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心得体会>2023年校史馆参观心得体会(大全5篇)

2023年校史馆参观心得体会(大全5篇)

时间:2023-10-05 23:19:41 作者:影墨 2023年校史馆参观心得体会(大全5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校史馆参观心得体会篇一

今天下午,党支部组织我们参观了我校的校史馆。校史馆让我们对杭电沧桑的足迹、五十年的历史、白发的教授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在那记录岁月雕痕的回廊里游走,看着历史不断的上演和谢幕,昨天就在眼前翻开每一张泛黄的书页。

校史馆将杭电在风雨里成长的历程一一呈现,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获得,都包含着历史的意义。走近那一张张老照片,仿佛又走进了杭电那段辉煌绚烂、令人回肠荡气的历史。一幕幕历史的见证很是振奋人心,看到这些,我们的心中是感叹,更是自豪。

据悉校史馆是母校五十岁生日的礼物,它占地近千平方米,由"发展历程"、"领导关怀"、"师资队伍"、"学科科研"、"人才培养"等十个板块组成。进入校史馆,几副大图片格外醒目,杭电的三个校区都出现在图片上,下沙、东岳和文一,隐隐中散发着杭电独特的气息,现代与古典结合、科技与人文并进。谁能想到这被现代都市所掩埋的拥挤校园,这已没有昨日模样的红果园,竟曾上演过那么多的故事。

一张张的照片按时间的顺序排列着。那些泛黄的照片仿佛在告诉我们:这里,人才辈出;这里,教学成果丰硕;这里,走出过名仕大家…… 当照片的颜色愈发鲜活起来,一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杭电迈着与时俱进的步伐,向我们走来。老校新姿,催人奋进。不论是德育工作,还是教学工作,都是硕果累累。在先辈殷切的注视下,杭电前进的步伐日加坚定沉稳。50年,对人的一生是漫长的,而对一个学校,则是弹指一挥间。杭电,摆脱了蹒跚学步的稚嫩,走过了少不更事的涩涩青春,成熟稳重中,不失锐气,意气风发中,添几多睿智。

50年来所有的科研成果,荣誉奖项,名师教授,对外交流成果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被容在这千平方米的空间里,感谢他们,正是他们构成了杭电的精神基座,让半个世纪的我们底气与汗颜同在。通过参观,我了解到到杭电的创建人以创设一所现代大学为标杆,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的观念无疑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岁月如歌,征程漫漫。

历史被浓缩为惊鸿一瞥,在母校未来漫长的岁月里,相信每个瞬间都会更加精彩。"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印在了每个人的心中。历史我们要缅怀,未来我们要创造。作为杭电的莘莘学子,我们要不懈努力,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校史馆参观心得体会篇二

下午,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20xx级管理科学一班的同学们前往参观位于上海理工大学校本部的校史馆。

在班长朱旭旻,团支书丁艺辰的带领下,全班同学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聚集在校图书馆前,一同前往位于图书馆正后面的校史馆。由组织委员郭法庆担任此次活动的讲解员。

跨入校史馆之前,正上面首先看到的是一块匾额,上面刻有“上海理工大学校史馆”。

参观校史馆进入大厅,其中一面墙上镶嵌一段金灿灿的文字,是当年沪江大学的'创始人魏馥兰博士的一段话:“每一艘开往上海的轮船都必须在这所大学的视线内经过,在这样一个校园,任何有思想的学生都不能不感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大的世界里……”可见,在当时沪江大学的创办之初,他们就意识到了我们现代大学要培养的是面向国际化的,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知识和技术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校史馆参观心得体会篇三

最近,我参观了吉农校史馆,这是一个展示吉农校历史和发展的博物馆。通过参观这个地方,我了解到了吉农校的发展历程以及为农业现代化做出的贡献。整个参观过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发,我在此与大家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在吉农校史馆的第一展区,我了解到这所学校成立于20世纪初,最早是在农村地区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的机构。在那个年代,吉农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农民并提供农业技术培训,以提升农民的种植和养殖技术水平。通过这种形式的培训,吉农校帮助了很多农民解决了实际问题,并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现代化成为了吉农校发展的新目标。在第二展区,我了解到该校在20世纪中叶经历了一次转型,将主要任务从农业技术培训转变为农业科研。吉农校开始开展农业科研项目,并通过实验农田和科研成果展示,推动了当地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个转型使吉农校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更多的技术和经验。

在第三展区,我了解到吉农校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培养了大批的农业人才。这里展示了吉农校培养的优秀毕业生,并介绍了他们在农业领域做出的贡献。吉农校以其良好的教学质量和丰富的实践机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农业专业人才,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持。

第四展区展示了吉农校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我了解到,吉农校正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农业人才。通过在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吉农校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助力农村经济的发展。吉农校还与农业企业合作,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为新时代农业提供充足的动力。

最后,参观完吉农校史馆,我对这所学校的历史和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吉农校以其丰富的办学经验和不懈的探索精神,在农业现代化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参观,我深刻感到教育的力量和科技的推动,是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可或缺的元素。作为一名未来的农业专业人才,我将倍加珍惜今日所学,努力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参观吉农校史馆,我不仅仅了解了吉农校的历史和发展,更深刻体会到教育和科技在农业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我相信,在吉农校的引领下,农业现代化事业将继续向前发展,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作为一名农业专业人才,我将时刻关注农业领域的最新动态,不断学习和实践,为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校史馆参观心得体会篇四

第一段:引入史馆主题,介绍参观背景及目的(150字)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吉农校史馆,并深受启发。吉农校,作为我国农业教育的摇篮,对培养了大批的农业人才,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此次参观,我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吉农校的历史发展,并从中汲取经验与教益。

第二段:吉农校的历史背景及发展历程(250字)

吉农校创立于1941年,初衷是为了培养农村基层管理的专业人才。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吉农校在发展中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校园内保存着大量的历史文物、文件及图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吉农校的前身张窦社校的老校舍,这是一座石板木结构的建筑,见证了吉农校的发展历程。展览馆内陈列着吉农校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以及取得的成就,层层叠叠的史事盛宴令人感动。通过参观,我了解到吉农校在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培养农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卓越贡献。

第三段:吉农校的教育理念及成果(250字)

吉农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的农业人才。在展览中,我看到了吉农校教学改革的成果,涉及到“大班额”教学、实践课程设置、学生创新实践等方面。特别是在农村实践课程设置方面,吉农校做出了很多创新,比如组织学生到农场、农村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农业生产的全流程。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农村社区,为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第四段:受益及体会(300字)

参观吉农校史馆,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吉农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推进农村振兴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参观,我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有了更具体的认识,也对于教育改革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另外,我还了解到吉农校在推进农村农业科技进步、农村技术人才培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这使我深信,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方法,农业教育一定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

第五段:总结及展望(250字)

吉农校史馆的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了解吉农校的历史发展,我充分认识到农村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现代教育应如何更好地为农业发展服务。未来,我希望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努力为农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我国农村振兴梦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成为吉农校培养出的优秀农业人才的继承者和接班人。

(以上文章共计1200字,可根据需要调整字数分配)

校史馆参观心得体会篇五

是我在哈理工大学生活学习的第五年,为了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母校,更加热爱自己的学校。党支部带领我们参观了校史馆,我对自己的学校有了更深层次地了解。

一、我校是一所黑龙江省属规模最大的理工科大学,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哲、教育学等多学科的大学,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加强国际合作教育,稳步发展成人继续教育的多层次、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我校被国家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院校。

二、学校现有四个教学区,总占地面积191.9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66.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2.42亿元;图书馆藏书22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约4万余种。现有专任教师1396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副教授以上人员710名;在校全日制学生26898名。

三、学校设有18个学院、4个教学部和4个教学实践中心,49个本科专业,5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1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20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研究中心。,“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技术实验室”被列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发挥人才聚集优势,学校在“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的发展战略方针指导下,组建起44个科研机构。从“九五”至现在,共承担国家基金项目、“863”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和省部级科研课题1951项,取得科研成果900项,获奖项目183项,其中“新型本征半导电高分子压力、温度双参数传感器”,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5770余篇,出版专著386部。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以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改造为契机,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在校区内建立起科研成果孵化基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地方政府开展了全面合作。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不但有力地支撑了学科建设,全面提升了学校的整体水平,而且也为黑龙江省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为此学校荣获黑龙江省振兴经济一等奖、二等奖和哈尔滨市科技兴市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相关范文推荐
  • 10-05 最新学校食品安全应急演练方案(通用5篇)
    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欢
  • 10-05 大学生无故旷课检讨书(大全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
  • 10-05 社区宣传道路交通安全 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简报(优秀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大
  • 10-05 大学讲座心得体会(实用5篇)
    心得体会是对所经历的事物的理解和领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一种反思和总结。记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
  • 10-05 暖心不俗气生日祝福语给孩子(通用6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
  • 10-05 2023年医生年度考核表个人工作总结(实用5篇)
    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
  • 10-05 最新伊索寓言心得体会 伊索寓言读书心得体会(实用8篇)
    心得体会是对所经历的事物的理解和领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一种反思和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
  • 10-05 年终个人工作感悟心得 年终个人工作心得体会总结(优秀5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感悟,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
  • 10-05 最新一年级科学教学计划大象版(通用9篇)
    计划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工作领域。写计划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计划书怎么写才比较好,
  • 10-05 最新骆驼祥子读后感 骆驼祥子读后感心得体会(优秀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接下来我就给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