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合同范本>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二年级范文(18篇)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二年级范文(18篇)

时间:2023-12-23 10:31:50 作者:LZ文人

教学计划应该注重综合素养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学计划的编写需要教师具备清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能够合理组织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估计与测量等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长度单位的观念,发展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初步明确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会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3、通过自评与互评,发展学生的反思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亲身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教学难点:通过体验活动,形成1分米和1毫米的感性认识。

教学准备:尺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目标——通过估计、测量与联想,产生1分米长度单位,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估一估10厘米红色纸条的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它的长度。

2、教师引疑自答“象这样10厘米长还可以用什么单位表示呢?10厘米也就是1分米”。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1分米的长度。

教师介绍“1分米”也可以写作“1dm”,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

3、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1分米是几厘米?

1(教师板书:1分米=10厘米,1dm=10cm。)。

4、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1米是多少厘米?1米是多少分米?(教师板书:1m=100cm1m=10dm)。

5、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你见过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活动二:目标——通过测量、观察与联想,产生探究的欲望,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2、教师自问自答“是啊,遇到不是整厘米的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学习新的长度单位‘毫米’。”然后介绍,1厘米中的1小格长是1毫米,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1毫米的长度。

教师介绍“1毫米”写作“1mm”,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

3、引导学生观察,1厘米中有几个小格?(10个小格),1厘米等于几毫米?(10毫米),板书:1cm=10mm。

三、巩固练习。

21、填一填,说一说。(根据板书回答)。

2、完成练一练第1题(估一估,量一量)。

3、完成练一练第3题。(简单的单位换算)。

4、辨一辨:

出示淘气小朋友写的一篇数学日记,同桌合作找出错误并改正。

四、总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两个新朋友,它们是(分米和毫米),还记得长度单位的两个老朋友吗?(米和厘米)你能将它们按照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一下吗?(生答后结合板书齐读:米分米厘米毫米)今天我们还知道了这些单位之间的一些关系。(学生齐读: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4页至第35页的内容。本课的任务是让学生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通过实际测量知道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教材中创设了“估一估、量一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估测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测量、比较、找实物等活动体验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培养学生的估测、操作、分析、判断等能力。

学情分析。

在生活中已经具有了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并在前面的学习中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具有初步的估测意识,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应合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多动、多说、多想,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解决问题,从中感受数学的意义、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力争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本课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多种活动,建立丰富的表象,逐步形成空间观念。让学生通过认识毫米、分米的学习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当学生发现厘米、米不够用时,自然引出毫米和分米的新的长度单位。整个教学活动完全是由学生主动探索、解决,从而建立新的长度单位的概念。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团结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2、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实际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提高估测能力。

教学难点:

建立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的表象,提高估测能力。

教学方法。

让学生在具体的估测活动中反复体验,加深认识。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教具:米尺、1分硬币、铅笔、电话卡、光盘、课件。

学具:学生用尺、学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一)上课之前,老师要考一考你们的眼力,请你估一估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呢?(学生试着以米或厘米作单位估计)。

(二)你知道米和厘米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

米和厘米是长度单位家族中的两兄弟,用什么字母怎样表示?你能用手比画出1米和1厘米的长度吗?长度单位家庭中还有很多兄弟,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吧!

(设计意图:创设估计老师身高的情景,复习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实践操作,引导探究。

(一)认识毫米。

1、我们已经学习了用直尺测量线段的长度。下面的三条线段请你先估一估它的长度,在测量一下,看你的估计和实际测量是否接近。在测量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2、学生以四人为一组测量作业纸上的线段。

学生汇报,你发现了什么?

3、引导学生说出第三条线段比3厘米多,又不够4厘米。当不够1厘米时,为了测量得更精确,我们要用到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4、毫米的认识。

(1)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有关毫米的知识。直尺上1厘米中每小格的长就是1毫米,我还知道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

(2)拿出手中的直尺看看、数数1厘米中有几个小格,直观感受1厘米中有10个这样的小格。

(4)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5)请组长组织你们小组的同学拿出准备的学具,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把结果填在作业纸上。

物品。

我的估计。

我的测量。

一元硬币的厚度电话卡的厚度我的铅笔的长度。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线段的活动,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是学生体会到毫米这个长度单位产生的必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估测能力和团结合作意识。)。

(二)认识分米。

1、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直尺量一量课桌的高度。

2、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用厘米和毫米都不方便,而且课桌的高度又不够一米,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3、教师指出:测量稍长的物体时,我们用分米做单位会比较方便。(板书:分米dm)。

1dm到底有多长呢?(课件演示)。

板书:1分米=10厘米。

1dm=10mm。

4、现在你再量一量课桌有多高?

5、估计一下你的小臂的长度,再测量一下,小组内比一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测量课桌高度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活动体验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培养学生的估测、操作、分析、判断等能力。)。

三、全班练习,巩固提高。

(一)说说我们一共认识了单位家庭中的几个兄弟?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二)游戏:变一变。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忆毫米、厘米、分米、米的长度。听老师的口令用手指比划一下,看谁的准确?学生在老师的口令下比划几个单位的长度。再睁开眼对比一下。

(三)修改日记:课件出示。

4月10日星期天晴。

今天,我和妈妈去秦岭野生动物园参观,玩得可开心呢。

我们穿过4厘米高的门就来到了动物园里,哇,里面有好多动物呀!我看见左边是3分米高的大象,右边的犀牛个子也不小,大概有2分米高吧,再往前走就是蟒蛇馆,里面的蟒蛇好吓人呀,最长的一条估计有30毫米长。我觉得最好玩的是溜滑滑梯,滑滑梯一定有4厘米高。

在滑梯的旁边我还发现了一群蚂蚁在搬家,别看它们个子不大,每只蚂蚁只有2米长左右,但是即勤劳又很团结,我想我们应该向它们学习呀!

(四)拓展训练:有一把断尺,零刻度已经没有了,怎样用它来测量铅笔的长度呢?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实际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提高估测能力。)。

四、课外延伸,结束全课。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在长度单位的大家族里,还有它们的老大哥,你们想知道吗?那就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新单位千米。

1厘米=10毫米1cm=10mm。

1分米=10厘米1dm=10mm。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

1.在实践活动中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3.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4.发展估测意识,提高估测能力。

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学习第二册时已经认识了“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能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这节课是有关长度的第二阶段的学习,通过教学使学生再认识两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教材通过让学生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议一议、说一说、做一做,使其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表象,形成解决生活中长度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动手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在操作学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此外,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估测活动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位于市中心,学校的教学条件较好,班级配备有电脑、电视及投影等电教设施,便于日常教学工作的使用。此外,学生对数学有着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在生活中已经具有了测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并在前面的学习中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具有初步的估测意识,因此,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应合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多动、多说、多想,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和解决问题,从中感受数学的意义、价值,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力争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思维的空间和活动的余地。

(一)认识分米。

1.设置情境,质疑导入。

(1)请同学们猜测老师的年龄、体重及身高。(表示身高时用到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

(2)动手操作:用“米”或“厘米”作单位量自己课桌的宽。(当学生用“米”做单位量时,课桌宽不够1米,用“厘米”做单位时,量得很麻烦。)。

2.独立探索,发现新知。

(1)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像: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2)小组讨论:这个单位规定为多长合适?学生讨论。(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汇报并说明理由,从而引出“分米”。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可以写成1dm。

(3)在尺子上找到1分米(不一定从0刻度开始)。你的尺上一共有几个1分米?同桌互量从手腕到指尖有多长;量一量,估一估,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用手势分别表示出1分米、2分米的长度。

(4)讨论米、厘米、分米之间的关系。(板书:1分米=10厘米,1dm=10cm,1m=100cm,1m=10dm。)。

(二)认识毫米。

1.设置情境,质疑导入。

(1)猜一猜老师手中的铅笔有多长,你有什么好办法?

(2)学生动手操作,测量铅笔的长度。(课件演示测量结果的放大图——6厘米3毫米。)。

(3)看到这个测量的结果,你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引导学生质疑:格尺上的1小格表示什么。)。

2.自主探索,发现新知。

(1)教师或学生讲解:格尺上的1小格表示1毫米。

让学生拿出手中的尺子找到1毫米。(使学生了解:尺子上任意1小格都是1毫米。)用一个字概括出1毫米的特点。(小、细、短……)。

(2)在学具袋中找到长度、宽度或厚度是1毫米的物体。(如:1分硬币的厚度,ic卡的厚度,3张扑克牌的厚度,1分硬币上表示年份的小数字“1992”中“1”下面的“”长,扑克牌中“k”一竖的宽度,胶带的厚度……)。

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的长度,怎样验证手势是否准确?(用拇指与食指轻轻捏住厚度是1毫米的物体,再用另一只手将其取走,拇指与食指之间的空隙大约是1毫米。)。

(3)生活中你在哪儿听说过“毫米”这个词?(课件演示:11月份上旬全国降水量分布图、蜂鸟图、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图、世界上最薄的手机图、眼睑及脚底皮肤的厚度图、手指甲及脚趾甲生长速度图等。)。

(4)知道1厘米=10毫米。

(课件演示)淘气和笑笑为了“1厘米长,还是10毫米长”这个问题而争吵。数学博士认为:1厘米与10毫米同样长。

为什么数学博士要这样说呢?听了他的话,你明白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1厘米=10毫米;进行长度比较时,不仅要看数字,还要看长度单位。)。

自己在尺子上数出10毫米。

(三)复习巩固,应用提高。

1.手指游戏。

(1)教师边说边演示:“手指兄弟亲又亲,大哥挂帅高高站,二哥是首我是尾,我是小弟表毫米,米到毫米记得牢,手指开表进率,相等空间代表10,大哥二哥有秘密,等待我们去揭密。”(用“快板”的形式说出来。)。

(2)学生互相动手表演。

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大哥二哥到底有什么秘密呢?明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密。”

2.看图说出回形针和课本的长度。

3.自己测量树叶标本的长度和宽度。

4.剪出长度为30mm,2cm,5mm,1dm的彩带。

5.先估测各种实物的长度、宽度或厚度,再进行实际测量。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

《铅笔有多长》这一课,目的是让学生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并且体会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这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并为学习千米作准备。同时这部分知识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说也是个难点,不容易建立直观概念。上完这节课后,我对本课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使我深深认识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小组的合作学习非常重要。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的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教学《铅笔有多长》这一课时,我努力为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情境,把测量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做中学。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让生活实际成为数学知识的源头,使学习数学真正为学生生活中的需要;同时拓宽应用数学知识的渠道,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数学《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每人一条学生尺、每人一枚1分硬币。

师;铅笔是大家的好朋友,陪伴同学们每天的学习生活,你知道吗?在铅笔的长度里面还藏着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呢?让我们来比一比谁发现的知识最多。

1、估一估。

你是怎样估计的?把你估计的结果和方法跟你的同桌说一说。生汇报。(渗透估计方法的多样性)。

2、量一量。

同学们估计的结果是不是接近铅笔的实际长度呢?快拿出尺子来量一量吧。

3、写一写。谁愿意把你测量的结果写到黑板上去?

活动一:认识毫米。

1、认一认。

仔细观察尺子,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可以用毫米来帮忙。

师:你还知道毫米,真了不起,快给大家说一说,毫米是什么意思?1毫米有多长?

生:1厘米中间的1个小格就是1毫米。

师:请大家看着自己的尺子,他说的你发现了吗?你认为有道理吗?现在谁也认识毫米了,再来说一说吧。

2、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师:细心数一数,还能发现关于毫米的什么秘密?

生:1厘米里面有10个小格,10个1毫米。

师:那我们可以说1厘米=10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3、读刻度。

师:我都数花眼了,有没有好办法?

生:我发现从0到1的中间有一条长一些的线。

师:大家都看到了吗?其他1厘米的中间有长刻度线吗?

生:有,我还发现长刻度线的前面是5个小格,后面也是5个小格。

师:你的发现很有意义!我们可不可以利用这个发现来更快地读出长度?

小练习:投影出示直尺,师指生读。

6厘米5毫米、10厘米4毫米、15厘米7毫米。

3、感知1毫米的长度。

(1)(生拿出1分硬币)估计一下,这枚硬币的厚度是多少?

再量一量。

师:生活中银行卡、电话卡的厚度大约也是1毫米。

生:短、小。

师:对呀,1毫米比较短,不细心都注意不到,所以,我们在测量和画线段的时候一定要细心仔细!

4、估一估。

观察我们的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估一估大约是几毫米?

活动二:认识分米。

1、揭示分米。

师:在这些铅笔的长度里面,还藏着一个很特别的,是哪一个呢?(稍停)师指出:是“10厘米”,因为10厘米的长度还有另外一个响亮的名字——1分米。(板书:分米)。

分米是一个新的长度单位,1分米也就是10厘米那么长。板书:1分米=10厘米。

2、感知1分米的长度。

(1)找一找。

(2)量一量。

请同学们量一量从你的中指指尖到手掌哪个位置的.长是1分米?指给小组的同学看一看。

看,我们的手掌上又多了一把1分米长的小尺子,我们可以用它来帮忙估计长度了。

(3)画一画。

你能用尺子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画完后同桌交换过来量一量画的是不是准确?

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从刻度几画到几?

师质疑:尺子上没有0刻度,我该怎样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

生:从1画到11,从2画到12……。

3、分米和米的关系。

生:这条尺子上一共有10个1分米。

师板书:1米=10分米。

4、感知几分米。

生:文具盒、20厘米长的尺子、脚。

(2)同桌合作:量出从中指的指尖到胳膊肘窝之间的长度。

生:3分米。

师:看,我们的身体上又多了一把3分米长的小尺子,有了这些尺子的帮助,同学们估计的本领就更大了!

5、观察身边或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可以用分米做单位,估计一下大约是几分米?

字母表示:

1、复习:米用哪个字母表示?厘米呢?

2、师介绍:分米用字母dm表示,毫米用字母mm表示。

3、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三个等式。师板书:1cm=10mm。

1dm=10cm1m=10dm。

解决问题:现在可不可以比较准确地量出铅笔的长度?赶快量一量吧,把测量的结果写出来。然后同桌交换测量,检验是否准确。

我们一共有几个长度单位朋友了?你能给它们排排队吗?并说一说为什么?

每4人一个小组,先选好要估计的物体,每人都来估计出长度,说出估计结果。然后进行测量,谁估计的结果最接近实际长度,谁就得胜一次。最后,谁胜出的次数最多,谁的本领高。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

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抓住教材的实质,我精心地设计教学过程,使其达到较好的效果。

一、开展体验性的学习方式,激活学生思维。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它能给予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和情感体验的时空,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铅笔有多长》一课中,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想一想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认识分米、毫米,体验并建构“1分米”和“1毫米”的空间观念和它们与其他单位间的关系。在体验长度单位的意义活动中,学生的回答极其精彩。“分米可以用来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毫米太小了”,“可以量很短小的物体的长”。在体验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时,学生讨论出“10厘米就是1分米,10分米就是1米”。

这样教学,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深化相关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更好的掌握数学有效的学习途径,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成功的愉悦。

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解读他们的体验和思维。

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体验性学习为每个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学生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因而当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时,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眼光来审视客观世界,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便是一个极富个性的过程。

在《铅笔有多长》教学时,认识1分米后,提出问题,“你能找出身边的1分米吗?”通过身边的物品来感知1分米的长度,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欣赏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上,学生随时会闪现与众不同的想法,耐心听取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激励他们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来,从中解读他们的体验和思维,这样才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本节课的不足。

这节课的知识点看似简单,学起来却容易混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总担心学生没搞懂,正因为担心学生没搞懂,在前面的探究环节我进行了反复的感知体验,以至于精心准备的一些环节来不及让学生品味,如“数学故事”可以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是个小遗憾。

小学二年级数学《铅笔有多长》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估计与测量等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初步建立长度单位的观念,发展估测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初步明确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会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3、通过自评与互评,发展学生的反思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测量铅笔的长度,亲身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教学难点:通过体验活动,形成1分米和1毫米的感性认识。

教学过程:

[活动流程]。

活动一:目标——通过估计、测量与联想,产生1分米长度单位,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1、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估一估10厘米红色纸条的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它的长度。

2、教师引疑自答“象这样10厘米长还可以用什么单位表示呢?10厘米也就是1分米”。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1分米的长度。

教师介绍“1分米”也可以“1dm”,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

3、教师引导学生想一想,1分米是几厘米?

(教师板书:1分米=10厘米,1dm=10cm。)。

4、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1米是多少厘米?1米是多少分米?

(教师板书:1m=100cm1m=10dm)。

5、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你见过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活动二:目标——通过测量、观察与联想,产生探究的欲望,建立“毫米”的长度观念。

1、让每个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长6.3厘米的黄色纸条。先估一估长度,记下来,再量一量长度,记下来,然后看看估得怎样。

[估计学生会疑问,纸条长“6厘米多一些”“6厘米多三格”怎么记?]。

2、教师自问自答“是啊,遇到不是整厘米的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学习新的长度单位‘毫米’。”然后介绍,1厘米中的1小格长是1毫米,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的间隙比一比1毫米的长度。

教师介绍“1毫米”“1mm”,学生读三遍,书写一遍。

3、引导学生观察,1厘米中有几个小格?(10个小格),1厘米等于几毫米?(10毫米),板书:1cm=10mm。

4、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有哪些东西长度大约是1毫米?

[估计学生会说:纸皮、硬币、小圆片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等。]。

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铅笔有多长》教案

一、开展体验性的学习方式,激活学生思维。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它能给予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和情感体验的时空,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铅笔有多长》一课中,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想一想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认识分米、毫米,体验并建构1分米和1毫米的空间观念和它们与其他单位间的关系。在体验长度单位的意义活动中,学生的回答极其精彩。分米可以用来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毫米太小了,可以量很短小的物体的长。在体验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时,学生讨论出10厘米就是1分米,10分米就是1米,1米里面有1000个1毫米。

这样教学,激活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深化相关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更好的掌握数学有效的学习途径,提升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成功的愉悦。

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解读他们的体验和思维。

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体验性学习为每个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舞台,学生的发展是有差异的,因而当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时,他们会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眼光来审视客观世界,他们解决问题的过程便是一个极富个性的过程。

在《铅笔有多长》教学时,认识1分米后,提出问题,你还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的1分米吗?学生有的说从10到20、20到30、30到40等等,还有的学生发现不一定是整十数的,还可以1到11、2到12、5到15等,最后还有学生总结出起点到终点的个位都是相同的,这样刚好就是10厘米。至此,教师再进行一个定论:也就是说,只要够10厘米就是1分米。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欣赏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体验探究学习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上,学生随时会闪现与众不同的想法,耐心听取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激励他们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来,从中解读他们的体验和思维,这样才能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本节课的不足。

《铅笔有多长》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空间观念,并能进行估计、测量。除了让学生说和想以外,更重要的是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加深他们的感受。本节课就在这方面忽视了,没有进行针对性的操作训练,以致学生建立的观念不够扎实,两个单位的作用只停留在理论上,不会学以致用。

四、困惑。

小学二年级数学《铅笔有多长》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的活动体验1dm和1mm的长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动手能力;

2、初步理解1dm、1mm、1cm、1m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量的活动,发展估测能力。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分米。

(一)估一估,量一量。

1、今天学习一个新的单元测量。图上这支铅笔,你有什么办法,说说这支铅笔有多长?

2、你估计它有多长呢?把你估计的填在表格里。你怎么估计的?

3、量量看吧,把你量的结果也填在表格里。

4、量得铅笔有多长呢?

5、10厘米还有个名称是什么?

(二)找一找。

1、在尺子上找找10厘米,用手比划一下,看看有多长?这么长就是1分米。

2、在尺子上找其它的1分米。

3、画一条一分米长的线段。

4、量量看你的手掌,大约有多长呢?

5、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有1分米?

(三)想一想。

1、1米里面有多少个1分米呢?说想法,在尺子上数一数。

2、分米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帮助呢?

3、当量比较长的物体时,我们就可以用分米做单位来测量了。

4、估计一下,数学课本大约有多少分米呢?

5、量量看吧。

活动二:认识毫米。

我们认识了1分米的长度和用字母表示,知道分米与厘米和米的关系。现在来看第二支铅笔,自学第二支铅笔这一部分的内容,然后告诉大家你知道些什么?(字母表示、长度、与厘米的关系等)教师梳理:

1、毫米的作用。

2、1毫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你有什么感觉?;拿出你的一分硬币,你发现什么了?象这样的长度就大约有1毫米。

3、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有1毫米。

4、估计数学课本的厚度有多少毫米呢?量量看。

5、画一条长二十毫米的线段。

6、1厘米里面有多少个毫米呢?1分米里呢?1米呢?(小组里讨论一下)。

7、到现在为止,一共学习了哪几个长度单位?你知道它们的区别吗?

活动三:练一练(第一题),小组互助。

《铅笔有多长》教学设计

长度单位的教学,教材先安排了学生认识米和厘米,这两个单位学生接触的比较多,学生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用到或听到。特别是厘米的认识,学生用的尺子就是厘米为单位的尺子,所以这两个单位安排学生先学习,确实相对于其它长度单位,这两个单位更容易被学生所理解,所接受。

《铅笔有多长》主要让学生认识分米和毫米,毫米的认识是难点,因为毫米单位太小,学生平时接触也不多,教学这部分内容,要靠实际测量和估算来突破难点。让学生通过估算和测量硬币的厚度,银行卡的厚度,本子的厚度,书的厚度……从估算和测量中感受毫米单位的大小。

分米的认识,让学生找生活中用分米做单位的物品,不局限1分米。课堂上学生说了有的同学直尺20厘米是2分米,30厘米就是3分米,还有的是50厘米就是5分米,老师的尺子1米刚好10分米。1米等于10分米的进率就在学生观察和探索中发现了。

这课教学学生说重要,用手比画更重要,学生每说一个长度,都要配合一个动作把长度比画出来,这样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对各种长度也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学生形象思维远比口头表述记忆深刻。

小学二年级数学《铅笔有多长》教案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准备。

教具:米尺、1分硬币、钱币若干(按小组分)。

学具:学生用尺、长约1分米、1毫米的物品。

切入举偶。

谜语引入。

身穿花衣裳,

个子细又长。

写出漂亮字,

需要他帮忙。

同学们开动小脑瓜,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铅笔)。

对了,这节课我们一起量一量铅笔有多长。(板书课题)。

对话平台。

玩中学。

一、认识分米。

1.估一估。

先利用已有经验估一估,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a)课前老师在每个学习小组的书桌里悄悄地放了一支铅笔,赶快把它找出来,放在桌面上,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结合已有的测量经验估测一下,这支铅笔有多长,填在书中表格中。

b)交流、汇报。说说你是怎么估出来的。

2.量一量。

在估一估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测量,验证估测结果。

(1)看来同学们估的长度都不一样,要想知道这支铅笔到底有多长,你能想出有根据的好办法吗?(用尺子量)。

(2)动手实践。亲自用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并把结果填在书中的表格里。

(3)汇报结果。验证于估测的差距。

3.说一说。

通过交流,熟练掌握1分米的实际长度以及分米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1)你们知道10厘米是多长吗?用手表示出长度来。

板书:10厘米就是1分米。

(2)介绍分米。

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在国际上可以用符号表示出来,谁给大家讲一讲。(指名介绍)。

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你们会用符号表示出来吗?指名上前写,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完成。

全班齐读公式。

(3)活动。

a.让我们用分米为单位量一量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b.再拿出格尺,快速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之间的距离也是1分米?

c.指名汇报。

(4)观察直尺,然后讨论出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汇报、板书、齐读。

二.认识毫米。

1.量一量。

引导操作,设下疑问。

每个人的书桌上都有橡皮,请你用直尺量一量橡皮的长度是多少?

用厘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有时不是整厘米数,因而得不到准确的结果。

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物体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办法?

那么谁知道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是多少?

2.议一议。

让学生尝试探究新知,牢固地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形成表象。

(1)1毫米到底有多长?它与厘米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一起在观察和操做中获得这些知识。

(2)观察直尺,完成表格,然后讨论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3)指名汇报。

3.说一说。

进一步加深对毫米的'认识。

2.量一量。

解决疑问,让学生真正感受毫米的作用。

大家已经认识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现在我们以毫米为单位再量一下橡皮的长度。

这次量的结果与开始比,哪一个数据更准确呢?

学中做。

1.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

请同学们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比比看,谁估测的最接近?

2.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

可充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检。在做前,教师要给予适当提示:画线段时勿忘记画出两个端点。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3.判断。

4.请为同一种物体选择不同的单位。

二年级数学《铅笔有多长》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情境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

3、通过寻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练习。

教学重点:

通过测量活动,体验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

教学难点:

用分米、毫米表示物体的长度,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复习旧知。

1、猜测老师的身高。

师:经过一个学期的共同学习,我们已经是老朋友了。现在,谁知道老师的身高是多少?大胆地猜一猜吧!

学生猜测。

师:我来告诉大家,我的身高是1米64厘米。

(猜测教师的身高是我精心设计的与学生的课前交流,不仅能创设轻松融洽的课堂氛围,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学生在表述时会自然而然的用到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的知识,为下面的学习与探究进行铺垫。)。

2、回忆米和厘米。

学生说说,用手比一比。

(由于本课必须在具有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探索,所以我在介绍过自己的身高后,及时复习两个长度单位,开展“说”字母的表现形式,比长度大约有多长,想两者之间的关系,三个连贯的小活动,既避免学生在下一环节操作中的陌生感,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二、操作感知,探究新知。

1、测量吸管的长度。

学生说说,并说明理由。

师:我们估计的准确吗?用尺子认真的量一量。

学生量一量,说说结果。

(吸管是教师自制的学具,它们是统一长度单位10厘米。这是因为在备课时。我认为教材设计的第一次“让学生估测10厘米长的铅笔”不够现实,于是用自制的吸管代替。这样便于课堂操作,省去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更有效的节约了课堂学习时间。课程改革实验提倡的一个观点就是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师既是教材的使用者,更是教材的创造者,把教材看作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工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完全可以对教材进行再创造。)。

2、认识“分米”

师:老师告诉你们:吸管的长度是10厘米,也可以说是1分米。10厘米就是1分米。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可以写成1dm。在你们的尺子上找出1分米长的一段,用手比一比。学生用手比一比。

师:请你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大约有多长。你比得准确吗?可以把吸管放上去比比看,仔细看看并记住1分米有多长。闭上眼睛能想象出1分米大约有多长吗?想出来了再睁开眼睛用手势比给同桌看一看,互相用尺子量一量,看谁比得更准确。

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请小朋友用眼睛仔细地找一找吧!看看自己的身体上、学习用品,也可以想想一些教室里的物品和家里的物品。

(由于长度单位的认识、长度空间观念的建立,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所以在认识“1分米大约有多长”的活动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活动时间,帮助学生建立1分米长度的空间观念。第一步,我先让学生估测吸管大约有多长,再用工具准确测量,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初步感知1分米。第二步借助尺子、吸管用手势反复比出1分米的长短,建立1分米长度的观念。第三步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加深对1分米长度的认识。)。

3、探究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指名指一指。

师:想一想,分米和米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请你们四人小组在一起讨论讨论。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通过指一指米尺上的1分米、2分米、5分米从哪儿到哪儿,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长度单位分米。

厘米也是1分米,不仅是数感的培养,更为学生创造了开放式探究学习的方式)。

4、认识毫米。

学生量一量,汇报。

学生数数,说说。

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老师把一厘米放大了,我们一块儿数一数,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多媒体课件展示动画,共同数出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

学生说说。

师:1毫米大约有多长呢?拿出1分硬币,先看一看硬币的哪一部分长度大约是1毫米?用尺子量一量看,你看得对吗?对,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你能用手势比一比1毫米大约有多长吗?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一分硬币,(平放)把硬币小心地取出来,看一看,1毫米大约有多长!

(学生铅笔的长度是不同的,在学生动手测量发现不一定是整一数时,在内心能产生一种思索,需要用一个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来表示,于是就自然引出长度单位毫米。另外,学生有了“1分米”的知识作为基础,在认识毫米时,可以适当的缩短时间,使课堂节奏有松有驰。课改后,要求教师对每一节课的设计要有弹性,根据课堂进程,及时变化。由于可能有部分学生课前就知道一些毫米的知识,在介绍毫米时,要根据当时孩子们的状况及时调整,学生可以自己认识的事物教师不要越俎代雹。)。

5、小游戏:“神奇的手指”

师:刚才,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下面,我们做个小游戏,好吗?(好)请把学具轻轻向前推!游戏的名字是:神奇的手指。注意听清要求:仔细看老师的手指,先闭合,然后慢慢张开。如果你认为手指之间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1厘米、1分米,就及时喊停,看谁观察得最仔细,估计得最准确。

教师手指闭合,学生估测,教师注意用工具检测学生估计得是否准确。

请同桌的两个同学互相玩游戏,注意用工具及时检验你估计的长度是否准确。

(当学生情绪渐落到低潮时,教师要注意设置一个或多个情景活动,进一步调动学生,来形成一个新的学习。在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后,由于学具较多,学生又有爱动爱摸的天性,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一些浮躁的情绪。让学生收拾好学具,用动感的小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能巧妙地调控课堂,更是对所学的长度单位的系统整理。)。

三、回顾整理,交流收获。

学生汇报。

四、实践应用,巩固反馈。

1、判断。

数学书厚约5毫米。一拃长约10分米。

小红身高138厘米。课桌高约7厘米。

1棵大树高5分米。跳绳长2毫米。

2、估一估,量一量。

除了判断别人的话是否正确,我们还可以测量自己喜欢的物品。

多媒体课件出示表格及要求。

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学生动手量,全班交流。

(数学来自生活,自然最终也要回到生活中去。在孩子们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之后,我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进行估计和测量,将数学知识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中。这样有利于孩子们进一步培养长度观念,而且也让孩子们对数学更加有兴趣。)。

小学二年级数学《铅笔有多长》教案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测量铅笔有多长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估、量活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估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重难点。

重点:实际感受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提高估测能力。

难点:建立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的表象。

三、教学准备:

2分钱硬币、直尺、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谜语:身穿花衣裳,身体细又长。写字和画画,都要用到它。(谜底:铅笔)。

(二)探究新知。

1、认识分米。

(1)教师出示一枝10厘米长的铅笔,让学生测量。

(2)教师讲授10厘米还可以用1分米来表示,即1分米=10厘米,分米用字母dm来表示,1分米=10厘米还可以写1dm=10cm。

2、认识毫米。

(1)建立1毫米的表象。

1)让学生先估自己最喜欢的铅笔的长度,再测量。

2)当学生发现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引导其说出具体是几厘米多几小格,并问每一小格是多长。

3)教师讲授毫米可以用字母mm表示,1毫米还可以写成1mm。

4)借助2分硬币启发学生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让学生亲身体验1毫米的长度。

5)请学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寻找长度是1毫米的物体。

(2)了解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1)让学生观察直尺并思考: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1厘米等于几毫米?

2)通过多媒体课件模拟放大镜把尺子放大,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在1厘米的中间有10个1毫米的小格,1厘米=10毫米,即1cm=10mm。

3、引导小组研究、讨论米、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其中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作为重点。

4、填一填,说一说。

(三)巩固反馈,学以致用。

课后习题练习。

(四)全课小结,交流评价。

1、师生交流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适当加以补充。

2、观看《钱市胡同》的视频。

二年级数学《铅笔有多长》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2.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了解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3.在活动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4.发展估测意识,提高估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概念。

2.理解掌握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

课件、尺子、学具、铅笔、a4白纸。

〖教学设计〗。

(一)认识分米。

1.设置情境,质疑导入。

(1)请同学们猜测老师的身高。(表示身高时用到了"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

(2)用合适的单位填空。课桌高7()。(用m和cm填都不合适,激发学习需要。)。

2.独立探索,发现新知。

(1)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像: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2)小组讨论:这个单位规定为多长合适?学生讨论。(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汇报并说明理由,从而引出"分米"。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可以写成1dm。

(3)在尺子上找到1分米(不一定从0刻度开始)。你的尺上一共有几个1分米?同桌互量从手腕到指尖有多长;量一量,估一估,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用手势分别表示出1分米、2分米的长度。

(4)讨论米、厘米、分米之间的关系。(板书)。

3.对儿歌:巩固。"嗨嗨,让我们大家来比一比,比什么?比比米(分米、厘米),一米(分米、厘米)到底有多长?1米(分米、厘米)大约有这么长。(学生用手势表示)。

(二)认识毫米。

1?设置情境,质疑导入。

(1)帮助淘气量一量他的铅笔有多长。(尺子上的1小格表示什么?)。

(2)学生动手操作,测量铅笔的长度。(课件演示测量结果的放大图--6厘米3毫米。)。

(3)看到这个测量的结果,你想说些什么?问些什么?(引导学生质疑:格尺上的1小格表示什么。)。

2?自主探索,发现新知。

(1)教师或学生讲解:格尺上的1小格表示1毫米。

让学生拿出手中的尺子找到1毫米。(使学生了解:尺子上任意1小格都是1毫米。)用一个字概括出1毫米的特点。(小、细、短……)。

(2)在学具袋中找到长度、宽度或厚度是1毫米的物体。(如:一块七巧板的厚度……)。

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的长度,怎样验证手势是否准确?(用拇指与食指轻轻捏住厚度是1毫米的物体,再用另一只手将其取走,拇指与食指之间的空隙大约是1毫米。)。

(3)生活中你在哪儿听说过"毫米"这个词?(课件演示:近10天降水量分布图、蜂鸟图、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图、世界上最薄的手机图和最薄的笔记本电脑图、眼睑及脚底皮肤的厚度比较、手指甲及脚趾甲生长速度比较等。)。

(4)知道1厘米=10毫米。

(课件演示)淘气和笑笑为了"1厘米长,还是10毫米长"这个问题而争吵。数学博士认为:1厘米与10毫米同样长。

为什么数学博士要这样说呢?听了他的话,你明白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1厘米=10毫米;进行长度比较时,不仅要看数字,还要看长度单位。)。

自己在尺子上数出10毫米。

(三)复习巩固,应用提高。

1.估一估,量一量。

2.看图说出回形针和课本的长度。

3.画出折出宽度为30mm,2cm,5mm,1dm的长方形。

4.淘气的日记。

(1)20xx年9月11日星期四天气:小雨。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1毫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90厘米,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

改正用错的长度单位。淘气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20xx年10月14日星期二天气:晴。

学生讨论,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忘记加上窗框的宽度。)。

(3)20xx年10月29日星期三天气:晴。

今天,老师给我们出了几道题,可是,我怎么想也做不出来。我想,老师大概出错题了吧?请大家帮我看一看。(思考题,不作全班要求。)。

1()-9()=1()1()-59()=1()1()-99()=1() 1()-999()=1()。

5.手指游戏。

(1)教师边说边演示:"手指兄弟亲又亲,大哥挂帅高高站,二哥是首我是尾,我是小弟表毫米,米到毫米记得牢,手指叉开表进率,相等空间代表10,大哥二哥有秘密,等待我们去揭密。"。

(2)学生互相动手表演。

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大哥二哥到底有什么秘密呢?明天我们就一起来揭密。"。

(四)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想了解哪些数学知识?

二年级数学《铅笔有多长》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课在二年级数学下册中第五单元的第一课时,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了米和厘米,本单元继续教学分米和毫米。这样,学生就认识了常用的、较小的各个长度单位。教学分米和毫米要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概念,知道它们有多长;要能应用分米和毫米,根据具体物体选用恰当的单位表达长度;要知道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本课时内容分三部分编排,先教学分米,再教学毫米,最后教学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

设计思路:

1、设计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会1分米和1毫米,逐步建立正确的概念。

知道1分米、1毫米是多长,单凭听讲接受是不够的,需要通过活动体会。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概念,我设计了许多教学活动:

(1)看直尺、米尺感知1个单位有多长。

(2)找相关的物体丰富感性认识,如摸一摸1分钱硬币的厚度,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1毫米或是1分米。

(4)和1米、1厘米建立结构性联系。1分米的长度介于1米和1厘米之间,比1米短、比1厘米长。1毫米的长度比1厘米短得多。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短,在课程当中设计手指操,既能使学生放松心情,又能让学生通过手指的活动促进大脑的思维。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学习。

3、课堂小结,除了总结当堂学习内容之外,教师设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其主动积极地去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的实际长度,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

3、通过估算、测量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重点难点:

1、建立1分米、1毫米的观念。

2、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教具准备:

2枝铅笔(分别是6厘米3毫米和10厘米)、米尺、1枚一分硬币、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们以前学过两个长度单位,同学们还记得是什么吗?它们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米和厘米,分别用m和cm表示)。

2、你说得真完整!谁知道米和厘米有什么关系吗?(1米等于100厘米)。

3、指名提问:

3米=()厘米  500厘米=()米  800厘米=()米。

4、谁能用手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1厘米呢?大家都来比划一下!

5、同学们对已学知识掌握得很扎实,老师真为大家感到高兴!

二、探究新知。

1、估算。

(1)你能估计一下我这支铅笔有多长吗?(指名回答)。

(2)我想知道这支铅笔的精确长度,怎么办?(测量)。

2、测量。

(1)好办法!在测量之前,谁想提醒大家些什么?(指名回答)。

(2)听了这么多好建议,相信大家一定会量得很准确!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作业纸,测量一下第一题中铅笔的长度。

(3)指名说答案(6厘米多3个小格)并到前面展示测量过程(投影)。

3、认识毫米。

(1)这位同学说6厘米多3个小格,3个小格是多少?一个小格又是多少?(1毫米)。

(3)谁能用我们数出的结果说一个等式来表示厘米与毫米的关系?(师边听边板书:1cm=10mm)。

(4)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身边的物体有什么大约是1毫米?(指名回答)。

(5)出示1分硬币,感受1毫米。

(6)同桌之间互相比划1毫米的长度。

4、手指操。

好,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活动活动我们的小小手吧!

5、认识分米。

(1)你能估计一下我手中的这枝铅笔有多长吗?(教师把两枝铅笔放在一起)指名回答并说理由。

(2)答案很多,谁的对?请同学们赶快动手量一量作业纸上第二题中铅笔的长度!

(3)汇报结果(10厘米)同意吗?

(4)谁还可以用另一种长度单位来表示这枝铅笔的长度?

(5)对,也可以说这枝铅笔长1分米,因为10厘米就是1分米。在数学中,我们可以用dm来表示分米。(板书:分米 dm)。

(6)谁能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出分米与厘米的关系?(板书:1dm=10cm)。

(7)感知1分米的长度,请同学们在米尺中找一找1分米。

(8)指名说一说,从哪到哪是1分米?

(9)只有从刻度“0”到刻度“10”是1分米吗?还可以从哪里找到一分米?(指名回答)。

(10)同桌比划1分米的长(一人比划一人测量,然后再互换)。

6、练习。

(1)同学们光会比划还不行,我们还要会准确的画出线段。在画之前,

你想对同学们提些什么建议?

(2)请同学们在作业纸上按要求画一画,画完后同桌互相检查。

(3)投影汇报画线段的过程。

7、游戏(确定长度)。

(1)教师比划长度,学生喊停。

(2)学生按教师要求比划长度。

(3)听指令做动作:伸右手、伸左手、摸耳朵、手背后。

三、课堂作业设计。

1、小结:

2、下面老师想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请看大屏幕!

四、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表现真棒!我们很容易学会了分米和厘米,如果我们用今天学习的分米、毫米来计算从我们学校到野生动物园的路程有多远?你觉得怎么样?(不行)。

那计量较长的路程有没有更合适的计量单位呢?下节课我们就来解开这个谜!

附:板书设计。

毫米mm         分米 dm。

1cm=10mm       1dm=10cm。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上课过程中没有重大失误,基本与备课情况一致。课后反思,我觉得本节课中我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毛病:

1、我对时间掌握不够好,在讲认识分米的环节中过于拖沓,导致时间安排不够得当,所以后面的练习不够充分。

2、备课过程中不够细致。备课时我安排了在米尺上找一分米的环节,但当时我没有想到学生不知道应该从米尺的哪一面找分米,虽然在课上我提醒了学生应从哪面去找,但却延误了时间,其次,米尺中没有零刻度的标记,这也是我之前备课没有备到的地方,所以很多孩子开始的时候不会找分米。

3、课堂组织语言不够精炼。每次上课时自己总怕孩子不明白我的要求,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会反复强调我的要求。平时我已经注意到自己的这个问题,所以一直在克服,但在今天讲课过程中我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

本节课让我比较满意的地方有两个环节:

1、在教学毫米之后我加入了手操,通过手操的活动,不但让学生放松了心情,最后还促使学生又精神集中的回到了课堂教学当中。这样有助于我进行下一个教学环节。

2、最后课堂小结中我采用了教师设疑的方式来结束本课,我觉得通过这个环节真正的勾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去预习下一课时的内容,这样对我下一课时的教学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我是一名年轻的教师,对于数学教学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我渴望学习,愿意接受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的指教,我会在不断的听课、评课中留心学习,在教学之余不断反思,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

二年级数学教案: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具:米尺、1分硬币、钱币若干(按小组分)。

学具:学生用尺、长约1分米、1毫米的物品。

切入举偶,谜语引入。

身穿花衣裳,个子细又长。

写出漂亮字,需要他帮忙。

同学们开动小脑瓜,快快猜一猜,它是谁呢?(铅笔)。

对了,这节课我们一起量一量铅笔有多长。(板书课题)。

对话平台。

玩中学。

一、认识分米。

1、估一估。

先利用已有经验估一估,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a)课前老师在每个学习小组的书桌里悄悄地放了一支铅笔,赶快把它找出来,放在桌面上,请同学们睁大眼睛,结合已有的测量经验估测一下,这支铅笔有多长,填在书中表格中。

b)交流、汇报。说说你是怎么估出来的。

2、量一量。

在估一估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测量,验证估测结果。

(1)看来同学们估的长度都不一样,要想知道这支铅笔到底有多长,你能想出有根据的好办法吗?(用尺子量)。

(2)动手实践。亲自用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并把结果填在书中的表格里。

(3)汇报结果。验证于估测的差距。

3、说一说。

通过交流,熟练掌握1分米的实际长度以及分米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1)你们知道10厘米是多长吗?用手表示出长度来。

板书:10厘米就是1分米。

(2)介绍分米。

分米是比厘米大一些的长度单位,在国际上可以用符号表示出来,谁给大家讲一讲。(指名介绍)。

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你们会用符号表示出来吗?指名上前写,其他同学在笔记本上完成。

全班齐读公式。

(3)活动。

a、让我们用分米为单位量一量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b、再拿出格尺,快速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之间的距离也是1分米?

c、指名汇报。

(4)观察直尺,然后讨论出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

汇报、板书、齐读。

二、认识毫米。

1、量一量。

引导操作,设下疑问。

每个人的书桌上都有橡皮,请你用直尺量一量橡皮的`长度是多少?

用厘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有时不是整厘米数,因而得不到准确的结果。

要想比较准确地量出物体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办法?

那么谁知道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是多少?

2、议一议。

让学生尝试探究新知,牢固地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形成表象。

(1)1毫米到底有多长?它与厘米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我们一起在观察和操做中获得这些知识。

(2)观察直尺,完成表格,然后讨论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3)指名汇报。

3、说一说。

进一步加深对毫米的认识。

2、量一量。

解决疑问,让学生真正感受毫米的作用。

大家已经认识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现在我们以毫米为单位再量一下橡皮的长度。

这次量的结果与开始比,哪一个数据更准确呢?

学中做。

1、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请同学们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比比看,谁估测的最接近?

2、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可充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检。在做前,教师要给予适当提示:画线段时勿忘记画出两个端点。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3、判断。

4、请为同一种物体选择不同的单位。

小学二年级数学《铅笔有多长》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米尺、学生尺、1分米长的铅笔3、4支。

学具准备:每人一条学生尺、每人一枚1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课。

师;铅笔是大家的好朋友,陪伴同学们每天的学习生活,你知道吗?在铅笔的长度里面还藏着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呢?让我们来比一比谁发现的知识最多。

二、创设问题情景。

1、估一估。

你是怎样估计的?把你估计的结果和方法跟你的同桌说一说。生汇报。(渗透估计方法的多样性)。

2、量一量。

同学们估计的结果是不是接近铅笔的实际长度呢?快拿出尺子来量一量吧。

3、写一写。谁愿意把你测量的结果写到黑板上去?

三、探究新知。

活动一:认识毫米。

1、认一认。

仔细观察尺子,有没有新的发现?

生:可以用毫米来帮忙。

师:你还知道毫米,真了不起,快给大家说一说,毫米是什么意思?1毫米有多长?

生:1厘米中间的1个小格就是1毫米。

师:请大家看着自己的尺子,他说的你发现了吗?你认为有道理吗?现在谁也认识毫米了,再来说一说吧。

2、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师:细心数一数,还能发现关于毫米的什么秘密?

生:1厘米里面有10个小格,10个1毫米。

师:那我们可以说1厘米=10毫米。板书:1厘米=10毫米。

3、读刻度。

师:我都数花眼了,有没有好办法?

生:我发现从0到1的中间有一条长一些的线。

师:大家都看到了吗?其他1厘米的中间有长刻度线吗?

生:有,我还发现长刻度线的前面是5个小格,后面也是5个小格。

师:你的发现很有意义!我们可不可以利用这个发现来更快地读出长度?

小练习:投影出示直尺,师指生读。

6厘米5毫米、10厘米4毫米、15厘米7毫米。

3、感知1毫米的长度。

(1)(生拿出1分硬币)估计一下,这枚硬币的厚度是多少?

再量一量。

师:生活中银行卡、电话卡的厚度大约也是1毫米。

生:短、小。

师:对呀,1毫米比较短,不细心都注意不到,所以,我们在测量和画线段的时候一定要细心仔细!

4、估一估。

观察我们的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毫米做单位?估一估大约是几毫米?

活动二:认识分米。

1、揭示分米。

师:在这些铅笔的长度里面,还藏着一个很特别的,是哪一个呢?(稍停)师指出:是“10厘米”,因为10厘米的长度还有另外一个响亮的名字——1分米。(板书:分米)。

分米是一个新的长度单位,1分米也就是10厘米那么长。板书:1分米=10厘米。

2、感知1分米的长度。

(1)找一找。

(2)量一量。

请同学们量一量从你的中指指尖到手掌哪个位置的.长是1分米?指给小组的同学看一看。

看,我们的手掌上又多了一把1分米长的小尺子,我们可以用它来帮忙估计长度了。

(3)画一画。

你能用尺子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吗?画完后同桌交换过来量一量画的是不是准确?

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从刻度几画到几?

师质疑:尺子上没有0刻度,我该怎样画出1分米长的线段?

生:从1画到11,从2画到12……。

3、分米和米的关系。

生:这条尺子上一共有10个1分米。

师板书:1米=10分米。

4、感知几分米。

生:文具盒、20厘米长的尺子、脚。

(2)同桌合作:量出从中指的指尖到胳膊肘窝之间的长度。

生:3分米。

师:看,我们的身体上又多了一把3分米长的小尺子,有了这些尺子的帮助,同学们估计的本领就更大了!

5、观察身边或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可以用分米做单位,估计一下大约是几分米?

字母表示:

1、复习:米用哪个字母表示?厘米呢?

2、师介绍:分米用字母dm表示,毫米用字母mm表示。

3、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三个等式。师板书:1cm=10mm。

1dm=10cm1m=10dm。

解决问题:现在可不可以比较准确地量出铅笔的长度?赶快量一量吧,把测量的结果写出来。然后同桌交换测量,检验是否准确。

四、系统整理所学单位名称。

我们一共有几个长度单位朋友了?你能给它们排排队吗?并说一说为什么?

五、游戏:看谁估计本领高。

每4人一个小组,先选好要估计的物体,每人都来估计出长度,说出估计结果。然后进行测量,谁估计的结果最接近实际长度,谁就得胜一次。最后,谁胜出的次数最多,谁的本领高。

六、课堂小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铅笔有多长》教案

在教学《铅笔有多长》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回忆一年级学习过的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让他们说一说米和厘米分别用什么英文字母表示,用手势表示一下1米和1厘米的长度,并在自己的本子上分别画出一条1米长和1厘米长的线段,再说一说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然后创设了估计、测量铅笔长度的情境,引出分米这个长度单位及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我事先准备55根长约10厘米长的树枝和55根6厘米多一些的小棒依次分给班上的55位同学,让他们先估计树枝的长度再进行实际测量,当学生说出测量的结果是10厘米时,我就直接告诉他们,10厘米就是1分米,让他们看一看1分米到底有多长,再者让学生用手势表示一下1分米的长度,用铅笔画一画1分米的长度,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从而使学生逐渐建立“分米”这个概念。最后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1米=100厘米,推出1米=10分米。

这一课的第二个教学活动是让学生认识1毫米有多长这个知识点。我也是让学生先估计再进行测量那根6厘米多一点的小棒,当学生测量出那根小棒有6厘米多一点时,我说:“多一点,你们能不能用一个具体数字来表示呢?”同学们都说不出所以然,我乘机引导学生观察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当学生说是10小格时,我给学生介绍每个小格就是1毫米,从而可以得出1厘米=10毫米。

为了让学生加深对1分米、1毫米的认识,紧接着,我又让学生实际测量生活中自己喜欢物体的长、宽、高等,有的同学测量数学书的长、宽、高,自己文具盒的长、宽、高,硬币的厚度等,他们不仅能准确进行测量,并且能恰当地使用长度单位,进一步加深了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同时使长度单位应用得更加灵活。

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使所学知识得到继续、扩展和延伸,又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发现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和空间观念。

现实生活是数学的丰富源泉。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当生活化,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把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数学、做数学、用数学,从而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相关范文推荐
  • 12-23 阶段性工作计划和目标范文(20篇)
    工作计划的编写需要对当前的工作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和分析,为未来的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范文】制定每天的工作计划,合理安排时间,高效完成每项任务,确保工作进展顺利。
  • 12-23 库房管理工作总结报告(专业15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个月的工作进行梳理和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促进自我成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典型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
  • 12-23 小学第二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精选21篇)
    少先队工作计划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少先队员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做到科学合理。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优秀的工作计划是如何制定和执行的。以建设“品牌学校
  • 12-23 数学出游方案(汇总21篇)
    编写计划书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问题,为之后的改进提供有价值的经验教训。这些计划书范文包含了各个领域的示例,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和灵活运用。一年一度的五一
  • 12-23 教师网络研修工作总结(优秀21篇)
    教师工作总结是一种主动应对教育教学挑战,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教师工作总结范文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思考和探索的空间。我有幸参加国培教育的初中
  • 12-23 市民热线工作汇报(优秀14篇)
    在工作汇报中,我们需要准确地描述工作内容和完成情况,保持客观和真实。如果你对工作汇报的写作还不太熟悉,别着急,下面有一些工作汇报范文,可以给你一些建议。
  • 12-23 电焊工半年工作总结(优秀19篇)
    月工作总结是我们展望未来的工作方向和目标的重要环节,能够为我们制定下一个月的工作计划提供依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在写作时有所帮
  • 12-23 贫困助学金申请书简洁范文(20篇)
    一份优秀的助学金申请书可以提高申请者的成功率并获得更多的经济援助。看看以下这些助学金申请书范文,或许能够对你们的申请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和灵感。尊敬的领导:我叫xx
  • 12-23 基层武装部工作调研报告(实用16篇)
    调研报告可以发现问题和隐患,帮助我们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风险防范。经过我们的调研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的研究结果和结论。近年来,在区武装部的领导下,通过大力宣
  • 12-23 物业租赁委托书(优秀19篇)
    租赁市场的规范化和透明化有助于提升人们对租赁行为的信任和便利性。这是一份音响设备租赁协议,列明了设备型号、租金支付和保修责任等事项。甲方: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