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秘知识>最新路上随笔日记(大全8篇)

最新路上随笔日记(大全8篇)

时间:2023-10-15 23:52:13 作者:LZ文人 最新路上随笔日记(大全8篇)

文明礼仪是一种自律的行为准则,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学习文明礼仪不仅需要内化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还需要积极传播和倡导给身边的人。这些文明礼仪范文为我们展示了不同场合下的文明行为规范和守则。

路上随笔日记篇一

“青春,不管怎么过,好像都会浪费。那么,不如浪费在你身上吧。”这是出自《的我们》中的一句话,这里的“你”应该是指自己喜欢且有益的事情,那么我的青春应该会“挥霍”在哪个“你”上面呢?我对自己的青春有很多的“挥霍”设想呢。我想要做一名妙手回春、医术高超的中医。

我想要做一名胸怀天下、探源究其的地理学家,我要抱以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不惧艰险的精神。用自己的双脚走遍地球,凡是有山丘就要达顶,凡是有山洞就要进入,凡是有小溪就要找到其源头,提供一幅完整详细的世界地图。我愿在这个“你”上“浪费”自己的青春。

如果我是一个中医,我要抱以神农尝百草与李时珍寻药坚持不懈的精神。走遍各个山丘平原、海洋,找到好的药材,用以对抗现在可怕的癌症、艾滋病、渐冻症、尿毒症……等许多病。我愿在这个“你”上面“浪费”自己的青春。

我想要做一名运筹帷幄、纵横捭阖的世界和平大使。叙利亚的炮声下,城市摧毁殆尽、百姓流离失所的场景让我心痛不已。我要抱以简亚当斯善良的品质,尽自己所能,为世界和平做贡献。我愿在这个“你”上“浪费”自己的青春。

路上随笔日记篇二

总是那么喜欢陈欧的这句话:90后的我们在路上,奋斗才刚刚开始……他总是很勇敢地为自己代言,他的话总能激励很多人,让那些人也鼓足勇气,为自己的梦想奋斗。

奋斗,是一条漫长的路。那条路啊,人潮拥挤,人来人往。有的人笑着走去,哭着走回;还有的人,笑着走去,也笑着走回,想必他们一定是成功了。

我觉得,其实每个为了梦想而奋斗过的人都应该有回报,都应该有收获。有的人只不过是被遗忘了,或者是中途放弃了。

虽然才十几岁,但也经历了很多个春秋,每当踏过岁月的年轮,就会感慨,时间流走,也会有收获。我也曾为了梦想奋斗过,努力过。可能只是一时兴起,也可能是年龄还小,我最终还是放弃了。我想,也许等我长大一些,变得成熟一些,我还是会继续走那条路,那时的我的意念一定会比现在坚定,我想,那时我可以更大胆的挥毫,我可以更大胆的站起来说:我能!。

我相信,梦想得道路我可以走到头;

我相信,希望不会升空又坠落;

我相信,梦想不会遥不可及;

我相信,暖色的梦不会变得冰凉;

我相信,梦想天空分外蓝!

路上随笔日记篇三

我们走在各自的路上,各自与众不同的成长路上。这条路总是不如人意,坎坷不已,有不同的经历,就有不同的情感。

走在委屈的路上,总是酸酸的。一天晚上我写作业时,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想了好久都没想出来,于是我便打电话求助同学,和同学讨论做法。妈妈看到我在打电话,又在写作业,就以为我在问同学的答案。等我打完后,妈妈找我谈话,问我为什么抄同学的答案,说我这是不好的行为,问多了就会形成一个不好的习惯,自己是学不到知识的。妈妈离开我房间之前,对我说:“自己好好想一想。”我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并没有抄同学的答案,妈妈也没有听我解释就出去了。虽然我知道妈妈这是为了我好,但是还是觉得有点委屈,妈妈不听我解释,只能憋在心中,感受这酸酸的味道。

走在喜悦的路上,总是甜甜的。我体育一直不好,每次说到要跑步时就心烦意乱的,总觉得自己跑不到终点就会累趴下,但这次又要跑步,于是我又一次烦闷地在起跑线上作准备。哨声一响,我便拼尽全力地去跑,看着同学们一个个超过我,我便知道自己一定跑不过了,但我还不能放弃,我要超过我自己。当我费力地跑到终点时,刚好及格。虽然落在所有人后面,但我还是觉得有一丝喜悦,我超越自己了。这种喜悦是甜甜的。

走在努力的路上,总是苦苦的。小时候学钢琴十分枯燥,每天练的都是同一首曲子,当听到自己弹得杂乱无章时,就不想弹了。这时候就总有人逼着我弹,直到弹好为止。心烦的我弹琴时简直像用手指砸琴一样,这不仅十分枯燥,而且还很累。每弹完后都想放弃,但又不能放弃。只有努力地练琴,才能弹得一手好琴。这个努力的过程是很辛苦的,有种苦苦的滋味。

成长的历程就是如此,酸甜苦辣,各种各样,各不相同。

每个人的成长都不同,也走在不同的路上,所感受的,所看到的,所经历的截然不同。我们在这些经历中成长,成长为不一样的人。

走在路上,我们应该过去的教训,展望自己的未来,并健康地成长下去。

路上随笔日记篇四

他坐在我对面平静地说,他再也不想回美国了。

那里有他的父母、弟弟和爷爷、奶奶。在美国中部一座仅有5000人的小镇,他一直生活到29岁,从没离开过,未曾见识过美国东部的繁华、西部的浪漫。而立之年的他,第一次踏出家门,就是到中国的北京。他住在公益西桥。

他是无数普通美国人中的一个,他叫j。瘦高、短发,总穿着件松松垮垮的帆布外套,和大多数匆忙加迷茫的“北漂”相比,他的表情总是很平静,眼神却总是很执拗。

最初认识j的时候,他开玩笑地说自己和那些有钱的“老外”不一样,在美国,他是一个“loser(失败者)”。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他和弟弟在母亲的教育下修完了小学到高中的课程;在政府助学贷款的帮助下,他上了一所专科学校;上学时,他不得不利用课余时间到餐馆里洗盘子、到超市当收银员;他的爷爷、奶奶相继得了帕金森病,但没有医疗保险,55岁的母亲只好放弃工作专门照顾二老;父亲曾经几次尝试到外地找工作,改变家里的经济境况,可是没有学历的他只能四处碰壁;j毕业后,依然以洗盘子、当收银员为营生,一点一点地还那个跟工资相比如同天文数字般的助学贷款。

后来,一次机缘巧合,专科学校的一位老师推荐他来中国教英语,他二话不说,踏上征程。这时的他一无所有,除了梦想。在北京将近两年的日子里,他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同时兼好几份职。一次,他在一位美籍华裔老板开的英语补习学校做了将近一个学期,临期末时和老板吵了一架。正在气头上的老板不肯给他开工资,他就在老板的办公室里坐了一夜,他说自己跟讨薪的民工没什么区别。

不必上班的日子里,他像巴尔扎克一样勤奋地写作,在自己的小说世界里,他把梦想发挥到了极致。洋洋洒洒的文字,让他挣脱束缚,插上翅膀,飞越现实的一切藩篱。

一次,j邀我和他一起去河北涞源,他长期资助着那儿的一个小女孩。我开玩笑问他:“你不把你那点讨薪得来的钱好好攒着还贷款?”他笑了:“你一提贷款,我就要心碎了。”

那天晚上,一片亮闪闪的星空下,一群年轻人在县城路边的小烤肉摊上喝酒,他一上来就给自己灌了两杯二锅头。不会几句中文的他,跟着同桌人一直喊“喝,喝,喝”,把大家都逗笑了。等人们渐渐散去,酒桌上越来越安静的时候,他轻轻地告诉我,他觉得那个小女孩的生活环境和自己小时候很像,一样为了经济条件的原因感到很自卑。他说自己的那点资助并不能从多大程度上改变这个家庭,他只是想让那个小女孩知道,在困苦的环境中也能长出顽强的小草,有一天,她也可以走得很远,做很多事。

在北京两年的积蓄,大部分都被他用来还上学时欠下的贷款了。不过说什么,他都要留下点钱,计划用一个半月的时间玩一趟“欧洲游”,去英国、法国、希腊、德国好好逛一圈,下周就启程。看着j收拾行囊,我相信他再也不是一个生活中的“失败者”,他正在一个接一个地实现着他的梦想。

事实上,所谓的英雄主义,就是生活越让自己直不起腰,就越要积极地争取活下去;所谓的幸福,就是认清了这个世界的残酷面目之后,仍然深深地爱着它。这才是“失败者”们该走的正途,无论中外。

路上随笔日记篇五

二月时,春风漾起,杨柳吐芽,年后的补课掠夺了春节带来的喜悦,我们抱怨着,排斥着。

三月淫雨菲菲,朦胧的春意越来越浓,我还在继续上着白无聊赖的课,继续过着迷糊的生活,只是眼角无心瞥见那个教室―空的,桌椅杂乱无章,我忽尔惊醒,二月时,他们出走了。

我的震惊没有持续多,因为不在乎,所以遗忘了,只是我依旧一尘不变。

黎明使万物苏醒,而我只是形式上的睁开眼睛。往学校奔去,那灯依旧亮着。早我的视线里没有一点的间隙。无论我起的如何早,依然如泰山般不动。真的不能怪我想象―他们是否彻夜不眠。

我不想去深思,却还是抑制不了自己的思绪,我呆呆地望着出入千万回的门,却始终走不出自己设下的一个圈走不出那个深井。是习惯了吗?还是常常把自己的意识当作恒古不变的真理,天真的我们竟还那样宽心。

杂乱的思绪,我无法冷静下来,我逝掉一乱三天的专业课去整理一份心情。

我想通了,也整理好了为什么我总是无法跨出第一步呢?为什么总是要给我自己找借口来平息心中的错意?我知道了,当我沉浸在自我满足的结果中时,殊不知,那竟是一种无法挽回的错误,我不应该把暂时的欢愉当成一种幸福,我不想用以后的光阴来忏悔此时的自以为是,我现在要做的,是化悲愤为力量,从被动变为主动。

我要为十七岁的光阴奋斗;

褪去十六年的疲倦,褪去十六年来的欢乐与伤感吧!我要养精畜锐,为十七岁,奋斗。

十七岁,告别过去吧;

十七岁,不知疲倦的挑灯夜读;

十七岁,像他们那样勇往直前;

十七岁,排开万难做一次不悔的拼搏;

十七岁,一定要证明,我的努力没有付水东流

路上随笔日记篇六

转眼假期就要过去了,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学期,又要开启我们的奋斗之旅了。

现在,奥运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奥运健儿用最精彩的比赛来祭奠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努力和奋斗。他们哭了笑了都是为了国家的荣誉,他们都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来为国旗添彩。

我们也在跟着比赛而激动,有时我们会为运动员的失误而叹息,有时我们会因为看到运动员的完美发挥而手舞足蹈,但是我们不应该只看到运动员飞的多高,更要看到他们其实也飞得很累。他们奋斗了那么久付出过努力,我们就应该更加尊重他们。

说起奋斗,不仅仅是运动员奋斗,我们在新的学期也该奋斗了。我对新学期是充满恐惧的,因为新学期新挑战。我们既要作为师兄师姐引导作为新生的师弟师妹适应新的大学生活,还要学习。大二的课程比较紧张,想要在新的学期过的充实精彩,那还得我们继续奋斗呢。

而我们的助班师兄师姐也在为毕业论文奋斗,马上也就进入了大四的实习阶段。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奋斗目标,我们只有不断奋斗才会成为我们想要成为的自己。

天地之大,只有奋斗才站出我们的一片天地。

路上随笔日记篇七

他本是老师培养为靠重点大学的对象,高考前,他却做了一件傻事,他恋爱了。女孩竟然是表姐,学过生物的他,清楚近亲结婚会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发育,但他始终抑制不了,于是便告诉那个疼爱他的奶奶实情,奶奶跟他说了她与爷爷相爱的过程,三十年代的中国,一穷二白,战争连绵,人们都慌嘘嘘的活着,最大的希望就是活着此时此刻。能吃就吃多点。奶奶遇到爷爷的时候,不过是二十来岁的少女,很多东西不懂,但有一样是她知道的,那就是为革命而奋斗,劝他放弃,不然会惹来更多的麻烦。

他听了,去实践了。但恋爱的突然停止,却让他神奇兮兮,像是解毒的人儿,在某一个时段,有种强烈的欲望想见到表姐。直到高考前夕,他亦没有忘记表姐。表姐长得标致又温柔,成绩又好,怎能不为她这样一个男子倾倒呢?俩人都是学校十分看中的人才。所以走在一起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彼此相同的气息太多了,以至于他们偷偷摸摸地谈恋爱。

但表姐并没有受影响,她最后考上了北京大学,而他独自一个人在a城的一所专科学校里念书。

记得他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几乎瘫坐在地上。是什么让他不能正常发挥?到底他还未从情爱的阴影中走出来。

突然想到奶奶的话,现在才做出判断,一切都迟了。

父亲语重心长地对他说:现在就有两条路跟你选择,一条是去读专科,一条是回去复读。如果复读,父亲坦白道:家里的境况,你也看到了,复读是不可能的了。唯一选择,若想读大学,去读吧。他硬着头皮,不得不面对这一切,终去读专科。

一失足成千古恨,聪明充满才华的他,沦落成这样,后悔不已。但过去了的,只能让它随流水飘荡,回不去的,就让它成为历史吧。

上大学以后,他再也没有虚待过时间,视时间为金子的他,终于在短短的三年里,周而复始地坚持,让他满载而归。

毕业以后,随老乡来到广东,那时候广东深圳正是改革开放前沿,很多内路人往广东迁徙,希望可以捞到一块金子。他也不例外,带着满怀希望来到广东。

刚刚来的那段时间,他经常露宿街头,没有钱,也为了省钱,为了生存,他在插塑料花的工厂里做过,在扫过街,一年后,流落到一个名叫蓝田的镇子,那时候他已经身无分文了。一天看到很多人,往一所学校走。他才猛地发现,自己有教师证,这或许可以助一臂之力。果真,有证者优先,加上各课的成绩优秀,他很快就被录用。

自此开始他的教书育人的工作。

大概是经历了一番人间冷暖的缘故,他对自己的要求很严格。

什么都要求很完美,包括对他的学生。

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个老师竟然出了高徒。

三年就有三个保送清华。这在当时,尤其是蓝田这样一个荒落的村庄。这是想也没有想到过的。

又因此,他出名了。

五年以后,他得到a中学校长的邀请,他正式成为这个学校的名师。

出了名的他,一惯保持自己严谨的工作作风。

他说他想弥补当年的过错。他想把这样的希望给予他的学生,教导他们如何去分辨事实,如何把自己的才华发挥到极点。他把自己的故事一届一届地传递下去。

这样的奉献精神,终于赢得学生们的一致好评,但凡听说过他的学生,都期待有机会被他教。

一直守在高三殿堂门口的他,一日却调到高二两个尖子班教,一个文科班,一个是理科班。

那些听闻他学识渊博已久的同学们,可狂热了。

幸福的突然降临。让他们惊慌失措。那些对英语不来电的同学,也顿时积极起来。

他讲的课的确很精炼。不留半点废物在黑板上。每次上课,他都会给同学们一场记忆大战,就是回忆他上节课讲得内容,而且要把他具体写在黑板上的哪个未知位置也要说出来。

刚开始弄得大家都紧张兮兮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之后,同学们渐渐爱玩起这个游戏来了,愈发地想挑战自己。争先恐后地跃跃欲试。

看到一个个那么积极,那么努力,他欣慰地笑了。

后来,他跟着这帮学生到了高三,他继续沿用原来的那套教学法,但他却发现它学生们不如以前那么积极,那么努力了。好像已厌倦他的课,又或许大家太累了。刚开始他觉得这应该是假期后遗症吧。所以就没有怎么说这事。

每个月的摸底考试,同学们的成绩略与理科班的要低一些。之前理科班的英语很差,但渐渐地上来了。但文科班的这帮小孩的英语却呈下降趋势。这着实是让人头痛的问题呀。

每天睡觉前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让原本有睡觉困难症的他来说,这更是雪上加霜。彻夜难眠更是成为家常便饭。

每天上理科班的课,神采奕奕,但一到文科班的教室,一片倒。

一天他实在看不去了,就谆谆教导起他们来,“同学们呀,我们现在的时间虽然很宝贵,但也不能拼命到这样的程度呀。晚上该休息的时候,还是要休息。不要强作欢颜,这样才能保证白天上课精力充沛呀。现在理科班的同学追上来了,我们可要有警惕防备之心呀。后面有追兵呀。”

这话之后也千百遍的强调,但对这帮学生对此似乎怎么也提不起劲。

后来他一个学生找他聊天,说到自己的目前的状态很不稳定。每个月的摸底考试,都没有信心。看到了错题,好像自己又会了,下次再出现这样的题目,又不会了。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学,遇到问题想问人,却不知道自己的问题的症结是什么,所以无法问。

他听了之后,第一反应是,没有好好地学习,不集中。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其实是自己还没有搞懂自己为什么会错,老师上课讲的东西下课之后没有整理成为自己的东西。

之后他把这事郑重地与同学们强调了一遍。

有些人悟到了,有些人还是原地踏步,还有一些在偷偷摸摸地恋爱,根本没有把他的话听到心上去。

他以身作则,有些人依然如故,他想是不是自己的教学法不对,哪里出错了。还是不能把一些人打动。他顿时感到无能为力。这是他教书那么多年来,第一次遇到这样的瓶颈。

为此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如此断断续续地说教,直到放榜那日,一切如他所料。这是他教高三以来最差的一届,他没有怨自己的学生,或许是我的教学方法出问题了吧。他不怨学生,因为人太多,无法顾全。自己该说的,也说了,该教的,也教了。怎么就这样的结果呢?或许时代变了,孩子们的心也跟着变了。他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

离去

留下什么

那堆积满满年轮的树桩

在最坚固的那部分

留最本真的颜色在里面

——这就是他对自己的倦意的书写

路上随笔日记篇八

午后十四时分,每每阳光灿烂的天会自觉的变脸,黑压压的积雨云随着风的摆弄,倒真的糊弄了不少外出的人群,看看天,探探空气,;云卷云舒之间,时间随流水奔流到海而不复反。

而每个午后,调研组决定要外出调研之际,老天都像是跟我们唱反调一样,黑云压城城欲摧,触手可及;但行动的步伐抑制不住,调研的心激情难平。于是乎,兵分两路,一上一下,两面包抄,在最短的时空里,践行我们的行动的力量;但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一出校门,十米开外,长长的路上,布满坑坑洼洼,一脚踏在路上,鞋子就又陷进去半部分,淤土还舍不得偷偷亲吻它的肌肤;而裸露在外的鹅卵石,被冲刷的雪白雪白的,像铺里了一地的汉白玉,却挑逗不起我们的神经,因为心里一而而终的想法,就是收集好调研的素材,即便路漫漫长兮,泥泞路也阻挡不了奋斗的激情,一路探问,不解与关心同在,居民的猜疑与顾虑,考验我们的信心;语言障碍成了又一难题,白话搭配方言,只能大眼瞪着小眼,但化用肢体语言又如何;潜藏的房子深深隐林中,犬吠声声入人心,害怕但继续前进。

一路前行,风尘扑面而来,与发丝缠绵,溜进衣襟,难分难舍;激情中夹杂着累与困,可心中既定了奋斗的目标,收集信息的热情不减,队友的相互扶持、开怀,沉重的步伐也在悄然前行。是呀,在调研的路上,惊喜与乏味同在,但在一路的求索中,感激所见所闻,即便大风越恨,泥浆再纠缠,只要大家目标一致,只要大家一起同甘共苦,长路泥泞又如何;即便深一脚,浅一脚,两行黄泥脚印挂后头,可回头看我们走过的路,心里却是如此的满足、开心,足以令我们消解满腔的烦闷,何乐而不有!

泥泞路,泥深深,路长长;而奋斗情,满身心,不可止!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