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专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汇总13篇)

专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汇总13篇)

时间:2023-10-24 16:30:08 作者:温柔雨 专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汇总13篇)

整改报告的撰写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开题报告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路。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调研报告

随着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步伐的加快,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发现和破解党建创新中的新问题,加大社会组织党建创新力度,对于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意义重大。2019年,北京市承担了全国党建研究会重点课题《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的子课题《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研究》。x月开始,课题组在北京、南京两地开展调研,召开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部门负责人、各种类型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座谈会11次,80余人参加,专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管理部门有关同志12人,深入到各类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阵地和场所,面向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部门和社会组织发放调查问卷1812份,回收率100%。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形成。

调研报告。

截至20xx年x月,北京市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10261家,已建立党组织2373个,占23.1%,党员23892名。北京市加强组织领导,着力构建工作体系,注重分类指导,大胆探索符合时代特征、首都特点、社会组织发展规律的党建工作新路,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提供了借鉴。

1.初步构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新格局。顺应社会建设需要,北京市委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2019年底和2019年上半年,先后在市、区两级分别成立社会工委和社会办,负责全市社会组织建设、管理、服务和党建工作。2019年,全市街道(乡镇)成立社会工作党委,隶属于街道党工委(乡镇党委),具体负责辖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20xx年,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市委进一步整合力量,加强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指导,初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统筹、社会工委负责、民政财政司法等有关部门配合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管理格局。2019年,北京市民政局社团办党委成立社会组织党总支,解决了部分新成立的社会组织党组织没有党建主管单位的问题,起到了托底管理的作用。

2.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系。为有效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2019年以来,按领域分类,北京市分三批认定了27家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枢纽型”社会组织,是指由北京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认定的,对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的社会组织进行联系、服务和管理的联合型组织),覆盖85%以上的社会组织;全市16个区县认定了173家“枢纽型”社会组织。在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中推行“3+1”党建工作模式,“3”,即在“枢纽型”社会组织建立党建工作委员会、成立社会组织联合党组织、设立或明确相关工作部门,“1”,即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例会制度。截至目前,已在所有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挂牌成立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委员会,明确了党建工作职能部门,建立健全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联席会机制,有14家成立了社会组织联合党组织。各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通过“3+1”工作模式,坚持党建与业务一起抓,“枢纽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体系基本形成,加强对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服务与指导。

3.探索拓宽党组织发挥作用渠道。党组织结合社会组织行业特点,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推进社会组织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一是引领社会组织争当经济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党组织结合所在领域特点,引导社会组织充分发挥优势,积极投身经济社会各项建设。2019年以来,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党委组织带领在京闽籍企业到各区县投资考察,签约260个项目,投资总额1600多亿元,提供就业岗位30多万个;北京市西城区医学会党支部把300多家会员单位组织起来,开展健康运动科普大讲堂、健康运动推广、社区孤寡老人心理健康等多项服务民生项目。二是帮助社会组织展示行业风采和提升社会地位。通过党建项目,引导社会组织发挥独特优势,提供公共服务,搭建服务群众的活动载体。西城区阳光协会党组织打造“阳光工作室”党建项目,通过人民调解加心理健康干预服务,积极调处纠纷,及时化解矛盾。群众说:“我们就相信党组织了,党组织的调解是最公正的。”三是把党的思想建设融入到社会组织行业自律教育中。2019年,北京律师协会党委成立了全国律师行业首家以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员教育培养工作为主的业余党校,开展政治理论、职业道德、业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加强了律师党员队伍建设;北京出租汽车暨汽车租赁协会党支部牵头沟通,拟定、发布十项行业自律措施,带动和促进行业服务工作不断改进和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四是把党建与社会组织公益服务活动相结合。党组织加强与党委政府的沟通,对接信息,引导社会组织接替政府为会员和社会提供各种公益性服务。北京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党组织在2019年北京“7.21”特大暴雨、2019年四川芦山地震灾害中,带领队员第一时间冲到前线抢险救灾。蓝天救援队以专业的救援技术和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著称,成为家喻户晓的“救命队”。

4.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保障。近年来,北京市各级党委在人力、财力等方面加大投入,有力地保障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在人力保障方面,市委社会工委向市级“枢纽型”社会组织所属社会组织购买200个党建管理岗位,专门从事党建和服务管理工作,增强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力量。在财力支持方面,通过各种渠道提供经费保障。一种是财政专项拨款。北京市委社会工委通过市财政建立了每年2.5亿元的社会建设专项资金,党建经费依托这个资金获得;区(县)也设立了社会建设专项资金,仅西城区就连续两年分别投入2019万元;市民政局结合政府购买服务,仅2019年以来,每年投入福彩公益金350余万元,购买社会组织公益服务项目,两次争取中央财政860万元资助北京市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服务。另一种是自筹党建经费。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党委设立了50万元行业公益基金,争取市财政专项拨款和市委社工委购买服务补助党建经费共计133万元。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必须坚持巩固执政基础的方向。社会组织发展迅速,已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社会各界、广大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党执政的重要群众基础。实践证明,只有站在巩固执政基础的高度,树立战略意识、前瞻意识,拓展党建新领域,在党的事业全局中谋划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才能实现党对社会的有效领导。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必须坚持把转变观念作为前提。社会组织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起来的,树立市场经济的理念,强化民主、法治观念,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胸怀开展社会组织党建创新,是时代的要求。实践证明,各级党组织只有转变思想观念,不囿于部门利益,才能理清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思路,找准定位,推进这个新领域党建工作发展。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必须坚持把调动统筹各方力量作为抓手。社会组织党建的极端复杂性与艰巨性,决定了单靠任何一方的力量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健全完善领导体制,合理配置政治资源、组织资源,借助已有的载体,拓宽新的合作平台,共同发挥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实践证明,科学、合理设置党建领导体制,建立有效顺畅的信息沟通机制和工作机制,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群策群力的局面,才能使社会组织党建在合力的作用下得到全方位的推进。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必须坚持围绕业务工作的原则。党的组织路线始终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要融入社会组织的中心任务,这是社会组织党组织的生命力之所在。实践证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必须找好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以业务活动为中心抓党建,通过抓好党建促进业务工作,在服务业务工作中大有作为,才能以真心换取社会组织负责人的信任,以实际效果赢得群众的支持。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必须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动力。社会组织是一个新兴领域,开展党建工作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需要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大胆尝试、敢于创新。实践证明,只有发扬改革创新精神,从本地和各行业具体情况出发,探索多样化的社会组织党建模式,才会真正找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组织党建道路。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必须有上级的大力支持作为保障。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党组织如何在社会组织中发挥作用,如何建起社会组织和政府之间的纽带,都亟需上级党组织的指导帮扶。实践证明,上级党组织要为社会组织把关定向,引导社会组织承接政府释放的部分职能,帮助社会组织党组织找准发挥作用的着力点,才能使社会组织及其党组织保持蓬勃生机。

调研表明,社会组织发展起步晚,基础薄弱,类型千差万别,这使党建创新难度加大。虽然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创新中的困难和问题仍比较多,还存在各地、各级、各行业、各领域各自为战的情况,缺乏战略性和权威性。大家认为,制约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的核心问题是顶层设计不到位,突出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创新动力不足。受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影响,一些同志的思想观念跟不上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需要。在认识方面,看不到在社会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社会组织性质特殊,建不建党组织“没关系”,或者认为社会组织规模小,抓不抓党建“无所谓”。有同志谈到,一些业务主管单位思想观念转变不够,认为体制内外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不愿管理体制外的单位,即使管理,对体制内党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管理截然不同,在政治待遇等方面不能一视同仁。在理念方面,不注意尊重社会组织的规律和特点,习惯用传统领域的工作思维考虑社会组织的党建,所做工作与促进党组织发挥作用不贴合,效果不佳,事倍功半。在思路方面,不善于用新办法破解工作中的难题,工作停留在表面,开展活动少,吸引力差;存在畏难情绪,不愿克服困难勇敢尝试新办法,面对党组织如何有效融入社会组织等难题束手无策,工作效果不明显;不信任社会组织,不敢开放重要领域放手让社会组织去发挥作用。

2.组织和工作的有效覆盖还不高。目前社会组织党组织应建已建率尽管已达到97.3%,但党组织在整个领域的覆盖率仅22.7%。一是社会组织普遍规模较小,党员人数少。全国社会组织从业人员中的党员比例都较低,平均只有10.4%,建立党组织困难。如,有一个区县社会团体总数是196个,但绝大多数属于10人以下的中小型社团,98%以上没有党员,建立党组织无从谈起。二是社会组织分化组合频繁,巩固组建困难。一些专业类、技术类社会组织容易受经济效益的影响而频繁流动,单位状况及员工队伍始终处于动态之中,党组织即使建立了,也难以巩固和稳定。三是社会组织联合党组织多,开展活动难。一些社会组织虽然建立了党组织,特别是建立的临时党组织、联合党组织,实际上是有组织无活动,没有发挥作用。有的成立联合党组织的社会组织反映,因各单位的工作安排不一样,时间难统一,组织一次活动很难,存在联而不合、联而不活的问题。

3.一些地方的管理体制不够顺畅。针对社会组织类型多,具有不同于传统领域党建工作的特殊性,各地创新探索出各种党建管理体系、机制,但调研情况表明,有的地方对管理体制把握不清,导致管理缺位或多头管理或管理失效。在被问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需要破解的主要问题”时,52.2%的人认为是“管理体制不顺畅”。一是党建工作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有39.6%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有的社会组织有多个管理部门,各管理部门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负有怎样的职责,如何履职,没有明确规定。如有的民办学校,既有业务主管单位——当地教委,又有登记备案单位——当地社团管理部门,还有地区管理单位——乡镇或街道,各单位在管理中都涉及党建工作,但具体职责任务没有清晰界定。二是党组织的建立和管理存在条块分割。有的社会组织党组织关系与党建工作的管理分属于不同单位,管理起来很不顺畅。如,有一个区律师协会的党组织关系在区委社会工委,但其党支部书记由区司法局副局长兼任,副局长代表司法局党委履行对协会党建工作的管理。这种分割的局面,让两个单位都很尴尬。有46.7%的被调查者认为存在这种现象。三是党建工作部门管理缺乏有效性。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部门与社会组织没有业务联系,不了解社会组织业务工作,不能指导党组织围绕社会组织发展开展工作。如,在属地管理中,属地党组织对社会组织党建不了解,存在党建活动与业务活动分离,造成“两张皮”的现象,管理没有效果。一位部门负责同志说:“在很多地方尚未建立起管理到位、运转协调、上下通畅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管理体制。”调查中,有一半的被调查者同意这种观点。

4.对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尚不明确。调研中,有44.2%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需要破解的主要问题是“党组织功能定位不明确”。各地围绕社会组织党组织功能定位做了很多探索,大家对党组织在社会组织中应发挥的作用见仁见智。有37.9%的被调查对象主张,社会组织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参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职能,主要发挥引领、服务、保障、监督等作用。有27.7%的被调查对象认为,社会组织党组织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有33.0%的人提出应分类定位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功能。调研中,基层从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干部反映,从中央层面还没有对此作出明确表述,功能定位模糊不清,使工作缺少依据,工作起来理不直、气不壮。

5.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难度较大。社会组织中的党员具有流动性强、工作稳定性差的特点,导致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系统,正常开展活动难。一方面,存在很多组织关系在外的流动党员,对这部分党员的管理是一大难题。有的离退休党员和长期借调的党员考虑到与原单位的行政关系、福利、感情关联,以及在社会组织工作不稳定等因素不愿转移组织关系。有的业务主管单位和社会组织考虑到组织关系调整涉及单位和党员利益,以及社会招聘人员流动性强,人走了关系可能转不走,出了问题还要承担责任,不愿接收组织关系。另一方面,即使组织关系在社会组织的党员员工,要么是业务跨度大,要么岗位不稳定,无固定机构和活动场所。在这种情况下,党组织与党员联络都很难,教育管理就更难了。

6.政策保障不足。虽然各地探索建立了一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机制,但目前来看,制定的文件都比较笼统,政策措施不多,运行机制还不够系统、完善。调查显示,46.0%的被调查者认为,“政策保障不足”是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需破解的主要问题。在被问及“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服务保障不强的主要体现”时,选择“党建工作经费投入不足”、“促进社会组织党组织之间交流协作不够”、“党建工作的人才配备不够”排前三,分别占50.5%、44.2%、43.9%。一是人才培养机制匮乏。一方面,缺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选拔培养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党组织的战斗力。一位长期担任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的同志谈到:“缺地、缺钱不是大问题,缺的是人,不是一般人,缺的是留得下、靠得住、用得上的党组织领头人。”另一方面,缺少吸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机制。大家谈到,现在社会组织非常需要年轻大学生加入,大学毕业生也需要基层平台历练,但由于工资待遇、出路等无法保障,年轻人才不愿来、留不住。二是工作经费投入不均衡。经费状况不平衡,对于那些专业性强、发展比较稳定、负责人支持的社会组织党组织来说,党建经费不是问题;而对有的人数较少的社会组织党组织,自身运转经费已捉襟见肘,党建经费更无从保障。一位党支部书记说:“我们只有4名党员,返还的党费还不够搞一次活动的!”三是党组织之间沟通交流平台缺乏明确规定。调研了解到,一些管理部门有时管理缺位,导致党委政府和党组织之间沟通平台、党组织之间交流协作平台若有若无,社会组织难以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中有所作为。一位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就谈到:“我们搞的很多服务项目百姓不需要,而百姓需要的我们又没有,或者搞不了。”

推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首要的是转变观念、创新理念,充分认识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意义。在顶层设计时,把社会组织普查考虑进去,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勇于改革和完善党建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提高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水平,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生机和活力。

调研中,大家建议中央尽快出台指导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专门意见,其中应明确规定党组织在社会组织中的地位作用和主要职责。总的来看,我们认为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主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如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为企业提供服务,不干预企业生产经营,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基金会财团性质明显,中介组织既追求社会效益,又追求经济效益,党组织也应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但有些社会组织,如教育、卫生等民办非企业单位,在社会发展中负有重大责任,党组织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社会组织党组织主要应履行以下职责: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社会组织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社会组织做好公益事业、履行好社会责任,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对运行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支持社会组织负责人依法开展活动;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制定党建工作规划,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和发展党员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凝聚会员群众,教育引导党员及普通员工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帮助社会组织提高社会公信力和诚信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按照登记管理与培育发展并重的要求,各地结合不同情况,可建立相应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架构,统筹协调好登记注册机构和党建管理机构之间的职能衔接。一种是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党委统一管理。调查中,有48.4%的被调查者认为,各级党委和各行业协会均可构建一个有谋事机构、有办事人员、有办事经费、有做事地方的“一站式”党建工作载体,统筹集中管理、多方共同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建立兼具党委统一领导和社会组织志愿、自治特征的社会组织(联合)党委,注意吸收社会组织党员进入党委班子,发挥社会组织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下设党组织,对无业务主管部门的社会组织,或主管部门暂无条件开展党建工作的社会组织进行托底管理。打造“社会组织党组织之家”,以专门的工作场所孵化社会组织和党组织,培训人才,洽谈项目,开展活动,为社会组织党组织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明确党建办事机构职责,承担党建日常事务性工作,协助党委推动社会组织党组织的设立、党建活动的开展、党务工作的培训。“一站式”工作载体可由社团管理部门牵头,也可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另一种是根据社会组织特点分类分级管理。35.7%的被调查者赞同实行属地、属业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针对专业性强、市场化程度高的社会组织党组织,如律师事务所等单位党组织,主要实行由业务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党组织管理为主的方式;针对规模较小、政策性不很强,对乡镇街道和农村社区依附性大的社会组织,如婚姻介绍所等,其党组织关系一般实行属地管理。调研发现,不管哪种模式都有局限,各地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以有助于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管理作为出发点,建立符合实际的模式,确保社会组织党建责任主体明确,管理清晰。

调研表明,党组织作用发挥充分的社会组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一位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既懂党建又懂业务的党组织负责人。制定长远规划,坚持“选、培、用”三结合,下大力气培养一支政治可靠、专业化、职业化程度高的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队伍。一是精心挑选。首先,在社会组织内部选育支持党建工作、能力较强的党员担任党组织书记,特别注重从社会组织决策层中推选。在被问及“您认为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应当由谁担任”时,71.6%的被调查对象选择“党员身份的社会组织法人代表”和“社会组织决策层中不是法人代表的党员”。其次,可以通过上级选派有党务工作经验的党员干部到社会组织党组织担任书记。再次,还可面向社会招聘离退休的老党员任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采取“内部选育、上级选派、社会招聘”等多种渠道物色书记人选。二是全力培养。当前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多是兼职,北京2373位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中,兼职占96%。这些人工作重心在业务,要加大党组织书记培训力度,将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培训纳入规划,实行初任培训和定期轮训,通过多种方式培养提高对党的认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增强开展党务工作的能力。三是科学使用。打破身份限制,建立完善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机制,给各类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创造工作交流的机会和条件。建立党组织负责人信息数据库,储备党建和业务复合型人才,为使用提供信息,专人定期维护信息。

调研中,大家反映,应根据不同类型社会组织特点,确定不同的发展对象,以灵活务实的态度抓好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一是加大在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的力度。将工作重点放在规模较大、人数较多、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社会组织,实行定人联系、定向培养的“双定”制度,加大工青妇组织的“推优”力度;注重从业务骨干、高管人员、年轻人中发展党员。二是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把党员政治素质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结合起来,坚持“小型、分散、业余、灵活、实效”的原则,通过时事专题报告会、党员业务培训班等形式,对党员进行政治理论、市场经济常识和工作业务技能培训,注重分类施教、因人而异。三是创新党员组织关系管理办法。开展“隐形”党员梳理活动,加大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力度,探索依托社会组织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或枢纽型社会组织建立党员组织关系管理中心,对流动党员进行兜底性集中管理,解决党员组织关系转不进或转不走的问题。四是改进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方式。探索卡片联络管理法,确保党组织与流动党员之间的有效联系,进一步完善“一方隶属、多方活动”的有效办法。

在调研中,58.8%的被调查对象认为“自身建设与社会组织发展愿景有机结合”是党组织融入社会组织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找准党组织工作与社会组织发展的结合点,真正融入社会组织的核心工作,在润物细无声中发挥作用。一是融入源头。鼓励党员大学生社工、楼栋支部书记、党员骨干创办社会组织,把建立社会组织和党组织同时推进,促进“红色ngo”快速发展。二是融入过程。有64.3%的被调查者认为,在社会组织运行过程中,党组织应提供人才招聘、政策咨询、协调关系、排忧解难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服务。有53.1%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采取发党龄工资、帮扶慰问等措施,“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激发党员群众工作热情”,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激发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积极性,凝聚员工致力于组织发展。三是融入核心。党组织要帮助社会组织实现核心价值,主动为社会组织架起与党和政府沟通的桥梁,协助街道社区摸清民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帮助社会组织调节服务职能,把公共服务的需求对接好,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得到购买,使党委政府、社会组织、群众多方受益,社会组织赢得社会认可。

加强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具体领导和政策指导,与其他领域的党建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一是建立人才保障机制。抓好党员和专业社工两支队伍建设。注重从高管人员、业务骨干、年轻人才中发展党员,加大工青妇组织的“推优”力度;加大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力度,打造充满活力、富有战斗力的党员队伍。有71.1的被调查者认为,“保障合理工资、社保待遇”是吸引社会工作人才的有效措施,可以通过政府购买岗位等措施保障专业社工合理待遇;有59.6%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建立人才成长链,在公务员招考和领导干部公开选拔中,专门拿出职位面向社会组织优秀人才招录。二是建立党建经费保障机制。对已出台的党建经费保障政策要细化,分类制定落实办法。上交中央以外的党费全额返还;从社会建设专项资金中列出党建专项经费,采取以奖代补、项目化运作等方式给予支持。对收取会费的社会团体,可通过章程明确,从会费中列支一定比例专项经费用于党建;民办非企业单位、中介机构等党组织日常活动经费,列入本单位管理费,实行税前列支。三是建立组织建设推进机制。根据社会组织发展状况和内部治理特点,有重点、分类型、有策略地推进组织覆盖。推动各省区市重点抓好全省性社会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组织覆盖,抓大促小;推动各地将城乡社区社会组织纳入区域化党建的范畴,消除空白点。四是建立激励考评机制。明确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责任制,把党建工作作为社会组织登记、年检、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党建工作考评结果与社会组织等级评估直接挂钩。建立社会组织党组织表彰机制,加大宣传先进党组织力度,形成党组织党建活动与社会组织业务蓬勃开展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先进党组织的示范带动作用。

解放思想创新工作做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的报告。

市民政局党组:

2012年8月25日。

近期,按照中共张掖市民政局党组《关于开展社会组织。

党建工作调研的通知》精神,民政局党总支组织有关人员对我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进行了专门调研。通过实地走访社会负责人、主管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及部分会员群众,开展交流座谈,进行综合分析,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社会组织87个,其中:社会团体83个,民办。

非企业4个。成立党支部45个,其中挂靠组建41个,联合组建2个,单独组建2个,共有党员155人,社会组织从业人员495人。

二、主要做法。

(一)摸清底子,建立组织。自去年5月以来,根据上。

级业务部门要求,对全县社会组织中党员分布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掌握了实情。在此基础上,与县委组织部、县委创先办一道深入各乡镇安排、督促抓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建立,对有3名以上党员和同一村子2个以上社会组织中党员数有3名的分别建立党支部或联合党支部,至7月底,共建立党支部45个,党组织组建率51.7%。

(二)成立机构,靠实责任。为加强对社会组织创先争。

优活动的领导,2011年初,县上成立由县民政局党总支书记。

任组长,民政局、县委组织部有关领导和干部为成员的社会。

组织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具体组织指导工作,积极。

协调各业务主管部门,靠实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的工作责。

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各项活动,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

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总体要求,以“强党建、促发。

展、惠民生、保稳定”为主题,精心设计了符合本支部的活。

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中广泛开展“学法律、讲诚信、作表率”

活动,组织学习法律法规,开展诚信意识教育,引导社会组。

织和会员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增强诚信意识,坚守诚信服务,树立诚信形象,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组织各项争创活动。

(四)加大投入,为社会组织党建活动创造条件。通过。

数社会组织有了党员活动室,制作了相关的牌匾,做到制度。

三、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社会组织党组织重叠,增加党员群众负担。如。

全县农民用水者协会党支部28个,内党员数84人,均是村。

党支部党员,与村党支部重叠,没有实际意义。

二是县上成立社会组织党工委后,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有。

了管家,但乡镇一级没有专门管理机构,也缺乏工作人员,工作难以衔接。

三是党建经费缺乏,由于社会组织本身是非盈利或微利。

组织,业务经费依靠会费、赞助和主管单位支持,才得以勉。

强维持,开展党建活动没有经费保证。

四是党建工作的制度不够健全。由于我县社会组织党支。

部多数刚刚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健全。有待县社会组织。

党工委成立后逐步指导完善。

五是党员的教育管理还不到位。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对。

“都不管”党员,教育管理难以落在实处。

六是党组织的活动还有待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形式单。

一,方法简单,内容陈旧,没有紧贴社会实际,缺乏针对性。

和实效性,难以适应不同类型党员教育的需求。

四、几点建议。

(一)加强党建工作相关单位的协调。建议县委理顺社。

会组织管理部门、业务主管单位和社会组织几个方面的关。

作的进展情况和实际工作成效进行督促,检查、指导有关单。

位党的工作部门有效开展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推进不同系统。

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交流,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组织力量开。

展社会组织党工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了解、熟悉、掌握党。

建工作的基本要求。

上要尽快建立社会组织党工委,配齐领导力量,形成业务主。

管单位党组织和社会组织管理机关党组织双重负责的党建。

畴,根据社会组织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社会组织党组。

织的挂靠方式,建立灵活多样的党的组织形式。对在社会组。

织中工作的党员,不能转入正式组织关系,要设法转入临时。

工作职责,如定期走访单位,负责发展党员,指导党组织活。

动等。

(三)、社会组织管理部门抓好社会组织党的组织机构。

管理机关着重把好“两关”。首先要把好入口关,即社会组。

织履行登记时,首先要求其落实和建立党的组织;其次要把。

好“年检关”,社会组织在履行检查时要有党组织的活。

动情况,同时把社会组织的自律与诚信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突破口,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奠定基础。

在社会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是一项富有开拓性的系统。

工程,将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一个逐。

步探索、不断完善、稳步推进的过程。只有在实践中开拓进。

取、积累经验,逐步完善党建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就能推动。

主题词:上报社会组织调研报告报告临泽县民政局办公室2012年8月25日印。

社会组织党建调研报告

社会组织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组织党建。

欢迎大家阅读。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需要,我们对我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进行了一次调研。具体调研情况如下:

目前,我县已登记的社会组织共247个(不含备案登记社会组织157个),从业人员2431人,党员总数551人。其中,社会团体92个,民办非企业单位80个,中介组织75个。已建党组织的社会组织116个,组建率47%。已建党组织的社会团体87个,占94.5%,民办非企业单位21个,占26%,中介组织8个,占11%。无党员的社会组织95个,有党员不符合组建条件的35个。单独组建党组织的社会组织14个,联合组建的2个,视同联合组建的60个,挂靠组建40个。已建社会组织党组织主要隶属于业务主管部门党组织、乡镇党委管理。

现有社会组织党组织中,均已配备党组织书记,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基本在社会组织内部产生,社会团体的党组织负责人主要由负责人担任,民办非企业单位主要由业务骨干兼任。

我县社会组织具有三个明显特征:一是发展速度快。我县各类社会组织已从2019年的100多个发展到247个,呈成倍增长态势;二是涉及领域广。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科技等诸多领域;三是社会功能初步显现。逐步成为加快转变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社会管理的主要支撑,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推手。其作用发挥明显,推进了民主化进程,促进了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了和谐社会构建,正因为有夯实的、规范的、发展迅速的社会组织平台,推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就会如鱼得水,形成良好开局。

1、建立机构,夯实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基础。20xx5月成立了中共石门县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属县委派出机构,办公室设民政局,日常工作由民政局党组负责,党工委设书记1名,由民政局局长、党组书记兼任,副书记2名,分别由民政局和统战部有关负责人担任,其他委员10名,由教育局、财政局、人社局、文广新局、卫生局、司法局、体育局、工商联、科协、文联等单位负责人担任;同年8月成立了中共石门县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核定全额事业编制2名。机构的设置及人员的配备,为顺利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2、健全制度,规范社会组织党建运行机制。要抓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必须要有层级清楚、责任明确、关系顺畅、管理直接、便于落实的管理制度。我县社工委通过会议研究制定了党工委工作制度,党工委成员、委员单位的工作职责,联席会议制度及解决突出问题会商制度。明确了责任主体,完善了管理机制,形成了县委领导,组织部抓总,社会组织党工委管理,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的上下联动、左右协调、齐抓共管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格局。同时,通过开展社会组织党建调研、指派党建联络员、开展联点示范、组织检查考核等方式方法,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各单位抓基层党建工作考核体系,使我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逐渐步入正轨。

3、深入调查,完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台账。充分利用登记管理机关的职能特点,对新申请的社会组织实行党建工作事前备案制度,结合年度检查,对当前社会组织党建基本信息进行了动态整理。另外,为准确、全面地了解全县社会组织的具体情况,县委组织部和社工委联合对各乡镇党委、县社工委各成员单位和社会组织业务主管部门下发了《关于做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对所主管、所属或本辖区的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摸底调查,严格做到“七清”,隶属关系清、运营情况清、从业情况清、党组织设置清、党员人数清、业主身份清、示范主管领导职责清。清晰的党建工作台账的建立,为顺利开展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4、强化组建,扩大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覆盖面。我们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强化措施、全面覆盖”的原则,积极探索务实管用、灵活便捷的党组织设置形式和工作方式,做到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巩固一个带动一批,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对于社会组织中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全部单独建立党组织,正式党员不足3名的,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有利活动、便于管理”的原则,采取联合组建的方式建立党组织。对暂无党员或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党工委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帮助做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工作,确保党的工作覆盖到所有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

1、隶属关系欠清,登记管理难。厘清党员身份、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居住地点等要素,对社会组织登记管理非常重要,要件缺一不可。但工作中确实存在:有的社会组织党员属于“单位人”,有的属于“社区人”,有的成为“自由人”,前两者好解决,但“自由人”存在登记“空挡”情况。这批“自由人”是指社区“空挂户”、择业流动人员、短期经商务工者等。

2、基础建设欠力,开展活动难。在调研和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社会组织有资质、有资金、有活动,但无固定经营场所,致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成为空谈;有的即使有经营场所,但未能正常开展党组织活动;有的欠缺活动经费,致使党组织活动跟不上党建需要。

3、力量配备欠足,发挥作用难。个别社会组织党组织,因业务情况、单位规模、党员人数受限,其党组织无论从组织原则、组织纪律、组织活动等方面与社会组织的经营规模、管理范围、服务水平不相适应,党员的积极性、先进性难以发挥。

4、政策跟进欠紧,推动发展难。目前,由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处于初期阶段,无论从宏观指导,还是微观规定,特别是基层操作层面,都尚未出台规范性政策规定,导致推动社会组织工作正常运行难。

1、要注重分类统筹,分层定位,解决认识浅的问题。

工作中我们发现有的业务主管单位对管辖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尚未认识到党建工作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政治核心作用。部分基层党务工作者认为社会组织是独立的民间组织,性质特殊,情况复杂,开展党建工作难度大,存在畏难心理。社会组织中的经营业主对党建工作缺乏理解和支持,担心党组织建立后,对业主威信造成损害,削弱其权力,担心党组织活动过多,会影响单位的正常工作。因此,我们建议要细致、准确、迅速、全面地做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确定信息动态管理制度,建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信息书记库。同时,对社团、民非、中介组织进行严格界定,准确定位,不能张冠李戴。

2、要注重轻重缓急,先易后难,解决保障少的问题。一要强化活动经费保障。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资金初始支持,工作只能纸上谈兵,我们建议要把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年度预算,按党员人数划拨工作经费,为新组建的党组织安排一定数额启动资金;社会组织党员交纳的党费,部分或全额返还作为活动补充经费;二要强化工作人员保障。要确保社会组织党工委自身力量充足,要不断扩充、优化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议出台相关政策予以明确。三要强化活动场所保障。建议采取单独设立、与行政办公场所合建合用、与社区党员之家共建共享等方式,确保社会组织党建活动有相应的场所。要求100%社会组织党组织达到“六有”,即有牌匾、有党旗、有单独或综合使用的党员活动室、有资料(档案)柜、有电教设备、有宣传阵地。

3、要注重拓宽视野,管培并重,解决组建难的问题。一要巩固已组建的社会组织党组织。二要加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拓宽选人渠道,注重从管理和技术岗位,从党性观念强、思想政治素质好、群众信得过的党员中选拔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三要继续实施“双培”工程。一方面,要创新党员发展机制,采取群团“推优”、党员结对、跟踪培养等措施,把社会组织的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另一方面要创新党员培养机制,拓宽培训渠道,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四要切实加强流动党员管理。通过建立党员信息数据库、健全党员基础档案等方式,加强社会组织流动党员的管理,确保每个党员都置于党组织的有效管理和监督之中。

为进一步摸清我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基本状况,找准我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切实落实中央、省、市委有关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近期,我们按照市委组织部的《通知》精神,对全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我县现有社会组织63个,其中社会团体42个,民办非企业单位21个,共有从业人员263人(其中社会团体从业人员98人,占37%,民办非企业单位165人,占63%),党员78人,占30%。现有社会组织中,3名以上党员的社会组织5个,3名以下党员的社会组织42个,无党员的社会组织16个。目前,只有个体劳动者协会和沁州中学两家建立了党支部。调查发现,已建党组织活动开展正常,能较好的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绝大部分未建党组织的社会组织对建立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有较强的意愿,希望得到党的有效指导和有力支持。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我县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率低下,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不足,社会组织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一是管理不规范,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作用发挥不明显。目前,我县社会组织管理主要以审批部门民政局和业务主管部门联合管理的方式进行,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体制。社会组织组织机构过于松散,党员组织关系难以把握,特别是党员基础性资料变化大,给党建工作也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从社会组织本身状况来看,有的从业人员全部是在岗在职人员,因共同的爱好组织起来的,如摄影协会、钓鱼协会等;有的从业人员全部是离岗离退休人员组成,组织关系都在原单位,如决策咨询委员会;有的由在岗在职、离岗离退休人员和社会人员组成,如太极拳协会、书法协会;有的由职能部门主要领导领办,如检察官协会、消费者协会等;有的由企业围绕产品组建,如小米协会、小杂粮协会等,建立党支部无疑会出现多头管理、重复管理的问题。全县社会组织没有得到有效管理,作用也因此得不到有效发挥,虽然近几年社会组织也在北方水城建设各领域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不少社会组织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有的社会组织甚至存在空有名、无活动的现象,造成资源的白白浪费。

二是党建工作覆盖不全,党员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涉及领域宽广,并不缺乏党员在其中活动,有些组织中甚至有原先在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高素质党员,但由于社会组织未成立党组织,党员无处安家,得不到有效整合,只凭党员个人意愿在发挥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也导致了有些社会组织活动开展中心不明、档次不高、组织整体发展缓慢的现象发生。

三是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管理服务机制不健全,已成立的社会组织党组织得不到有效指导和支持,进步不快。社会组织党建是一个新的领域,全县从业务主管部门、行政审批部门、社会组织党组织隶属党委到社会组织本身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方面经验不足,虽然一直在不断探索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的来说全县整体的党建体制没有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配套,没有形成健全的工作制度,没有建立起专门的工作队伍,而且由于社会组织党组织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所隶属的上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党的文件、党的声音存在不能规范传达的现象,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得不到有效指导和支持,进步不快,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社会组织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在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反映公众诉求、整合社会力量、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全县各类社会组织也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加强和改进这一领域党建工作,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在水城建设中有效发挥作用,已经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综合此次调研结果,应从以下四方面加强这项工作。

(一)规范领导,完善机制。一是成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领导机构。成立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组织部牵头,把相关部门吸收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依托民政部门成立社会组织党工委,组建党工委办公室,形成齐抓共管的党建工作格局。二是建立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机制。明确组织部、党工委和其他领导组成员单位在抓好社会组织管理、加强党建工作方面的职责任务,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党工委统一领导、业务主管单位协同配合”的党建工作机制。

(二)分类组建,明确定位。一是采取“建、联、挂、派”四种形式分类对全县社会组织党组织进行集中组建:对有3名以上专职党员且有合适党组织书记人选的单独组建;对专职党员人数少、暂不具备单独组建条件的,进行联合组建,或者按“行业管理或属地管理”的原则挂靠组建;对没有党员的社会组织,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开展党的工作,帮助做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党员工作。二是社会组织党组织应执行《党章》规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在会员和员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要围绕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利益、促进健康发展等职能探索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

(三)选好书记,用好党员。一是选好党组织书记这个关键人物。和其他领域党建工作相同,社会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如何,书记是关键,务必把选优训强党组织书记作为加强社会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任务。但从我县社会组织目前党员队伍总体情况来看,绝大部分社会组织兼职党员数量多,专职党员数量少,能找一个思想素质高、党务经验多、工作时间足的党组织书记实属不易。要解决此难题,一方面要动员组织找。由社会组织业主亲自出面,为党组织聘请有能力、有精力的党员干部,比如退休领导干部,来担任党组织书记。另一方面要号召社会优秀党员,比如农村优秀党员、退休党员干部积极向社会组织靠拢,主动了解党务工作,学习社会组织所从业务,竞选党组织书记。二是用好党员队伍这股优秀力量。党员队伍具备思想素质高、干事能力强、纪律观念浓的特点,用好这股力量,对于社会组织党建、社会组织业务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社会组织还处于机构管理松散,人员流动频繁的初始阶段,很多党员都不愿接转组织关系,难以纳入稳定规范的管理体系。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开展高质量的党组织生活,珍惜专职党员,争取兼职党员,引导他们发挥出最大效用。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组织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培养,积极培育发展新党员力量。

(四)加强建设,发挥作用。一是要建立活动阵地建设、活动经费保障等制度。通过实现“有人员、有场所、有设备、有制度、有经费”的“五个有”标准,来完成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同时逐步将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经费列入公共财政预算,形成以财政拨款为主,党费为辅,社会各类资金来源和社会组织自身补充的党建经费保障体系。二是党组织要以社会组织整体发展为着力点,在研究探索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其他领域党建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建立健全党建工作制度,结合具体社会组织的性质和特点,创新主题,丰富载体,把党的政治要求、社会组织的发展需求、员工群众的利益要求和广大党员的个人追求有机结合起来,灵活开展党建活动,切实发挥出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社会组织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和效用的最大化。

解放思想创新工作做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内容提要]。

教育系统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存在着对党建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党员归属感不强,党组织作用发挥够不突出等问题。基层党组织建设年,要求在实践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探索教育系统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新思路。通过解放思想,明确民办学校党组织的地位定位;加强培训,转变民办学校举办者、管理层的观念;学透政策,指导民办学校党组织找准发挥作用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等措施来加强教育系统社会组织的基层党组织建设。

今年是基层党组织建设年,做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免不了要涉及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而社会组织党建又是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因此,要做好教育系统中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就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探索教育系统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新思路,在工作中创建教育系统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新方式才能达成基层党组织建设年所提出的要求。为此,我局机关党委对所辖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进行了调研、指导,现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局机关党委管辖下的社会组织共有5个,分别是:玉林市城东高中、玉林市电子工业学校、玉林市岭南职校、玉林市英才中学、玉州英文学校,全部属于社会组织中的教育事业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民办学校),共有职工总人数238人,其中党员30人,占12.6%,5个社会组织均建立有党组织,有3名以上的党员,其中玉州英文学校、玉林市城东高中、玉林市岭南职校、玉林市英才中学的支部书记均由管理层担任。

二、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一直以来,我局机关党委非常重视这些民办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自2005年批复成立玉林市岭南职校党支部开始,就把这些民办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纳入党委工作的管理范畴,历任局长和领导班子成员曾多次到这些学校检查指导工作,在发展党员、党员管理、党员学习培训等方面,给予了指导,这些年来,这些民办党组织机构大多基本健全,活动开展基本正常。

三、面临的主要困难、问题及原因。

1.个别民办学校的管理者对党建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他们担心党组织活动的开展,会影响学校的教学秩序,比如个别学校担心发展教师党员,尤其是优秀教师党员,往往会造成一培养成熟,就会被挖走的现象,导致学校骨干教师的流失,因此他们对开展党组织活动态度并不积极。

2.个别民办学校的党员先进性体现不够突出,他们归属感不强,织观念较淡薄,考虑个人的经济效益较多,对参加党组织活动没兴趣、没热情,党员等同于一般群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组织的形象。

3.个别民办学校的党组织作用发挥够不突出,由于民办学校非公性质这一特殊性,个别民办学校党组织没能发挥其政治核心、保证监督作用。党组织角色尴尬,党组织活动处于得过且过,被动应付状态。

四、采取的对策及取得的效果。

对以上困难,我机关党委进行了归纳、分析,认为除了社会组织的非公性质这一特殊性以外,党建工作的创新力度不够也是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瓶颈之一,因此,我局机关党委认为,要通过解放思想,政策大学用来解决这些问题:

1.解放思想,明确民办学校党组织的地位定位。根据民办学校兼有公益性和经济性的实际,指导这些民办学校党组织的定位应该是“民办学校教职工政治思想核心”,这样定位以后,党组织就能有理、有力地在民办学校中组织开展党的工作,把党的工作有机地渗透到学校教育办学的全过程。

2.加强培训,转变民办学校举办者、管理层的观念,增强他们对党的感情,使他们认识到只有把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导入并转化为民办学校发展的最大资源,从而引导他们切实做到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引导他们支持在本学校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组织活动。

3.学透政策,指导民办学校党组织找准发挥作用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民办学校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组织活动,是为了促进民办学校健康、快速、稳定发展。因此,我机关党委指导这些民办学校的党组织把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放在为学校服务和引导学校发展上,为学校发展献计献策、排忧解难,引导学校正确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不断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内在发展动力。

取得的效果:近年来,我机关党委共在这些民办学校中培养发展了李青等20多名党员,同时把这些民办学校的党员信息纳入党员信息管理系统,统一管理,规范转接程序。此外,我机关党委还通过召开大会、下发文件的形式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活动进行工作安排,确保了活动的正常开展,其中,玉州英文学校在我机关党委的指导下,学校管理层高度重视,党支部充分调动发挥党员的积极性,创新载体,开展以党建带团(队)创先争优活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成果显著,是全国剑桥少儿英语培训点玉林唯一的考点,多次获优秀组织奖等众多荣誉称号,取得了较好的活动效果,彰显了民办学校基层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即使是近年来,随着东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经济发展方式有所改变的情况下,民办学校,尤其是职业学校招生面临相对困难的时期,民办学校党支部仍然发挥着先锋模范的作用,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成为了学校发展困难时期的中坚力量,成为了学校教师的主心骨。

五、建议。

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成立一个全新的统一的行业党组织,即在全市范围内成立一个教育事业类民办非企业单位(民办学校)的党委(党总支),一是便于理顺民办学校党组织的隶属关系,从根本上解决谁都可以管,谁都可以不管,管不好的状况,同时建议,将民办学校建党工作纳入注册机关审批程序;二是便于规范民办学校党员的流动制度,解决民办学校人员不稳定,党员流动频繁,进来的党员身份不清,流出的党员去向不明,难以纳入稳定规范的管理体系的情况;三是便于解决一些还未建立基础党组织,有入党愿望的教职工无处递交申请,培养发展党员难情况。

解放思想创新工作做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摸清我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基本状况,找准我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切实落实市委有关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近期,**县委组织部组成调研组,对全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进行了调研。通过深入调研,进一步掌握了全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就加强和改进我县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组织也进入了一个较快发展的时期。据对全县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的调查统计,全县社会组织共有*个,其中社会团体*个,民办非企业单位*个,社会中介组织*家;从业人员*人,其中社会团体*人,民办非企业单位*人,社会中介组织*人。社会组织中共有党员*名,建立党组织的*个,其中单独建立党组织*个,联合建立党支部*个。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类指导,加强社会组织中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培训,强化党员的经常性管理。同时通过各种会议、宣传栏、黑板报、报纸、网络等形式,大力宣传社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宣传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广大党员群众对开展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认识不断提高,并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是创新机制,加强领导,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县委把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党建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并作为对领导干部和党务干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其工作实绩作为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参考依据。各级党组织把抓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积极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党组织目标考核机制,制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层层签订责任书,加大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考核力度,有效保障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顺利推进。

三是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党建工作不断规范。县委组织部为每个支部配备了党旗、党徽,建立健全了社会党组织“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工作、党员党内监督、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发展党员工作、党费收缴等一系列制度,同时还通过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工作责任制、党组织与业主沟通协商制度、思想政治工作制度等,确保了党组织生活正常开展。

四是创新载体,加快组建,党组织覆盖面不断扩大。今年以来,我县结合创先争优和“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积极引导和鼓励各社会组织党组织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活动,采取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等活动,使党员自觉亮身份,自觉奉献岗位,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完成任务,带头服务群众,促使社会组织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同时本着“应建必建”的原则,根据我县社会组织的实际,凡有3名以上党员的,都单独建立党组织。对不具备条件单独建立党组织的,采取企业联合组建、村企联建、下派指导员等多种方式建立党组织,并积极开展定期回访,有效防止了边建边散、有名无实等情况的发生。

三、存在问题。

由于社会组织自身存在着结构松散、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致使与其业务主管部门及身份属地难于真正分离而缺乏独立性和自主性,对社会组织管理部门则缺乏应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能适应新时期党建工作的客观需要,主要表现在:

一是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管理体制不到位。社会组织组织机构过于松散,党员组织关系难以把握,特别是党员基础性资料变化大,给党建工作带来不确定性。从社会组织本身状况来看,工作任务、办公经费大都没有与业务主管单位彻底分离,建立党支部也会出现“重复管理”的问题。社会组织管理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的党组织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职责与任务不够明确,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在组织管理形式上脱节,个别党员只顾创业挣钱,对于党组织关系不及时划转,出现“隐性”或“口袋”党员情况。

二是个别党组织党员活动难。有的社会组织由于内部党员数量较少,流动性大,联系困难,致使仍有的党员较长时期不能正常过组织生活。还有的党员观念淡薄,有一种求实惠心理,“只要能挣钱,不管党和团”,用业务知识学习代替政治理论学习,人员与时间无法保证,导致组织生活无法正常开展,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三是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较低。部分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社会组织,由于一些负责人不重视党建工作,相关部门的督促也较少,导致部分党员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党组织覆盖率较低,与社会组织的发展和规模严重不相适应。

四、对策建议。

会组织党建工作交流,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组织力量开展社会组织党建工的业务培训,使其了解、熟悉、掌握党建工作的基本要求。

二要积极探索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对于稳定型社会组织,应想方设法指导其建立党组织,认真开展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员作用,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对于分散型社会组织,可以以派驻党建联系员和指导员的形式开展党建工作,先保证党的覆盖,再考虑逐步建立党组织,力争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根据社会组织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确定社会组织党组织的挂靠方式,建立灵活多样的党的组织形式。对在社会组织中工作的党员,不能转入正式组织关系,要设法转入临时组织关系,建立临时支部,确保党员的组织关系既不分离,党的工作又有依托,党员的组织生活也有保证;向没有党员的社会组织派出党建联络员,同时明确联络员的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如定期走访单位,负责发展党员,指导党组织活动等。

践活动,激励党员争当精力骨干、争创文明先兵,并发动党员带领其它从业人员努力做好业务工作,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在经费保障上采取多条腿走路方式,解决社会组织党组织活动经费问题,以更好地推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持续开展。

解放思想创新工作做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接县委委组织部调研通知后,xx乡党委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布置相关工作,将通知转发至各管区及相关部门,成立了1个调研组对全乡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进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我乡的社会组织有xx乡敬老院、xx乡计生协会、xx乡养殖协会和xx乡林果协会四个,业务主管单位分别是沂水局民政局、计生局、畜牧局、果茶中心。有独立的活动场所和党员电教设备,经费主要来自其自身工作经费。目前,4个社会组织党支部活动均正常开展,党建工作制度健全。

一是完善组建方式,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全面优化组织设置,开展了基层党建“全覆盖”活动,根据我乡的实际和行业特点,按照有利于党组织管理、有利于党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的“三有利”原则,在凡有3名以上党员的社会组织建立单独党支部。对党员人数不足3名、规模较小、同一领域、业务相近、地域相邻的社会组织,采取行业统建、区域联建、楼宇组建、下派党建指导员等方式建立联合党支部。同时,注重选好配强党组织班子,帮助完善硬件建设,使各党组织均达到了“四有”标准(有党员活动室、有党建工作制度、有电教设备、有学习资料),为党建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规范工作制度,形成党建合力。乡党委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由组织办公室和民政办公室联合成立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加强管理。对社会组织党建“三会一课”、1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员联系群众工作、党员党内监督、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发展党员工作、党费收缴等工作进行了详细、明确的规定。建立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定期调度制度,乡组织办公室和社会组织主管单位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交流情况、研究问题,做到齐抓共管、上下联动、资源共享。建立社会组织党建民主评议制度,每半年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小组、社会组织工作人员、服务对象等三方面代表,对党组织班子和党员进行民主评议,通过评议,激励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提高工作质量,增强工作积极性。

三是打造活动平台,提升党组织凝聚力。结合创先争优、党员活动日等主题实践活动,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推进社会组织党建活动平台化建设。组织党员广泛开展学习中央精神、学习先锋事迹、学习廉政准则、重温入党誓词、邀请专家讲座、召开民主生活会、党员公开承诺、走访党员群众、参加义务劳动、公益法律咨询等活动。组织开展了“党建工作出谋划策活动”,在全乡社会组织党员中广泛征集针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了党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四是注重作用发挥,激发党员活力。把引导社会组织党员发挥作用,作为激发社会组织党员活力、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组织开展了“亮身份、设岗位、做表率”系列活动,在社会组织种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服务台”,为每名党员配备明显的党员标识,设立“党员服务热线”,要求党员律师亮党员身份、树良好形象,切实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充分发挥了社会组织党员优势特长的同时,增强了他们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一是由于社会组织采取自收自付的体制,工作重心主要放在了开展业务工作和提高经济效益上,同时,由于可供选择的高素质党务干部很少,难以形成一支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我乡的党务工作者过半为兼职,这就给党建工作开展和发挥作用造成了不便。

二是由于社会组织比较松散,人员构成较为复杂,有专职和兼职的、有固定的和临时的、有工作人员和会员、还有拿薪酬员工与志愿者,流动性大,不确定因素多,使社会组织中的党员管理困难,党员参与社会活动积极性不高,骨干、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一是明确分工,落实责任,进一步规范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管理职责。民政单位、业务主管单位和乡党委要通力合作,共同做好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民政部门在履行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年检、评估和执法职能时,应要求社会组织按规定成立党组织并督促开展活动。业务主管单位要继续做好所领导的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监督指导社会组织党组织认真履行职责。各乡党委要积极帮助各单位摸清辖区内社会组织情况,配合做好辖区内社会组织党建的管理工作。形成登记管理、党建管理、辖区管理的合力,层级清楚、责任明确、关系顺畅、管理直接、便于落实的管理机制。

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及党组织的建立工作,确保作用有效发挥。

三是摸清情况,抓好管理,进一步激发社会组织党员活力。要理清社会组织现有的党员关系,针对组织关系没有在社会组织,但长期在社会组织工作的党员(包括专职、兼职人员中的党员及流动党员),建立党支部的组织关系都要转到支部中去,并参加组织生活,未建立党支部的必须在上级党组织备案。在管理中,要坚持教育、管理、服务并重的原则。加强党员宗旨观念教育,使党员努力成为业务工作的骨干、联系服务群众的模范、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实行党务公开,调动党员关心和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保障党员平等参与和共同管理党内事务的各项权利。充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建立完善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增强党员的责任感、荣誉感和归属感。

中共xx乡委。

社会组织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广东新社会组织数量多,涉及领域广,已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据统计,截止到xx年3月,全省共有新社会组织23261个,新社会组织从业人员65.6万多人,其中党员61561名,占总数的9.3%;已建立党组织6085个。近年来,我省在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一是抓党组织组建。坚持“支部建在行业”与“支部建在协会”、“支部建在社区”相结合,以“建、联、挂、派”等多种形式,不断扩大党组织覆盖面。二是抓制度规范。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对新社会组织中党组织设置、隶属关系、工作分工、党员教育管理等进行规范指导。三是抓群团建设。坚持党组织与群团组织建设相结合,普遍推行“党群工作一体化”党建模式,实行党、工、青、妇组织对应设置、人员交叉任职、工作互动。四是抓投入保障。积极探索社区党建、园区党建与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相结合的途径,实现党建资源共享。有些地方采取将党建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将收缴的党费全额返还,对基层党务工作者给予适当补贴,对困难党员给予补助等形式,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

一是党员难找。有些党员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亮出身份,这给党组织开展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而且,发展党员不容易,党建工作的影响力有待提高。二是党组织难组建。目前全省新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的组建率只有26%。已建立党组织的,也主要集中在会计师、律师等行业。三是活动难开展。由于部分业主、合伙人对党建工作认识不到位,加上活动场所等条件限制,一些新社会组织党组织难以正常开展活动,无法发挥作用。有的党员对传统的“三会一课”、读书读报等活动兴趣不大,参与积极性不高。

第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坚持循序渐进、改革创新、注重实效的原则,树立服务的理念、引导的理念、促进和谐的理念。

第二,进一步完善管理服务机制。坚持谁审批谁主管,谁主管谁组建,谁组建谁管理的原则,没有业务主管单位或业务指导单位的新社会组织,其党建工作由登记管理机关领导和管理。将新社会组织党建与社区党建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完善现有机构人员设置,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新社会组织党工委,加强专职党建指导员队伍建设。

第三,进一步创新方法方式。创新党组织组建方式,以行业协会、商会、民办教育学校和职业培训学校为重点,逐步向其他新社会组织铺开。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按照“业余、小型、灵活、分散、实效”的原则,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现代科技手段,开展经常性的教育培训活动,开展让党员喜闻乐见的活动。

第四,进一步加强组织建设。选好配强党组织负责人,把党性强、业务精、有一定组织领导能力和党务工作经验的行政负责人或合伙人、管理者选拔为党组织负责人。建立活动经费保障、活动阵地建设制度,探索建立区域党建资源共享机制。在新社会组织中评先评优活动,增强党员的创先争优意识。积极拓展党员参政议政渠道,在推荐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人选时适当考虑新社会组织党员。健全党员关怀帮扶机制,通过开设党员维权热线、实施结对帮扶等形式,帮助党员解决实际困难。

社会组织发展调研报告

我县的社会组织工作在重庆市民政局的精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的坚强领导下,以xx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大众、促进和谐”为主题,坚持培育发展与监督管理并举的方针,以培育发展为重点,依法登记、分类规范、加强服务指导与监督管理,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近年来,我县社会组织发展较为迅速,截止到2019年底,共有民间组织156个,其中社团组织108个,民办非企业单位48个。具体分布如下表:

在我县的156个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有150个,占96%。自全县开展创先争优以来,我县的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也相应的成立了领导班子,按照“一讲两评三公示”的要求,积极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各党支部为提高党员的党性,积极采取外出学习、相互交流的方式,不断提高组织成员的整体素质。如巴川中学积极打造教师“健康工程”——实行“四个一”:每个工作日10:20全体党员集中到操场做一次课间操,每周分工会小组开展一次800米跑,每月一次户外活动(远足、登山等),每期组织一次趣味运动会。一年来,共攥写。

心得体会。

(三)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培育发展情况。

江同志在xx大报告中指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农民合作组织,是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业竞争力,繁荣农村经济的有效措施,也是农民表达利益的渠道、推动村民民主管理的重要载体,实现了村民和市场经济的接轨。一年来,我县培育了2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为农民带来了50万元的经济收益。虽然我县的农村专业协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在培育上还是有一定问题的。如思想认识不到位,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培育程度发展较慢;规范程度不高,没有形成利益分享、风险公担机制;规模小,能力也比较差,难于低于风险的侵袭。

社会组织并不是组织成员及物资设备的简单集合和组合,它是组织成员为了实现同一目标而协同努力的集体。因此我县的社会组织具有以下特点:

1.社会组织运行具有统一性。社会组织是因为一定的目标而组织起来,具有共同的目标和价值,因此具有一套运行有效的组织体系,以便实现政令统一,确保组织运行的权威性。

2.社会组织运行具有双重性。我县的社会组织都在“双重管理体制下”的管理,一方面要受到主管部门的领导;另一方面要接受民政部门的监督。只有得到主管部门的支持,才能更好的拓展资源获取渠道。

3.社会组织运行具有灵活性。社会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的。

规章制度。

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组织的运行实现组织的长效久安。但时代是变化的社会组织也会根据现有的实际情况不断的调整和变化自己的运行机制保障社会组织的长久性。

4.社会组织运行具有市场性。社会组织的发展必须依靠扎实的物质基础,在当代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要根据市场的发展提供有效地服务,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

5.社会组织运行具有法制性。社会组织根据成员的意志制定了章程和运行规程,成员都要在章程规定下活动;同时社会组织也要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从事自己的行业,因此法制是社会组织的有效保障,也是社会组织运行的重要依据。

6.社会组织运行具有文化性。社会组织也有自己的组织文化,而组织文化更多的是在运行中体现的。组织文化决定着组织的精神面貌,决定着组织是够可以长治久安,是否能够更好的为成员服务,因此社会组织大都在运行中不断的创新和实践自己的组织文化。

社会组织在承接政府职能转变、直接参与社会公共管理、健全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行业协会对经济的发展促进最具有意义。建立行业协会,实现了资源的互通有无、调剂余缺,有利于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的相互交流,大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如围龙镇的石材行业协会,实现的石材资源的有效调整,革新了技术,完成了石材企业的结构调整,大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社会组织作为一个服务型的组织,以提供服务为主要的产品支出,因此社会组织在调节劳资矛盾、维护会员合法权益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我县的煤炭行业协会,2019年调解劳资矛盾50余起,并组织和帮助行会的会员加入意外医疗保险,为会员解决了后顾之忧。同时社会组织可以培育人民的互助协作精神,增强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坚持自助、互助和助人的原则,极大地推动和传播了志愿精神。

3.社会组织极大地繁荣了社会文化。

和谐社会的涵义之一就是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社会组织在弘扬社会先进文化和促进学术研究方面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它为弘扬传播先进文化和促进学术研究提供了一个平台,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先进文化我需要。如我县的合唱协会、老年书画研究会、美术家协会,定期的开展活动,以“唱读讲传”为契机,不断弘扬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大大的繁荣了我县的文化,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

市场经济确立以来,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摩擦,因此社会组织在党和政府无力顾及或不便干预的领域协调利益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利益的调节过程中,公平正义成为了终极归宿,而“罗伯特议事规则”或者类似于“罗伯特议事规则”的程序成为了人们遵守的程序原则,会员积极参与,实现集体议事、集体决策,在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实现平衡。也使民主意识逐渐的渗透在人们的心中,从而不断地实践推广,尤其是在农业行业协会中,使农民真正实现的话语权、知情权和决策权,进而推动了民主政权建设。

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在原有管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小政府,大服务”的管理模式,做到管理不干涉自治。

(一)登记监督规范化。

在登记方面:建立了一套全县统一的、规范的、符合我县实际的社会组织管理的行政许可程序和文档。同时,对全县登记管理机关的工作人员和相关负责人进行了业务培训,使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工作有章可依,避免了全县登记管理和行政许可档案资料的参差不齐。在监督方面:一方面组织全县登记管理工作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证的培训,使全市登记管理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证的持有率达100%;另一方面加大执法力度,采取打疏结合的原则,依法打击非法社会组织。一是对已在业务主管单位取得许可资格没有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坚持以疏导为主,引导登记。二是对完全没有登记许可的,坚决予以取缔。去年来全县共打击取缔违法社会组织1家。

(二)纽带作用最大化。

社会组织作为与政府、企业并列的第三部门,在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倡导互助友爱,疏缓就业压力,反映公众诉求,推进公益事业,化解社会矛盾,解决贸易纠纷,促进科教兴国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在社会组织中,集中了一批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繁荣文化、发展教育、企业管理、保护生态、推进科技进步、促进体育卫生事业方面奉献聪明才智,建功立业,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如我县慈善会自2019年成立以来,筹集资金3500万元,救治15万人次,救治资金达3300万元,极大地缓解了社会压力,促进了社会和谐;铜梁县水禽联合会自2019年成立以来,不断促进扩大养殖规模,目前蛋禽销售已遍及云贵川渝,每年为农户带来数万元的增收。

(三)内部管理社会化。

为切实克服社团行政化倾向,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与管理中的积极作用,积极推动社会组织体制改革。一是定期召开业务培训。我县涉及社会组织有156个,业务面广、情况多样,政策性强,因此我局定期召开社团秘书长和业务主管单位联系人会议,强化业务培训,去年来共培训300人次。二是积极推动社会组织自我管理。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在章程的范围内活动,不断激发社会组织的自我管理积极性,推动社会组织管理的自治化,培育独立的社会组织管理机制。全县108个社团组织,全部实现了政企分离和独立管理。三是强化监督。自我管理并不意味着不受登记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对违反章程活动的社会团体进行限期整改。2019年,整改社会组织3个,注销社会组织1个。

社会团体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铜梁等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

1.宣传不够深入,群众参与不广泛。受经济发展滞后、信息传递闭塞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广大市民对社会组织感到陌生,对加入行业协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利益认识不清楚,认为社会组织尤其是社团就是政府机构,有的社团作用发挥不够好、行业协会尤其是农业行业协会培育发展缓慢。

2.办公经费匮乏,活动开展不丰富。由于部分社会组织经费无法保证,开展活动不够广泛、影响力不大,帮助会员解决实际问题不够;有的社会成立后流于形式,没有很好开展活动,没能从根本上为会员服务,仅仅依靠收取会费为主要支撑,缺乏财政收入来源。

3.政治素养较低,党建工作不全面。通过对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调研,也对社会组织派遣了党建指导员,但效果不佳。目前仍有20家没有成立“两新”党组织。对已建立党组织的社会组织,在开展活动上多仅限于考察和交流;在创先争优过程中,资料备档不齐全、不完整,活动开展的不够深入,缺乏针对性的开展。

4.发展程度不一,组织文化不深厚。我县社会组织发展不平衡,有的社会组织发展极为出色,并建立了自己组织文化,实现了组织文化推动组织管理;有的社会组织发展缓慢,没有形成自己的组织文化,管理上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有的社会组织在有声有色的开展活动,并不断为会员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或多渠道的财政收入,有的社会组织还在为自己的生存发愁,缺乏主管单位的绝对支持。

1.积极培育发展特色龙头社会组织。

一是加快社会组织改革发展,进一步优化社会组织的布局和结构,建立优胜劣汰机制,积极推进社会组织重组与改造,着力培育发展一批符合我县产业特色,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行业协会。二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大力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积极发挥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作用,不断探索社会组织这只有形的手更好地为政府、为广大会员服务,在农村提高社会组织的知晓率和参与率。

确保年检率达到100%的基础上,与业务主管单位密切配合,重点检查民间组织按照章程开展活动,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情况。全面实现社会组织动态管理机制,对年检不合格且不按时整改的民间组织一律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予以撤销。对于工作突出的社会组织通报表扬,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充分调动民间组织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3.积极推动社会组织的自身建设。

定期或不定期对协会秘书长进行培训,增强依法自治水平和处理业务能力,不断强化法治化教育;同时,积极联系组织部,加大对社会组织党建指导员的派遣工作,实现社团团体党组织的全覆盖,提高社会组织的政治素质;建立定期学习制度,建立学习型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社会组织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要以章程为核心,建立健全法人治理机制,落实民主决策和监督机制,坚持非营利性原则,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公众关注特别是弱势群体需要的,必须要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动员各方面力量、不同领域组织,参与和从事扶贫济困、救灾防害、敬老扶幼、助孤帮学、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诚信面对公众,不断提高公信力,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县非公组织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十八大后非公企业党员群众的思想动态,找准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上海市黄浦区委宣传部对区域内部分非公企业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重点考察了东亚联合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人民企业集团等8家非公企业,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并通过分析历史资料等方式,形成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后非公企业党员群众关注热点。

调研发现,非公企业对党的十八大给予高度关注,通过收看开幕式、组织内部局域网学习、参加专题报告会等形式开展学习。访谈中,大家对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执政理念评价较高,普遍认为中央领导语言风格较朴实,政坛出现新气象,中央加强作风建设的八项规定深得人心。

企业员工反映的热点问题聚焦在社会民生领域。一是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问题。大家认为,当空气不能呼吸、水不能喝、食品不能吃的时候,改革开放的成就、gdp增长都将失去意义,呼吁政府要把应该管的事情管起来,营造安居乐业的环境。二是非公企业生存发展环境。部分民营企业员工认为,民营企业虽然解决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呼吁民营企业平等的国民待遇,鼓励民营企业参与世界竞争。同时,社会保障影响到员工对未来的信心,非公企业员工呼吁取消养老金双轨制,减免税负。三是实现中国梦的信心不足。部分员工反映,党的十八大描绘了美丽中国的伟大蓝图,但现实生活却给人带来许多反思,企业员工幸福感在下降,希望能够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让“现实”早日赶上“梦想”的步伐。此外,有企业针对区域商务环境、党建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提出了意见。大家希望新阶段的改革要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根本目的,把公平正义作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以凝聚改革共识。

非公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

一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之间寻找共同点、结合点,从而促使思想工作的软实力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硬增长。如上海景鸿集团有限公司以“实现两个历史性转折中的企业文化建设”为题,对集团员工作专题培训,逐步形成了“学习、诚信、进取、勤奋,创建学习型企业”等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激励员工为共同的事业而努力打拼。

二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发展相适应。部分非公企业党组织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目标、重大任务、重大活动、重要节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借势造势,因势利导,使思想政治工作有抓手、有载体,贯穿于企业改革发展的各个阶段。如上海人民企业集团党委立足企业“深化调整、挖潜提效、转型发展、打造精品”的发展主线,积极参与重大事项的策划、决策,依托企业职工宣讲团,反映员工思想和诉求,及时化解内部矛盾,促进企业效益提升、员工幸福感增强。

三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以人为本理念相一致。许多企业重视调查、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和诉求意向,努力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一些非公企业针对党员分布在各个岗位、流动分散的实际情况,动脑筋、想办法,积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手段。如上海双菱电梯工程有限公司党支部开展“党员岗位承诺”活动,上海色织三厂为在编和流动党员设立“党员接待日”。一些企业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队伍培养中,通过开展辅导报告、宣讲比赛、技术比武、实践考察等,培养一批政治可靠、业务精湛的骨干力量。

四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党群工作大格局相统一。非公企业善于集中优势,将党群部门、工团组织、纪检监察部门的资源整合到思想政治工作“大循环”中来,形成聚合效应,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在上海世博会、抗震救灾、公益行动等重大任务中党组织第一时间发起号召,党员第一时间作出表率,提升了党组织在非公企业中的地位,并激发了广大员工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

非公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和成效取决于企业管理者。非公企业“老板文化”易成为主导,“老板”的个性特点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特色。访谈中发现,一部分民营企业老板曾在国有企业任职,受到国有企业的文化影响,思想工作仍沿用原国有体制的方式,语言体系、工作方法保持了传统特色。同时,一部分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党委书记在企业中地位高、工作实,出现了思想工作“书记抓、抓书记”的情况。

二是对思想政治工作缺乏科学理解和认识。访谈中发现,非公企业对党建工作有一定认识,但对思想建设缺乏科学理解和认识,一些非公企业虽有党组织,但无实质性的党建工作,把“党建”单纯理解为发展党员。部分企业习惯用企业经营管理及经济效益来衡量思想政治工作,忽视了思想工作精神引领、价值导向的作用,有的片面认为“只有建立在物质基础上才能教育”,忽略了员工精神需求。

三是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逐步弱化。一部分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为兼职,书记主要管生产经营,附带做党务政工,因而身份感和职务认同感不强。一部分非公企业党组织负责人虽然专职,但往往身兼数职,存在用日常事务替代思想政治工作,以文体活动代替企业文化建设,以职工培训代替思想教育,以物质关心代替人文关怀的现象。同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青黄不接,政工人员进修培训机会较少,精神动力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

一是完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首先,健全组织架构、岗位设置,明晰党组织功能定位,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队伍,逐步实现党组织规范化管理。其次,提升思想政治工作内涵,提出目标要求、创新工作方法、建立长效机制,多渠道了解员工队伍现状和思想动态,赋予思想政治工作以更大的活力。第三,善用统战方法,将“政治性、人情味、艺术性”融入到思想政治工作中,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采用更加个性化的方式,求同存异,聚人心、暖人心。

二是把握以人为本工作理念。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非公企业员工个性化、自主化特征日趋明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这一时代发展的变化,坚持以人为本工作理念,认真研究非公企业员工的心理特征,切准思想脉搏,改进方式方法,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跟上时代节拍。

三是探索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特有规律。首先,围绕企业发展,找准结合点,一方面可积极鼓励企业党组织成员与经营管理层交叉任职,另一方面可围绕企业发展方向、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等设计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动载体和工作平台。其次,围绕企业文化,找准共同点,建议探索将“老板文化”转变发展为老板和员工共同遵守的企业经营理念,并通过品牌文化活动等有形载体,使思想导向切实落实到企业文化的具体实践中。第三,围绕企业员工,找准关注点,以满足员工多层次需求为工作导向,以员工满意与否为工作标准。第四,围绕工作机制,找准聚合点,强化社会党工委、社区街道综合党委的引领指导作用,整合组织、宣传、统战及工商联等各部门的工作资源,选树一批非公企业优秀思想工作者,搭建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交流展示的平台。

县非公组织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xx市个私协会年成立党委,下设2个总支、10个党支部。协会党委管理的对象是城区4个街道办事处的个体工商户和5个市委组织部指定私营企业党员,并指导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截至年5月底止,xx市有个体工商户26093户,从业人员65081人;私营企业6259家,从业人员59443人;外商投资企业115家。全市非公经济组织建立党组织109个,党员782人,其中由工商部门、个私协组建管理的个私协和私营企业党组织21个,其他形式建立的党组织87个。其他非公企业党组织坚持条块和属地两种管理模式。

(一)制定文件,党建工作有据可依。我市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十分重视,市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意见》,把加强和改进非公经济党建工作写进了-2012年xx市基层党建工作总体规划。年,市委组织部依据2010年xx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考核评价办法对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进行了考核。市工商局和市个私协会党委根据市委有关文件精神,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协会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关于切实加强协会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和《关于开展非公经济组织党建情况调研的通知》等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极大地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开展和提升。

(二)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我们对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进行了部署,成立以分管副局长为组长,有关科室、分局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以各工商分局、工商所为依托开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实行“谁管理、谁负责、谁调查、谁上报”的原则,对非公企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纵到边、横到底的调查摸底,不留死角。

(三)与登记注册和年检验照结合起来。我们通过登记注册、年检、发放党建工作情况统计表,调查了解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建制、党组织组建方式、党员人数、党建联络员、联系方式等项数据。登记机关在私营企业登记和年检时,将《私营企业党建情况统计表》与企业设立申请书、年检报告书一同发放并收回;登记机关在个体工商户登记和验照时,将《个体工商户党建情况统计表》与个体工商户设立申请书、个体工商户验照申请书一同发放并收回。

(四)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依托信息化手段加强各类市场主体经济户口管理,通过工商系统平台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情况统计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我们按照省局统一开发的统计软件在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填报党建情况统计表的基础上,将其录入到信息系统。

(五)突出特色,开展活动。市个私协会党委下设的2个党总支、10个党支部落实了组织生活制度、办公场所和活动阵地。在开展好日常活动的同时,积极参加了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以及正在进行的创先争优活动,先后开展了“党员示范岗”、“党员十佳文明诚信店”和“五比五看”等竞赛活动。有3个党支部、6名个人被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光荣称号,有1名同志当选为中共xx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到目前发展新党员35名。

(一)感情优势。工商部门、个私协会对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作出了不可代替贡献,与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了深厚感情,具有感情优势。

(二)管理优势。工商部门、个私协会组织机构健全,市、区、乡(镇)层层有组织机构,在管理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三)信息优势。非公有制企业从准入到退出,工商部门、个私协建立了一套基本资料,情况清楚,信息准确及时,其他部门没有这种优势。

(一)认识统一难。我市非公经济规模普遍偏小,大多数还属于家庭式管理。因此,一些党组织和个别党务工作者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小,成份复杂,党员人数少,党组织建与不建、党员管与不管、党建工作抓与不抓关系不大,存在“无所谓”思想和“畏难”情绪;一些业主对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内建立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态度不积极;少数从业党员感到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工作不稳定,党组织关系长期在原地,以致成为“挂名党员”、“口袋党员”。

(二)职责定位难。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的.地位和职责,如何定位,众说不一。有的人认为起领导核心作用,有的人认为起监督维权作用。从全市已成立党组织的企业看,约50%都如同虚设,有的是企业聘请的退休干部挂了个支部书记的头衔,干一些企业杂务事,应付全市及有关部门的会议;有的由企业法定代表人兼任,实际没开展什么活动。

(三)建立组织难。由于企业性质、组织结构、经营管理方式随之发生了变化,企业自主开展生产经营,与原主管部门隶属关系完全脱钩,原主管部门党组织已不能再进行有效领导。加之,由于企业性质已经发生改变,原主管部门的隶属关系逐步消除,客观上致使原主管部门党委难以管理或不再管理,对企业党建工作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影响。

(四)党员管理难。由于私企党员流动性大,对党员的管理存在很大的漏洞。

(五)组织生活难正常。非公企业党组织日常事务一般由中层管理人员兼任,而党员大都是工薪阶层,“雇佣”色彩很浓,加上业务工作繁忙,平时很难开展正常的组织生活。有的党员半年交一次党费,基本不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党组织讨论重大事务往往因为到会率不够而无法进行。同时,党组织开展活动还必须取得业主的支持,难以协调,办法不多,活动效果不明显。

(一)引导企业主动建。要认真做好对会员企业党建工作负责人的宣传、培养,引导其积极支持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重点加强建设,坚持“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在帮助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帮助企业负责人发挥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先进性,非公经济中党员数量较多的企业应创造条件成立党支部和党小组。

(二)缺乏条件联合建。针对非公经济人员构成复杂,居住分散,流动性大,党员数量不太稳定,党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可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临,不留空白”原则,合理地采用“单独建、联合建、村(社区)企联建、依托协会建”等模式建立党支部,或派出指导员进行前期组建。针对流动党员流动性强的特点,将其挂告在基层协会,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

(三)查找党员帮带建。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我们通过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等活动,使更多的党员能够亮出身份,把更多的党员纳入到组织中。对经营超过6个月的党员都要办理正式组织转移关系,对短期或暂时无法转移组织关系的,持证在所在地参加党组织生活。

(四)发展党员推动建。通过广泛宣传,要善于发现和培养非公经济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和创业典型,开展“党员示范户”挂牌活动,带动个私经营者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尤其对企业负责人应重点培养和帮助,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和谐、健康发展,对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社会组织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1、干部队伍现状。

全县现有行政村351个、村党支部337个。现任支部书记337名,其中“一肩挑”的6人,大学生村官任支部书记的1人,女性村支书的6人;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有126人占比37%,初中学历的有164人占比49%,初中以下学历的有47人占比14%;60岁以上的79人占比23%,45岁至60岁的189人占比56%,35岁至45岁的51人占比16%,35岁以下的18人占比5%,平均年龄为53岁。现任村主任349名,其中女性村主任5人;高中学历的有112人占比32%,初中学历的有173人占比49%,初中以下学历的有64人占比19%,平均年龄为48岁。我们根据换届工作对351个行政村进行了分类,其中“好”类村223个占比63.53%,“一般”类村112个占比31.91%,“差”类村16个占比4.56%。

2、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工作不敬业。有些村干部习惯“官老爷”作风,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对群众所反映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要么熟视无睹,要么做出一副大包大揽的样子,但不解决实际问题,既伤害了群众感情,也有损干部形象;二是干事不务实。有的村干部只认上级,不管群众,在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上,村干部和群众达成共识难。有的村干部热衷立项目,包工程,出政绩,而对身边存在的手机信号不清、道路不畅、水渠失修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不屑一顾,群众一肚子怨气,敢怒不敢言。三是学习不深入。有些村干部不读书,不看报,不学文件,学习了也不深入理解,政策法制不懂,业务知识不会,具体工作中,大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打擦边球钻政策空子办事。四是创新不主动。有的村干部抱定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不放,思想观念陈旧,思维方式落后,缺乏与时俱进思想和创新意识。如此种种,严重束缚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外出人口多,参与热情低。大量的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经商,很大一部分优秀人员不愿回村竞选,而留守的大多为老少、病残人员,给村级换届选举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通过调研初步了解到,我县目前外出流动人员,西区少,东区多,人数少的村在20%以上,多的达90%。流动人口多数长期在外,有的一年一归,有的几年一归,有的多年不归。一个村的人,非但生产生活不在一起,连见一面也成难事,近几年兴起的农村村民聚会,足以证明这一点。生产生活常年在外,有的与本村早已了无瓜葛,有的除了家中老人再无牵挂,相当一部分人对村情、村务已了解甚少,对村集体的事也漠不关心,换届积极性、参与度不高,抱无所谓态度。少数人即便因家族、亲朋参选受邀返乡,也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敷衍了事。如此,外出选民不愿返乡,正规书面委托难以实现,电话、微信等手段参选不合法,势必造成选民参选难。也就必然导致村里实际参加选举大会人员与选民登记人数相去甚远,选举大会达不到法定人数,选举无法正常进行等情形。

2、家族观念强,民主意识差。随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加强,特别是通过历届“两委”换届选举的探索和实践,绝大多数群众的民主意识大大增强,懂得了“民选官、官为民”的道理,因此非常看重手中的民主权利。但由于山大沟深、信息闭塞,日常教育培训不够,加之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民整体思想素质提高不快,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村民在公与私的利益冲突中,“小农”意识凸显,对发展和服务的需求和愿望增多,而参与、协同、自治、自律、互律的积极性却不高,有的甚至把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应用在各个方面,少数村民只要组织照顾,不讲组织纪律。一是部分选民因受文化水平、思想境界、宗族血缘关系、利益趋向等因素的影响,选举带有各种目的性,体现不了真正意义的民主选举。二是部分村干部是凭借家族宗派关系当选的,这就注定了这些成员的思维、行为必然要维护其家族、宗派团体利益,其结果必然会失信于非家族、非宗派成员,使新一轮的村级换届家族、宗派间的较量更趋激烈,促使家族、宗派观念越来越强。三是换届选举中既有出于“公心”想为集体村民办实事好事,也有出于“私利”为自己谋取政治资本;竞选手段更加多样化,有的采取和风细雨、苦口婆心做工作,或者明目张胆威胁恐吓,或者以金钱、实物、承诺;选民心态比较复杂,有的选民正直公道把选票投给优秀竞选者,也有少数者投“金钱票”、“家族票”“宗族票”、“人情票”。

3、党员老龄化严重,注入新鲜血液少。全县现有农村党员8835人,其中女性1358人;高中以上学历2216人占比25%(其中大学本专科359人,多为大学毕业转回),初中及以下学历6619人占比75%;35岁以下1071人,占比12%;35至50岁1656人,占比19%;50至65岁3746人,占比42%;65岁以上2362人,占比27%。全县农村党员50岁以上占比达69%,老龄化问题不言而喻。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党员素质偏低,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受损,有的党员甚至落后于群众,使很多青年认为,党员与普通百姓没什么两样,总觉得入党不入党无所谓。二是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有志青年不安于“面朝黄土背朝天”,外出打工创业者居多,党组织可供选择、符合党员条件的积极分子大为减少,后继乏人。三是基层党组织没有把发展党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综合研判不准确,审批程序过于简单,入党把关不严,日常教育不力,党员素质偏低。四是有些村支书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上,排除异己,压制符合条件并可能对其地位构成威胁的青年积极分子入党,反之,竭力拉拢家族成员或亲戚入党,不仅为其长期占据职位提供保障,使其好处常有、利益常在,而且为其家族连选连任培养了接班人。如此,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整体偏大、文化结构与整体素质偏低的现状无法改善,导致基层组织及其党员队伍结构扭曲,严重地影响了村级党员干部队伍的质量。

4、并村有遗患,引发矛盾多。行政村规划调整后,通过几年时间的磨合,各村表面均呈现和谐气氛,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不少村之间由于受地域、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名合实分,各自为政。一是行政村规划调整缺乏分析研判,调整后存在融合难问题。特别在换届中,大村与小村、自然村与自然村之间的派系宗族势力矛盾、问题更加激烈。二是在涉及村际事务处理、项目建设等工作中,心里有“怨”的村民往往会借故赌气,特别少数村原任村干部落选后抱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心态,与现任村干部唱反调、搞对立、设障碍。三是旗鼓相当的两个自然村合并成一个行政村,党员和村民数量都不差上下,选举势均力敌,竞争尤为激烈,一旦不得均衡,选举往往失败,甚至出现村民拒绝参选的现象,导致换届工作无法顺利完成。即使选举成功,当选的村干部也难以履职,工作难见成效。

5、待遇不均衡,工作有差异。随着村干部相关待遇的提高,一年1—2万多元的工资,不论是交通便利的还是边远山区、不论是经济富裕的还是贫困的人,都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村干部岗位的吸引力大大增强。加之,并村必然导致干部职数减少,选拔干部的标准也从年龄、文化、能力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尽管符合条件能胜任村干部的人少了,但想当村干部的人却多了,群众对村级组织换届的关注度明显提升,换届竞争也将趋于激烈。另外,村干部待遇细化不够,粗线条的框架下,有的同工不同酬,有的多劳不多得,有的劳而不得。开展工作需要整体班子的配合,有的辛勤付出得不到回报,往往出工无心思,牢骚满腹,久而久之与享受待遇的村干部形成鲜明的对比,班子整体工作成效因此会大打折扣。

6、群众期望高,发展压力大。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是“资金、资源、项目”,一些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村,因缺资金、缺资源、缺项目,几年来村级建设面貌改观不大,换届后村民群众对村两委干部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但从换届后各村建设的进展情况来看,村级集体经济较好的村,仍保持着较强的发展势头,而集体经济薄弱村的“新官”终究架不住“底子薄”的重压,村级建设进展缓慢。村级集体经济优劣村不同的建设现状,使得群众舆论导向归集于对村干部能力的质疑。加之,部分村由于遗留问题,分散了村干部本可以用于新农村建设的工作精力,影响了村内工作的开展。

我们通过对当前换届形势分析,综合研判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1、夯实各级党组织和各部门的职责。

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是农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群众普遍关注的难事,必须切实加强领导,整合力量,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主抓、民政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协作的工作格局。在此基础上,务必夯实各级党组织的职责:一是县级领导要真正把换届选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深入所包抓镇村进行巡视指导,掌握工作动态,发现存在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和措施。二是镇党委要从干部中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强有力的专门工作班子,驻村全程参与换届选举过程,指导村两委制定实施方案,组织选举工作,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协调处理。三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要全程参与本村换届工作,特别在换届选举进入到关键程序和重要环节的时候,积极观察,强化监督,抓好指导,保证工作程序规范,各项措施落实,选民权利实现。四是纪委、组织、宣传、民政、财政、公安、农业、司法等职能部门充分发挥作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解决换届选举中出现的问题,为换届选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抓住关键,分类安排换届。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加强对换届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握时间节点和选举节奏,对重难点村要提前摸清底子,早做准备,积极稳妥地开展换届选举工作。一是对工作基础好、村情稳定的村,按照法律程序,充分酝酿,配好配强班子。二是经济基础较好,但竞争较为激烈,村干部自身不过硬,党支部软弱瘫痪的村,采取领导联系、派驻工作组、部门帮扶等措施,先进行整顿,再进行换届选举。三是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不够强、班子成员素质不均衡、群众基础较差的村,先下大力气整顿,取得预期效果后再进行换届。重点整治三类村:一类是村庄人口少、党员少,班子不健全,缺乏干部人选的;二类是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因种种原因不能继续担任的,班子不健全,矛盾纠纷多的;三类是村内群众基础较差,班子软弱涣散的。各镇党委、政府要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分析主要原因,找准突出“症结”,针对各自存在的问题,确定采取有效措施,有针对性地制定选举工作方案。

3、强化教育,加强思想建设。一是宣传发动,注重教育引导。通过镇黑板报、村务公开栏、村民代表会议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帮助村民了解村民委员会选举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选举程序和步骤,珍惜和维护自身的民主权利,增强抵制村民委员会选举中违法违纪行为的能力和自觉性,真正把农村优秀人才选进村民委员会。二是社会意识的发展远远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使广大农民、党员特别是村干部能够真正成为新形势下农村发展的“领头雁”,就必须克服在他们身上存有的无过便是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保守思想和“老好人”思想,增强他们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三是在教育的内容上,要重点抓好市场经济与科技致富知识和致富能力的学习,开阔他们的视野,更新他们的观念,增强他们的商品意识;在教育的形式上,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党员的思想特点因材施教。对年轻党员要集中时间组织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路线,使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对年老的党员要采取上门宣教的形式,重点对他们进行形势、政策教育,使他们人老心不老,带头遵纪守法,继续发挥余热。

4、积极建设村级后备干部库。进一步拓宽村级干部选人用人渠道,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为村级组织培养和储备德才兼备的后备干部,形成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村级干部队伍,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在全县范围内,探索推行“四推三审两公示”选拔模式,形成“发现一批、培养一批、储备一批、使用一批”的村级后备干部常态化培养选拔机制。“四推”即党支部推荐、村委会推荐、党员联名推荐、村民联名推荐。各村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积极推荐村级后备干部。其中,党员10人以上、村民占总数10%人以上可联名推荐。“三审”即党员代表会、村民议事代表会初审,“三委”联席会复审,镇(便民服务中心)党(工)委审定。要根据“四推”情况,对初步推荐人选的思想素质、群众基础、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多方位审核。“两公示”即提名人选公示和审定人选公示。村级后备干部提名人选名单要及时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镇党委研究审定人选名单以书面形式反馈给所在行政村党支部,并予以公示。

5、拓宽渠道,全面提升村级管理科学化水平。一是结合撤村并支(合并村),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行党小组、村民小组制度,优化基层组织建设。二是推行选聘结合制度。受相关规定、农村现实、村民素质等诸多因素制约,部分村组织意图与群众愿望达到统一尚有难度。推行选聘结合制度,可以极大地拓宽村干部选用的视野和途径,有效弥补传统用人模式带来的弊端,加强对村干部的调控,切实保证村干部的整体素质。三是针对农村大量人口外流,长期在家的党员群众仅为少数,部分合并村村域扩大,党员群众居住分散,党员会、村民会无法按时按点召开,“四议两公开”议事制度得不到充分贯彻执行,村里需集体审议决定的事项,不能及时进行,村两委决策的民主性、广泛性、科学性以及对其的监督,都不能充分体现。为此,推行“三委会+村民议事代表”工作法。四是通过教育培训、外出考察、学习交流等多方面途径,全方位提升村干部的整体素质。特别是作为村两委主要干部的“领头雁”,要进一步提升能力,树立起良好的干部个人形象,成为本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社会组织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政府改革的稳步推进,我市社会组织迅速成长并日益壮大起来。他们在调动社会资源、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特别是在扶助弱势群体和开展各种公益性的社会福利服务方面,发挥着政府与市场所难以取代的积极作用。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市社会组织的管理工作,我局开展了一次综合调研,现将我市社会组织工作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建议报告如下:

(一)社会团体登记情况。

我市共登记社会组织223个,其中:社会团体166个,行业性社团129个,专业性社团29个,联合性社团3个,学术性社团5个;民办非企业单位57家,其中:民政类5家,教育类17家,劳动类10家,卫生类12家,科技类6家,文化类4家,体育类3家。据初步统计,我市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现有38,500人左右,约占全市总人口的4.5%,各类社会组织去年总收入5亿多元,提供就业岗位15000余个。

(二)规章制度建设情况。

1、健全规章制度。为使社会组织规范发展,市民政部门指导督促各类社会组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定各类社会组织必须将登记证书、资格证书、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规章制度上墙公布,增强工作公开的透明度,按照章程规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依法规范自身的行为,更好地为社会服务。2、规范财务管理。为贯彻中央精神,提高我市民间组织会计人员素质,民政部门下发了通知,要求各民间组织进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培训。通过培训,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会计人员都已熟练掌握了新的会计制度,并已能在财务操作中实际应用,从而规范了民间组织的会计制度。3、落实四项制度。为规范管理,制定了社区民间组织的普查登记、注册登记、备案登记、社区民间组织负责人例会四项制度,由街道办事处负责指导,并及时掌握社区民间组织的发展变化,确保社区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各社区所辖民间组织每月将活动开展情况,向居委会通报备案,居委会将社区民间组织开展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及照片资料登记造册,重大活动报登记机关备案。确保社区民间组织依法开展活动。

(一)提高了民间组织的登记质量。我们以“依法行政、规范行为、提高服务”为登记工作理念,严格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认真细致地对民间组织地成立、变更和注销进行审批登记;对符合登记条件的民间组织发放“明白纸”,公开登记事项、申报程序及材料、行政许可时限和操作规程,让他们能够及时了解登记程序;我们在规定的时限内尽量提前完成审批登记手续,为登记对象节约办事时间,减少上门次数,提供热情服务。

(二)健全了民间组织的监督机制。我们把加大执法力度作为规范民间组织社会活动、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建立了“市、办、居”三级监督体系,形成“横向分类负责、纵向按级负责”的民间组织服务与监督一体化网络系统,做到及时发现和查处非法民间组织的违法活动,从而遏制不良组织的滋生和蔓延,扶持和保护合法的民间组织。近年来,我们多次与社团主管单位联合开展治理检查,注销不合格协会,规范了对民间组织的管理。

(三)加强了民间组织的年检工作。这几年,我们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和部署,结合自身情况,密切联系业务主管单位,本着规范管理、简化手续的原则,与业务主管单位一起对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了年检、换证工作,让参加年检的单位填写了《年度检查报告书》,委托市“恒正会计事务所”出具《民间组织年度财务审计报告》。对未开展活动和变更业务主管单位的民间组织依法予以了注销。

(四)深入开展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诚信建设。我们对新成立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严格要求,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诚信档案,接受公众监督;对已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把诚信建设作为年度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督促其按照章程开展活动;不断完善服务制,制订长远规划和有效措施,通过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责任等方面做出的公开,增强透明度,提高服务质量。

1、整体质量不高,作用发挥不到位。从质量上看,目前我市民间组织发展整体结构不够优化,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行业协会、农村经济类协会、公益慈善和基层服务性民间组织发展不足,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较弱;少数民间组织法制观念淡薄,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自律机制不健全,社会公共责任缺失,社会公信力不高。从作用发挥上看,大多数民间组织尚未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如行业协会,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行业协调、行业管理、行业维权、行业服务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

2、政策法规不完善。民间组织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使得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设立、性质、地位、作用及职能等没有进一步明确和规范。我国虽然制定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且是暂行性行政法规,在很多具体问题上缺乏明晰的界定和具体可操作性的规定,并与业务主管部门中的法律法规在许多问题上不协调、不统一。有的业务主管单位对社团的申请成立热情高,而对社团的年检,变更,注销,和对社团依据其章程开展活动情况的监督重视程度不够,应付差事。

3、执法力度较薄弱。对民间组织进行监督管理和开展执法活动是登记管理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行政许可法》实施后,虽然是登记管理机关但却没有执法权,缺乏行政执法的基本职能,管理力量非常薄弱,总体情况为“力不从心,监管难以到位”。具体地讲:一是机构、人员、经费不到位。不同民间组织都是以民政部门名义进行登记管理,但实际上,民间组织登记管理人员编制只有1人,与实际工作量不对称,工作中常疲于应付,监管过程中也无专项业务活动经费。二是全市有200多个社团,其业务分属不同业务主管单位,协调工作、争取配合工作量大。三是《社团登记管理条例》专门设置了“处罚”一章,对社团的一些违规行为的处罚作了规定,但由于缺少执法督查队伍,处罚很难落实。尤其是取缔非法民间组织缺少法制手段,造成一些未登记的民间组织取缔困难。

4、发展存在不平衡。民间组织的发展与各项社会事业的总体要求不相适应,主要有:营利倾向较明显,服务功能却欠缺;规模偏小,在专职人员、办公设施、专业水平等方面还有差距;分布的社会领域不均匀,在教育、卫生、民政领域较多,在科技、劳动、体育领域相对较少,与实际的社会需求还有一定距离。

(一)建立健全民间组织法律法规体系。根据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适时出台与民间组织有关的法律及配套的政策法规,应尽快出台新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加快修订《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界定要具体、明确;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名称应区别于有关社会组织的名称,即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名称中应体现民办,方便于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管理;改革民间组织的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民间组织管理的政策制订、执行、评价和监督之间相互协调的运行机制,以及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二)加快民间组织执法队伍建设步伐。民间组织执法工作是登记管理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但是现在登记管理机关还没有执法队伍,也没有必要的督查经费。希望上级有关部门切实落实民间组织管理机构和人员编制,充实民间组织管理力量,尽快组建高质量的民间组织执法队伍,提高执法的权威性。要确保民间组织管理者具有行政执法资格;配备必要的执法工具,确保执法的质量和效果;定期对执法人员进行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执法程序、执法手段的培训,增强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

(三)加大民间组织的扶持力度。希望政府在购买服务、项目扶持等方面对民间组织予以支持,同时支持民间组织获得合法的服务性收入,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应尽快完善民间组织的各种优惠政策,为民间组织发展创造宽松环境,形成一套系统、可行的民间组织税收激励机制;在政府资助和社会捐赠的基础上,能够建立民间组织发展专项基金,为民间组织发展提供长远的资金来源。采取有力措施,在房屋租赁、场地使用、设施配备等方面给予扶持,推进民间组织的健康快速发展。

(四)统筹民间组织的发展规划。民间组织必须按照国务院颁布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中规定的条件、标准来建立,坚持登记标准,规范登记程序。协调有关部门,本着以人为本、适应需要、合理布局、优化结构、有序发展的原则,着手对社会的客观需求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已有资源及潜在资源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底数、分析问题、寻找对策。在充分把握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目标、现代化城市建设、社会现有资源有机结合的基础上,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统一规划民间组织的设置、布局,使民间组织在数量、种类、布局方面符合社会建设发展的需要。

(五)加强民间组织人员的能力建设。积极引导民间组织重视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除了登记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加大对民间组织的培养外,民间组织自身也要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和引进具有较高经营管理水平和职业素质的人才,在较高的层次上对民间组织进行能力构建。通过提高民间组织整体素质,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水平,使民间组织成为一个“职能实”、“人员精”的组织。同时,要鼓励民办非企业单位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实现各种要素的优化组合,使其不断壮大。

县非公组织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建县以来,县委坚持“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促党建”的原则,走出了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党建工作新路。

一、主要做法。

建县以来,我县基层组织建设紧紧围绕县委工作大局,以促进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为主线,扎实做好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大胆创新,突出特色,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以扩大组织网络为着力点,固化党建工作基础。

一是摸清对象底数。县委组织部会同工商、税务、民政、教育、卫生、经济、公安等部门,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核准登记、审批、备案、年审时,加强对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党员情况、党组织情况、业主对党的认识等情况的掌握,通过建立健全台帐、党员基本情况登记表等手段,搞清了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现状。二是明确工作责任。县委成立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指导、协调全县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把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的考核指标,坚持条块分割、以块为主,本着“就近、可行、好管、管好”的原则,划小责任区域,明确责任主体,将全县镇(场)、村细化为党建责任区,形成了从县到各镇(场)到村到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四级工作网络,强化各级健全管理党组织的责任。三是创新设置方式。对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建立了联合党组织。对没有党员、暂时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由所在镇(场)党委选派党建工作联络员,通过培育发展党员队伍,为组建党组织创造条件。对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各级党组织及时地帮助他们单独组建党组织。同时,还积极探索了“支部建在民工集居中心”、“支部建在商贸街”、“支部建在专业市场”等多种区域性、行业性组建模式,实现了单位党建、区域党建、行业党建的互联、互补、互动的工作格局,将党建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每个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切实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

(二)以规范党建工作为支撑点,强化党建制度保障。

一是抓好组织基础建设。按照“组建先行、建设跟进”的思路,不断规范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工作,确保党组织活动正常开展。对新建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均通过选举选聘的方式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党务干部,真正把那些党性强、业务精、作风正、懂经营、会管理的党员选进支部班子,为企业党组织选好配强“舵手”。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和村党组织双向联系、双向沟通机制,加强农民党员间的交流和学习。注重在规模比较大、影响比较广、基础比较好的非公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发展党员,着力将业务骨干和优秀员工培养成党员。二是抓好学习制度落实。通过各种渠道完善基础设施,确保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正常开展学习活动。在活动场所上,充分利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现有的职工之家、会议室等开展活动;在活动经费上,采取业主拿一部分、党费拿一部分的办法筹措;在时间保证上,协调业主调减支部成员特别是支部书记的工作量,确保他们有充足的时间从事党组织活动。认真完善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流动党员管理、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党费收缴管理等制度,促使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轨道。三是抓好日常管理监督。在非公企业中建立了“三个一”(一个党员数据库、一本活动手册、一块监督公示牌)的配套管理机制。以创建“五好”党组织为抓手,引导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建立健全党建工作目标管理等各项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完善工作机制,将党员的经常性教育、管理和监督融为一体。扎实开展“双找”活动,即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让党员亮明身份,让群众向党员看齐,确保做到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就业的党员底数清、具体联系方式清、流动党员去向清,落实“口袋”党员、“隐形”党员组织关系。会同公安、劳动、工商等职能部门,加大对“隐性党员”的梳理力度。自7月以来,共梳理出“隐性党员”46名。为在规模以上非公企业中工作达6个月以上的党员转接组织关系37名。

(三)以服务发展大局为立足点,拓展党建活动内涵。

一是实现党建与企业发展目标的同向。开展富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提高各级党组织、有关部门和企业主对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认识,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到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发展归根结底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激发他们对党的热爱,使他们形成党建工作与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发展互为促进的共识。结合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新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83个。二是实现党建优势与企业向心力的对接。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开展“三展示三服务”活动,通过发挥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积极引导党员职工转变“临时”观念、“雇员”思想,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发展贡献力量,扬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组织工作之长,补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刚性管理有余、柔性管理不足之短,使党员职工成为企业发展的促进者、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劳资关系的协调者。三是实现培养党员骨干与优化企业管理层的统一。注重把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生产一线优秀工作人员为重点培养对象,尤其注重吸收非党员业主中的优秀分子入党工作。加大对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力度,7月份以来,全县共有98名入党积极分子接受了培训,在非公组织中发展了26名党员。同时,加强对党员、职工在党建理论、生产技能、管理知识和企业文化方面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和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从而不断优化企业管理层,促进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健康快速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自建县以来,县委组织部会同公安、经济、民政等部门,积极对全县内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进行摸底、登记造册,积极着手建立党组织,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实际工作中,也发现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是部分业主对党建工作存在“无关论”现象。我县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大多处于起步阶段,业主法制观念较强,迫切希望发展壮大,但对新形势下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对党建工作的认同感普遍不高,部分业主存在“企业只要搞好经济就行,不做违反法律法规的`事情就好,党支部建不建没有法律规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甚至片面地认为党建工作对企业生产经营帮助不大,还容易束缚了发展的手脚,对党建工作往往是敷衍塞责、应付了事,导致党组织难以建立,即使已经建立党组织的,党组织作用也得不到充分发挥。

二是部分企业对党组织建设存在“无用论”现象。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基层党支部书记一般为兼任,或者为年老即将退休人员,难以在企业发展中找到适合自身的角色定位,无法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有些在企业中处于“没有话说、说不上话”的尴尬境地;同时,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缺少、甚至没有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的途径与方式,导致其参与本企业、本单位重大活动,维护党员群众利益的作用难以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消失殆尽。

三是部分企业党组织存在“无活动”现象。当前情况下,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组织党员绝大多数处于企业的各类管理岗位上,工作量大、业务繁忙,缺少时间、资源、场地、经费等的相关支持,支部组织党员开展活动较为困难;此外,由于我县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企业规模不大且相对分散,员工活动场所有限,业余时间有限,且缺乏业主强有力的资金、政策支持,空余时间组织学习教育活动基本上难以实现。

四是部分企业外来党员存在“无身份”现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员流动性加强,“隐性党员”、“口袋党员”出现情况逐步增多,党组织关系转接不畅,一方面认为企业没规定,党员身份要不要没关系;另一方面认为工作不稳定,在外只管打工挣钱,转关系给自己添麻烦。同时,部分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员工认为平时工作忙,转组织关系耽误工作且麻烦。因此,在没有党组织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企业单位中,许多党员埋头干活隐藏身份;在建立了党组织的企业中,不愿亮身份的党员也客观存在。

三、对策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随县刚刚成立,各项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基础薄弱,工作机制还不完善,巩固发展现有成果还需作很大的努力。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拓展“三展示三服务”活动,全面加大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力度,立足随县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发展的实际,立足满足党员和员工的需求,按照“无组织抓组建,有组织抓规范,已规范抓创新,软弱涣散抓整顿”的工作思路,力争“成熟一个、建立一个,规范一个,巩固一个、提高一个”,全力打造出随县党建工作品牌,唱响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

一要深化党建共需意识。进一步加强对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业主党的知识理论培训力度,依托业主联谊会等形式,畅通沟通渠道与宣传途径,让业主了解党的工作,促进业主支持党的工作,依靠业主做好党的工作,努力实现“以情感沟通贯彻法律条文,以强化服务谋求发展共识”,积极争取业主对党建工作的正确理解与支持。强化“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作用,积极依靠工会的覆盖力度来推进党组织覆盖工作,共同开展活动,维护各方合法权益,通过妇联、团组织等载体,实现党群共建,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二要深化党建责任意识。明确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党务工作者等各自职责,深入基层了解党组织、党员、企业、员工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根据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及其党组织的情况差异和个性需求,创新方式解决“身份”、过组织生活等实际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分类指导,增强党建工作的有效性。通过开展各类活动,让党员在工作中有责任区域、奉献岗位、任务要求,激发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让广大员工真正感受到身边党员的“与众不同”。三要深化党建规范意识。通过制定出台《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责任制》,督促各级党组织把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制定工作规划,研究工作措施,进一步完善各项政策制度,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结合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实际,制定长效机制建设,在现有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制度,细化标准,完善内容,规范管理,并积极探索建立党建工作的目标管理机制、考核机制、督查机制、激励机制和党群共建机制等。

(二)创新工作载体,提升服务发展能力。

一要打造学习交流平台。探索符合随县党建特点的党员教育形式,依托党员服务中心、员工文化活动中心、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等提供各类文化、学习、娱乐的载体,吸引党员、业主、员工进一步提高党性认识。通过联谊会、歌咏会等各类群众文体活动,增进各企业单位间、员工之间的了解、沟通与合作。二要共创服务发展氛围。通过12371热线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让党员能够拥有和行使党内民主权利的途径,增强党员的组织意识和发挥其自身的主体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化学习、技能培训、医疗体检、文化娱乐等活动,增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员工对党组织工作的了解。同时,深化“村企联建,结对帮扶”活动,强化各级党组织对企业在经营生产中各类问题的解决能力,通过党政联手、齐抓共管,努力为企业发展做好各类服务工作,让党的工作真正成为推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发展的有力支撑。三要营造共促双赢环境。积极做好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党员发展工作,注重把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和一线优秀员工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特别要做好吸收非党员业主中的优秀分子的入党工作,实现培养党员骨干与优化企业管理层的统一。加强对党员、职工在党建理论、生产技能、管理知识和企业文化方面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党员和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从而不断优化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管理层,使一些合法求助能通过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得到解决,大力提升党组织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地位。

(三)着力培育典型,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一要选好示范单位。选择规模影响较大、党建基础较好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作为党建工作示范点,作为精品工程培育打造,使探索在示范点先行,问题在示范点解决,效果在示范点体现,经验在示范点形成,努力将其打造成全县乃至全市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先进典型,指导、带动面上工作。二要明确目标定位。比如,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领导班子,尤其是选好用好一位书记;构建一套适应本单位特点的党内生活制度,对党员实行有效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服务;开展一系列贴近实际、灵活多样的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展示党组织和党员的形象。三要坚持分类指导。对规模较大、效益较好、党建工作有一定基础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重视健全制度,强化运行机制,抓好规范化建设,为整体工作开展提供示范;对党的工作基础较为薄弱的,通过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等形式,帮助做好基础性工作,指导党组织实现工作规范化。

相关范文推荐
  • 10-24 实用公安四项教育心得体会(案例12篇)
    我们需要写一篇军训心得来总结军训期间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军事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以下是一些获奖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心得体会,对我们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启发。
  • 10-24 专业太极拳工作情况汇报范文(17篇)
    岗位职责的制定需要考虑到组织的目标和战略,以使之与组织的整体发展方向相一致。总结时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和数据来说明自己在岗位职责中的实际表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
  • 10-24 最新安全生产工作交流研讨(通用16篇)
    竞聘是一场人才争夺战,我们需要全力以赴,展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优势和特点。竞聘演讲的时间有限,候选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精确把握自己的观点和主题,对关键信息进行重点强
  • 10-24 实用红楼梦论文综述(案例13篇)
    即兴表演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没有事先排练过的剧本和动作,完全依靠即兴创作和现场反应来表演角色。即兴绘画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
  • 10-24 最新暑假辅导作业心得(模板15篇)
    培训心得是在参加培训课程或学习活动后对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的一种记录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巩固学习成果,提升自我能力。【工作心得范文】工作中的团队协作
  • 10-24 热门生态环境执法培训心得体会(模板14篇)
    军训心得是对军事训练技能和战术应用的理解和总结,可以提高自身的军事素养。以下是一篇学生撰写的学习心得,讲述了他在学习过程中的心路历程。旅游生态环境是指旅游过程中
  • 10-24 最新住房移交协议书范文(16篇)
    环保宣传是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关注度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助于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环保宣传语最好能体现出环保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让人们重视起来。环保宣传语的力量不可小觑
  • 10-24 实用写入党申请书原因(案例14篇)
    在撰写转学申请书时,我们需要注意语言流畅、文字简练、表达清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工作转正申请书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在写作时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 10-24 专业会议邀请函回函(汇总20篇)
    一分钟对于成功来说可能是关键的。写总结时,可以借鉴一些优秀的范文,学习其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分钟交流技巧,希望能提高大家的沟通能力。
  • 10-24 专业办公用品以旧换新的通知大全(14篇)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文明礼仪意识,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在撰写文明礼仪总结时,要充分考虑读者的需求和背景,使其具有普适性和可操作性。文明礼仪是每个人都需要遵循的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