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思想汇报>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整数除以分数的教学反思(汇总5篇)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整数除以分数的教学反思(汇总5篇)

时间:2023-09-26 14:16:44 作者:琉璃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 整数除以分数的教学反思(汇总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篇一

教学整数除以分数时,我根据课改的要求,采用了新的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体现了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思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也倍加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

首先,我大胆“放”手。

出示例题后,让学生自主读题,自行列式;再推导计算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自己发现,试着让学生用合作交流的方式归纳概括。比如,学生对18÷2/5究竟如何计算?这是本课的新知识,但是,我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看线段图,然后根据图和数量关系,学生列出了算式:18÷2/5=18×1/2×5;有的同学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乘法结合律得出:18×1/2×5=5/2,我没有想到的是,有的学生由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直接推想到18×5/2。所有这些想法,思路正是我在充分相信学生的基础上,学生才有了思维的天地,学生才有了展示自己学习的舞台。所以,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的相信学生,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不抹杀孩子的想象空间。

其次,我引导恰如其分

综观其变,教学就是如何引导学生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所谓放,并不是放手不管,袖手旁观,恰恰相反。我敢于放手,因为我在课前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做到了充分的估和与之相应的措施,这也正是我教学的特点。我的措施是如何更好的引导学生。如:学生列出18÷2/5计算式后,能及时提出研究的程序:(1)自己画图(2)看图独立进行思考(3)自己尝试求出结果。这样做能更好的使有困难的学生通过投影提示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导航。与此同时我要学生合作交流,起到了彼此帮助、开导的作用。我桌间巡视,参与学生行动,特别关注较差的学生,起到了个别辅导的作用,提高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对前一个环节“放”的教学的完善。这也正是我讲解形式的扩展,对“放”的教学起到了保证作用。此后,我根据学生的建议画线段图,适当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计算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发展规律。

最后,激发学生的思维

大家都知道人的思维活动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借助情境的刺激产生的。我灵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情趣激昂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其中运用了评价作用。如对学生回答问题声音的评价;根据学的关系式列出计算式时,我抓住学生获得知识的喜悦心情,不错过时机询问怎样计算,是我教还是自己探究学习,学生一致要求自己学。此刻的学习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要求主动性相当积极,效果可想而知。

我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不仅*几句激发的语言,更多的是*我真情的关怀。

虽说这是一节比较好的课,但还存在着不称心的地方。比如对个别学生关注的少,如果给他们更多的帮助本课的效果就更好了。

《整数除以分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篇二

一、备课也要备学生。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对这句话我有了更深切的感悟。例1中4/5升果汁,教材里已经呈现了4/5升果汁,让学生在图中分一分。而在黑板上呈现的时候,我只呈现了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了5份,然后问学生怎样在图上标注4/5升。我以为这是一个很容易解决的问题。没想到板演的学生标的却是图1。我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正确标注图2(瓶子正放,少的应是上部)。

在把4/5升平均分成2份,分一分的时候,又出现了新状况。板演的学生又分出了图3。从图形上来说,学生的分法是合理的,但从生活的角度来说,应按图4(即上、下分)比较合理。随后用量杯演示了这个过程。

二、备课的过程也是师生一路行进,一起并肩看风景的过程,有曲折,有峰回路转,有迷惘,有欢愉……当下课铃响的时候,我还是不顾一切的拖了堂,将教材里4/5÷3=4÷3/5无法计算的局限性打破了,引导学生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此路打通”了(4/5÷3=4×3÷3/5×3=4/15)。这种算法学生在以后的计算里也许大会去用,但是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可以换个思路解决问题。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篇三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节课中“动手操作”是学生在理解算理的思维过程中建立表象的必要手段。通过学生分一分、画一画,理解4/5和1/2的意义,同时感受到了结果2/5是怎样来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建立了2/5的表象,既可以表示4个1/5平均分成2份,也可表示求4/5的1/2是多少。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已经为后面算理的概括,提供了第一手、不可缺少的感性材料。

然后再出现“如果4/5 升果汁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喝,每人喝多少升?”,让学生用上述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4/5÷3。引发认知冲突,从而得出第二种方法,也就是“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就是分数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让学生真正地从分数意义和分数乘法的意义上去理解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算理。其实也在渗透着一种“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感受到在解决问题时,我们可以把一些新的问题转化成已有的方法来进行解决。而方法上的比较只是为了在方法上的取舍。

通过一节课的教学,课堂作业的反馈,本人发现,学生在做题目时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一、除号变成乘号,但除数没有变成它的倒数。

二、分子和整数直接约分,计算。

三、把被除数和除数都变成了它的倒数,然后约分计算。

要针对以上错误情况,教给学生正确的计算方法。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篇四

这是一节普通的计算课,为的是以平常的教学内容为载体,研究怎样体现“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我认为,一节课,无论它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华丽也好,朴实也好,最基本的知识和学习的技能必须得传授下去。这节课重点是要求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课内和课后的学生反馈可见,这一目标得以实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什么途径让学生获得?就是过程与方法的实施。这需要老师提供机会,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数学活动。我把例题的数据改成,目的是提供更多的切入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从旧知迁移、转化到新知的可能性。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体验最优化。这节课学生在一系巩固练习中充分体会到分数除以整数的最优计算方法是转化成乘这个分数的倒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一目标并不是单独存在,它其实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更不能简单地以为它代表着德育教育。本节课,学生有困惑、有惊喜、有自豪、他们有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喜悦,这才是数学课的魅力所在。

分数除以整数教学反思篇五

本节课的教学旨在突出算理的理解和算法的掌握。在重点的学习上,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回忆整数除法的意义,并迁移到分数除法中;难点教学时通过图形结合帮助学生直观、透彻地理解算理,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的过程中逐步发现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诱导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索过程,从中悟“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

然后,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先猜测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再集体验证计算方法;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动手操作活动,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在直观认识中理解算理,明确算法,从而学生领悟“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意义。

练习设计,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在情境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思维得到拓展,知识得到提高。在巩固应用环节,通过在情境中笔算、解决问题、思维拓展这样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使学生不仅在计算中巩固并熟练掌握计算方法,而且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整堂课我倡导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将把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探索中发现知识;鼓励学生采取多样化计算,使学生在不同思维,不同方法,不同角度的认识中解决问题,领悟知识,形成自己知识体系。当学生总结出算理之后,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同桌交流、师生互动等多种形式,强化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的形成。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