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方案>小班我是人mp 小班我是棉花糖音乐教案(大全9篇)

小班我是人mp 小班我是棉花糖音乐教案(大全9篇)

时间:2023-10-15 17:13:09 作者:雅蕊 小班我是人mp 小班我是棉花糖音乐教案(大全9篇)

团结合作,共同前进,势不可挡。怎样找到适合团队的标语?以下是一些团队协作的成功案例,供大家学习借鉴。

小班我是人mp篇一

活动目标:

1、认识棉花糖,了解棉花糖易变形的特性。

2、想像自己是棉花糖,用肢体语言表现棉花糖,体会活动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前熟悉歌曲《我是棉花糖》的旋律,洗好手准备。

2、音乐的伴奏带,棉花糖胸饰。制作一个大舌头。

3、棉花糖。

活动过程:

一、引题

这几天呀,小朋友们吃过好多的糖果,今天刘老师带来了一种不一样的糖果,看看它是谁?

二、观察棉花糖

1、先不要吃,我们来摸一摸,捏一捏,感觉怎么样?(软软的)

2、压一压,棉花糖发生什么变化?变成怎么样啦?(扁,胖)

3、棉花糖还会变魔术呢。看,变变变,变变变,变出什么来啦?

(教师随即捏出小兔的头样)棉花糖还可以变出什么来呢?

请你们也来变变看。

小结:棉花糖真好玩,捏一捏,软软的,压一压,变得扁扁的。它还会变魔术呢。

唱:变变变,变变变,变出小兔来。

三、品尝棉花糖

真有意思!我好喜欢它哦,来闻一闻,真香呀!你们是不是也很想吃啦?

我们来慢慢品尝,先舔一舔,什么味道?(甜甜的)

轻轻的咬一口,放在舌头上,抿一抿。感觉到了吗?棉花糖在变耶,变的怎么样啦?(引导幼儿说出越来越小,慢慢融化了)

最后都放进嘴巴,闭上眼睛,抿一抿,感觉到了吗?

小结:棉花糖一碰舌头之后,就会变的越来越小,慢慢融化了。

四、表现棉花糖

1、棉花糖吃进了嘴巴,我们也变成了棉花糖了。来,闭上眼睛,变变变。

(请配班老师帮忙分棉花糖的胸饰)

3、现在你是谁?(要求幼儿说出:我是棉花糖)

4、来,我用大手压一压,棉花糖会怎么样?来做出扁扁的(胖胖的)样子。

鼓励幼儿想出各种动作表示棉花糖的特性。

5、我是大舌头,(老师胸前贴一个大舌头)棉花糖到了嘴里碰到大舌头会怎么样啊?(巩固棉花糖会“融化”的特性)

6、大舌头碰到了你,你来做做棉花糖融化的样子。

五、唱出棉花糖

1、棉花糖变来变去真有意思,我也来跟你们一起来做棉花糖吧。

(教师一边贴胸饰,一边说:我是棉花糖!)

2、清唱歌曲一次。提问:棉花糖变成了什么?(小兔)你来做做小兔的动作?

3、结合伴奏,师生一起唱唱跳跳。

4、创编:还可以变成什么?动作做出来?

六、延伸

告诉你们哦。棉花糖还有个秘密呢。它呀,最喜欢跟好朋友紧紧地粘在一起呢。来,到外面我们也找一个好朋友,紧紧地粘一粘。

棉花糖们!嗳!我们出发啦!

我是棉花糖

1=c2/4活泼地

533︱422︱1234︱555︱533︱422︱

棉花糖,棉花糖,我是一颗棉花糖,变变变,变变变。

棉花糖,棉花糖,我是一颗棉花糖,变变变,变变变。

1355︱1—‖

变出小兔来。

变出小熊来。

小班我是人mp篇二

通过游戏的方式,认识同伴

小手帕一条

1、全体幼儿围成一个圆圈。

2、老师在演示游戏的玩法:老师用手帕蒙住自己的脸,然后双手伸开摸宝宝,接着,猜猜摸到的宝宝的`名字,如果叫不出宝宝的名字,就让被摸到的宝宝介绍自己的名字。

3、宝宝游戏:宝宝按照老师刚才演示的游戏玩法进行游戏。老师及时提醒宝宝注意安全。宝宝如果说错了名字,老师在一旁给予提醒和鼓励。

4、游戏结束,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认识了哪几个朋友啊?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自己介绍自己的名字,使幼儿对之产生一定的兴趣,孩子在这次活动中也很投入,有好多幼儿都争先恐后。在活动中,有些幼儿能清楚、响亮、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名字,如钟鸣、杨洋、沈静雯等,但有少数幼儿表达不清楚,甚至不能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姓名。有些幼儿胆子比较小,所以话到嘴边又不感说出来。通过这次活动,老师对全班幼儿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一些胆子较小的幼儿给予鼓励、助,多让他们在集体中表现自己。同时,教育一些胆子、表达能力强的幼儿,助胆子小、表达能力差的孩子,缩小两极分化的差距,使全班幼儿共同进步。

小班我是人mp篇三

1、幼儿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果;

2、学习认识苹果的各种状态(形状、颜色、味道);

3、学习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能简单复述儿歌。

1、让幼儿清晰地看到苹果的内部结构(可以用简单的截面图来展示);

1、活动音乐:《我是一个大苹果》;

2、幼儿已有音乐活动的经验;

3、苹果若干;

4、苹果的图片(包括截面图);

5、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

6、电视、音箱等。

一、开始环节:

在幼儿已有〈我是一个大苹果〉的音乐活动经验之上,播放音乐,采用音乐表演的形式导入活动主题。

二、基本环节:

(一)、引入活动: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一起表演了音乐〈我是一个大苹果〉。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要问问小朋友?”

1、 苹果它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大大的)

2、 苹果是什么颜色的?(启发幼儿回答:有红色的、有绿色的、有黄色的)

3、 那么,你能告诉老师,苹果是什么味道的吗?(甜甜的、香香的)

(二)、开始活动:

教师用提问、实物展示和图片展示的方式来引导幼儿学习苹果的基本特征。

(三)、重点环节:

幼儿学习儿歌〈我是一个大苹果〉

附儿歌: 〈我是一个大苹果〉

我是一个大苹果,

小朋友们都爱我,

请你先去洗洗手,

要是手脏别碰我。

(四)、在幼儿学习儿歌时,配上音乐或者舞蹈动作加以学习和巩固。

三、结束环节:

播放音乐,幼儿一边朗诵儿歌,一边表演舞蹈动作(可反复两遍)

四、延伸环节:

1 将带来的苹果洗干净、切片,请幼儿都来尝一尝苹果的味道。

2 要求幼儿可以将这首儿歌表演给父母欣赏。

活动结束。

我的夸张的动作营造愉快的情绪氛围。小班幼儿喜欢充满激情的张动作,这样他们看老师会觉得特别的可爱,这样的童趣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情绪,使之他们更愿意融入到活动的氛围中。在活动中的我是一个大苹果,我采用了非常夸张的体态,突出一个“大”字,在我的引领下,孩子们也乐意用自己的动作来表演儿歌内容。

但是,小班的幼儿恰好是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我可能没有了解到孩子的这一心理特征,而忽视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所以我觉得,对于儿歌中的语句提问让幼儿回答后应该更加重点的提炼一下,这样就能够为后面的改变儿歌环节打好扎实的基础。

小班我是人mp篇四

1、在活动中体验不同方位,能根据要求寻找对应位置。

2、在活动中提高幼儿投掷的兴趣,体验游戏快乐。

【活动准备】

桌子若干、帐篷两个、可以钻的圆筒两个、海洋球两篮、圆形红色即时贴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兴趣

引出话题:你们知道解放军吗?我们来学习解放军的本领,学做小士兵。

二、热身游戏:望远镜

带领幼儿做热身游戏,以“望远镜”的形式引导幼儿以自身为中心表现上、下、后、

前的方位。

以“望远镜”的游戏形式,感知里、外的方位,同时熟悉周围材料。

三、幼儿结合方位贴“小红心”

教师出示“红心”(红色即时贴),介绍游戏方法:打敌人时一定要瞄得准,所以练习时就要瞄准“小红心”,小红心贴在哪,炮弹就要打在哪。

教师和幼儿一起商量贴红心的位置:

------我们把小红心贴在哪?

------除了上面还有其他地方吗?(互动时,可以请幼儿用手指出方位)

小结:桌子的上面、下面;帐篷的里面、外面;山洞的里面、外面都可以贴红心。

教师和幼儿一起贴红心,并说说红心贴的位置。

四、幼儿在投掷运动中感知方位

教师出示海洋球,幼儿开展投掷游戏

教师在幼儿游戏时,引导个别幼儿说说炮弹打在什么地方。

教师引导幼儿将散落在地上的海洋球捡回篮子里。

----引导提问:桌子下面都看过了吗?帐篷里面还有吗?

本节活动是结合方位来开展的带有游戏性的一个活动,还和一个户外的体育活动结合起来,整个活动进行下来,看得出孩子们是对这个游戏的情境特别感兴趣,也有可能是在户外的关系,活动中老师预设目标与实际开展中存在一定的问题,请老师们根据本次活动,结合以下话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讨论话题:

1、本次活动有何特点与值得借鉴之处?

2、活动中老师预设目标与实际开展中存在什么问题?

小班我是人mp篇五

1、初步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丰富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

2、巩固有关8、9的加减法并能正确计算。

3、培养学生初步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能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解决加减法实际问题的经验。

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体会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丰富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企鹅吗?(打开图片)他们生活在寒冷的南极,有着白白的肚子,胖胖的身子,样子非常可爱。喜欢和他们一起玩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企鹅的世界,一起来解决与加法、减法有关的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出示图片:可爱的企鹅)

2、师:从图中你们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前面(右边)有3只企鹅,后面(左边)有5只企鹅。

(如果有学生描述时说的是右边和左边,教师可引导学生说前面和后面在,这样说更加准确)设计意图:(引起孩子的好奇,激发向下探究的兴趣,给孩子足够时间来观察,满足好奇心)

师:说的真好!说话完整而且声音洪亮。谁还能像他一样再说一遍。生:前面有3个企鹅,后面有5个企鹅。

师:那么哪位同学可以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一个加法的数学问题呢?

生:前面有3只企鹅,后面有5只企鹅,一共有几只企鹅?师:说得真好,我们来鼓励一下这个学生吧!(出示题目,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大声读一遍)

生:前面有3只企鹅,后面有5只企鹅,一共有8只企鹅。

(出示第一幅图)

师: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几只企鹅?生:8只。

师:8只企鹅在一起真是热闹,于是他们商量着玩捉迷藏的游戏,(出示第二幅图)

师:在这幅图中,你又观察到了什么?

生:只看见了两只企鹅。

师:同学们想一想原来有8只,现在只看到2只,那几只去哪了呢?

生:藏起来了。

师:那么哪位同学可以给根据原来有8只,现在只看到2只提出数学问题呢?(将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一起呈现)

生:一共有8只企鹅,只看到了2只,藏起来的有几只?

师:xx说的非常好,谁还能声音洪亮的再重复一遍他所提出的数学问题?

生:xxxx

(师出示问题,学生跟着老师大声朗读一遍。)

师:到底山后面藏着几只企鹅呢?

(师巡视,对于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指导。)

汇报:谁能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摆的?

生:一共摆了8个小棒代表8只企鹅宝宝,拿掉2个代表看到的企鹅,剩下6个就是山后面藏着的6只企鹅。(如果说的不好就再说一遍)师:谁还能像她一样再说一遍。

师:8个小棒代表企鹅的总数,划掉的2个也就是从总数8中去掉2个,剩下6个就是山后面藏着的6只企鹅。(边讲边示图并结合学生的摆法)

生:一共画了8个圆代表8只企鹅,划掉2个代表看到的企鹅,剩下6个就是山后面藏着的6只企鹅。

师:8个圆代表企鹅的总数,划掉的`2个也就是从总数8中去掉2个,剩下6个就是山后面藏着的6只企鹅。(边讲边示图并结合学生的摆法)

生:

生:8—2=6师:回忆一下你刚才摆小棒,画圆的过程,老师的8根手指代表8只企鹅,这两根手指就代表这两只企鹅,也就是从8里面去掉2,所以用减法。所以从总数8里面去掉2这部分,求剩下的这部分用减法。

三、练习巩固、启发思维。

生:想。

师:我们先来说一说小鸡,在这幅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生:一共有9只小鸡,看到了3只,藏起来的有几只?师:9只你是如何知道的?

生:因为9只有总数

师:9代表小鸡一共的数量,看到的3只这部分我们要将他去掉,藏起来的这部分就是我们要求的6。

师:我们再来说一说小鸭,在这幅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师:9只代表小鸭一共的数量,看到的5只这部分我们要将他去掉,藏起来的这部分就是我们要求的4。

四、课堂小结

师:说一说你今天的学习收获。(学生先说,教师再做总结。)(如果有剩入时间,可做课堂作业。)

小班我是人mp篇六

通过游戏的方式,认识同伴

小手帕一条

1、全体小班幼儿围成一个圆圈。

2、老师在演示游戏的玩法:老师用手帕蒙住自己的脸,然后双手伸开摸宝宝,接着,猜猜摸到的宝宝的名字,如果叫不出宝宝的名字,就让被摸到的宝宝介绍自己的名字。

3、宝宝游戏:宝宝按照老师刚才演示的游戏玩法进行游戏。老师及时提醒宝宝注意安全。宝宝如果说错了名字,老师在一旁给予提醒和鼓励。

4、游戏结束,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认识了哪几个朋友啊?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自己介绍自己的名字,使幼儿对之产生一定的.兴趣,孩子在这次活动中也很投入,有好多幼儿都争先恐后。在活动中,有些幼儿能清楚、响亮、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名字,如钟鸣、杨洋、沈静雯等,但有少数幼儿表达不清楚,甚至不能准确地说出自己的姓名。有些幼儿胆子比较小,所以话到嘴边又不感说出来。通过这次活动,老师对全班幼儿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一些胆子较小的幼儿给予鼓励、助,多让他们在集体中表现自己。同时,教育一些胆子、表达能力强的幼儿,助胆子小、表达能力差的孩子,缩小两极分化的差距,使全班幼儿共同进步。

小班我是人mp篇七

1、能基本看懂企鹅的步骤图,并且尝试自己探索折叠企鹅。

2、能在折企鹅的过程中体验折纸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重点:

运用正确的方法独立折出企鹅的脚。

活动难点:

能够自己独立正确的折出企鹅的外形。

彩色正方形纸、勾线笔、范例一张。

一、引出活动主题

1、教师学企鹅走路出场。小朋友,谁来了呀?你觉得企鹅长的怎么样?

2、教师出示企鹅,可是我只有一个人,没有朋友我不快乐啊。

3、那我们一起来帮帮企鹅好吗,让他有更多的'好朋友。

二、幼儿尝试

1、教师出示步骤图,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企鹅是怎么折出来的吧。

2、引导幼儿认真看步骤图,请个别幼儿说说你能看懂哪几步,是怎么折的呢?请个别简单说说。

3、幼儿尝试自己看步骤图折纸。(要求折纸时,每一个角、边都要对齐,每条折线都要抹平)

4、幼儿结束尝试。幼儿说出在折纸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三、全体幼儿看教师演示,并自己折纸

1、有的小朋友在折的时候遇到了很多的困难,现在看看老师是怎么折的。我们要快一点帮企鹅找到好朋友,所以要仔细看哦!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折企鹅给幼儿看(给企鹅画上眼睛)。

3、请幼儿说折纸时要注意些什么。

4、幼儿折纸,教师巡视,注意个别辅导。

5、能力强的幼儿可以用多余的纸教能力较弱的幼儿。

四、作品展示,欣赏交流

1、很多小朋友都把企鹅的朋友折好了呢!现在我请每组幼儿推选出自己组上最美的企鹅,黑板上展示。

2、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的企鹅吧,幼儿自由欣赏。

3、小朋友们真棒,企鹅有好多朋友了呢,带上你的企鹅来和他做好朋友吧!

这节折纸课上下来,我感觉幼儿对企鹅很感兴趣,在自己探索自由折叠的时候幼儿们表现的积极主动,能把自己的想法折出来。在让他们把遇到的困难说出来的时候幼儿们踊跃举手能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我量词用的不到位,说成了一个企鹅,应该是一只企鹅。还有就是有的幼儿头部不是很会折,在头部我示范的时候还可以再清楚些。总体来说最后完成作品的效果还是较好的。

小班我是人mp篇八

1、感受乐曲的活泼、柔美。

2、想象乐曲中的小企鹅形象,

3、能跟随音乐用动作表现乐曲的结构。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欣赏过一些音乐作品。

2、物质材料准备:音乐《头发肩膀膝盖脚》、《小企鹅的舞》、《摇篮曲》、操作纸图谱。

1、律动热身,激发兴趣:

2)、教师小结:唱“拍拍”时做拍手动作,唱到身体部位时用手拍部位。

2、音乐欣赏,初步感受

幼儿完整欣赏音乐,说说听完音乐的感受。

t:如果音乐里有个小动物的话?你觉得会是什么?

3、音乐想象,动作表现。

幼儿再次听音乐,跟随音乐用自己刚才想象的动物动作随意表现,看谁的动物最合音乐。

4、音乐分析,说出不同。

第三次听音乐,说说音乐的'结构。

t:你觉得音乐的前面、中间、后面有什么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吗?

5、图谱引导,分段分析

幼儿观看图谱,跟随教师的动作听音乐,可分段欣赏。

教师提问第二、三段音乐,并请幼儿用动作自由表现。

6、角色扮演,动作表现

教师和幼儿戴上小企鹅的小纸偶,随音乐做动作。

教师和幼儿一起随音乐动作:第一段,小企鹅合着节奏自由走动,每一句最后两拍点头;第二段幼儿模仿小企鹅游水;第三段跟第一段一样,最后一个乐句蹲下睡觉。

7、放松活动

幼儿欣赏音乐《摇篮曲》,企鹅宝宝睡觉了。

小班我是人mp篇九

1、通过游戏的方式,认识同伴。

2、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小手帕一条

1、全体幼儿围成一个圆圈。

2、老师在演示游戏的`玩法:老师用手帕蒙住自己的脸,然后双手伸开摸宝宝,接着,猜猜摸到的宝宝的名字,如果叫不出宝宝的名字,就让被摸到的宝宝介绍自己的名字。

3、宝宝游戏:宝宝按照老师刚才演示的游戏玩法进行游戏。老师及时提醒宝宝注意安全。宝宝如果说错了名字,老师在一旁给予提醒和鼓励。

4、游戏结束,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认识了哪几个朋友啊?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