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思想汇报>最新求平均数教案设计(精选9篇)

最新求平均数教案设计(精选9篇)

时间:2023-10-15 11:52:03 作者:念青松 最新求平均数教案设计(精选9篇)

幼儿园教案的制定需要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和教育任务来确定,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些范文涵盖了各个学科的教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实用性。

求平均数教案设计篇一

知识与技能:会求加权平均数,体会权的差异其平均数的影响;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能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有关平均数的问题的解决,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让学生感受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练习和区别

利用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解决问题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3分钟,复习导入,学生回顾)

内容:请同学们回忆:什么是算术平均数?什么是加权平均数?

请同学们各举一个有关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实例,并解决之。

在学生的复习交流中引入课题:本节课将继续研究生活中的加权平均数,以及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与区别。

第二环节:合作探究(25分钟,小组合作探究,教师指导)

内容:1、做一做[

我校对各个班级的教室卫生情况的考查包括以下几项:黑板、门窗、桌椅、地面。一天,三个班级的各项卫生成绩分别如下:

黑板门窗桌椅地面

一班95909085

二班90958590

三班85909590

对于第(1)问,让每一位学生动手计算,然后教师抽取几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做的结果投影展示,进行评价。正确的答案是:

一班的卫生成绩为:9515%+9010%+9035%+8540%=88、75

二班的卫生成绩为:9015%+9510%+8535%+9040%=88、75

三班的卫生成绩为:8515%+9010%+9535%+9040%=91

因此,三班的成绩最高。

对于第(2)问,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各抒己见,然后在全班交流体会:

以上四项所占的比例不同,即权有差异,得出的结果就会不同,也就是说权的差异对结果有影响。

内容:2、议一议

以下是小明和小亮的两种解法,谁做得对?说说你的理由。

小明:(9%+30%+6%)=15%

小亮: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说明理由:

由于小颖家去年的饮食、教育和其他三项支出金额不等,因此,饮食、教育和其他三项支出的增长率地位不同,它们对总支出增长率的影响不同,不能简单地用算术平均数计算总支出的增长率,而应将这三项支出金额3600,1200,7200分别视为三项支出增长率的权,从而总支出的增长率为小亮的解法是对的。

第三环节:运用提高(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内容:1、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15千米/时,步行的速度是5千米/时。

(1)如果小明先骑自行车1小时,然后又步行了1小时,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如果小明先骑自行车2小时,然后步行了3小时,那么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某校招聘学生会干部一名,对a,b,c三名候选人进行了四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测试项目测试成绩

abc

语言859590

综合知识908595

创新959585

处理问题能力959095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2分钟,学生总结0

内容:说说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有哪些联系与区别?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议论、交流、总结出结论:

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各项的权都相等的一种特殊情况,即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而加权平均数不一定是算术平均数。

由于权的不同,导致结果不同,故权的差异对结果有影响。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8、2。a组(优等生)1、2、3b组(中等生)1、2

c组(后三分之一)1、2

求平均数教案设计篇二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一、理解平均数

学生动手解决,并交流解决的方法。

2、引入“平均数”

二、学习计算平均数

1、出示情景图: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

2、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

3、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方法。

5、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说说13个就是平均数,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呢?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理解平均数的计算过程以及其中蕴涵的意义。

6、小结

引起了学生的激烈讨论。学生通过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对平均数的理解又上升到一个高度,明白平均数不是一个实在的数,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是为了让最后得分不会偏离平均分太远。

三、巩固训练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求平均数教案设计篇三

1、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1、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对权的'理解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该复习平均数的概念:把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复习这个概念的好处有两个:一则可以将小学阶段的关于平均数的概念加以巩固,二则便于学生理解用数据与其权数乘积后求和作为加权平均数的分子。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充分思考和相互讨论交流就铺好了台阶。

求平均数教案设计篇四

师:左图表示什么队?右图?

师:为了公平起见,女生队也派出四人

师:男生队先投,比赛结束了,你觉得男生队的水平怎么样?

师:因此,第一场比赛谁赢了? 生:男生赢了

师:比赛结束。各位裁判,男生队赢还是女生队赢啊? 师:你有什么办法能公正的裁判那?可以拿出练习册算一算,汇报时要讲出你裁判的依据。

师:谁来汇报?生汇报师板书6+7+9+。。。

生:生汇报 师移动课件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那?

师: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的举手?用算式的举手?

师:同学们真棒 算出了决赛成绩 谁赢了: 生:男生

师:热烈掌声 老师量好了 看一看 在本上算一算 剪下几厘米 就一样长了?

师:总数54平均数 8 师:刚才谁没有说清楚?这回你能再说一说吗?

师:我是员工,现在要问经理们问题了?

师:篮球队几人平均身高是? 篮球队有一人的平均身高是155厘米 可能吗?

生:可能

师:算完我吓了一跳啊 新的平均数 原来五个人都达不到 你说这人的身高会是什么样?

师:你是怎么想到12的

师:不过女生队还没赢,只是打成了平手,如果想赢的话,这个高手至少得投中多少个?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课后同学们去了解一下生活中哪里会经常用到平均数,了解后和同学老师交流一下。

求平均数教案设计篇五

教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统计图的内容。

提问:我们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子?什么叫“平均”?

教师:怎样才能使4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子个数一样多?看看哪个同学的方法多?

以4人为 一个小组进行,然后汇报讨论的结果。

教师小结:先合后分。

教师:“合”就是求出4个人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的瓶子?“分”就是把收集总数在平均分成4份,求每一份是多少?如果我们列算式该怎样列了,请大家试一试。

小结:我们利用矿泉水瓶子的移多补少来求平均数,还可以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式来求平均数,我们在掌握基本方法的同时,还要学会根据题目中数据的特点灵活选择算法,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展示台,情景图。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一、理解平均数

2.老师(出示两个笔筒分别装了27枝送给23个女同学,23枝送给23男同学,学生动手分:让女同学和男同学分的一样多。

3.引入“平均数”象哥哥和妹妹分得一样多的5颗就是哥哥和妹妹分到的糖果的平均数。25枝就是男同学和女同学分的笔的平均数。

4.学生讨论:你们喜欢刚才谁的方法?

二、学习计算平均数

1.出示情景图:说说老师和同学们在干什么?

2.出示统计图:引导学生收集信息。

3.引导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方法。

5.小组讨论解决的方法并派代表交流,并说说13个就是平均数,那是不是说他们每个人都是收集13个呢?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

6.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巩固训练

2.根据统计表算一算,三年段平均每班踢几下?

班级 三(1)三(2)三(3)三(4)

踢的次数 632 654 668 646

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布置作业:练习十一1、2、3

教学设计说明:

1.从生活入手,激发学习的欲望: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一个虚拟的数,对学生来讲挺抽象的,不容易理解。老师从学生的实际入手,选取一些学生的遇到的一些分东西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求平均数的意义,也形象地理解了平均数的概念。

2.自主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从解决实际问题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形象地理解“移多不少”的方法,并在解决中学习“总合均分”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实现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

求平均数教案设计篇六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力目标:理解平均数在统计上的意义。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难点: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上周的作业,有三位同学做得最好,今天老师带来些铅笔想奖励给他们。大家看统计图,哪三位做得最好,分别获得了几支铅笔?(叶雨7支、叶茹5支、李新3支)(课件展示)

师:你们觉得这样分公平吗?怎样才能公平?

学生讨论,指名汇报。

(把叶雨的7支拿2支给李新,这样每人都是5支。课件展示)

很好。谁能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移多补少法”。板书)

(先把三个人的铅笔全合起来有15支,再平均分给这3个人,这样每个人都是5支。)

这种方法也很好!我们也给它取个名字。(“先合再分”板书)。

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都能使这三个人铅笔的支数从不等变成相等,都是5。

教师指出:这里的“5”就是“7、5、3”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能简单的说一说什么是平均数吗?(学生思考或者讨论,教师在听取汇报后总结。)

几个大小不等的.数,通过移多补少或者先合再分的方法,使它们成为几个相等的数,这个相等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说到平均数,同学们能联想到我们以前学的哪个数学概念。(平均分)是呀,平均数是5,那么他们每人的铅笔支数应该都是5,是这样吗?(质疑,区分平均数和平均分)

师:难道,老师真的不公正吗?他们的铅笔到底要不要重新平均分配呢?告诉你们,不能。这样做是因为叶雨书写最干净,而且明显进步,而李新最近书写有些下降了。同学们觉得老师做得公平吗?刚才的平均数只是一个反映今天奖品发放总体情况的数,不是真的把奖品平均分了。

同学们在生活中还听到过哪些平均数?说一说。(见课件)

看来平均数的用处还真大,同学们要好好学习哟!

二、寻找方法,解决问题。

同学们,上个月我们班每个同学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很多小红星。我们来看一下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的统计结果。

第一小组上月获小红星个数统计表

单位:个

叶茹李新吴玉刘超

14111013

第二小组上月获小红星个数统计表

单位:个

叶雨付涛张新江南夏丽

15128119

其中,叶雨的个数最多,我宣布第二小组为优胜组,你们同意吗?

生1:不同意,她一个人怎能代表全组,就算叶雨最多,可是张新才8个。

师:那你们说怎么比呢?

生2:可以把每个组的个数加起来,看哪个组的个数最多,哪个组就好。

生3:可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了一个人呀!怎么能比?

同学们认为怎样比最合适呢?(平均数)

对,把几个大小不等的数,通过移多补少或者先合再分的方法,使它们成为几个相等的数,也就是把两个小组的平均数分别求出来再比较。(大家领悟到比较平均数最公平,从而认识平均数在统计中的用处。)

下面,我们就各显神通,先求出第一小组的平均数吧!

小组讨论、汇报。

(将叶茹多的两个分给吴玉,刘超多的一个分给李新,这样,她们每个人都得到了12个,也就是第一小组的平均数是12个。)

不错,方法很简洁,他用的什么方法?有不同的方法吗?

(先求出四个人的总个数,再求出平均每人的个数。)

他用的方法就是——先合再分法。

看来,大家都非常聪明,第二小组的平均个数会求吗?

你们觉得这时我们求平均数用哪种方法比较合适?为什么?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为什么这里求得的总数除以的是5而不是4?

(先合再分法)

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很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人数少,差距小,用移多补少法比较简单;人数多,差距大,用先合再分的方法比较简单。

我们看,第一小组的平均数是12,可是14、11、13、10这几个数里,没有一个是12的,它们有的比12大,有的比12小;第二小组的平均数是11,可是15、12、8、11、9这几个数里面也只有一个11,并不是每一个数都是11,它们有的比11大,有的比11小。所以说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求平均数教案设计篇七

师:左图表示什么队?右图?

师:为了公平起见,女生队也派出四人

师:男生队先投,比赛结束了,你觉得男生队的水平怎么样?

师:因此,第一场比赛谁赢了? 生:男生赢了

师:比赛结束。各位裁判,男生队赢还是女生队赢啊? 师:你有什么办法能公正的裁判那?可以拿出练习册算一算,汇报时要讲出你裁判的依据。

师:谁来汇报?生汇报师板书6+7+9+。。。

生:生汇报 师移动课件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那?

师: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的举手?用算式的举手?

师:同学们真棒 算出了决赛成绩 谁赢了: 生:男生

师:热烈掌声 老师量好了 看一看 在本上算一算 剪下几厘米 就一样长了?

师:总数54平均数 8 师:刚才谁没有说清楚?这回你能再说一说吗?

师:我是员工,现在要问经理们问题了?

师:篮球队几人平均身高是? 篮球队有一人的平均身高是155厘米 可能吗?

生:可能

师:算完我吓了一跳啊 新的平均数 原来五个人都达不到 你说这人的身高会是什么样?

师:你是怎么想到12的

师:不过女生队还没赢,只是打成了平手,如果想赢的话,这个高手至少得投中多少个?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课后同学们去了解一下生活中哪里会经常用到平均数,了解后和同学老师交流一下。

求平均数教案设计篇八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议论、交流、总结出结论:

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各项的权都相等的一种特殊情况,即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而加权平均数不一定是算术平均数。

由于权的不同,导致结果不同,故权的差异对结果有影响。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课本习题8.2。a组(优等生)1、2、3b组(中等生)1、2

c组(后三分之一)1、2

求平均数教案设计篇九

1、能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并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2、 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经历读统计图、交流信息、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用统计图表达表达交流数据的特点,认识统计图的价值。

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尝试教学法 课型 新授课

二战前期德国势头很猛,英国从敦刻尔克撤回到本岛,德国每天不定期的对英国狂轰乱炸,后来英国空军发展起来,双方空战不断。

为了能够提高飞机的防护能力,英国的飞机设计师们决定给飞机增加护甲,但是设计师们并不清楚应该在什么地方增加护甲,于是请来了统计学家,统计学家将每架中弹之后仍然安全返航的飞机的中弹部位描绘在一张图上,然后将所有中弹飞机的图都叠放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浓密不同的弹孔分布。工作完成了,然后统计学家信心十足的说没有弹孔的地方就是应该增加护甲的地方,因为这个部位中弹的飞机都没能幸免于难。

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的统计有什么作用吗?

尝试小研究:

研究一:

1.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这个统计图一个格表示几个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3.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研究二:

1.完成课本91页,试一试: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2.交流展示学生完成的统计图。

尝试研究一

出示小组合作交流建议: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行交流,确定好组员的发言顺序。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发言,对他的`发言内容进行评价,组内达成统一意见。3、组内分工,为班级展示提升做准备。

1、全班交流,师生评价。

2、试一试,学生读统计表,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观察不完整的统计图,找出这幅统计图的特征。(用一个格表示4个人)

3、学生试着补充完整统计图,师巡视指导,交流时,让学生说明不够整格时怎样想的,是怎样处理的。(生表述自己的发现,关注学生能否发现每个格代表4人,如果学生没有发现教师予以提示。)

小结: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当数据比较大时经常采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方法。

4、鼓励学生根据统计图提问并解答。交流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

1、数学书92页练一练的第1题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巩固当堂所学的知识。】

2、数学书92页练一练的2题。自己设计一张调查表,记录自己一学期读课外书的情况。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课后

反思 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合作交流,并利用现代化的教手段,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统计图由纵向变为横向条形统计图的过程,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了理解知识间的联系,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逐步升华,应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

相关范文推荐
  • 10-15 最新小学生讲卫生国旗下讲话(优质8篇)
    持续创新,创造美好未来!如何让企业标语具有情感共鸣和思辨力?企业标语是企业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传达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竞争优势。一个好的企业标语能够激发员
  • 10-15 2023年对茶的调研报告(优质9篇)
    整改报告是对已经发生的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搜集了一些竞聘报告样本,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对茶的调研报告篇一调
  • 10-15 2023年女儿生日快乐文案可爱文字(通用8篇)
    情感像一杯茶,饮之让人温暖宽慰。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朋友圈文案范文,相信会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女儿生日快乐文案可爱文字篇一1、步入小学校
  • 10-15 2023年诚信的演讲稿分钟 讲诚信演讲稿分钟(通用8篇)
    竞选过程中,候选人需要制定合理的计划和策略,以吸引选民的支持。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好家长会总结,下面是一些实用的范文供大家参考。诚信的演讲稿分钟篇一各位优秀的
  • 10-15 大学班干部竞选发言稿(精选17篇)
    通过环保标语的宣传,我们可以让更多人了解环境问题,并激发他们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如何提高环境意识?环保标语范文的多样性让人眼前一亮,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
  • 10-15 最新街上的马读后感 格萨尔读后感心得体会(大全10篇)
    面对你们的热情和关心,我无法用言语表达对你们的感激之情。最后,要对致辞进行适当的总结,流畅过渡到下一部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致辞致谢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
  • 10-15 2023年幼儿园小班班主任评语集汇(模板8篇)
    企业标语是企业的第一形象,它能够在客户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影响购买决策。一个成功的企业标语应该能够让人们在短时间内了解企业的核心价值和特点。以下是一些具有感
  • 10-15 最新中秋节中秋节十 中秋节家长会心得体会(模板14篇)
    环保标语可以传递正能量,激励人们积极投身到环保事业中。4.环保标语的内容应该贴近日常生活,引导人们从小事做起,共同保护环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环保标语范
  • 10-15 最新唐诗宋词读后感(模板5篇)
    征文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写作水平。写一篇感染读者的征文需要我们用真情实感和情感共鸣来打动人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优秀征文范文,供大家参
  • 10-15 2023年四则运算的教案课前导入(通用8篇)
    教案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教师系统地组织教学活动。这些初三教案范文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四则运算的教案课前导入篇一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