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教育>最新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总结与反思(实用5篇)

最新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总结与反思(实用5篇)

时间:2023-09-24 15:00:44 作者:雁落霞 最新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总结与反思(实用5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总结与反思篇一

为深入贯彻实施《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质量发展纲要(20xx—20xx年)〉实施质量强省战略的意见》(鲁政发〔20xx〕30号),推动质量强省战略实施,按照《质检总局等关于开展20xx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通知》(国质检质联〔20xx〕432号)和《山东省质监局等关于开展20xx年全省“质量月”活动的通知》(鲁质监质发〔20xx〕49号)的要求,我校于今年9月开展全省“质量月”活动,积极开展教育实践基地实践活动。

为了推动“质量月”活动的顺利开展,我校高度重视、认真谋划,结合自身实际,明确活动目标,制定工作方案,细化责任分工,确保了“质量月”活动的顺利开展。

我校教务处、政教处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学习安全质量管理规定,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和学校有关安全质量管理的文件、规定等。

1.利用文件、板报、图片展等形式。

2.召开安全质量会议、讲座。

3.授课。

4.进行安全质量知识考试、知识竞赛。

5.自学。

我校把沾化县第三油棉厂定为实践基地,在与实践基地建立快速沟通模式之后,通过深入的交流与配合,逐步建立、完善一下运行体系,及时出台了沾化县古城镇中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活动实施方案,并开展了前期准备工作。

1.重视安全工作

帮助实践基地逐步建立起《安全保障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与本次活动有关的安全制度及措施,确保整个活动顺利进行。另外,实践基地还制定了《参观注意事项》,确保活动能够开展顺利。与此同时对参观通道的安全性进行测试,并将在整个活动场所中适当处粘贴带有警示标志的标识语欲加以强调。参观沿途如有危险物品,将其隔离,以确保安全。对于现场保安和医务人员事宜,需与有关部门协商解决。

2.规范活动程序

为进一步规范与明确实践基地参观路线,在我校与基地的双方努力下,制定了参观路线图来指导活动过程的开展,并配有具有专业知识的质量教育辅导员3名,促进现场的交流与沟通。

3.制定有关制度

在基础设施满足要求的基础上,我校积极制定安全制度,使学生能够真正的掌握质量、安全相关知识。

本次活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质量意识。

沾化县古城镇中学

20xx年9月19日

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总结与反思篇二

xx年7月12日下午,在院党委宇xx书记,高xx书记,团委书记刘xx老师以及心理学系副教授杨xx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十八人走进xx市军队离退休干部第一干休所,围绕退休老干部开展了以“梦想交换,传递温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活动经过了老师的周密安排和同学们的精心准备,大家对此次活动都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实践活动共设计了三个环节:心理游戏,文艺表演和沟通交流。三个环节都充分考虑到了老人们的心理特点,心理需求,身体状况等,使得实践活动成功完成。在同学们准备的同时,老人们陆陆续续地走进来,热切地看着我们,并由老师安排就坐。老人们相互之间都比较熟悉,有些已经在相互交谈了,这也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老人们被随机分成了六组,实践队员们也被安排在其中,便进入了心理游戏环节。

首先,杨老师为大家讲解了游戏规则,在实践队员的组织与带领下,老人们首先估计了自己在一分钟之内能够拍手的次数,在这一过程中,老人们都小心翼翼,估计的数值都在两位数以内,甚至没有人超过80下。杨老师开始计时,老人们边拍边计数,当杨老师喊停之后,老人们都报出了自己的数值。这与老人们估计的数值相差不多,但是杨老师告诉大家这只是15秒钟的时间后,大家都不敢相信。杨老师说:“大部分时候我们都低估了自己的能力,其实我们能做好多事”。老人们都认真的点着头。经过这第一个热身的小游戏,相信老人们会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正确的估计和认识,而不是一味的低估自己。接下来,老人们在组内用各色画笔在一张大纸上共同完成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家园。老人们开始都羞于表达,迟迟不肯开动画笔,后来,在实践队员的鼓励下,老人们开始尝试作画,并且乐在其中,老人们画国旗,画松树,画房子,画牡丹……充分的表达出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也看到了老人们乐观的心态和追求美好的心愿。最后,各组的成员都完成了自己的家园,实践队员将作品贴到墙上进行展示,由老人们自己介绍,我们能看出老人心中那份开心和自豪感。

进入第二环节,文艺表演开始。此次的文艺表演是双方的互动表演,实践队员拿出了自己的精彩节目,歌曲,舞蹈,朗诵,健美操,乐器独奏等,精彩纷呈。队员们还诚邀老人们进行表演,腰鼓,民乐合奏,民歌……充分表现出了老人们日常生活的丰富多彩和老人们独有的活力。我们由衷的敬佩老人们乐观的心态。在此过程中,实践队员还与老人们组成的民乐团进行合作表演,一曲合作的《喜洋洋》把大家带入到了喜庆的气氛中。在此环节的互动表演中,我们与老人们有了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老人们看得津津有味,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看到老人们幸福的笑脸,每一位实践队员都涌现出巨大的自豪感和满足感。

最后,我们为老人们留下了亲自设计的联系卡,上面写有祝福语和我们的联系方式,以便于以后与老人们的单独联系,更好的与他们沟通。离席前,老人们表达了自己的感谢,实践队员们也表达了自己对老人们的感激和敬佩。干休所的负责人对此次活动也非常满意,期待着下次的合作。

此次的实践活动非常成功,从前期的筹备,到后期的施行,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从中我也学到了很多。首先,对自己所要开展活动的对象要进行充分的了解,此次活动中,我们不仅要了解活动的对象的年龄及心理特点,更进一步的了解了老人们丰富的生活,从而才有了后来的互动表演,而不是单方面的表演。其次,即使前期准备再充分,也要能够随机应变。在此次活动中,画出自己家园的环节所占时间较长,所以便省略了一些设计好的部分,这样才保证了活动的连续性。

此次实践活动中,老人们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感受到了他人的关怀和温暖,实践队员和老人们建立了长久联系,更有助于日后实践活动的开展。希望我们的实践活动能够为老人们带去长久的影响,老人们能够开开心心,安享晚年。

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总结与反思篇三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为了让幼儿对“五一劳动节”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从小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近日,xxx幼儿园开展了“劳动最光荣”社会实践教育活动。

二是通过劳动实践,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了劳动的辛苦,尊重他人的劳动;

中班的孩子们来到种植园,给小苗苗浇水除草,切身感受了劳动的艰辛和光荣;

小班的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扣纽扣、穿鞋子,让幼儿在日常的劳动中学会生活的自理能力,逐步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最后,老师鼓励幼儿回家帮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劳动,引导幼儿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做光荣的劳动者。该园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教育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国际劳动节的意义,感受了劳动的辛苦,体验了劳动的快乐,同时培养了他们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传承了“劳动最光荣”的传统美德。

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总结与反思篇四

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逐步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为了更好地开展这一工作,促进教育网络工作步入正轨,我校开展了以下工作。

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是教育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勇敢、勤劳、节俭等品德和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等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为培养他们成为跨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类人才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奠定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少先队工作计划的安排,在对学生进行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浅显易懂的政治常识教育,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有人民、有祖国,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感情,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同时,有计划地召开学生家长会,让家长与学校、社会一起,共同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服务、学会创造。教导处、少先队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热爱集体的教育,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教育,良好品格的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教育网络要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为重点,以养成良好的'爱国主义文明习惯为重点和起点,引导学生知事、明理、动情、践行。同时要切实搞好“五爱”教育,并注意挖掘和发挥本地各种德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地相结合,在知事、明理、动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逐步建立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相互联系的有效机制,不断巩固教育成果。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是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和班主任老师日常对学生的品行教育与引导,并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渗透教育内容,使学生知事、明事,长大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社会教育对学生的品行教育有着一定的辅助作用。每学期,我们将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让校外教育队伍对学生开展教育,做到绝大多数学生离校不离教,并利用学校周边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文化教育。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品行有着一定的主导作用,学校除健全家访制度外,每学年家长学校开班一次,每学期召开学生家长会,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适时将开展家庭教育咨询,并进行经验交流。

1、成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成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工作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全体教师

2、建立健全制度。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网络领导小组会议,每月观看一次爱国主义影片,每学期聘请有关人员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或报告,班主任、科任老师每学期家访学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做到重点学生重点家访。

3、加强校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在我校利用红领巾广播、墙报、板报、读报栏等宣传阵地,努力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一)“学校—家庭”一体化教育

1、做好上门家访工作

新接班班主任在接班一学期内对全班学生普遍进行一次家访,所有班主任一学期家访面达100%,每学期结束家访面达80%,科任教师按每学期家访学生人数不少于30%,并有记录。

家访前要作好充分准备,提高家访的质量,家访时既要肯定优点(每次家访前要为学生准备2—3个优点),也要指出不足,同时要有引导学生努力前进方向的具体措施。根据每次家访不同的目的,可采用不同的家访形式,如:报喜式、慰问式、教育探究式。

通过上门家访,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学习生活的环境,进一步了解学生个性特征及爱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施加教育;通过家访也使家长进一步了解孩子在校情况,沟通教师与家长的心灵的桥梁,增进感情,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学效率。

2、进行多种形式的家校联系

(1)电话、书面联系等要做到经常性,学生有进步向家长报喜,学生有问题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向家长反映,多沟通,少告状。

(2)建立家校联系本,这是家长与教师联系了解学生在校、在家情况的最方便、最及时的一种方法。每周班主任有针对性地选择几位学生,在他的家校联系本上用简短的话,写上该生最近在校的情况,让家长阅读了解后签名留言,及时地采取一致的教育方法。

(3)发放家校联系单,每学期期中检测后,要求全校对每位学生发放期中家校联系单。

(4)每学期末填写成绩报告单,班主任对全班每位学生一学期的情况作全面的评价,写好谈心式评语。

3、建立“家长学校”、“家长会”制度

家庭教育要获得良好成效,家长的教育方法至关重要,而实际上,家长的素质千差万别,这就需要学校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等形成对家长进行指导,使家长具有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的质量不断提高。

家长会由各班定期召开,一般每学期1—2次。

家长学校由学校统一安排,根据子女年龄特点和学校实际,学校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

家长委员会是使家庭教育更趋于规范性的必要组织机构,要求各班推荐出关心教育事业,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家长2—3名组成家长委员会,每学期活动不少于2次。

社会三结合教育活动总结与反思篇五

本次活动于20xx/7/17至7/22有计划、有层次地进行。我们一行九人,选择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马合口白族乡中心小学为主要活动对象。对该校教师进行培训、交流和指导,对有关教育问题进行了访谈:留守儿童的发展状况;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等。

我们次日到达张家界,包了一辆面的,经过两小时颠簸。这是全国百大贫困县,也是当年贺龙元帅三把菜刀闹革命的地方,县城中心贺龙元帅马上驰骋的雕塑诉说着不可磨灭的历史,仿佛经过就能嗅到烽火岁月的烟尘。在县城终于手机有了信号,在从市里到这儿的车程上就没有,是县城的样子,总是介于乡村与城市之间,没有退去的乡土遗迹,又永远处于追赶模仿的潮流中。住在县城宾馆,我们早有思想准备,已经觉得很好了,舟车劳顿有个停顿的地方,便是满足。当夜见了马合口白族乡中心小学的校长,矮矮白白胖胖的,说了些欢迎感谢有要求尽量满足之类的话,寒暄客气夹杂着成人世界的圆熟与行政味道的虚伪。当晚是一粘床就睡死了,手机放在耳边,竟然五个短信,一个电话都没吵醒!异乡的第一夜哦,酣睡稳当满足。

第二天清早,早餐过后,校长开车把我们接到马合口白族乡,又是两个小时的车程,山路弯弯,我心缠绕,窗外是绿,各式各样,铺天盖地,浓淡皆宜,熟悉、亲切,我是南方的孩子哦,我是一尾南方的游鱼,回到这里,如鱼,得水。可是,为什么,我的心里越揪越紧,眼里几乎要落下泪来,北京——张家界——桑植——马合口乡。出生确实在很多时候把有些东西决定了,命运呵…...

从现代化的城市马路,不知何时驶进了乡村的公路,路在蜿蜒,奇峰迭起,偶有妙峰,引人入胜,更激起对张家界的遐思神往。但是,我终是过客,旅人,是来支教、学习、撷奇揽胜的,与这里真真正正,掷地有声的生活是有很大距离的,是没有利害关系的,我眼里的风景,老乡已是熟视无睹,或者客观上这种“藏在深闺”的好山好水,也是一种闭塞,或者我来看山看水,不经意,自己也成为风景了?!

到达后上午是与县、乡、校领导见面。在一个难以想象的简陋的学校接待室,简短客套,具有浓郁的农村干部作风。然后来到住处,说是酒家,其实就是一个富裕农户的样子,二层,四室一大厅,再附加两间小房,我就住在附加之一里。房间竟然贴着大红的喜字,和有浓郁新婚气息的对联,屋里是那种农村现代化的现代,不同时代的东西齐聚一室,让我想起天津参差不齐的街道,不完全的发达。

下午是听小学老师讲课,评课,还是有启发的。猛然发现自己那段实习经历,自己的教育背景,还是体现了专业素养。其实人还是要倚重专业、优势的,这一点很重要。由衷觉得还是要增加学术修养的,因为专业,所以卓越,需要孜孜以求。

7/19是我讲课的日子,我不是学课程的,但是这个团队中的确我是讲这个最合适的了,当仁不让加上硬着头皮上,反正是第一个讲,早死早超生。前一天晚上去多媒体教室温习了一下ppt,这得感谢赵宁宁和黄晶晶,还有王哲先,真是人和最重要啊。本来回到住处还想看看的,也是困乏,就努力发挥吧,心里倒是平静,我还是认真敬业的,第二天早上6:00就醒,从容穿上套裙,梳好头发,把笔记、讲稿顺了一遍,还有时间,有点无聊,顺手写了一个讲课提纲。

提前20分钟到教室,试好课件,扩音器,老师们也陆续来了,总共就三十多人,有人迟到我也不露半点愠色,拖延了15分钟,9:15开始上课,来听课的老师竟然有好几个带着小孩,在旁边咿咿呀呀的,我也只能默认和理解。开始还是有点紧张,自己都觉得有点涩,毕竟也是一对多的讲台啊,渐渐平静,突然屏幕黑了,没电了!我一怔,这意味着我精心准备的ppt不能用了,意味着我的讲课必须即刻调整!确定电是停了,这样一个不可更改的事实,那好我改变自己。于是整理了一下思绪,调整了授课内容,充实了一些文字资料,渐渐平静下来,以前实习的经历还是很有作用的,脸皮够厚,胆子够大,渐入佳境,添入了一些即兴的东西,挥洒自如起来,板书也飞舞起来。中场休息了一刻钟,继续上课至12:00,效果不错。我对自己的表现满意,我已经尽力,尤其是对于突然停电的处理,可视为一项应激危机处理,这是尤其让我高兴的,的确,有时候貌似不顺,反而成为发展超越自我的契机。

讲了将近三个小时,尽管我想法设法要互动,可是事实上就是我的“一言堂”,累并充实着,下午是交流讨论,中午也没有来得及午休,赶去讨论,围成一圈,讨论会是一片死寂,只有午后的知了在拼命的唱歌,没有人发言,我是绞尽脑汁了,自谦以抛砖引玉,提问以“后发制人”,就是没有人说话!这是一潭没有涟漪的死水啊!一看有电了,我灵机一动,决定让大家看ppt,接着上午没有完成的部分,当然我不会声势浩大地把那近百张的课件细讲,没有必要也没有气力了,照应着上午的讲课内容,蜻蜓点水地过了一遍,算是“温故而知新”,也缓解一下长时间死寂的尴尬。看完课件,已经是2:48pm,我从讲台重新回到座位,气氛有所改变,渐渐有人发言,我也积极地与他们交互,慢慢地引导他们说话、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其实草莽间大有英雄在,说开去了,还是有人很有见地的,让人听了为之一振,沟通、交流、争鸣是很好的!

回到住处,我也因为今天的表现,有了一个别号:superwoman!罢、罢,做都做了还怕说!

月夜下烤苞谷是很有意思的事情。7/20号晚上,我们来到一个老乡家里,白族人家,很素朴热情的农家,主人很会拉二胡,而且是边拉边唱,就是背心短裤,平时的装束,即兴拉唱,饶有兴致,怡然自得。我是没有听懂唱词,好像是白族的山歌。后来这家的白族小姐妹还穿上好看的民族服装一起在二胡的伴奏下演唱了《大河长水小河流》,还有一首唱哥哥妹妹的歌,估计是情歌吧。她们的声音脆亮,让人惊诧,虽然不听得很懂,但是少数民族山歌的炽热,明亮还是深刻的感受到了。而且那个白族小姐姐的确很漂亮,不施粉黛的清新明艳。我们当中有几个非常迷恋烤苞谷,于是他们几个就为人民服务了,我们几个跟着白族谷奶奶学跳民族舞蹈——“霸王鞭”和“九字鞭”,很是开心。主人家二胡拉得越发起劲,硕大的月亮,喷香的烤苞谷,我们笨拙可爱的舞姿,都是难以磨灭的印记。我觉得再也吃不到那么好吃的烤苞谷了,深刻理解了鲁迅《社戏》中吃豆的感觉。

7/20上午是听课,下午兵分两路,一拨下乡调研,我们留守的几个结识了当地民俗文化站站长——谷奶奶。兴致勃勃地跑到她的文化站,每个人穿了一套白族服装回来,还拿了六根九字鞭,白族姑娘的夏天的服饰通常以红白为主色调,上衣是贴身的中式的小衫,裤子是白色嵌好看的花边,最有意思的是还要围一个“兜兜”,上面是各种刺绣,颜色绚丽,内容丰富,系在腰上,坦白说,这种衣服对身材还是很有要求的,敢情白族姑娘个个都是袅娜多资吧,还有一个装饰用的帽冠,冬天也有一定的御寒作用,帽冠很漂亮,风格各异,有的用闪亮的珠片点缀,摇摇曳曳的,别有一种动人的风情。反正我一身装扮下来,很像古代宫廷里洗衣房的洗衣女,自我安慰:小家碧玉。另外的两个女孩子一个很有新娘子盛装出嫁的感觉,一个觉得家里很富足,是“大家闺秀”版。男孩子的衣服他们穿得很好玩,还是很有民族感的,小何呢顿时觉得德高望重起来,像个憨厚的老爷。本来最疲软的中午,大家都很兴奋,异族情调在异乡总是很刺激的。我们在住处的大厅,拍了好多照片,形形色色的组合,小白和薇薇合照了一张,很有剧照感,被誉为“新版神雕侠侣”。大家在谷奶奶的指导下,拿着九字鞭,学习了白族舞蹈,我和薇薇最热情高效,基本上学会了“霸王鞭”,想我最后一次跳舞是小学六年级了,这么大了,还能跳舞,真高兴!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7/22,我们在这儿的最后一天,我们的支教任务结束,举行了一个简朴热烈的联欢会。大家也其乐融融,双方都表演了节目,我们现炒现卖,还“混迹”白族妹妹中,表演了“霸王鞭”,总是比别人慢半拍,是非常可爱的搞笑版。

支教就在歌声中结束了,记下的只是部分,体验是丰富的,或者有些感觉是无法言表的,或者是沉淀一段才会在心中翻涌,总之,这段经历必将滋养我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

同时,我们在这里经过,不敢说能起多大多深刻的作用,想起一句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真的有那么一颗火星诞生过,我们就很安慰!

何日更重游,旧貌换新颜?

相关范文推荐