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读后感>阿德勒超越自卑读后感(大全8篇)

阿德勒超越自卑读后感(大全8篇)

时间:2023-10-15 03:38:16 作者:笔舞 阿德勒超越自卑读后感(大全8篇)

感恩是一种修炼,它需要我们不断锤炼自己的内在素质,培养自己的感恩心。感恩需要不断提醒自己去看到他人的善意和帮助。以下是一些关于感恩的经典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分享。

阿德勒超越自卑读后感篇一

好久了,都不知道要写什么,因为根本就没有读懂,只是在王湖的提醒下,才了解了阿德勒的一些理论,说说对这些理论的理解吧。

阿德勒认为人的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合作上的竞争,首先是合作,对于孩子来说,也是要先体会合作。

合作,我理解的,就像是拼图,每一块都有缺口,也有优势,但是每一块都可以发挥作用。每个人既可以在合作中实现自我价值,也可以在合作中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我们所受的传统教育无疑与阿德勒是相违背的,是建立在竞争基础上的。从小孩子们就在各种“比”中生活,妈妈们在一起的讨论是哪个孩子说话早、哪个孩子长的高、哪个孩子学习努力……到了学校,更是显而易见的竞争状态。

竞争,如果不是基于合作的,带给有优势的人的,是一种觉得我比别人好的成就感,用这种方法来认同自己,这种感觉不是发自内心的,是来源于外部的;而对于没有优势的人,也是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的感受,是一种否定的,我没有别人好的自卑感。

我们忘记了我们应该是一种共同生活的状态,我们应该是合作的。如果丈夫擅长的不是细心的做家务,那么放手让他在工作中一展身手就是最大的支持;如果妻子擅长的不是与人交流,那么给她一个安静稳定的家庭来料理,就是给她一个最好的平台。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在争夺权力,而没有思考我们该怎样分担婚姻中的各种事务。

对于孩子来说,在成长阶段,无条件的接纳,帮助他们成为他们本身的样子,就是一种合作,“顺”着他们成长,让他们强烈的感受到自己,他们就具有了一种内心的力量,拥有这种力量后,就更容易接受竞争了,并且不容易在竞争中迷失。

一种心理学的观点是,人在童年时期受到的伤害、忽视会影响到他的未来,如果想要未来不受影响,必须进行弥补。而阿德勒认为应该着眼于未来,不用回头舔舐自己的伤口,只需要大步前行,让自己更强壮。这也是《正面管教》中“关注于解决问题”的来源。

修复伤口的过程,也许对成长是有用的,但是追寻伤口的过程,却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因为毕竟事情已经过去,不能重头来过,即使找到原因,要么是无法更改,要么已经造成影响,都是一个否定自己的过程。何不积极关注于怎样改善,改善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建立自信的过程,是充满希望的。

阿德勒超越自卑读后感篇二

接触到的'大多数朋友都说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非常强的学科,在翻看了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超越自卑》后,我才发现心理学的另外一面,它也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超越自卑》一书中,阿德勒以平易轻松的笔调,描写了自卑感的形象、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人如何克服自卑感,将其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获取光辉灿烂的成就。

作者阿德勒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郊外一个米谷商人的家庭中,排行第二。他的家庭富裕,全家都热爱音乐,但是他却认为他的童年生活并不快乐,不快乐的原因来自他的哥哥,他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赶不上哥哥的成就。他自小患有驼背,行动不便,因此他哥哥的蹦跳活跃使他自形惭愧,而觉得自己又小又丑,事事都比不上他的哥哥。尽管如此,他却是个友善而又随和的孩子。五岁那年,他患了一场几乎使他致命的病,痊愈之后,他便决心要当医师。

长大后阿德勒进了维也纳大学,1895年得到了医药学位,两年后,他和来自俄国的留学生蒂诺菲佳娃娜结了婚。蒂诺菲佳娃娜是个飞扬跋扈、能言善辩的女性,最关心她祖国的社会革命。她特立独行和阿德勒所处阶级的保守风气并不十分协和,阿德勒在他的回忆录里说:男女平等这件事,说比做容易得多。由此可见,他们的婚姻生活最初可能有些小磨擦,不过后来两人倒也能相敬如宾,白首偕老。

阿德勒曾经熟读弗洛伊德所著的《梦的解析》一书,他认为它对于了解人性有莫大的贡献。有一度,他曾在维也纳一本著名的刊物上,写文章辩护弗洛伊德的观点,结果弗氏写信给他,邀请他加入弗氏所主持的讨论会――有人因此认为阿德勒是弗氏的学生,其实大谬不然,他们是并驾齐驱,等量齐观的。虽然他的观点与弗氏迥然不同,但是,他仍然在1902年加入了弗氏的集团。此后,他即成为这一集团的领导人之一,饱受弗氏的赞誉,并继承弗氏之后,成为维也纳心理分析学会的主席,及心理分析学刊的编辑。

1907年,阿德勒发表了《由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补偿》,而使其名声大噪。他认为:由身体缺陷或其它原因所引起的自卑,虽然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病,但是在另一方面,它还能使人发奋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例如: 古代希腊的戴蒙斯赛因斯原先患有口吃,经过数年苦练竟成为著名演说家;美罗斯福总统,患有小儿麻痹症,其奋斗事迹,更是家喻户晓之事。有时候,一方面的缺陷也会使人在另一方面求取补偿,例如:尼采身材羸弱,可是他却弃剑就笔,写下了不朽的权力哲学;宴婴身材矮小却成为齐国宰相。诸如此类的例子,在历史上或文学上真是多得不胜枚举。这些人都曾经有过自卑,并超越了自卑,他们所获得成就弥补了他们生理的缺陷,这就是阿德勒的补偿心理理论。

那么他们是怎样克服自卑超越自我的呢?从他的理论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自卑,是个人对自己的不恰当的认识,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遇到困难、挫折时往往会出现焦虑、泄气、失望、颓丧的情感反应。一个人如果做了自卑的俘虏,不但会影响身心健康,而且会使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得不到发挥,使人觉得自己难有作为,生活没有意义。所以,克服自卑心理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健康问题。

充分认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心理特点,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夸大自己的缺点,也不抹杀自己的长处,这样才能确立恰当的追求目标。特别要注意对缺陷的弥补和优点的发扬,将自卑的压力变为发挥优势的动力。

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学会在各种活动中自我提示:我并非弱者,我并不比别人差,别人能做到的我经过努力也能做到。认准了的事就要坚持干下去,争取成功;不断的成功又能使你看到自己的力量。

不要总认为别人看不起你而离群索居。你自己瞧得起自己,别人也不会轻易小看你。能不能从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得到激励,关键还在自己。要有意识地在与周围人的交往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优点,多从群体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能力,这样可预防因孤陋寡闻而产生的畏缩躲闪的自卑感。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在理想的情况下,我们能通过这种自卑心态的驱使改造环境、改善自己,从而获得安全感、建立优越感,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为了摆脱自卑而选择错误的方式和错误的目标,最后,自卑就会演变成为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超越自卑,是一场自己与自己的角逐,是一次与自己内心的真实对话,是一个自己向自己学习的过程,更是另外一种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人生。

“你对整个世界的态度,决定了整个世界对你的态度。”超越了自卑,也就获得了成功的基石——自信。也就因此与成功的康庄大道越来越近。希望此书能够让广大的教师、家长们完整地认识自卑,并从其中获得对人生新的理解。

阿德勒超越自卑读后感篇三

人或多或少地都有自卑情结。因为世上没有完人,与他人相比,都会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弱点和不足。有自卑情结并不可怕,关键是一个人如何看待它。有的人知道自己存在的不足和缺陷,会理性地树立切合实际的目标,信心百倍的努力奋斗,想法设法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克服不足,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不断地完善自我,取得人生的更大辉煌。有的人却杞人忧天,自认倒霉,沉浸在对环境、对社会、对他人的抱怨中,封闭隔离自己,最后萎靡不振,走向灰暗的人生结局。

当我们面对自卑时,该如何超越呢?该书作者奥地利的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人是社会的人,既然是社会的人,那就必须放到社会中去解决这些问题。给这种自卑赋予现实意义,并且把这种意义,建立在对他人有价值,对社会发展进步有益处中。在付诸行动中加强与他人合作配合,为了这个意义共同努力奋斗。这样,你才能超越自身的自卑情结,使得你的人生才有价值和意义。

作者总结了制约人生的三大问题:第一,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就必须适应地球环境,在地球的适应中生存。第二,我们与他人共同生活在同一个社会中,我们必须学会与他人相处。第三,人类有两种性别,男女关系的和谐发展是人类延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所以,一个人如果可以将其人生意义定义为为他人和社会谋取利益,那他做任何事情都会先考虑他人。对他人对社会就不会冷漠,会更加感兴趣。这样,对职业、社会和婚姻中遇到的问题都会很好地处理好。并能够克服自卑,超越自我,战胜各种精神疾病,使人生光彩夺目。

当下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仅凭一个人单打独斗很难胜任一项工作的完成。这就需要团队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处处为他人着想,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完成任务,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婚姻家庭中也是如此。男女之间要地位平等,相互忠诚、相互信赖,要有责任感。要让对方感觉到自己是最有价值的,是被需要的,是最好的伴侣和朋友。这种感觉,需要你要实际行动去证明。如果一个人只考虑自己如何获得幸福和快乐,而不愿意受约束于婚姻,更不愿意去为对方考虑。这样的婚姻终将会葬送在自己手中。

我们感知到的事物从来不是事物本身的样子,都是用我们的认知经验和标准,经过大脑思维的过滤处理后作出的一种解释,它不是一种客观事实,而是我们的一种主观判断。而这种主观判断都是人们赋予一定的现实意义来感受出来的。其实我们的感受是我们自己对现实的一种解释。我们感知的不是世界本身,而是我们主观解释后的世界。因此,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比事物本身更重要。要想使自己活得快乐,就要永远用快乐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不管世界和他人如何对待你。因为我们无法改变我们所处的社会和环境,也无法改变他人对我们的看法和评价,能改变的只有自己对该事件的看法。

《自卑与超越》是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2015年7月1日出版的图书,作者阿弗雷德。阿德勒。下面由小编给大家整理,欢迎大家阅读参考!阿德勒自卑与超......

阿德勒超越自卑读后感篇四

《自卑与超越》这本书,总地来说,是一本实用类书籍,书中从头到尾都在叙述自卑产生的原因以及告诉人们如何帮助人们(尤其是儿童)克服自卑情绪的方法。

在作者看来,生命的意义就是:自我的提升;与社会的合作;两性关系的和谐,即:职业;社交和两性。这三个方面只要有一个方面出问题了,那我们就很难认定他是一名成功人士,他也很难感觉到幸福。

由三项中有两项都是明显和他人合作的项目可以看出来,生命的意义其实是对社会的贡献,甚至自我提升一项都是要和他人合作我们才能真正地取得成功。

人类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够称之为人,由此来看,这个观点并不有失偏颇。

接下来便是自卑感和优越感的问题了,其实这都是源于童年时期家长或者教师对于孩子的态度所导致的,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就容易成长为一个优越感大于一般程度的人,就容易骄横跋扈,控制欲会强于一般人,对于自己想要的东西会用一切手手段来达到目的,这也就是很多熊孩子之所以产生的原因。

而要是从小缺少父母的关注,或者父母过于强势,孩子就会往自卑的方向发展,其特点就是犹豫不决,难以担任领导职务。过于自卑的人和过于自负的人对于社会来说,都不是特别好的存在。

接下来作者还论述了青春期孩子出现的叛逆现象的原因和如何预防犯罪的原因。青春期孩子的身体趋于成熟,第二性特征日趋明显,大部分儿童对于自己的未来还没有规划好,会出现对于未来的焦虑,除此之外还有成年之后想要独立的愿望。两种情感混杂在一起就出现了焦虑,因而会出现攻击性强,情绪不稳定的情况。

因此一切的一切在书中都认为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人类的童年对人类的人格塑造要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要有效果。

说了这么多,个人认为本书的最基础的知识便是你的经历不是你之所以成为现在的你的原因,通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底层价值观方面的改进,失控的行为会恢复到正轨。也就是说:

反思日常生活适当的加以修正有助于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或许叫正常的生活?

就像富兰克林一样,富兰克林的童年也是非常不受重视的,他的父亲由于经济原因不让他上大学,在哥哥的印刷工棚上班还不受待见(老板老给他找一些麻烦),而且年轻时候的富兰克林言辞犀利,经常侮辱他的对手,因此也给他带来了许多麻烦。

在这可以看出来,富兰克林这种言辞犀利,不顾一切都要激怒对手的行为方式,很可能和他小时候在家庭中的经历有关,由于缺少关注(其实这样有失偏颇,在他匿名在报纸上发表的时候,他的文章倍受当时各大家的称赞,不过这也是他去工作去的事了,富兰克林也许是用这种方式来获取关注,不过这也侧面印证了富兰克林激怒对手也可能是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他的言辞犀利,差点丢失了性命。

不过有一些年岁的时候,富兰克林给自己制订了《13美德检视本》(我这么叫),就是上面有十三种好习惯的本子,每天对比自己的行为,最后,富兰克林成为了美国的开国元勋,美国宪法的制定人之一以及一百美金上的老爷爷。

我认为富兰克林就是一个由童年的不幸经历走向卓越的一个人,我猜测,富兰克林童年时期的过于自负也是一种自卑的表现,因而说他完成了超越自卑的过程。

我们有很多人,由于童年时期家庭的原因,导致了性格上或多或少有些不如意,不过这并不构成你要如此对待你下一代的理由,我们无法控制他人,只能专注于自己。

因而,走向超越的方法就是贡献他人,通过构建良好的两性关系,社会关系以及自我提升,身边的人会给予你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因为多一个敌人不去多一个朋友啦,我推测多数人都是这么想的。

阿德勒超越自卑读后感篇五

今天阳光明媚,在沙发上窝着晒着太阳,看大师的经典著作,感觉真的不错,遂有意想把看到的,对自己有启发的东西梳理一下,一来对自己来说是个梳理强化记忆的过程,二来把自己的拙见与大家分享,也是很惬意的一件事。

此书为台湾大学心理学研究所黄光国所译版本,共计分为12部分内容,今天我只看了不到两个部分,大师的书确实比较难懂,所以花的时间也比较久,却只看了一点内容。而且我认为想要有所收获,一遍可能远远不够,可能每看一遍,感触都会有所不同。今天是我第一次看这本书,希望把对我有所感触的地方与大家分享。

译者序:

此部分内容主要是介绍阿德勒的生平及主要观点贡献,阿德勒的生平,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只想说一下对我有所启发的他的主要观点:

1、1907年,阿德勒发表的有关由身体缺陷引起的自卑感及其补偿论文,认为:由身体缺陷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自卑,有可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病,但另一方面,也可能使人发愤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他认为:一方面的缺陷也会使人在另一方面求取补偿。早先,弗洛伊德主张:补偿作用是由于要弥补性的发展失调所引起的缺憾,受了他的启发,阿德勒遂提出男性钦羡的概念,认为不论男性或女性都有一种要求强壮有力的愿望,以补偿自己不够男性化之感。

3、弗洛伊德把因果关系当做心理学的一项基本定律,他强调儿童时期的经验对人格有决定性的影响,但阿德勒却认为:促使人类作出种种行为的,是人类对未来的期望,而不只是过去的经验。

此部分主要探讨我们经常会思考的问题“生活的意义”以及人们受什么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活的意义”的认知。

1)生活的意义?

1、他认为:我们一直是以我们赋予现实的意义来感受它,我们所感受的不是现实本身,而是它们经过解释后的意义。

2、经常会有人呼喊“我们是为什么而活?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但阿德勒断言,人们只有在遭受到失败的时候,才会发出这种疑问。细想确实如此。

3、因人而异的.生活意义是多得不可胜数,每一种意义都有其错误的成分,同时每一种意义也不会是绝对错误的。

4、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几乎都可以归纳于:职业、社会和性这三个主要问题之下。

5、错误的“生活的意义”的共同特征:缺乏从属感和社会兴趣,并将其赋予的是私人的意义而非共同的意义。

6、最终得出结论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对别人发生兴趣和互助合作。心理学有别于生理学或生物学,就是它能利用对“意义”以及它们对人类行为及人类未来之影响等事情的了解,来增进人类的幸福。

2)童年生活情境对个人形成“生活的意义”认知的影响

他认为,在生命开始第五个年头,儿童已发展出一套独特而固定的行为模式,这就是他对付问题和工作的样式。它们不会轻易地被放弃,在少数情况下,个人凭自己的力量能够成功的完成改变,但大部分要借助于受过训练而了解这些意义的专家。以下三种童年情境最易使人形成错误的“生活的意义”的认知:

1、器官缺陷;

2、骄纵;

3、被忽视;

母亲的第一件工作,就是让她的孩子感受到她是值得信赖的人,然后她必须把这种信任感扩大,直至涵盖儿童环境的全部为止。

最初的记忆和梦

要了解个人赋予自己和生活的意义,最大的帮助来自其记忆,它之所以能够被想起,即是因为它在生活中所占的分量。要弄清一个人对待生活的特殊方式已存在多久,以及何种是影响其生活态度形成的最初环境,儿童早期的回忆是特别有用的。原因有二:第一,个人对自身和环境的基本估计均包含在其中。第二,它是个人主观的起点,也是他为自己所作记录的开始。例如一个女孩她最初的记忆是“咖啡壶掉在桌子上,把我烫伤了”,在后来的人生里她总是无法摆脱孤独无助感而高估生活中的危险与困难。看起来也是合情合理的。这使我在回忆我最初的记忆,我最初的记忆印象中应该是“爸爸跟妈妈说带我出去玩儿,实际上他带着我去打牌,让我自己坐在一个很高的凳子上,而且是反坐,只要我不乱动,就不会掉下去,就这样我一动不动地坐了一下午”,现在分析来跟我现在的某些行为确实是有很大关联的。我对我的另一半很黏,我希望两个人有很多时间在一起,只要能看到他,我就会感觉很踏实,一旦看不到,心里就会感觉不踏实,就会烦躁,缺乏安全感。这跟我的最初记忆应该有很大的关系,爸爸自己打牌,不陪我,使我有很强的孤独感,把我放在高高的凳子上,我一动不敢动,因为我害怕掉下去,在那个时候应该是我缺乏安全感的起源。

阿德勒还认为:当新婴儿降生时,要得到年纪较大的孩子的合作,最好是让他帮忙照顾他,使他们对他产生兴趣,并分担保护他的责任。如果得到了他们的合作,他们便不会把父母集中在娃娃身上的注意力当做是对他们重要性的一种威胁。我认为很有道理。

3)学会合作之道

合作是我们拥有的防止精神病倾向发展的唯一保障,因此,儿童应该被鼓励及被训练以合作之道。只有了解生活的意义在于奉献的人,才能够以勇气及较大的成功机会来克服困难。

这部分我读起来感觉比较吃力费解,不像第一部分有所理解。这部分主要论述的是“到底是心灵支配肉体,还是肉体控制心灵”这个问题。

阿德勒认为:肉体和心灵二者都是生活的表现,他们都是整体生活的一部分,要以整体的概念来了解其相互关系。它认为预见运动的方向是心灵最重要的功用,所有的动物都具有心灵或灵魂。心灵决定动作方向,占主导地位,同时肉体影响心灵,心灵只能在肉体力所能及范围内指挥肉体。

阿德勒超越自卑读后感篇六

这是一本早就该读但是拖拖拉拉一直没读的书。其实我更喜欢直译的书名--《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

虽然早年的创伤经历让阿德勒一度比较自卑,但阿德勒可以算是精神分析学派中比较辩证比较阳光的一个人。这本书并不是单纯在讲自卑、超越与合作,而是注重社会责任感,从身心关系,人类一切行动的动力——战胜自卑,追求优越感,追求优越感的方式——生活风格,生活风格的形成等方面分析了社会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看看,老师、父母、孩子、恋人、社会人都会更有技巧更正确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积极乐观向上地面对未来。

当然也有不足,毕竟“科学”不能完全凭借自身观察经验得出结论,比如书里有些关于遗传的观点我不能赞同。但是这本书是1932年发行的,不能用现在的研究技术和理念去评价当时的研究。

阿德勒超越自卑读后感篇七

看这本书的时候,总是会跟《巨婴国》来对比,可能是先入为主的印象。本书的作者对“自我心理学”有很大贡献,但并未像《找到自己的北极星》中的提出“本我”或“超我”的概念,或者术。

而我们每个人拥有着不同程度的自卑感,不仅源于年少时代的记忆,更源于我们想变得更加优秀更加美好。而他提出,“懒惰的孩子从未尝试过被击败的滋味,因为他从来都没有面临过真正的考验”也是值得耐人寻味。

阿尔弗雷德的“生活的不确定性正是我们希望的源头”也许可以缓和了那句网红语“成年人的世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

“面对、接受、改变”一直是我的处事箴言,无论是自喜还是自卑,这种情绪的背后,才是真的值得去关注的。“五个为什么”原则也许可以帮上忙。

阿德勒超越自卑读后感篇八

生活中,不少人会因为自卑而优柔寡断、临阵退缩,从而与机遇一次次地擦肩而过,但自卑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待自卑。是利用自卑来逃避现实,还是克服并超越自卑?不同的选择将使人走向不同的人生轨道。

我们该如何克服并超越自卑?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a.阿德勒博士的代表作《超越自卑》(又名《自卑与超越》)中描写了自卑感的形象、对个人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人如何克服自卑感,将其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获取光辉灿烂的成就。

《超越自卑》被誉为心理学领域的《圣经》。这本书上的许多心理学观点都来源于他并不快乐的童年记忆,但他却是以轻松的笔调来描写自卑感。人们能够从他对社会与人格方面的细致剖析中,重新审视自我,慢慢脱离自卑的泥潭,找到生命的意义。若你常常被自卑感左右,阻碍了前进的步伐,这本书必能引导你去摆脱自卑感带来的困扰。

相关范文推荐
  • 10-15 2023年大班雪花教案美术(汇总20篇)
    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巩固知识。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中班教案的优秀范例,供大家参考借鉴。大班雪花教案美术篇一?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是大班的一节语言活动,
  • 10-15 最新象棋六年级 下象棋小学日记(大全8篇)
    在就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但只要坚持努力,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在就职后,我们应该如何与同事们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呢?在这里,小编为大家精选了一些资
  • 10-15 2023年经营用房租赁合同(汇总8篇)
    授权委托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率,避免因个人能力或时间等方面的限制而导致事务不能顺利进行。以下是一些成功的租赁合同实例,供大家借鉴使用。经营用房租赁合同篇一出租方:
  • 10-15 最新车船拼拼乐教案(优质9篇)
    高中教案的编写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共享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范文,让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教学水平。车船拼拼乐
  • 10-15 最新阳光少年教学反思 阳光教学反思(精选17篇)
    在编辑过程中,要注重语法、用词和句子结构的准确性,以确保文本的表达清晰流畅。编辑时要警惕修辞和逻辑错误,确保文章的逻辑严密性。以下是小编为您推荐的一些优质文章,
  • 10-15 2023年幼儿园中班蚕宝宝的一生教案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黄豆爷爷找宝宝(精选9篇)
    幼儿园教案的编写需要考虑幼儿的综合发展,包括语言、思维、肢体等各个方面的培养。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幼儿园教案设计的参考书籍和教学资源,希望能对大家的教学实施有所
  • 10-15 最新小班社会教案轻和响(实用8篇)
    教案的编写需要充分研究和了解教材内容和课程要求,以确保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希望大家在编写教案时能够融会贯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打造适合自己教学风格的教案。小班
  • 10-15 2023年泊船瓜洲教案(汇总8篇)
    教案模板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进行详细安排和设计的重要工具。以下是一些来自优秀教师的五年级教案,他们的经验和智慧将会对你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泊船瓜洲教案篇一1
  • 10-15 最新果园的承包协议书(精选8篇)
    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任务之一。推动民族团结,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以下是民族团结的典型事迹,让我们倍感自豪和
  • 10-15 最新厨师入职申请书(优质7篇)
    学生会申请书是一个展示自己才能和为学校服务的机会,写一份出色的申请书非常重要。在编写离婚申请书时,可以查阅以下范文,了解一些常见的离婚事由和相关的申请要点。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