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说课稿的读后感(实用5篇)

说课稿的读后感(实用5篇)

时间:2023-10-07 11:39:34 作者:翰墨 说课稿的读后感(实用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的读后感篇一

突破难点:理解“灵魂”含义

六.课后反思:

1.优点: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突出,运用小组讨论和展示成果的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2.不足:在思想情感教育方面,可以再采取更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人生意义,价值认识上有一个提升。

说课稿的读后感篇二

11月3日参加了武进区送教下乡,有幸聆听了庄**老师老师上的《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感受颇深。

一、上课伊始,教师送给学生一句名言:方法比知识更重要。教师教给学生一个学习方法:抓重点词语理解课文。教师的教学始终围绕着这一方法开展,引导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做到了小学语文教学从知识向能力、方法的转变。

二、老师的教学目标抓得准。从课题入手,确定了“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学习谈迁在逆境面前的人生态度”这个目标,为后面有的放矢的教学做好铺垫。

三、重点词句抓得准。这篇课文由“信念”开始,到遭受“厄运”,再到“打不垮”的信念,所以在教学中老师采用了循文教学,平铺直叙,从整体思考抓住“厄运、信念、打不垮”三个关键词总领全文的学习,再逐词逐句有所侧重的引导学生品读。

四、人物情感体会得准。能紧紧围绕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这一主题入情入境地把学生带到谈迁的内心世界,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高大形象进行深透理解,让学生有切身的体会和准确把握,把学生带入文字的情境之中,让读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老师能用生动的语言去熏陶学生,用浓浓的意境去感染学生,用充沛的激情去打动学生,用深刻的哲理去启迪学生。

说课稿的读后感篇三

本文作者吴功正是当代作家、文艺评论家、美学家,1997年7月初,他应一些台湾学者之邀,赴台讲学,期间,他游览了著名的阿里山,并为之陶醉,回国后写下此文。文章通过移步换景的方法,形象地描写了游览阿里山所见的迷人风光,抒写了作者独特的内心感受。文章文质兼美,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移步换景”的写法,故在教学中作简单处理,把主要精力放在品评、诵读文章优美的语言上,让学生充分体会文章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了解作者移步换景的写法,认识祖国的壮美山河,品味作者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1、按游踪顺序,移步换景的写法;

2、富有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高山青》,营造学习氛围。

板书阿里山纪行

听读课文发现思路

(多媒体展示)应注意的词语

一泓静谧红桧

溢出孕生山岚

作者通过“移步换景”的方法把阿里山一幅幅富有鲜明特征的画面舒展自如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一步步把读者带进迷人的`阿里山,带到阿里山的灵魂——神木。

第二板块赏读美文发现妙处

五、学生讨论、交流,找出文中描写阿里山景色的段落,分别朗读。

板书

深山水潭清澈

原始林区宁静

曲径青苔厚密

木桧林海神奇

六、反复诵读、想像、品味美文、美景。

1、一同学读文章,同桌闭目想像阿里山美景;

2、欣赏阿里山风光图片,回味文中描写的阿里山美景,品味作者用词及语言美。

七、通过以上诵读、品味

学生摘抄优美语句,体会语言特色并用固定格式说明原因。这里准备一些例句,用以启发学生并提供比较材料,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深化认识。

这一句用(的方法)描写(展示、突出、表现------)了

语言特色

对偶、比喻、排比、设问、反复生动形象

整句、散句长短句——轻松舒展

有节奏感

引用、化用——古典气息

第二板块赏读美文

发现妙处

多媒体配乐

配深山水潭、原始林区、曲径清苔、古桧林海等图片

第三板块仿写练习总结升华

八、用自己摘抄的句子的形式与方法仿写。然后交流、诵读。

九、总结(在乐曲《高山青》中进行)

本文语言典雅、凝练、和谐、畅达,句式多样,节奏感强,富于音乐美,具体体现在节奏美、拟声美、修辞美和音节美等四个方面,同时作者托物抒情、融情于景,又充分展示了情韵美。我们读这篇文章,会感到其声音和婉宽舒、柔美,从中可以体会作者的欢乐、爱慕之情。

十、作业

课外搜集阿里山的有关资料。

板书设计

深山水潭清澈

原始林区宁静

欢聚台北——游山曲径青苔厚密——下山

木桧林海神奇

说课稿的读后感篇四

听了李老师的教研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学到了很多。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这堂课上,不难发现,学生平时就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默读、边读边圈画、回答问题时注重完整性等等。特别是阅读习惯,教师指明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时,被叫到的学生在白板上圈画技巧纯熟,对关键词的把握也很精准:20多年、6次修改、50多岁、40多万字,基本都抓住了重点。这些不是一朝一夕能教会的。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自主学习和有效学习的基础。而学习习惯的培养也依赖教师的在平时每节课中的“有意识”。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抓住“一百多里”这一个信息点,李老师给学生创设了情境:在这一百多里的.路途中,他渴了,就……饿了,就……累了,就……脚上起了泡……他顾不上休息,来到目的地。在讲到国榷被盗,李老师同样引发学生设想谈迁的内心。在想象中,学生体验到了谈迁编写国榷的艰辛与国榷被盗之后的焦心。想象、体悟是重要的语文能力。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发展。在整堂课中,李老师多次抓住重点段落让学生读,有的地方是学生自读,学生自己体会文章,有的地方是教师引读,通过教师语气的渲染,加强学生的感悟,而到关键的地方还要多次读、叫多位学生起来读。学生也在多次的朗读中队谈迁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更有体会,读得一次比一次有感情,一次比一次好。

此外,把谈迁第二次编写国榷和第一次作对比,更加深了学生对谈迁不屈不挠意志。李老师在上课时融入了极大的激情,以自己的感情带动学生的感情,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课文。这些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学习的地方。

说课稿的读后感篇五

教学目标:1.欣赏阿里山的如画美景。

2.学习本文移步换景的写法。

3.欣赏本文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的语言。

授课过程:

一.导语:

1.提到我们祖国的宝岛台湾,同学都了解它什么呢?

(学生自由发言)

2.老师小结:提到台湾,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它发达的影视业、便利的`交通、美丽的夜景等。其实台湾虽小,但它却有着宜人的风景。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介绍阿里山的文章。因为在台湾流传这样一句话:“不到阿里山,何以能说到了台湾?”

2.本文作者吴功正,他是当代作家、文艺评论家、美学家。7月初,他应一批台湾学者的邀请,赴台湾讲学,交流两岸文化。在此期间,他游览了阿里山,并深深陶醉于此。他想应把美丽的阿里山的阿里山描绘出来介绍给大陆读者,让更多的人了解它,于是这篇文章就产生了。

二.通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表示作者行踪的短语或句子。

(明确:“台北松山机场”“台湾的中部城市嘉义”“然后改乘森林小火车进山”“经过三个小时的运行,到了阿里山站”“从火车站到神木,尚有一段路程”“峰回路转,迂回穿过一片林区”“曲径幽路”“几乎在树身之间穿行,我们终于看到了神木”“下山的路上”)

2.老师小结:这种.写作的方法叫“移步换景”(即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把看到的不同景物依次描写下来。一般游记都采用这种方法。)

3.作者真正开始描写阿里山的景色是从第几节开始的?

(第四节开始)

4.那么第三节的作用是什么?

(过渡,承上启下)

5.第一节不写景与课文有何关系,可否去掉,为什么?

(不可,作用是奠定抒情基调和引出下文。)

6.文中一共描写了几幅画,请同学们试着用四字短语概括一下。

(深山水潭、青苔幽径、原始林海、千年神木)

三.欣赏美景,赏析语言。

1.配乐朗诵每幅图

2.学生分小组讨论语言的特点。(老师提醒从修辞手法、语言的节奏美、图画的情韵等角度去讨论。)

3.老师小结:a.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适当运用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b.语言富于音乐美和情韵美,典雅、凝练、和谐、畅达,句式多样,富有美感。

四、拓展与讨论

1.为什么说“神木是阿里山的标志和灵魂?”这说明什么?

2.假设在坐的是游客,而你则是小导游,请设计一段阿里山景区的解说词。

《阿里山纪行》教学设计2由本站会员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范文推荐
  • 10-07 走进经典读后感 走进中华经典水浒传读后感(大全5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走进经典读后感篇
  • 10-07 最新神奇旅行读后感(大全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
  • 10-07 关雎的读后感(优质5篇)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
  • 10-07 最新为你自己读书读后感(模板8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我给大家整
  • 10-07 2023年莫高窟读后感(优秀5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 10-07 独立的我了不起读后感 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读后感(精选5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读后
  • 10-07 2023年读鸡汤意思 心灵鸡汤读后感(优秀8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
  • 10-07 2023年教父小说读后感(精选9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
  • 10-07 最新海女儿读后感(模板10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
  • 10-07 2023年田螺姑娘读后感(精选5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