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高二年级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总结(通用8篇)

高二年级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总结(通用8篇)

时间:2023-10-13 08:54:09 作者:FS文字使者 高二年级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必修三历史知识点总结(通用8篇)

军训总结是对自己在军训过程中的表现、进步和不足进行反思和总结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考试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学习中提供一些指导和借鉴。

高二年级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一

(1)1775~1783年的独立战争,美国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赢得独立。

(2)1846年美国从英国手中取得俄勒冈。

(3)1899年美国提出对华"门户开放"政策,首先得到英国承认。

(4)一战后期,美国加入协约国作战,企图与英法争夺战利品。

(5)一战后美国企图凭借世界经济霸权地位,实现统治全世界的野心,同英国力图保持海上霸权,继续扩大殖民地的意图发生矛盾,英美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在巴黎和会上,英法美共同操纵会议,并共同策划反苏。国际联盟成立后,因受英法控制,美国没有参加。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通过《四国条约》埋葬了英日同盟,《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

(6)一战后许多问题上英美采取相近态度或共同行动。如武装干涉苏俄革命,德国赔款问题和绥靖政策。

(7)二战爆发后,英美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密切配合,协调行动,对打败法西斯作出了贡献。

(8)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霸权,打着反殖民主义旗号,排斥英法势力。英国无力与美抗衡,在国际事务中追随美国。

美日关系

(1)1853年美国人柏利率舰队首先打开日本大门。

(2)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引起美国不满,府院之争反映美日对中国的争夺。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打破了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九国公约》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大国共同支配的局面。

(3)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损害美在华利益,美助蒋抗日。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美日在亚太地区角逐,最后美败日取胜。

(4)日本投降后,美为扩大在东亚的势力,派军以"盟军"名义单独占领日本。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偏袒侵华日军战犯,还保留了日本天皇制。

(5)二战后,美国大力在经济上扶植日本,尤其是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向日本大量订货,刺激了日本经济发展。60年代末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进入70年代美日经济竞争剧烈,政治上日本开始奉行独立自主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双方矛盾加深。

高二年级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二

一、背景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代。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政治: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文化:礼贤下士,私学兴起,学术下移。直接原因:不同阶级代表著书立说,形成“争鸣”局面。

二、概况

1.孔子。政治思想,核心“仁”和“礼”。“仁”反对苛政;调整好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遵循“忠恕”之道。“礼”符合西周名分等级制度。“为政以德”。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教育思想,办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当仁不让于师”;“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文化典籍,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评价,“仁者爱人”具有积极性,“克己复礼”具有保守性。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文化也具有重要影响。

2.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尊为“亚圣”。“仁政”学说和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人性本善”说。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评价,“仁政”、“民本”思想对约束、缓和阶级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并不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重义”对今天的精神文明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3.荀子.战国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唯物论);“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认为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治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的观点。杂取百家,但思想主体继承了儒家学说。评价,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4.儒家结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手段实现统一;儒家学说倡导“仁”“仁政”,不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故不受重视。

5.老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朴素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无为而治”、“小国寡民”。评价,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6.庄子.(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消遥”(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从自然.

7.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兼爱”、“非攻”、“尚贤”、“节俭”.评价: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结论: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出现大量小生产者,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他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环境来发展生产,故墨家学说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8.韩非.(代表新兴地主的利益),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中央集权;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评价: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法家思想适应战国后期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为新兴地主阶级所接受。

三、意义

1.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2.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3.法家学说:其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国历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高二年级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三

1、汉字的发展历程:

(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六千多年前,“图画文字”出现。

(2)象形字后来逐渐符号化,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3)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2、书法艺术的'形成:

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中国书法兼具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自觉地创造书法美成为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艺术形式。

3、代表人物及特点:

(1)魏晋楷书有定鼎之功,钟繇、王羲之贡献。

(2)唐代楷书步人盛世,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各具特点,分别被称为欧体、颜体和柳体,成为后人学习、临摹的范式。

(3)魏晋以来,草书盛行不衰,名家辈出。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朝的张旭、怀素等,都是草书大家。

(4)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等人的行书,历来备受世人喜爱。

高二年级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篇四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

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2、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

(1)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2)强调人的价值。

(3)代表人物及主张:

1、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3)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

(4)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2、影响: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著有《理想国》一书,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主张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

2、柏拉图的这种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他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基础解读】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的背景:

(1)出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著名的工商业城巾。在激烈的竞争中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他们重视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经营手段创造财富。

(3)教会严格控制着文化思想的发展。

二、文艺复兴

1、性质: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借古代文化之名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

2核心:人文土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3、表现: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表现出来。

4、代表人物:

(1)薄伽丘,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文学家,代表作短篇小说集《十日谈》。作者抨击了封建道德和教会的禁欲思想,宣传人类平等,主张发展人的个性。

(2)但丁和彼特拉克,他们和薄伽丘一起被誉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但丁在他的长诗《神曲》中,率先对教会的丑恶现象表达了憎恶。彼特拉克的代表作是《歌集》,他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

(3)达.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一扫中世纪的呆板拘谨的宗教气息

5、文艺复兴的扩展:

16世纪以后,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开始更多地关注人及人生活的世界。

三、宗教改革

1、原因:

(1)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

(2)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势力很大,教会不仅在精神上统治着德意志,还从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财富,德意志因此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3)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激化了矛盾。

2、马丁.路德改革:

(1)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列举兜售赎罪券的种种谎谬,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2)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无需购买赎罪券。他主张每个信基督教的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3)影响: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许多地方兴起,形成了不受罗马教皇控制的基督教派,这些教派统称为新教。新教除了路德派以外还有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民众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文主义得到进一步的传播和发展。

第7课启蒙运动【基础解读】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

1,原因:

(1)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

(2)自然科学取得重大进展。

(3)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的愿望日益强烈。

2、代表人物: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一大批启蒙思想家。3、思想主张:

(1)启蒙思想家们不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进一步发展了人文主义。

(2)他们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只有人自己的“理性”。“理性”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4、影响:

启蒙思想家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努力构建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美好时代。他们以生动的文笔,通过戏剧、小说等形式,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昧,提倡科学、自由和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1、伏尔泰,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

2、思想主张:

(1)猛烈抨击天主教会,称教皇为“两足禽兽”,号召人民粉碎教会这个邪恶势力。

(2)他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

(3)他提倡“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

(4)他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孟德斯鸠:

(1)反对君主专制,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2)影响:孟德斯鸠学说否定了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他的代表作是《论法的精神》。

4、卢梭:

(1)著有《社会契约论》一书,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思想。

(2)他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

(3)卢梭还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三、启蒙运动的扩展

1、康德: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著有《纯粹理性批判》等著作,对启蒙运动作了经典的总结。

2、评价: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传播了自由和平等思想。启蒙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欧洲范围,极大地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二年级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五

易错点

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对西方的了解并不深入,只是开研究、学习西方之先河。

2、坚持“中体西用”的不只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还有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3、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变法,新文化运动则喊出“打倒孔家店”,但二者的本质都是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易混点

1、近代史上几次不同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思想解放”是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批判和反对当时在社会上仍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思想文化,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思想解放”,则是用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社会问题,并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解放”就是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地主阶级抵抗派与洋务派的比较

抵抗派以林则徐为代表,洋务派以奕訢、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两派虽都属地主阶级的派别,但两者目的的侧重点不同。抵抗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即抵抗外来侵略;而洋务派则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即维护清朝统治,镇压人民反抗斗争,也含有抵御外侮的意图。

3、维新派与洋务派虽然都主张向西方学习,但主张明显不同。洋务派维护封建制度和思想文化,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实行君主立宪制,改革教育制度,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向西方学什么”。两派主张不同的根源在于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4、维新派(改良派)、革命派都属于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但具体的主张并不同,维新派(改良派)都要求保留清王朝,实行君主立宪制,而革命派则要求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维新派(改良派)反对用革命的手段和方式,革命派坚持用武装起义的手段。

5、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学习,就抓住三大特征、四个阶段

深化的历程;三是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如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例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四个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学“制度”;1915年至1919年,资产阶级学“思想文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到“走自己的路”。

高二年级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篇六

1、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积极消极影响。

2、正确看待两宋和辽、西夏、金之间的.和与战。透过现象看本质。

3、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和作用。正确评价。

4、宋、辽、夏,宋金对峙图,契丹,党项,"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

5、元朝的历史地位(大统一,大融合,大制度)。

6、元朝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

7、三大发明,沈括、郭守敬及其科学成就,理学,宋词、元杂剧。

高二年级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七

商朝时期:“商人”(商朝人善于经商)出现、货币为贝壳、商业由官府控制;

春秋战国:由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其中,商人陶朱公范蠡被后世商人尊为祖师。

二、秦汉商业初步发展

b、表现:西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对外贸易发展,出现了许多商业中心:长安、洛阳、邯郸等,每个城市都有专供贸易的“市”,它与住宅区严格分开。

三、隋唐商业进一步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相对缓慢)

原因:农业发展、手工业进步,运河开通表现:金融方面:柜坊(银行雏形)和飞钱出现

城市繁荣:长安、洛阳、益州、扬州

市场发展:城市中“市”“坊”分开,农村集市发展

对外贸易: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唐设市舶使

高二年级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归纳篇八

(1)诗经:收录了西周到春秋的'三百多首诗,分风、雅、颂三部分,是现实主义的源头、儒家经典。

(2)楚辞:屈原是代表人,《离骚》是代表作、浪漫主义源头。(“风”“骚”并称)

(3)汉赋:词藻华丽,手法夸张,内容丰富,反映大一统景象。代表人物有司马相如、张衡等。

(4)唐诗:社会繁荣、对外开放、科举考试促进了唐诗的繁荣。代表人物有李、杜、白等。

(5)宋词:有柳永、李清照等为代表的婉约派,苏轼、辛弃疾等为代表的豪放派。

(6)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代表人物有关汉卿、马致远。

(7)明清小说: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出现了四大名著以及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等。

相关范文推荐
  • 10-13 最新禅语佛家经典语录(优质19篇)
    环保标语可以传递正能量,唤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重视。设计环保标语时要注意避免使用过于抽象和深奥的专业术语,使其更易理解。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简短但富有内涵的
  • 10-13 爱国卫生月简报内容(实用14篇)
    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总结中要客观地反映环保工作的成果和不足。环保行动的力量是巨大的,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能够创造出美好的未来。爱国卫
  • 10-13 最新银行职员廉洁从业心得体会(实用8篇)
    读书心得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记录下来的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军训心得范文9:军训使我变得更加自信,我相信只要有梦想,就必须拼搏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银行职员廉洁从
  • 10-13 最新开学初一精彩 初一开学周记精彩(汇总8篇)
    理想是人们一生追求的目标,它赋予我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写理想时,要将自己的愿望转化成行动计划,制定一系列可操作的目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理想总结范文,仅供
  • 10-13 三八妇女节趣味活动方案(大全16篇)
    婚礼策划的过程中,与新人的沟通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要确保他们的期望得到满足。如果您正在进行广告策划,不妨看看以下精选的广告策划范文,或许可以帮到您。三八妇女节趣
  • 10-13 幼儿园全体教师开学讲话稿(通用15篇)
    感恩可以让我们更加懂得感激他人的帮助和关爱,同时也能够传递自己的善意和温暖。如何用感恩的心态来面对工作中的压力和挑战?我们可以从以下的感恩例子中获取启示,学习如
  • 10-13 最新学校给学生评语 学校学生评语(精选16篇)
    经典作品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写经典作品需要我们有深度思考和广博知识,能够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融入作品中。优秀作品能够为我们提供丰富的阅读体
  • 10-13 2023年节约用电用水的倡议书六年级 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倡议书(实用14篇)
    诚信是法治社会的基础,是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法律价值。诚信是政府公信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需要政府积极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诚信范文,仅
  • 10-13 初中助学金申请书(优秀14篇)
    助学金申请书的写作过程需要充分准备,以争取获得更多的经济资助。以下是一些离婚申请书的实用模板,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组织和表达离婚的诉求和要求。初中助学金申请书篇一
  • 10-13 高校自招自荐信(模板9篇)
    高校自招自荐信篇一尊敬的老师:您好!我是来自xxxx中学的xxx,您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完我的自荐信,我深表感谢和深感荣幸。我喜欢运动,尤其喜欢篮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