

“让公共文化在基层开花结果,如今已成为共识。”谭克俭说,今年我省两会期间,省长王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精品创作和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力度。

谭克俭表示,文化事业的振兴,文化惠民活动的不断实施,不仅能丰富基层百姓的文艺生活,同时还将拯救一批即将失传或灭绝的民间艺术创作形式、表演形式,一系列利好措施将促使文化硕果开满三晋大地。

5、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报告摘录:

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对接山西:

“国家对教育投入、财政性教育支出力度加大,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的。”李志强说,“山西转型发展,迫切需要转型人才。”他表示,伴随着人才转型,山西应加大教育方面投入,特别是加大高等教育改革、投入,高等人才培养等,为山西转型跨越提供人才支撑保证。同时,山西应争取国家在这方面的改革和投入的支持。

6、保障民生

报告摘录:

7、重点领域改革

报告摘录:

“山西作为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区,也属于国家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的一个内容。”李志强说,国家将在生产性服务领域推进增值税、资源税改革,这对山西影响很大,我们要争取在山西先行试点。山西金融资本市场相对滞后,山西的上市公司仅有30多家,而江苏省在十二五期间要达到350家,山西2011年要推荐上市的公司才3-5家。因此,要借国家政策,加快资本市场建设,引导鼓励领导干部增强企业管理工作、产业经济、资本市场的学习,加快资本市场推进工作。

8、对外开放

报告摘录:

“对山西来说,对外开放就是要加快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同时加快山西、陕西、河南的‘黄河金三角’经济开发综合试验区进度,争取上升到国家战略。”李志强说,同时,山西要利用国家对外开放的政策,积极引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山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