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总结>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反思我们的祖国真大(汇总5篇)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反思我们的祖国真大(汇总5篇)

时间:2023-09-24 11:30:47 作者:温柔雨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 大班语言活动反思我们的祖国真大(汇总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篇一

一、设计意图:

进入了大班的主题《中国娃》,我感受到了孩子们有着强烈的认识自己的祖国的愿望,爱国教育也是幼儿园尤其是大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我们的祖国真大》这首诗歌共分为三节,节奏感强,读来朗朗上口。诗歌运用对比手法以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了祖国的博大,生动形象的讲述了南北的气候差异及东西部的人文差异,简单易懂,表现了作者对祖国深深的爱。借助诗歌的特点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此节活动。

二、活动目标:

1.从同一时候各地气候的不同感知祖国真大。

2.感知诗歌的趣味性,学习用图标朗诵、记忆诗歌。

3.初步尝试创编诗歌内容。

三、活动准备:

1.课件中含有中国地图一幅;绘制与诗歌内容相符的图标(雪花,鲜花,滑雪、游泳、吃西瓜的孩子)。

2.幼儿事先已了解各地的天气预报。

3.幼儿画册》(第一册p19),配套磁带。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地图,引起幼儿兴趣

师: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对了,是中国地图)它有点像什么呢?(雄鸡)

(二)回忆天气预报,感知在同一天祖国各地天气的不同

小结:我们国家很大很大。南方和北方在同一时间里气候不一样,冬天北方很冷,南方很温暖。(看图片,感知南北方的温度不一样)

(三)学习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

1.播放磁带诗歌。

幼儿回忆诗歌内容,教师将有关图片逐一贴在地图相应的位置上,如雪花,鲜花,滑雪、游泳及吃西瓜的孩子。

师:我们来看一看!这么多的内容你们都听到了啊,你们的小耳朵真灵啊!我们一起说一说吧!

2.幼儿观察少掉的图标,并会朗诵诗歌。(放课件)

师:真是难不倒你们啊!接下来用你的小脑筋想一想!

(四)创编诗歌

1.思维扩散

师:你们还知道北方有什么?南方有什么?北方和南方的孩子在同一个时候还会做什么?(南船北马、南米北面、南甜北咸、南涝北旱……)

2.教师整理幼儿的回答,鼓励幼儿进行诗歌的创编。

师:刚才宝宝们说了好多,我们一起把它编到我们的诗歌里好吗?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篇二

活动目标:1、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受祖国的伟大。2、了解不同地方的人在同一时间在过着不同季节的生活。活动准备: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各一张活动过程:1、出示中国地图,请幼儿介绍自己所知的有关中国的知识。重点引导幼儿了解北方是个冬天来的较早,并且比较冷的地方,南方是个温暖的地方,一年四季都盛开鲜花。2、学习朗诵诗歌的一、二两段,感受中国的地方之大。3、展示世界地图,介绍世界的地区温差。引导幼儿了解世界上人在同一时间在过着四季的生活。4、学习朗诵最后一段的儿歌。跟着老师朗诵3"4遍后,提醒幼儿要注意感情,声音有高有低。5、小组朗诵大赛。]在朗诵中结束活动。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篇三

使幼儿初步了解祖国地域之辽阔广大,激发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本市(县)、中国地图各1张。地球仪两个。一朵小红花。每个幼儿备一张自己的照片(不超过2寸)。1、我的家在哪里教师出示本市(县)地图。并提问:“谁能从这张图上找到我们的幼儿园?”当幼儿找到时,请用小红花贴到幼儿园的位置上。再请幼儿继续寻找“我的家在哪儿?”小朋友分组到地图前找自己的家,找到自己家的小朋友,可把自己的照片贴到上面去。经过大家一番寻找和粘贴,一幅生动、亲切的“我的家”的地图制成了。2、我们的祖国--中国真大教师出示地球仪,并提问:“谁能找到中国在什么地方?”“我国周围有哪些国家?”此时,教师出示世界地图,引导幼儿在世界地图上和其他国家比较,最后得出“我们中国在世界上是个很大的国家”的结论。3、中国的南方和北方教师引导幼儿用生动的事实(我去旅游,爸爸出差……)说明我国南方和北方距离之大。如“我和爸爸去南方(海口),坐了三天火车才到。”“我和妈妈去北方(齐齐哈尔),坐了两天火车才到。以此说明中国之大。作为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我国的地域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到过哪些地方?说一下它们美丽或者特别的地方。(学生互相畅谈到过地方的感受)

二、观看、欣赏:

1、教师出示中国地图,让幼儿观察、欣赏地图,了解我国的地域风情,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丽,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美丽富饶的国家。

2、老师与幼儿共同欣赏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注意倾听,体会包含的感情。

师:听后,请幼儿思考:诗歌里是怎样说我们祖国的?

什么地方冬天比较寒冷,甚至下雪?什么地方一年四季如春,鲜花盛开?

小结:我国地域广阔,南北气候相差较大,北方一年四季分明,冬冷夏热;南方一年四季比较温暖潮湿。(举例说明一些城市,北方城市如寿光、济南、北京等;南方城市如广州、杭州、厦门等)

3、指导幼儿看课本插图,再读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祖国各地的人们在同一时间做着不同的活动,明白我国的地域广阔、南北气候差异大。

我们的祖国真大!北方,有冬爷爷的家,十月就飘大雪花。

我们的祖国真大!南方,有春姑娘的家,一年四季盛开鲜花。

啊!伟大的祖国是妈妈。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在同一个时候,有的滑雪,有的游泳,有的围着火炉吃西瓜。

4、有感情地通过多种方式朗诵诗歌,如师范读、学生领读、齐读、指名读等,使幼儿进一步明确朗读的节奏、语速等,体会诗歌蕴含的情感。

三、总结:

设计《我们的祖国真大》活动时,可以让孩子通过观看祖国美丽风光的插图,了解祖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特点,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让孩子通过了解祖国各地不同的人做着不同的活动,明白我国南北方不同的气候差异,体会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大班语言活动教案篇五

《我们的祖国真大》是一首赞美祖国的诗歌,一般都结合国庆节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其语言精炼,节奏琅琅上口,同时又蕴含着韵律美,适合大班幼儿学习。这首诗歌不仅语言生动形象,而且运用了比喻与对比的手法,用冬爷爷与春姑娘、雪花与鲜花、滑雪与游泳、火炉与西瓜勾勒出了一个美丽又博大的祖国形象,主题突出,幼儿通过学习和朗诵能够感受和体验到祖国的美丽、富饶、强大,萌发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以下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2.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感受诗歌语言的简练之美。

3.了解我国有地域广阔、南北方差异很大的特点,为祖国的辽阔博大感到自豪。

其中,重点是理解诗歌内容,有表情地朗诵诗歌。为了更好地完成活动目标,需做以下准备:

1.活动之前一周,教师和幼儿将共同收集的有关祖国风貌、物产、各民族特色等方面的图书、图片、旅游的照片布置在语言区。

2.认识中国地图。

3.设计一张贴有诗歌图谱的卡通地图。

二、说教法

《纲要》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针对诗歌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中我将运用直观法、提问法、游戏法来加深幼儿对诗歌的体验和理解。

1.通过拟人化卡通地图帮助幼儿理解诗歌。

2.通过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幼儿有目的细致观察、积极思考。

3.通过游戏方式激发幼儿学习与朗诵诗歌的兴趣。

三、说学法

活动中我充分利用诗歌本身的拟人、比喻色彩较浓的特点,根据诗歌内容制作有图谱的卡通地图,引导幼儿在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演一演的轻松氛围中学习,通过观察、比较、角色扮演等学习方法为途径,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

观察法是幼儿通过视听感官积极参与活动,通过观看卡通地图直接获得关于祖国真大的信息。

比较法是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对画面图谱的比较,来发现诗歌中祖国南北两地的不同,并运用语言来表述这种发现,从而加深对“我们的祖国真大”的理解。

角色扮演法是将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全部拟人化,幼儿通过边朗诵边表演各自的动作来展开诗歌情节,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扮演过程中的角色对话既是诗歌的语言又是角色的语言,生动有趣,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大班幼儿学习特点和年龄特征,我对教学过程做了如下安排:

1.观察卡通地图

教师引导幼儿调动原有的经验。通过地图来探究祖国之大,并初步感知“东西南北中”。

通过观察地图上的图谱,比较各地的不同。

重点理解“在同一个时候”。教师:现在,我们来看在同一个时候,东西南北中的孩子分别在干什么?说明什么?此环节通过诗歌的语言来感知祖国的辽阔。3.比较诗歌语言,欣赏诗歌。

a教师朗诵诗歌

师:这张地图上藏着一首优美的诗歌,仔细听——

春姑娘——鲜花

东西南北中——滑雪、游泳、吃西瓜

启发幼儿发现最后一句的秘密:为什么要围着火炉吃西瓜?调动幼儿已知经验,丰富幼儿关于西部的一些知识。

b看图读诗。

师:这真是一首既优美又有趣的诗,我们一起读一读。

通过读图的方式既能巩固幼儿对地图中东西南北中的印象,又能调动多种感官促进幼儿在读图中理解诗歌内容,记忆诗歌的语言。

4.变换多种方式,学习并朗诵诗歌

师幼对颂师:来,你们念一句,我念一句,我们来试一试。

扮演角色朗诵教师分组设定角色,大家根据角色朗诵相应的内容,并做自己创编的动作。

集体朗诵在充分熟悉诗句结构和内容的基础上大家集体完整朗诵。

通过师幼对颂到分角色表演朗诵最后到集体完整朗诵是一个递进的过程,这样安排充分考虑到了幼儿的学习特点,以变换方式来激发幼儿学习与朗诵的兴趣,在动静交替中抓住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结束部分

教师对幼儿的学习表现进行肯定。并请幼儿将图片再次贴到地图上,将地图展示在活动墙上,幼儿课后结伴分组表演朗诵。整个活动以图为主线,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地图——比较不同——欣赏诗歌——学习朗诵,既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现力,又教给了幼儿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幼儿在不断的发现与探索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领略到祖国的辽阔与博大。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