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工作报告>撂荒地排查工作简报标题(大全8篇)

撂荒地排查工作简报标题(大全8篇)

时间:2023-10-13 15:30:12 作者:碧墨 撂荒地排查工作简报标题(大全8篇)

它可以帮助员工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以及如何达成这些目标。写岗位职责时可以适当借鉴行业内的最佳实践和标准,以提高岗位职责的专业性和可操作性。以下是一些岗位职责范例,供大家参考。第一,负责日常的工作任务安排和协调工作进度。第二,监督和指导下属员工的工作,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三,参与制定和完善工作流程和规范,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第四,负责处理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难题,提供合理的解决方案。第五,协助上级完成部门的工作计划和目标。第六,定期报告工作进展和问题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方向。第七,参与员工培训和发展计划,提升团队整体能力。第八,与其他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完成跨部门项目和工作任务。第九,负责部门的绩效评估和工作报告的撰写。第十,积极参与公司的各项活动和会议,为公司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撂荒地排查工作简报标题篇一

根据市政府部署要求,连江县切实加强耕地抛荒撂荒组织领导,强化工作举措,紧抓整治重点,全力开展耕地抛荒撂荒整治工作,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利用,坚决制止水稻功能区出现的耕地抛荒撂荒现象和问题。各乡镇、各有关单位立即行动、协调配合、强化督导,实行整治工作责任制,建立督促验收制度,广泛宣传动员,制定工作方案,坚决把制止耕地抛荒撂荒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落到实处。

根据前期摸底排查,全县水稻功能区内抛荒撂荒的面积为2964.87亩。截至9月18日,全县已完成复耕2917.47亩,总复耕率98.4%,已完成复种2864.27亩,总复种率96.6%,其中种植粮食作物2306.73亩。丹阳镇、晓澳镇、小沧乡、潘渡乡、马鼻镇、官坂镇、东湖镇、坑园镇等13个乡镇已完成全部复耕复种工作。

下一阶段,连江县将在全力开展整治工作的同时,强化复种后的田间管理,注意回头防再抛荒,进一步巩固耕地抛荒撂荒整治成果,确保耕地抛荒撂荒整治成效。

撂荒地排查工作简报标题篇二

为有效遏制耕地撂荒,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界市镇严格按上级关于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的要求,多措并举、统筹谋划,有序推进撂荒地整治工作。

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撂荒地整治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并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界市镇20xx年加强撂荒地治理方案》,形成网格化、全覆盖的工作机制。实行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镇干部包户、社干部包地块机制,压紧镇、村、社三级干部工作责任,全力推动耕地撂荒整治行动扎实有效开展。

坚持将宣传教育作为推动撂荒地整治工作的有效手段,利用村村响、召开院坝会、微信群、入户宣传等方法,多层次全覆盖宣传《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提高群众复耕复种积极性和种好土地的自觉性。截至目前,界市镇共悬挂横幅36条,张贴宣传标语70余张,发放宣传资料20xx余份,组织镇村干部100余名,开展入户走访宣传800余次。

严格落实网格化专人管理模式,对全镇撂荒地进行全覆盖、地毯式排摸,对撂荒地承包户主、地块面积、撂荒原因、空间位置等信息进行详细登记,建立到村到户到地块的工作台账,为撂荒地整治工作打牢坚实的基础。全镇共排查核实撂荒地面积933.1亩,涉及行政村(社)15个,农户1091户。

各村在排查摸底的基础上,紧盯重点区域和目标任务,根据撂荒原因,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研判,分类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计划和措施。采取“农户(党员)自愿复种一批、亲友代管复种一批、合作社土地流转一批、村集体兜底托管一批”的“四个一”复耕模式,组建“农机、农技服务队、党员复耕示范队”3支队伍,因地制宜开展整治,助推撂荒地复耕复种。截至目前,全镇共整治撂荒地933.1亩,计划用于种植油菜、土豆、小麦、水稻等农作物。

撂荒地排查工作简报标题篇三

为守好百姓“米袋子”,护好群众“菜篮子”,高标准、高质量抓好粮食生产。连日来,白市镇抢前抓早,扎实开展撂荒地整治工作,坚决防止耕地“非粮化”,统筹利用撂荒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粮食稳产和农民增收。

4月18日,该镇地样、新舟、白云、汶溪等村抢抓农时,有序推进耕地撂荒整治,助力全镇春耕生产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撂荒地排查工作简报标题篇四

5月5日,静宁县委书记何鹏峰调研城川镇撂荒地整治工作。县委副书记杨军红,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马存维一同调研。

何鹏峰一行先后来到城川镇红旗村和咀头村,现场踏勘滨河路沿线耕地内苗木清理和撂荒地整治工作开展情况,听取了城关镇和相关企业负责人关于撂荒耕地治理的工作汇报,详细了解撂荒地面积、撂荒原因和治理方案,并就工作推进研究对策措施。

何鹏峰强调,各单位、各乡镇要充分认识当前撂荒地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感,坚决扛起严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制止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的底线标准。要强化责任担当,对照国土部门“三调”耕地未耕种图斑,全覆盖、地毯式排摸,健全各类台账,摸清各辖区撂荒地底数,为静宁县全面完成撂荒地整治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要坚持分类施策,充分运用产业化思维盘活撂荒土地,统筹制定撂荒地连片开发方案,因地制宜推广优良品种,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升土地利用价值。要充分发挥镇、村两级组织的主导作用,加大各项惠农政策宣传和落实,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创新农技推广服务方式,健全土地承包长效管理机制,优先动员农户自行盘活撂荒地,依法依规引导长期外出务工、家中无劳动力农户流转撂荒地,坚决防止撂荒耕地问题反弹,保障粮食安全。

自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静宁县通过“全方位排查摸底,多形式宣传发动、分类别推进整治、严督导力促实效”四举措落实和推行“合作社流转、大户承包、致富能人带种、村集体耕种、亲友代种托管、农户自耕自种”等六种模式,坚持“全覆盖无死角,不落一户、不漏一块的”原则,对长年撂荒的.耕地全面复耕复种,坚决纠正制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确保全县基本农田不减少、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粮食产量不减少。目前,全县7万亩撂荒地已基本整治结束。

撂荒地排查工作简报标题篇五

4月1日,副县长到义兴镇检查春耕生产和撂荒地整治工作,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赵建平、义兴镇党委书记朱阳陪同。朱佳宇指出:目前正值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抓紧时间保进度,镇政府和县农业农村局要做好技术指导、服务,确保不误农时。同时要坚决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工作要求,把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高位统筹推进。扎实开展撂荒地整治工作,切实消除连片撂荒耕地,确保粮食播面稳定增长。

撂荒地排查工作简报标题篇六

为有效改善农村土地撂荒现状,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再上新台阶,近段时间以来,魏岭乡扎实开展撂荒地复耕复种工作,进一步遏止土地撂荒势头,提高土地利用率,让闲置土地“重获新生”,为乡村振兴助力。

来到魏岭乡沈家岭村撂荒地整治现场,平整荒地的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以前杂草丛生的荒地,在旋耕机等农业机械的作用下变成平整的良田。一些已经平整好的土地被一片片绿油油的农作物苗覆盖,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与蓝天、白云、绿树等交相辉映,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近年来,魏岭乡以农村撂荒地整治为抓手,积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沈家岭村党支部书记汪崇贵说:“今年撂荒地整治工作启动以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乡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现场,指导整治工作。同时,村党支部充分利用村级广播、微信群等载体,大力宣传惠农政策和产业扶持政策,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撂荒地整治的积极性。”

魏岭乡结合实际,对全乡8个行政村撂荒地进行认真细致地排摸工作。乡村干部对照“三调”未耕种图斑,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精准登记撂荒耕地信息,全面掌握辖区内土地撂荒情况,为集中整治撂荒地打牢了坚实的基础。并采取“一月统计一次进度,每周对账销号”的方式,统筹推进整治工作,针对各类撂荒地块提出整改建议,助推整治工作顺利开展。目前,魏玲乡已累计整治撂荒地200余亩。

魏岭乡将进一步巩固耕地撂荒整治成果,在产业培育中统筹谋划,为有效衔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目标而努力奋斗、真正让“撂荒地”变成“致富田”。

撂荒地排查工作简报标题篇七

为有效遏制耕地撂荒,保障粮食安全,该乡把解决耕地撂荒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完善工作机制、调动各方力量,大力开展“撂荒地”复耕复种整治工作,让“沉睡”的耕地焕发生机。

该乡成立了撂荒地复垦工作领导小组,对撂荒地的整治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依托各村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通过召开“坝坝会”、走村入户宣传等方式,引导村民开展撂荒地的复垦工作,推动相关政策落实落地。

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示范在前、引领在前,切实增强抓好撂荒地整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对辖区撂荒地进行“地毯式”排摸,逐村逐户逐地分类建立工作台账,做到“村不漏户、户不漏地”,为全乡撂荒地整治夯实坚实的工作基础。同时积极与高校、企业合作,积极引进项目解决水淹地复垦问题。

由乡纪委牵头的专项工作督查组,不定期对各村撂荒地整治情况进行实地督导检查,以查促改、以查促效。建立“日统计、日通报”工作机制,对全镇撂荒地复耕情况进行动态监测,通报整治情况、总结经验做法,对撂荒地整治工作进度滞后、成效不明显的村及时通报约谈,倒逼工作落实落细。同时,对标整治目标任务,全面开展“回头看”,确保撂荒地整治全覆盖、无盲区、无漏点,让督促检查、跟踪问效作为推进撂荒地整治工作的有力抓手!

文档为doc格式

撂荒地排查工作简报标题篇八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有效遏制耕地撂荒,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回龙镇积极统筹谋划,有序推进撂荒地整治工作。

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印发《回龙镇耕地撂荒复耕工作方案》,先后多次召开党委会、镇村干部职工会,学习撂荒地整治文件政策,成立撂荒地整治领导小组,压实“包村领导+农技人员+包组干部+村干部”四级干部包保包户包地块责任体系。

通过张贴宣传标语、“五到组微信群”“书香回龙”微信公众号、入户走访、群众会等方式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以及《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引导群众有序复耕复种。截至目前,回龙镇共悬挂横幅36条,张贴宣传标语60余张,发放宣传资料1500余份,组织镇村干部80余名,开展入户走访宣传900余次。

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模式,对全镇撂荒地进行全覆盖、地毯式排摸,对撂荒地的位置、承包关系、面积、撂荒原因、撂荒年限、土地现状等信息进行详细登记,建立到村到户到地块的工作台账,摸清撂荒地底数,为整治撂荒地打牢坚实的基础。截至目前,全镇共排查核实撂荒地面积1584.8亩,涉及行政村(居)10个、农户1030户。

各村在排查摸底的基础上,紧盯重点区域和目标任务,根据撂荒原因,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研判,分类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计划和措施。对有劳动力的农户动员其自行复耕复种,对整户外出、无劳动力户及弃耕农户引导其委托亲友或者邻近农户代为耕种,或通过村级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方式进行复耕复种,用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切实把撂荒地变为“金土地”。截至目前,全镇共整治撂荒地687亩,计划用于种植高粱、大豆、玉米等农作物,撂荒地复耕复种正在有序推进中。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