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2023年大单元教学总结美篇(优质5篇)

2023年大单元教学总结美篇(优质5篇)

时间:2023-10-02 16:18:34 作者:ZS文王 2023年大单元教学总结美篇(优质5篇)

围绕工作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性总结,总结某一方面的成绩、经验。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总结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大单元教学总结美篇篇一

2008—第一学期小学教学工作总结(秋)

本学期,我校的教学工作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以课堂教学、教师队伍建设为基本点,以中心校开展的“感动学生,感动家长”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使我校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具体工作:

1、加强校本教研。

学校教研组是青年教师成长成材的摇篮。教研活动要在“实”与“新”上做文章,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热情,鼓励教师合作、交流、共享教研成果。我校精心制定了以人为本的校本教研计划,充分利用每周的教研组活动时间,扎扎实实地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新型的教学研究活动,通过集体备课-上课-听课-沙龙式研讨这样的案例分析,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教学研讨活动中来,增强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另外,本学期,学校加强了教师外出培训力度。仇海蓉老师到无锡参加课改培训,刘扬敏老师到海安参加“园丁杯”论文比赛颁奖仪式,青年教师每人都外出学习、听课一到两次。外出培训开了教师的眼界,增长了他们的见识。

2、立足课堂,深化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源泉,是教学改革的原点。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攻方向。本学期我们以改革教学方法为突破口,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创设多种教研途径,如结合一人一课,教研组听课,学校随堂听课、评课等活动,加强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上课、评课能力,提高每一堂课的效益。

3、以活动为契机,打造青年教师。

本学期,我校以各级教育教学活动为契机,全力打造青年教师。徐娟老师放弃休息上网查找资料,收集教学资源,精心制作课件,积极参加市新秀杯科学区选拔赛。汤国玉参加了区青年教师数学评优课比赛,数学教研组的老师帮他反复讨论,研究试上。刘朝霞老师代表实小赴辛丰上市级骨干教师展示课,王桂林、高红霞老师为区骨干教师培训班上展示课,他们的课堂教学以真实、朴实、扎实的风格,运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手段,演绎了新课标指导下我校教师对语、数、英课堂教学的全新感悟和追求。

冯福祥、汤国玉老师认真学习,积极准备,参加了区数学教师基本功比赛。语文教师参加镇导读提纲设计比赛,数学青年教师参加镇解题能力比赛,韦厚军、冯福祥、胡春红获优胜奖。综合学科老师参加了比赛,凌云、胡正群老师参加体育年会,向大会递交的论文获年会二等奖。

4、教科研工作

办学质量、育人效益要持续、优质、高效发展就要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作用,努力营造一种浓厚的教科研氛围,坚定不移地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之路。一学期来,我校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主要工作有:

积极申报市“十一五课题”。我校校长室的一班人,从我校的实际出发,把学困生作为研究对象,以此为契入口,提高教学质量。他们认真分析我校的生源,经过调查、问卷、家访等形式,掌握详实的第一手资料,撰写了《农村小学学困生矫治策略的研究》课题申报书,顺利通过市教科所的审核。

学校所有青年教师都认真参加各个课题组的学习,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收集资料,撰写研究笔记,上研究课,进行问卷调查,对学生进行质量测试。

学校积极鼓励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经验总结。共有20多位教师的论文总结在市第十三次论文比赛中获奖。

5、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质量管理,实现“轻负担,高质量”,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本学期,我校以中心校开展的“感动学生,感动家长”活动为契机,要求教师扎实抓好各科学习困难生的`转化工作,早一点打算,多一点行动,少一点埋怨,早一点落实转化措施,多一点关心体贴,要花大力气提高合格率与优秀率。

学校加大了对教学质量的调研力度,共进行了四次教学调研。调研的组织工作非常严格,学生分年级交*考试,分年级交*批改,分年级交*统计成绩,并及时反馈,帮助教师找出不足,及时提高。期中考试后,各班召开了家长会,通报成绩,向社会承诺。四年级学生参加了国家课题组组织的国家级语文、数学考试,五年级学生参加了区级英语测试,都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学科竞赛活动我校也开展的有声有色。语文积极开展语文拓展阅读活动。每位语文教师结合本班实际,认真制定了班级读书计划,并帮助学生确定了个人读书计划,配备了“摘抄本”,从而更详实地记载、收集下学生的读书过程性资料,老师及时地给予批阅,点拨,从而不断地帮助学生提高和进步。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后来本部组织的语文阅读竞赛中,我校三(1)、六(2)获镇团体一等奖,一年级、五(3)获镇团体二等奖,五(2)、六(3)获镇团体三等奖,有多名学生获个人一、二、三等奖。

数学竞赛同样也是硕果累累,姚俊、赵寻同学获省二等奖,四(2)、五(1)、六(3)获镇团体一等奖,五(3)、六(2)获镇团体二等奖,有多名学生获个人一、二、三等奖。成绩的取得既有孩子们的努力,更倾注了我们数学教师无数的心血。韦厚军、徐白芳、王玉华老师长期放弃休息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一遍一遍反复讲解,指导学生阅读数学报。正是他们的辛勤付出,才带来了喜悦和振奋。

英语竞赛

新的一年任重而道远,我们全体教师将以更大的热情投入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用辛勤的汗水换来学校的万紫千红!

大单元教学总结美篇篇二

一、本学期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共有八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1.数与代数(共3个单元)第2单元比和比例。第3单元百分数。第5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2.空间与图形(共3个单元)。第1单元圆和扇形。第4单元比例尺。第6单元—圆的周长和面积。

3.统计与概率(1个单元)。第7单元统计。

4.综合应用(共5个活动)。测量旗杆高度—结合“比和比例”单元设计、卧室设计—结合“比例尺”单元设计,学会理财—结合“百分数的应用”单元设计,学会购物---结合“百分数的应用”单元设计,喜欢数学情况的调查-----结合“统计”单元设计。

二、方法措施

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目标

1.理解百分数、比例尺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百分数应用题。

2.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利用比例尺解答实际问题。

3.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圆和扇形设计简单的图案。

6.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7.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方法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作到课堂上能深入浅出进行教学,特别照顾到后进生。

2、平时的练习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的学生要分别出一些适合他们的练习。

3、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例如教学圆和轴对称图形时,就要利用操作、直观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五、教课时安排

(一)、圆和扇形5课时左右

(二)比和比例13课时左右

测量旗干高度2课时左右

(三)、百分数15课时左右

(四)、比例尺12课时左右

卧室设计2课时

(五)、百分数的应用15课时左右

学会理财2课时

学会购物2课时

(六)、圆的周长和面积14课时左右

(七)、统计8课时左右

喜欢数学情况的调查2课时

整理与自评5课时

大单元教学总结美篇篇三

传热比赛【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2、像金属这样导热性能好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而像塑料、木头这样导热性能差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过程与方法:1、进行不同材料物体热传导性能的比较实验2、分析热的良导体与热的不良导体在生活中的运用。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对探究的浓厚兴趣。2、意识到实验方法的选择和改进会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产生影响。

【教学重点】通过设计试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来证明热在物体中的传导和不同物体传导性能有差异。即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

【教学难点】进行不同材料物体热传导性能的比较实验

【教学准备】

为每组准备:塑料棒、木棒、钢棒;杯子、热水、蜡烛;钢条、铝条、铜条。

教师演示用:酒精灯;蜡烛油、火柴棒;铜、铁、铝金属导热性能演示器。

【教学过程】一、引入:在我们生活当中,热的传递现象随处可见,那不同的材料它传热的速度是不是一样呢?谈谈你的想法。二、哪个导热快:(1)金属、木头、塑料的导热比赛1、老师为大家提供实验材料:金属棒、木棒、塑料棒。你们能不能自己设计一个传热比赛的实验方案,比一比哪种试验材料的传热速度快。在实验前可以请为同学来预测一下那种材料的传热快,那种慢,下面请大家设计实验方案并且通过你们的实验来进一步验证你们的预测是否正确。(要强调实验时注意安全、分工合作、做好记录)2、小组讨论自己的实验方案3、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4、汇报实验情况。5、小结:不同材料的传热的快慢不相同,金属材料的传热较快,塑料、木头等材料传热较慢。不同材料传热的快慢不相同。像实验中的金属那样,传热能力好的物体叫做热的良导体。塑料、木头等传热能力弱的物体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当学生有了对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初步认识后,再让他们联系生活回忆还知道有哪些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举例会加深学生对两个新概念的认识。)(2)铜条、铝条与钢条的导热比赛1、如果都是金属,它们传递热的速度是否相同呢?2、根据材料设计实验方法,自主研究。(鼓励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做出推测,并设计方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需要控制的因素,还要强调如何做到安全地实验。对于这个导热比赛的实验活动,要给予较多时间,让学生们根据实际条件自主研究)3、学生实验活动。4、汇报交流:同样都是金属,但它们的导热速度也是不同的。实验中还有什么新的发现?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三、演示铜、铁、铝金属导热性能:1、教师演示教科书42页下部设计的实验。2、说说观察到的现象和想法。(通过多次实验,学生们会意识到实验方法的选择和改进,对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板书设计:

传热比赛不同材料物体导热性能不一样热能力好的物体-----热的良导体金属传热能力弱的物体-----热的不良导体塑料、木头......

大单元教学总结美篇篇四

本课继续沿用冰淇淋融化的问题情境,从太阳下的冰淇淋融化得更快这一现象,引发学生对“太阳是如何把热传递到地球上的”这一问题的兴趣,培养问题意识,激发研究兴趣。

接着利用灯泡发热体验热传递的感受,体会热辐射的传热特征,初步认识太阳把热传递到地球表面的方式。活动二通过引导学生回顾烧开水的经历,设计实验借助茶叶观察加热过程中水的流动方向,初步建立对流的概念。

在有关“热对流”的探究中,学生将再一次体会借助合适的材料来证明猜想,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最后以任务发布的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影响热传递快慢的因素,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制作更保温的冷藏箱,体会“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和制造产品的活动”。

(1)在亲身体验和教师讲解中,理解热辐射是热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传热方式,它可以不借助任何物质传递热。

(2)小组合作完成实验,观察水受热流动的现象,认识热对流的特点,知道热在液体和气体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热对流。

演示实验:100w的白炽灯泡、220v的交流电源。

分组实验:温度计、酒精灯、烧杯、陶土网、三脚架、茶叶、木屑等。

(1)回顾旧知,提出问题。

师:回忆上节课我们所学的知识,谁能来解释下冰淇淋融化的原因。

生:冰淇淋融化是因为热传递。

师:热从哪里来?

生:太阳传递给冰淇淋的。

所以太阳下的冰淇淋融化得更快。

(2)体验热辐射。

师:太阳的热是怎样传递过来的?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探究热的传递方式。

(板书:热的传递方式)

师:让我们先通过一个小活动来体验一下吧。

师:体验的时候,有没有什么要特别注意的?

生:手不能离灯泡太近,可能会烫着。

师:对,实验安全是进行科学观察的前提。

请同学们观看温馨提示。(课件出示)

(学生观看安全提示,等待通电完成)

师:老师请第2小组的同学来前面近距离体验,注意手不要离得太近,眼睛也不要长时间看灯泡,脚下的电线也要注意。(学生体验)

师:请这组同学给大家说说他们的感觉吧。

生:手能感觉到热,离得越近手感觉越热。

师:其他同学的感觉呢?

生:我也是这种感觉,一开始我没感觉到热,后来老师提醒我可以离得更近一点,我才感觉到热。

师:看来大家的感觉都一样,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吗?

生:拿着热水杯暖手时,我们的手是直接接触热水杯的,刚才我们的手并没有直接接触灯泡。

师:大家同意他的发现吗?灯泡并没有接触到手,它的热是怎样传递给手的呢?请同学们齐读教材第7页的“资料卡”。(学生阅读)

师:灯泡的热是怎样传递给手的呢?

生:通过热辐射的方式,直接传递给手。

师:热辐射有什么特点?

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是热辐射?

生:热辐射是热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它可以不借助任何物质。像太阳给地球传递热的方式就是热辐射。

师:理解得非常正确。还有哪些现象是热辐射?

生:火,人站在火边烤火,也是热辐射。

师:通常所有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热量。这种热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传热方式就叫热辐射。(板书:热辐射)

(3)设计实验,观察热在水中的传递。

师:同学们在家中烧过开水吗?热在水中是怎样传递的呢?

师:请大家结合材料超市中的材料,在小组里先讨论一下,水是怎么变热的?怎么证明我们的假设?然后把你们的猜想和实验方案填写在《学生活动手册》第3页“热在水中的传递实验记录表”中。(学生分组讨论)

师:谁来说一说,你们认为水是怎么变热的?又计划如何进行实验?

生:我们认为,烧水时,火先使烧杯变热,然后贴近杯子底的水再热,然后再是上面的水变热。

师:你们准备怎么证明呢?

生:我们打算使用温度计,一个放在杯底,一个放在上面,看看哪个温度先发生变化。

生:温度计应该同时放入、同时观察,并且我觉得不能挨着杯底,不然测量的可能是杯子的温度,最好是稍微向上一点。

师:你们觉得有道理吗?

生:这个想法好,待会儿实验的时候我们就把温度计稍微往上放一点。

生:我们打算通过观察木屑在水中的变化现象来推测热在水中的传递过程。

师:能不能具体解释下?怎么想到要用木屑?木屑的作用是什么?

师:想一想烧开水的经历,水在加热的过程中会怎样?

生:一开始会冒小气泡,然后是中间来回翻滚的大气泡。

师: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水在加热过程中会流动?如果是这样,那么木屑会怎样变化?

生:水会带动木屑一起运动,我们就能根据木屑的运动方向判断水的运动方向。

师:真棒!水是无色透明的,不容易判断它的流动方向,但是我们可以借助其他物质让它的流动看得见。到这里,我看同学们都迫不及待了,老规矩,实验前先看要求,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课件出示实验要求:不要动烧杯,以免烫手;使用温度计前先检查再固定位置观察;正确使用酒精灯;可以用示意图的方式简要描述热在水中的传递过程)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哪个地方的水先热)

(4)汇报交流。

师:哪个组来描述热在水中的传递过程?

生:

1、水在加热过程中,水里的茶叶不停地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持续循环。(板书:上下循环、相对流动)

2、我们发现,中间的先热,温度先上升,边缘后热,不是我们原来认为的离烧杯壁近的水先热。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这说明水在加热过程中,中间先热,四周后热。

师:中间的水热起来之后呢?向哪流动?

生:中间的水热起来之后向上升,上面的水从四周向下降,这样上下不停地循环流动。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研究的热传递的另外一种方式———热对流。

(板书:热对流)热在水中就是通过上下循环、相对流动的方式传递的。下面的水受热后上升,上面比较冷的水下降,下降的水受热后又上升,这样通过冷水和热水的相对流动,整杯水就变热了。不但是水,还有空气也是主要用热对流的方式来传递热的。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第8页的“资料卡”和下面的结论部分。

(5)小结提升。

师:说一说,通过阅读你都知道了什么?

1、我知道热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我知道相互接触传递热的方式是热传导,可以不通过任何物质传递热的方式是热辐射。

3、液体和气体内部传递热的方式是热对流。

4、不管是哪种传递方式,都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

师:大家理解得都非常正确。

生:空气是对流传热,暖气片直接散发热量是热辐射。

师:有热传导吗?

生:有,暖气片里的热水把热传给暖气片。

师:是的,这里面就有三种不同的传热方式。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还有许多。还记得我们的冰淇淋冷藏箱吗?要想让冰淇淋融化得慢一些,就要想办法阻止热传递,想办法保温。下一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影响热传递快慢的因素,为完成我们的制作任务打牢基础!大家在课下的时候可以先想一想冷藏箱的保温效果可能会跟哪些因素有关。

本节课从学生体验入手,利用白炽灯帮助学生理解热辐射,激起学生的兴趣。

在研究液体对流时,利用材料超市中材料的提示,让学生自行探索液体热对流的规律。

学生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如何看见水的流动的问题。

在第一课中,学生就已经在教师的指导下知道如何借助材料观察一些不容易看到的现象,所以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结合所学设计出实验方案。

这正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良好契机,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增加学生之间交流的途径,相互启发。

科学教学如何帮助学生建构新的科学概念,本节课是一个很好的载体。

本课的学习活动从体验开始,建构第一个概念———热辐射,再到实验中探究,分析处理信息,建构第二个概念———热对流,最后再完整地回顾感知,期间教师不回避讲解,并没有让学生一味地自主探究。

教师在整个活动过程层层递进,有逻辑有层次,最终让学生建构起完整的热传递概念,达成学习目标。

但无论是热对流、热辐射,抑或是热传导,都是不容易直接观察的现象。因此,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都应当充分利用合适的方式、合适的材料来帮助学生展现自己的思考过程,帮助学生梳理分析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本节课中图示方法的使用有痕迹但没有凸显出来,在展现思考过程和处理信息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大单元教学总结美篇篇五

不懂就问

教学目标:

1、会认“私、诵”等17个生字,会写“孙、诵”等9个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在阅读中独立认字,渗透声旁教学。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爱问、敢问,进而培养学生善问、会问。

3、能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私塾”等,积累课文中的词语。

4、学习孙中山小时侯刻苦读书、勤奋学习的精神,联系生活使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会认“私、诵”等17个生字,会写“孙、诵”等9个生字。

2、培养学生“好问”的习惯,把“不懂就问”化为学习的自觉行为和重要的学习方式。

教学难点:

学习孙中山小时侯刻苦读书、勤奋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生字卡、小黑板、有关孙中山的事迹资料。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看了题目之后,想知道些什么?(是谁不懂就问,他怎样不懂就问,为什么要不懂就问等。)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来认识一个人物,他是怎样“不懂就问”的呢?请看课文。

二、初读课文

自读课文,要求:读清语句,读准字音。

找出课文中的生字和难读的词语。

a)说说遇到不b)认识的字可以怎样解决。(不c)会的字可以问问周围的人,d)查字表中的拼音,e)联系上下文猜一猜,f)查字典)

g)小组内相互合作解决。

出示生字(带拼音),先齐读,再开火车读。

把学生不熟悉和不熟悉的字进行分类,在黑板上出示不熟悉的生字。

三、整体感知课文

默读全文,用序号标出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

学生介绍孙中山的事迹。

开火车分段接读课文,师生相互评价。

四、学习课文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想想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a)生置疑,b)解疑。

私塾:古时候的学校就叫“私塾”。

先生:以前的学生称呼老师为“先生”。

c)出示小黑板,d)读词:孙中山、私塾、背诵、意思

e)想一想:孙中山小时侯是在怎样的学校读书,f)那时侯是怎样上课的?

g)联系我们现在上课的情形,h)谈一谈对私塾上课的看法。

i)齐读第一段。

学写“孙、私、诵、思”。

a)观察田字格,b)以及字形结构和压线笔。

c)四人小组讨论学习“孙、私、诵、思”。

d)师范写,e)生书空。

f)生练习书写。

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思考课后问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读文。

2、抽读生字。

二、学习2-6自然段

1、自由读2-6自然段,2、说说主要讲了什么事。

3、默读2-6段,4、想想你有什么不5、明白的地方。

6、生置疑,7、解疑。

8、出示小黑板:

9、生齐读词语。

10、生在组内讨论这些词语的意思,11、并进行汇报。

12、讨论学习“例、段、糊、涂、晃、吓、呆、鸦、雀、拿、厉、既、养、良”。

(1)生汇报记字方法,(2)并组词或造句。

(3)读一读比一比:

功--工胆--旦鸦--牙吓--下糊--胡

(4)读完这几组字,(5)你发现了什么?(每组字的读音相同(6)或接近,(7)每组字中的第一个字是形声字)。

(8)复(9)习生字。

a、小组长抽卡片,b、小组成员读生字。

c、开火车读生字。

8、有感情地朗读第2-6自然段

9、分角色朗读。

10、谁再来说说你有什么体会?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该怎样做?

三、学写“刚、鸦、吗、养、良”

1、观察田字格,以及字形结构和压线笔,注意观察立刀旁的写法。

2、师范写,生书空。

3、生练习写。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听写生字。

3、写生字。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

2、听写生字。

二、学习第7自然段

齐读第7自然段,深入体会最后一句话:“从此,孙中山一有不懂的事情,就主动地问,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请学生说说我们该怎样对待我们的学习。

朗读第7自然段。

三、学习语文天地“改掉坏习惯”

1、生看第七页“改掉坏习惯”,四人小组讨论:你要改掉哪些坏习惯。

2、生讨论,师巡视。

3、生在全班交流汇报。

4、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我们要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改掉上课时插话等坏习惯,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知识。

四、练习

扩词

私()()()()思()()()()

养()()()()良()()()()

照样子说一说

认真地背诵()地背诵()地背诵

()地听()地说

口头练习说一说,看谁说得最好,大家来评一评。

五、布置作业

1、预习《字典大楼》。

2、背诵《不懂就问》。

板书设计:

不懂就问

孙中山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后反思:

这篇课文通过孙中山小时侯的故事告诉孩子们学习应该养成不懂就问的好习惯,但是讲述的是旧时代的生活故事,距离现代生活较远,学生接受起来有困难,为了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课文,在课堂上,我引导他们质疑,通过合作理解重点词句如“私塾、照例、戒尺”等,引导他们抓住重点词句来深入理解课文。我还把课文的学习与学生的课堂学习相结合,不断地鼓励学生能够大胆提问,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见解。我在今后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质疑习惯,从爱问、敢问到善问,分层次提高。

字典大楼

教学目标:

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识字。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韵律美,逐步学会查字典的方法。

培养学生查字典、用字典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写好本课的生字;培养学生查字典、用字典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字典的感情,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1、学生每人一本《新华字典》。

2、练习查字典,并在课上展示查找的结果。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师出示一则谜语,请大家猜猜:

老师不说话,肚里学问大。有字不明白,就去请教它。

生猜谜底(字典)。

字典是小朋友的老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看看课文里的小朋友把字典比做了什么。

板书课题:字典大楼

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诗歌,自主识字

1、自主读文,尝试查字典自主识字。

自读课文,画出生字。

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如:问一问,猜一猜,查一查等。

合作查字典:同桌合作查找本课的生字,识记词语。

2、生汇报识字情况。

生汇报记字方法,并组词或造句。

指名说出自己认识的生字或提醒同学容易记错的词语。

生说,师相机板书。

开火车读生字。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思考:这首诗共几个小节?每个小节几句话?

2、师:你喜欢哪个小节就读哪个小节,说说读懂了什么

三、练习

1、读一读比一比:

址--止码--马智--知砖--专愿--原

2、读完这几组字,你发现了什么?(每组字的读音相同或接近,每组字中的第一个字是形声字)。

四、书写“品、典、血”。

1、观察田字格,以及字形结构和压线笔。

2、师范写,生书空。

3、生练习书写。

五、布置作业

1、复习生字。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文。

抽读生字。

二、朗读、学习诗歌

1、师范读诗歌,要求生边听边思考不懂之处,做到不懂就问。

2、生置疑,解疑。

3、出示词语,生朗读。

选择词语造句。

师范读诗歌,生轻声跟读。

生自己练习朗读诗歌。

男、女生分读。

指名生上台朗读诗歌,生评议。

小组讨论课后问题:常查字典是个好习惯,用你的经验说一说查字典有什么好处。

三、学写“楼、教、科、识”

1、观察田字格,以及字形结构和压线笔。

2、师范写,生书空。

3、生练习书写。

四、布置作业

1、复习生字。

2、自读《林卡上学》,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

1、认识逗号、句号,2、学会使用句号。

3、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4、调动学生主动精神,5、克服6、坏习惯。

7、用“一()不8、()”填词并造句,9、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能力。

10、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11、养成改错别字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能力和独立阅读能力,养成改错别字的好习惯。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听写生字

二、读一读,比一比

功--工胆--旦鸦--牙愿--原

址--止码--马智--知砖--专

1、读题目。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同桌合作口头组词。

4、齐读。

三、复习句号、逗号的使用。

1、出示小黑板:

先生讲得很仔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生默读此段,要求:注意句号和逗号。

3、四人小组讨论,逗号和句号要怎样使用。

4、学生汇报总结:

逗号通常在一句话中使用,表示这一句话还没说完。

句号一般在一句话结束时使用,表示着句话已经说完了。

5、标点符号练习。

6、讲评。

四、填一填,选一个词语造句。

1、出示“一声不响、一字不错”,师范读。

2、提示:这些词语的前半部分应读重一点。

3、生练习读这两个词语。

4、生做练习:一不()

5、生汇报,师将这些词语写在黑板上。

6、生先说意思,再用这些词语造句。

7、全班齐读这些词语。

五、布置作业

造句本:用“一()不()”这样的词语造句。

第二课时

一、学习《林卡上学》

1、小组自读《林卡上学》。

2、生齐读《林卡上学》,师正音。

3、小组讨论:读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生汇报总结。

二、改掉坏习惯

看图观察:他们所说的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

举例说说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

说说自己有什么坏习惯?要怎样才能改掉坏习惯?

三、学改错别字

1、出示小黑板,并读一读:

我有一个好习惯。

我用一个小本子,把自己写的错别字改正,记下来,经常翻看。

2、生填写书本上的表格,师巡视。

3、实物投影:生填写的表格,并让生说一说。

4、师小结: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一来我们的错别字就会越来越少。

(五)布置作业

复习生字、课文。

预习新课。

制作改错字的小本子。

[第一单元《好习惯》(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