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讲话稿>2023年观潮教学教案第一课时(大全9篇)

2023年观潮教学教案第一课时(大全9篇)

时间:2023-10-15 03:17:08 作者:温柔雨 2023年观潮教学教案第一课时(大全9篇)

通过制定安全教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避免各种安全风险和事故的发生。感兴趣的教师可以看看这些小学教案样本,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观潮教学教案第一课时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读准“gkh”三个声母的音,认清字母的形,正确书写。

2、过程和方法:在欣赏画面的过程中,体会三个声母的朗读,能通过观察认识gkh。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习拼音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情趣

1、收信

师手拿一信封:小朋友们,早上,拼音王国的邮递员叔叔给我们送来一封信,谁来读读这封信呢?(邀请一(6)班小朋友到拼音王国来共度中秋佳节)

2、谈话

师: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去吗?

生:

生:

师:好,现在我们就赶快去买车票吧,老师把小朋友们分成了四个队,每队都有自己的车票,读得最好,表现最好的队员,就能幸运的拿到车票(出示画有车子,上边写着拼音字母的卡片,生读对了,就把车票给他们)

各队读

二、教学新课

生回答

师总结,师生互动,说说这幅图

3、教学g

师:今天,代表拼音王国的拼音宝宝们,来迎接我们小朋友的,就是由鸽子带来的g,谁能跟g打个招呼(叫一生来读,读的好,就叫他来当当小老师,教教小朋友,学生跟小老师读)

师:谁能编个顺口溜记记它?

请生编顺口溜,想出一条,就请他当小老师,其他小朋友跟读

师:g在拼音王国中,也有自己的家,小朋友们,你们能找到g的家吗?(出示写有g的四线格)

生观察,找到g在拼音格的位置,说笔顺,书空,生说,师写

师:好,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跟g做个游戏吧,

你拍一,我拍一,我们认识ggg

你拍二,我拍二,我们记住ggg

你拍三,我拍三,g是我们的好朋友

你拍四,我拍四,我们大家坐坐好

4、扶放学习kh

出示可爱的kh的剪纸

师:g还带了两个好朋友来迎接我们小朋友的到来,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它们吗?

生可自由读

师:认识k的小朋友举手,那么我们来叫一下k吧

同样,叫读的比较好的小朋友来当小老师,示范口型,领读,跟读

用手放在嘴前,感受发k的气流比发g的气流强

念h

师:现在,我们小组来比比,叫叫h,看看哪个小组,把h叫得最美啦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其实,kh也一直藏在我们的图画中,看哪个小朋友火眼金睛,一下子就找到他们啦!

师:小朋友们的眼睛真亮啊,那谁能编个顺口溜,记记他们呢?

生编顺口溜,并当当小老师

师:现在,我们一起到gkh的家里去吃月饼吧,可是,我们还不知道kh的家啊,它们的家在哪里呢?(出示写有kh的拼音格)

师:我们到了gkh的家,他们给我们送上了字母形状的月饼,看看,哪个小朋友吃的月饼是最好的(生完成书中描红部分)

打乱顺序,各组分别和gkh说再见

5、书写gkh

师:我们乘着我们的小车,回到了我们的教室,小朋友们,gkh对我们那么好,我们是不是应该封回信表示感谢呢?写信给别人,字一定要写的工整,现在,请小朋友们马上拿出《课堂作业本》练写gkh,先描红,再写!写好的小朋友,先自己看看,自己觉得可以啦,再给组长看!

三、总结

[gkh第一课时(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观潮教学教案第一课时篇二

1.通过熟读韵文,使学生初步了解动物冬眠的.知识,培养学生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2.识记8个一类生字,学习鸟字旁、竹字头两个部首,会写甲、鸭两个生字。

[教学重点]

识记8个一类生字。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活动软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动画导入、相机识字

1.同学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

2.这么多同学都喜欢冬天,那你们可高兴了。冬天已经到了,你们看。

4.冬天给同学们带来许多欢乐,有几个小伙伴也很喜欢冬天。这不,它们也来到了雪地上。

动画出示小鸡:你们看这是谁?

动画出示小狗:这又是谁?

(生字卡出示狗字)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它是怎么写的?我们以前也学过带犭的字,谁还记得?这些字多是小动物的名字,这些小动物有什么特点?认读狗字。

动画出示小鸭:我想大家一定也认识它吧?

动画出示小马:你们看这又是谁呀?

观潮教学教案第一课时篇三

教学目标:

1、给句子加标点符号。

2、读词读句。

3、练写左中右结构的字。

4、熟记成语。

5、朗读背诵一句古文。

6.看图选词说话、写话。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字词句的训练。

难点:口语交际。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计划:练习1、4、5等抄写在小黑板上。(略)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完成书上各练习。

课外:背诵、写话。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进一步明确题目要求。

2、指导。

(1)复习背诵《标点符号歌》。

(2)指名朗读第一句话,根据标点符号歌的意思确定应用什么标点.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明确逗号、句号要写在句末后一格的左下角,问号、叹号写在句末后一格的左半格里。

3、练习。

(1)指名朗读第三个句子。

(2)学生在自己书上练习加标点。

4、反馈。

(1)展示标点点得正确的同学的作业,表扬符号书写形状规范、位置正确的同学。

(2)指出存在不足,进行纠正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教师帮助学生弄清本题学习要求。

2、指导。

第一组句子。

(1)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读一读第一行的两个词语:“一遍”和“一遍又一遍”。

(2)比较两个词,知道“一遍又一遍”表示好多遍。

(3)指导读,“又”要读重音,强调遍数多。

(4)指名读小黑板的两个句子。

这封信我读了一遍。

这封信我读了一遍又一遍。

(5)讨论两个句子意思的不同。

(6)指导朗读两个句子。

第二组句子

(1)指名认读三个句子。

(2)比较这三个句子的不同点、相同点。

3、练习。

4、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认读要写的字。

(2)说说以前描红所提出的要求。

(3)老师范写,说出书写注意点。

3.练习。

学生描红、临写,师全班巡视、指导。

4.反馈。

表扬写字好和姿势好的学生。

[练习3(第一课时)(苏教版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观潮教学教案第一课时篇四

四季(第一课时)

执教者:徐炜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七、九”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2、读准字音、读通顺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初步感受四季的特点和美。

教学重难点:自主识字、练习朗读。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

(一).(课件放四季图片):小朋友,今天老师把春、夏、秋、冬四个姐妹都请到了咱们教室。你看,她们来了。

(二).小朋友,看了四季的美景,你最想对大家说什么?

二、朗诵课文,感知内容

(一).下面就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走进美丽的四季吧?(范读)。

(二).过渡:好听吗?其实它就在我们的课本上,想不想像老师那样读一读课文,那就赶快打开课本读一读吧。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认准字形)

(一).自由读课文:自读课文,如果遇到不会读的字,该怎么办?难读的地方呢?

(二).学生自由读读,师巡回指导

(三).交流反馈:

1.指读:谁来读给我们听一听?同时比比谁听得最认真,能听出他读的好和读的不好的地方。

2.评一评:可以让指正的学生教一教?应该怎么读?那你读来听一听?(教师的评价紧跟在后)

3.小结:刚才小朋友的小耳朵都很聪明,听得认真仔细,相信大家学了生字后会读得更好。

(四).识字:(课件“摘红花”)

1.记字音:出示11个生字

(1)谁会读?领读。

(2)去掉拼音、谁能读?指读、开火车试读。

2.记字形:想个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1)四人小组讨论:自主学习

(2)交流识字方法:你们小组记住了哪个字,说说方法

四、熟读课文

(一).读准了字音,再读课文,肯定比刚才读得好。请大家把课文读两遍,咱们来比赛读。

(二).比赛读:

1.说规则:这样吧!你最喜欢读哪一小节,最有把握读好它,就选哪一小节参加比赛。为了使每一位选手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请选择好小节,好好读读,准备准备,开始。

2.赛前准备。

3.指名赛读。

4.评委点评:你认为哪位选手读得最棒,说说他棒在哪里?

5.教师随机再次正音,点拨。

(三).多种形式读:通过比赛,我们大家学会了不少读好课文的方法,还想读吗?

1.四人小组中,喜欢同一小节的小伙伴可以一块读。

2.小组内自主读文。

3.听了小朋友读得那么高兴,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行吗?我想读春天的!

(1)你发现了什么?

(2)你也能像老师这样有感情地读你喜欢的那一小节吗?

(3)学生自主读。

五、学习书写生字

(一).过渡:读好了、读通顺了课文,我们就来写一写文中的4个生字吧!

(二).指导书写:

1.读读:七、儿、九、无

2.找找:有什么相同点?要注意些什么?

3.范写学生写

[四季(第一课时)(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观潮教学教案第一课时篇五

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走上一段阴暗的仄仄的楼梯,进到一间有一张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一幅布帘。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叫我等着她。

我在她桌前坐下,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来看,忽然听见外屋板门吱地一声开了,过了一会儿,又听见有人在挪动那竹凳子。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看见我似乎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来。我问她:“你要打电话吗?”她一面爬下竹凳,一面点头说;“我要xx医院,找胡大夫,我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我问:“你知道xx医院的电话号码吗?”她摇了摇头说:“我正想问电话局……”我赶紧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家去呢?”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他就会来的。”

我把电话打通了,她感激地谢了我,回头就走。我拉住她问:“你的家远吗?”她指着窗外说:“就在山窝那棵大黄果树下面,一下子就走到的。”说着就噎、噎、噎地下楼去了。

我又回到里屋去,把报纸前前后后都看完了,又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来,看了一半,天色越发阴沉了,我的朋友还不回来。我无聊地站了起来,望着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景,看到那棵黄果树下面的小屋,忽然想去探望那个小姑娘和她生病的妈妈。我下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橘子,塞在手提袋里,顺着歪斜不平的石板路,走到那小屋的门口。

我轻轻地叩着板门,刚才那个小姑娘出来开了门,抬头看了我,先愣了一下,后来就微笑了,招手叫我进去。这屋子很小很黑,靠墙的板铺上,她的妈妈闭着眼平躺着,大约是睡着了,被头上有斑斑的血痕,她的脸向里侧着,只看见她脸上的乱发,和脑后的一个大髻。门边一个小炭炉,上面放着一个小沙锅,微微地冒着热气。这小姑娘把炉前的小凳子让我坐了,她自己就蹲在我旁边。不住地打量我。我轻轻地问:“大夫来过了吗?”她说:“来过了,给妈妈打了一针……她现在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我问;“她吃过东西吗?这锅里是什么?”她笑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我想起了我带来的橘子,就拿出来放在床边的小矮桌上。她没有做声,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橘子来,用小刀削去上面的一段皮,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探捏着。

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她没有说下去,只慢慢地从橘皮里掏出一瓤一瓤的橘瓣来,放在她妈妈的枕头边。

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变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橘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橘灯照你上山吧!”

我赞赏地接过,谢了她,她送我出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我的朋友已经回来了,看见我提着小橘灯,便问我从哪里来。我兑:“从……从王春林家来。”她惊异地说:“王春林,那个木匠,你怎么认得他?去年山下医学院里,有几个学生,被当做共产党抓走了,以后王春林也失踪了,据说他常替那些学生送信……”

当夜,我就离开那山村,再也没有听见那小姑娘和她母亲的消息。

但是从那时起,每逢春节,我就想起那盏小橘灯。十二年过去了,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她妈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

观潮教学教案第一课时篇六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课文中“潮来时”这部分的学习

三、教学时间:一课时

四、教学准备:《观潮》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潮来前”,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点拨学生理解“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字。

(1)师引生答

当教师说出因为“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之后引导学生说出:“所有吸引了许多人到这里来观潮”。

(2)教师再三诱导提问,让学生理解“观”在不同的词语中,表达的意思不同。

“观潮”中的“观”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意思一样吗?在教师的再三提问中让学生讲出“观潮”中的“观”是看的意思,“天下奇观”中的“观”是景象的意思,在这里是指潮来时的景象。进而讲解课题《观潮》即观天下奇观。

2、让学生了解“潮来前”钱塘江面的景象及观潮人的心情。

(1)读中找。让学生按照教师的问题,找出写潮来前江面景象及人们心情的句子。

(2)读中听。在一名学生朗读出“平静的江面,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句子之后,让基他学生在听读中说出潮来前江面上很平静。

在一名学生朗读出“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句子之后,让其他学生说出观潮人的心情急切。

(二)精学“潮来时”,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

1、看课件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

教师提出:“如果你们就在观潮的人中,你们的心情急不急呢?老师找来了大潮到来时的课件你们想不想看呢?”在师生的问答中,教师让学生带着“潮来时有哪两点给你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问题看课件。

2、学生看完课件,回答出“潮的声大,浪高这两点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之后,教师指导学生自读课文第3、4自然段,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三处“写潮来时的声音”和四处“写潮的样子”。

(1)知潮声。让学生读出三处写潮声的句子后,指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概括其声的方法:“声像什么?响声怎么样?”在学生回答后,将学生回答得最确切的“闷雷”、“越来越大”、“山崩地裂”板书在黑板上。

(2)知潮形。用以上的方法,将学生概括最全面又准确的“一条白线”、“拉长变粗”、“白色城墙”、“白色战马”板书在黑板上。

(3)知其序。先让学生观察黑板上板书的潮之声和形的词语,并让学生回答出:从潮声与形的变化中可知作者是由远及近地观潮。

再让学生从第3、4自然段中找出由远及近这一观察顺序的词语:“远处”、“过了一会儿”、“水天相接”、“向前移动”、“再近些”、“越来越近”。

(4)训其说。训练学生把潮来时声、形有条理地说。先让全体按板书内容练习说,再让学生加上表示观察顺序的词练习说,然后请一个学生有条理地说出以下内容: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闷雷滚动的声音。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在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白线向前移动变粗拉长,再近些,形成了白色城墙。那浪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

(5)解其声。让学生从远听如“闷雷”,近闻如“山崩地裂”使人听到“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感觉“大地好像颤动”这些词语中,理解钱塘大潮其震耳欲聋,声势之大动人心魄。

(6)解其形。让学生逐句分析:

先认清比喻句:“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再理解其义:“一条白线远看潮细、长的样子”;“白色城墙”说明浪高(六米),潮头直立向前移动,可见潮水是汹涌而来;“白色战马”齐头并进,说明后浪涌前浪,一排浪刚过另一排浪紧跟,可见水势既大,速度之快,给人以势不可挡之感。这不是一般的浪,罕见的浪,这不是一般的潮,是罕见的潮。

(7)解其情。教师先发问:“如果你们就在观潮的人之中,此时你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看课件。

镜头之一:闻其声不见其形。让学生理解此时观潮者是“人声鼎沸”,到处都在喊“潮来了”的声音。

镜头之二:闻其声见其形。让学生理解此时潮声是“人群沸腾”,比刚才的喊声更高,情绪高涨。

镜头之三:声如“山崩地裂”,形如“白色城墙”、“白色战马”。此时教师问为什么书中不写人的声音了呢?让学生理解水势浩大胜过人声而人闻此声见此形张口咋舌,惊而无语。

三个镜头,在形象与语言的结合中,让学生理解观潮人的“喜”、“惊”之情。

(8)表其情。教师先小结:钱塘大潮声巨大、浪罕见令人又惊又喜使人惊心动魄。然后让学生用这样的感情朗读“潮来时”这部分。

(三)自析“潮过后”,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知其余威,进一步理解潮势。

教师让学生带着“潮过江面景象会是什么样”的问题自学、自析。

学生从潮头“奔腾而去”、“余波还在漫天卷地地涌来”分析中理解潮头汹涌,余威犹在。

学生从“霎时”一词的分析中,理解潮头一眨眼就过,进一步理解江潮速度之快。

学生从“江水涨了两丈来高”的分析中进一步理解大潮这奇。

学生从“依旧”一词的分析中,进一步理解“潮前这静”--“潮来之动”--“潮过之静”的变化。

学生从平时是江水流向大海,现在是海水往江里倒灌,这一罕见的奇景中,分析出观潮人对钱塘大潮壮丽、奇观的自然现象的赞美之情。

(四)再忆“潮来前”,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天下奇观”。

1、在教师提出的“潮过后”江水突涨,高出两丈来高;“潮来时”声势浩大、浪高罕见都说明大潮之奇,而“潮来前”是不是也能说明奇这一问题,让学生再读“潮来前”这一段。

学生从“八月十八”时间上找出大潮时间上与平时的潮不同,从时间比一般的潮推后三天说明“奇”。

2、教师从这些奇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大潮“午后一点左右”才到,而清早观潮者已“人山人海”的描述中,让学生理解以人潮衬海潮--从另一个角度说明特殊的潮引人入胜。

(五)师生归纳板书

1、从“思想线”的归纳中教给学生解词的方法,“天下奇观”中的“奇”是指特殊,声形巨大,海水倒灌异于一般。

2、从潮的“形、声、线”的归纳中让学生理解“动--静--动”的写法以及以静衬动的描写手法。

3、请三个同学有感情朗读“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其他同学听读中再次看课件。站让学生的心情与作者同“急”、同“喜”、同“惊”,同“赞”。变作者赞美钱塘大潮天下奇观、热爱祖国山河的笔下之情,为学生的心中之情。

附:板书设计

思想线声形线感情线

天下奇观

特殊潮来前(静)(急)

观声巨大闷雷鼎沸

越越白线(喜)

浪罕见潮来时长粗(动)

潮城墙

战马(惊)

山崩地裂

水位高潮过后(静)(赞)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

观潮教学教案第一课时篇七

1、了解作者

2、掌握生字、难词;理解课文思路。

3、了解课文的外貌描写、行动描写。

二、教学思路

三、教学过程

1、介绍作者。

检查预习要求1,学生交流“冰心”文学常识卡片后,教师补充讲解,使学生明确:

冰心,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谢婉莹。19生,福建闽侯县人。“五四”运动时开始文学创作。19参加文学研究会,后出版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1932年在燕京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研究英国文学。回国后在多所大学任教,并出版诗集《春水》和散文集《寄小读者》。《寄小读者》礼赞童心、母爱、自然、祖国,深受读者喜爱。1946年去日本东京大学任教,1951年回到祖国。回国后出版了多部儿童文学作品集、散文集和译作。《小桔灯》就是儿童文学作品集中的一部。冰心的作品充满爱心,语言清新隽丽,朴素晓畅而又含蓄不露,曾熏陶和启迪了几代人的心灵。冰心因此受到国内外广大读者的尊敬和爱戴。

2、检查预习要求2,掌握生字的音和形。

仄薯揉叩髻朦胧踪

3、理清思路

(2)讨论,明确:

除了开头(第一段)写回忆、结尾(最后一段)写思念外,课文中间部分可分为两个层次:初遇与探望。这两个层次中写了小姑娘的三件事情:上山打电话、在家照顾妈妈,做灯送客人。

4、复述课文

根据课文思路要求学生复述,以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

5、学生默读,找出描写小姑娘外貌、动作的语句。

动作描写:(!)打电话:挪动、登、摘、缩、爬下、点头……

(2)做小桔灯:拿、削、揉捏、掏、穿、挑、放、点……

6、请学生反复朗读描写小姑娘外貌和行动的文字。

第二课时

1、了解外貌描写、行动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初步学会从人物外貌、行动和语言的描写来分析人物的思想。

2、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

3、理解作品中的一些含蓄语句。

二、教学过程

1、分析外貌描写的作用。

讨论,明确:

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描写了小姑娘的相貌和衣着。从“瘦瘦的苍白的”、“冻得发紫的”、“破旧的”、“光脚”等词语可以看出小姑娘的幼小、瘦弱、贫穷,也可以看出作者充满怜爱的感情。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一个穷苦人家的小女孩的形象。

2、分析行动描写的作用。

课文多处地方写到了小姑娘的行动,如打电话被“我”看见后她“吃了一几惊,把手缩了回来”,“一面爬下竹凳,一面点头”;“我”去她家,她“愣”,“微笑”,“招手”,不住地“打量”;“”我送橘子,她”用小刀削“,”轻轻地揉捏“,”慢慢地掏出”和“放”;“我”站起来要走,她“拉”“拿”“穿”“挑”“点”“递”,以及“画”和“按”。作者对小姑娘制作小桔灯的过程作了细腻、生动的描写,这是又文章所表现的中心决定的。

引导学生圈出以上的动词后,可以采取两个小环节加以教学:

(1)思考:这种行动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

既发映了小姑娘的聪明、能干,即“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实况,更表现了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从行动描写分析人物思想性格,切忌零敲碎打,胶柱鼓瑟。

(2)用词语替换法感受作品遣用动词的精当。

如描写制作小桔灯的过程,用“割”、“挖”、“缝”、“扎”等动词来代替“削”、“掏”、“穿”、“挑”等,就远没有原作准确、传神。

3、分析语言描写的作用。

本文的人物描写虽然不是教学重点,但也值得一提。小姑娘的形象呼之欲出,机警、懂事、乐观,也得益于简洁传神的语言描写。当“我”要走的时候,“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我们大家也都好了。’”从“一定”、“就”、“都”等词语可以看出,小姑娘对前途、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或者说充满了幸福的期盼。

4、分析环境描写,结合介绍写作背景。

结合医学院学生被抓和王春林失踪这一情节的补叙,思考、讨论,明确:

作者回忆的是1945年的饿往事,当时中国社会正值“黎明前的黑暗”,国民党政府加紧镇压共产党人和抗日爱国志士,广大人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作者“用简朴的、便于儿童接受的文字,来描述在这一个和当时重庆政治环境、气候,同样黑暗阴沉的下午到黑夜的一件偶然遇到的事,而一切的黑暗阴沉只是为了烘托那一盏小小的‘朦胧的橘红的光’,怎样冲破了阴沉和黑暗,使我感到‘眼前有无限的光明’”。(冰心《漫谈〈小桔灯〉的写作经过》)

5、了解补叙的作用。

学生默读第11段,明确:这一段通过“我的朋友”的话做了两点补叙:一是山下医学院的几个学生“被当作共产党抓走”了,一是小姑娘的父亲“常替那些学生送信”。这一补叙揭示了小姑娘思想性格形成的社会基础和家庭影响。

6、领会小桔灯的象征意义。

(1)学生齐读9、10两段。

(2)联系全文内容,思考:小桔灯有什么象征意义?课文为什么以“小桔灯”为题?

讨论,明确:

小桔灯,在那个黑夜如磐的年代,出自一个镇定、勇敢、乐观的小姑娘之手,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它象征光明,象征未来,它以自己微弱而顽强的光照亮了生活的前景。小桔灯是小姑娘的化身,用小桔灯的“朦胧的橘红的光”给了我鼓舞,使我觉得“眼前有无限的光明”,使“我”忘不了这小桔灯和小姑娘。以《小桔灯》为题,既含蓄又形象,更能突出中心思想。

7、理解含蓄语句

本文有一些较为含蓄的语句,如:“她像安慰我似的: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又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文章结尾,通过“”我的思念,对这两句话又作了重复。对比,要引导学生结合小姑娘的语言、动作加以揣摩,明确:

第一个“好”指妈妈的病好了,心情也好了;第二个“”好”指大家都会过上好日子,表现了小姑娘在艰难的日子里仍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观潮教学教案第一课时篇八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事件的经过和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如何从战役的具体过程中了解以弱胜强的原因。

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有关《赤壁之战》背景资料,并通过预习,大致了解火攻是分哪几步进

行的,每一步都做了什么?

教师:挂图、朗读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顺序及结构,知道这是一场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以少胜多根本原因,从中获得启发和收益。

二、抓住重点认真分析

1.指名朗读课文。

思考:本文的重点部分是第几部分?概括这部分的意思。

(第三部分是全文的重点。这部分的意思是:黄盖诈降,驾船火烧曹营,大败曹军。)

(2)这次战役是用火攻的方法取胜的,那么火攻是分哪几步进行的?每一步都做了什么?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第五至十一自然段,概括自然段段意。再把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自然段合并。思考“火攻”分几步。

3.指名说说自然段段意。

4.分组讨论分析。(出示下面第五至第十一自然段段意,认真分析归纳合并。)

第五自然段:黄盖写诈降书给曹操。

第六自然段:趁东南风,黄盖驾船驶向曹军。

第七自然段:黄盖的船中装的全是火药。

第八自然段:黄盖驾船直冲曹军,曹操毫无防备。

第九自然段:黄盖命令士兵点火,火烧曹营。

第十自然段:曹营中火光冲天,乱成一片。

第十一自然段:曹军大败,曹操逃跑了。

学生汇报:

(第五自然段为一层:黄盖写诈降书给曹操;第六自然段至第八自然段应合在一起,是写黄盖趁东南风,驾着装满火药的船,飞快地驶向曹军。第九、第十自然段应合在一起,是写火烧曹营的情况;第十一自然段是写曹军大败,曹操逃跑了。那么,火攻就是分四步进行的。)

下面我们分组朗读火攻这四步的内容。

请大家继续分组讨论,把火攻这四步用小标题或简明的提纲概括出来。

学生汇报或抽小组代表到黑板板书出来。

(一)写诈降书,施火攻计

(二)满载火药,借东南风

(三)火船冲曹,大火漫天

(四)带兵追杀,曹军大败

老师小结:火攻的四步,这种小标题,还有的同学编的跟这种意思相同,但表达有所不同。这没关系。只要动脑,只要意思对,就可以了。大家的积极性非常值得肯定。

5.火攻的四步,咱们清楚了。但“火攻”之计能得以实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

是什么?--东南风。请找一找,画一画,读读。

(文中三次写东南风。第一次:这一天东南风很急;第二次:“江南隐隐约约有些船,趁着东南风向北岸驶来。”第三次:不错,趁着东南风来的正是黄盖的船。)

6.文中为什么多次写东南风?假如没有东南风,会怎样?

(因为“东南风”是周瑜、黄盖完成“火攻”妙计的根本条件。前边文中讲了,周瑜调兵遣将,驻在赤壁,同曹操的兵隔江相对,曹操的兵在北岸,周瑜的兵在南岸。只有在刮东南风之时,“火攻”计划才能实施。正因为这样,文中才多次提到东南风。)

(假如没有东南风,黄盖去诈降,装满火药的船就不可能行得像箭一样快。船行很慢了,容易被曹操发现情况不对;更糟糕的是,点了火的船,因没有风,不等火船靠近,就会被曹兵发现而想法子阻止,那么,再好的妙计也无法实施了。)

7.东南风是“火攻”妙计得以圆满实施的关键。那么,周瑜和黄盖根据什么情况制定了“火攻”之计?从书中找出有关段落读读。再分析。

(1)敌众我寡,不宜持久,应速战速决;(2)曹操战船连接,不利行动;(3)战船及其帆篷等物都是易燃物。周瑜和黄盖从敌我双方的力量分析,同时他们了解到曹操战船相连的弱点,从而想到了火攻之计。

8.指名按顺序复述火攻的具体步骤。

三、总结全文,提高认识

1.集体朗读课文。

讨论分析:

“赤壁之战”中,周瑜为什么能以少胜多?曹操惨败的原因是什么?

(周瑜能根据敌我双方的情况,认真分析,利用天时地利,巧妙地扬长避短,使弱势转为优势,因而能以少胜多,战胜曹军。曹操自恃兵多将广,小看东吴,轻敌自傲,不可一世,认为拿下东吴如囊中之物。更致命的是采取了错误的措施--连船,因而得到了惨败的下场。)

我们可以用哪三个成语来概括?谁能上来把它写出来?引导学生板书:

知己知彼

百战百胜

骄兵必败

2.学完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想法和收益?

(历史上的故事,能为我们这些后人敲响警钟。我认为“骄兵必败”是很有道理的。以后,无论在学习上、工作中一定切记不能骄傲更不能在成绩面前忘乎所以,要谦虚谨慎,不断进步。)

(学习了课文,我体会到在困难面前,不能退缩,一定要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去克服它,战胜它。)

(做任何事都要善于分析,要用最巧妙的方法,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益。)

教师小结: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它确实使人从中受益匪浅。我们无论对待什么事情,都要善于分析制定方案,要优中选优,要牢记傲兵必败的道理。让我们永远谦虚,不断进步!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摘抄自己喜欢的词句。

五、板书设计

(一)写诈降书,施火攻计

知己知彼

(二)装满火药,借东南风

17.赤壁之战百战百胜

(三)火船冲曹,大火漫天

骄兵必败

(四)带兵追杀,曹军大败

[《赤壁之战》第二课时(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

小橘灯(第一课时)(教师中心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观潮教学教案第一课时篇九

小女孩摘下一片花瓣,

轻轻放在妈妈的枕边。

表一份心愿,

道一声祝福,

妈妈的脸上漾起了微笑。

小小的花瓣,

像绒布一样柔软,

淡淡的清香随风飘散。

小小的女孩,

像露珠一样透亮,

你不就是那片清香的花瓣吗?

《花瓣飘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由本站会员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范文推荐
  • 10-15 公司员工辞职报告样本(优质11篇)
    实践报告的撰写是对我们实践过程的一个回顾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并改进实践方法。以下是一些整改报告的实例,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公司员工辞职报告
  • 10-15 电力配电论文题目(通用8篇)
    电力配电论文题目篇一1系统硬件及结构1.1系统硬件构架系统采用运行稳定的c/s结构体系,使用oracle10g数据库。1.2系统的价值方便易用的操作形式,节省使
  • 10-15 2023年先抑后扬的写人 写人的心得体会(精选8篇)
    提纲是写作的基石,它能够帮助我们构建一个有序和连贯的文章框架。创建提纲时可以借鉴经典范文或优秀作品的结构和组织方式。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提纲的作用和写作技巧,小
  • 10-15 最新数与形教学课件(优质8篇)
    爱国标语可以传播爱国主义理念,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想要创作一条令人振奋的爱国标语,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国家的历史与文化。以下是一些激发人们爱国热情、
  • 10-15 2023年小班美术画太阳教案 太阳美术教案(通用15篇)
    小学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制定的详细指导教学的书面材料。音乐舞蹈教案:通过音乐舞蹈,培养大班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身体协调能力。小班美术画太阳教案篇一1、能根据故事情
  • 10-15 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年终总结(优秀8篇)
    每次学习一门新知识,我们都应该总结并反思,以便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教师总结范文一:教学经验总结与反思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年终总结篇一转眼间,20xx年已经过去,现从以
  • 10-15 2023年可爱的活动反思 可爱的企鹅教学反思(通用8篇)
    决议是智者之所为,它可以让我们更加明智地选择、决策和行动。决议的执行也需要注重宣传和解释,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这些决议范文包括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投
  • 10-15 2023年幼儿园棋类活动教案(实用12篇)
    二年级教案的制定需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些中班教案范文涵盖了中班各个教学领域的内容,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幼儿园棋
  • 10-15 2023年比赛主持稿串词(优质8篇)
    岗位职责的执行需要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这也是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做好岗位职责的同时,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在下面的示例中,你可以找到
  • 10-15 打电话幼儿园小班教案(大全8篇)
    教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设置教学方法和活动。这些一年级教案范文不仅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还注重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打电话幼儿园小班教案篇一1、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