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思想汇报>最新清明节散文(模板10篇)

最新清明节散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9-26 09:55:37 作者:影墨 最新清明节散文(模板10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节散文篇一

春,似乎来了些日子,心情,本应随着满目欲绽的花蕾轻松。而我,情绪一直没有高涨,或许是绵绵细雨,打湿了潮湿的心情,或许因为四月,一种浓浓的哀思缠绕,无法走出。

四月初,阳光如温柔少女。我们兄妹去祭祖。到了坟前,好好的阳光似乎也善解人意,突然阴沉下来,我的心情有了慌堵。迷蒙中,伯父的影子朝我走来,泪水顿时漫过时空的长堤,悄然落下。

伯与我阴阳相隔已近2年。早些日,梦见伯住在一间满是泥泞的大屋子里,屋顶残缺,雨水倾落而下。屋内落叶横飞,与泥浆共舞,任我如何清扫也无济于事。此刻再看水泥磨好的坟头(伯与奶奶共冢,奶奶上位,地势略微偏高),果见一些枯枝落叶与泥沙停驻坟墙边。我二话没说,用松树枝当笤帚,埽拢将杂物抛至坟外。

我用双袖拂去决堤之泪,点燃香烛,点燃鞭炮,三叩首,深深地叩拜出自己浓浓的哀思。那时的耳际,有微风拂过。它似伯的双手将我轻抚,让记忆再一次回归高中时候与他一起度过的时日。

那时候,伯常做桂花糖包子早餐我吃,甚至帮我洗衣服。冬夜,他还常到我的睡房,帮我覆盖抖落的棉被……静静的夜晚,滴答滴答声十分清晰,这是一块建党九十周年纪念表发出的声音,她曾是一对组合表,我和伯父一人一块。如今,不知伯伯的那块戴在谁的手上。

思念让头脑空白,我伏地而哭。原本以为伯已离我渐行渐远,此情此景才让我明白,自己对他的思念丝毫没有随时间削减。他依然常来我的梦里,只是梦中的他总不爱和我说话,总是静静端坐在我的不远处。

伯,如果您泉下有知,一定能感受到我深切的思念。

坟头的两颗青松在阳光下愈发的清翠。此刻,伯伟岸的身影,刚烈的血性、不朽的军魂清晰高大,我的耳边再次响起他老人家的谆谆教诲:“瑛妹子,你模样最象田家人,一定要坦坦荡荡,有铮铮烈骨。”伯的话语简单,却寄托着厚望。它一直激励我不断的前进,用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在生活中,将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永远传递。

“两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一屡清风抚心伤,坟前挥泪一行行……

清明节散文篇二

今天是周五,又赶上明天的清明节,我和妈妈都要放三天假,下午放学以后,妈妈接上我说:”准备放松一下。“  放松的最好方法,我们选择的是散步回家——这需要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能到家,但我们都愿意!我们走在人行道上,说(聊)起了”清明节“的话题。

妈妈告诉我,这首诗是中国诗歌历史上变体最多的一首诗歌……比如以前有人这样读:其一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其二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过去的人原来都不用标点符号。我们两个又不断变换读法,笑的路上的人好像都听见了。

”你知道为什么叫清明节吗?清明节为什么要放假呢?“妈妈问我。

妈妈还告诉我:”每年的4月5日前后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大约始于周代)。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农谚。

妈妈说今年的清明节,天气预报说,我们这不下雨。那我们再重新写一首诗歌吧!

《清明节》  张誉月和妈妈

清明时节闹纷纷,路上行人欲送魂。借问先魂何处有?我们铭志慰英魂。

说着笑着,我们已经回到了家……

清明节散文篇三

清明节又到了,老白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自从老伴仙逝之后,她基本上没过几天好日子。他走后,她全身冰凉,每时每刻都感到冰凉。子女那么多,可真正称得上孝顺的还是她第三个女儿。其他人虽然生活水平比较高,但都让她十分不满意。就拿大儿子来说,大年三十到他家过年,初三就被辞了回来。他说,娘,你下半年到我家来住。分明是赶她老人家快点走嘛,看他有文化吧,还会用外交辞令。小儿子嘛,也是看老大的样,照葫芦画瓢,妻子刚生下小孩时要照顾就左一个电话,右一个电话催着要她老人家去。可是如今,小孩能说会走了,上了学前班,就不见有电话了。其他两个女儿虽说要留她住,可是真要住上几天,她们打心底里不高兴。虽然,女婿们二话不说。没办法,还是三女儿好哇!三女儿心里装着她这个娘。

其实,老白虽说是孤家寡人,可人家还是个退休人员,生活上还是可以较宽裕的。身体好,又能干,怪就怪儿女太有出息,个个不愁钱,有车有房,谁还会稀罕她这个糟老太婆。记得前年老伴去世时,全家人聚在一起看他的遗嘱个个涕泪纵横。关于对老白服侍的问题也历历在目,由三位儿子轮流负责。他们都在上面签了字,如今还有白纸黑字为证。退休公资每月都由老大领取。每到15号,大儿就会说,妈,公资折上的钱我帮你代存了。可是就没有一个孩子说,妈,请你来我家多住几日。老白七十岁的人了仍然四体康健,容光焕发,苦就苦在她那一双不争气的脚,一瘸一拐的,行动相当不便。可是她从小就是如此。有人说,那是她的福气,要不夫君还真看不上她呢。那也是,要不是那双腿,也她哪有那么多的运动,哪有那么旺盛的生育能力。小孩七八个,回家就要就像个生产队。每年的春节、清明节,忙碌得像一只陀螺,累得像一只水牛。开始时,热热闹闹,其乐融融,大家尽享天伦,畅谈理想。可是人走便茶凉,冷清要命,黑灯瞎火清锅冷灶,孤独得让人受不了。往日老伴还在时,还有不少情趣。那老头爱喝酒倒也有点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般雅兴。一杯酒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独饮不醉或偶有知已则一醉方休。想年少时那家伙追自己的那股牛劲,老白就乐了。还有他老夫聊发少年狂的那种忘情,着实让老白乐在其中了。“老白,睡觉觉了……”、“老白,快端水来洗脚脚啦……”想起来就让人必酸。如今,人过事非,一切都变了。手机有了,可是又有几个电话呢!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几日活得舒畅。一个人在乡下呆不住,时不时地做着踢腿运动提着蛇皮袋进城探望儿女真是累。住不了三五日又要灰溜溜地走,真是倦。到城里找个伴他们又不乐意!

“唉,没办法,今年清明节不去家里,让那些不争气的儿女们也想想,他们还有个老娘,他们还要不要供养老娘。”老白叹了口气说。“妈,不能呀!你这个人就要面子,每年清明节、春节你知要和气。有些事情该讲的要真直说,不能转弯抹角。你一含糊,他们就装做不知道,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三女生气地说,“你要讲呀,去年我生了气结果,他们不是说要轮流住吗?可是就是没有实现,你老是到我家住也是不行的,到时他们还真以为我得了你什么,还好公资由老大领了,否则我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妈,你大胆地说,直说了。”老白说,也是。她准备好了一桌满满的菜,长吁了一口气:“到时,他们不表态,我就不走。我就住这老房子不走,看他们脸都往哪儿搁!”

这一招还真灵。清明节这一天,儿女重聚首,老大最终拿出了他的'权威达成了一致意见:三个儿子家每年连续住四个月,全额领取老母公资。若有意外,则另行商议。之后,各人自驾车回去了。老白坐在大儿子的车子里,还在想,今年的清明不同以往,多年的心事终于除去了。没想到自己竟在家里摆了一次“鸿门宴”!今年的清明节,老白还真感觉是那么舒畅!

清明节散文篇四

清明节那天,我们回到爸爸的老家。我们先去山上烧了纸钱祭了祖,然后就在山上玩。

爸爸在山上看风景, 姐姐拿着相机在拍一只美丽的蝴蝶,我拖着铁锹乱挖坑。妈妈说:”别乱挖了,铁锹给我,看我给你挖个“鸡腿”吃吧。“这鸡腿是指根长在土里像鸡腿的一种脆甜植物。我和妈妈开始寻找鸡腿,找了半天没找到,却发现好多蒲公英,绿色的蒲公英开着小黄花,有的花都结果了。

我喊姐姐快来吹降落伞。姐姐跑过来,摘了一个蒲公英的降落伞边吹边说:”我来帮蒲公英妈妈的孩子走遍天涯!“我也摘了一朵蒲公英吹起来。我和姐姐玩得正开心,忽然听见妈妈喊:”你们快过来看,这里有迎春花!“我和姐姐跑过去,看见两棵迎春花正开着。这迎春花和新蕾公园不同,它的花瓣是黄的,花蕊却是红的,很漂亮!看完花,妈妈说:”我带你们去摘芽芽碰,抽水毛葱!“田野里,山上,芽芽碰很多,妈妈挑最肥的摘给我们,去掉上面的叶子,再剥掉芽芽碰的皮,放进嘴里吃起来,又脆又甜,清香满口。

我和姐不停地吃起来。妈妈看我们吃得差不多了,说:”我们去抽毛葱吧。“毛葱是茅草的花苞,可以吃,但是,如果它盛开了就不能吃了。我们在田野里找了半天,只有妈妈找到了几根毛葱。剥开毛葱或绿或红的叶子,露出里面白白的毛葱,放进嘴里嚼,感觉软软的,嫩嫩的,很清甜。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我们要回家了。我好想再玩一会。我觉得清明节踏青玩的真开心呀!

清明节散文篇五

清明,清清明明铭记,明明白白镌刻,使人耳目一清,春天轻裹被、薄衫,看清世间万物的美丽。清明,神智日日清明,提点我们记住逝去的,已故的亲人,或是那些镌刻着的记忆。

(一)清明,晕开的绚烂。

清明!我是爱的,清明节令一到,老天爷就像那么听话似的,雨水多了起来,路边的柳枝绿的更醒目了,更喜人的是气温暖和了,不管您的家是在彩云之南的山岚怀抱里还是水墨江南的烟雨里,或是冬雪未融化的北方,沉寂着很久很久的故都,您都感觉到春的温柔,不寒碜而是真真实实的春。所以,我是爱的,就像老人钟爱阳光一样的感情,或许喜欢温暖的您也会如我一样的感情丰沛。

清明,我是爱的,是那种含在口中一样的疼爱。风景怡人处,是诗人眼瞳看见梦的季节,或许因为它是缱绻在四月里,嵌入诗人那带着娇羞和调皮的字句里,湖面的水暖了,嬉水的素手也不至于逃避似的`触碰,或许是像极了您青春一样的光景,是明亮的情愫,冲动的有时候尽然会掉泪,懵动的青春总是幻想着一个个美丽的梦!记忆里的“您是人间的四月天”那样让您痴痴的等待在楼下,然后牵着春天的手,在原野肆意的洒脱,仰望着天与地,绚烂在天与地的边缘,您的笔者本里烙下的湿痕静静的淌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

雷声在天边闪了一下,忽然的雨潜行又敲响,不打搅的躲闪,又不经意间的提醒,这就是清明时节的雨啊!下雨的日子多了起来,天也暖和了些,不是很热,比起夏天的炎热,四月里的天是最可爱的。

窗外的雨水一阵子声音很响,一会儿又是慢慢的渗入、侵湿着屋外的树木、田野,还有那装饰着的油菜花。清明一到,天空热闹了起来,最不安分的要数蒙蒙烟雨了,戴着神秘的面纱朦胧着城市的街道,冲淡着大家疲惫的心情,我想这个时候心情是愉快的。

蜗居在城市里的人是很难发现春天的到来,虽然家乡的梨花早早的开了,院子里的梅花也是开过很灿烂的花朵,在早晨的露水里晶莹剔透得像是梦幻般的神奇,可是城市里的人发现春天方式似乎最直接的是春雨绵绵潜入夜,天暖的刚刚好,一件外套足以过日子。清明一到,矫情的人也不再挑剔了,承认了春天原来是暖暖的。

清明时节,柳枝纷纷扬扬的垂着绿枝,松枝翠绿的颜色渐渐明了、亮了,花是一丛丛的,不似花蕾的娇小、若隐若现,不似开败了的花瓣洒落、意气杂然,而是正好的花枝在最美的山岚,原野,园圃,还有您的花盆里,入您视野入您心房,闭上眼睛的凝神,那颜色刚刚好,不似初春的淡,不易发现;不似夏的浓,来得太沉。看着喜人,不至让人因太过浓烈而逃避或是窒息的感觉。雷声荒郊,东风微微,将雨丝吹皱着,斜成了四月天里温暖的亮响,原来春的响声也是那么的美丽、幽雅,像叩响信笺思念的文字一样的缱绻。

秋贵重阳冬最美是腊月,没有清明时节雨纷纷,窗外枝头惹人爱。趁着春风还飘得不是很远,童子五六人,师者四五人,行至山光斑斓处,席地而坐,吻吻天地的清朗之气,谈天说地,将爱将被爱,寻春,踏青,洗涤掉晦涩,还一个清明。

(二)清明,是忧愁的怀念。

清明雨上,折菊寄相思,抚琴吟唱。雨是人的离愁别绪丝丝缕缕,声音沙哑,柳条摇曳着,送故人与灞上,这也是四月里的天。清明,清清明明的记忆,不肯抹灭或是减持的。绿叶兴岚处,拳拳相思意,墓志铭哀哀声色尽是愁绪。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柳绿花红,春光明媚,这雨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烟雨纷纷的雨丛里,人影浮动的尽是愁容倦意,或是故人不再,去年今日此境中,少了伊人,多了离愁,这天与地的分隔,或是天涯久远的远隔,即使是美丽的风景也总是有点孤芳自赏的孤独与寂寥,风景依旧,只是看着风儿微微频点头的空落,此时是最难言说的滋味吧!

或许最解愁意的就剩下那杯杯盏盏里的三俩淡酒,暖风熏得人憔悴,迷离的眼神像是恍然错失了半个世纪的陡然相遇的茫然失措,温一壶清酒,解解料峭中的春寒,暖暖身上的湿衣,更甚解解心上的愁绪,远在他乡的游子,春意浓浓心易闹!

四月的天呢!您是美人的眼眉的那颗朱砂,您是温暖着凡尘的锦袍。这美!美得那么让人窒息,烦忧着了魔,扰得人儿魂都掉到九霄云外去了。清明!我是不敢触碰的,易碎的心扉,总是在这个季节里演绎着,凄凄婉婉,往事淡了,回忆却浓了,挥之不去的人影总是在西窗烛光闪亮着,孱弱的抵御凉风的时候慢慢的升腾,沁入心间,一地的花瓣是那凋落的心呐!荒冢,青柳,蒿莱炽幕,朦胧着的氤氲,无语的沉思,缅怀,泪如雨下,点香引言,敬茶酌酒,长跪泣涕,悲恸声颤,眉间已了无春色。

天街小雨盈盈绕,扰人相思故人情。好栽柳,栽在坟墓畔,环着庭院绕,无心栽在水中央。一重重、一簇簇,芽抽成一季的春色,水倒影落,道是离人西去,泪垂三尺倚栏看破天。

逝去的不仅是相依相伴的低低私语,而是举案齐眉的丝丝温存,是那用一天天日子熬成的特殊味道,“月影憧憧,烟火几重,烛花红,红尘旧梦,梦断都成空雨打湿了眼眶,年年倚井盼归堂”,厅堂还在,红尘中的微笑依然过往,梦断罢!魂飞魄散。

喜也好,悲愁也罢!清清明明的记住那些过往,真真实实的过着日子熬成的魂汤,感谢这清风之朗,心地安好,明朗!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清明节优美散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清明节散文篇六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

每当清明节来临之时,总能掀起许多人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总能勾起许多人对往事的追溯和怀念,总能升华许多人心灵的惆怅和感叹。

红楼梦里的《好了歌》:“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不正是在清明节给我们注入的清醒剂吗!让我们看破这红尘烦事、悲喜生死的人生梦幻。

真正概叹人生,悟出真谛。

天籁纸鸢所著的《犹记斐然》:“与其车尘马足,高官厚禄,不如行扁舟,赏垂柳。

笑看人生,一世风流”。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追求物质和精神享受,在金钱、利益、地位、名誉、美貌等面前,寸步不让,以至于宁肯撕裂乡亲、亲情、友情的纽带,也决不放弃自认的所有。

人间为了蝇头小利以致上演了兄弟反目、妻离子散、姐妹相害、友情破裂等事例,举不胜举。

宋代苏轼的《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表达了对人生几何的无限感叹,人生的无常,生命的短暂。

其实,许多人的烦恼来自利益所致。

但“利益”是永远没有止境。

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在利益的`驱使下,绞尽脑汁,争得头破血流,过一辈子的烦恼生活,真是得不偿失。

倒不如清贫一点,简单一些,快乐一生,更有价值。

人是情感动物,不是造钱工具。

有钱没情感的人生是不幸的人生。

没钱只讲情感的人,生活不下去。

因此,我们要在利与情之间把握好人生的尺度,在得失之间权衡利弊,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发扬光大。

清明时节,当许多人怀揣一颗虔诚的心,向长眠的亲人、友人,顶礼膜拜之时。

当许多人铲一锹黄土,覆一层哀思;栽一棵新枝,植一腔缅怀之时。

你的心是否得到洗礼?你是否从不舍,哀怨,惆怅,中感悟出人生的道理?

一堆青冢一部书,一块墓碑一故事。

曾经的拥有和离弃,翩然远遁;曾经的富贵与卑微,烟消云散。

当许多人直面人生的尽头之时,新愁与旧爱,陡显几分苍白,红尘中的欲望和贪恋,瞬间被击成碎。

逝者已去,生者祭奠。

然而红尘中的人们,又有谁能看破红尘:为权困、为钱困、为亲困、为情困。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清明,多少人能清?多少人能明?又有多少人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清明节时分往往是洗心之时。

《抱朴子》曰:“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其实,革面尚易,洗心尤难。

易者天天做,难的难得为。

常洗心常清,常洗心向善,常洗心才净,长洗心能明。

心为何物、心居何处、心欲何为?修行修炼,修身律己,首先得看住自心。

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载体。

善恶心生,好人、坏人,归根到底的缘由皆在心好、心坏。

心病还需心药医。

清明节洗心,是一剂良方。

洗心明理,历久弥新,长洗不疲。

人生似船,心则为舵。

古语云:“物洗则洁,心洗则清”。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对功名利禄看淡、看清,需要对风花雪月之事正确对待。

世间诸事,事事源于心。

“目为心视,口为心言,耳为心听,身为心安。

故身之有心”。

古人也曰:“但教方寸无诸恶”,指的是经过洗心而达到心灵的纯洁、纯真、纯美。

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在这受外界不良环境、条件和物质利益、金钱、名利思想的诱惑因素的影响,许多人的心灵会沾上污泥浊水,进而发生病变,走上邪路。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只有擦亮心境,点亮心灯,灵魂清澄,心明眼亮,才能清明,才能让心灵站立。

“行源于心,力源于志。

”人心者,人心之美,人间至美就在于让心清明。

清明要清心、要静心、要交心、要净心、要善心、要赤心、要忠心、要公心、要廉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明心。

清明是一种胸怀、一种底气、一种人格、一种信念,更是一种裕达。

春秋时期的介子推在老柳树下去世后,衣襟上写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令多少人敬佩、感叹和深思。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是介子推用真、善、美换来的节日,也是他一生对“清明”的追求和示范。

然而,时隔2500多年,许多人在“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之时,不反思“清明”的真正内涵和真正的现实意义。

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唐伯虎的《桃花庵歌》:“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也正印了清明的乐趣!有这样宠辱不惊,看花开花落。

去留随意,任云卷云舒的境界不正是最清明之举吗?

“乐自清中出,廉从淡中来”。

“官至贫时方为清”。

甘守清贫,一身正气,才能“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忻忻于富贵”,使清明之风吹拂人心,使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成为一种习惯。

清明节,有几多能清,几多能明。

也许清明在各自心中!

清明节散文篇七

岱山的小径

再瞧一眼

梦萦的山峦

再种一棵

常青的松树

再采一把

祭奠的花瓣

再听一首

凄凄的挽歌

再忆一段

童年的城南

轻轻地

我来到你的墓前

轻轻地

我把你深情呼唤

外婆,外婆

你可安好

你可睡着

你身后的青山

连绵起伏

叠嶂的绿色

葱茏着我的思念

你墓前的碧水

依旧蜿蜒

汩汩的水声

把我的泪水遮掩

清明节散文篇八

但多少有一点,也无关紧要

小区的犬吠,半夜鸡叫,不影响

我一万步的快走。寂静的脚步

似乎比清晨的鸟语还要清晰

而这是要走向哪里呢?

哪里才是你的前面

穿过那片树林,可否品赏明前茶?

事实上,新发的枝叶早已挂不住

任何一滴露了。环顾左右,风和雾

全是雨水的想法

慢条斯理,沉思或是低语

整体而言,对于我来说

人生太匆匆,而我,似乎已走到

只剩一个想法的时候了:

无论如何,我不想你比我走更得快……

清明节散文篇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又是一个花红柳绿,莺歌燕舞,细雨缠绵的清明。暖暖的春意和淡淡的惆怅在心中缓缓升起,这好象是每年都要经历的清明情结。

在中国民俗中,清明是踏青的.时机,也是扫墓的日子。追忆逝者的点点滴滴,让思念化作袅袅青烟,随风而去。踏青时,漫山遍野的盎然春意尽收眼底,回到家,裤脚还残留着泥土的芬芳。于是,带着怀念和欣赏,禁不住慨叹这样的人生轮回:一个拥抱春天,满眼生机;一个隔世惆怅,缅怀亡灵。同一个日子,却是两样的心情,由不得使人感时伤怀。

人总会遇到生老病死的事儿,这是自然规律,可每当熟悉的人离世而去时,我还是感到人生无常,心情多少有些晦暗。为了摆脱愁绪,我会独自默默欣赏落日的辉煌,那一刻,心灵顿时平静。

我们都是人生过客,喜怒哀乐皆成|人生乐章。重要的是人生的体验,生与死不过是人生的一种轮回。你以为那落日的夕陽意味着什么?在我眼里,它在地球的另一边,正是一轮初升的太陽!

清明节散文篇十

任雨浇灌田野上的苍茫

任苍茫在风的抚养下生出杏花

任杏花,长一双忧郁的雨水般的眼睛

以此怀念,那个吹笛的牧童

二诉衷肠

山坡挂满了白花

像那垂头的芭茅,把酒壶藏在腋下

行路匆匆的人

正低着头,对芭茅里的灵魂说话

三杯山空

此刻,文字的火焰盛大

一只杯子空了,一座青山

跪向另一座青山

唯问:纸焰还在燃吗?

青草香

借得江水,从眼眶涌出

借得山坡、芭茅、竹篙、青草

与双亲对话,不说“你在他乡还好吧”

也不说我在人间

独自承欢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